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 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 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 草履虫单细胞动物,它有纤毛可以运动 D. 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未体现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项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代谢和繁殖,如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因此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项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呼吸和运动,说明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体现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项错误;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说明遗传等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项错误。‎ 考点: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如细胞、种群 B. 生物不都具备全部层次的生命系统 C. 一个变形虫既可以说是细胞生命系统层次,也可以说是个体生命系统层次 D.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A正确;生物不都具备全部层次的生命系统,如植物不具备系统这一生命层次,单细胞的生物不具备组织、器官、系统等生命层次,B正确;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一个变形虫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C正确;生态系统层次包含有无机环境,故生物的生活环境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D错误。故选D。‎ ‎3.无机盐能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下面列出了若干确定无机盐X是否是植物必需的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设计是 ‎①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 ‎②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 ‎③只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不用基质 ‎④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蒸馏水 ‎⑤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完全培养液 ‎⑥不用基质,只用完全培养液 ‎⑦不用基质,只用含无机盐X的培养液 ‎⑧不用基质,只用蒸馏水 A. 以③为实验组,⑥为对照组 B. 以④为实验组,①为对照组 C. 以②为实验组,⑤为对照组 D. 以⑦为实验组,⑧为对照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设计实验遵循的原则有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由于本实验为了研究无机盐X是否是植物必需的元素,而土壤、沙土中都可能含有这种无机盐,因此不用基质做实验。对照组应该是用完全培养液,而实验组为缺少无机盐X的缺素培养液,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可以知道,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设计实验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下面是一组探究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待测物 试剂 颜色 反应条件 胰岛素 双缩脲试剂 ‎①‎ ‎-‎ 脂肪 ‎②‎ 橘黄色 ‎-‎ ‎③‎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水浴加热 A. 紫色、苏丹Ⅳ染液、蔗糖 B. 紫色、苏丹Ⅲ染液、葡萄糖 C. 红色、苏丹Ⅲ染液、蔗糖 D. 红色、苏丹Ⅲ染液、果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①胰岛素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不需要水浴加热; ②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不需要水浴加热; ③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发生紫色反应,而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 综上,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物质或结构可出现在阴影部分的是(  )‎ A. RNA B. 染色体 C. 核膜 D. 内质网 ‎【答案】A ‎【解析】‎ 衣藻和蘑菇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DNA,只有真核生物才含有染色体、核膜和内质网。‎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判断:‎ ‎1. 原核细胞:包括细菌和蓝藻两大类,细菌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等类型。‎ ‎2. 真核细胞:包括原生生物(如酵母菌、变形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大型真菌(如蘑菇)。‎ ‎6.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菌有核塘体,无叶绿体 B. 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 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 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有核塘体,无叶绿体,A正确;‎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错误;‎ C.水绵是真核藻类,细胞内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正确;‎ D.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细胞核,无叶绿体,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结构与真核细胞结构 ‎7.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 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 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 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时,应该现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清晰物物像,并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A错误;‎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正确;‎ C、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C错误;‎ D、因为显微镜成的是倒像,所以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 ‎8.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 B. 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 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了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丧失 D. 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答案】D ‎【解析】‎ A、由题图可知,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2条肽链,形成的肽键数是49个,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49分子水;A错误.‎ B、由题图可知,胰岛素分子由 2条肽链组成,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B错误.‎ C、沸水浴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不是肽键断裂;C错误.‎ 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D正确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 ‎【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梳理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根据选项描述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9. 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图中所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 B. 2为脱氧核糖 C. 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 5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示结构中含有碱基T,应为脱氧核苷酸长链,A正确; 图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因此2为脱氧核糖,B正确; 图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因此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正确; 5为脱氧核苷酸长链的片段,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错误。‎ ‎10.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 B. 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 C. 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 D. 可以用高倍镜直接观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透光性和细胞质基质接近,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区分。