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4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第Ⅰ卷 选择题 1.下列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A.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膝跳反射的完成离不开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 C. 草履虫的运动和繁殖离不开细胞的运动和分裂 D. 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膝跳反射的完成是以神经细胞为结构基础,支配相应的肌肉细胞完成,B正确; C、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其运动和分裂离不开细胞,C正确; D、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说明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考生要明确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 2.菠菜叶肉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都有,而蓝藻细胞没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线粒体和核糖体 B. 染色体和叶绿体 C. RNA和叶绿体 D.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种类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1—10um) 较大(10--100 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无核膜,无核仁。▲DNA不和蛋白质结合(即没有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DNA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质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有各种细胞器 细胞壁 有。但成分和真核细胞不同,主要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细胞分裂 二分体、出芽;▲没有有丝分裂 ▲能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 代表生物 放线菌、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酵母菌、蘑菇)、植物、动物 【详解】A、核糖体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A错误; B、人的骨骼肌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有RNA,C错误;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菠菜叶肉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都有,而蓝藻细胞没有,D正确; 故选:D。 3.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这可通过下面的哪一实例得到证实( ) A. 缺镁时叶片变黄 B. 油菜缺硼时只开花不结果 C. 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抽搐 D. 缺磷会影响ATP的合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缺Mg叶绿素合成受阻,植物叶片变黄,但Mg是大量元素;错误。 B. 油菜缺B时只开花不结果,说明微量元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正确。 C.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抽搐,说明大量元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错误。 D .缺P会影响ATP的合成,说明大量元素能够组成复杂的化合物;错误。 考点:微量元素的种类。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 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肽链中,含有的肽键数目最多是16个 C. 1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有9个—CO—NH—,称为九肽 D.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 【详解】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2H4O2N+R基=C2H4O2N+(CH2-CH2-S-CH3)=C5H11O2NS,A正确; B、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根据N原子数目可知,分子式为C63H105N17S2的肽链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16个,B正确; C、有10个分子氨基酸合成的一分子肽链被称作十肽,C错误。 D、合成蛋白质时,氨基酸的氨基脱去-H,羧基脱去-OH,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5.某 50 肽中有丙氨酸(R 基为-CH3)2 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下如图)得到几种不同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肽键数目减少 4 个 B. 氢原子数目增加 8 个 C. 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 4 个 D. 氧原子数目增加 2 个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示,五十肽是条多肽链,含有50﹣1=49个肽键.如果将其中的2个丙氨酸去掉后,就形成三条多肽链,则肽键数=48﹣3=45,因此肽键数减少了4个,A正确; B、由于减少了4个肽键,相当于多增加了4个水分子,因此氢原子数目增加了8个,B正确; C、一条肽链变成二条肽链,氨基和羧基各增加2个,而两个丙氨酸也含有2个氨基和羧基,故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C正确; D、由于减少了4个肽键,相当于多增加了4个水分子,因此氧原子数目增加了4个,D错误. 故选:D. 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共有7种 B. 一个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 C. 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D. 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1、DNA和RNA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2、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 (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详解】A、植物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共有2+2+1+1=6种,A错误; B、一个转运RNA含有多个碱基,其一端相邻的三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另一端可以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B错误; C、RNA都是由DNA转录而来,C正确; D、RNA是通过转录而来,转录还可以发生在细胞质中,例如:叶绿体和线粒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及结构、功能、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比较掌握。 7.胰腺癌死亡率高达90%,曾夺走了乔布斯的生命,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较多的特殊物质—一种名为HSATII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与mRNA彻底水解后,均可得到6种终产物 B.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此种特殊的RNA自由进出 C. 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RNA,其翻译成的蛋白质中一般含20种氨基酸 D. 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质内合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RNA彻底水解后有6种产物,包括4种碱基、核糖和磷酸,A项正确; B.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此种特殊的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不能自由进出,B项错误; C.这种可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RNA属于非编码RNA,不能翻译形成蛋白质,C项错误; D.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HSATⅡ)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D项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A。 8.下列有关实验的步骤,正确的是 A. 脂肪的鉴定:取材和切片-染色-洗去浮色-滴水制片-显微镜观察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材制片-烘干-水解-染色-滴水制片-显微镜观察 C. 还原糖的鉴定:取待鉴定溶液-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摇匀后观察 D. 蛋白质的鉴定:取待鉴定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合液-摇匀后观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脂肪检测的实验步骤、观察DNA与RNA在细胞质的分布的实验步骤、还原糖的检测方法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的综合性考查,梳理脂肪检测的实验和观察DNA与RNA在细胞质的分布的实验的流程、还原糖的检测方法和蛋白质检测过程中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检测细胞内脂肪颗粒的过程是取材和切片-染色-洗去浮色-滴水制片-显微镜观察,A正确;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取材-制片-烘干-水解-冲洗-染色-观察,B错误; C、还原糖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 D、检测蛋白质过程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B液,D错误。 故选A。 