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高考生物模拟试卷(4月份)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高考生物模拟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 1.(6分)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不同步的 B.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 C.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的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衰退型 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2.(6分)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综合放样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若温度升高会导致气孔关闭影响光合速率 B.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将不断增大 C.图2中15min之后果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停止 D.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则曲线的斜率将变为负值 3.(6分)番茄叶一旦被昆虫咬伤后,会释放出系统素(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与受体结合,激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的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内含18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分子 B.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C.系统素是在植物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 D.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基因的表达 第23页(共23页) 4.(6分)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中,当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位同源染色体上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 C.控制叶宽窄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D.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5.(6分)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所示,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通过方式①进出细胞与分子的极性及大小均有关 B.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结合葡萄糖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C.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乙酰胆碱以方式②通过突触后膜 D.①②③④的跨膜运输速率均会受低温影响 6.(6分)油菜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在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和蛋白质,某科研小组研究出产油率更高的油菜品种,基本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促物质C的形成可以提高产油率 B.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別是前者含有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 C.过程①和过程②所需的嘌呤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 D.基因A和基因B位置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二、非选择题 第23页(共23页) 7.(9分)镉(Cd)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元素,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伤害.现以洋葱为材料探究外源钙(Ca)能否缓解Cd的毒害. (1)实验步骤: ①在室温(25℃)条件下,用自来水培养洋葱鳞茎,待刚长出叶片后选取80棵生长状况一致的洋葱幼苗平均分成 组,依次编号. ②每组镉处理和钙处理的浓度组合如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组别 镉处理(μmol/L) 0 10 100 300 钙处理(mmol/L) 0 A1 B1 C1 D1 0.1 A2 B2 C2 D2 1 A3 B3 C3 D3 10 A4 B4 C4 D4 ③两周后,分别 . (2)绘制实验结果柱形图如图所示. (3)实验分析与讨论: ①A1、B1、C1、D1四组实验结果说明: . ②A、B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镉浓度条件下,外源Ca对洋葱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而C、D组实验结果则说明:在中、高镉浓度条件下, . ③进一步研究发现,Ca2+与Cd2+竞争细胞表面有限的离子通道,当溶液中Ca2+和Cd2+ 第23页(共23页) 同时存在时,Ca2+可显著地 ,从而减轻Cd的毒害. (4)若土壤中过量的镉被洋葱等植物吸收积累,会通过 传递进入人体,使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临床上常补充 来辅助治疗,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临床上补充的此物质能以 的方式进入细胞. 8.(10分)细胞的一生通常要经历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有时也发生癌变和坏死.回答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问题: (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单位时间内,NaOH扩散的深度模拟 ,NaOH扩散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模拟 .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倍增和核内DNA数目的加倍是否发全在同一时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是否相同 . (3)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于 ,有利于提高各生理功能的效率.同一植株的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和贮藏细胞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 . (4)老年人的头发会发白与衰老细胞的哪一特征有关 .细胞凋亡又被称为细胞 ,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5)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 和 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9.(10分)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利用不同浓度的BL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1. 由图可知,单独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BL与IAA同时处理,在IAA浓度为 nM时,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IAA浓度继续增加时,BL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 (2)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于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2. 