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0届高三2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邢台市2020届高三2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三2020年2月联考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 ‎1.研究发现,癌细胞的细胞膜上分布着多药抗性转运蛋白(MDR),MDR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多种药物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抑制癌细胞MDR的合成可能有助于治疗癌症 B. 癌细胞合成MDR可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C. 当胞外药物浓度较高时,MDR不能将药物转运到细胞外 D. 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则MDR对药物的运输速率会减慢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内质网进行粗加工→ 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 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 细胞膜。‎ ‎【详解】A、MDR能将药物运出癌细胞,避免癌细胞被药物破坏,通过抑制癌细胞MDR的合成可能有助于治疗癌症,A正确;‎ B、MDR为膜蛋白,其合成和运输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B正确;‎ C、MDR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转运药物,C错误;‎ D、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则会导致细胞内ATP含量下降,MDR对药物的运输速率会减慢,D正确。‎ 故选C。‎ ‎2.某小组将叶绿体破坏后,将离心得到的类囊体悬浮液和叶绿体基质分别放入4支试管中,给予试管①②光照,将试管③④置于黑暗条件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12 -‎ A. 试管①②对照能说明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 B. 试管③④对照能说明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C. 4支试管中只有试管①能产生氧气 D. 若向④加入①的悬浮液,通入CO2后有有机物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类囊体悬浮液,置于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②为叶绿体基质,置于光照条件下,无反应;③④置于黑暗条件中,因为无光反应阶段提供的产物,故无法进行暗反应。‎ ‎【详解】A、试管①②的变量为叶绿体的不同部位,其中①可以发生光反应,②不能发生,故两者对照能说明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A正确;‎ B、③④中均无法进行暗反应过程,故试管③④对照无法能说明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错误;‎ C、4支试管中只有①可以发生光反应,释放氧气,其余3支试管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①可进行光反应,产物有[H]和ATP,故若向④加入①的悬浮液,通入CO2后可进行暗反应过程,故有有机物的合成,D正确。‎ 故选B。‎ ‎【点睛】熟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题图准确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有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可证明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 B. 将S型菌的DNA和R型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会出现S型菌 C. T2噬菌体能利用肺炎双球菌细胞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32P标记组为实验组,35S标记组为对照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结论: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转化因子”;‎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由实验过程可知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条件是:由S型细菌的DNA存在;‎ - 12 -‎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步骤:首先获得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然后再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然后适时保温后再搅拌、离心,最后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高低,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只能证明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A错误;‎ B、将S型菌的DNA和R型菌混合培养,S型菌的DNA能进入R型菌,因此培养基上会出现S型菌,B正确;‎ C、T2噬菌体的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而不是肺炎双球菌,C错误;‎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两组相互对照,均为实验组,D错误。‎ 故选B。‎ ‎4.机体吸入高浓度氧后,某些系统或器官的功能和结构会发生病理性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氧中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氧中毒会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 B. 动脉血的血浆中氧浓度一般大于组织液中氧浓度 C. 外界环境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即进入了内环境 D. 红细胞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内容包括pH、渗透压、温度的动态平衡。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氧中毒会引起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改变,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 B、氧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因此动脉血的血浆中的氧浓度一般大于组织液中的氧浓度,B正确;‎ C、肺泡不属于机体的内环境,C错误;‎ D、红细胞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要依次穿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和组织细胞的细胞膜,因此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D正确。‎ 故选C。‎ ‎5.