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60 分) 1.微信营销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越来越多的商家以 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材料表明 ( )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网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新型媒体属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商家选择微信进行营销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题肢②正确。 同时这也是文化创新的作用的体现,故题肢③正确。题肢④说法过于绝对,故排 除;答案选 A 项。 答案:A 2.为了更好地传承徽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 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 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解析:通过古民居保护工程传承文化,可见物质载体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故答案 为 B 项。此题没有涉及文化的来源,故排除 A 项。此题没有涉及文化的产生,排除 C 项。此题没有涉及文化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排除 D 项。 答案:B 3.“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衣、 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 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 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表明(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答案:B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解析:侗族自治县将当地的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 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表明文化与经济、政 治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B 正确;A 应该是优秀文化;C 材料未体现;D 说法太 绝对。 4.皖南菜肴讲究火功,以善于烹制山珍海味而闻名,芡大油重,朴素实惠,保持 原汁原味。近年来安徽省通过弘扬“饮食文化”、“小吃文化”,拉动经济增长达 4.27%。这说明( ) A.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出 B.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C.不同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D.文化决定经济的发展程度 答案:A 解析:只有先进文化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故 B 错误。此题没有涉及多种文化,故 C 脱离题干。经济决定文化,故排除 D。饮食文化拉动经济增长,可见文化与经 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故答案为 A。 5.2015 年 5 月 14 日,印度总理莫迪来到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了一、 二号坑和修复中心,还参观了珍贵出土文物铜车马。解说人员从这些秦代陶俑中 揭示出了秦代丰富多彩的杂技艺术及神秘的宫廷娱乐文化,使这位印度总理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兵马俑考古发现佐证了( ) A.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本质 B.精神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D.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答案:D 解析:通过秦陶俑揭示秦代丰富多彩的杂技艺术及神秘的宫廷娱乐文化,这证明 了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D 正确。A 说法错误,B 与材料没有关系,C 说法错误。 6.2015 年“倡导全民阅读”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全民阅读,需 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将书博会、书市等各种行业展会与全民阅 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国家之所以重视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因为( ) ①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的素质要求不同 ②文化可以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物质力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量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 ④开展读书活动就能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重视国民阅读习惯培养的原因,实质就是重视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文化是 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和个人产生深刻影响,故②③适合题意;①不构成本题的原因;④说法过于绝对。 7.《说文解字》:“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和”。 农耕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禾苗是天地万物和谐的产物,禾苗是自然协调的象征。 以上材料说明( ) ①农耕时代所产生的观念,反映了该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图景 ②农耕社会的生 产实践,是顺应该时代观念的需要而产生的 ③禾苗被赋予自然协调的象征,源 于农耕时代的生产活动 ④禾苗被赋予自然协调的象征,这一观念的产生与农耕 社会无必然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农耕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禾苗是天地万物和谐的产物,禾苗是自然协调 的象征说明农耕时代产生的观念反映了当时的生活背景,①说法正确,②说法错 误,观念属于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实践决 定认识,观念的产生和农耕社会有必然联系。 8.网络曾出现“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段子: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 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个苹果砸中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 发展;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 界。“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重 要作用。以下关于文化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②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 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一 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题中“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 技的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消费更加丰富,以及文化已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①②符合题意,应选;③没有体现;④“物 质力量”的表述错误,应是精神力量。 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 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环境决定人自身的文化素养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答案:A 解析:通过文化建设,陶冶了学生情操,可见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故答案为 A。 此题没有凸显交往行为,排除 C。要想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必须自觉接受健康文 化,排除 B。D 材料无体现。 10.为加强廉政建设,弘扬廉政文化。广东省纪委、文化厅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廉 政文物展”,本次展览通过实物展示和 APP 手机导览的形式吸引广大群众参观, 使人们的廉政意识得到提高。这体现了( ) A.廉政文化与廉政建设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B.参观廉政文物展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参观群众 C.通过廉政文物展能促进参观群众全面发展 D.廉政文物是展示廉政文化的重要思想载体 答案:A 解析:通过举办廉政文物展,吸引广大群众参观,提高人们的廉政意识,推动廉 政建设,这反映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 说法正确;B“就能”说法错误,文化 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是主动学习,自觉接受的;C 夸大了文化对人的影响,错误;廉政文物是廉政文化的物质载体,D 说法错误。 