第23页(共23页) 图2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 ,BL可以 (促进/抑制)生长素运输,且对 (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3)实验三: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测定了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 测定方法:从植物特定组织中提取RNA,利用RNA为模板经 得cDNA;以该cDNA为模板进行PCR,向反应体系中加入dNTP、Taq酶及不同的 得到不同的DNA片段.根据扩增出的不同DNA片段的量不同,反映相关基因在特定组织中的 水平,用以代表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 检测BL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表. 测定指标 组别 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 7.3 一定浓度BL处理组 16.7 (4)上述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影响根细胞中 ,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 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0.(10分)某二倍体自花受粉植物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T)对感病(t)为显性,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株植物杂交时,产生的F1中出现高杆感病的概率为,则该两株植物的基因型为 。 (2)用纯种高杆植株与矮杆植株杂交得F1,在F1自交时,若含d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3)若以纯合的高杆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矮杆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播种所有的F1种子,得到的F1 第23页(共23页) 植株自交,单株收获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的植株称为一个株系,发现绝大多数株系都出现了高杆与矮杆的分离,而只有一个株系(A)全部表现为高杆。据分析,导致A株系全部表现为高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该株系的表现型为 ;如果是由于父本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该株系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科学家将该植物(2n=24)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太空育种,杂交后代出现单体植株(2n﹣1)。单体植株若为母本,减数分裂可产生染色体数为 的雌配子。若对该单体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时,发现n﹣1型配子难以发育成单倍体植株,其原因最可能是 。 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15分)β﹣胡萝卜素是一种色泽鲜艳、对人体有益的天然色素类食品添加剂,可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菌体中提取获得,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图2是样品层析结果与β﹣胡萝卜素标准样品的比对。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罐内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添加玉米粉和豆饼的目的主要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如果要测定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抽样后可借助血细胞计数板,利用 测定酵母菌的数量。 (2)图1中,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 ,以防止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原因是 。 (3)图1中A过程表示 ,其目的是 。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从图2分析可知,层析后在滤纸上出现高度不同的色素带,说明 ,色带 为β﹣胡萝卜素。 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但在番茄红素环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易转化为胡萝卜素,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设计了重组DNA(质粒三),并导入番茄细胞,从而阻止番茄红素的转化,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下图为利用质粒一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三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3页(共23页) (1)该过程中用到的工具有 ,图中“目的基因”是 基因。 (2)先构建“质粒二”的原因主要是利用质粒二中含有 ,利用限制酶BamH I开环后去磷酸化的目的是 ,再利用BamH I及Ecl酶切的目的是 。 (3)质粒三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后,行成双链RNA(发卡)的原因是 。“发卡”在受体细胞内可以阻止 过程,从而使基因“沉默”。 第23页(共23页)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高考生物模拟试卷(4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6分)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不同步的 B.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 C.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的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衰退型 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分析】捕食关系在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 “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值. 种群的年龄结构:(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解答】解: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不同步的,即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故A正确。 B、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处于动态平衡;故B错误。 C、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的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稳定性;故C错误 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S”型增长;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年龄结构和捕食关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第23页(共23页) 2.(6分)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综合放样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若温度升高会导致气孔关闭影响光合速率 B.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将不断增大 C.图2中15min之后果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停止 D.