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2021 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校际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 ー、选择題: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战国时齐成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武子为军师”。秦人以范雎、蔡泽为相,主课议; 用白起、王为将,主征伐。战国晚期各因将、相分途的趋势愈加明显。由此反了战国时期 A. 各国官制差异逐浙消失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 政权架构日趋专业系统 D. 战争使武官的地位提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战国晚期各因将、相分途的趋势愈加明显”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架构日趋专 业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兼并战争的需要,C 正确;A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D 与材料无关, 排除。故选 C。 2. 公元 39 年,光武帝刘秀下令度田,命令州郡官吏核检豪强地主控制的耕地和隐匿的人口。此 举遭到刺史太守和豪强地主的抵制和对抗,刘秀下令停止度田。刘秀对豪强地主的让步 A. 有利于扩大统治的基础 B. 导致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C. 为政治危机埋下了祸患 D. 致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面对刺史太守和豪强地主的抵制,刘秀下令停止度田,此举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 的控制力,使得地方势力发展,为之后的地方割据埋下了祸患,故选 C;刘秀对豪强地主的让 步不利于中央集权,因此不会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排除 A;刘秀的举措暂时缓和了统治集团 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暂时避免了分裂,维护了东汉政权的稳定,排除 BD。 3. 据户籍资料统计,唐前期敦煌地区家庭中,由父母和直系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占 51%左右;到 大历 14 年(779 年),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单亲家庭和各种联合家庭(堂兄弟合户、嫂侄合户、 叔嫂合户之类)显著增多。这样的变化表明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家庭结构 B. 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 儒家伦理增强了家庭凝聚力 D. 女性在家庭的地位有所提高 【答案】B - 2 -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由父母和直系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单亲家 庭和各种联合家庭联合增多,这反映出战争给家庭所造成的破坏,故 B 项正确;商品经济发 展与家庭结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A;家庭结构变化了,说明凝聚力下降了,排除 C;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D。 4. 下表是关于北宋汴京燃料的不同记述。 据此能够认定的史实是 A. 汴京燃料构成以煤为主薪柴为主 B. 煤炭已经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中 C. 汴京燃料构成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D. 薪柴依旧是汴京居民的重要燃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几柴五百七十八万……”“柴炭免其税”等信息可得出,使用薪柴的数量多及其 地位重要,反映出薪柴依旧是汴京居民的重要燃料,D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居民,不能体现 汴京的所有情况,排除 A;“广泛”的说法太绝对,排除 B;材料不能体现“革命性”,排除 C。 5. 明清时期规定,禁止江浙籍人担任户部官员。这一规定旨在 A. 防止官员营私舞弊 B. 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C. 控制地方财政经济 D. 压制汉族知识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明清时期实行职务回避,户部司官不用江浙人。原因是东南地区系国家经济命脉所 在,为了防止江浙籍人担任户部官员,防止他们弄虚作假,故选 A;禁止江浙籍人担任户部官 员,与重本抑末政策无关,排除 B;材料规定反映的是职务回避,并非为了控制地方财政经济, 排除 C;D 项不能解释“禁止江浙籍人担任户部官员”,排除。 【点睛】 - 3 - 6. 下表是 1761-1830 年间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统计 据此可以推知 A. 印度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B. 英国失去贸易垄断地位 C. 中英贸易秩序出现异变 D. 中国开始陷入世界市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 19 世纪以来,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呈现下降趋势,对印度的商品输出 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主要和中国的自然经济抵制有关,这也意味着英国必然会通过武力手段 来打开中国市场,C 正确;A 与材料无关,排除;B 说法不符合史实,英国当时是“日不落帝国”, 排除;D 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故选 C。 7. 1861 年,冯桂芬提出乡董制度,各乡设立自治公所,乡董由民众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 三年,“其有异绩殊誉,功德在闾里者”可以连任,任期内“有过者随时黜之”乡董主要调 停、裁决民间争端,但不能行使地方官吏的职权。这一构想 A. 旨在完善权力制衡体系 B. 奠定了变法思想的基础 C. 