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和科教文化第39讲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化学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和科教文化第39讲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化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化 ‎1.“两弹一星”‎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核威胁。‎ ‎(2)成就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 核心论点: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2.载人航天技术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成就: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果: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2)意义: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不仅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4.计算机技术 ‎(1)1983年,成功研制“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此后不断进步,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2)2016年,我国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机应用领域最高奖项。‎ ‎5.生物技术 ‎(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3‎ 高考总复习 ‎(2)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为提高国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特点:基本性的和长期性的方针。‎ ‎5.贯彻实施 ‎(1)初见成效 ‎①原因:受“双百”方针的鼓舞,艺术家创作热情高涨。‎ ‎②表现:优秀作品有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 ‎(2)遭遇挫折 ‎①原因: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②表现: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③危害: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3)文艺的春天 ‎①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极左路线;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②表现: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1.开基创业 ‎(1)政策 ‎(2)成就 ‎2.遭遇挫折 ‎(1)表现 ‎(2)危害: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教育事业,造成了人才的缺乏和断层,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3.复兴发展 ‎(1)教育改革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教育战线上全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 23‎ 高考总复习 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②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③20世纪90年代,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2)教育投资 ‎①在实行国家拨款的同时,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启动“希望工程”。‎ ‎②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漫画解史】 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背景 信息提取:中国研制原子弹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核威胁,增强国防实力。‎ ‎【教材补遗】‎ ‎1.星火计划:“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誉名为“星火计划”,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农村大地。1986年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 ‎2.863计划:1986年3月,邓小平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批示。1986年11月,“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正式启动。“863计划”以前沿技术研究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旨在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 ‎【构图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成就 ‎【误区警示】‎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VS中华人民 23‎ 高考总复习 共和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两者实质不同。‎ ‎【构图解史】 理解“双百”方针 信息提取:在艺术问题上实行“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实行“百家争鸣”。“双百”方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 ‎【轻巧识记】 现代中国的教育 ‎【图解历史】 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关系 重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的发展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和氢弹,原子弹是一种核裂变型原子武器,氢弹是一种威力更为强大的核聚变型原子武器。“两弹一星”研制的直接目的是打破美、苏的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因而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对点训练] (2020·天津二模)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得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B.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3‎ 高考总复习 C.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解析:选C。C项与材料中“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相符,故选C项。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与材料中“1967年”不符,更何况氢弹不可能是主要条件,排除A项;1955年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与材料中“1967年”不符,排除B项;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排除D项。‎ ‎ “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新时期中国的科技史研究 史料 2017年,中国科技史作为一个学科、一项职业化和建制化的学术事业走过了一甲子岁月。……随着编著古代科技史丛书,即26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顺利进行,我国学者们在思考如何尝试新视角、新方法和新范式。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开展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时尝试了社会史、文化史等视角……同时深化文化遗产认知、科技典籍整理、科技与社会、科学传播等方面的工作,以期突破过去的“成就阐释”模式,努力在微观考释和宏观叙事方面有新作为。‎ ‎——张伯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家六十年之探索》‎ ‎(发表于《光明日报》2017年1月26日)‎ ‎【解读】 史料主要说明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史的研究成就显著。‎ ‎【思考】 史料体现了在新时期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取得哪些成就?有哪些新突破?‎ 试答:                                    ‎ ‎                                    ‎ ‎【提示】 成就:完成了古代科技史丛书的编撰;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等视角开始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深化了文化遗产认知、科技典籍整理、科技与社会、科学传播等方面的工作。突破:在微观考释和宏观叙事方面有新发展,突破了“成就阐释”模式。‎ ‎ “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1.“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和平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政治:中华 23‎ 高考总复习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民主法制逐步发展完善,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②经济: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使国力迅速增强,对科技的需求大大增强。‎ ‎③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继承并借鉴中外优秀科研成果,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④其他: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等。‎ ‎(2)不利因素 ‎①主要在于“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②历史上轻视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比较直接的是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普遍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③相当一段时期闭关自守,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交流。