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一课三练发达的古代农业
A 组 学业基础 1. 【湖南师大附中 2018 高一期末】中国是世界上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农作物中 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 【北京西城 2017 高一期末】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 是( )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耒耕耜耕 3.【陕西黄陵中学 2018 高一月考】“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 府’。”这是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评价( ) A.隋唐时期的大运河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战国时期的郑国渠 4.【哈师大附中 2018 高一期末】唐诗《田家三首》其一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垄 课儿锄。”这反映了( )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5.【黑龙江哈尔滨六校 2018 高一期末】唐朝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在《象耕鸟耘辨》 一文中对传说中的“象耕鸟耘”进行了自己的诠释。他认为所谓的“耕如象行”,即要 求耕田必须像大象行走一样“既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则是要求平直)。材料反 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A.生产规范一致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粗放经营 B 组 应考能力 6.【山西应县一中 2018 高一月考】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 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 A. 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来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产出的谷物 7.【江苏高邮 2018 高一期中】下面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两张 图片,从图 1 到图 2 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是( ) A.提高了集体耕作效率 B.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C.形成了封建自然经济 D.推动了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8.【黑龙江大庆名校 2018 高一段考】从西汉中期的耦犁到唐代的曲辕犁,中国古代的 农业生产工具不是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而是趋于轻便灵巧。这说明中国古代农具( ) A.技术进步比较缓慢 B.逐步走向停滞落后 C.适应小农经济需要 D.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9.下图是我国河北武强县的木版年画,从中可以看出统治者( ) A.关心百姓疾苦 B.重视农业生产 C.以仁治天下 D.推广先进技术 10.【河南天一大联考 2018 学年高一阶段性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应用,在“公田”之外出现了“私田”, 土地私有制产生,由此形成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和以耕种土地为业的自耕农,土地的身价 倍增。正是基于人们对于土地价值的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出现激烈的土地兼并现象。广 大的农民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只能从家族或家庭内部寻找生存的途径。 于是他们使用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力求解决自己的衣食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问题。 ―摘编自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 材料二 唐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方式彰显,小农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在 农闲之余,从事家庭手工业、商业,于是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一体化趋势。小 农经济经营的多样化,不仅使小农经济生存力加强,乡村市场得以兴起,还使国家不得 不因农民贫富差距的加大而将赋役制度由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向按资产为宗的户税、地 税转化。唐代南方草市的兴起即在子小农经济兼业化,乡村市场的发展,不仅是农业经 济发展的结果,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还在更深层次上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进一 步发展。 一一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小农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小农经济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小农经济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C 组 核心素养 历史揭示······························11 史料实证······························12 历史揭示、时空概念·························13 时空概念······························14 11.【山东沂水 2018 高一期中】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 300 多次,稷字出现 40 多次; 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 28 次和 10 次。由此可推知( ) A.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农业生产区 B.甲骨文是研究农学的重要资料 C.《诗经》是反映农事的文学作品 D.黍和稷是商周重要的粮食作物 12.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 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研究中国牛耕技术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关心百姓疾苦 B.重视农业生产 C.以仁治天下 D.推广先进技术 11.【山东威海 2018 模拟】据下表,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史料 出处 “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 之地,火耕水耨。” 《汉书·武帝纪》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地理志》 “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 《晋书·食货志》 “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 《隋书·地理志》 A. 生存环境恶劣 B.耕作方式粗放 C.饮食结构单一 D.生态破坏严重 14.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原始农业 B.