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科技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科技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28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科技 ‎‎ 新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了迅猛发展。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及原因、俄语教学与中国的外交政策、学校教学与国家意识形态构建等。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新中国初期教育发展与科技等主干知识需重点关注。‎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1.“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3)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4)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成就 ‎①涌现出一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②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 ‎(6)意义 ‎①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②使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来。‎ ‎2.“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 12 -‎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红卫兵”、破“四旧”和江青等破除“文艺黑线专政”的鼓噪下,许多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文物被洗劫,文艺成就被抹杀,文艺人士遭批斗。出现了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戏曲电影只有“样板戏”一枝独秀的状况。‎ ‎3.文化事业的繁荣 ‎(1)背景 ‎①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②明确方向: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 ‎(2)表现:国家设立一批文化艺术奖项,促进了文化精品的创作与繁荣,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1.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根据《共同纲领》规定的教育方针,新中国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新型教育制度。‎ ‎(2)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是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1954年宪法又正式将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 ‎(3)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采用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 ‎(4)到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2.“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1)对教育的冲击:“文化大革命”时期,各学校的“停课闹革命”、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改革教学体制和学校学制的“教育革命”等,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2)影响:使中国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1)推动教育发展的措施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进行了拨乱反正,使各级各类教育都跨上了新台阶。‎ ‎②1977年12月,恢复高考。‎ ‎③建立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 ‎④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⑤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 ‎⑥1980年以来,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⑦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多项重大举措。‎ ‎⑧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 - 12 -‎ ‎(2)成就 ‎①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②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均取得巨大成就,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③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无穷活力。‎ 三、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 ‎(1)发展科技的措施 ‎①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 ‎②成立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科研机构。‎ ‎③吸引海外的知识分子归国,政府还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④1956年,国务院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2)成就 ‎①国防 a.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b.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d.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②医学: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农业: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2.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 ‎(2)成就:在核技术研究和应用、空间技术领域、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领域、生物工程领域等五大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知识图解]‎ ‎ “双百”方针 - 12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是一个基本性方针,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促使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双百”方针的实质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 ‎[知识拓展]‎ 实行“双百”方针的现实意义 ‎(1)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有利于促进文学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3)有利于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 ‎(4)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易错易混]‎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新中国时期“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两者实质不同。‎ ‎[知识拓展]‎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与伤痕文学相比,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 ‎[教材补缺]‎ ‎1.扫盲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扫盲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2001年,中国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2.高校院系调整 - 12 -‎ ‎1952年6月至9月,中央人民政府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经过全盘调整,许多高等学校被拆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止和取消,高校丧失教学自主权,私立教育退出历史舞台。学界对本次调整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多趋向于弊大于利。‎ ‎3.探索时期教育的失误与调整 ‎1958年出现“教育大跃进”,不顾客观条件大办学校,扩大招生人数,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大量增加学生的劳动,打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导致教学质量下降。1961年开始对教育进行调整,使之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知识图解]‎ 现代中国的教育 热考主题一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教育 ‎ [历史概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指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1966年,高考停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领导层为避免局面失控,根据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大规模下乡去农村。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估计约在1 200万至1 800万之间。‎ - 12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邓小平 读史 史料一强调文艺家要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体现了创作自由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 ‎[史料二] 这一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读史 史料二要求文艺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目的是调动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史料三]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 读史 史料三反映“双百”方针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反映了1964年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夸大了当时文艺存在的问题。‎ ‎[史料四] 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1949~1978年,我国史学界不重视对李鸿章的研究,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以否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多持肯定态度,对其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 读史 史料四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说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日益解放。‎ ‎[史料五] 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规定考生必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恢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修改政审标准,贯彻“重在表现”的原则;严格考试制度,抵制和反对营私舞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读史 史料五表明恢复了“文革”时期被破坏的高考制度,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 12 -‎ ‎1.据史料二,指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 提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现代科学和繁荣文学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史料一中邓小平的观点对文艺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提示:主要说明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 ‎3.