【点睛】对于脂肪检测、还原糖的检测、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和过程的掌握及对观察DNA与RNA在细胞质的分布的实验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9. 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只存在于动物的体内,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C.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 性激素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 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动物和植物细胞内均含有,B错误;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正确; 性激素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 【名师点睛】质的种类及作用: 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10.水在生物代谢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温度适当降低,代谢速率下降,细胞内的结合水含量比自由水高 B. 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C. 水在细胞中的含量会随年龄、性别、组织器官等的不同而不同 D. 细胞代谢过程中,线粒体、核糖体中都有水生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 【详解】A、细胞代谢降低,结合水的比例升高,但绝对含量比自由水低,A错误; B、自由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B正确; C、不同年龄、性别、组织器官中水的含量不同,C正确; D、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核糖体中脱水缩合生成蛋白质过程中有水产生,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水作用,考生要识记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结合水的含量不可能比自由多。 11.下列有关奶牛乳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物膜的功能与蛋白质的种类有关 B. 细胞质中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细胞核是代谢的主要场所 D. 囊泡能将物质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 2、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运至细胞膜,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4、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功能与蛋白质的种类有关,A正确;奶牛乳腺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中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B正确;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奶牛乳腺细胞产生分泌蛋白的过程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可通过囊泡进行生物膜的间接联系,D正确。故选C。 1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 B. 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色素等,不含蛋白质 C. 小肠黏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D. 活的动物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A.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A正确; B.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色素等,也含蛋白质,B错误; C.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错误; D.死亡的动物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A。 13.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 人的肝细胞 B. 蛙的红细胞 C.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 大肠杆菌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在其中。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常用来作为提取细胞膜的材料。 【详解】A、人肝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大于2倍,A错误; B、蛙是两栖动物,红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大于2倍,B错误;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将细胞中的所有磷脂提取出来,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C错误; 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14. 2015年9月15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通讯》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利用超声波开启蠕虫的神经元。该技术的亮点是可以利用超声波控制蠕虫的爬行方向。现已知观察蠕虫的爬行需要利用显微镜,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 ) A. 逆时 B. 顺时针 C. 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D. 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 【答案】A 【解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旋转180度后还是逆时针方向,因此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是逆时针. 【考点定位】观察细胞试验 1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膜上的核孔允许蛋白质和RNA自由出入 B. 线粒体外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载体 C.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D. 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答案】B 【解析】 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的运输通道,具有选择性,不能让其自由通过,A错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不能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因此线粒体外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分子的载体,而氧气的运输不需要载体,B正确;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载体蛋白,而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C错误;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其空间结构有关,DNA分子的多样性与碱基排列顺序有关,D错误。 16.现有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图1表示这两种物质透过半透膜的情况,图2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 图1体现了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 B. 图2甲中水柱a先上升后下降 C. 图2乙中水柱b先上升后不变 D. 平衡后水柱a的高度高于水柱b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可知,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 【详解】人工制成的半透膜,如玻璃纸没有生物活性,不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由于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水柱a表现为先上升后保持不变,B错误;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水柱b表现为先上升,后由于葡萄糖透过半透膜浸入清水中,水柱b将下降,C错误;根据B、C选项可知,平衡后水柱a的高度高于水柱b,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进行分析与综合,最后通过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7.如今的生产工艺导致新鲜的蔬果表面常有水溶性的有机农药残留。现取某种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结果可绘制成图的曲线(测得整个过程纯水的浓度变化较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细胞吸水,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 B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没有水的交换 C. BC段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D. 此曲线说明浸泡时间延长,有机农药溶于水会被植物细胞吸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实例,考查对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条件的理解。将新鲜蔬菜浸入纯水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会发生吸水,图中BC段不会是细胞发生失水所致。 【详解】AB段细胞液浓度减小,说明细胞吸水,但受细胞壁限制,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A项错误;B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B项错误;蔬菜浸入一定量纯水中,不会发生失水现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BC段细胞液浓度增大,应水溶性有机农药被植物细胞吸收,C项错误,D项正确。 18.