附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 体现了中西融合的观念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乡董制度”“乡董由民众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三年”可知,冯桂芬的乡 董制度体现了中西融合的特点,故选 D;冯桂芬是洋务派,不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并非完善权 力制衡体系,排除 A;冯桂芬是洋务派,不主张变革政治制度,不主张变法,排除 B;材料信 息无法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排除 C。 【点睛】 8. 1912 年 8 月,《民权报》副刊《民权画报》刊发同盟会会员赓留的漫画《坏游地球》(下图)。 - 4 - 作者意在传递的信息是 A. 提醒警惕袁世凯的专制企图 B. 揭示中国宪政之路的艰难 C. 表达对封建王朝复辟的担忧 D. 认识到思想革新更加紧迫 【答案】A 【解析】 【详解】漫画中的“猿猴” 喻指袁世凯,作者对袁世凯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轨迹进行了直观的描 绘和讽刺,作者以虚线大胆推测袁世凯破坏共和制度,又将回到专制的起点。故 A 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宪政之路的艰难”,排除 B;材料与封建王朝无关,排除 C;D 项与主旨无 关,排除 D。 9. 1935 年,国民政府组建新运妇女团体,培训妇女实用技能。如南昌妇女促进会军事看护训练 班开设但包括微生物学、抗毒无毒、急救处置、病房每日工作、绷带术及骨折脱臼等 12 项课 程,参加受训练者均为女公务员。此举意在 A. 促进女权意识觉解 B. 提高应对战争能力 C. 宏扬传统道德文化 D. 扩大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5 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步步紧逼,民族危机严重,所以此时 国民政府组织妇女培训的都是应对战争的实用技能,说明国民政府意在提高应对战争的能力, 而非促进女权意识觉醒,故选 B,排除 A;培训的技能不属于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排除 C; 国民党已经建立了名义上的全国政府,此举并非是扩大国民党的影响,排除 D。 10. 下图是创作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该作品 - 5 - A. 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尚 B. 歌颂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C. 表达了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期待 D. 说明妇女成为国家建设主导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20 世纪 50 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所以《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体现的 是倡导进行农业建设的新风尚,故选 A;“开着拖拉机来了”说明是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 说明是歌颂成就和对未来的期望,排除 BC;仅根据该宣传画无法说明妇女成为国家建设的主 导力量,排除 D。 11. 古雅典民主派政治家德摩斯梯尼(前 384-前 322 年)曾经说到五人会议中处于多数的一般 成员的表现:他们闭着嘴,不提建议,并且很可能,他们不惯于进入举行会议的房间。这种状况 表明当时的典 A. 只有少数人享有民主权利 B. 民主政治的根基发生动摇 C. 五百人会议已经失去作用 D. 党派斗争损害了制度权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他们闭着嘴,不提建议,并且很可能,他们不惯于进入举行会议的房间”可以看出, 雅典民众参与城邦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反映出民主政治的根基发生动摇,B 项正确;材料并没 有体现少数民主的范围,排除 A;C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C;材料与党派斗争无关,排除 D。 12. 1862 年,英国曼初斯特商会会长托马斯・贝茲利宣称:“印度巨大的利益将会来自农业,而 不在制造业和机械方面”。此言论表达的真实含义是 A. 印度尚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条件 B. 英、印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C. 印度理应成为英国的经济附陆 D. 印度农业应当服务于世界市场 【答案】C 【解析】 - 6 -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和关键信息“印度巨大的利益将会来自农业,而不在制造业和机械方 面”可知,其言外之意是印度英国成为英国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C 正确;A 说法不符合史实, 排除;B 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D 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C。 13. 下图是 1913-1918 年英、法、德、俄四国参加罢工工人占工人总数比例示意图。其中①代 表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片的信息可以看出,①所示的国家在 1915-1917 年期间罢工的人数增多,这主 要是由于俄国参加一战,节节败退,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同时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也激化 了阶级矛盾。再加上当时俄国国内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因此罢工的人数增多,故 D 项是 俄国;②③④分别是德国、法国、英国,故排除 ABC 项。 14.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政局持续动荡。1931-1940 年 10 年间产生了 1 任首相,其中 2 任首相 出自政党(任期为 1931 年 4 月-1932 年 5 月),1 任出身文官(任期为 1936 年 3 月-1937 年 2 月), 其余 8 任均为军人或由軍部支持。这一现象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B. 国家全面走向法西斯化 C. 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D. 民主宪政传统丧失角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在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日本军部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反映的是国家 全面走向法西斯化,B 正确;A 属于表象,排除;C 与材料无关,排除;D 说法过于绝对,排 除。故选 B。 - 7 - 15. 