11.“合作共赢”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和为贵” 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文化( ) A.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B.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具有相对独立性 D.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B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解析:“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在今天仍然对中国人的价值观 念、生活方式等有深刻影响,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的特点,B 正确。A、 C、D 与题意不符。 12.台湾的不少路名,关键字都出自“四书”、“五经”,如“仁爱路”、“忠孝路”、 “信义路”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名片。路就 是一面镜子,“礼”在路上。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 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海峡两岸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④传统思想 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健康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四书”、“五经”的文化在今天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并发挥着作用,这 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路就是一面镜子,“礼”在路上, 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故题肢①正确。题肢②错误,思想 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题肢③正确。题肢④说法错误,文化的影响是 双重的。故答案选 B。 13.“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这一观 点启示我们( )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加强文 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 化国际影响力,②③适合题意。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①是错误的;向 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④是错误的。 14.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 70 周年,中 国将首次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阅兵。中国中央档案馆陆续公布了一些受审日本 侵华战犯的亲笔供词,包括笔供的中英文内容提要、笔供原文和译文等。其他国 家也纷纷通过摄影、雕塑、论坛、影视等活动和作品反思战争、呼唤和平。从文 化角度看,这表明( ) ①通过这些文化载体,有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②这些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动的举办有利于引导人们反对霸权强权,维护和平秩序 ③文化反映经济政治并 将对经济政治产生反作用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我国举办特定的活动,其他国家设置一定的文化环 境,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①说法正确;通过文化活动反思战争、呼唤和 平,这反映了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③说法正确;②“引导人们反对霸权强权, 维护和平秩序”,主体与行为不符,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 务为核心,④说法错误。 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观点最有可能出现在意见中的是( ) ①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 引导管理 ②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 权 ③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奏响文化主旋律,坚持思想多元化 ④对 文化霸权进行抵制,壮大文化软实力,让每个人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正能量的熏 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这一信息,①②适合题意;③“思想多元化”表述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 意。 二、非选择题(2 个大题,共 40 分) 16.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文化 情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激发 博物馆志愿者爱岗敬业、关爱社会、关爱他人,争当学雷锋标兵的热情,湖北省 宜昌博物馆和长阳县博物馆于 2015 年 4 月 7 日联合开展“展览进校园暨公益助 学”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展览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扩大博物馆作为青 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积极影响,让同学们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激发热爱家乡和建 设家乡的热情。 材料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 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 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下的名言。近日,宜昌市某中学开展“书香满校园,阅读 伴成长”主题阅读活动,全校掀起了读书的热潮。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博物馆展览进校园的意义。(8 分)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读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8 分) (3)请你就改善校园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三点)。(9 分) 答案:(1)①文化影响人。通过博物馆展览这一特定的文化环境举办文化活动, 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能丰富 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修养;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有利于增强中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读一本好书,能够获得 知识、增广见闻、提高能力,而且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 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读一本好书,能够为我们提供优秀 的精神食粮,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精神力量,促 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3)①创建文明班级,进行文明班级评选。②开展义卖活动,倡导助人为乐的精 神。③评选“阳光少年”,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④开展歌唱比赛、演讲比 赛、辩论赛等,引导丰富多彩的健康文化生活。 17.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 20 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 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 15 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 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 性。(15 分) 解析:设问中“文化与社会”看出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可从文化是 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的实质)、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识点组织答案。再由“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 有光明的未来”看出,读书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答案: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实践,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 式,爱读书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爱 读书作为一种健康的文化活动,会推动民族的发展。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爱读书是一 种健康的文化活动,必然会推动社会发展。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爱读 书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