制备细胞膜应选择无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细胞。‎ ‎【详解】A、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最佳实验材料,A项错误;‎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多种细胞器,不宜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且细胞壁不能用镊子除去,B项错误;‎ C、制备细胞膜时,先用吸水涨破法得到细胞膜,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细胞膜,C项正确; D、观察细胞膜要用电子显微镜,D项错误。‎ 故选C。‎ ‎1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②‎ B. 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与①有关 C. ②是静止的,但①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若该膜为人体肝细胞膜,则B侧C02浓度高于A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据图分析,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 B、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与①蛋白质有关,B正确;‎ C、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是可以运动的,C错误;‎ D、若该膜为人体肝细胞膜,则B侧为细胞内的C02浓度高于A侧细胞外,D正确。‎ ‎12.科学家在单细胞伞藻幼体嫁接的实验中,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 A.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 该实验的结论为假根决定伞帽形状 D.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能力,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详解】AB、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观察伞帽形态。该实验是要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因为缺少对照组,不能说明问题,故AB错误;‎ C、该实验的结论为假根决定伞帽形状,C正确;‎ D、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伞帽乙,假根中有乙细胞核和部分乙的细胞质,伞柄中有部分甲的细胞质,不能说明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故D错误。‎ 故选C。‎ ‎13.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如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 C.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尾部以及含有尾部的亲核蛋白整体都可以进入细胞核,而单独的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因此可知亲核蛋白能否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详解】A、从图中可知,放射头部没有进入细胞核,放射性尾部全部进入细胞核,可见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A错误;  B、亲核蛋白是大分子,头部没有进入而尾部进入一定是尾部有特异性识别,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物质交换通道,故需要载体体现它的选择性,B错误;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是自由扩散,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亲核蛋白进入了细胞核是主动运输,D错误。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a、b、c、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B. 图中a、b、c中分别进行的是脱水缩合、蛋白质加工和运输过程 C. 图中e是有氧呼吸的场所 D. 该过程不在原核细胞中进行,因为原核细胞中无a、b、c、d、e等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其中a是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是内质网,对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行粗加工;c是高尔基体,负责对蛋白质进行再加工;d是细胞膜,将合成好的蛋白质胞吐(外排)出细胞;e是线粒体,为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供能,据此答题。‎ ‎【详解】A、激素蛋白是一种分泌蛋白,它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包装,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可知a、b、c、d、e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A错误;‎ B、图中a、b、c、d中分别进行的是脱水缩合、蛋白质初步加工、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再次加工、包装、运输和将合成好的蛋白质胞吐(外排)出细胞等,B正确;‎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是在e线粒体中完成的,其中产生二氧化碳是在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中氧气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C错误;‎ D、原核细胞中含有a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某种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考查蛋白质合成过程和细胞器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5. 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健那绿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 B. 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 C. 健那绿染液可将细胞质染成蓝绿色 D. 藓类叶片可直接做成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A正确;高倍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B正确;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错误;藓类叶片是单层细胞构成的,所以可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D正确。‎ ‎16.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 C. 加酶前后,在烧杯和漏斗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 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在题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中,猪膀胱膜作为渗透膜。蔗糖为二糖,不能直接通过渗透膜,蔗糖酶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能够通过渗透膜。‎ ‎【详解】长颈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漏斗内溶液浓度比漏斗外溶液浓度高,故水通过猪膀胱膜进入漏斗中,液面上升;加入蔗糖酶后,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和果糖,漏斗中单糖分子增加,单糖分子透过猪膀胱膜的速度比水分子慢,故液面会先上升后下降,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加酶前后,由于蔗糖无法通过猪膀胱膜,故烧杯中均无法检测出蔗糖,C选项错误;加酶后,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能够通过猪膀胱膜,蔗糖酶无法通过猪膀胱膜,故烧杯中能够检测出葡萄糖和果糖,但不能检测出蔗糖酶,D选项错误。‎ ‎17.如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甲侧为细胞内,乙侧为细胞外 B. 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 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 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葡萄糖的运输需要消耗钠离子浓度梯度提供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Na+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Na+另外一种运输方式是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钠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所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A正确; B、图中钠离子进入细胞可以顺浓度梯度运输,通过钠钾泵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 C、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是钠离子浓度梯度,不是ATP,C正确;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而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解的能力,解题时抓住: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18.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答案】B ‎【解析】‎ 第一次观察不能观察到较大的细胞质基质,可观察到紫色大液泡;第二次观察时发生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吸水纸的目的是使蔗糖溶液或清水通过洋葱鳞片叶,使其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第一次显微镜观察是为了对照。‎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9.