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生物复习:《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动》教学设计
《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能解释J型、S型曲线的生物学含义; 2.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发现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并能从生物学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从本章开始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三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的重点是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解释J型、S型曲线的生物学含义。通过本节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可为后续分析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打下基础。课前组织学生完成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实验,并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入手,探究有限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生物学的其他内容中学生已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例如,温度、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细胞分裂的文字、图像、曲线的相互转换、对遗传规律的认识等。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概念,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揭示生物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喜欢动手实验,渴望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及解读图表的能力还需提高,教学中应注重这方面的学习和培养。 四、教学条件分析 我校教室中有多媒体设备;生物实验室能为完成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提供条件,在学习本节课前的周末,利用一天时间,师生共同完成了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探究实验。对实验在营养液的配置、菌种的选用、所添加的量上均做了改动,这是通过事先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共同探讨并预实验后的成果。 五、指导思想 依据课标,重组教材,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由具体(典型的事例)到抽象(数学模型的建构), 由简单(细菌的“J型曲线建立)到复杂(自主探究酵母菌构建“S”型曲线),层层递进,体验、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七、教学手段 1.用录相机、照相机和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 2.设计学案。 八、教学流程图 实验步骤: (1)灭菌。将试管、烧杯等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处理。 (2)配置培养液。分别配置10/1000、20/1000、40/1000的培养基,以10/1000为例,每10 g的葡萄糖配1000ml的无菌水。设置浓度梯度,每梯度设等量4份,共12份。 (3)接种:分别将0.05g酵母细胞接种到具有浓度梯度的12份等体积的培养基溶液中,接种时应在酒精灯附近接种。 (4)分装:在12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的酵母细胞培养液,并贴上标签 (5)封装:在试管口塞棉花封口,放入恒温箱(280C)培养。 (6)观察:每隔一小时,取出一组A、B、C试管,取适量的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用显微镜观察,计数,记录。 实验结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