‎ ‎ “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 ‎(1)背景:①美国敌视新中国,企图扼杀新生政权。②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③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紧张。‎ ‎(2)侧重点: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以提高国防实力。‎ ‎(3)影响:①巩固并维护了中国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世纪80年代以来 ‎(1)背景: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③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2)侧重点:①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3)影响: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重点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文艺的发展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教育大革命”的提出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突出强调了“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右倾思想和教条主义思想”,提出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应当成为中等以上学校“普遍和经常的方法”,提出“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从大区到省、地、县都要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要求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普及高等教育。 “教育大革命”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教学改革,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勤工俭学。‎ 23‎ 高考总复习 ‎[对点训练] 1.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B.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 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解析:选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时期培养的工科毕业生数量较多是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建设的需要,故选B项。1965年,我国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美工科毕业生的比较,无法反映出中美教育差距的缩小,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D项错误。‎ ‎2.“科教兴国”‎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对点训练] 2.(2020·江苏苏州一模)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公式表述是: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75%)+资本增长(25%)。美国1984年以后,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增长+教育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  )‎ A.提出了“双百”方针    B.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C.恢复了高考制度 D.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选D。据材料“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增长+教育增长)”可知,科技与教育的作用比较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国采取“科教兴国”战略,故选D项。1956年推出“双百”方针,与材料表述时间不相符,排除A项;颁布《义务教育法》只突出了教育的作用,未提及科技的重要性,排除B项;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与材料表述时间不相符,排除C项。‎ ‎ “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实证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调整 史料 1952年6月至9月,中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了服务于集权体制的“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1952年的院系调整虽然能缓解当时的技术人才短缺,解决了中国高等教育中工科过于薄弱的痼疾,但其缺失不容轻忽。当时,中国政府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实况缺乏了解,将苏联的教育经验作泛政治化理解,甚至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混同起来,进而全面否定欧美国家以及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有益的学术传统,摒弃了本科的通识教育,‎ 23‎ 高考总复习 办学主体也从过去的多元化改变成一元化。‎ ‎——据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 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整理 ‎【解读】 史料主要评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特点及缺失。‎ ‎【思考】 分析史料,指出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所造成的缺失之处。‎ 试答:                                    ‎ ‎                                    ‎ ‎【提示】 将教育政治化,全面否定了欧美国家以及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有益的学术传统,摒弃了本科的通识教育,办学主体变成一元化,等等。‎ 实证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教科书的变化问题 史料 1954年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包括资本主义以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三部分,核心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和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及其运行。其中社会主义经济部分是按照计划经济的逻辑编写的,例如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不能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本书中文版在次年就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体系结构的主要依据。‎ ‎20世纪80年代,各大院校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在原有的体系框架内纳入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企业的自主性等与商品经济有关的内容。‎ 进入21世纪,政治经济学教材出现一系列创新。在结构上,有的版本打通“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用统一的框架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有的版本在“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之外增加“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篇目。在内容方面,在“资本主义部分”突出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在“社会主义部分”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摘编自张卓元等著《新中国经济学史纲》‎ ‎【解读】 史料主要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阶段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受时代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 ‎【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各阶段体现了怎样的特点?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试答:                                    ‎ ‎                                    ‎ ‎【提示】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点: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借鉴苏联教科书体系,强调单一计划经济。背景:中国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②改革开放后——特点: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纳入与商品经济相关的内容。背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23‎ 高考总复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措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③进入21世纪——特点: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体系上发生变化,更强调对市场经济的探讨,关注现实问题。背景: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趋势。‎ 实证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特点 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岑仲勉、吕思勉在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但是通观全局,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武则天应得到基本肯定”。‎ ‎——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 ‎【解读】 史料主要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个阶段对武则天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历程及特点。