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则曲线的斜率将变为负值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解答】解:A、图1若温度升高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速率,A错误; B、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可以不断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则果肉放氧速率先不断增大,后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 C、图2中15min之后氧气浓度不变,说明果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C错误; D、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不再产生氧气,而呼吸作用仍然消耗氧气,因此曲线的斜率将变为负值,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第23页(共23页) 3.(6分)番茄叶一旦被昆虫咬伤后,会释放出系统素(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与受体结合,激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的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内含18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分子 B.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C.系统素是在植物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 D.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基因的表达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系统素与受体结合后,能激活植物细胞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则系统素是植物细胞释放的物质使细胞代谢改变,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解答】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系统素由18个氨基酸组成,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8﹣1=17,A错误; B、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C正确; D、根据题意可知,系统素与受体结合,激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错误。 故选:C。 【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考查蛋白质的合成、鉴定和功能,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6分)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中,当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位同源染色体上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 C.控制叶宽窄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D.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分析】 第23页(共23页)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由于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则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红色窄叶AaBB、AaBb,红色宽叶Aabb,白色窄叶aaBB、aaBb,白色宽叶aabb。 【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判断: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B正确; 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C错误; 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本的基因型;其次能根据“6:2:3:1”(属于9:3:3:1的变式)判断出F1的基因型;再利用计算出相关概率。 5.(6分)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所示,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通过方式①进出细胞与分子的极性及大小均有关 B.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结合葡萄糖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C.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乙酰胆碱以方式②通过突触后膜 D.①②③④的跨膜运输速率均会受低温影响 【分析】由题图可知,该图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类型及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甲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乙是蛋白质分子,①是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排出物质,②③是细胞通过协助扩散排出物质,④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 【解答】解:A、物质通过方式①为自由扩散,与分子的极性及大小有关,A正确; B、细胞膜上载体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完成运输葡萄糖过程,B正确; 第23页(共23页) C、乙酰胆碱受体是糖蛋白,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完成兴奋传递过程,不通过突触后膜,C错误; D、低温会影响分子运动,因此①②③④的跨膜运输速率均会受低温影响,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异同点、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6.(6分)油菜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在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和蛋白质,某科研小组研究出产油率更高的油菜品种,基本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促物质C的形成可以提高产油率 B.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別是前者含有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 C.过程①和过程②所需的嘌呤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 D.基因A和基因B位置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分析】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控制性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生物性状。 2、分析题图:油菜产油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基因B中模板链转录形成的mRNA能与非模板链转录形成的RNA结合形成双链RNA,从而抑制合成酶b的过程。 【解答】解:A、油菜产油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基因B中模板链转录形成的mRNA能与非模板链转录形成的RNA结合形成双链RNA,从而抑制了合成酶b的翻译过程,所以促进物质C的形成可以提高产油率,A正确; B、基因A与物质C(双链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別是前者含有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后者含有尿嘧啶和核糖,B正确; C、过程①和过程②所需的嘌呤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C正确; 第23页(共23页) D、基因A和基因B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基因A和基因B位置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染色体变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二、非选择题 7.