为了治理环境,禁止焚烧落叶,某地提出“焚烧落叶不如落叶归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12 -‎ A. 焚烧落叶能一定程度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长期焚烧落叶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的分解者减少 C. 大量焚烧落叶可能会打破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加重温室效应 D. 焚烧落叶释放的物质和能量都不能被生物群落再利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温室效应:‎ ‎(1)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石染料的燃烧;植被面积减少等;‎ ‎(2)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植树造林。‎ ‎【详解】A、焚烧落叶能使有机物中的碳快速转化为CO2,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 B、长期焚烧落叶会减少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导致土壤中的分解者减少,B正确;‎ C、焚烧落叶会打破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加重温室效应,C正确;‎ D、焚烧落叶释放的CO2和无机盐能够被生物群落利用,D错误。‎ 故选D。‎ ‎6.小鼠的长尾(R)对短尾(r)为显性,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将一个纯合致死基因S(XsY为纯合子)导入某杂合的长尾雌性小鼠R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S基因和R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B. 该小鼠与任一雄性小鼠杂交,子代均为雌性∶雄性=2∶1‎ C. 正常情况下,该小鼠不可能生育出长尾雄性小鼠 D. 随着交配代数增加,该小鼠后代中r基因的频率会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 ‎2.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往往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 12 -‎ ‎【详解】A、由于R基因始终和S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不考虑交叉互换,因此两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该小鼠的基因型为XRSXr,若其和任一雄性小鼠杂交,子代雄性小鼠基因型为XRS或XrY,其中XRSY死亡,因此雌性∶雄性=2∶1,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代雄性小鼠的基因型为XrY,因此子代雄性小鼠均表现为短尾,C正确;‎ D、随着该小鼠交配代数的增加,R基因的频率下降,r基因的频率上升,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 ‎(一)必考题: ‎ ‎7.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乙烯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向多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淀粉溶液和淀粉酶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加入适宜体积的乙烯,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活性指的是__________。分析实验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酶促反应速率相等,此时两组的酶活性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AC段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t1和t2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 (1).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2). 乙烯能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3). 不同 (4). 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浓度不断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 (5). 右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实验为“探究乙烯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故实验的自变量为乙烯的有无,因变量为淀粉酶的活性。‎ ‎【详解】(1)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叫做酶活性;由题图分析可知:实验组酶促反应速率较对照组高,反应完成的时间短,故可推知乙烯能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 12 -‎ ‎(2)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酶促反应速率相等,但实验组酶浓度下降更快,故两者酶活性不同;AC段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浓度不断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若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两组酶活性均下降,则t1和t2向右移动。‎ ‎【点睛】解答此题需明确影响酶促反应的条件,并能结合题图分析作答。‎ ‎8.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神经递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ABAA和GABAB是位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GABA的两种受体,GABA与GABAA结合后引起氯离子内流,抑制突触后神经元产生______电位;GABA与GABAB结合后能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则GABAB位于__________(填“突触后膜”或“突触前膜”)上。‎ ‎(3)科学家向兔大脑皮层的侧视区注射GABA,光刺激后,兔侧眼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据推测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处起作用,该兔控制自主排尿的能力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受到抑制 (2). 动作 (3). 突触前膜 (4). 大脑皮层 (5). 大脑皮层的兴奋受到抑制,对脊髓的控制能力下降 ‎【解析】‎ ‎【分析】‎ 兴奋以电流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详解】(1)神经递质是兴奋传导过程中的信息分子,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受到抑制。‎ ‎(2)GABA与GABAA结合后能引起氯离子内流,增大了膜内侧的负电位,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形成。GABA与GABAB结合后能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释放神经递质的位置是突触前膜,推测GABAB位于突触前膜上。