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润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 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C. 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 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结果 ‎【答案】C ‎【解析】‎ 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所必备的环境条件。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和一定浓度的乙二醇溶液都可以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水分向外渗出后,细胞液的浓度将增大。由于植物细胞在乙二醇溶液中不断地吸收乙二醇,使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大,细胞逐渐由失水状态转换成吸水状态,使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复原。只有处于生活状态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而成熟的植物细胞的标志就是要有大型液泡。所以C选项错误。‎ ‎20.在下列几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⑤和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中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中的“○”是腺嘌呤,③中的“○”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④中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中的“○”是腺苷,⑥中的“○”是腺苷。‎ ‎【详解】A、由题图知,①中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中的“○”是腺嘌呤,二者不同,A错误; B、由题图知,①中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③中的“○”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二者不同,B错误; C、由题图知,③中的“○”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④中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二者不同,C错误; D、由题图知,⑤中的“○”是ATP中的腺苷,⑥中的“○”也是腺苷,二者相同,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核酸、ATP 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及识记能力。‎ ‎21.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室温下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锈铁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和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 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2号试管 B. 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C. 各组实验都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 3号和5号对照不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2号和3号实验;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3号和4号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详解】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2号实验,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A正确; B、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不含过氧化氢酶,所以几乎无气泡,而生土豆块中含过氧化氢酶,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因此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B错误; C、3号和4号实验对照可说明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C错误; D、5号实验加入的是生土豆块+稀盐酸,与3号对照,几乎无气泡,所以3号和5‎ 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酶的高效性以及有关的实验设计原理、方法和现象分析。‎ ‎22.下列有关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试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②‎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③‎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④‎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易分解,因此淀粉不能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 ‎【详解】A 、①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因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受温度的影响,A错误;  B、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最后用碘液检测是否水解,B正确;  C、③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因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不能水解淀粉,C错误;  D、④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但酸性条件可溶性淀粉溶液会被分解,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修订能力,明确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作为相关实验的反应底物。‎ ‎23. 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 ATP B. 乳酸 C. 三碳化合物 D. 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三碳化合物)和2个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酒精和CO2,所以不生成乳酸。故选B。‎ ‎24.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 O2浓度过低 B. O2浓度过高 C. CO2浓度过低 D. CO2浓度过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AB、O2浓度对光合速率没有影响,AB错误; CD、CO2浓度影响光合速率。当CO2浓度过低,光合速率较低,故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CO2浓度过低,C正确;D 错误。 故选:C。‎ ‎25.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 ( )‎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处理 ‎ CO2溶液 ‎ ‎+ ‎ ‎+ ‎ ‎+ ‎ ‎+ ‎ 光照 ‎ 白光 ‎ 蓝光 ‎ 红光 ‎ 绿光 ‎ 碘液 ‎ ‎+ ‎ ‎+ ‎ ‎+ ‎ ‎+ ‎ 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的不同,光合作用中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基本不吸收,所以用绿光处理的一组基本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最少,颜色应最浅,D正确,A、B、C错误。‎ ‎【点睛】白光中含有七色光,在光合作用中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合蓝紫光,所以在这两种光下光合作用强度最强,而对绿光基本不吸收,所以绿光下光合作用强度最弱。‎ ‎26.图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曝于光下后,根据其吸收CO2量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 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 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当达到一定的光照强度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详解】A、曲线AB段光照强度较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表现为吸收CO2,A错误; B、曲线BC段表示光照强度较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表现为释放CO2,B错误; C、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表现为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C正确; D、由曲线可知,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但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之变化,在整个过程中不能确定呼吸作用强度不变,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曲线关系,分析时分AB段、B点、BC段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可。‎ ‎27.如图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 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先密闭并保持黑暗,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 A. 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 B. 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 C.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 D. 