(9分)镉(Cd)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元素,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伤害.现以洋葱为材料探究外源钙(Ca)能否缓解Cd的毒害. (1)实验步骤: ①在室温(25℃)条件下,用自来水培养洋葱鳞茎,待刚长出叶片后选取80棵生长状况一致的洋葱幼苗平均分成 16 组,依次编号. ②每组镉处理和钙处理的浓度组合如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组别 镉处理(μmol/L) 0 10 100 300 钙处理(mmol/L) 0 A1 B1 C1 D1 0.1 A2 B2 C2 D2 1 A3 B3 C3 D3 10 A4 B4 C4 D4 ③两周后,分别 测量植株高度,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 . (2)绘制实验结果柱形图如图所示. 第23页(共23页) (3)实验分析与讨论: ①A1、B1、C1、D1四组实验结果说明: 镉能抑制洋葱的生长,且随着镉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 ②A、B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镉浓度条件下,外源Ca对洋葱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而C、D组实验结果则说明:在中、高镉浓度条件下, 外源钙能部分缓解镉对洋葱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且钙浓度越高,缓解效果越明显 . ③进一步研究发现,Ca2+与Cd2+竞争细胞表面有限的离子通道,当溶液中Ca2+和Cd2+同时存在时,Ca2+可显著地 降低细胞对镉的吸收 ,从而减轻Cd的毒害. (4)若土壤中过量的镉被洋葱等植物吸收积累,会通过 食物链 传递进入人体,使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临床上常补充 维生素D 来辅助治疗,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临床上补充的此物质能以 自由扩散 的方式进入细胞. 【分析】分析表格和柱形图:A、B、C、D四组的变量是镉(Cd)浓度,且A、B、C、D四组的镉(Cd)浓度逐渐增大,四组的平均株高随着镉(Cd)浓度逐渐增大而减小,可见镉(Cd)对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1234组的变量是钙( Ca)浓度,AB两组表明在低镉浓度条件下,外源Ca对洋葱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C、D两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中、高镉浓度条件下,外源Ca 能缓解Cd对洋葱生长的抑制作用,且Ca浓度越高,缓解作用越明显. 【解答】解:(1)①看柱形图可知:该实验设置了16组. ③通过柱形图的纵坐标可知:该实验的观测指标是各组洋葱幼苗的平均株高,故两周后,分别测量各组洋葱幼苗的株高,算出各组平均值. (3)①A1、B1、C1、D1四组实验的变量是镉(Cd)浓度,实验结果说明:一定范围内,镉浓度升高,对洋葱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增强. ②C、D两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中、高镉浓度条件下,外源Ca 能缓解Cd对洋葱生长的抑制作用,且Ca浓度越高,缓解作用越明显. 第23页(共23页) ③Ca2+与Cd2+竞争细胞表面有限的离子通道,因此当溶液中Ca2+和Cd2+ 同时存在时,Ca2+可显著地降低细胞对Cd的吸收. (4)若土壤中过量的镉被洋葱等植物吸收积累,会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使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故补钙的同时要添加维生素D辅助治疗,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属于脂质,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维生素D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故答案为: (1)①16 ③测量植株高度,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 (3)①镉能抑制洋葱的生长,且随着镉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②外源钙能部分缓解镉对洋葱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且钙浓度越高,缓解效果越明显 ③降低细胞对镉的吸收 (4)食物链 维生素D 自由扩散 【点评】本题以探究外源钙( Ca)能否缓解Cd的毒害为载体,考查考生的分析图形、表格,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8.(10分)细胞的一生通常要经历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有时也发生癌变和坏死.回答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问题: (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单位时间内,NaOH扩散的深度模拟 物质运输(扩散)速率 ,NaOH扩散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模拟 物质运输(扩散)效率 .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倍增和核内DNA数目的加倍是否发全在同一时期 是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是否相同 否 . (3)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于 专门化 ,有利于提高各生理功能的效率.同一植株的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和贮藏细胞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 基因选择性表达 . (4)老年人的头发会发白与衰老细胞的哪一特征有关 多种酶(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 .细胞凋亡又被称为细胞 编程性死亡 ,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5)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 原癌基因 和 抑癌基因 第23页(共23页) 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分析】1、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5、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单位时间内,NaOH扩散的深度模拟物质运输速率,NaOH扩散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模拟物质运输效率.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倍增和核内DNA数目的加倍都发生在间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不同.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第23页(共23页) (3)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生理功能的效率.同一植株的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和贮藏细胞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4)老年人的头发会发白与衰老细胞中多种酶(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有关.