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细胞分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不变、数量改变的结果 C.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D. 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均改变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和不变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基因表达的产物有核酸和蛋白质,故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 B、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改变的结果,B错误 C、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C正确; D、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均改变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2. 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推测当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 B. 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 C. 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 D. 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高”可知,当肝细胞癌变、分裂周期变短时,AFP合成会增加,A项错误; B、甲胎蛋白(AFP)属于分泌蛋白,其加工与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B项正确; C、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人体内的正常基因,C项错误; 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癌变、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学中常用“ ”、“ ×”表示杂交和自交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D.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F1代显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显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详解】表示自交,×表示杂交,A错误;隐性性状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未显现出的性状,B错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C错误;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D正确。故选D。 4.一批豌豆种子中,基因型为AA、Aa的种子各占一半,自然状态下种植这批种子,子一代植株的基因型AA∶Aa∶aa的比例为( ) A. 1∶2∶1 B. 3∶2∶1 C. 2∶1∶1 D. 5∶2∶1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只能进行自交,一般为纯种。 2、一批豌豆种子中,基因型为AA:Aa=1:1,即AA=1/2,Aa=1/2。 【详解】这批豌豆中,AA占1/2,Aa占1/2,其中1/2AA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基因型均为AA;1/2Aa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2×(1/4AA、1/2Aa、1/4aa)。因此,所结种子中,基因型AA、Aa、aa的数量之比为:(1/2+1/2×1/4):(1/2×1/2)×(1/2×1/4)=5:2:1。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另一基因B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现以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 _ 表现型 粉色 红色 白色 A. 纯合红色植株与纯合白色植株杂交,后代一定表现为粉色 B. 双杂合粉色植株自交,后代粉色︰红色︰白色=9︰3︰4 C. 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一定是AABB×AAbb D. 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花的颜色中,粉色为A-Bb,红色为A-bb,白色为A-BB和aa--,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纯合红色(AAbb)植株与纯合白色(AABB或aaBB或aabb)植株杂交,后代可能表现为粉色,也可能为红色,A错误; B、双杂合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粉色(A-Bb)∶红色(A-bb)∶白色(A_BB、aa_ _)=6∶3∶7,B错误; C、亲本为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可推测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C错误; D、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D正确。 故选D。 6.某种斯氏成年鼠的尾长受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即显性基因越多尾长越长。选择成鼠尾最长的和成鼠尾最短的亲本杂交获得F1,Fl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尾长有关的基因型有27种 B. 与尾长有关的表现型有8种 C. F2中成鼠基因型与Fl相同的个体占l/8 D. F2中成鼠尾长与亲本不相同的个体占31/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干分析:三对等位基因A、a,D、d,F、f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即显性基因越多尾长越长。则亲本尾最长的基因型是AADDFF,尾最短的基因型是aaddff,据此答题。 【详解】A、F1的基因型是AaDdFf, Fl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有3×3×3=27种,A正确; B、与尾长有关的表现型依次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共7种,B错误; C、F2中成鼠基因型与Fl相同的个体占1/2×1/2×1/2=1/8,C正确; D、F2中成鼠尾长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1/4×1/4+1/4×1/4×1/4=1/32,所以与亲本不相同的个体占31/32,D正确。 故选B。 7.图示为人类6个家庭的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系谱图。在不存在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不符合红绿色盲遗传的系谱图有乙、丙、戊和己 B. 甲、乙、丁中,父亲均携带子代所患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C. 若6个家庭患同一种遗传病,则致病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 若己中母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这对夫妇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乙图: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女儿,说明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丙图: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但女患者的儿子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分析丁图: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但父亲正常,母亲儿子患病,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病; 分析戊图: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但父亲患病,女儿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 分析已图: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但父亲患病,母亲正常,女儿患病,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病。 【详解】A、据图分析,甲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隐性遗传病,乙是常染色隐性遗传病,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伴X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丁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伴X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隐性遗传病,戊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伴X隐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己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伴X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隐性遗传病。不符合红绿色盲遗传的有乙、丙,A错误; B、若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丁同理,B错误; C、若6个家庭患病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 D、若己中母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或伴X显性遗传病,这对夫妇再生一正常孩子概率是不确定的,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各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很多生物的基因并不在染色体上 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 C.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一定存在着等位基因 D. 