下图所示U形管中间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先在左右两侧各加入等量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的蔗糖溶液,然后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时间后,再在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则两侧的液面高度及颜色变化情况是 A. 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B. 两侧液面不变,两侧均无砖红色现象 C. 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只有左侧有砖红色现象 D. 右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 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在膜的两侧有浓度差;酶具有专一性;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详解】1、由于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形成葡萄糖和果糖,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因此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左侧由蔗糖水解,使物质的量的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水分子从右侧进入左侧,左侧液面升高,又由题意知,葡萄糖分子能透过半透膜,因此由于葡萄糖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右侧,左侧液面下降,最后达到相对稳定液面不变; 2、由题意知,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因此半透膜两侧都有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糖,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均呈现砖红色现象。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本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知识进行合理推理获取结论的能力。 19.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B. 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C. 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D. 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答案】C 【解析】 球形脂质体的双层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a处可嵌入水溶性物质,b处可嵌入脂溶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 20.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与细胞识别、保护、润滑有关 B. ②的种类和数目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C. ②和③共同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 ②和③可以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 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外侧,与细胞膜表面识别、保护、润滑有关,A正确;蛋白质是细胞膜功能的承担者,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尤其是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B正确;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错误;②与③分别是指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根据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可以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移动,D正确。 21.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和CO2排出细胞都需要消耗ATP B. 人的肝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都需要载体 C. 植物根毛细胞吸收K+的速率与土壤溶液中K+浓度成正比 D.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详解】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和CO2排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都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人的肝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的协助,B正确;植物根毛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运输速率与载体和能量有关,C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胞吐,需消耗ATP,D错误。 22.如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不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 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甘油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B. 萌发的种子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C. 番茄根部细胞吸收镁离子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D.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液泡吸水能力随时间变化情况 【答案】A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条件,自由水含量与细胞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质壁分离实验,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甘油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与氧气浓度无关,A错误; B、种子萌发过程中新陈代谢强度逐渐升高,自由水含量升高,该图可以表示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B正确; C、番茄根部细胞吸收镁离子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且消耗能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氧气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物质运输的速率增大,达到一定浓度后,由载体数量的限制,物质运输速率不再增大,此时氧气浓度达到饱和,C正确; D、始终保持活性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液泡吸水能力随时间推移变大,最终保持不变,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首先分析清楚曲线图所代表的含义,在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23.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Mg2+、Ca2+、SiO44-的培养液中,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增高,表明水稻细胞向培养液中排出Mg2+、Ca2+ B. 水稻对SiO44-的吸收量大,与水稻细胞膜上载体有关 C. 与番茄相比,水稻吸收Mg2+、Ca2+少,表明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求不同 D. 该实验说明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 1、水稻吸收Ca2+、Mg2+、Si4+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是:v(Si4+)>v(Mg2+)>v(Ca2+); 2、番茄吸收Ca2+、Mg2+、Si4+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v(Ca2+)>v(Mg2+)>v(Si4+); 3、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4、植物对矿质元素是一种选择性吸收,属于主动运输,而对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则植物体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详解】A、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说明水稻吸水多于吸收Mg2+、Ca2+,A错误; B、水稻对SiO44-的吸收量大,是因为水稻细胞膜上运载硅离子的载体数量多,B正确; B、水稻吸收Mg2+、Ca2+少,表明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求不同,C错误; D、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细胞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为核心命题点,考核载体、细胞膜、物质跨膜运输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对直方图的识图能力.应当注意的是:若植物等比例吸收水分和离子,则培养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不会改变,即相对百分含量为100%;若超过100%,则说明该植物吸收该离子比吸收水慢;若低于100%,则吸收该离子比吸收水快。 24.下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 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离子浓度、载体数量 B. 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番茄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因此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会主动运输,凡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也会影响主动运输。 