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二开学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时的三公,主持国政,号称万石之官,是朝廷的中枢职官。秦代的“三公”‎ A. 权力地位相同 B. 对皇权构成威胁 C. 拥有世袭特权 D. 由皇帝直接任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代的“三公”由皇帝直接任免,享受俸禄,不得世袭,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秦朝丞相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太尉主管军事,但秦朝实际上没有人担任太尉,“三公”权力地位不同;B选项错误,秦代“三公”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材料没有体现其对皇权的威胁;C选项错误,“三公”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北宋立国之初鉴于原藩镇或割据政权内的官员不能一一削职为民,故设通判“使之督察方镇”。可见,北宋设置通判旨在 A. 取代地方长官知州 B.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 增强地方军事实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宋设立通判的目的是“使之督察方镇”,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通判的作用是督查地方,为知州副职,并非是取代知州;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不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D选项错误,通判的作用是督查地方,不能增强地方的军事实力。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严格限制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只允许他们在五口通商口岸中的一定范围内活动。清政府这一做法 A. 客观上抵制了西方文化冲击 B. 体现其外交观念逐渐走向成熟 C. 延缓了西方列强的侵华步伐 D. 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严格限制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对文化接触严格限制,这一做法客观上抵制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这一做法仍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不能体现其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C选项错误,这一做法使西方的势力远未达到西方人的预期设想,加快了列强侵华的步伐;D选项错误,《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已经破坏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在近代某次侵华战争期间,关于行军序列问题,日俄双方发生争执。日本福岛少将说:“理所当然日军应该排在纵队的最前面行进。”俄军指挥官说:“俄军亦在此次事变之初甚是尽力,故此排在最前行进之荣誉应归于俄军。”这次侵华战争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 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向勾结 C. 日本获得了在华设厂权利 D. 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侵华战争”、“关于行军序列问题,日俄双方发生争执。”信息可知,日俄共同参与了这次侵华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日俄并未参与鸦片战争;B选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日本并未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C选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俄国并未参与该战争。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蔡元培曾说:“诸君五月四日以来,为唤醒全国国民爱国心起见,不惜牺牲神圣之学术以从事救国之运动。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忱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由此可知,五四运动 A. 激发了中国民众责任感 B.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C. 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纪元 D. 以知识分子和学生为主力军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忱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界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责任感,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但材料并未体现;C选项错误,五四运动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纪元,但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1950年初,毛泽东在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从长远和整体看,必须要民主党派,民主党派是联系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权中要有他们的代表才行。”这表明当时我国 A. 社会主义的框架已基本确立 B. 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威胁 C. 确立了全国人大的组织原则 D. 新民主主义政权具有包容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毛泽东认为必须要重视民主党派和非党人士,“政权中要有他们的代表才行”,这表明当时我国新民主主义政权具有包容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重视民主党派和非党人士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不能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的框架已基本确立;B选项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错误判断,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全国人大的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德国民法学家施瓦布在《民法导论》中写道:“直到19世纪末,民法学基本上是罗马法学,它继承、发展和完善了罗马法的概念和法律技术。”据此可知,罗马法 A. 具有超越时空的法学价值 B. 解决民事纠纷提供依据 C. 在近代西方仍具有普适性 D. 在内容方面达到完备程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具有超越时空的法学价值,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近代德国民法学的影响,并未体现其为解决民事纠纷提供依据;C选项错误,材料仅涉及罗马法对近代德国民法学的影响,不能得出其普适性;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近代德国民法学的影响,不能得出其在内容方面达到完备的程度,该表述过于绝对。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8.英国的《权利法案》在四面是峭壁与深渊的境地中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为了纠正某种危险的倾斜而向其中一边挪动的话,可能会有倾覆的危险。为保持平衡,英国《权利法案》‎ A. 赋予了议会行政大权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C. 确立了“法治”原则 D. 剥夺了国王的所有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共和政体,保持了平衡。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保留行政权,并未赋予议会;C选项错误,“法治”原则不是为保持平衡而制定的内容;D选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保留行政权,并未剥夺国王的所有权力。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每年有权通过预算法案,但没有联邦议会的同意不能修改。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 政治民主化达到较高水平 B. 联邦议会受到帝国议会的制约 C. 议会成为帝国的权力中心 D. 帝国议会拥有不完整的立法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帝国议会的权力受到联邦议会的限制,这说明帝国议会拥有不完整的立法权,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当时德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政治民主化程度较低;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帝国议会的权力受到联邦议会的限制;C选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的权力中心是皇帝。