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正常情况下,叶片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存在于细胞间隙中,会浮在水面上,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这样叶片内部的气体就会逸出,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了水,就会沉到水底。NaHCO3溶液的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二氧化碳,当光照以后,叶片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细胞间隙又充满氧气,同时叶片的表面也充满氧气,叶片就会重新浮出水面。‎ ‎【详解】A、叶片浮出水面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浮在叶面上,A错误; B、溶液内不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NaHCO3溶液的作用保持容器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稳定,B错误; C、叶片浮出水面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浮在叶面上,C正确; D、NaHCO3溶液的作用保持容器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稳定,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是课本“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的一个变式题目,要理解叶片沉入水底和浮出水面的原因,要加强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 ‎28. 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 B. ④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①中小球藻的质量 C. ②中水的质量大于④中水的质量 D. 试管①水的的质量大于试管②水的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中氧的来源相关知识。Y1和Y3是O2,Y2和Y4是18O2,因此Y2的质量大于Y3;④中小球藻中含有(CH218O)的有机物,而①中小球藻含有(CH2O)的有机物,故④中小球藻质量大于①;④和②中的水都为H218O,且含量相同,因此质量相等;在试管①和②原有质量相等的情况下,②中释放出的是18O2,而①中释放出的是O2,故剩余重量①大于②。所以C选项正确。‎ ‎29.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A.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 ℃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 ‎ ℃时的2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光照下吸收CO2数值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CO2表示呼吸速率。比较表格中的数字,根据数据的变化特点可以得出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出现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25℃达到最大值。‎ ‎【详解】A、表中“光照下吸收CO2(mg/h)”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黑暗中释放CO2(mg/h)”代表的是呼吸作用速率。由表可知,在昼夜不停地光照条件下,只要净光合速率大于0,植物就可以正常生长,所以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能生长,A错误;  B、净光合速率越大,植物生长越快,故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B错误;  C、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光照下积累的总有机物量-黑暗下消耗的总有机物量,每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只需考虑一小时的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和一小时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时,则一昼夜的有机物积累量即最大,由表格数据可知,在2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大,C正确;  D、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量是:(3.50-3.00)×12=6(mg),10℃时积累的有机的量是:(1.75-0.75)×12=12(mg),即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30℃时的2倍,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着重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运用单因素研究光合作用的能力,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关物质的计算能力,在计算时善于利用公式: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消耗总量=净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30.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 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C. 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D.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一个四分体由一对同源染色体组成,含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详解】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后,是相同的染色体,并非同源染色体,A错误;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特有的结构,出现在同源染色体配对后,即前期和中期,在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四分体消失,B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只有配对的染色体才能称为同源染色体,C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后形成四分体,因此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D正确。‎ ‎31.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 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氧浓度为a时,只有二氧化碳的释放,没有氧气的吸收,此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c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此时植物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 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氧气的吸收量,此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据此分析。‎ ‎【详解】A. 氧浓度为a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酒精,因此在a浓度下不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A错误;‎ B. 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是3,产生的二氧化碳是3,消耗的葡萄糖是0.5,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8﹣3=5,消耗的葡萄糖是2.5,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5倍,B正确;‎ C. 氧浓度为d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最弱,C错误;‎ D. 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32.研究发现人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正常骨髓细胞约为40h,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10d。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周期是指一次细胞分裂开始至本次细胞分裂结束的时长 B.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周期应根据其细胞周期制定 C. 骨髓细胞群中细胞数目的倍增时长等于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40h)‎ D. 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别完成DNA的复制和转录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细胞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详解】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A错误;‎ B、化疗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因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周期应根据其细胞周期制定,B正确;‎ C、骨髓细胞群中部分细胞暂不增殖,细胞数目倍增时长不能表示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C错误;‎ D、DNA复制和转录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时由于染色体高度螺旋,不会发生转录,D错误。‎ 故选B。‎ ‎33.某哺乳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 正在发生着丝点分裂 C. 将形成配子 D. 正在发生DNA复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哺乳动物为二倍体生物。‎ ‎【详解】A、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核DNA分子,核DNA/染色体=1,该细胞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核DNA/染色体=2),A项错误;‎ BC、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相等,且染色体数目不是4的倍数,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将形成配子,B项错误,C项正确;‎ D、正在发生DNA复制的细胞中核DNA/染色体不可能等于1,D项错误。 