冀教七年级上数量的表示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冀教七年级上数量的表示时

‎5.3 数量的表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不同的角度列出表示同一问题的代数式;‎ ‎2.能够用代数式表示实际情景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草坪面积的计算、方针点数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通过探究规律,渗透归纳与猜想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学习中,要尊重他人不同的观点;‎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善于猜想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准确地找出规律是本节的难点。‎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用字母表示数”和“代数式”的基础上引入的,与前两节一样也是本章重点内容,主要是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来表示,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学生掌握好这一内容为今后列方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初步培养。‎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 具:电脑、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的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活动1‎ 请看下面问题:‎ 学校有一块边长为a的草坪,正中间纵、横各有一条宽为‎1米的小路(如右上图),草坪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问题: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出草坪的面积?‎ 学生思考,教师指导,并给予鼓励。‎ 回忆列代数式的方法,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培养发散思维。‎ 大 家 谈 ‎1、小红、大林和小明是怎样计算草坪面积的?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你认为他们做的对吗?‎ ‎2、进一步讨论三种方法的异同?‎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小红和大林是把一个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都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谈 ‎3、请同学们取a=5,8,10验证三个代数式的结果是否相同?‎ ‎…‎ ‎…‎ ‎…‎ ‎…‎ ‎…‎ ‎…‎ ‎…‎ ‎…‎ ‎…‎ ‎…‎ ‎…‎ ‎…‎ ‎…‎ ‎…‎ ‎…‎ 教师: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论也不同,三个结果都是正确的.‎ 分成几部分来解决的,而小明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的,这两种方法都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 一 起 探 究 活动2‎ 左图是由点组成的n行n列的方阵,右图是每条边上n个点围成的空心方阵。‎ 左图中方阵的点的总数为n2;‎ 右图中方阵的点的总数为n2-(n-2)2。‎ 请同学们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1、请你解释右图空心方阵的总数为什么等于n2-(n-2)2 ‎ ‎2、计算图中空心方阵的总点数,你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计算空心方阵的点的总数。‎ 问题2、不要让学生先看后边给出的方法,而是注意引导学生多想一些方法,再点评一下是分析法还是综合法。‎ 问题1、一要引导每一位同学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计算空心方阵的点的总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二是要引导同学体会其中的“转化思想”‎ 引导学生体会到:对同一个事物或问题,由于着眼点不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和解决方法,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拔 高 创 新 活动3‎ 请同学们做课本的练习(P152).‎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沙 ‎1、(2005年宿迁市)观察下列一组数的排列:1、2、3、4、3、2、1、2、3、4、3、2、1、…,那么第2005个数是 A.1 B.‎2 ‎C.3 D.4‎ ‎2、一个正整数数表如下(表中下一行中数的个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订正。‎ 这些题目训练学生观察、归纳能力。思考方法 场 练 兵 数是上一行中数的个数的2倍):‎ 第1行 ‎1‎ 第2行 ‎2 3‎ 第3行 ‎4 5 6 7‎ ‎…‎ 则第6行中的最后一个数为【 】‎ A.31 B‎.63 C.127 D.255‎ ‎3、把数字按如图所示排列起来,从上开始,依次为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中间用虚线围一列,从上至下依次为1、5、13、…,则第10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是从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 回顾与反思 活动4‎ 今天,我们学习了很有趣的知识,也体会了很重要的方法,这一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整理本节课涉及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P153)1、2、3做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5.3 数量的表示(第二课时)‎ ‎ 情境分析: 例 ‎…‎ ‎…‎ ‎…‎ ‎…‎ ‎…‎ ‎…‎ ‎…‎ ‎…‎ ‎…‎ ‎…‎ ‎…‎ ‎…‎ ‎…‎ ‎…‎ ‎…‎ ‎ ‎ ‎ n2 n2-(n-2)2‎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把数字、面积等不同类型的题目、加工整理,来和学生共同交流探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师生互动,讲练结合效果好,如果题形再丰富一点,再增加一些难度会更好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