在Y染色体上不一定能找到X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详解】A、很多生物的基因,如原核生物的基因和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并不在染色体上,A正确; B、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故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B正确; C、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可能存在相同基因,也可能存在着等位基因,C错误; D、在X、Y的同源区,在Y染色体上能找到X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但在X的非同源区,在Y染色体上找不到与X染色体上的基因存在等位关系的基因,D正确。 故选C。 9.根据考古学家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距今4.5万年历史的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和现代人类的DNA序列非常相似。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DNA结构及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子链 B. DNA分子的稳定性与胞嘧啶和鸟嘌呤的含量有关 C. 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中 D. DNA复制需要4种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和ATP供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A、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子链,A错误; B、DNA中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氢键越多越稳定,因此DNA中胞嘧啶和鸟嘌呤所占比例越多,DNA结构越稳定性,B正确; C、人体细胞中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中,C错误; D、DNA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作原料和ATP供能,D错误。 故选B。 10.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会有两种菌落 B. 在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大多数有放射性 C. 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或太短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D. 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后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A、加入了S型细菌中的DNA,R型细菌能转化为S型细菌, 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会有两种菌落,说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中的DNA,正确; B、在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在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错误; C、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细菌细胞裂解)或太短(噬菌体没有完全侵入)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正确; D、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后研究各自的效应,正确。 故选B。 【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用标记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1.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l:1:3:5。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共有4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 4种碱基的比例为A: T: G: C=1:1:4:4 C. 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排列方式最多共有4200种 D. 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则需48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一条链上A:T:G:C=l:1:3:5,即A1:T1:G1:C1=l:1:3:5,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1:1:5:3,该基因中含有200个碱基对,即400个碱基,则A1=T2=20,T1=A2=20,G1=C2=100,C1=G2=60,即该DNA分子中A=T=40个,C=G=160个,据此答题。 【详解】A.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片段中共有4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正确; B. 4种碱基的比例为A: T: G: C=1:1:4:4,B正确; C. 由于碱基比例已经确定,因此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200种,C错误; D.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60个,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该基因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2-1)×160=480个,D正确。 12.已知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中特有的非蛋白质类化合物,如图为神经递质合成酶基因复制、表达的有关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都需要DNA的双链作为模板 B. 若要提取该基因的mRNA,只能选择神经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C. 图中①、②、③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复制 DNA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的间期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条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含A T C G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含A U C G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模板去向 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 与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 分解成单个核苷酸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多起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依次合成多肽链 碱基配对 A→T,G→C A→U,T→A,G→C A→U,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实例 绝大多数生物 所有生物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题图分析,①为DNA复制;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 【详解】A、①过程以解开的两条DNA链分别为模板进行复制;②过程转录,该过程的模板是双链DNA部分解旋后的一条链,A错误; B、若要提取该基因的mRNA,只能选择神经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该基因在神经细胞中进行了表达,B正确; C、图中①、②、③过程的进行均发生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 D、由题中信息可知,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了神经递质的合成,即间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3.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生物材料。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 序号 甲 乙 丙 丁 表现型 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 (1)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选用_________(填序号)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和D、d)控制,其中D、d仅位于X染色体上。B和D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D存在而B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 ①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将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在F2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乙丙 (2). 雌性全部为卷曲翅,雄性全部为正常翅 (3). bbXDXD (4). BBXdY (5). 2:1 (6). 1/6 【解析】 【分析】 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 1.已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隐性的雌性和显性的雄性的个体进行杂交,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一致,则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未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正反交实验,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位于常染色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由于已经知道性状的显隐关系,且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选择隐性的雌性和显性的雄性进行杂交,即选用丙和乙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性状表现为雌性全部为卷曲翅,雄性全部为正常翅,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①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和D、d)控制,其中D、d仅位于X染色体上。