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 2018年江苏省财政厅拨款2.6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B. 2017年4月,韩美再举行联合军演,规模创新高 C. 2017年6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庆祝建党96周年演唱会 D.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含义及形式的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庆祝建党96周年演唱会,属于文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财政厅支持文化产业属于经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D属于政治现象,故排除BD。故选C。‎ ‎2. 爱默生曾经说过:“犹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由此可见,文化就是指(  )‎ A.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内容 B. 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先天受教育的程度 - 29 - / 29‎ C. 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的总和 D.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内涵。此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A表述错误,排除;文化不仅仅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且文化素养不是先天产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B表述错误,排除;文化属于精神活动、精神现象,不是一切活动和物质现象,C表述错误,排除;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本质是一种精神现象,故D正确。故选D。‎ ‎3. “三秋桂子,十里河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咏杭州的佳句。柳永曾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期,他游历杭州山水名胜,感受杭州风土人情,深深爱上了这座风光秀丽的城市,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望海潮》。这说明(  )‎ ‎①文化反映生活 ②文化来源于实践 ‎③文化由文人创造 ④文化引领生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点睛】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29 - / 29‎ ‎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4.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③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 29 - / 29‎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每到清明人们都会祭奠逝去的亲人,所以清明时节,行人欲断魂,体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故①符合题意;“乡音无改鬓毛衰”体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故④符合题意;“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是书法妙道,如果不注重字外工夫修炼,即使闷头练的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想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非多读书不可,舍此无良方,体现文化生活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道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精神,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是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5.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全国100个传统村落进行拍摄,采取纪实手法实地走访记录,一集聚焦一个村落,讲述了“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村落中千百年来的传承故事。这表明(  )‎ A.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够实现 B. 各种传媒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 传媒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 D. 大众传媒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 - 29 - / 29‎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题干中,借助于纪录片《记住乡愁》让人们了解了“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错落中千百年来的传承故事,表明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够实现,故A正确;材料只涉及到电视这一种传媒的作用,没有涉及各种传媒,故B不符合题意,排除;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的是互联网,不是所有传媒,C说法错误,排除;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 ‎6. 2017年11月12日越剧电影《情深》进行首映式。相比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越剧电影紧跟时代脉搏,不仅较好的把握故事节奏,还合理运用虚实镜头来组建故事,为传统的戏剧表演注入活力,开拓了戏剧发展的道路。这说明 A. 实现形式创新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B. 博采众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 C.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D.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 ‎【答案】C - 29 - / 29‎ ‎【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标准。B选项强调博采众长,在题目中没有体现。D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题目中,电影《情深》相比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越剧电影紧跟时代脉搏,不仅较好的把握故事节奏,还合理运用虚实镜头来组建故事,为传统的戏剧表演注入活力,开拓了戏剧发展的道路。这说明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故C选项入选。‎ ‎7. 中国绘画强调表现,但从不脱离客观现实;而西方绘画偏重再现,但也总是力图将自己的情感、意识倾注其中。这说明(  )‎ A.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形式各具特色 B. 不同的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C. 中西画作都强调尊重客观事实 D. 中西绘画逐渐和而归于统一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但又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规律,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各民族文化的内容各具特色而未涉及文化形式各具特色,A项与题意不符;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考期为B。‎ ‎【点睛】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8. 现 - 29 - / 29‎ 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的配方和精选药材等情况下,汲取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包括瓶装汤药、冲剂和药丸等。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这体现了(  )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这体现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故②正确;题干中,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的配方和精选药材等情况下,汲取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包括瓶装汤药、冲剂和药丸等,这体现了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③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文化创新推断社会实践的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④错误。故选D。‎ ‎9.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引用包拯的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来阐释“官德”,为广大党员干部“为政以德”提供了优秀的范本。习近平引经据典阐释官德表明(  )‎ - 29 - / 29‎ A.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B. 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C. 传统文化是广大党员应该坚持的指导思想 D. 