根据上述史料,“双百”方针的曲折与新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4.结合史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的不同依据,并分析对其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提示:依据:1978年以前认为李鸿章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而是镇压农民起义、签订不平等条约出卖民族利益,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1978年以后认为李鸿章主持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人物。‎ 原因:1978年前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左”倾错误到恢复“双百”方针,思想日益解放;史学观念的改变,史学研究由较为限制走向相对开放、自由。‎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五中“推荐制度”指什么。“恢复文化考试”的决定反映了什么社会要求?有何重大影响?‎ 提示:“推荐制度”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高校招生制度。‎ 反映出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恢复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的社会要求。‎ 影响:恢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和高考制度,为新时期社会改革和发展做了知识和人才的积累和准备。‎ ‎[系统认知]‎ ‎1.全面认识“双百”方针 ‎(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问题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2)从背景来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3)从基本精神来看,“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 ‎(4)从受挫原因看,“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 - 12 -‎ ‎(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文化就能兴旺发达。‎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事业的特点 ‎(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 ‎(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3)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 ‎(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 ‎(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素养落实]‎ 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在抗战期间,全国新办高校56所,其中西迁高校集中的内地省份就有43所,占总数的3/4。高校的西迁和内地高校的兴办,使我国教育中心发生大转移。这表明( C )‎ A.教育落后局面得到改变 B.高校西迁使东西部趋向平衡 C.战争改变了教育的格局 D.战争弥补了教育不合理布局 解析:据材料“在抗战期间”“使我国教育中心发生大转移”可知战争改变了教育的格局,故C项正确。‎ ‎2.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种做法( B )‎ A.实际上恢复了高考制度 B.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C.贯彻了新中国教育方针 D.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解析:1977年恢复高考,故A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招生对象素质不高,故B项正确;这种做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中教育受“左”倾思想指导,故D项错误。‎ ‎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其成就 阶段 方针政策 成就及教训 新中国成 立初期 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 时期 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 12 -‎ ‎“文化大 革命”时期 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 改革开放 以来 ‎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实施义务教育 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 热考主题二 现代中国的科技 ‎ [历史概念]‎ ‎1.“863计划”‎ ‎1986年3月,邓小平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批示。1986年11月,“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正式启动。“863计划”以前沿技术研究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旨在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 ‎2.“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誉名为“星火计划”,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农村大地。1986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 ‎——毛泽东 读史 史料一表明研制“两弹一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 ‎[史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邓小平 读史 史料二说明“两弹一星”显示了中国国力,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史料三] 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读史 史料三信息指邓小平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体现了邓小平和袁隆平对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 12 -‎ ‎[史料四] “神舟”6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一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 读史 史料四表明“神舟”6号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和平利用太空资源创造了条件,具有极大经济意义。‎ ‎1.结合史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阐述“两弹一星”的主要历史影响。‎ 提示: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2.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侧重点是什么?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提示:侧重点:经济。‎ 原因: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系统认知]‎ ‎1.“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建国以来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政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民主法制逐步发展完善,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②经济: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使国力迅速增强,对科技的需求大大增强。‎ ‎③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继承并借鉴中外优秀科研成果,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④其他: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等。‎ ‎(2)不利因素 ‎①主要在于“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②历史上轻视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比较直接的是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普遍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③相当一段时期闭关自守,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交流。‎ - 12 -‎ ‎[素养落实]‎ 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1.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汤·巴莱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 C )‎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 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 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是对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的评价,使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故C正确。‎ ‎2.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C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 ‎ 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与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留学生归国,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为祖国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热考主题三 考点综合拓展 综合拓展(一) 从“唯物史观”角度解读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调整 ‎1.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调整的原因 ‎(1)国外因素:国际局势的推动与苏联教育模式的吸引。‎ ‎(2)政治因素:巩固政权、发展教育的需要。‎ ‎(3)经济因素:国民经济体制与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4)思想因素:思想纯化提供的便利。‎ ‎(5)自身因素:革除高校自身弊端的内在要求。‎ ‎2.辩证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调整 - 12 -‎ ‎(1)积极影响 ‎①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要求,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②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基本格局,优化了教育结构。‎ ‎③扩大了高校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④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功能的转变。‎ ‎⑤改善高等教育的地理分布,促进教育平衡发展。‎ ‎(2)消极影响 ‎①削弱了综合大学的影响力,人文社会学科被边缘化。‎ ‎②专业设置过细,学术生命萎缩。‎ ‎③过度重视意识形态,导致指导思想偏颇。‎ ‎④准备不足、工作过粗、速度过快,有“左”倾倾向。‎ 综合拓展(二)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背景 ‎①美国敌视新中国,企图扼杀新生政权;‎ ‎②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紧张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③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侧重点 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以提高国防实力 ‎①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 ‎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影响 ‎①巩固并维护了中国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