‎ ‎【思考】 依据史料,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对武则天的研究受历史环境的影响这一结论。‎ 试答:                                    ‎ ‎                                    ‎ ‎【提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党和政府提倡“双百”方针,主张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在对武则天评价问题上出现了各抒己见、言论自由的良好氛围。“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思想泛滥和“四人帮”对文化思想的控制,使“双百”方针遭到破坏,在对武则天评价问题上,歪曲历史事实,严重阻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在文化领域进行拨乱反正,提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路线,“双百”方针重新焕发生机,在对武则天评价问题上,给予了客观公正的地位。‎ ‎“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事业的特点 ‎(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 ‎(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3)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 ‎(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 23‎ 高考总复习 ‎(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双百”方针实施的意义与经验教训 ‎(1)意义 ‎①“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技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③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 ‎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经验教训 ‎①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 ‎②在文学艺术领域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这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③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同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的关系。‎ ‎(3)自身因素:革除高校自身弊端的内在要求。‎ ‎“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调整的原因 ‎(1)国外因素:国际局势的推动与苏联教育模式的吸引。‎ ‎(2)政治因素:巩固政权、发展教育的需要。‎ ‎(3)经济因素:国民经济体制与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4)思想因素:思想纯化提供的便利。‎ ‎2.辩证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调整 ‎(1)积极影响 ‎①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②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基本格局,优化了教育结构。‎ ‎③扩大了高校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④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功能的转变。‎ ‎⑤改善高等教育的地理分布,促进教育平衡发展。‎ ‎(2)消极影响 ‎①削弱了综合大学的影响力,人文社会学科被边缘化。‎ ‎②专业设置过细,学术生命萎缩。‎ ‎③过度重视意识形态,导致指导思想偏颇。‎ ‎④准备不足、工作过粗、速度过快,有“左”倾倾向。‎ 23‎ 高考总复习 ‎ “家国情怀”下的“历史担当”‎ 恢复高考制度是重建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反映 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战线尤其是高等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它对在全社会重新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对重建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对推进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推进中国教育制度的重建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高考总复习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8·高考江苏卷·T13)《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命题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解析:选B。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相符,故选B项。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A项错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项错误;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D项错误。‎ ‎2.(2015·高考全国卷Ⅱ·T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命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文教育改革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的背景。1952年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选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1952年外交政策没有转变,A项错误;学习俄语的热潮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文化教育改革与学习俄语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 ‎3.(2017·高考全国卷Ⅲ·T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23‎ 高考总复习 命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发展的特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解析:选C。《婆媳上冬学》是新中国扫盲教育的真实写照,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故C正确。文人画注重写意,与材料作品风格明显不符,排除A;20世纪50年代西方流行现代主义,与材料作品风格不符,B错误;材料中作品描述的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不是作者的艺术想象,D错误。‎ ‎4.(2014·高考天津卷·T9)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命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措施的目的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解析:选B。根据时间“195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基本恢复,下一步的目标是实行“一五”计划和进行“三大改造”,为经济建设服务,故选B项,排除A项。由时代背景和材料分析可知,C项不符合史实。此时我国院系调整是为全国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而非仅为天津经济建设服务,D项错误。‎ ‎5.(2013·高考全国卷Ⅱ·T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命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解析:选A。马列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3‎ 高考总复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及其思想是新生国家巩固政权的需要,材料正是这种需要的体现,故选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B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6.(2017·高考全国卷Ⅱ·T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命题点: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解析:选C。材料中高校在校生总数的增长,是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这体现人才选拔制度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A项错在“解决”;材料没有体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排除B项;高等教育并没有普及,D项说法错误。‎ ‎[练模拟·能力提升]‎ ‎1.(2020·江苏南京二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战争形态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以人力、兵力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军事力量已不值一提。赫鲁晓夫说:“民兵,对于有现代化武器的我们来说,这不是军队,这是一堆肉。”为此我国(  )‎ A.发展“两弹一星”计划,应对大国挑战 B.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增强军事实力 C.开展“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 D.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打赢现代战争 解析:选A。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发展“两弹一星”计划,应对大国挑战,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故选A项。“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增强军事实力”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排除C项;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20世纪末,排除D项。‎ ‎2.