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源头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在当今仍发挥其积极作用,有现实意义,并未涉及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习近平引经据典阐释官德是在告诫共产党员和干部要带头守法,维护国法尊严,坚持原则,清正廉洁,故B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故C错误;思想的源头是实践,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 【点睛】传统文化 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 ‎②鲜明的民族性 ‎③继承性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4)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 积极作用:‎ - 29 - / 29‎ ‎ 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 ‎10. 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 落后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C. 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D.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符合题意;B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点睛】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影响人们的交住行为和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因素有: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 ‎11.‎ - 29 - / 29‎ ‎ “半湖月色偏宜夜,十里荷香已欲秋”。一曲琵琶演绎的《春江花月夜》拉开了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的序幕。以天为幕、以桥为景、以湖为台,各方来宾置身于湖光山色中,聆听中国经典名曲,观看水上歌舞表演,感受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对话。该晚会的成功表明(  )‎ A. 中西文化的包容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根源 B.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文艺创作的目的和归宿 C. 体现民族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 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原则。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经济决定文化,世界文化繁荣的根源是世界经济的发展,A表述错误,排除;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艺创作的目的和归宿,B表述错误,排除;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C表述错误,排除;“各方来宾置身于湖光山色中,聆听中国经典名曲,观看水上歌舞表演,感受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对话”,晚会的成功表明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故D正确。故选D。‎ ‎12.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 A. 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D. 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29 - / 29‎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竞争力相关知识。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材料中强调了文化将人串起来成为社会,体现了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故C正确;文化有优秀与落后之分,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AD错误;材料强调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而不是对个人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 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 A. 鲜明的民族性 B. 时代的先进性 C. 强大的包容性 D. 相对的稳定性 ‎【答案】D - 29 - / 29‎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鲜明的民族性是指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A不符合题意;时代的先进性,是指能够体现先进,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代表和体现本阶级利益的各种思想和行动,故B不符合题意;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故C不符合题意;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材料中提到的礼治文化源远流长,今天又被赋予了“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传统文化的特点 ‎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14.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是(  )‎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④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 29 - / 29‎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去中国化”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因为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同时“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是因为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故①②正确;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才是传统文化永葆文化的生命力的保证,③说法错误,排除;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国家才能兴旺发达,④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 ‎15. 一些地方出现了借传统文化、借依傍古人等进行“复古改名”的现象。例如××县欲改为“老子县”、××县欲改为“夜郎市”,琅琊山“会峰阁”则在古装电视剧《琅琊榜》热播后悄然更名“琅琊阁”。各地纷纷加入“改名”混战的做法(  )‎ ‎①认识到了文化的力量,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 ‎②没有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割裂了文化的历史联系 ‎ ‎③没有处埋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 ‎④没有坚持本地的历史文化出发,在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的继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 29 - / 29‎ ‎【解析】材料反映的各地纷纷加入“改名”混战的做法,是没有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割裂了文化的历史联系,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②③项符合题意;各地纷纷加入“改名”混战的做法认识到了文化的力量,但割裂了文化的历史联系,①项说法错误;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6. 新年伊始,央视一档原创新节目《朗读者》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 29 - / 29‎ ‎【解析】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①不选;“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这说明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②正确;“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这说明文艺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正确;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文化传播的手段与文化传播的途径不同。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及大到政治经济活动小到家庭聚会等,而文化传播的手段在现代主要是大众传媒。在做题中这二者绝对不能混淆。‎ ‎17. 朋友圈里晒书单、聊感悟,热闹又时尚,阅读正在变成悦读。从朋友的口碑传播到知名人士的书单罗列、权威媒体的打分排名,新的技术手段为荐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直播、图书漂流等新玩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读书圈。这一现象的出现对出版企业的启示是(  )‎ ‎①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③丰富图书品种,满足读者精神生活新需求 ‎④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和形式,适应阅读方式新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18.