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6讲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6讲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学案

第6讲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考纲要求]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易混提醒] 关于法国政体理解上的易混点 ‎(1)在法国政权更迭中出现的王朝大部分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并非封建王朝,比如法兰西第一帝国、第二帝国、七月王朝等。‎ ‎(2)法国近代的共和制与当代的共和制有所不同,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而从法国第五共和国(1958年建立)开始,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轻巧识记] “一、二、三”归纳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名师指津]‎ ‎1.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本质区别 英国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德国议会是虚,君主是实,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 ‎2.正确看待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进步性 德国的统一与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图解历史]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与特点 ‎[答题术语必备]‎ ‎1.法国历时百年才确立共和政体,是其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总统与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相互制约。‎ ‎3.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是实,立宪为虚,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它一方面巩固了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最终把德国拖进世界大战的深渊。‎ ‎4.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5.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历程充满了长期性、曲折性,但是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考向一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及特点 ‎[史料研读]‎ 史料一 近代法国政体的演变 史料二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产生。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首脑,有任命军政要职、提出法案和解散众议院等重大权力。‎ 第九条 参议院得以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第十条 共和国总统,非得两院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1.史料一反映了法国政权交替频繁、政局动荡,但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政体,体现了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 ‎2.史料二信息“总统由……国民议会……多数票产生”说明法国出现了代议机构;总统权力空前强大,说明保守势力较大。总统由选举产生且权力受到制约,反映出具有民主共和制的一些特点。‎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体现了什么特点?原因何在?‎ 试答:(1)特点:具有反复性、曲折性。(2)原因:封建势力强大,专制观念根深蒂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软弱。‎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试答: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 ‎[史论归纳]‎ ‎1.共和体制确立的过程与特点 ‎(1)法国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激烈,政权在两者之间交替频繁、政局动荡。‎ ‎(2)具有曲折性。共和派与君主派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2.曲折性的四大成因 ‎(1)政治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 ‎(2)经济原因: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3)阶级原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 ‎(4)外部原因:欧洲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3.1875年宪法的特点 ‎(1)立法权由参、众两院行使,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创制法律。‎ ‎(2)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权力受议会和内阁的制约,是议会共和制政体。‎ ‎(3)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但内阁部长须对议会负责。‎ ‎[对点训练]‎ ‎1.(2017·山东德州调研)“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作出明确规定,但既然宪法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那么自然也就意味着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君主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又由间接选举产生,因而这一宪法也同样适用于君主制。一俟君主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一变为国王,参议院可一变为贵族院。”这反映出法国1875年宪法(  )‎ A.脱离法国国情 B.获得了两派的竭力支持 C.不能维持长久 D.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解析:‎ 选D。本题考查法国1875年宪法。根据材料可知1875年宪法不是脱离了法国的国情而是根据法国国情而制定通过的,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1875年宪法又称为一票定共和,由此可知并没有得到两派的竭力支持,故B项错误;从材料并不能看出其不能维持长久,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对共和派而言……而对君主派来说”可知,该部宪法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 ‎2.(2017·河南信阳高三调研)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的这种做法折射出当时法国 (  )‎ A.总理与皇帝共同执掌行政权力 B.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十分激烈 C.共和派在两院占据压倒性优势 D.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趋向相同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此情景出现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后,在1875年法国以一票多数求得共和,说明除共和派以外的保守派的势力也很强大,在1876年新任内阁总理在两院亮相场景中可以体现,在众议院他大声宣布是共和派,是为了在共和派占多数的众议院赢得支持,而在参议院大声宣布是保守派,是为了在保守派占多数的参议院赢得支持,这也说明了两派都很有势力,总理要讨好他们,两派斗争激烈,故B项正确。‎ ‎3.(2017·江西赣州高三模拟)1877年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辞职,并任命保王党人组阁,此举遭到众议院的抵制。他又下令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结果共和派仍占上风,他只好同意共和派人组阁。1878年初共和派又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他被迫辞职。这表明(  )‎ A.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B.共和派实际占据了优势 C.法国政局始终动荡不定 D.保王党人已经完全失败 解析:选B。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法国确立了共和制,与题目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结果共和派仍占上风,他只好同意共和派人组阁。1878年初共和派又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他被迫辞职”表明了共和派实际占据了优势,故B项正确,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政局才告稳定,故C项错误;共和党在参议院获胜,并不代表其他党派的完全失败,故D项错误。‎ 考向二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研读]‎ 史料一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 ——德意志帝国宪法 史料二 漫画解读德国发展 图一 木桶的木条是德意志各邦,箍木桶的铁条指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 图二 年老的俾斯麦仍然身手不错,喻指德国的经济迅速腾飞。‎ 史料三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1.史料一说明君主拥有巨大的权力,包括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君主的权力高于议会。‎ ‎2.史料二中“各项法令”“箍木桶”“铁条”“迅速腾飞”等信息说明君主立宪制适应并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3.史料三信息“粉饰门面”“封建残余”“军事专制”反映出德意志帝国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色彩、军国主义残余的特点。‎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议会的权力和法国有何不同?法、德两国议会权力的确立和差异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试答:不同:德国议会立法权受皇帝制约,无行政制约权。