【详解】分析题图曲线可知,A、B两点的氧气浓度相同,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即供应的能量相同,因此影响A、B两点吸收离子量不同的原因是载体的数量不同;B、C两点是番茄吸收Ca2+ 数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C点氧气浓度高,细胞呼吸作用加强,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运输Ca2+数量多,即影响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呼吸作用强度,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5.下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均可能是被动运输 B. 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时钠离子的跨膜运输可用b表示 C.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可以以a的方式进入组织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物质跨膜运输,涉及了细胞呼吸和神经兴奋的传导内容,综合考查利用图表信息并结合选项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a表示自由扩散,b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a是自由扩散、b可能是协助扩散,二者都是被动运输,A正确. 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时钠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内流,可用b表示,B正确. 方式b无论是协助扩散还是主动运输,最大转运速率都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C正确.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D错误. 【点睛】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协助,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自由扩散与物质的浓度差成正相关;钠离子在细胞内外的分布特点是外高内低。 26.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关于变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温度、催化剂是自变量 B. H2O2分解速率是因变量 C. 肝匀浆和氯化铁的体积是自变量 D. H2O2溶液的浓度是无关变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酶和氯化铁属于不同的催化剂,实验中2号试管加热,故酶,氯化铁属于不同的催化剂和温度在实验中都属于自变量,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其他变量属于无关变量,综上所述C错误,ABD正确;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7. 如图表示一酶促反应,它所反映的酶的一个特性和a、b、c最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A. 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质、多肽 B. 专一性、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C. 专一性、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 D. 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酶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不发生改变,故根据图解a是酶,b、d是酶的催化底物,根据其只和底物b反应,可知此图表示的是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A、D项错误; 淀粉属于多糖,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形成多个麦芽糖,而麦芽糖属于二糖,图解c表示由二个分子组成的物质,故B项正确; 麦芽糖(属于二糖)在麦芽糖酶的催化下形成两个分子的葡萄糖(属于单糖),与图解不符,C项错误。 28.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 RNA B. DNA C. DNA酶 D. RNA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详解】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剩余部分为RNA,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说明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RN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核糖体、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识记酶的概念及特性,能结合题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29.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图1中的A代表腺苷 B. 图2中进行①过程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 图2中的①②若表示某种物质,则①②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 叶肉细胞中,图2过程②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1是ATP的结构,其中A是腺嘌呤碱基,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P是磷酸基团,b、c是高能磷酸键;图2是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酶①是ATP水解酶,酶②是ATP合成酶。 【详解】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图1中的A代表腺嘌呤,A错误; B、图2中①过程进行ATP水解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正确; C、图2中的①②若表示某种物质,即两种物质均表示酶,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图2中ATP合成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ATP的组成、ATP与ATP的相互转化,要求考生识记ATP的结构特点,识记产生ATP的途径和场所,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30.下列关于细胞中的能量供应,说法正确的是 A. 缺乏类胡萝卜素的叶绿体将无法捕获蓝紫光 B. 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C. 硝化细菌合成ATP的能量来源只可能来自于氨的氧化 D. 提供萤火虫发光的主要能量物质是葡萄糖,直接能量物质是ATP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叶绿体中色素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两大类,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硝化细菌合成ATP通过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完成。 3、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 【详解】A、缺乏类胡萝卜素的叶绿体因含有叶绿素也能捕获蓝紫光,A错误; B、合成蛋白质时氨基酸的氨基已经发生了反应,所以蛋白质的氮主要存在于肽键中,B错误; C、硝化细菌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呼吸和氨的氧化,C错误; D、萤火虫发光的主要能量物质是葡萄糖,直接能量物质是ATP,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能量供应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1.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 提供能量的是 A. 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 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体生理过程,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中等。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消耗能量ATP;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胞吞过程,消耗能量ATP;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只需要酶催化,不消耗能量ATP;细胞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消耗ATP。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体生理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B. 剧烈运动时,细胞内的ATP含量将急剧减少 C. “T”指的是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 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阶段 【答案】A 【解析】 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A项正确;剧烈运动时,细胞内的ATP含量基本不变,合成与分解速度加快,B项错误;ATP中含有三个磷酸键,两个高能磷酸键,C项错误;叶肉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D项错误。 33.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A.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题中提出,线段XY=YZ,因此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等于有氧呼吸,由呼吸作用方程式可得,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是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三倍,故A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1mol葡萄糖分解可以释放2870KJ的能量,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195.65KJ的能量,虽然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是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三倍,但仍然是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多,故B正确;图中可以看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有氧呼吸的释放量,故C错误;由B项可知,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的多,故D错误。 