1949 年 1 月,美国组织美、英、法、日等国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向社会 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1983 年美国成立“技术转让情报委员会”,其唯一职责就 是对苏联获取技术行动进行跟踪,了解苏联的经济需求,两个“委员会”实质上是 A. 冷战向经济科技领域的延伸 B. 对西欧进行经济控制的工具 C. 维护其经济垄断地位的手段 D. 对社会主义实行禁运的组织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1949 年是美苏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技 术转让情报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并对苏联获取技 术行动进行跟踪,实质上反映了美苏冷战向经济科技领域的延伸,故选 A;两个“委员会”实 质上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冷战措施,排除 B;C 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两个 “委员会”是在经济领域制约苏联的措施,并非“实行禁运的组织”,排除 D。 【点睛】 二、非选择题:本共 4 题,共 55 分。 16. 图 1、图 2、图 3、图 4 是中国古代四个时期的行政区划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 1 西汉 图 2 唐初 - 8 - 图 3 元中期 图 4 明代 ——据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据图 1 至图 4 信息,指出古代中国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趋势:自西汉至明朝,地方行政区划的数量由北多南少到南多北少;所辖区域面积 逐渐变小(数量逐渐增加);称谓走向统一,即由州、郡等到省(行省)。 原因:汉唐朝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都在北方(黄河流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经 济重心难移,南方的地位上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地方治理的难度日益加大;中央 政府不断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地方管理制度日趋成熟。 【解析】 【分析】 【详解】趋势:由中国古代四个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可以看出,自西汉至明朝,地方行政区划 的数量由北多南少到南多北少;所辖区域面积逐渐变小;称谓走向统一,即由州、郡等到省。 原因:根据所学,可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地位上升;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地方治理的 难度日益加大;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管理制度日趋成熟等角度分析总结。 【点睛】 17. 阅读材料,回等问题。 1922 年 5 月的某日,澎湃身穿白色学生,头載白通帽,走进海丰县赤山的的一个乡村。一个 30 多岁的农民见壮,即好奇地问:“先生坐,请烟呀!你来收捐吗?”澎湃回答:“我不是来收捐 的,我是来和你们做朋友,因为你们苦,所以到这里来闲谈。”“呀!苦是命!先生呀请茶,我们 不得空和你闲谈,恕罪!”农民说完就走开了。不久,又来了一个 20 多岁的农民,问:“先生属 - 9 - 那个带?当甚么差事?来何事?”澎湃答:“我不是做官当兵的人,我前是学生,今日特来贵村, 要和你们做朋友…”农民笑着说:“我们无用人,配不起你们官贵子弟,好说了,请茶吧!”头 也不回地走了。澎湃不甘心就此离开,走到第二个村庄淮备再碰碰运气。哪知进村,一头恶犬 便对着他大呋特吠,张牙舞爪。村内门户深锁,空无一人。澎湃不得己只好打道回府。吃过饭 后,打开日记,想把当天的成绩记在里头,结霖只有一个零子。此后连续数日,仍是如此,工作无 进展。后来结识了张安、林沛、林溪、李老四等几位农友,在他们的协助下,并通过魔术 杂技、改编歌谣等手段扩大宣传,才逐渐打开局面。 ——摘自澎湃《海丰农民运动》 在中共早期农民运动中,彭坡毛泽东誉为“农民运动大王”・彭湃在海陆丰地区成立农会, 斗争土豪劣神,毁地契,实行减租,成为当时广东乃至全国农民运动的旗帜和典范。至 1929 年, 彭等在广东海陆丰地区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实行了土地革命。 围绕彭湃与农民运动这一话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利用材料中的有关信息,结合历 史背景和农村现状:观点叨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不超过 300 字,) 【答案】(示例)建党初期,彭湃积极投身于早期农民运动。那时,由于早期民主革命的不彻 底性,乡村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仍旧保守落后,对革命思想有抵触心理,彭湃遇到意想不到 的困难。但他作为一个具有坚定革命精神的共产党人,没有退缩,他培养了农民中的骨干, 运用一些生动通俗的宣传手段,逐渐打开局面。彭湃的早期农运实践,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为我党后来的农民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可从彭湃积极投身于早期农民运动,并对农民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有一定的认识,以及他如何去克服困难,开展实践等方面展开论述。选择其它的角度切入, 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18. 特定历史时期脍人口的口号,往往有较强的感染力,含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阅读村料,回答 问题。 材料 下表为 20 世纪 80 年代红遍全国的口号 - 10 - (1)根据材料,从“时代与口号”关系的角度,对以上口号红遍中国的现象作出解释。 (2)假如你生活在 1898 年的中国,请你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一句具有时代气息的口号,并 对口号的影响力做出评估,扼要说明评估的依据。 【答案】(1)80 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进入新时期,各项事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逐步展 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思想文化科技领域的口号,反映了各项事业的拨乱反正;“振兴 中华”等口号表明随着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时间就 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反映出党领导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中改变旧观念,大胆探索 创新,勇于担当奉献的时代精神。 