说明:代议制民主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议制民主的差异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 ‎2.如何理解史料三中有关马克思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观点?‎ 试答:一方面,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君主立宪制,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制,与专制体制相比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帝国宪法立宪是虚,专制是实,保留了大量专制主义残余,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史论归纳]‎ ‎1.《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 ‎(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 ‎(2)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内阁工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 ‎(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 ‎(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2.德国代议制民主存在缺陷的原因 ‎(1)德国是容克地主(封建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专制残余。‎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对点训练]‎ ‎1.(2017·乌鲁木齐一诊)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1882年,俾斯麦又说,没有一个政党能够统治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没有一个政党有足够的力量,能进行调停。这说明德意志(  )‎ A.统一前后政治制度没有发生变化 B.议会依从于普鲁士国王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 D.是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 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知,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认为政府只需对国王负责,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认为没有一个政党能统治整个帝国,说明德意志统一前后国王的权力都很大,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C项正确。统一后德意志帝国为君主立宪制,A项错误;B项是对材料的部分解读,不全面;D项不符合史实,德意志帝国内存在政党。‎ ‎2.(2017·湖北强化训练)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 A.帝国皇帝      B.帝国议会 C.联邦议会 D.天主教会 解析:选A。根据题干时间“1890年”可知,德国已经统一,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宰相由皇帝任免并对皇帝负责,因此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帝国皇帝,故选A项。‎ ‎3.(2017·安徽蚌埠一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议会议员地位低下 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C.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解析:选C。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其成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故A项错误;仅帝国议会议员不领取薪酬不能表明德国经济困难,故B项错误;帝国议会议员是普选产生,具有民主性。他们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如果领取薪俸或报酬,就有可能受政府所控,不利于民主,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民主的发展,故D项错误。‎  (2016·高考课标全国卷Ⅲ)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思路点拨]‎ 定位 知识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共和政体确立 解读 题干 信息:1875年以后——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 主旨:法国由内阁更迭频繁到政局稳定 辨析 选项 ‎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当时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但却出现了政局不稳的状况。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后,法国政体发生了变化,总统权力增加,这一政体的变化有利于稳定政局,故应选A项。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戴高乐1958年修宪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排除C项;法国为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 ‎[方法点拨] 限制型选择题——紧扣条件 所谓限制性条件是指试题对答案诸多的限制条件,使答案具有唯一性,解答此类选择题主要紧扣“条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紧扣限制性条件。限制性选择题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限制性,这种限制性主要表现为对时间、方位、频率、大小、多少、秩序、长短、程度等的限定。解题中把握了这些限定,就找到了解题的钥匙。应该注意的是,一道试题中的限制性条件往往不止一个,审题时不要顾此失彼。‎ ‎(2)挖掘隐含的条件。限制性选择题的限制性条件不仅呈现在题目的表现,还常常隐含在题目的表述中。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是解题不可或缺的关键途径。‎ ‎(3)重点关注程度词。题干中的程度词主要分布在备选项中,往往具有绝对性,要么完全肯定或否定某一历史事实,要么以偏概全,不留余地。关注这些程度词,是排除错误、找到答案的巧妙方法。‎ ‎(4)运用阶段性特征。限制性选择题往往是在时间上做文章,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并运用这些特征为己所用,是迅速排除错误选项、找出正确答案的必要措施。‎ ‎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解析:选A。理解德国在19世纪晚期的政治经济形势。1871年初,普鲁士王国完成德国的统一,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在帝国内延续,使得德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发展缓慢,故A符合题意。‎ ‎2.(2017·山东日照一中检测)对比近代英、德两国政治制度,选择正确的内容填入表格空白处(  )‎ 比较项 英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议会 君主 君主权限 统而不治,无实权 内阁产生途径 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君主任命,对君主负责 A.君主凌驾议会之上,掌握国家实权 B.议会至上,君主是国家的象征 C.君主权力有限,只掌握行政权 D.君主代表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 解析:选A。德国保留了浓厚的君主专制色彩,是不成熟的代议制。《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元首是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有任命宰相和高级官吏、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的权力,同时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帝国宰相由普鲁士首相担任,只对皇帝负责。因此A项符合题意。‎ ‎3.(2017·江西盟校一联)“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解析:选D。《德意志帝国宪法》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同时建立了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与自由;“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说明其专制色彩比较浓厚,故D项正确。‎ ‎4.1885年镇南关大败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后,法国总理茹费理在众议院要求通过一项200亿法郎的追加军费预算,以加强对中国和越南的侵略,遭到反对党群起抨击。最终,预算案在众议院以149票对306票告败,茹费理当即率内阁各部部长集体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  )‎ A.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 ‎ B.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规定相悖 ‎ C.说明法国奉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 ‎ D.旨在抗议众议院反对通过预算案 解析:选A。本题考查法国责任内阁制。从材料中的茹费理内阁向总统府递交辞呈来看,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故A项正确;宪法规定由总统负责内阁组成,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法国奉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故C项错误;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旨在抗议反对党,故D项错误。‎ ‎5.(2017·湖北百校大联盟联考)下图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  )‎ A.宰相掌握一定立法权 B.代议制民主不健全 C.帝国议会对宰相负责 D.议会成为宰相的工具 解析:选B。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缺陷。宰相掌握一定立法权不符合史实,德国立法权归议会和皇帝共同掌握,故A项错误;漫画体现了俾斯麦给帝国议会“上弦”,让其继续走动,说明德国的代议制民主不完善,故B项正确;帝国议会不对宰相负责,对皇帝负责,故C项错误;漫画主要体现了宰相和议会之间的关系,议会并没有成为宰相的工具,故D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