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生物第十九次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届高三第十九次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关蛋白质中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是合成肽键的场所 B.蛋白质中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C.肽键的结构式可表示NH—C0 D.双缩脲试剂可与肽键作用生成紫色物质 2.如图是科学家利用酵母菌的不同类型研究分祕蛋白的分泌示意图,它揭示了囊泡的运输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型表示内质网膜结构异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 B.D型可能是高尔基体功能异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 C.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代谢将陷入混乱状态 D.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融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若某植株的基因型为BB,则该植株产生的突变体的基因型只能为Bb D.X射线照射不仅会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下图是科研小组以野生的草莓种子(aa)为材料培育抗虫(基因B)草莓无子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②过程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 8 - B.③⑦过程可使用秋水仙素 C.个体AAA的两个亲本是同一物种 D.⑥过程得到的个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5.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合成的ATP比线粒体内合成的用途单一 B.酶a〜c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相同),产生⑤最多的是Ⅲ过程 C.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 D.酶a〜c催化的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6.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甲和乙的关系一定为竞争 C.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甲和乙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了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 二、非选择题 29.(10分)图甲表示一个番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①—⑨代表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和能量。图乙是将一盆无土栽培的番茄放在玻璃钟罩内,用CO2测量仪测得的玻璃钟罩内(晴朗夏天--昼夜)C02浓度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 8 - (1)图甲中③和⑨代表的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物质。 (2)在突然停止光照,其他条件不变时,番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的含量在短时间内会有所 。图乙中,BC段C02浓度升高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 (3)图乙中D点时,番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为:光合作用 (填>”“=”或“〈”)呼吸作用;G点时,番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生成ATP的场所有 。 (4)若从分子水平分析,图甲中番茄叶肉细胞内,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出现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分子不同。 (5)若无土栽培的培养液中含18O的水,则—段时间后番茄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 30.(10分)哺乳动物的松果体白天分泌褪黑激素的功能会受到抑制。下图是松果体细胞内褪黑激素合成的示意图。用大鼠等动物进行实验,证实褪黑激素可以导致性腺萎缩。有关褪黑激素对性腺的调节,有两个假说:一为褪黑激素的靶器官是下丘脑,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量;二为褪黑激素的靶器官是性腺,直接调节性腺的发育。 (1)现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①将健康状况相同,处于发情期的成年雄性仓鼠,平均分为A、B、C3组。 - 8 - ②手术摘除A组仓鼠的下丘脑,每天白天灌注适量褪黑激素,持续12小时;B组仓鼠做相同的手术,但不摘除下丘脑,每天白天灌注等量褪黑激素,持续12小时:C组仓鼠的处理为 。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持续饲养3组仓鼠4周。 ④4周后,称量3组小鼠睾丸的质量。 (2)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因此得出的相应结论: ① ,则褪黑激素的靶器官是下丘脑而不是性腺。 ② ,则褪黑激素的靶器官是性腺而不是下丘脑。 ③如果睾丸质量C组>A组>B组,则性腺和下丘脑都是褪黑激素的靶器官。 (3)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哺乳动物的视网膜接受光照后,通过调节可 (填促进或抑制)A神经细胞分泌NE,图中褪黑激素合成和分泌的调节过程是 调节。 31.(10分)已知某雌雄异株植物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酶1能催化白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粉色物质,酶2能催化粉色物质转化为红色物质,酶1由基因A控制合成,酶2由基因B控制合成。已知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粉花雌性植株甲、纯合红花雄性植株乙和含基因B的纯合白花雄性植株丙,试设计实验判断基因A和基因B的位置关系,并判断基因A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请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32.(9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公园内既有森林,又有草原。研究发现,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鼠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不同(如图所示)。清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若要预测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通常要调查鼠种群的 - 8 - ,但决定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 。若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第二年鼠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 (2)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量的关系是 ;如果鹰的数量下降,一段时间内,鼠种群数量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用于提炼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在花开的盛期采收,大约是每年的5月上、中旬,原因是在此阶段, 。 (2)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 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 (填“是”或“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 (3)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 (4)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 (填“能”或“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 38.【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请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人体器官移植最大的难题是免疫排斥。猪细胞表面有一些人体没有的抗原,如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人体会对移植的猪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资料2:可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对猪细胞α-l,3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进行改造,去除α-l,3半乳糖苷转移酶引起的免疫排斥,主要过程如下: - 8 - 第一步:从猪囊胚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野生ES)。需要改造的基因称为“靶基因”。 第二步:在含有一段与靶基因同源的序列上,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neo)完成打靶载体的构建。 第三步:打靶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与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重新组合,发生置换,形成突变ES细胞基因。 第四步:突变ES细胞筛选、增殖。 (1)资料2基因改造过程中,“靶基因”是 ,打靶载体的构建过程相当于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步骤中的 。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后,“靶基因”不能表达的原因是 ,插入的新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起到 作用。 (2)利用克隆技术,使突变ES细胞增殖、分化,培育出不合成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的猪器官,该过程体现了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 。但得到的器官还不能直接移植入人体,原因是 。 (3)基因打靶技术给人体移植器官短缺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可能。据图可知,该项技木能精准定位进行基因改造是由于 。 - 8 - 参考答案 1-6CDDCBD 29.(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不同 (2)增加 夜晚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 (3)>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2分) (4)mRNA和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2分) (5)H2180(水蒸气)、18O2、C1802(2分) 30.(10分,每空2分) (1)做相同的手术,但不摘除下丘脑,每天白天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 (2)①A组=C组>B组 ②C组>A组=B组 (3)抑制 神经 31.(共10分) - 8 - 设计方案:选择植株甲和植株丙杂交产生F1,(2分)再让F1随机传粉产生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2分)。 预测结果: (1)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9:3:4,且白花植株既有雌株也有雄株,则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基因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2分)。 (2)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雌:红花雄:粉花雌:粉花雄:白花雄=6:3:2:1:4,且白花植株只有雄株,则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2分) (3)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2:1:1,且植株颜色与性别无关,则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基因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2分) 32.(共9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标志重捕 年龄组成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分) 大于 (2)二者呈负相关(2分) (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趋于稳定(2分) 37.(共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花朵含油量最高 (2)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不是 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3)蒸馏温度 (4)能 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3分) 38.(共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猪细胞的)α-1,3半乳糖昔转移酶基因 目的基因的获取 基因结构被破坏 筛选 (2)发育的全能性 人体对猪细胞还存在其他抗原引起的排斤反应 (3)同源重组(3分) - 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