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有学者指出:“笼统地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未必妥当。就十月革命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这一点而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就十月革命后面临的社会改造任务而言,则仍然是民主主义的,而非社会主义的。”该学者意在强调俄国十月革命 A. 并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B. 超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C. 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D. 未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就十月革命后面临的社会改造任务而言,则仍然是民主主义的,而非社会主义的。”信息可知,十月革命未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B选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并未超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C选项错误,十月革命道路,就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道路,它的本质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1.美国斯蒂芬·莱文曾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在抗击“苏联威胁”方面有着共同利益,“苏联威胁”是困扰美国和中国共同的中心问题。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当时 A. 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B. 中美两国国家利益趋同 C. “苏联威胁”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 我国推行“一边倒”外交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美在抗击‘苏联威胁’方面有着共同利益”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共同的威胁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当时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B选项错误,每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都应是从自身出发,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不会趋同;D选项错误,“一边倒”指的是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20世纪60年代实际上被放弃,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2.美国于2019年8月2日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其国防部长埃斯珀在3日就表示,希望在亚洲部署陆基中程导弹。此举被媒体和专家广泛解读……可能在亚洲引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这主要反映出美国 A. 对亚洲地区控制力增强 B. 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 C. 霸权政策威胁地区安全 D. 冷战政策矛头转向亚洲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意在摆脱束缚,放开手脚与中俄等国开展大国竞争,并谋求重塑美国的军事优势。其在亚洲部署陆基中程导弹的希望,反映出美国的霸权政策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的霸权要求,不能体现出其对亚洲地区控制力增强;B选项错误,美国此举对亚太地区的稳定造成了威胁,不是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D选项错误,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已经结束。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3.《礼记·月令》的“季夏之月”中有关于汉代以前农业生产活动的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这说明当时 A. 农业生产注重土壤肥力的保持 B.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C. 气候湿热反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D. 传统农业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读材料信息可知:这个月,土地潮湿,天气蒸热,时常下大雨,在准备明年耕种的荒田中,铲除野草,草干焚烧,雨水再来浸泡,烈日晒水,如同开水煮烫,这样可以肥田,也可以改良板结坚硬的土壤。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注重土壤肥力的保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征,但无法得出此时小农经济开始出现;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特征,并未说明当时气候湿热反常不利于农业生产;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农业发展情况。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4.明朝初年,仍实行匠籍制度,令匠户世代服役,但却将服役方法改为轮班制,轮班工匠除服役三个月外,剩余时间均由自己支配。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工匠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 传统“四民”观念被打破 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将服役方法改为轮班制,轮班工匠除服役三个月外,剩余时间均由自己支配”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放松了对匠户的管理,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朝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选项错误,明朝时期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观念并未被打破;D选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明初尚未出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5.鸦片战争后,洋货的进口虽不断增加,但主要侵占的是大中城市市场,能够深入农村的洋纱以及洋铁等少数品种,也只是存在于通商口岸及附近的少数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太少 B. 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国人抵制洋货的进步意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但仍占有重要地位,自给自足经济的特征是每个家庭或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太少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中国近代史上的抵制洋货运动,始见于 1898 年义和团运动,但第一次旗帜鲜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以抵制洋货为诉求的运动,是 1905 年的抵制洋货,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6.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大礼服。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服装改制与历代改元易服的根本区别是 A. 改变前朝衣冠形制 B. 否定封建服式等级 C. 标新立异崇洋媚外 D. 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这一时期的服装改制与历代改元易服的根本区别;C选项错误,采用西式服饰不能等同于标新立异崇洋媚外;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封建服饰等级制的否定,不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7.在1982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和1983年印发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都提到了发展多种经营的问题,允许农民对完成交售任务后剩余的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这些举措 A.