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普通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普通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高一普通班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历史学家许倬云曾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家族主义关系破裂,家族纽带瓦解引起的社会流动”。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 宗法观念已经消亡 B. 血缘政治逐渐瓦解 C. 地方势力日益增强 D. 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家族主义关系破裂,家族纽带瓦解引起的社会流动”表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贵族政治逐渐发生变化,故答案为B。宗法观念一直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地方势力,排除C。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出现中央集权制度,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 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答案】B ‎【解析】‎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这解决了贵族在土地财产和权力继承上的矛盾,确立了王位继承的唯一性,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安定和团结,并被后世沿用,故选B。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以前就已经实行,排除A。宗法制下,财产的继承是嫡子优先,然后庶子,故C项错误。宗法制协调的家族内部关系,而不是家族之间的关系,排除D。‎ ‎【考点定位】宗法制 ‎3.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B. 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 C. 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万户”可知秦朝将天下豪富迁于咸阳十二万户便于充实关中地区的人口,从而提升关中地区的地位,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强化关中地区的地位,而不是强调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排除A项;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关中地区的发展,而未涉及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未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4.西汉武帝元封年间全国有一百零八个郡国一级政区,这些政区由中央直接管理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为了加强中央对这些政区的管理,汉武帝创建了 A. 中朝制度 B. 刺史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三司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郡国的管理创建了刺史制度,故B项正确;中朝制度是为了削弱三公九卿的权力,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三司制度有两种,一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的财政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二是明代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故D项错误。‎ ‎【点睛】由时间排除CD,由“全国有一百零八个郡国一级政区”排除A项。‎ ‎5.《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宋代政治制度沿袭唐代,基本没有发展变化 B. 政事掌握在三省手里,三省长官拥有实权 C. 君权被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架空 D. 宋代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分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说明宋代设立了二府三司分散相权,这使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分散,故D项正确;“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宋代政治制度在沿袭唐代制度的同时又有所变化,故A项错误;“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这说明三省长官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C项错在 “架空”,宋代制度的意图是为了加强君权,故错误。‎ ‎6.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D. 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答案】A ‎【解析】‎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故中国人通过不同的途径救国,故A正确;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后,故B错误;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错误;资产阶级力量是否强大与不同的途径救国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的影响出发,即可得出三者的共同背景,即可民族危机严重,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7. —场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之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运动就此终止。自1895年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 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变化可以反映 A.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 民族危机激发国人加快救国实践 C.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效果超过西方 D. 革命成为社会变革的唯一主旋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对中国后20年的影响,没有体现洋务运动的破产的问题,故A项错误;“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自1895年算起……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说明了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故B项正确;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和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不符合史实,故C.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 ‎8.如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领导阶级 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 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 两大阶级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 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 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的认识。“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因此A项正确;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有一致的地方,但其实质不同,因此B项错误;资产阶级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故C项错误;农民阶级没有经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各阶级的反抗斗争 ‎9.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抵御外辱;1937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根本原因是因为( )‎ A. 党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 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 党重新认识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成为中国人民主要任务,因此,国共两党能够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B;AD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10.“《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故C项正确;A、B不是“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排除;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体现,不是“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排除D项。‎ ‎【名师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方案的影响解答即可。‎ ‎11.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 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分封制不利于统一,故D正确。材料说明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故A排除。分封制不利于加强王权,故B排除。材料反映郡国并行不利于消除内乱,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 ‎12.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父母官”、“爱民如子”等信息可知,这说明传统中国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密切结合,“家”和“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其本质就是家庭、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错误;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特征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安土重迁的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3.