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30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第30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援红军、战胜敌人。 2.措施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 (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 (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食物分配制。 3.评价 (1)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2)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3.内容 (1)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 (2)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个别企业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3)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4.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易错辨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质是利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经济,排斥市场和货币关系,并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图示总结]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2.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形成 (1)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其提供资金。 (2)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组织集体农庄。 4.评价 (1)成就 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③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轻巧识记]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主题一 列宁时代社会主义的探索 史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①处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 ——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第三编)》 史料二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②处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解读 史料 主旨 史料一: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非常时期实行的一种非常经济体制 史料二:说明了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信息 解读 史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违背经济规律,但仍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①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因此违背经济规律。但它为极端困难条件下战胜敌人提供了财力、物力、人力保障,因此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史料二: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处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变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为逐步过渡 史料运用 综合上述史料,指出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何处?新经济政策的成功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 “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 意义: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不同点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相同点 ①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②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③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主题二 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的探索 史料一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①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 直到1928年,②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③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解读 史料一中斯大林强调了重工业建设的原因。①处表明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②处表明苏联的重工业基础薄弱;③处表明发展重工业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史料二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④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以上史料均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解读 史料二说明了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解读史料时注意数据的变化。④处则说明苏联制定完备的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史料运用 1.史料一指出了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为此采取的措施。 答案 措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解决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条件。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遇到瓶颈的原因及其启示。 答案 原因:排除市场体制,倚重计划体制;国际形势的变动,如西方经济危机的恢复等。启示: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与模式;积极利用国际机遇,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 “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及教训 (1)经验 ①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斯大林模式的创立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教训 ①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④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2012年 —— 2013年 (卷Ⅰ)T35,新经济政策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比较 (卷Ⅰ)T33,斯大林模式 (卷Ⅱ)T35,斯大林模式 2014年 (卷Ⅰ)T34,新经济政策 2015年 (卷Ⅱ)T34,斯大林模式 2016年 (甲卷)T34,苏联工业化建设 1.(2016·全国甲卷·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答案 B 解析 A项,经济危机对苏联没有破坏,排除;B项符合题意,苏联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引起美国人的关注;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的公有制经济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要求,排除。 2.(2015·课标全国卷Ⅱ·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 A 解析 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矿井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 4.(2013·课标全国卷Ⅰ,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答案 D 解析 材料充分肯定了苏联1952年的农业成绩,并认为以前最严重的谷物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故D项符合题意。农业问题始终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A项错误;1952年前苏联已实现工业化,B项错误;1952年,苏联并未进行农业改革,C项错误。 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 B 解析 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故B项符合题意。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据此作者认为( ) A.“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 B.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 D.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答案 B 解析 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与材料中“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会导致农民口粮难以保证,故B项正确;并非“一直延续”,后被粮食税取代,故C项错误;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与材料中“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不符,故D项错误。 2.(2016·乐山二模)1921年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 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该政策之所以会“同下层脱节”,客观上是因为俄国当时( ) A.地主富农反抗强烈 B.计划体制脱离了国情 C.小农经济尚占优势 D.撇开市场搞集体农庄 答案 C 解析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的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地主和富农无关,故A项错误;计划体制是从斯大林时期开始的,故B项错误;由于苏联小农经济占优势,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C项正确;集体农庄开始于1927年,故D项错误。 3.(2016·石家庄一模)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种认识( ) 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 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政策 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 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内战”“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等信息表明此经济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实行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称这种经济政策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胜利了的”表明了对该政策的肯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认为战时共产主义在战后依然适用,不可能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故D项错误。 4.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推行农业集体化 答案 B 解析 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允许买卖商品,材料显然是赞同商品买卖,故A项错误;材料中“投机倒把活动……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的信息说明该领导人赞同自由商品贸易,新经济政策规定允许自由贸易,故B项正确;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是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和题干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属于斯大林采取的农业措施,与商品贸易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5.