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 旨在发展农村乡镇工业 C.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出现 D. 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满足了农民的利益需求,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发展乡镇工业的内容;C选项错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此之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逐渐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下面是1825年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情况表。造成巴西此种人口构成的历史原因是 葡萄牙殖民地巴西人口构成(%)‎ 欧洲人 ‎23.4‎ 混血种人 ‎17.8‎ 非洲奴隶 ‎49.8‎ 印第安土著 ‎9‎ A. 葡萄牙率先开辟了新航路 B. 工业革命从英国向美洲扩展 C. 大量土著居民被掠夺到欧洲 D. 黑奴贸易和欧洲移民的拓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巴西的人口构成中非洲奴隶和欧洲人比重较大,土著人口比重较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欧洲移民的拓殖,对土著的杀戮,进行黑奴贸易有关,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导致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B选项错误,这一情况与工业革命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美洲大量土著居民被欧洲殖民者杀戮,并未被掠夺到欧洲。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9.下面是欧洲主要国家农业劳动力的生产力水平波动统计表。(以1500年英国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水平1为标准值)由下表可知,英国 时间国家 ‎1400年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800年 英国 ‎0.9‎ ‎1‎ ‎0.8‎ ‎0.99‎ ‎1.45‎ 法国 ‎0.8‎ ‎0.81‎ ‎0.75‎ ‎0.78‎ ‎0.81‎ 意大利 ‎0.9‎ ‎0.82‎ ‎0.81‎ ‎0.8‎ ‎0.6‎ 西班牙 ‎1‎ ‎0.98‎ ‎0.83‎ ‎0.83‎ ‎0.75‎ A. 圈地运动提高了生产力 B. 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C. 工业化助推农业的发展 D. 农业生产总值最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欧国家中英国自17世纪以来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使生产关系得到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仅依据农业劳动力的生产力水平无法直接得出整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情况;C选项错误,英国工业化完成于1840年前后;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英国农业生产总值的信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在苏俄政权建立初期,一些理想的东西在制度和政策上成了主体,目的成了手段,结果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挫伤了革命群众的积极性。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 新经济政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 B. 苏俄面临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暴露 D. 农业集体化导致苏俄经济倒退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它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提供物质的保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实践证明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21年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与题意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仍然继续实行,而不是仍然面临帝国主义的干涉;D选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苏俄政权建立初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不是1927年开始的农业集体化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1.有学者指出,实际上无论是民众还是学者都普遍误解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新政”并不是要挑战一个成熟的制度形态,也绝对无意据此发动一场“革命”。相反,“新政”意在将一套并不成熟但大体方向已经确定的制度形态推进到成熟且完善的境地。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 A. 固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形态 B. 突破了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 C. 推动了美国行政制度转型 D. 实质是民主政治的自我调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并非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将资本主义制度“推进到成熟且完善的境地”,所以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民主政治的自我调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和完善,并非固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态;B选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并未突破三权分立政体;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国行政制度的转型。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2.下图反映的是英国和日本在1973~1985年消费品物价的上涨情况(单位:%)。图中曲线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两国 A. 政府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 经济停滞膨胀状态逐渐缓解 C. 加大了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 D. 均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和日本在1973~1985年消费品物价的上涨情况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此时期两国经济停滞膨胀状态逐渐缓解,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此时期面对经济滞胀局面英国等西方国家放弃凯恩斯主义,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选项错误,此时期英国等国家削减社会福利开支;D选项错误,此时期英国政府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3.2018年3月,“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由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截至2018年12月底,除日本以外的其他10个国家对协定国几乎废除了所有的关税,日本也废除了100%的工业产品和82.3%的农林水产品的关税。这些做法 A. 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B. 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 C. 顺应了贸易自由化潮流 D. 加强了成员国政治合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CPTPP”成员国中,除日本以外的其他10个国家对协定国几乎废除了所有的关税,日本也废除了100%的工业产品和82.3%的农林水产品的关税,这些做法有利于促进国家贸易的发展,顺应了贸易自由化的潮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些做法有利于贸易自由化,不会阻碍世界多极化发展;B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经济领域的自由贸易,与地区发展不平衡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经济领域的自由贸易,与成员国间的政治合作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4.