‎ ‎(3)题意显示,GABA能抑制条件反射,不会抑制非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的产生与大脑皮层有关,因此可推测GABA作用的是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即大脑皮层。该兔控制排尿的能力会下降,其原因是大脑皮层的兴奋受到抑制,对脊髓的控制能力下降。‎ ‎【点睛】熟知相关基本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 12 -‎ ‎9.某湖泊中存在一条食物链:小球藻→水蚤→鱼(甲),其中甲体内含有毒素不能作为人类的食物。现向该湖泊引入以小球藻和水蚤为食的河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该湖泊中引入河蚌后,河蚌和水蚤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入河蚌会导致甲种群数量_______(填“升高”“下降”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湖泊中河蚌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蚌进入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而不呈“J”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蚌是日常生活餐桌上人们经常食用的美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向该湖泊生态系统引入河蚌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竞争和捕食 (2). 下降 (3). 河蚌捕食小球藻和水蚤,使流入甲的能量减少 (4). 样方法 (5). 该湖泊的环境资源有限,存在河蚌种内斗争、以河蚌为食的天敌等因素 (6). 直接 (7). 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 ① “ J”型增长曲线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与密度无关。‎ ‎②“ S”型增长曲线 ‎ 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与密度有关 用N表示种群数量,当N=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理论上最适合捕捞(图中C点)‎ ‎  N>K/2时,种群增长率降低,N<K/2时,种群增长率增大 联系实际:保护珍贵动物及消灭害虫时,注意K值,即在保护(消灭)种群数量的同时还要扩大(减小)他们的环境容纳量。‎ ‎【详解】(1)引入河蚌后,河蚌捕食水蚤和小球藻,水蚤捕食小球藻,因此河蚌和水蚤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河蚌捕食小球藻和水蚤,使流入甲的能量减少,导致甲种群数量下降。‎ ‎(2‎ - 12 -‎ ‎)河蚌活动能力弱,因此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该湖泊的环境资源有限,存在河蚌种内斗争、以河蚌为食的天敌等因素的限制,河蚌进入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3)河蚌作为人类的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甲不能作为人类的食物,其能量不能流入人类,河蚌的引入能调整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注意辨析两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出现条件和辨析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种类。‎ ‎10.果蝇的灰体(A)对黑体(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长翅(D)对短翅(d)为显性。现有某灰体红眼短翅雄果蝇和某灰体白眼长翅雌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红眼长翅雌蝇∶灰体白眼长翅雄蝇∶黑体红眼长翅雌蝇∶黑体白眼长翅雄蝇≡3∶3∶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分析,可判断_____________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 ‎(3)请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探究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a和B/b (2). F1雌、雄群体中灰体∶黑体均为3∶1,则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雌蝇全表现为红眼,雄蝇全表现为白眼,则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 AaXBdY×AaXbDXbD (4). 实验方案:让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雌、雄果蝇中都有短翅果蝇,则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中短翅个体全为雄果蝇,则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或若子代雌雄果蝇均为长翅∶短翅=3∶1,则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长翅雌蝇∶长翅雄蝇∶短翅雄蝇≡2∶l∶1,则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杂交子代全部表现为长翅,因此无法判断基因D/d - 12 -‎ 和其他两对基因能否自由组合,但F1雌、雄群体中灰体∶黑体均为3∶1,则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而雌蝇全表现为红眼,雄蝇全表现为白眼,则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又知子一代均为长翅,综合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为ddAaXBY、DDAaXbXb ‎(2)若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则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可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XBdY和AaXbDXbD。‎ ‎(3)若要判断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以让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若子代雌、雄果蝇中都有短翅果蝇,则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的短翅个体全为雄果蝇,则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或若子代雌雄果蝇均为长翅∶短翅=3∶1,则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长翅雌蝇∶长翅雄蝇∶短翅雄蝇≡2∶l∶1,则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及伴性遗传,考查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熟知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选考题: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甜橙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机酸和矿物质,可作为原料发酵制备甜橙酒,其果皮通过压榨可制备甜橙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甜橙果酒的菌种为酵母菌,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果酒制作后期,发酵液呈现__________的环境。