(2020·百校联盟质监)1985年,中共中央决定: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该决定的主旨是(  )‎ A.推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验 B.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 高考总复习 D.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 解析:选D。题干材料“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表明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故选D项。‎ ‎3.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  )‎ 时间 ‎ ‎1949年 ‎1953年 ‎1956年 文科学生占比 ‎ ‎33.10% ‎ ‎14.90% ‎ ‎9%‎ A.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 B.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可知,1949~1956年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这是受到了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此时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故选A项。‎ ‎4.据统计,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 836个,1980年增加到3 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 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文艺领域的发展布局趋于平衡 B.文化体制改革已深入开展 C.文艺界仍然受“左”倾错误影响 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解析:选C。据材料“据统计,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 836个,1980年增加到3 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 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可知,这一时期新中国艺术团体的发展布局是相当不平衡的,“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思想依旧在作祟,故选C项。‎ ‎5.(2020·河南洛阳二模)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习班”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 A.社会发展渴求专业人才 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D.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 解析:选A。据材料“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 23‎ 高考总复习 ‎,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经济学讲习班”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时的人才培养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故选A项。‎ ‎6.(2019·全国“超级全能生”联考)2000~2009年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万人上升到63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12.6%。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回应 B.多样化办学推动高校的普及 C.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发展 解析:选A。题干中“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万人上升到639.5万人”,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题干中“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同于“高校的普及”,故B项错误;“满足了”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双百”方针,故D项错误。‎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辽宁沈阳三模)1949年12月我国确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普及为主”的教育方针。1953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  )‎ A.扫盲教育已经基本完成 B.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科教兴国”战略出台 D.教育政策完全效仿苏联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1953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 ‎2.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教育》指出今后除本国语文、历史、地理外,凡是苏联已有教材,都要尽可能以它为蓝本,并尽可能结合中国实际来加以改编。这些措施说明(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移植苏联教育 B.中苏之间文化交流开始于教育领域 C.教育配合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23‎ 高考总复习 D.中国已认识到苏联教育体制的弊端 解析:选C。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良好,苏联正在帮助我国推进工业化,而我国学习苏联的教育文化,体现了教育配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故选C项。‎ ‎3.(2020·江苏南京调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该时期我国(  )‎ 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 解析:选D。题干材料“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说明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故选D项。‎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接管、整顿、改造等措施掌握了绝大多数新闻媒体的资产、设备、人员等控制权以后,充分利用这些“喉舌”“工具”或“武器”,对重大政治事件,统一由中央引导,从而形成全国范围的社会舆论。由此可知,新中国(  )‎ A.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政权 B.开展了文化普及教育工作 C.重视对思想意识形态的管理 D.实行新闻自由的方针政策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党和政府通过接管、整顿、改造等措施掌握了绝大多数新闻媒体的资产、设备、人员等控制权”“对重大政治事件,统一由中央引导,从而形成全国范围的社会舆论”可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舆论宣传、意识形态的管理,故选C项。‎ ‎5.(2020·博雅闻道联合质测)1956年,中国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政与幽雨叶》(当时的译名)。由此可知,这次工作会议(  )‎ A.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 B.旨在恢复传统的戏曲剧目 C.促进了文艺创作意识形态化 D.根除了“左”的文艺路线 解析:选A。据材料“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政与幽雨叶》”可知,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都能上演,故A项正确。‎ ‎6.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 23‎ 高考总复习 年份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1976 ‎ 学校数 ‎ ‎955 ‎ ‎73 ‎ ‎1 058 ‎ ‎1 234 ‎ ‎1 326 ‎ ‎1 461 ‎ 学生数 ‎ ‎97 980 ‎ ‎147 094 ‎ ‎264 321 ‎ ‎348 896 ‎ ‎405 030 ‎ ‎385 521 ‎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 A.“文化大革命”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C.“文化大革命”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 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 解析:选C。根据“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后期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故选C项。表格中只有20世纪70年代的情况,无法得知职业教育以前的发展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职业教育已经兴起,排除A项;表格数据可知,1971年学校数为955,而1972年为73,无法体现“逐年上升”,排除B项;表格中仅有学生和学校的数据,没有政治方向的史实,排除D项。‎ ‎7.(2020·广东佛山二模)1957年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1958年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年重新确定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反映了(  )‎ A.“左”倾错误没有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探索 B.社会主义教育改造基本完成 C.“立德树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D.教育领域意识形态色彩加强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社会主义道德越来越受重视,故选C项;“1958年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要求,排除A项;1957年、1958年、1961年基本都在“左”的氛围中进行和调整,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也没有实现新时期教育的目标,排除B项;“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体现了对公民素质发展的要求,对意识形态有淡化的倾向,排除D项。‎ ‎8.(2020·天津河北区模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D.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23‎ 高考总复习 解析:选B。