34.下列有关物质或结构鉴定对应的试剂、显现的颜色变化有误的是( ) A. DNA——甲基绿——绿色 B. 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 C. 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D. CO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因此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详解】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A正确;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B正确;酒精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颜色反应为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正确;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高中生物课本中涉及的物质鉴定,如还原糖、脂肪、淀粉、蛋白质、DNA和RNA、酒精、CO2等。 35.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ATP的全部来源 B. 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 C.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铬酸钾检测有无CO2的产生 D. ATP是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A、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也能合成ATP,A错误; B、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产生酒精而不是乳酸而腐烂,B错误; 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铬酸钾检测有无酒精的产生,C错误; D、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是细胞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D正确. 故选:D.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6.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B错误; 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对应甲图中的c点,C正确; D、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故选:B. 37.冬季很多蔬菜需要在塑料大棚中种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阴雨天,应提高大棚的温度 B. 大棚内夜间的温度高,不利于植物有机物积累 C. 晴朗的中午,农民将塑料大棚开口,可以提高大棚内CO2的浓度 D. 大棚施足农家肥,既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以提高棚内CO2的浓度 【答案】A 【解析】 阴雨天,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此时为了提高产量,应降低大棚中的温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错误。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若夜间温度高,则有机物的消耗大,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B正确。晴朗的中午,光合作用较强,消耗的CO2较多,所以农民将塑料大棚开口,提高了棚内CO2的浓度,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C正确。农家肥在分解者的作用下可分解产生无机盐,并释放CO2,同时还能疏松土壤,所以施农家肥既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又提高了棚内CO2的浓度,D正确。 38. 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线粒体基质含有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 B. 丙酮酸和H2O在线粒体内膜上彻底分解成CO2和H2O C. 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氧气充足环境下易大量繁殖 D. 低温储存水果,可降低水果的呼吸速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内部不含有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故A错误;丙酮酸和H2O在线粒体基质中彻底分解成CO2和H2O,故B错误;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严格厌氧菌,故C错误;低温能降低酶的活性,所以低温储存水果,可降低水果的呼吸速率,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9.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 吸能反应时总是伴随ATP的合成 B. 慢跑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C. 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D. 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厌氧呼吸实现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1、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ATP⇌ ADP+Pi+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慢跑是一个长时间运动的过程,以有氧呼吸供能为主; 3、蔬菜在低氧、湿润、低温的环境中可以降低呼吸作用; 4、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详解】A、吸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时总是伴随ATP的合成,A错误; B、慢跑是有氧运动,主要还是进行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CO2和H2O供能,B正确; C、疏菜保鲜应该是低温、适宜的湿度和低氧浓度,来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错误; D、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而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D错误。 故选B。 【点睛】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但仍然是以有氧呼吸为主。 40.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者过程①和④,但不能进行①和② B.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 人体细胞在剧烈运动时可同时进行①②和①③,此时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 D.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②表示有氧呼吸,①③表示无氧呼吸中的乳酸发酵,①④表示无氧呼吸中的酒精发酵。 【详解】A. 大多数植物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少数植物器官如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植物在有氧条件下也能进行①和②,A错误; B. 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两个阶段,细胞质基质中只能发生过程①,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中,B错误; C. 人体细胞在剧烈运动时可同时进行①②和①③,有氧呼吸中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无氧呼吸不产生CO2,因此此时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C错误; D. 乳酸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又将丙酮酸和[H]生成了乳酸,D正确。 41.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2、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 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可使DNA呈绿色,吡罗红可使RNA呈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详解】①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用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采用颜色鉴定法用甲基绿和呲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所以,①③采用的都是同位素标记法。 故选:C。 4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两者都能产生ATP,但形成ATP的能量来源不同 B.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 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 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上有基粒;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基粒和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详解】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线粒体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叶绿体的能量来源于光能,A正确; B、原核生物有部分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但没有线粒体,B错误; 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膜结构,同时是半自主细胞器,所以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C正确;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光合作用的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表面,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通过对最重要的两种细胞器的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是重点知识,也是难点知识。