在该环境下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制作甜橙酒的过程中,若发酵罐密封不严,发酵液表面会出现白色的菌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筛选出用于甜橙发酵的酵母菌,研究人员从甜橙果皮以及果园的土壤中筛选取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筛选酵母菌的培养基上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压榨法提取甜橙油时,压榨前要将甜橙果皮干燥去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压榨后向压榨液中加入小苏打和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异养、兼性厌氧型 (2). 缺氧、酸性 (3). 醋酸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大量增殖形成菌膜 (4). 甜橙果皮上以及果园的土壤中有适合甜橙果酒制作的酵母菌 (5). 抑制细菌繁殖 (6). 提高出油率 (7). 促进甜橙油和水分离 ‎【解析】‎ - 12 -‎ ‎【分析】‎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纯的玫瑰精油,而是油水混合物。经冷凝管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由于部分玫瑰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则精油提取量会减少;橘皮精油的提取原料是橘皮,但橘皮易焦湖,宜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其中将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其目的是坊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当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详解】(1)酵母菌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后期,发酵液呈现缺氧、酸性的环境,在该环境下其他杂菌难以繁殖。制作甜橙酒的过程中,如果发酵罐密封不严,会导致醋酸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大量增殖形成白色菌膜。‎ ‎(2)从甜橙果皮上以及果园的土壤中筛选取样的原因是从中可以筛选出最适合甜橙果酒制作的酵母菌。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菌等杂菌的繁殖。‎ ‎(3)用压榨法提取甜橙油时,压榨前要将甜橙果皮干燥去水,以提高出油率。压榨后向压榨液中加入小苏打和硫酸钠能促进甜橙油和水分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孢堆黑粉菌是一种真菌,能引起玉米患丝黑穗病。科研人员将水稻细胞中的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玉米细胞中,使玉米获得了抗丝黑穗病的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水稻的几丁质酶基因,可提取水稻细胞的mRNA,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多种互补DNA片段,再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叫作水稻的_______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取的目的基因的前提,是有________________,以便合成合适的引物。‎ ‎(2)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目的基因时,需要先将目的基因整合到________。自然条件下,农杆菌更容易感染植物的受伤部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 ‎(3)基因工程和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让玉米获得水稻的抗丝黑穗病的能力,而不能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实现,体现了基因工程育种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突出优点。‎ ‎【答案】 (1). 逆转录 (2). cDNA文库 (3). 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4). Ti质粒的T-DNA上 (5). 伤口部位的细胞能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 (6). 基因重组 (7).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析】‎ ‎【分析】‎ cDNA 文库是指某生物某一发育时期所转录的mRNA 全部经反转录形成的cDNA 片段与某种载体连接而形成的克隆的集合。 cDNA 文库与基因组文库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基因组文库含有而cDNA 文库不含非转录的基因组序列(重复序列等)。与基因组文库一样,cDNA 文库也是指一群含重组DNA 的细菌或噬菌体克隆。每个克隆只含一种mRNA 的信息,足够数目克隆的总和包含了细胞的全部mRNA 信息。cDNA 文库便于克隆和大量扩增,可以从中筛选到所需目的基因,并用于表达。不论是由细胞总DNA 建立的基因组文库,还是由mRNA 逆转录而成的cDNA 建立的cDNA 文库,都是混合物,还要对文库进行筛选,直到获得目的基因。‎ ‎【详解】(1)mRNA可以逆转录得到DNA,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cDNA 文库是指某生物某一发育时期所转录的mRNA 全部经反转录形成的cDNA 片段与某种载体连接而形成的克隆的集合。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可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取目的基因。‎ ‎(2)单独的目的基因易丢失,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目的基因时,需要先将目的基因整合到Ti质粒的T-DNA上。自然条件下,植物受伤部位的细胞能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因此农杆菌更容易感染植物的受伤部位。‎ ‎(3)基因工程和杂交育种都可以使优良性状集中在某一个体上,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水稻细胞中的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玉米细胞中,使玉米获得了抗丝黑穗病的能力,这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让玉米获得水稻的抗丝黑穗病的能力,而玉米和水稻不是一个物种,不能杂交,说明基因工程育种具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的突出优点。‎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操作、原理的理解以及育种方式的比较,重在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 12 -‎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