细胞凋亡又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5)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故答案为: (1)物质运输(扩散)速率 物质运输(扩散)效率 (2)是 否 (3)专门化 基因选择性表达 (4)多种酶(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 编程性死亡 (5)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9.(10分)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利用不同浓度的BL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1. 由图可知,单独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 ;BL与IAA同时处理,在IAA浓度为 0﹣10 nM时,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IAA浓度继续增加时,BL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抑制作用减弱 . (2)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于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2. 第23页(共23页) 图2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 双向 ,BL可以 促进 (促进/抑制)生长素运输,且对 极性运输(尖端向中部) (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3)实验三: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测定了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 测定方法:从植物特定组织中提取RNA,利用RNA为模板经 逆转录 得cDNA;以该cDNA为模板进行PCR,向反应体系中加入dNTP、Taq酶及不同的 引物 得到不同的DNA片段.根据扩增出的不同DNA片段的量不同,反映相关基因在特定组织中的 转录 水平,用以代表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 检测BL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表. 测定指标 组别 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 7.3 一定浓度BL处理组 16.7 (4)上述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影响根细胞中 PIN ,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 蛋白基因的表达 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分析】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基因的病毒过程包括转录与翻译.由RNA 得到cDNA 的过程属于逆转录(反转录);在PCR 的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模板、dNTP、Taq 酶、成对的引物等. 【解答】解:(1)图中上面那条曲线未加BL,代表IAA 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根据起点和变化趋势,可得出答案“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而下面那条曲线加了BL,每一个IAA 浓度下,根的长度都小于未加BL 的情况,所以BL 一定是抑制了主根的伸长.其中,0﹣10时抑制作用在增强,10﹣100 抑制作用在减弱. 第23页(共23页) (2)从图中看出,两种实验情况下,都检测到了放射性碳标记的IAA,故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双向”.而加了BL 的(阴影)检测到的IAA(放射性)都多于对照组(空白),可以看出BL 促进了生长素的运输.但是右面的情况,阴影高出空白更多,故BL 对尖端到中部的运输过程促进作用更强. (3)由RNA 得到cDNA 的过程属于逆转录(反转录);在PCR 的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模板、dNTP、Taq 酶、成对的引物等;如果模板(cDNA)越多,那么扩增出来的DNA 也会越多,这可以反应出提取的RNA 的多少(相关基因在特定组织中的转录水平). (4)根据表格可以看出BL 处理组的PIN 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更高,又根据实验二的研究,可以得出“BL 提高了根细胞中PIN 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了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 故答案为: (1)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 0﹣10 抑制作用减弱 (2)双向 促进 极性运输(尖端向中部) (3)逆转录 引物 转录 (4)PIN 蛋白基因的表达 运输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基因的表达及PCR技术等,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10.(10分)某二倍体自花受粉植物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T)对感病(t)为显性,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株植物杂交时,产生的F1中出现高杆感病的概率为,则该两株植物的基因型为 DdTt和ddTt 。 (2)用纯种高杆植株与矮杆植株杂交得F1,在F1自交时,若含d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高杆:矮杆=5:1 。 (3)若以纯合的高杆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矮杆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播种所有的F1种子,得到的F1植株自交,单株收获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的植株称为一个株系,发现绝大多数株系都出现了高杆与矮杆的分离,而只有一个株系(A)全部表现为高杆。据分析,导致A株系全部表现为高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该株系的表现型为 全部感病 ;如果是由于父本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该株系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抗病:感病=3:1 。 第23页(共23页) (4)科学家将该植物(2n=24)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太空育种,杂交后代出现单体植株(2n﹣1)。单体植株若为母本,减数分裂可产生染色体数为 11或12 的雌配子。若对该单体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时,发现n﹣1型配子难以发育成单倍体植株,其原因最可能是 n﹣1型配子(由于缺少一条染色体)基因组中缺少某些生长发育必需的基因(或缺少的染色体上含有某些生长发育必需的基因) 。 【分析】分析题文: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T)对感病(t)为显性,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1)两株植物杂交后,Fl中出现高杆感病(D_tt)的概率为,可表示为,可见其中一对是测交,另一对是自交,因此亲本基因型是DdTt×ddTt。 (2)用纯种高杆植株与矮杆植株杂交得Fl,基因型为Dd,在Fl自交时,若含d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1:1,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2:1,因此后代矮杆的比例是dd=,高杆的比例是,高杆与矮杆之比是5:1。 (3)有一个株系(A)全部表现为高杆,说明产生该株系的亲本的基因型为DD__,即有可能是亲本中母本自交得DDtt,也可能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发生突变导致子一代出现了DDTt.若A株系是母本(DDtt)自交产生的,则后代全为DDtt,表现型为全部感病;若A株系是DDTt产生的,后代中有三种基因型:1DDTT、2DDTt、1DDtt,表现型为抗病和感病=3:1。 (4)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24,该雌变异单体的染色体数目是23,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配子的类型有两种,染色体数目是12或11,且两种类型的配子的比例是1:1;由于n﹣1型配子(由于缺少一条染色体)基因组中缺少某些生长发育必需的基因(或缺少的染色体上含有某些生长发育必需的基因),因此在对该单体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时,n﹣1型配子难以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故答案为: (1)DdTt和ddTt (2)高杆:矮杆=5:1 (3)全部感病 抗病:感病=3:1 (4)11或12 n﹣1型配子(由于缺少一条染色体)基因组中缺少某些生长发育必需的基因(或缺少的染色体上含有某些生长发育必需的基因) 第23页(共23页)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逐对分析法的应用,能根据题干信息逐渐推理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15分)β﹣胡萝卜素是一种色泽鲜艳、对人体有益的天然色素类食品添加剂,可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菌体中提取获得,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图2是样品层析结果与β﹣胡萝卜素标准样品的比对。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罐内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添加玉米粉和豆饼的目的主要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碳源和氮源 。如果要测定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抽样后可借助血细胞计数板,利用 显微镜直接计数 测定酵母菌的数量。 (2)图1中,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 干燥时间 ,以防止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原因是 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 (3)图1中A过程表示 过滤 ,其目的是 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从图2分析可知,层析后在滤纸上出现高度不同的色素带,说明 提取到的胡萝卜素含杂质 ,色带 Ⅰ 为β﹣胡萝卜素。 【分析】微生物培养时的接种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常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 【解答】解:(1)玉米粉和豆饼中分别主要含有淀粉与蛋白质,能够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血球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可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来测定酵母菌的数量。 (2)胡萝卜素不是很稳定,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会导致其分解,因此干燥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防止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原因是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23页(共23页) (3)图中A过程表示过滤,其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用标准样品可对照检查提取出来的胡萝卜素的纯度。从图2分析可知,层析后在滤纸上出现高度不同的色素带,说明提取到的胡萝卜素含杂质,色带I为β﹣胡萝卜素。 故答案为: (1)碳源和氮源 显微镜直接计数 (2)干燥时间 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3)过滤 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4)提取到的胡萝卜素含杂质Ⅰ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以及β﹣胡萝卜素的提取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识记β﹣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但在番茄红素环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易转化为胡萝卜素,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设计了重组DNA(质粒三),并导入番茄细胞,从而阻止番茄红素的转化,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下图为利用质粒一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三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中用到的工具有 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质粒) ,图中“目的基因”是 番茄红素环化酶 基因。 (2)先构建“质粒二”的原因主要是利用质粒二中含有 BamHⅠ和Ecl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利用限制酶BamH I开环后去磷酸化的目的是 防止自身环化 ,再利用BamH I及Ecl酶切的目的是 确保目的基因反向连接 。 第23页(共23页) (3)质粒三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后,行成双链RNA(发卡)的原因是 转录后的RNA分子中存在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 。“发卡”在受体细胞内可以阻止 翻译 过程,从而使基因“沉默”。 【分析】分析图一:番茄红素可以转化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分析图二:图二位重组DNA(质粒三)的构建过程,该质粒能表达出双链RNA(发卡),番茄细胞可以识别侵入的双链RNA并将该双链RNA及具有相同序列的单链RNA一起降解,提高了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解答】解:(1)图示为利用质粒一和目的基因构建重质粒三的过程,用到的工具有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质粒)。将构建的重质粒三导入番茄细胞并成功表达后,阻止了番茄红素转化为胡萝卜素,而该转化是在番茄红素环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的,由此推知:图中“目的基因”是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 (2)分析图示可知:质粒二中含有BamHⅠ和Ecl酶的识别序列,因此先构建“质粒二”的原因主要是利用质粒二中含有BamHⅠ和Ecl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利用限制酶BamHⅠ开环后去磷酸化的目的是防止自身环化,再用Ecl酶切的目的是确保目的基因反向连接。 (3)质粒三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后,形成双链RNA(发卡)的原因是转录后的RNA分子中存在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双链RNA(发卡)的形成导致核糖体不能与mRNA的结合,因此“发卡”在受体细胞内可以阻止翻译过程,从而使基因“沉默”。 故答案为:(1)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质粒) 番茄红素环化酶 (2)BamHⅠ和Ecl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防止自身环化 确保目的基因反向连接 (3)转录后的RNA分子中存在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 翻译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纲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5/29 8:08:14;用户:复圣中学;邮箱:fszx519@xyh.com;学号:37091097 第23页(共23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