“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相比,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材料所反映的经济变革是( ) A.允许部分企业私有化 B.全面恢复私有制 C.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D.禁止私人贸易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允许部分私营企业出现,“全面恢复私有制”“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和“禁止私人贸易”都不符合史实,选择A项符合题意。 6.(2016·衡阳一模)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 A.目的是在俄国恢复资本主义 B.实质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结构 C.挽救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制度 D.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某些弊端 答案 B 解析 新经济政策主要是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经济,并不是要恢复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主张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说明这一时期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故B项正确;当时苏俄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阶段,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确立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7.(2017·保定模拟)《全球通史》中称:“对列宁而言, 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实行该政策的最终目的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恢复社会经济 C.缓和工农矛盾 D.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提到“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说明其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故A项正确;题干中强调的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而不是恢复社会经济,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农矛盾,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发展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 8.(2016·宜宾三模A卷)1922年3月27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说:“我们退却已经一年了,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重新配置力量。”这一论断( ) A.符合苏俄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 B.突破了新经济政策的制约 C.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做准备 D.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列宁坚持新经济政策是适合国情的正确决策,故A项正确;材料提出“要重新配置力量”而非改变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 9.(2016·潍坊高三期末)自1926年到1939年,苏联的城市人口翻了一倍多,其增长率美国需要30年而大多数欧洲国家需不少于一个世纪的时间才能达到。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大战影响了欧美各国人口增长 B.苏联工业化促进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C.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城市人口增长较慢 D.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使欧洲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6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9年,故A项错误;当时苏联处于斯大林统治时期,其城市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美国,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片面发展重工业,所以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故B项正确;美国经济危机使城市人口增长较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于20世纪初期,且工业革命会推动城市的发展,故D项错误。 10.(2016·太原期末)下图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 B.苏联(俄)工业产值增减情况 C.苏联(俄)农业产值增减情况 D.美国经济发展总量变化情况 答案 B 解析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之后美国社会就业率急剧下降,故A项错误;苏联20世纪20年代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产值急剧上升,故B项正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生产增幅缓慢,故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国家忙于战争,经济发展缓慢,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图中1920年前后的曲线与美国不符,故D项错误。 11.1933年8月,中国《东方杂志》发表的《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写道:“苏俄的五年计划上的新生活,不单是该国的一大经济的试验,实在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此言论( ) A.表明学习苏联成为了世界潮流 B.肯定“五年计划”试验的价值 C.揭示了计划经济适合人类全体 D.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已被摒弃 答案 B 解析 《东方杂志》为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不能表明学习苏联是世界潮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五年计划上……社会主义试验”认同“五年计划”的成果,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认为苏联五年计划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而非适合全体人类,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自由主义经济,故D项错误。 12.(2016·莆田一模)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 图一 五年计划,四年完成 图二 工作付酬的美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答案 A 解析 图一反映的是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体现,图二是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反映的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二者的共同之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苏联工业化建设中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建立前,苏联没有建立起工业化,而美国在罗斯福新政前已经完成工业化,罗斯福新政是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实行的,苏联当时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故两国没有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故C项错误;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6·渭南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到震惊。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并没有获得经济独立。因此,他们是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太注意苏联人缺乏个人自由这一点,因为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苏联认识不同的原因。 答案 (1)原因:苏联在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公民的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法治不健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不合理;轻视民生,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文化上:教育和文化传媒受到政府的控制。 (2)原因:苏联在短时期内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落后。 (3)原因: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得到一定的保障;经济、科技、文化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看到了苏联民主、民生、民权方面存在的弊端。 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落后,更关注苏联经济、军事的发展。 解析 (1)大多数西方人否认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原因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依据材料一回答“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弊端。 (2)发展中国家以羡慕眼光看待苏联,原因在于二者之间的差距,一方面是苏联在“斯大林模式”指导下,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上的落后。 (3)对苏联认识不同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苏联对比的差距,西方国家民主制度完善、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社会发展超过苏联,因此不太认可苏联的成就;而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落后于苏联,因此苏联成为羡慕学习的对象。 14.(2016·潍坊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 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革命发展的客观进程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邓小平曾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摘自肖枫《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依据两国的具体实践,评述材料中两位领导人的共同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答案 评分说明:概括出两位领导人的共同观点。 能依据当时两国的具体实践正确论证该观点。 示例:观点:都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重视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正确处理好革命精神与个人物质利益的关系。 论证:两位领导人在强调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的同时,更突出强调了重视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重要性。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收集制;中国在农村实行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两者都充分考虑了农民的个人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解析 首先提炼出两位领导人的共同观点,即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重视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正确处理好革命精神与个人物质利益的关系。然后选取合理的史实加以论证,如选择列宁新经济政策中农业政策、以及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明它们是如何维护农民的利益,进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