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A. 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B.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C. 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 D.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答案】C ‎【解析】‎ 题干说到了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官制,这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皇权而设置的不同官制,目的是加强皇权专制,故AD错误;中央官制是体现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演变,而不是体现对地方的管理,故排除B;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体现了对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继承,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对汉武帝时期中朝官职设置的传承,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则是传承了隋唐时期分相权的原则,元朝时期的中书省则是隋唐和宋元以来对中书省这一官制的传承,故选C。‎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比较类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这一题在考查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变化,这种考查变化的题目在高考命题中占有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因为比较是将历史知识深入探讨的方式之一,需要引起考生的关注。‎ ‎14.此机构的官员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此机构出现于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D ‎【解析】‎ 结合材料此机构的官员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有皇帝一人裁决,君主一人完全专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再结合学过的知识可知此机构是清朝设立的军机处,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 点睛:材料“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有皇帝一人裁决”是关键信息。‎ ‎15.“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某“廷寄”系用牛皮纸封制,信封两侧有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材料表明军机处 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 掌握了军政要务的决策权 C.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制皇权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答案】A ‎【解析】‎ 清朝上谕有两种:第一种是明发,交给内阁六部执行;第二种是寄信,皇帝向地方官下达命令,地方政府遵照执行。两者都注重政令畅通,所以选A;军机处能协助皇帝快速处理内政外交,但没有决策权,排除B;军政要务决策权在皇帝手上,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军机处是清代最重要的权力中枢,其他机构制衡不了军机处,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对教材已有定论重要知识点,要遵行教材上的结论性表述。如本题虽涉及军机处发布文件的不同形式,但不能改变关于军机处的机构特点和深层次影响。‎ ‎16.根据甲骨卜辞,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D. 最高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可知A项正确;B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特点。C是秦朝以后才有皇帝制度。D体现出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排除。‎ ‎17.“西周的这套制度,尽管对周帝国的迅速扩张贡献极大,但是,经过四百年左右的发展,这套制度在所谓春秋时代土崩瓦解。经战国,终为秦制所彻底替代。”文中“秦制”指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选项,王位世袭制度自夏朝创建而非秦制首创,故错误;B选项,分封制度是西周的典型制度,最终在春秋战国逐渐瓦解,而非秦制首创,故错误;C选项,宗法制度是西周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继承问题的一项重要制度,而非秦制首创,故错误;D选项,根据材料西周的制度是针对地方统治的分封制度,这种制度存在弊端不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秦朝建立之后改分封制度为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选项符合题意,正确。‎ ‎18.(南北朝)裴侠将自己的清廉归功于“祖宗功业”。有学者指出,“这种攀附祖先、将自己的‘优秀基因’归功于‘家族遗传’的逻辑,是和当时盛行的‘士族血统论’一脉相承的。”当时“士族血统论”的盛行是由于实行了 A. 郡国并行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九品中正制考查的是门弟出身,导致士家大族垄断的官场,故C项符合材料主旨;ABD三项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9.“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政事堂”设在门下省,主要是因为门下省 A. 具有审核诏令及封驳权 B. 负责草拟及颁发诏令 C. 有权召集三省长官议事 D. 秉承政令并贯彻执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选项的职责是唐朝门下省的职责即:审议和封驳,故在门下省方便决策提升效率,故正确;B选项,是中书省的职责,不符合门下职责故错误;C选项,是皇帝的职责而非门下省的职责,故错误;D选项是尚书省的职责,而非门下省职责,故错误。‎ ‎20.下图为中国某一朝代机构设置示意图。这样的制度设计 A. 保证了贵族政治上特权地位 B. 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C. 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丞相制度 D.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选项,材料中的机构应该为元代行省制度,是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与贵族特权无关,故错误;B选项,表述不准确,早在秦朝的郡县制度就已经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的体系,行省制度并非首创;C选项,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制度是明朝朱元璋加强专制的举措而材料是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不符合,故错误;D选项,行省制度加强了对于地方的控制,适应了元朝疆域扩大的要求,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合题意故正确。‎ ‎21.孔子,姓孔名丘。近年来,很多孔姓人氏纷纷前往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寻根问祖。与这一现象出现有直接关系的古代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皇帝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很多孔姓人氏纷纷前往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寻根问祖”,这体现了血缘关系,与宗法制有关,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世袭制,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政治制度,同题干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皇帝制同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 ‎22.《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此举主要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扩大地方权力 C. 恩泽所有皇族 D.‎ ‎ 削弱宰相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通过这项措施,王国的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推恩令”是削弱地方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中措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是恩泽所有皇族,故C项错误;材料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对宰相权力的削弱,故D项错误。故选A。‎ ‎23.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平民开展了长期的反对贵族专政的斗争,也迫使贵族做出让步,许多有利于公民权的法案不断颁布,平民的公民权不断增加。这些法案的颁布表明 A. 贵族让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B. 平民与贵族取得了平等的地位 C. 平民的不懈斗争是重要推动力 D. 罗马帝国疆域扩大的现实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平民开展了长期的反对贵族专政的斗争,也迫使贵族做出让步”“许多有利于公民权的法案不断颁布,平民的公民权不断增加”说明罗马平民长期与贵族斗争迫使贵族做出让步,平民也获得很多公民权利,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平民的法案,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罗马社会发展过程中平民的斗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故C选项正确;平民的斗争迫使贵族做出让步,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平民的法案,是平民的斗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不是贵族的让步,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可知,平民的斗争迫使贵族让步,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公民权的法案,但不能够得出平民与贵族取得了平等的地位,故B选项与史实不符;罗马帝国的建立是在公元前27年,故D选项与材料不符。