可以画图比较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列表比较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异同点。 43. 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研磨过程中加入SiO2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 用70%的酒精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 色素带在滤纸条上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D. 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解:A、SiO2能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加入少许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时色素被破坏,A错误; B、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用无水酒精提取叶片中的色素,B错误; C、色素分离的原理是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实验结果是色素带在滤纸条上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C正确; D、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多少,D错误. 故选:C.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44.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 A. 水光解产生[H]的量不足 B. 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3数量减少 C. 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O2不足 D. 光反应中产生的ATP数量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气孔关闭一般不影响水光解产生[H]、O2、ATP的过程,但会影响CO2的吸收,从而影响二氧化碳的固定,产生的C3数量减少。 【详解】A、气孔关闭一般不影响水光解产生[H]的过程,故A错误; B、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无法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故B正确; C、气孔关闭一般不影响水光解产生O2的过程,故C错误; D、气孔关闭一般不影响水光解产生[H]、O2、ATP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45.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 假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装置图:装置一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一测量的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量;装置二中,清水不能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二测量的是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的差值。 【详解】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有氧气的消耗,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相等,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故A正确;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说明没有氧气的消耗,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故B正确;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有氧气的消耗,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消耗氧气量,可知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故C正确;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即没有氧气的消耗,也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说明酵母菌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装置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46.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夏季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弱 B. 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 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BC段较AB段CO2 增加减慢,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此时温度较低,A正确; B、二氧化碳下降从D点开始,D点说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错误; C、FG段二氧化碳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强度太强,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C错误; D、H点二氧化碳浓度最低,说明一天中此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但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7.科学家用14C标记二氧化碳,发现碳原子在一般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 ) A. 二氧化碳→叶绿素→葡萄糖 B. 二氧化碳→ATP→葡萄糖 C. 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葡萄糖 D. 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根据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二氧化碳首先被固定,生成2个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再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的参与下,生成葡萄糖.故D正确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名师点睛】暗反应是CO2固定反应也称碳固定反应,碳固定反应开始于叶绿体基质,结束于细胞质基质。 48.以测定植物在黑暗中CO2的释放量和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记录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组别 一 二 三 四 五 温度(℃) 15 20 25 30 35 黑暗中CO2的释放量(mg/h) 1.0 1.5 1.8 30 3.2 光照下CO2的吸收量(mg/h) 2.5 3.3 3.8 3.4 3.2 A. 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B. 在35℃条件下,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 在15℃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1.5mg/h D.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30℃时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的实验变量有两个:温度和有无光照,而做出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光照下吸收CO2数值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黑暗中释放CO2表示呼吸作用速率.然后,比较表格中的数字,根据数据的变化特点可以得出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出现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25℃达到最大值。 【详解】当温度为25℃时净光合作用速率为3.8mg/h,呼吸作用消耗速率为1.8mg/h,所以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3.8+1.8=5.6mg/h,而在30℃时依据公式可得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3.4+3.0=6.4mg/h,A错误;在35℃条件下,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3.2+3.2=6.4mg/h,而呼吸作用速率为3.2mg/h,B错误;在15℃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2.5mg/h,C错误;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30℃时分别为(3.4+3.0)和(3.2+3.2),都是6.4mg/h,D正确。 【点睛】关键:表中“光照下CO2的吸收量(mg/h)”代表的是在不同温度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不是真光合速率。而选项中“制造有机物的量”是代表真光合量,不是净光合量。 49.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内的三种“基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中都含有RNA,①②中还含有少量的DNA,但③中没有DNA B. ①②③中都能发生能量转换,都能将ADP转化为ATP C. ①②③中都含有较多的自由水 D. ①中可以消耗CO2,②③中可以产生C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是叶绿体基质,②是线粒体基质,③是细胞质基质。 【详解】A、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DNA和RNA,是半自主细胞器,DNA分布在细胞核和叶绿体、线粒体中,细胞质基质中没有,A正确; B、①叶绿体基质中不能合成ATP,B错误; C、这三者都能进行相应的代谢活动,所以自由水含量多,C正确; D、①叶绿体基质中通过暗反应消耗CO2,③细胞质基质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②线粒体基质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的功能,识记其中的结构和功能,最好能够列表比较。 50.如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 A. 