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燃烧热、中和热、反应热计算学案
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课时 燃烧热、中和热、反应热计算 考纲解读: 1.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 3.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考点一 燃烧热和中和热 能源 自主梳理: 1.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 燃烧热 中和热 相同点 能量变化 放热 ΔH及其单位 ΔH<0,单位均为kJ·mol-1 不 同 点 反应物的量 1mol 不一定为1 mol 生成物的量 不确定 生成水为1mol 反应热的 含义 101 kPa 时,1_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表示方法 燃烧热为ΔH=-a kJ·mol-1(a>0) 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或ΔH=-57.3kJ·mol-1 2.中和热的测定 (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2)计算公式:ΔH=-kJ·mol-1 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 (3)注意事项。 ①碎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碱稍过量。 ③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小。 3.能源 【深度思考】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S(s)+O2(g)===SO3(g) ΔH=-315 kJ·mol-1(燃烧热) (ΔH的数值正确) (2)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中和热) (ΔH的数值正确) (3)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2×57.3 kJ/mol (4)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5)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g)==2H2(g)+O2(g) ΔH=+571.6 kJ·mol-1 (6)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ol-1 (7)已知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 (8)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 (9)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 (10)已知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例1、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外观 无色,透明固体 灰黑,不透明固体 熔点 ? ? 燃烧热/kJ·mol-1 395.4 393.5 A.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g) ΔH=-393.5 kJ·mol-1 B.由表中信息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 C.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像 D.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高于石墨的熔点 【答案】B 【发散类比1】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辛烷的燃烧热ΔH=-5 518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 (aq)+SO (aq)+Ba2+ (aq)+2OH-(aq)===BaSO4(s)+2H2O(l) ΔH=-57.3 kJ·mol-1 B.C8H18(l)+O2(g)===8CO2(g)+9H2O(g) ΔH=-5 518 kJ·mol-1 C.KOH(aq)+H2SO4(aq)===K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D.2C8H18(g)+25O2(g)===16CO2(g)+18H2O(l) ΔH=-5 518 kJ·mol-1 【答案】C 【归纳总结】与燃烧热、中和热相关的辨析 (1)燃烧热定义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氧化物:C→CO2(g),H→H2O(l),S→SO2(g)等。 (2)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ΔH=-57.3 kJ/mol,弱酸、弱碱电离时吸热,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NaOH固体溶解或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若反应过程中还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不溶性物质或难电离的其他物质等),则此反应的反应热就不是中和热。 (4)对于中和热、燃烧热,用文字描述时不带负号,但其焓变(ΔH)还是为负值;另外,在关于反应热的文字描述中必须带上“+”或“-”。 例2、将V1 mL 1.0 mol·L-1盐酸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加入5 mL盐酸时混合液的温度达到22 ℃,故环境的温度应低于22 ℃;反应放热,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恰好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NaOH溶液的浓度为:=1.5 mol·L-1;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是吸热反应。 【发散类比2】为了测量某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 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全部 【答案】C 【解析】写出在测量并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时用到的公式为:Q=mcΔt,理解各符号表示的物理意义即可:m表示④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c表示③比热容 ,Δt表示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C正确。 【归纳总结】理解中和热的“五”注意 (1)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 (2)酸碱溶液应当用稀溶液(0.1~0.5 mol·L-1)。 若溶液浓度过大,溶液中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就大,电离程度达不到100%,这样使酸碱中和时产生的热量会消耗一部分补偿电离时所需的热量,造成较大误差。 (3)使用两只量筒分别量取酸和碱。 (4)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先后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最高温度,测完一种溶液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 (5)取多次实验t1、t2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而不是结果的平均值,计算时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考点二 反应热计算 自主梳理: 1.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等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3)应用: 方程式 反应热间的关系 aAB、AB ΔH1=aΔH2 AB ΔH1=-ΔH2 ΔH=ΔH1+ΔH2=ΔH3+ΔH4+ΔH5 2.ΔH的三种计算式 (1)ΔH=反应物总键能之和-生成物总键能之和 (2)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H(生成物)-H(反应物) (3)Δ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 注意:常见物质(1 mol)中化学键数目 例3、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25 ℃,101 kPa 时: CaO(s)+H2SO4(l)===CaSO4(s)+H2O(l) ΔH=-271 kJ·mol-1 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 ΔH=-937 kJ·mol-1 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 ΔH=-418 kJ/mol 【解析】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aO(s)+H2SO4(l)===CaSO4(s)+H2O(l) ΔH=-271 kJ/mol ① 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 ΔH=-937 kJ/mol ② ①×5-②得: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 ΔH=-418 kJ/mol。 【发散类比3】FeSO4可转化为FeCO3,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 已知25 ℃,101 kPa时:4Fe(s)+3O2(g)===2Fe2O3(s) ΔH=-1 648 kJ·mol-1 C(s)+O2(g)===CO2(g) ΔH=-393 kJ·mol-1 2Fe(s)+2C(s)+3O2(g)===2FeCO3(s) ΔH=-1 480 kJ·mol-1 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4FeCO3(s)+O2(g)===2Fe2O3(s)+4CO2(g) ΔH=-260 kJ·mol-1 【解析】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标号: 4Fe(s)+3O2(g)===2Fe2O3(s) ΔH=-1 648 kJ·mol-1 ① C(s)+O2(g)===CO2(g) ΔH=-393 kJ·mol-1 ② 2Fe(s)+2C(s)+3O2(g)===2FeCO3(s) ΔH=-1 480 kJ·mol-1 ③ 根据盖斯定律:③×(-2)+①+②×4可得: 4FeCO3(s)+O2(g)===2Fe2O3(s)+4CO2(g)ΔH=-260 kJ·mol-1。 【归纳总结】“五步”解决有关盖斯定律的计算问题 例4、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ol 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答案】B 【解析】可根据题意设计路径,故ΔH1=ΔH2+ΔH3>0,因ΔH2<0,故ΔH1<ΔH3,所以ΔH1+ΔH2<ΔH3。 【发散类比4】比较下列各组ΔH1和ΔH2的相对大小。 ①2H2(g)+O2(g)===2H2O(l) ΔH1 2H2(g)+O2(g)===2H2O(g) ΔH2________ ②S(g)+O2(g)===2SO2(g) ΔH1 S(s)+O2(g)===2SO2(g) ΔH2________ ③C(s)+O2(g)===CO(g) ΔH1 C(s)+O2(g)===CO2(g) ΔH2________ ④H2(g)+Cl2(g)===2HCl(g) ΔH1 H2(g)+Cl2(g)===HCl(g) ΔH2________ 【答案】①ΔH1<ΔH2 ②ΔH1<ΔH2 ③ΔH1>ΔH2 ④ΔH1<ΔH2 【归纳总结】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对于放热反应来说,ΔH=-Q kJ·mol-1,虽然“-”仅表示放热的意思,但在比较大小时要将其看成真正意义上的“负号”,即放热越多,ΔH反而越小。另外,要注意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能量关系(相同物质的量时):固体<液体<气体,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