以上口号顺应了 80 年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反映了时代主题和人民的愿 望,因而得到广泛转播,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2)举例。革命派的口号:驱除鞑虏,创立民国。口号只限于革命派知识分子范围内传播, 当时的主流是维新变法,因而影响有限。(注意:口号应具有正能量,适应当时的实际状况。) 【解析】 【详解】(1)本题要求就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口号得到广泛传播的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口 号的出现和传播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口号大多涉及经 济体制改革和解放思想的相关内容,这些口号能够红遍全国主要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 - 11 -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有关,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思想文化科技领域的口号,反映了各项事 业的拨乱反正;“振兴中华”等口号表明随着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 义的热情高涨。所以说这些口号顺应了 80 年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反映 了时代主题和人民的愿望,因而得到广泛转播,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98 年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期,此时不同的政治派 别提出了不同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方案。因此口号要区分不同的阶级和政治派别。比如革命派 的口号是驱除鞑虏,创立民国,但该口号主要局限于革命派知识分子范围内。而维新派提出 的口号则是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 19.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进行艺术加工,“真实地再现典 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是其中的佳作,包作于 1884 年。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 却迷恋豪华的族贵生活,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 400 法郎做了一件礼服, 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头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超群的风资出尽了风头,虚 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丢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在沉重的打 击面前,没有犹豫,毅然决定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为此整整劳苦了 10 年。夫妻俩签了不少借约, 应承了不少足以败家的条件,和高利贷者以及种种放債图利的人打交道,节衣缩食,为別人打 短工。她也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坚强又粗暴。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 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結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项链》现实主义风格的理解,并指出此类作品的史证价值。 【答案】示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小说中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与下 层劳动者的艰辛、贫困形成了鲜明对比,表明当时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盛大的晚会、人们 对金钱的渴望和对奢侈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生活观念;下 层市民(小资产阶级)充满奋斗精神;玛蒂尔德坚决偿还债务并为此付出了 10 年的艰辛,表 现出很强的法制观念(契约精神)。 《项链》真实地反映了 19 世纪下半期法国的社会状况,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因而成 为文学史上的佳作。 现实主义文学是观察社会、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佐证。但也要注意文 学作品在人物、情节等方面有虚构的成分。 【解析】 - 12 - 【分析】 【详解】示例:小说的创作背景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理解:根据“她 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族贵生活……她用丈夫积攒下的 400 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 友那里借来一串头的项链”,表明当时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根据“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 足”,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生活观念;根据“她也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 敢作敢当的妇人,坚强又粗暴”说明下层市民(小资产阶级)充满奋斗精神;根据“毅然决 定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为此整整劳苦了 10 年”说明玛蒂尔德坚决偿还债务并为此付出了 10 年 的艰辛,表现出很强的法制观念(契约精神)。最后,说明《项链》真实地反映了 19 世纪下 半期法国的社会状况,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价值:可从现实主义文学是观察社会、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佐证;文 学作品在人物、情节等方面有虚构的成分等分析总结。 【点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