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69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69 一 、选择题 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说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 ) 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并不易完成受精 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并不易完成受精 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C.都有基质和基粒 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下列哪种是由核糖体合成的且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 A.血红蛋白B.呼吸氧化酶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下列①~④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①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植物在较强光照时的a点值一般要比在较弱光照时的低 B.③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 C.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 ②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光照强度 第 11 页 共 11 页 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 ) A.1:1:2:4 B.1:1:1:2 C.1:1:4:4 D.1:1:1:1 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膜 下列各项中,哪组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 ) 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②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磷酸有1个 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A 叶绿体 B 高尔基体 C 核孔 D 液泡 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和c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 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处引起兴奋 C.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D.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第 11 页 共 11 页 (思维拓展题)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乙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 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和多糖 D.胆固醇和蛋白质 一 、填空题 下图所示均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丙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第 11 页 共 11 页 (1)图甲中在a点时,气体进出叶绿体的状况是__________。 (2)图甲中在c点时,结构M内ATP与ADP的流向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d点与e点相比,e点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 ℃时该植物能否生长?________。 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长大而要进行分裂呢?科学家认为:细胞要通过它的表面不断地和周围环境或邻近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它就必须有足够的表面积。当细胞的体积由于生长而逐步增大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导致表面积不够,这就会引起细胞的分裂,以恢复其原来的表面积与体积的适宜比例。有人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提供的仪器、材料有变形虫若干、锋利的刀片、显微镜等)。 第 11 页 共 11 页 步骤: Ⅰ.取大小相等、活性相当的同种变形虫9只,分成A、B、C三组,每组三只。 Ⅱ.处理方法与实验现象 处理方法 现象 A组 人工培养,不作任何处理 变形虫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分裂增殖 B组 人工培养,当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一次性切取一部分细胞质 切取细胞质后,三只均不分裂,但增长到一定体积后,三只均又分裂 C组 (1)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组的处理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已有的知识请你对C组的现象进行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之后,不同班级的同学在一起进行交流,某同学发现,上午第一节课做实验的同学极少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而上午第三节课做实验的同学则大多数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他推测洋葱根尖细胞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分裂比较活跃,并就此展开下面的探究活动。 (1)准备。 资料检索表明:25℃时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8小时,其中分裂期为1.5小时。所以,要准确掌握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不同时段的分裂状况,每次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________小时。 (2)培养洋葱幼根,装片制作。装片制作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 (3)观察装片。 (4)记录观察结果。请将下列记录表中①~⑤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 11 页 共 11 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 ② 细胞周期 ⑤ ③ ④ 取样时间: 室温: 记录人: 记录时间: (5)结果统计与分析。数据显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1 页 共 11 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69 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解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多一条21号染色体,所以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多一条21号染色体,各占一半。所以也就相当于两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21四体不能成活,所以患病个体出现的几率为2/3,其中女孩又占1/2。所以患病女孩出现的几率为1/3。 答案:B B C D 解析:②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温度,而不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但是不会下降。 D 答案:D 解析: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细菌的一种,是原核生物。两种生物都含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但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因此也没有真正成形的细胞核。 A A C D 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前后是不同步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解析:丙试管中淀粉是非还原糖,试管中的颜色为斐林试剂的颜色;提取液中含有酶和麦芽糖及葡萄糖,30℃时的提取液中酶和还原糖的含量高于20℃时的提取液,因此甲试管中还原糖少于乙试管,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 第 11 页 共 11 页 解析:从题意中可以看出,识别器具备的应该是细胞膜的识别功能,在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是糖蛋白。 答案:B 一 、填空题 解析:(1)图甲中在a点时,没有光照,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气体进出叶绿体。(2)在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在叶绿体(M)内,光反应生成的ATP从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供暗反应利用,暗反应产生的ADP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供光反应利用。(3)d点与e点相比,e点光照强,光反应生成[H]与ATP多,还原C3的速度快,e点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低;e点与f点相比较,CO2浓度高,固定CO2生成的C3多,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高。(4)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 ℃时该植物吸收的CO2对应有机物的积累量为3.00,说明能正常生长。 答案:(1)没有气体进出 (2)ATP从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ADP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3)低 高 (4)能 解析:实验A组是对照组。由于B组是一次性切取部分细胞质,故C组应分别切取,即长到一定程度再切取。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时,细胞就会分裂。 答案:(1)对照作用 (2)在变形虫长大到一定程度时,用刀片切去一部分细胞质,再长到一定程度时,再切去一部分细胞质,依次类推,每次按上述方法处理 三只变形虫始终不分裂增殖 (3)变形虫只有长大到一定体积后才分裂,本实验可为上述理论提供一定证据 解析:第(1)题考查取样的时间,因分裂期为1.5小时,所以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5小时,否则就无法掌握在不同时段的分裂状况。第(2)小题装片制作的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漂洗与染色两步骤易颠倒出错。第(4)小题①考的是实验表格的填写,是中学生很容易忽略的问题,书写时要考虑自变量和因变量,如本题的自变量为不同时期,而不是不同时段(表下面有取样时间,说明是在同一时间取的样本),因变量是细胞数量。第(5)小题要明确问的是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 答案:(1)1.5 (2)解离 漂洗 染色 (4)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数量记录表 ②细胞数量 ③分裂期 ④分裂间期(③与④可互换) ⑤样本1、样本2、…… (5)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比例远大于分裂期 第 11 页 共 11 页 第 11 页 共 11 页 第 11 页 共 11 页 第 11 页 共 11 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