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用):第42讲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用):第42讲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学案)

第二十一单元 第42讲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考情分析 引领考试的风向标 考试说明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1.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2.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T13(《论联 合政府》)‎ T10(抗战 时期)‎ 复习建议:‎ ‎1.掌握毛泽东不同时期的主要著作和主要理论的具体内容 ‎2.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涵和指导意义 ‎3.通过训练进一步提升对理论的理解 和运用能力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一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著作和思想主张 时期 时间 代表性文章 主要理论成就 开始 萌芽 ‎ 中共创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1-1927)‎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 提出坚持③____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批判了④________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初步 形成 ‎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6)‎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提出⑤__________理论,开辟出符合中国国情的⑥“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道路,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探索成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走向 成熟 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 ‎《论持久战》、‎ ‎⑦________、‎ ‎《论联合政府》‎ 系统地阐明了中国⑧____________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⑨______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继续 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5-1956)‎ ‎⑩__________________、‎ ‎⑪__________________、‎ ‎⑫__________________‎ ‎ 新民主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形成关于⑬________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作用与地位 思想精髓 ‎(1)毛泽东思想是⑭________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 ‎(3)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4)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点题训练1】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                   ‎ ‎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考点二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时间 基本内容 备注 ‎1978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十 一届三中 提出改革开放 ‎1982年⑮‎ ‎______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 十三大 提出⑯________________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1992年南 方谈话 基本路线不动摇;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社会主义本质是⑰________________ ‎ 促进了⑱________和认识深化,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1992年 十四大 确立了建立⑲__________________ 的目标 ‎1997年 十五大 明确提出和使用⑳“______”这个概念 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指导意义和思想精髓 指导意义 思想精髓 ‎①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________,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指导和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为提高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点题训练2】 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 ‎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 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 D.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史料研读 通向成功的试金石 史料一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 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史料二 我对孙君最不满的一件事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这句话也许有人觉得迂阔不切事情,但我始终认为,(这)是政治家道德所必要的。‎ ‎——梁启超《孙文的价值》‎ 史料一讲述了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巨大贡献,并予以高度评价。‎ 史料二反映了梁启超从道德视角表达的对孙中山的不满,其评价与史料一明显不同。‎ ‎ (1)据史料一、二比较毛泽东与梁启超对孙中山评价的不同点。‎ ‎(2)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随堂验收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考点一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在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演讲中,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鼓吹的“一次革命论”。并指出:“依现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以上主张体现在下列哪一著作中(  )‎ ‎                   ‎ ‎ A.《论持久战》 B.《新民主主义论》‎ ‎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如图是毛译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这本著作的名称是(  )‎ 第2题图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吿》‎ ‎ B.《井冈山的斗争》‎ ‎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D.《新民主主义论》‎ ‎3.“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  )‎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新民主主义论》‎ ‎ C.《论人民民主专政》‎ ‎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考点二 邓小平理论 ‎4.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 ‎ A.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C.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 D.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5.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 ‎ A.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 ‎ B.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 D.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6.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 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  )‎ ‎ A.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 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 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 ‎ D.强调循序渐进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7.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指导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发表于哪一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材料二在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上分别提出什么主张?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材料一、二表明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这些宗旨主要有哪些?‎ 单元知识结构归纳 时空定位 穿梭时空的定位 单元概述 透析历史的大讲堂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42讲 毛泽东思想与 邓小平理论【主干知识梳理】‎ ‎①《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③无产阶级 ④右倾机会主义 ⑤工农武装割据 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⑦《新民主主义论》‎ ‎⑧新民主主义 ⑨中共七大 ⑩《论人民民主专政》 ⑪《论十大关系》  ⑫《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⑭马克思主义 ⑮十二 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⑰解放发展生产力 ‎⑱思想解放 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⑳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 ‎【点题训练】‎ ‎1.B 【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粉碎了第三次“围剿”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时间不符,A项错误;符合关键信息的要求,B项正确;长征胜利是1936年,时间不符合,C项错误;台儿庄大捷是国民党军队的成就,不是红军的成就,D项错误。‎ ‎2.C 【解析】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材料中“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指20世纪80、90年代的苏东剧变,这些国家纷纷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排除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排除B;1982年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D。 ‎ ‎【史料解读】‎ ‎(1)不同:毛泽东认为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孙中山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梁启超认为孙中山暴力革命违背了政治家的道德。‎ ‎(2)原则:要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评价,避免从现代角度过于苛求古人; 应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分析历史人物的影响,避免以偏概全。‎ ‎【随堂验收】‎ ‎1.B 【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由材料可知可以看出毛泽东是反对一次革命论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革命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与革命战略无关。‎ ‎2.B 【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由湘赣边境的割据可知是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且讲根据地斗争的的文章,A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A错误;B是国共十年对峙期间的,符合关键词的要求,B正确;C、D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不符合题意。C、D错误。‎ ‎3.D 【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于国民革命时期,与题干主题不符,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步骤和前景,与题干主题不符,故B项错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属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一部分,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故D项正确。‎ ‎4.A 【解析】 中共逐步走向成熟是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并不断反思经验教训的结果,故A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共在1923年“中共三大”上提出的,排除B项;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进军井冈山,开辟了中国式革命道路,排除C项;中共1921年成立后就接受了共产国际的领导,排除D项。‎ ‎5.A 【解析】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1979年提出的这些论断有利于1980年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故A项正确;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1992年时间不吻合,B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是在1997年的十五大,C项错误;安徽、四川1978年已经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D项错误。‎ ‎6.D 【解析】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材料特别说明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A项错误;从材料中邓小平对立法工作的指示上来看,他认为立法在当时主要体现的是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这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故B项正确。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C项错误;材料没有突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D项错误。‎ ‎7.(1)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2)发表于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 关系:《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继承和发展)。‎ ‎(3)宗旨:追求社会平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