B和D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D存在而B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根据信息可知B、b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纯合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DXD,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bbXdY或BBXdY,又知F1全为红眼,所以亲本白眼的基因型为BBXdY,即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bbXDXD(♀) 、BBXdY(♂)。 ②F1的基因型为BbXDXd、BbXDY,将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的基因型为(3B_、1bb)(1XDXD、1XDXd、1XDY、1XdY),其中表现为粉红眼的比例为1/4×3/4=3/16,其中雌、雄比例为2∶1,在F2红眼雌果蝇的比例为3/4×1/2=3/8,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4×1/4)/(3/8)=1/6。 【点睛】熟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掌握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14.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丙过程中某细胞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与动物细胞分裂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________。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阶段。 (3)在体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________阶段(填标号)。 (4)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5)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除A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 中心体 (2). 8 (3). 2 (4). ② (5). ⑥ (6). ② (7). aB (8). B (9). D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分析图形:图甲中A图表示细胞分裂间期,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也可表示减数分裂间期;B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图C表示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或卵细胞;D表示处于减一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E和F分别表示减二前期和后期图。图乙中A段染色体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B段染色体恢复,表示受精作用;C段表示有丝分裂。图丙中①表示初级卵母细胞,Ⅱ表示次级卵母细胞,Ⅲ表示第一极体,Ⅳ表示卵细胞,Ⅴ表示第二极体。图丁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应处于减二后期细胞图,由于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可对应图丙中的细胞②。 【详解】(1)与动物细胞分裂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8、2条染色体;其中E 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属于乙图中的②阶段。 (3)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会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乙图中的⑥阶段。 (4)结合前面的分析,图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对应于图丙中②的细胞;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AAbb,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因此细胞IV的基因组成是aB。 (5)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和D,因此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除A外,还有B、D。 【点睛】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题干信息“雌性动物体内”,对题中所有的细胞图的分裂时期、分裂过程要厘清以及曲线包含的三阶段对应时期的划分和判断。易错点在(2)小题,题目要求是判断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的时期,只能是有丝分裂后期。 15.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在大棚中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2)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F段,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2). 由叶绿体基质向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3). 适当补充CO2 (4). 12h内右侧截取部分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5). 光照强度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甲中,随种植密度增大,单株光合强度逐渐降低,因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光照、CO2浓度等都会受到影响;图乙中,B点和F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在B-F之间CO2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比较图中的A点和F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F点CO2浓度比A点时低,因此该植物净光合>0,表现出生长现象;图丙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 【详解】(1)由图甲可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 (2)根据图乙显示,C→F段内CO2浓度下降,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向叶绿体类囊体薄膜;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大棚内CO2浓度下降会导致光合速率也下降,因此在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适当补充CO2。 (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a侧遮光,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侧曝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故b-a=总光合作用,即12h内右侧截取部分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装置丁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或灯泡距烧杯的距离。 【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和应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有关计算,在计算时能熟练运用实际光合作用产氧速率=净光合作用产氧速率+呼吸耗氧速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以及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16.下图表示果蝇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信息的表达可用图中____________表示。 (2)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__。 (3)若用15N标记某DNA分子,连续进行3次过程①,则子代中含15NDNA分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该过程中打开氢键的酶是_____________。 (4)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若在mRNA的起始密码子之后插入3个核糖核苷酸(即增添3个碱基),合成的多肽链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③ (2). 细胞核、线粒体 (3). RNA聚合酶 (4). 1/4 (5). 解旋酶 (6). a→b (7). 一个密码子由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a、b为mRNA的两端。 【详解】(1)图中的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可用图中②③表示。 (2)②表示转录。果蝇体细胞中转录发生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催化转录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3)①表示DNA复制。若用15N标记某DNA分子,连续进行3次过程①,则共产生23=8个子代DNA分子。在这8个子代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1条链有15N标记、另1条链不含15N,其余的6个DNA分子的2条链都不含15N,因此含有15N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为1/4。DNA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可见,在DNA复制过程中打开氢键的酶是解旋酶。 (4)a、b为mRNA的两端。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且先结合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肽链最长,据此可知:核糖体在mRNA 上的移动方向是a→b。若在mRNA的起始密码子之后插入3个核糖核苷酸(即增添3个碱基),合成的多肽链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一个密码子由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点睛】解答此题需识记并理解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据此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明辨:图中①~③所表示的生理过程,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