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 近年,有人利用肉毒杆菌毒素进行除皱美容,这遭到了部分专家的质疑。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的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  )‎ A. 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B. 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C. 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D. 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分析,肉毒杆菌毒素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递质的一种)的释放过程,使电信号不能转换为化学信号,从而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经过突触时会发生信号转换,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2.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 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C. 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 22 - / 22‎ D. 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答案】B ‎【解析】A项正确;由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项错误;是传出神经,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传入神经)处,兴奋不能到达效应器,不会产生反应,C项正确;图中②的结构是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项正确。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能接受到兴奋产生反应,‎ ‎【点睛】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①看神经节,神经纤维上存在神经节的传入神经元;②看突触结构,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③看脊髓灰质结构,灰质呈蝴蝶型,前大后小,与前角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是传入神经。‎ ‎3. 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 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C.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 当兴奋沿着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答案】C - 22 - / 22‎ ‎【解析】、①是突触小泡,其内容物神经递质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上Na+通道打开,对Na+通透性增大,A错误;②处为突触间隙,分布的液体为组织液,③是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B错误;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使神经递质释放,其形式是胞吐,利用了细胞摸的流动性,因此信息传递需要能量,C正确;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为正电位,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D错误.‎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4.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 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答案】B - 22 - / 22‎ ‎【解析】神经元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内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并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且神经元受到刺激时,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兴奋,故A选项错误;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故B选项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故C选项错误;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而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故D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名师点睛】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5. 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 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答案】C - 22 - / 22‎ ‎【解析】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需要人体高级神经中枢的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运动中枢,A错误;学生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参与该活动的是语言知识、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等,B错误;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为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C正确;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这与高级神经中枢的语言中枢有关,D错误.‎ ‎【考点定位】脑的高级功能;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名师点睛】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高级神经中枢以下的部位(脊髓).‎ ‎6. 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D. 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答案】D ‎【解析】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动物的大脑越发达学习和记忆功能就越强大,A正确;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共产党,C正确;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 ‎【考点定位】脑的高级功能 ‎【名师点睛】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22 - / 22‎ ‎7. 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 图甲为图乙中结构e的局部放大图像 C. 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D. 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 ‎【答案】C ‎【解析】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正确;甲图为图乙中结构e的局部放大图象,B正确;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不会有感觉,C错误;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D正确.‎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名师点睛】分析题图甲可知,①的轴突末端,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突触后膜;图乙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图,X所在的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元,b所在的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e代表突触的位置,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8. 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A.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 22 - / 22‎ 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 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 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答案】D ‎【解析】(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但是(2)由于惊恐而出现的无意识的排尿表明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以上现象说明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考点定位】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9. 高处坠落造成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4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大小便失禁 B. 触觉完全丧失 C. 躯体的冷、温觉丧失 D. 躯干痛觉丧失 ‎【答案】B ‎【解析】大小便的低级控制中枢在脊髓的腰部,受大脑的控制,截断了颈椎,大脑无法控制低级中枢,A正确;头部的触觉还存在,B错误;躯干的温觉传导通路截断,C正确;躯干的痛觉传导通路也已经截断,D正确.‎ ‎【考点定位】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名师点睛】高位截瘫,截断了颈椎以下上、下行传导束,颈椎以下的感觉丧失,颈椎以上的感觉仍然存在.颈椎以下的反射活动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 22 - / 22‎ ‎10.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中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 Ⅰ、Ⅱ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 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D. 图中的结构A还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C ‎【解析】据图可判断结构A为下丘脑,Ⅰ激素为胰岛素,Ⅱ激素为胰高血糖素,Ⅲ激素为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升血糖的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11. 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 B. 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C. 