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模拟卷(1) 高二化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模拟卷(1) 高二化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模拟卷(1) 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范围:选修 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Ba—137 第 I 卷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K2FeO4 和明矾都可做水处理剂,但工作原理不完全相同 B.氢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具有热值高、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的优点 C.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 D.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 H2 和 N2 的转化率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 溶液显碱性: 2 3CO  +2H2O H2CO3+2OH− B.HS−电离的离子方程式:HS−+H2O H3O++S2− C.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2++ 32HCO +2OH− CaCO3+2H2O+ 2 3CO  D.在 0.5 mol·L−1 的 K2Cr2O7 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 2 7Cr O  +H2O 2 2 4CrO  +2H+,其平 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2 2 2 4 2 72 (CrO ) (H ) (Cr O ) c c c     3.合成氨用的 H2 可以 CH4 为原料制得:CH4(g)+H2O(g) CO(g)+3H2(g)。反应过程的能量 变化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KOH 和氨水的 pH 证明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 B 向混有 NaCl 的 NaOH 溶液中滴入已知浓度的盐酸 (用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其中 NaOH 含量 C 将 Mg、Al 和 NaOH 溶液设计为原电池 比较 Mg、Al 活泼性强弱 D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附近滴加酚酞 验证阴极有碱生成 5.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 + 4NH + 2NH ,据此判断以下 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氨中含有NH3、 + 4NH 、 2NH 等微粒 B.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 + 4NH )·c( 2NH )是个常数 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c( + 4NH )=c( 2NH ) 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 + 4NH )=c( 2NH ) 6.反应 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25 mol/(L·s),②v(B)= 27 mol/(L·min),③v(C)=0.4 mol/(L·s),④v(D)=36 mol/(L·min)。下列有关反应 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④>②>③>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7.下列利用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或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利用焓变数据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B.利用溶液的 pH 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 C.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 D.利用反应热数据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8.关于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ΔE1 是该反应的活化能 B.ΔE2 是 2 mol H—Cl 键的总键能 C.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D.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9.如图所示,ΔE1=393.5 kJ,ΔE2=395.4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需吸收 1.9 kJ 热量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1 mol 金刚石和 1 mol O2 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总和大于 1 mol CO2 分子中化学键断 裂吸收的能量 10.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NO(g)+2CO(g) 2CO2(g)+N2(g)。 起始反应时 NO 和 CO 各为 4 mol,10 s 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 N2 为 1 mol。下列有关反 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压强,N2 的体积分数不变 B.前 5 s 内,用 CO 表示的反应速率等于 0.1 mol·L−1·s−1 C.10 s 时密闭容器中压强维持不变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往容器中充入 1 mol O2,正、逆反应速率都不改变 11.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ZnSO4 和 CuSO4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5 mol·L−1 的 Na2S 溶液 直至溶液中无沉淀产生,然后过滤。已知:Ksp(ZnS)=2.0×10−22,Ksp(CuS)=1.3×10−3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先生成 CuS 后生成 ZnS 沉淀,属于沉淀的转化 B.当 ZnS 沉淀完全时,溶液中 2 2 (Cu ) (Zn ) c c   =6.5×10−15 C.过滤得到的沉淀是 CuS 和 ZnS 的混合物 D.过滤后得到的溶液中仍有极少量的 Cu2+和 Zn2+ 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 +2O2(g) 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500℃、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Δ H =-38.6 kJ·mol−1 C.S(s)+O2(g) SO2(g) ΔH=-269.8 kJ·mol−1 D.2NO2 O2+2NO ΔH=+116.2 kJ·mol−1 1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装置Ⅰ 装置Ⅱ 装置Ⅲ 装置Ⅳ A.装置Ⅰ用滴定法测定盐酸的浓度 B.装置Ⅱ可用于中和热的测定 C.装置Ⅲ可用于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装置Ⅳ可用于合成氨并检验氨气的生成 14.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 三点溶液的 pH:c<a<b B.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量 a 处溶液的 pH,测量结果偏小 C.a、b、c 三点 CH3COOH 的电离程度:c<a<b D.a、b、c 三点溶液用 1 mol·L−1 NaOH 溶液中和,消耗 NaOH 溶液体积:c<a<b 1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A、B 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选项 x y A 通入 A 气体 B 的转化率 B 加入催化剂 A 的体积分数 C 增大压强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 升高温度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6.