‎ - 29 - / 29‎ ‎ “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二十四节气”及其申遗成功佐证了(  )‎ ‎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③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二十四节气”及其申遗成功佐证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故①正确;②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排除;③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排除;“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其申遗成功佐证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④正确。故选A。‎ ‎19. 《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到2025年我国将建立5万所足球特色学校。这项规定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教育能重现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 - 29 - / 29‎ ‎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③教育具有选择和传递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的作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材料中强调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表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也说明教育对促进人类文化的传承和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故③④正确;教育是人类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但不能重现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故排除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不是主要手段,故②错误。故选C。‎ ‎20.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 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 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C. 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D. 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答案】D - 29 - / 29‎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正确的识记,特别是对知识点内的细节有正确的把握,把握细节有利于快速解题。A“超越”生活的表述错误,应该立足生活实践,排除;满足大众说法错误,大众需求很多,不可能都满足,应该是要发展我们所倡导的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故B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内容不涉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因此与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排除;“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说明文艺创作只有立足实践,扎根生活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启示我们文化创作应该立足实践、扎根生活,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发挥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的作用,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1. 不燃放烟花爆竹,是否真的就丢了传统年俗?纵观中华文化脉络,传统年俗并非一成不变。况且,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已有过禁放、限放烟花爆竹的尝试与探索,其间的每一个春节也都过得其乐融融。对这些城市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传统习俗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 - 29 - / 29‎ ‎ ②尊重民风民俗,加强管理和引导 ‎③剔除文化糟粕,倡导文明新风 ④传统习俗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传承。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正确的识记,特别是对知识点内的细节有正确的把握,把握细节有利于快速解题。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于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年俗,应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故①正确;传统习俗对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年俗,尊重民风民俗,加强管理和引导,故②正确;燃放烟花爆竹并不属于文化糟粕,故③错误;材料反映传统习俗应该与时俱进问题,而不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2. 我国推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  )‎ ‎①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③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④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29 - / 29‎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的,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我国推进‘一带一路’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也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故①②正确;“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属于文化生活角度,③排除;“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属于文化生活角度,④排除。故选A。‎ ‎【点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③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算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算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29 - / 29‎ ‎②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茸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3. 《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众多娱乐节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了收视佳绩。这两档同属汉字知识竞赛类的栏目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怪圈,在具备较高文化品质的同时,获得了可喜的收视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这表明 (  )‎ ‎①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所在 ‎③文化创新需要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④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的,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同属于汉字知识竞赛类的栏目,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怪圈,在继承传统汉字知识竞赛类节目成功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时代精神,具备较高的文化品质,获得了可喜的收视和良好的社会反响,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实践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 29 - / 29‎ ‎24. “扬帆未来,我们心手相牵!”2017年9月4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在厦门隆重举行。晚会构思巧妙,南音、戏曲、木偶等古老元素始终贯穿于晚会中;设计极有创新,向世界完美展示了独特的闽南文化。这是一台充满闽南特色、世界语言,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又与西方文艺表现形式相融合的文艺晚会,受到了各国贵宾和全国观众的好评。这说明 ‎①传统现代交织共存、中西文化兼容并包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发展大众文化。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解答。①说法错误,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排除;②说法错误,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排除;“设计极有创新,向世界完美展示了独特的闽南文化”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故③正确;“以充满闽南特色、世界语言,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又与西方文艺表现形式相融合,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欢迎和高度好评”说明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故④正确。故选D。‎ - 29 - / 29‎ 二、非选择题。(三个答题,共52分。