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本命年的回想》 苏教版(2016) (1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本命年的回想》 苏教版(2016) (19)

上节课,我们跟随当代作家王充闾到彝家体验了火把节,感受到火把节盛大的场面和热烈的氛围,让我们不由得惊叹彝族人民旺盛的生命力和富有活力、开放、丰富的精神世界。这节课,我们换个地方,穿越一下,到运河畔去,和当地乡亲父老一起过大年。 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 刘绍棠:作家。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所著《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峨眉》获全国优秀短篇奖,《黄花闺女池塘》获20世纪90年代优秀小说奖。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生疮()涿州()糁( )大吃大嚼()簸箕(  )吆喝()栗子( )黏(  )疙瘩鬏()红火( )鬼祟( )麻麻亮()秫秸(   )渍()阖家(  )chuāngjuélìhéshújiēniánsuìhónghuogē da jiū预习检查mā mazìshēnyāo hebòjizhuō 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3.同学们有12岁的吗?本命年有什么讲究?系红腰带、穿红裤头、腰上系大钱……研读课文:1.本命年是什么意思?2.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第二、三、四、五…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一)释题 4.为什么有这些讲究?为了辟邪、祈福、平安。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习俗,是老百姓最朴素情感的表现。60岁,最后一段。5.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多大年龄?你怎么知道的? 1.作者60岁,恰逢他的本命年,他回忆起什么往事?(二)学生自读第五段,思考:2.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试从文中找原话)不是,第一段。过春节。 (三)请学生朗读第一段,思考:“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全文起笔列举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图?衬托作用。本段末尾说春节“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作者以二十四节衬托春节,指出尽管“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把春节置于第一节的地位。 (四)学习第二段至第四段:过年或大年1.京郊运河父老乡亲对春节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称呼叫什么?2.同学们能不能从第三段中找出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四个词语?预热、增温、红火、发烧这四个词语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递进,程度上逐渐加深、升级,表明过年的气氛一天比一天热烈,充分表现了过年的感受。 3.从这四个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了旧时过年的热烈气氛,那么,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 旧时的年默读第四段,思考:作者共写了几件事具体描绘家乡过大年的习俗?用“动词+名词”的格式概括这几件事。(如第一件事概括为“炒年货”) 腊月初一:炒年货预热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买糖果增温腊月二十三:挑绒花杀牲畜备食物送灶王换门神发烧正月初一:大年三十:守旧岁红火拜新年 说一说:你觉得对这些事情的描写中,最有地方特色的描写是什么?例如:送灶王和换门神 送灶王 换门神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春节从准备和活动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感今思昔话春节 现时的年放烟火礼花拿压岁钱贴春联、倒贴福字下饭店吃年夜饭吃年糕看春节晚会网络拜年;电话、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辛苦一年,幸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展望来年,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可见,几十年前的风俗跟现在过年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那其中不变的是什么呢?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能把所有的中华儿女的心,一颗颗串联起来,它是每个炎黄子孙心目中最神圣的日子。家、故乡又成为每一个龙的子孙情感的归宿,所以,春节这种民俗文化归跟结底又是家的文化。 众里寻他千百度,春城无处不飞花,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遍插茱萸少一人。万古传闻为屈原。明月几时有?七嘴八舌话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寒食东风御柳斜。春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清明寒食重阳端午春风送暖入屠苏。遥知兄弟登高处,节分端午自谁言,把酒问青天。中秋知识一触即燃 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舞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寄语对于中学生而言,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不仅能培养进取精神,更使得校园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从背诵古诗词做起,多读多看,并做义务小宣传员,让传统文化走向社会,为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建设文明社会努力!小结: [练笔]描写一个你家过年时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1.观察生活课后作业:2.找出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并尝试去理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