个体农耕 C.千耦其耘 D.自然经济 参考答案 A 组学业基础 1.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发展的状况。中国是水稻和粟的故乡,在古代形成了南 稻北粟的农业格局,故 D 项正确。 2.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春秋战国以来”可以 判断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故 C 项正确。 3.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 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 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4.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中“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可知材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故 B 项正确。 5.C【解析】本题考查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求耕田必须像大象行走一样‘既 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则是要求平直)”,是在说农业耕作要精细化,也就是精 耕细作,故选 C 项而排除 D 项;材料中说的是个人经验总结,而非生产规范,故排除 A 项;题干只是说到了耕作方面的内容,与自给自足无关,故排除 B 项。 B 组应考能力 6.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特点。古代信仰中的“社”是土神,“稷” 是谷神,社稷指国家,是因为农业是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 B 项正确。 7.B【解析】本题考查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图 1 到图 2 是犁耕技术的进步,这一进步 提高了单个家庭的耕作效率,故 A 项错误;图 1 到图 2 是犁耕技术的进步,这一进步促 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故 B 项正确;封建自然经济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而图 2 所示的农耕工具出现于唐代,故 C 项错误;图 1 到图 2 是犁耕技术的进步,未体 现推动了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故 D 项错误。 8.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具的发展趋势。古代农具不断发展变化,技术进步缓慢不 符合史实,故 A 项错误;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农具走向停滞和落后,而 是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故 C 项正确,B 项错误;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促进了农 业的发展,故 D 项错误。 9.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农业。题目中并未体现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故 A 项错误; 根据题目中“天子耕地臣赶牛”得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故 B 项正确;以仁治天下, 主要表现在薄赋敛、省徭役方面,与题目中的铁犁牛耕不相符,故 C 项错误;先进技术 主要体现在施肥等农耕技术方面,题目中体现的是农耕方式,故 D 项错误。 10.(1)因素:牛耕和铁制农具的推广使用;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重农抑商”政策的 实施;土地兼并的存在;自然灾害的冲击。 (2)变化:“小农、小工、小商”一体化趋势出现(或小农经济经营的多样化)。 影响:使小农经济独立性增强;推动了乡村市场的发展;导致国家政策的转变。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1)依据材料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应 用”“土地私有制产生”“古代社会出现激烈的土地兼并现象”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生 产力发展、土地制度确立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等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二“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一体化趋势。小农经 济经营的多样化”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使小农经济生存力加强,乡村市场 得以兴起”“国家不得不因农民贫富差|距的加大而将赋役制度由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 向按资产为宗的户税、地税转化”的信息归纳回答。 C 组核心素养 11.D【解析】本题结合中国古代的农业考查历史解释。黍和稷在甲骨文中和《诗经》 中的频繁出现说明这两种粮食作物在当时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表明它们是商周两 代重要的粮食作物,所以本题选择 D 项;A 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因为没有与其他国家 对比的信息;材料中未体现甲骨文是研究农学的重要资料,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 推知《诗经》是反映农事的文学作品,故 C 项错误。 12.D【解析】本题结合古代农业的生产技术考查史料实证。西汉出现耦犁耕作方式, 汉代画像砖记录了这一现象属于“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第一手史料,故 A 项不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当时的墓葬中出现铁犁属于“直接 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第一手史料,故 B 项不符合题意;《齐民要术》作于北魏, 它记载了西汉的赵过推广牛耕技术,属于“接近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第一手史料, 故 C 项不符合题意;当代的历史教材得出的“曲辕犁是古代牛耕技术成熟的标志”,是 今天的历史学家运用古人的史料作了大量研究之后得出的诠释,属于史论,是第一手史 料,故 D 项正确。 13.B【解析】本题结合江南经济发展考查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关于江南地区恶劣的 生存环境,只有《汉书·武帝纪》提到,故 A 项错误;关于江南地区的耕作方式,表格 中的四部古籍都提到了“火耕水耨”,即其耕作方式比较粗放,故 B 项正确;关于江南 地区的饮食结构,只有《汉书·地理志》和《隋书·地理志》提到,故 C 项错误;关于 江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只有《晋书·食货志》提到,故 D 项错误。 14.C【解析】本题结合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考查时空观念。原始农业属于生产部门, 与方框中所要填写的农业经营方式不一致,故 A 项错误;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是生产力 发展,即铁犁牛耕推广后才出现的,故 B 项错误;早期农业生产出现时,生产力水平低 下,工具简陋,劳动者不得不集体耕作,千耦其耘就是奴隶集体耕作的方式,故 C 项正 确;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与题意无关,故 D 项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