‎ ‎24.据史料记载,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召集内阁会议,有七个部长参加,七人均反对林肯的主张,最后,林肯却宣市:“七人反对,一人赞成,赞成者胜利。”林肯此举 A. 体现了总统掌握了最高行政权力 B. 行使了总统对国会立法的否决权 C. 反映了中央权力结构的微妙变化 D. 违背了1787年宪法权力制衡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行驶行政权,议会负责立法权,最高法院行驶司法权,材料中虽然内阁反对总统主张,总统依然可以行驶权力,说明美国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议会立法的信息,故B项错误;美国实行总统任命内阁制,材料现象符合美国权力运作特点,并没有违背1787年宪法原则,故C和D项错误。‎ ‎25.1901年,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抨击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南京条约》签订 B.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的时间1901年以及“洋人的朝廷”,可知材料所说的是有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B、C选项都与此无关,故排除。‎ ‎2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议会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依据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1787年宪法 D. 《拿破仑法典》‎ ‎【答案】A ‎【解析】‎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为了限制王权颁布《权利法案》,从而议会权力开始上升。国王权力开始下降,故A正确;B和D是法国的;C是美国。‎ ‎27.‎ 华盛顿1786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美国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争取民族独立 B. 推举华盛顿为国王 C. 实行联邦制 D 两党交替执政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美国把邦联制变成联邦制,所以美国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实行联邦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786年美国早已经独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华盛顿不是国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实行联邦制而非两党交替执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8.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确立,前后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历史,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最早确立于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定君主立宪制,法国是1875年确立共和制,美国是1787年确立共和制,德国是1871年确立君主立宪制,故A正确;B、C和D项不是最早。‎ ‎29.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 作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B. 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C. 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D.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卡梅伦的演讲,英国首相在经济、生活中没有特权,定期去“下院接受质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英国政治生活中,作为内阁首脑的首相,要接受议会的监督,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是在控诉首相的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的不相称,B项不符合题意;卡梅伦不是在标榜自己为官清廉,首相在政治生活中坚持与阁臣共进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英国的首相是政府首脑,拥有行政权,D项错误。‎ ‎30.2017年10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针对部分伊斯兰国家的入境禁令因涉嫌违宪已被两个州上诉至最高法院。材料反映出美国政体的原则是 A. 中央集权制 B. 分权与制衡原则 C. 联邦制原则 D. 总统的权力至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总统特朗普签署的针对部分伊斯兰国家的入境禁令因涉嫌违宪已被两个州上诉至最高法院”可见总统受到联邦法院的制衡,故选B。美国不是中央集权制国家,A表述错误,排除A。联邦制不符合“政体”的含义,故排除C。美国是民主制国家,“权力至上”不符合美国史实,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24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他(毛泽东)对大革命危机时期的形势洞察秋毫,在八七会议上就指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在8月湖南省委研究秋收起义计划时毛泽东坚决主张举共产党的旗帜,“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们则应立刻坚决的树起红旗”。于是湖南省委制定的行动纲领上就明确提出,鉴于国民党已经成为压迫、屠杀民众的工具,这次暴动不再用国民党的名义来号召工农群众参加起义。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摘编自岑中柱《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打出不同旗帜之原因初探》‎ 材料二 八七会议确定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的新方针。会后,武装起义在全国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据统计,仅在三个月内,爆发的秋收起义就有22次,但唯独湘赣边秋收起义获得了胜利结局,“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爱国、杨桂香等《试论秋收起义的意义与特点》‎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意义。‎ ‎(2)材料二中“胜利结局”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能够取得此“胜利结局”的主要原因。‎ ‎【答案】(1)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决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利益的主张;有利于得到广大工农阶级的支持。‎ ‎(2)胜利结局: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原因:毛泽东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解析】‎ ‎【详解】(1)意义:据材料一,由“鉴于国民党已经成为压迫、屠杀民众的工具,这次暴动不再用国民党的名义来号召工农群众参加起义”可知,秋收起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决心;由“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旗子”可知,秋收起义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利益的主张;由“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可知,秋收起义有利于得到广大工农阶级的支持。‎ ‎(2)胜利结局:据材料二“八七会议确定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的新方针”及“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可知,“胜利结局指的是中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原因: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总结井冈山革命斗争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3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其影响有哪些?‎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答案】(1)图一:秦朝;图三:元朝。‎ ‎(2)科举制影响:①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提高了官员素质。③促进了儒学的传播。④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促使教育官本位 ‎ ‎(3)①指皇帝或秦始皇。②郡县制。③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延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4)①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成祖设内阁②雍正设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解析】‎ ‎【详解】(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图一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属于秦朝开创的,图三的行中书省体现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所以图三是元朝开创的。‎ ‎(2)所示的朝代是唐朝,唐朝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然后回答出科举制度的常见影响即可,例如,科举制度的选官权力属于中央,也就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再例如,科举制度依据考试成绩这样就会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等。‎ ‎(3)根据“(秦朝初年)”可知“上”指的是秦始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他在地方推行的是郡县制,影响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即可。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延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变化主要突出两点即可,一是明朝的废除宰相,然后设殿阁大学士,二是清朝的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