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B. 葡萄糖→淀粉;H2O→[H]+O2 C. 氨基酸→血红蛋白;ATP→ADP+Pi D. 葡萄糖→丙酮酸;C6H12O6→C2H5OH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属于胰岛A细胞.2、同一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基因,且每个体细胞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但由于细胞分化,即基因发生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所含的RNA和蛋白质种类有所差别. 【详解】由分析可知,图示属于胰岛A细胞。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是正常生命活动的代谢基础,可发生在胰岛A细胞中,A正确;葡萄糖→淀粉只在部分植物细胞中发生,H2O→[H]+O2 一般是在光合作用中发生,而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ATP→ADP+Pi表示ATP水解,发生在所有的活细胞中,但氨基酸→血红蛋白只在红细胞中发生, C错误;该细胞可以进行细胞呼吸发生葡萄糖→丙酮酸;而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发生C6H12O6→C2H5OH,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代谢、细胞分化等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图中信息明确该细胞的名称为胰岛A细胞,其次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功能,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第II卷 非选择题 51.下面的甲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乙图表示物质X和P进出人红细胞时跨膜运输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__。 (2)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 (3)唾液腺细胞能利P合成唾液淀粉酶,请写出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P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 (4)生物体的Ⅱ、Ⅲ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 (5)乙图中,X和P运输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P (2). 淀粉 (3).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 (5).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 (6). 都需要载体蛋白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图中Ⅰ是能源物质,主要是多糖,所以X是葡萄糖;Ⅱ、Ⅲ携带遗传信息,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所以Ⅱ是DNA,Y是脱氧核苷酸,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所以Ⅲ 是RNA,Z是核糖核苷酸;Ⅳ承担生命活动,所以Ⅳ是蛋白质;而A代表N、P两种元素,B代表N元素;V是脂肪。 分析乙图:X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属于协助扩散;P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1)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因此甲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N、P。 (2)I是能储存能量的多糖,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淀粉。 (3)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经过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经过细胞膜胞吐作用出细胞,所以分泌过程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4)根据试题分析,Ⅱ是DNA,Ⅲ是RN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使ⅢRNA呈现红色。 (5)X是协助扩散,P是主动运输,二者在运输过程中都需要载体蛋白。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物质跨膜运输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功能;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2.人体某些疾病与溶酶体异常有关,如肺部吸入的硅尘导致吞噬细胞溶酶体释放出酸性水解酶,继而导致吞噬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出现硅肺:又如类风湿因子(一种抗体)导致溶酶体中某些酶外泄而出现关节炎症反应。请回答相关问题: (1)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最初是由氨基酸经过________过程形成肽链,该过程需要 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供能。 (2)为维持溶酶体内较强的酸性环境,溶酶体膜能通过_____(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将细胞质基质中的质子氢运入溶酶体内。由此可推测:溶酶体膜与细胞膜类似,也具有_______的功能。 (3)溶酶体中含有能水解蛋白质、糖类、脂质等的多种水解酶。研究发现溶酶体膜与其它膜相比,蛋白质表现出高度糖基化(对蛋白质进行修饰),这可能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常情况下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被释放出来,是因为硅尘、类风湿因子等物质改变了溶酶体膜的__________性。 【答案】 (1). 脱水缩合 (2). 线粒体 (3). 主动运输 (4). 控制物质进出 (5). 防止溶酶体膜被自身水解酶分解,释放出水解酶对细胞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 (6). 选择透过性 【解析】 【分析】 溶酶体: (1)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 (2)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1)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最初是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过程形成肽链,肽链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合成、加工而成,合成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供能。 (2)细胞质基质中的质子氢(H+)运入溶酶体内是逆浓度梯度的,属于主动运输;溶酶体膜与细胞膜类似,也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溶酶体中含有能水解蛋白质、糖类、脂质等的多种水解酶。研究发现溶酶体膜与其它膜相比,蛋白质表现出高度糖基化(对蛋白质进行修饰),这可能有利于防止溶酶体膜被自身水解酶分解,释放出水解酶对细胞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异常情况下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被释放出来,是因为硅尘、类风湿因子等物质改变了溶酶体膜的通透(或选择透过)性。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对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3.低温处理法、载体蛋白抑制法和细胞呼吸抑制法都能影响物质进出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低温处理法一方面可直接降低细胞膜的___________,导致物质进出细胞的速率减慢,另一方面通过影响___________,导致细胞代谢速率减慢,进而影响物质进出细胞。 (2)载体蛋白抑制法对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___________(填“甘油”或“葡萄糖”)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 (3)细胞呼吸抑制法会影响___________(填下列序号)的运输。 ①K+ ②胰岛素 ③乙醇 ④氨基酸 ⑤CO2 (4)若想阻止某种特定金属离子进出细胞,可选用上述方法中的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流动性 (2). 酶的活性 (3). 葡萄糖 (4). 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而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5). ①②④ (6). 载体蛋白抑制 (7). 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而低温处理法和细胞呼吸抑制法均无专一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题意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形式。此外还有胞吞和胞吐。要注意对比这几种运输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1)低温影响分子运动速率,进而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使得跨膜运输速率减慢,另一方面低温影响呼吸作用酶的活性,导致细胞代谢速率减慢,使得跨膜运输速率减慢。 (2)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而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因此载体蛋白抑制法对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有影响。 (3)在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胞吞与胞吐这几种运输方式中,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又需要能量,而胞吞和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K+与氨基酸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所以胰岛素分子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这些物质运输均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故细胞呼吸抑制法会影响这些物质的运输。故选:①②④。 (4)若想阻止某种特定金属离子进出细胞,可选用上述方法中的载体蛋白抑制法,原因是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而低温处理法和细胞呼吸抑制法均无专一性。 54.下图为不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2中表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___,产生[H]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图2中产生的H218O含有放射性,其放射性来自于反应物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① 进行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 (3)人在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人的骨骼肌细胞进行了_________(填标号)反应。 (4)图1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在__________点最适于储存水果蔬菜。相对低温条件也利于储存果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1中的P点以后,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④⑤ (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 ④ (4). 氧气 (5). 细胞质基质 (6). ①③ (7). C (8). 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9). C6H12O6 + 6O2 + 6H2O6CO2 + 12H2O + 能量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1)在图2中,过程①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其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过程②③均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中A表示酒精,B表示乳酸;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其过程是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⑤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可见,表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是①④⑤,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生[H]最多的过程是④。 (2)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图2中产生的H218O含有的放射性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氧气,过程①进行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3)人在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部分骨骼肌细胞进行了①③过程所示的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 (4)在图1中的C点,CO2的释放量最少,此时细胞呼吸最弱,有机物的消耗最少,最适于储存水果蔬菜。低温可降低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呼吸减弱,有机物的消耗减少,因此相对低温条件也利于储存果实。 (5)在图1中的 P点以后,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其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 + 6O2 + 6H2O6CO2 + 12H2O + 能量。 【点睛】理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据此,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定位图2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和数字所指代的生理过程,依据图1中不同氧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数值的大小明辨细胞呼吸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围绕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55.景天科植物长寿花原产于非洲,与多数植物不同,它们的绿色组织上的气孔夜间开放,吸收并固定CO2,形成以苹果酸为主的有机酸;白天则气孔关闭,不吸收CO2,但同时却通过光合碳循环将从苹果酸中释放的CO2还原为糖。下表表示在晴朗的数天中,测定长寿花叶片周围空气中CO2浓度平均值(10-4 g/L)的结果。 (1)由图可知,长寿花参与CO2转化的细胞器除了叶绿体之外,还有____________。该植 物叶片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可推测其所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为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长寿花叶肉细胞在白天和夜间固定CO2合成有机物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3)据图,请简要解释上表中,列2数值低于列3数值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 (4)长寿花叶肉细胞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其原因在于细胞内存在____________ (填结构)。 (5)依据以上信息请回答:长寿花是否适合晚上放置于卧室内?并简要回答原因。________ 【答案】 (1). 线粒体和液泡 (2). 高温干旱 (3). 叶绿体基质 (4). 细胞质基质 (5). 空气中的被转化为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 (6).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7). 适合晚上吸收CO2,释放氧气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景天科植物长寿花的气孔能在夜间打开,吸收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苹果酸并储存在液泡中,在白天气孔几乎完全关闭,苹果酸从液泡中运出并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二氧化碳并被固定,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详解】(1)据图分析,长寿花参与CO2转化的细胞器主要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该植物叶片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可推测其所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为高温干旱。 (2)图中,长寿花叶肉细胞在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与五碳化合物结合被固定为三碳化合物;夜间气孔开放,二氧化碳进入细胞后在细胞质基质中与PEP结合生成OAA在转化为苹果酸而被固定。 (3)下午6点至次日凌晨6点空气中的CO2被转化为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所以下午6点至次日凌晨6点的数据低于凌晨6点至下午6点的。 (4)长寿花叶肉细胞内存在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所以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 (5)长寿花在夜间吸收CO2,并释放O2,所以适合晚上放置于卧室内,提高房间内O2含量。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等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分析清楚图中给出的光合作用的过程,CO2的固定包括两个阶段。 56.基因工程中可以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所用的目的基因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基因文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复制开始时,解开DNA双链的酶是________。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________。上述两个解链过程的共同点是破坏了DNA双链分子中的________。 (3)目前在PCR反应中使用Taq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 基因组文库 (2). cDNA文库 (3). 解旋酶 (4). 加热至90-95℃ (5). 氢键 (6). Taq酶热稳定性高,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在高温下会失活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文库获取、PCR、人工合成);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含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显微注射法、农杆菌转化法、钙离子处理法);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分子水平—DNA分子杂交法、分子杂交法、抗原抗体杂交法和个体水平—抗虫、抗病接种实验等)。 【详解】(1)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CDNA文库),前者包括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后者只包括一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2)体内进行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解旋酶可以打开双链之间的氢键, DNA聚合酶可以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在体外进行PCR扩增时,利用高温变性即加热至90-95℃,破坏双链之间的氢键,使DNA成为单链。解旋酶和高温处理都破坏了DNA双链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3)由于在PCR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变温度,该过程中涉及较高温度处理变性,大肠杆菌细胞内的DNA聚合酶在高温处理下会变性失活,因此PCR过程中需要用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催化。 【点睛】PCR的原理是DNA双链的复制,故类似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需要模板、原料等条件。由于该过程中特殊的高温条件,需要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