传统的区域贸易协定大多是地理位置毗邻的国家之间缔结的协定,而现阶段则出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横跨大西洋的美欧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横跨大洋洲与亚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一现象 A. 促使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 B. 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C. 有利于消除贸易的不平等 D. 对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各种跨区域贸易协定的建立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尚未形成;C选项错误,贸易的不平等不会因跨区域贸易协定的建立而消除,两者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这一现象并非对发展中国家毫无益处。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梭伦认为:“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梭伦的改革,走的是所谓的主持公道、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即企图通过中庸的办法来缓和贵族与平民的关系。所以,梭伦在努力提高平民政治、经济地位的同时,却又维护着旧贵族的特权。在改革中,梭伦下令取消债务,废除了“债务奴隶”但没有满足下层平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另一方面,为安抚贵族,梭伦允许贵族继续保有祖产,确保其能够继续保持优裕的经济地位,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社会公平并未真正实现。‎ ‎——摘编自蒋晓光《梭伦改革与社会公平》‎ 材料二 在贫富分化、阶级矛盾达到如此尖锐的情况下,启蒙运动髙举的正义大旗以及与邪恶势力决一死战的号召,显示出了无可抵御的魅力。普适的正义原则和群众性的革命运动形成了一种共振,构成了一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力量结合。革命不再只是追求和维护某种特定利益和权利的一种手段,而成为了维护普遍的“善”和消灭一切“恶”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妥协成为一种姑息的代名词;“摧毁”“消灭”“打倒”成为革命的象征;一切不够革命的东西必须成为革命的对象,一切不具破坏力的东西本身必须加以破坏。法国正是这样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条争取自由民主的独特之路,它的革命形成了与英美民主变革完全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摘编自王国平《法国式民主化道路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与梭伦改革相比法国民主化道路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特点:改革措施比较中庸(或兼顾各方利益)。‎ 影响:积极:缓和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基础。‎ 消极:没有满足下层平民对土地的要求,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2)特点: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或革命性);法国大革命体现出彻底性。‎ 原因: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促进法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梭伦的改革,走的是所谓的主持公道、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即企图通过中庸的办法来缓和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信息可知,改革措施比较中庸。依据材料一中“梭伦在努力提高平民政治、经济地位的同时,却又维护着旧贵族的特权……废除了“债务奴隶”但没有满足下层平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社会公平并未真正实现。”信息结合所学可从缓和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基础、没有满足下层平民对土地的要求,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在这个过程中,妥协成为一种姑息的代名词;‘摧毁’‘消灭’‘打倒’成为革命的象征;一切不够革命的东西必须成为革命的对象,一切不具破坏力的东西本身必须加以破坏。”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体现出彻底性。依据材料二中“贫富分化、阶级矛盾达到如此尖锐”、“启蒙运动髙举的正义大旗以及与邪恶势力决一死战的号召,显示出了无可抵御的魅力”结合所学从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促进法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代户口数摘录表)‎ 时间 户数 人口数 时间 户数 人口数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 ‎12233062‎ ‎59594978‎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 ‎20882258‎ ‎46734784‎ 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4279634‎ ‎21007820‎ 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 ‎12670801‎ ‎28320085(承担賦役的丁口数)‎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 ‎9237112‎ ‎53256229‎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13430322‎ ‎59848964‎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 ‎10677960‎ ‎56486856‎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10652870‎ ‎60692856‎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 ‎8907564‎ ‎46019956‎ 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 ‎10621436‎ ‎60692856‎ 唐太宗贞观年间 ‎3000000‎ ‎—‎ 清圣祖康熙十二年(1673年)‎ ‎—‎ ‎19393587‎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8914709‎ ‎52919309‎ 清世宗雍正十二年(1734年)‎ ‎—‎ ‎273554622‎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 ‎3090504‎ ‎—‎ 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 ‎208095796‎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 ‎17211731‎ ‎24969309(承担赋役的丁口数)‎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年)‎ ‎—{‎ ‎398942036‎ ‎——摘编自漆侠《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从表格中提取信息,指出其反映出的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表格信息 规律 分析说明 古代人口长期波动,清朝中期才增长到两亿多人 规律一:就整个封建社会时代来看,人口增长缓慢 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生产力水平低下;专制统治,赋税沉重;战乱频繁动荡 东汉初期、唐朝初期、北宋初期统计显示户数较少,此后户数、人口数迅速回升 规律二:人口随着王朝兴衰而增减 王朝初期经历农民起义、战乱;经济凋敝;新王朝统治者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王朝中期以后经济恢复,社会安定 统计表中出现户数和人口数不匹配,政府控制的丁口较少 其他酌情赋分;如封建社会人口逃亡、隐匿现象严重 封建社会赋税沉重,政治黑暗致使人口隐匿或逃亡;大地主、大官僚控制大量人口;古代缺乏科学的人口统计和方法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从表格中提取信息,指出其反映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依据材料信息可得出古代人口长期波动的信息。可得出其反映的规律是整个封建社会时代人口增长缓慢。然后结合所学从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生产力水平低下、专制统治,赋税沉重、战乱频繁动荡等方面进行说明。还可依据材料得出东汉初期、唐朝初期、北宋初期统计显示户数较少,此后户数、人口数迅速回升的信息。可得出起反映的规律是人口随着王朝兴衰而增减。