故选C。‎ ‎34.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 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 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 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不是同步的,A错误;‎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B正确;‎ C.细胞癌变是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有机物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的过程,C错误;‎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色素沉积引起的,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D错误;‎ 故选B。‎ ‎35.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细胞凋亡过程受基因控制,通过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首先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出凋亡信息,激活细胞中的凋亡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完成分解。‎ ‎【详解】A、①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死亡过程,C错误;‎ D、凋亡相关基因在机体中本来就存在,是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表达,从而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36.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C.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 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而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所致。因此,B正确。‎ ‎37.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核仁消失 B. ③→④过程中纺锤丝收缩牵引每条染色体最终排列于一个平面 C. 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 ⑥→⑦细丝状的染色质螺旋化为染色体,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数清晰赤道齐) 。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详解】A、①→②表示的是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核膜、核仁消失是前期,A错误; B、③->④过程中纺锤丝收缩牵引每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B正确; C、⑤→⑥过程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⑥→⑦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此过程中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8.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前者各时期细胞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后者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B. 后者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而前者没有 C. 前者只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后者只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前者分裂时DNA平均分配,而后者分裂时DNA随机分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方式,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通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减数分裂一般是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产生生殖细胞过程中的分裂方式;在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并且在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的现象,因此产生的生殖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详解】A、有丝分裂全过程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都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B正确; C、有丝分裂的后期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错误;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都平均分配,细胞质DNA随机分配,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9.下列对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推断该细胞可能为动物细胞 B. 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2条染色单体①、③,2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 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D.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且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④和⑦、⑤和⑥),其中①和③是姐妹染色体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两者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构成一条染色体。‎ ‎【详解】A、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该细胞含有中心体,且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很可能为动物细胞,A正确; B、图中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且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B正确;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⑤和⑥,C正确; D、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既有非同源染色体,也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结构、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的辨别,要求考生准确判断图示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联会、分离行为。‎ ‎40.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B.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关于细胞增殖的问题,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DNA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完成了染色体复制,但是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染色体数目不变,只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才会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一条染色体上两个DNA分子两者之比为1:2,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两者之比为1:1。‎ ‎【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染色体复制,但是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数目不变,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到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正确;‎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之比1:2,后期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之比1:1,D错误。‎ ‎【点睛】在有丝分裂中,亲代DNA与子代DNA不变,具体是是先复制,数目加倍,但后来细胞分裂,DNA减半,所以有丝分裂DNA不变;在减数分裂中,DNA只复制一次,但细胞分裂两次,所以DNA减半。‎ 二.简答题 ‎41.图甲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图乙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R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A代表______________分子,细胞内合成A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乙中编号__________;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乙中编号___________。‎ ‎【答案】 (1). 三肽 (2). 肽键 (3). ②③⑤ (4). 脱水缩合 (5). 36 (6). 略 (7). 蛋白质 (8). 核糖体 (9). b (10). a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甲图中①是氨基,②是R基,③是R基,④是肽键,⑤是R基,⑥是羧基;②③⑤R基不同,表示三种不同的氨基酸;乙图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分子,D是多糖,a、e表示主动运输,b、f表示自由扩散,c、d表示协助扩散,据此答题。