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 D. 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 ‎【答案】A - 22 - / 22‎ ‎【解析】试题分析:寒冷会促使下丘脑X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B错误;缺碘地区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少,反馈作用弱使促甲状腺激素b增多,C错误;下丘脑也可通过传出神经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 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 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原,其后是脂肪 C. 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只有一少部分转移到ATP D. 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 ‎【答案】C ‎【解析】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使血糖浓度达到正常值,而分泌胰岛素的是胰岛B细胞,所以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肝糖原,其后是脂肪;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某些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只能通过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获得。‎ ‎13. 已知成人体内的肝糖原含量一般不超过150g,有一成年男子参加长跑运动,历时2h,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50g。则在2h的长跑过程中,能表示此人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 A. B. ‎ - 22 - / 22‎ C. D. ‎ ‎【答案】B ‎【解析】人体内肝糖原含量虽不多,但在肝糖原消耗后,在自身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下,可将非糖物质(如脂肪、氨基酸)转化为血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恒定。‎ ‎14. 吃的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A. 下丘脑和上丘脑 B.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大脑皮层 D. 上丘脑和下丘脑 ‎【答案】C ‎【解析】食物过咸,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渴觉,使人通过主动饮水,补充血液水分,C项正确。‎ ‎15. 取正常小鼠,每天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3周后该小鼠(  )‎ A. 新陈代谢增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B. 新陈代谢增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C. 新陈代谢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D. 新陈代谢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答案】B - 22 - / 22‎ ‎【解析】试题分析:每天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使得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当含量升高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故A错误,B正确;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 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A.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答案】A ‎【解析】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等,从而使血糖降低.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胰岛素就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则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不能降低,使血糖水平过高,A正确。‎ ‎【考点定位】血糖平衡的调节 ‎17.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一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实验,得到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B. 乙组小白鼠体内水平衡的调节不会受到影响 - 22 - / 22‎ C.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D. 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在环境温度低的时候,恒温动物为了维持自己的体温,必须要加快新陈代谢,使产热量增加,因此耗氧量也会增加,甲为正常小白鼠,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B中,乙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会受到影响,B错误。 D中,青蛙为变温动物,正常的青蛙应该和乙组相似,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恒定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8. 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 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 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方式①②是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是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传递迅速,A正确;‎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要经过突触,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出间隙和突触后膜,突出间隙的液体是体液,B错误;‎ - 22 - / 22‎ C、体温调节包括神经体液调节,包括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C正确;‎ D、方式①②属于激素调节,传递的途径是体液,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调节的方式是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B.‎ ‎19. 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  )‎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 ‎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 ‎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 ‎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 ‎⑥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下丘脑的功能: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导神经冲动.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调节的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大脑皮层是温度感觉、渴觉等的中枢.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储存在垂体,由垂体释放。‎ - 22 - / 22‎ ‎20. 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激素调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感受到危险刺激属于神经调节;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属于体液调节;因此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21.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混入一部分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激素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活动所进行的调节。二氧化碳是化学物质,属于调节因子,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进入组织液、血浆后,通过体液运输,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属于体液调节,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 22 - / 22‎ ‎22. 在维持人体体温恒定的调节中正确的是( )‎ ‎①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③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起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它们都能促进细胞代谢,产热增多,①项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不参与体温的调节过程,它们调节的是血糖平衡,②项错误;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之间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不直接参与体温调节,③项错误;在体温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起作用,④项正确。C项正确。‎ ‎23. 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浓度会相应升高。在此过程中(  )‎ A.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 延髓糖中枢兴奋抑制糖原合成 C. 胰岛素的作用强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D.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 ‎【答案】C ‎【解析】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浓度,A项错误、C项正确;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D项错误。‎ - 22 - / 22‎ ‎【考点定位】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因素。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血糖浓度升高后降低的途径。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贮存葡萄糖,特别是促进糖原的合成。‎ ‎24.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 体温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 C. 