其中25题16分,26题12分,27题24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对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传统思想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答案】①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对维系中华民族发展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传统思想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③传统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延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发挥了重要作用。④传统思想在团结、凝聚各族人民战胜困难、振兴民族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 29 - / 29‎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思想的相关知识。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传统思想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意义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对维系中华民族发展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思想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延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思想在团结、凝聚各族人民战胜困难、振兴民族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6. 某中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开展了主题为“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建设道德模范事迹展示长廊、举办道德讲堂等活动全面营造道德文化氛围。以日常行为检查和班会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增强自省意识、发扬自律精神,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纠正言行偏差,并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积极开展社会帮扶和文明志愿者活动,促使学生在社会道德的践行中,培养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该校开展“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 ‎【答案】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弘扬道德、慎独自省的社会氛围,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牢固树立道德意识。‎ - 29 - / 29‎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和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查、自纠,提高道德认识,转变道德观念,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入的精神力量。“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以某中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开展了主题为“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该校开展“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解析试题,考生要解答意义类问题,首先要学会审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紧扣材料,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本题中考生着重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表现以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几个角度进行展开即可。‎ ‎27.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故宫设有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 29 - / 29‎ 故宫在文创产业中,重在“创意”,“秘笈”有三:不是简单复制藏品,要研究今天人们需要的信息和生活需求;挖掘藏品内涵,寻找与今天社会生活的对接点,用文化影响人们生活;不断追踪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追寻无限远的传播能力。“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取得了没有预想到的反响。”没想到那么多年轻人爱看!原先预想是中年人比较喜欢,结果那么多的90后、95后的年轻人都来强势围观。今年有15000人报名希望来故宫修文物。没想到比“美颜”和“美食”更受追捧!豆瓣评分9.4分,超过《琅琊榜》,超过《舌尖上的中国》,成为去年全国纪录片第一。通过网站、微信、APP、远程教育,让今天的人们不来博物馆,“用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逛’故宫”,接受文化信息,让年近600岁的故宫也“青春焕发”。‎ 故宫博物馆是非营利组织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不能营利,而是你通过营利使你的力量更强,把营利的这些收益用于文化传播、用于公众事业。到去年年底,故宫研发文创产品8700种,营业额突破10个亿。资金用于建设和保护,如建“紫禁书院”“生活馆”“文化创意馆”“故宫知识讲堂”,举办文化活动28000场次,几十个学校、几十个社区到故宫来。孩子在这里面可以串朝珠、绘龙袍、画盘子,完全免费,大量文创产品的收入全部投在孩子们的身上,这是一本万利的。‎ ‎(1)“大量文创产品的收入全部投在孩子们的身上,这是一本万利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你的看法。‎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故宫博物馆在保护文化遗产取得的经验。‎ - 29 - / 29‎ ‎(3)结合故宫博物馆在保护文化遗产取得的经验,就如何保护红岩文化遗产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孩子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孩子们通过参与串朝珠、绘龙袍、画盘子、阅读、看视频和展览、听讲座等过文化活动、接受健康文化知识教育,获得和享用文化,提升文化素养;②孩子们通过上述健康的文化活动、文化环境和氛围,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引导孩子们从小认知和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①文创产业重在“创意”,“秘笈”反映出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或者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我在故宫修文物》、网站、微信、APP、远程教育等是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现代传媒,传播传承文化;③收入用于故宫建设、保护和孩子们身上反映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文化对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3)建议合理可行即可给分 ‎【解析】此题以故宫博物馆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作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大众传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相关知识。‎ - 29 - / 29‎ ‎(1)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对“大量文创产品的收入全部投在孩子们的身上,这是一本万利的”的看法。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说明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孩子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孩子们通过参与串朝珠、绘龙袍、画盘子、阅读、看视频和展览、听讲座等过文化活动、接受健康文化知识教育,获得和享用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孩子们通过上述健康的文化活动、文化环境和氛围,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引导孩子们从小认知和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大众传媒、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故宫博物馆在保护文化遗产取得的经验。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分析说明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现代传媒,传播传承文化;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文化对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 29 - / 29‎ ‎(3)此题要求结合故宫博物馆在保护文化遗产取得的经验,就如何保护红岩文化遗产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属于半开放性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即结合故宫博物馆在保护文化遗产取得的经验,就如何保护红岩文化遗产提两条合理化建议。考生作答时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的具体要求,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政治解答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讲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二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 29 - / 2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