1995年中央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A项是1964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B项是从1999年开始的,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正确;C项是“文化大革命”之前,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D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高校招生制度,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  )‎ 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解析:选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困难,所以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家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所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故B项正确。‎ ‎10.(2020·江苏宿迁期末)改革开放这40多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1年的不到5年上升到2016年的10.35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由1982年的0.58%上升至2015年的44%。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实行 C.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D.教育改革举措深入落实 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因为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故选D项;国民教育体系形成是在1965年,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和教育进步,是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排除B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的提高不是因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排除C项。‎ ‎11.(2020·福建厦门期末)读下表,文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工作情况统计表 全国人口 总数(万人)‎ ‎15岁以上人口 文盲总数(万人)‎ 文盲率(%)‎ ‎1949年 ‎ ‎54 167 ‎ ‎— ‎ ‎80.00 ‎ ‎1964年 ‎ ‎72 307 ‎ ‎23 327 ‎ ‎38.10 ‎ ‎1982年 ‎ ‎103 188 ‎ ‎23 582 ‎ ‎81 ‎ ‎1990年 ‎ ‎114 333 ‎ ‎18 003 ‎ ‎15.88 ‎ 23‎ 高考总复习 ‎2000年 ‎ ‎126 743 ‎ ‎8 507 ‎ ‎6.72 ‎ ‎2010年 ‎ ‎137 053 ‎ ‎5 419 ‎ ‎4.88‎ A.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性质 B.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C.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D.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解析:选A。据表格材料可知,1949~2010年我国文盲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原因不同,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所以国家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故选A项。‎ ‎12.(2020·江苏盐城模拟)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文件《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等学校新的招生政策: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是我国当时(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需要 C.“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D.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 解析:选D。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故A项错误;恢复高考是为了推动教育发展,为了选拔人才,而非扩大办学自主权,故B项错误;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C项错误;恢复高考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故D项正确。‎ ‎13.(2020·广东百校联考)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 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新闻漫画题材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比例呈现曲折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A项正确。‎ ‎1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 23‎ 高考总复习 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改革开放后,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这一变化表明(  )‎ A.党报党刊始终居于舆论主导地位 B.“双百”方针贯彻与否决定报刊业兴衰 C.人民大众的需求制约报刊内容变化 D.报刊业的发展与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材料信息的变化。材料的关键信息是“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变化在于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的创办,再结合时间信息“改革开放后”,可判断是国内形势变化影响报刊业的发展,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1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摘编自F.H.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 材料二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 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 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 ‎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的时间可从文艺复兴运动影响、私人捐赠、国王重视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问题,据材料一从办学的主要力量、培养目标、侧重点等方面分析。第(2)问据材料二从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等方面分析。‎ 23‎ 高考总复习 ‎ 第(3)问从人才培养、思想解放、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说明。‎ 答案:(1)原因:①基督教会掌控减弱;②私人捐赠办学;③国王重视助推。问题:①主要依靠私人捐赠办学;②培养社会精英为主;③不注重社会科学的教育。‎ ‎(2)成果:①建成一批重点大学;②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③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3)共同影响:①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②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③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经济的发展;④推动社会进步。‎ ‎16.(2020·天一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的 农民起义 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史 ‎ 社会主义 运动史 ‎ ‎1952年 ‎ ‎12 ‎ ‎14 ‎ ‎22 ‎ ‎1953年 ‎ ‎18 ‎ ‎16 ‎ ‎26 ‎ ‎1954年 ‎ ‎8 ‎ ‎20 ‎ ‎0 ‎ ‎1955年 ‎ ‎24 ‎ ‎26 ‎ ‎30 ‎ ‎1956年 ‎ ‎19 ‎ ‎21 ‎ ‎17 ‎ ‎1957年 ‎ ‎6 ‎ ‎12 ‎ ‎18‎ ‎——摘编自孙义坤《建国以来高考历史 试卷(全国卷)述评》 ‎ 上表为1952~1957年高考历史试题内容情况表(单位:%)。从中概括出该时期我国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解析:1952~1957年高考历史试题情况的统计表列举了三大知识点所占的比例,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运动史三大部分。结合1952~1957年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以及国际背景,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阶级斗争思想一统天下,所以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占较大的比例,这是注重对革命史的考查;而不管是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都属于政治史,这三大部分占了高考考查的绝大部分;社会主义运动始终处于较高的比例,这说明在美苏“冷战”的影响下,注重意识形态的考查;而1954年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考查是零,这与1954年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淡化意识形态,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国内刚刚展开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关。‎ 答案:示例一 特点:注重对革命史的考查。‎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大运动”“三大改造”‎ 23‎ 高考总复习 的开展);阶级斗争史(革命史)思想一统天下;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历史教学大纲及历史教材的影响。‎ 示例二 特点:内容侧重于政治史。‎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历史教学大纲及历史教材的影响;苏联教育的影响。‎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