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一定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D. 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需经过体液运送,并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C ‎【解析】A项正确;图中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由于信号分子通过体液的流动来运送,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B项正确;体温调节过程有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发挥作用,涉及体液调节,C项错误;垂体细胞可以分泌多种促激素,则靶细胞可以是多种,而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D项正确。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需经过体液运送,并存在反馈调节,‎ ‎【点睛】易混点提示: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切不可认为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分泌。‎ ‎25. 在下列①~④中,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 ‎①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 ‎ - 22 - / 22‎ ‎②A为甲状腺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 ‎ ‎③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B为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 ‎④A为皮肤血流量,B为体温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②③④ D. 都可以 ‎【答案】A ‎【解析】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故①符合题意;‎ ‎②甲状腺激素能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②不符合题意;③细胞外液渗透升高能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抗利尿激素分泌量能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故③符合题意;④皮肤血流量增大将降低体温,体温升高会增大皮肤血流量,故④不符合题意。故只有①③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答案为A。‎ ‎【考点定位】反馈调节 ‎【名师点睛】结合模型,考查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水平衡、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还是要求考生能准确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实现知识与图文的顺利转换。‎ 二、非选择题 ‎26. 图A、B分别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图C为图A中⑥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 - 22 - / 22‎ ‎(2)图B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_________。‎ ‎(3)图C中兴奋传递方向只能是M→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一次兴奋传递完成后,M释放的物质(兴奋性递质)会立即被分解。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则这种药物的作用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感受器 (2). b (3).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 使N(后膜)持续兴奋 ‎.....................‎ ‎(1)在图A中,由于③上神经节的存在,显示③是传入神经,与③相连的①所示的结构就是反射弧的感受器。‎ ‎(2)根据试题分析,图B中产生兴奋部位是b(外负内正)。‎ ‎(3)图C是突触结构模式图,M是突触前膜,N是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传递方向只能是M→N,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22 - / 22‎ ‎(4)当一次兴奋传递完成后,M释放的物质(兴奋性递质)会立即被分解。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则这种药物的作用结果是突触后膜将持续兴奋。‎ ‎27. 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分泌 腺体 激素 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补碘前 补碘后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正常 降低 正常 垂体 A 正常 B 正常 ‎(1)表中A是________,B表示_______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_______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_______。‎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____________;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 ‎【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 (2). 升高 (3). 抑制(反馈调节) (4). 下丘脑 (5). 促进新陈代谢 (6). 提高兴奋性 - 22 - / 22‎ ‎【解析】(1)垂体产生的激素A应为促甲状腺激素。缺碘人群在补碘前,甲状腺激素合成量下降,垂体通过提高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来促进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而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时,反而抑制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其控制枢纽应为下丘脑,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长期缺碘,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下降。由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故当缺碘引发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足时,机体产能少,喜热畏寒;由于甲状腺激素同时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当缺碘引发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足时,机体表现出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症状。‎ ‎28.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 ‎(2)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_______,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3)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______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_______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答案】 (1). 毛细血管舒张 (2). 下丘脑 (3). 氧化分解 (4). ATP (5). 肾上腺素 (6). 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7). 乳酸 ‎【解析】试题分析:长跑过程中,由于骨骼肌收缩,会导致产热量增加,人体通过皮肤血流量增加和汗腺分泌,促进散热;由于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上升,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形成渴觉;肌肉收缩过程中,葡萄糖大量消耗,血糖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 22 - / 22‎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长跑运动中,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进入细胞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也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3)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内环境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因无氧呼吸生成的乳酸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29. 如图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________激素。‎ ‎(2)B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________的分泌。‎ ‎(4)如果肾功能出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Na+,会出现全身浮肿症状,此时的全身浮肿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有利于维持________的平衡。‎ ‎(5)从图示中可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________和________调节,二者是________发挥作用,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 ‎【答案】 (1). 抗利尿 (2). 大脑皮层 (3). 抗利尿激素 (4). 渗透压 (5). 神经 (6). 体液 (7). 相互协调 - 22 - / 22‎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显示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内容,图中既有神经调节的部分,也有体液调节的部分。‎ ‎(1)在水盐平衡调节中,垂体释放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2)图中的B结构是大脑皮层,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4) 如果肾功能出了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钠离子,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而出现全身浮肿症状,以利于机体渗透压的平衡。‎ ‎(5)从图示中可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正是在二者的相互协调下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 - 22 - / 2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