常温下,用 0.1 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 20 mL 同浓度的一元弱酸 HA,滴定过程中溶液 pH 随 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中和热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20 B.HA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HA) (A ) c c  的值减小 C.0.1 mol/L 的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0.1 mol/L D.加入 NaOH 溶液体积为 X mL 时,溶液中 c(A −)=0.05 mol/L 17.常温下,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及 pH 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 + 4NH 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2Fe(SO4)2 ②(NH4)2CO3 ③(NH4)2SO4,溶液浓度由 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① B.由 pH=3 的 CH3COOH 溶液与 pH=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其离子浓度不可能是 c(CH3COO−)>c(Na+)>c(H+)>c(OH−) C.pH=13 的 Ba(OH)2 溶液与 pH=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 pH>7 D.pH=12 的 Ba(OH)2 溶液与 pH=14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 pH 范围是 13t1)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2.00 3.00 t1 0.80 t2 1.80 A.用 H2 表示反应在 t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 1 0.60 t mol·L −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t1 时向容器中充入 3.00 mol N2,达到平衡时,n(CO2)=1.2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 t2 min 时向容器中再通入 1.00 mol CO,与原平衡相比,达 到新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将增大 D.温度升至 T2 K,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0.70,则正反应的ΔH<0 第 II 卷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 21 题~第 23 题三个大题,共 40 分。 21.(12 分)现有在室温的条件下,pH 均为 a 的 H2SO4 溶液和 NH4Cl 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两溶液中 c(H+)·c(OH−)=________________。 (2)各取 5 mL 上述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 50 mL,pH 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 (3)各取 5 mL 上述溶液,分别加热到 90℃,pH 较小的是___________溶液。 (4)H2SO4 溶液和 NH4Cl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取5 mL NH4Cl溶液,加水稀释至50 mL,c(H+)_________10−(a+1) mol·L−1(填“>” “<”或“=”), 4(NH ) (H ) c c  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13 分)实验室有如下材料:铜片、铁片、石墨棒、CuCl2 溶液、FeCl3 溶液、导线、电 流表、盐桥(装有琼脂-KCl 的 U 形管)、烧杯等。甲同学设计了如图 1 的原电池装置, 但乙同学发现甲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效率不高,电流在短时间内就会衰减,为解决以 上问题,将原电池设计成了带盐桥的装置,如图 2 所示。 图 1 图 2 (1)①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 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C(s)+H2O(g) CO(g)+H2(g) ΔH>0 b.2H2(g)+O2(g) 2H2O(l) ΔH<0 c.NaOH(aq)+HCl(aq) NaCl(aq)+H2O(l) ΔH<0 ②甲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若将石墨棒改为铁片,则总电极反应式是否改变,若是, 写 出 改 变 后 总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 若 否 , 请 写 出 理 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设计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与甲的相同,但电池的效率高很多。乙同学设计的 原电池两电极分别为:a 是_______(填“铜片”“铁片”或“石墨棒”,下同),b 是_______。负极的 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乙同学设计的原电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左侧烧杯中 Cl−浓度增大 b.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 c.电子通过盐桥从右侧烧杯进入左侧烧杯中 23.(15 分)无机或有机含氧酸分子去掉一个或多个羟基后剩余结构称为酰基,如“—SO2—” 称为硫酰(基),SOCl2、SO2Cl2、COCl2 分别称为亚硫酰氯、硫酰氯和碳酰氯,它们都有 很多相似的性质,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对应的酸、都可作氯化剂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SO2(g)+PCl5(s) SOCl2(l)+POCl3(l) ΔH1=a kJ·mol−1 PCl5(s)+H2O(l) POCl3(l)+2HCl(g) ΔH2=b kJ·mol−1 则反应 SOCl2(l)+H2O(l) SO2(g)+2HCl(g) ΔH3=_________ kJ·mol−1(用含 a、 b 的代数式表示)。 ( 2 ) ① 在 1 L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充 入 1 mol SO2 和 2 mol Cl2 , 发 生 反 应 : SO2(g)+Cl2(g) SO2Cl2(l)。 反应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压强,请在下图中画出改变条件后反应速 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②再次达平衡后测得 SO2 的转化率为 35%。反应后向密闭容器中注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Cl2(g) COCl2(g)Δ H=−108 kJ·mol−1,现 有 3 个体积均为 10 L 的密闭容器Ⅰ、Ⅱ、Ⅲ,按如下所示投料,并在 150℃条件下 开始反应达平衡。 密闭容器Ⅰ(绝热恒容):1 mol CO,1 mol Cl2 密闭容器Ⅱ(恒温恒容):1 mol COCl2 密闭容器Ⅲ(恒温恒容):1 mol CO,1 mol Cl2 ①容器Ⅰ中 CO 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 COCl2 的转化率之和_____(填“>”“<”或“=”) 1;容器Ⅱ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K1,容器Ⅲ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K2,K1 与 K2 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 ②容器Ⅲ中反应前总压强为 1 atm,反应后的总压强为 0.75 atm,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Kp=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模拟卷(1)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C C D C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B A B D C B C 21.(12 分) (1)1×10−14(1 分) (2)H2SO4(1 分) (3)NH 4Cl(1 分) (4)1×10a−14 mol·L−1(2 分) 1×10-a mol·L−1(2 分) (5) >(2 分) 减小(3 分) 22.(13 分) (1)①b(2 分) ②2FeCl3+Fe 3FeCl2(或 2Fe3++Fe 3Fe2+)(3 分) ③铜片(1 分) 石墨棒(1 分) Cu-2e- Cu2+(2 分) 2Fe3++2e- 2Fe2+(2 分) (2)c(2 分) 23.(15 分) (1)b−a(2 分) (2)① (3 分) ②233(3 分) (3)①<(2 分) K1·K2=1(或 K1= 2 1 K )(2 分) ②4 atm−1(或“4”)(3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