‎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图甲中的多肽是由三个氨基酸构成的,故称三肽,④表示肽键,代表R基的标号是②③⑤。 (2)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脱水缩合,在这个过程中,脱去了两个水分子,故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3)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4)图乙中A代表的分子是蛋白质,在细胞内由核糖体合成。 (5)氧气运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钾离子进入人体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a。‎ ‎【点睛】本题结合某化合物(三肽)的结构简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42.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合成、转运和分泌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结构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 ‎(2)若该细胞为人的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的场所是_________(填序号),合成后通过运输到_____和____(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加工后形成分泌囊泡通过与____________融合分泌到细胞外,这个过程体现了生物膜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3)图中⑦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④⑤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分析④⑤不能离开细胞独立存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④⑤⑥ (2). ① (3). ② (4). ③ (5). 细胞膜 (6).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 核仁 (8). 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9). 线粒体和叶绿体 (10). 虽然能合成一部分酶和蛋白质,但仍然需要得到细胞核控制合成的某些蛋白质或酶 ‎【解析】‎ ‎【分析】‎ ‎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分析题图:①为核糖体,②为内质网,③为高尔基体,④为线粒体,⑤为叶绿体。‎ ‎【详解】(1)图中细胞内含有DNA和RNA的结构有④线粒体、⑤叶绿体和⑥细胞核。 (2‎ ‎)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位于⑥细胞核内;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①核糖体合成蛋白质→②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③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这个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3)图中⑦的结构名称是核仁,其功能是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虽然线粒体和叶绿体有自己的DNA和核糖体,并且能合成一部分酶和蛋白质,但仍然需要细胞核控制合成的某些蛋白质或酶,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3.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 Ⅰ.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 ‎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_________(左、右)处。 ‎ ‎(2)当光照强度为30千勒克斯时,对丙图中叶肉细胞来说,能正确表示CO2移动方向的箭头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_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呼吸不变)。 ‎ ‎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5)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丙图表示某C3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 a~f代表O2或CO2,丁图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为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丙图中可表示O2的字母有_________________,图中d ___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表示ATP的去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丁图中两条曲线交点处g,光合速度是否等于呼吸速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丁图中的曲线,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最适宜温度约为______。C。‎ ‎【答案】 (1). 左侧 (2). b、d (3). 200 (4). 新鲜叶片改为同样的灭菌后的死亡叶片 (5). 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气压等)对实验的影响 (6). 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差值 (7). a、c、f (8). 不可以 (9). 叶绿体暗反应所需能量(ATP)由其光反应提供,并不需要线粒体提供 (10). 否,g点处净光合量大于零,光合作用速度大于呼吸作用速度 (11). 27左右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装置中CO2缓冲液能够为叶片光合作用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中气体量变化为氧气量的变化。结合曲线图,在光照强度为0时,由于只进行呼吸作用液滴向左移动;在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装置中液滴不动;在光照强度为大于2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装置中液滴右移。 图丙中,a、c、f表示氧气,b、d、e表示CO2。丁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呼吸速率。‎ ‎【详解】Ⅰ、(1)观察乙图可以发现,光照强度在0-2.5‎ 千勒克斯范围内,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试管中氧气量不断减少,即试管中的气体总量始终是小于初始气体总量的,所以液体左移,偏在初始位置的左侧。 (2)光照强度为30千勒克斯时,图中看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叶绿体除了利用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d)以外,还需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一定量的二氧化碳(b);因此产生的氧气除了供给线粒体利用(c)以外,还有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a)。 (3)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气体总量增加了150ml,根据上面的试题分析,这150ml为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而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一直为50ml/h,可知,实际上光合作用产生了150+50=200ml的氧气。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其余相同。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可能是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 (5)若将缓冲液改成水,则对气体的总量不产生影响.则装置中气体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值了。‎ Ⅱ、(1)丙图中可表示O2的字母有a、c、f,图中d不可以表示ATP的去向,原因是叶绿体暗反应所需能量(ATP)由其光反应提供,并不需要线粒体提供。‎ ‎(2)判断丁图中两条曲线交点处g,光合速度不等于呼吸速度,因为g点处净光合量大于零,光合作用速度大于呼吸作用速度。‎ ‎(3)根据丁图中的曲线,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最适宜温度约为27℃。‎ ‎【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以测定光合作用速度为背景,着重考查了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图甲装置中引起液滴移动的气体,图乙和图丁中利用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进行综合计算,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分析实验装置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44.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的细胞。 ‎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_。‎ ‎(5)一般先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来观察染色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有丝分裂后期 (2). a (3). 次级精母细胞 (4). b、d、e (5). a、b (6). 此时染色体形态结构稳定且清晰 ‎【解析】‎ ‎【详解】分析图1: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2:a是染色体数为体细胞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 【解答】 (1)图1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属于图2中的类型a。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此正确顺序为bde。 (4)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 (5)一般应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来观察染色体,原因是此时染色体形态结构稳定且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