然后结合所学从王朝初期经历农民起义和战乱、经济凋敝、新王朝统治者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王朝中期以后经济恢复,社会安定等方面进行说明。‎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汉口开埠以后,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漕运中心,武汉往来商人货物络绎不绝。据统计,1895~l913年,全国共设厂矿549家,资本投资总额12028.8万元,其中武汉设厂矿28家,占全国的5.1%,资本投资总额为1724万元,占全国的14.3%。这种比例仅低于上海而远远超过广州、天津等大城市。到1936年,武汉共有工厂516家,资本总额5148.66万元,而纺织和烟草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额纺织业第一。‎ ‎——摘编自涂戈尔《近代武汉三种文化现象解析》‎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武汉制造快速崛起。2017年,生产钢1694.61万吨,比1978年增长6.53倍;汽车89.78万辆,增长663.33倍;卷烟253.18万箱,增长4.69倍……2017年,轻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104.80倍,重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292.12倍。1978年,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有、集体工业总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7%和17.i%。2017年,国有、集体经济比重下降到8.2%,股份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经济比重为58.8%,港澳台及外商投资比重为32.8%。‎ ‎——摘编自《工业在改革开放和转型中快速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武汉工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相比新时期的武汉工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并从经济角度分析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1)因素:汉口被列强开辟为通商口岸;地理位置优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家致力于“实业救国”;广大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刺激。‎ ‎(2)新变化: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工业发展向重工业倾斜;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且股份制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 原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解析】‎ ‎【详解】(1)从材料“汉口开埠以后,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漕运中心,武汉往来商人货物络绎不绝”可知汉口被列强开辟为通商口岸;地理位置优越;从材料“1895~l913年,全国共设厂矿549家……其中武汉设厂矿28家”可知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扫清了一些障碍;从材料“到1936年,武汉共有工厂516家”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联系这一时期的国内情况如民族资本家致力于“实业救国”;广大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刺激。‎ ‎(2)新变化:从材料“2017年,生产钢1694.61万吨……汽车89.78万辆……重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292.12倍。”得出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工业发展向重工业倾斜;从材料“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有、集体工业总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7%和17.1%……股份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得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且股份制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 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等方面分析。即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徳战争爆发之初,苏联政府鼓励人民开垦国家的闲置土地,允许利用集体农庄的部分土地,并分给集体农庄的农民一定的宅旁园地。1945年11月,人民委员会决议拨给工人国有或集体农庄的空闲土地,用作喂养家畜的放牧地和割草地。战后开始改善这些状况,土地被强制收回,把利用集体农庄的公有土地列为违反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现象。在苏联经历灾荒年的情况下,如果允许农民利用集体农庄的空闲土地或允许农民对国家闲置土地的开垦,则可帮助人民度过艰难岁月。苏联重新收回土地,体现了苏联领导思想和政策的僵化。‎ ‎——摘编自王瑶《战后初期苏联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材料二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各地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许多地方逐渐发展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1980年,中央下发通知,强调要进一步搞好集体经济,也指出,“在生产队的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后来,中央又进一步肯定双包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是合作经济中的一个经营层次。1981年12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获得迅速进展。‎ ‎——摘编自郭大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后苏联农业政策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政策的转变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家政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答案】(1)转变:由鼓励人民开垦国家闲置土地、分配给农民一定的集体农庄的土地到强制收回这些土地。评价:这一政策的转变与苏联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表明苏联领导思想和政策的僵化。‎ ‎(2)特点: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进行,最初是由广大农民积极探索,自发进行;改革具有自下而上的特点。‎ ‎(3)关系:农业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制定的农业政策应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农业卓有成效的发展也可以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苏徳战争爆发之初,苏联政府鼓励人民开垦国家的闲置土地,允许利用集体农庄的部分土地,并分给集体农庄的农民一定的宅旁园地……战后开始改善这些状况,土地被强制收回,把利用集体农庄的公有土地列为违反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现象。”信息可概括得出战后苏联农业政策的转变。依据材料一中“战后开始改善这些状况,土地被强制收回”、“苏联重新收回土地,体现了苏联领导思想和政策的僵化。”信息结合所学从与苏联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表明苏联领导思想和政策的僵化等方面对这一政策的转变进行评价。‎ ‎(2)依据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各地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生产队的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结合所学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进行,最初是由广大农民积极探索,自发进行、改革具有自下而上的特点等方面概括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从农业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制定的农业政策应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农业卓有成效的发展也可以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等方面简述国家政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