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要求 学法点拨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是全国高考钟爱的一个重要考点和常考考点,也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反应。与其相关联的知识也较多,如热化学、电化学知识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1)将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通过“升失氧—降得还”快速理顺,以准确判断各物质的“角色”; (2)熟练掌握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巧,特别是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三步”配平法: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 (3)有意识地强化记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特别是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和电子守恒规律的应用。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 Z 1.本质和特征 — 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请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 (2) 单线桥法 请标出MnO2与浓酸盐的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MnO2+4HCl2e-浓MnCl2+2H2O+Cl2↑__。 4.理清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有下列10个反应: ①Cu2S+O22Cu+SO2 ②3O22O3 ③3CO+Fe2O32Fe+3CO2 ④2Na+2H2O===2NaOH+H2↑ ⑤CaCO3CaO+CO2↑ ⑥2H2O22H2O+O2↑ ⑦Na2O+H2O===2NaOH ⑧2Fe+3Cl22FeCl3 ⑨H2SO4+2NaOH===Na2SO4+2H2O ⑩NaH+H2O===NaOH+H2↑ 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①、③、④、⑥、⑧、⑩__;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__⑧__;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分解反应的是__⑥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①、④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⑨__。 特别提醒: (1)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可用图示简洁明了表示各种关系如下图 5.常见氧化剂: 包括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某些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等。如 ——Cl2 浓硫酸 HNO3 KMnO4 Fe3+ ↓+ne- ↓ ↓ ↓ ↓ ↓ ——__Cl-__ __SO2__ __NO或NO2__ __Mn2+__ __Fe2+或Fe__ 6.常见还原剂: 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低价态时的物质(化合物、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氢化物等)。如 ——Zn H2 CO Fe2+ H2S I- ↑-ne- ↓ ↓ ↓ ↓ ↓ ↓ ——__Zn2+__ __H+__ __CO2__ __Fe3+__ __S__ __I2__ 7.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__Fe__ __S__ __H2O__ ↑+ne- ↑ ↑ ↑ —— Fe2+ SO H2O2 ↓-ne- ↓ ↓ ↓ ——__Fe3+__ __SO__ __O2__ 其中:Fe2+、SO主要表现__还原__性,H2O2主要表现__氧化__性。 特别提醒: 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只是其变化的一种“趋势”,但氧化性、还原性“能力”强弱不一定。如Na+中钠的化合价是钠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具有氧化性,但是氧化性很弱。 X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 (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 (4)在反应:2CuFeS2+O2Cu2S+2FeS+SO2中,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 (5)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6)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 (7)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化合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 ) (8)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定不同( × ) (9)非金属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 × ) (10)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 提示:如H2O2+SO2===H2SO4是氧化还原反应 (11)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u+4HNO32e-(浓)===Cu(NO3)2+2NO2↑+2H2O。( √ ) 2.①2Na+2H2O===2NaOH+H2↑ ②2Na2O2+2H2O===4Na++4OH-+O2↑ ③6HCl(浓)+KClO3===KCl+3Cl2↑+3H2O ④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用双线桥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2)属于歧化反应的是__②__;属于归中反应的是__③__。 (3)用单线桥标出反应③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 ____。 题组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辨析 1.下列说正确的是( B ) A.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转移电子数为2NA B.根据反应ClO2+H2O2+OH-―→ClO+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O2 C.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I2 D.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E.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解析] A项,1 mol Fe与过量硝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B项,此反应中ClO2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ClO,H2O2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C项,海藻中的碘元素以碘化物形式存在,反应中I元素被氧化,Mn元素被还原,还原产物应为硫酸锰;D项,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E项, Cl2+2Br-===2Cl-+Br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Zn+Cu2+===Zn2+Cu中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前者单质被还原,后者单质被氧化。 2.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2Cu2O+Cu2S6Cu+SO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反应中Cu2S只作氧化剂 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C.Cu2O在反应中体现氧化性 D.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S [解析] Cu2O和Cu2S中Cu化合价都降低,都为氧化剂,Cu2S也作还原剂,A错误;反应中还原产物为Cu,氧化产物为SO2,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6∶1,B正确;Cu2O中Cu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体现氧化性,C正确;反应中S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正确。 3.(2018·河北保定高三检测)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②Q+H2O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 ) A.G、Y、Q、Z、X B.X、Z、Q、G、Y C.X、Z、Q、Y、G D.G、Q、Y、Z、X [解析] 由①得出Q中价态高于G,因为G中价态介于Q和-1价的Cl之间,-1价为氯元素的最低价;将该结论引用到③,Y介于Q与G之间,故有Q价态高于Y,Y价态高于G;分析②:H2O中的H化合价降低,则Q中的氯元素转变为X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必升高,则得出X价态高于Q;最后分析④:Z介于Q、X之间,则X价态高于Z,Z价态高于Q。 4.(2017·吉林实验中学模拟)N2O既是医学上的一种麻醉剂,又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制取N2O的方法有很多,例如①NH4NO3N2O↑+2H2O ②K2SO3+2NOK2SO4+N2O ③2NH3+2O2N2O+3H2O ④2NaNO3+(NH4)2SO42N2O↑+Na2SO4+4H2O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反应①中硝酸铵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是氧化产物 B.反应②中K2SO3是还原剂,N2O是氧化产物 C.反应③中每生成1 mol N2O,转移8 mol电子 D.反应④中NaNO3是还原剂,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解析] 反应①NH4NO3N2O↑+2H2O中,NH4NO3中-3价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5价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硝酸铵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生成的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而H2O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A错误;反应②K2SO3+2NOK2SO4+N2O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K2SO3是还原剂,K2SO4是氧化产物,B错误;反应③2NH3+2O2N2O↑+3H2O 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1,每生成1 mol N2O,转移8 mol电子,C正确;反应④2NaNO3+(NH4)2SO42N2O↑+Na2SO4+4H2O中,Na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aNO3是氧化剂,(NH4)2SO4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的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错误。 题组二 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的表示方法 5.(2018·经典习题选萃)下列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D ) 6.(2018·山东滨州高三检测)单质钛(Ti)的机械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以TiO2制金属钛,主要反应有:①TiO2+2C+2Cl2TiCl4+2CO;②TiCl4+2Mg2MgCl2+Ti。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反应①中碳是还原剂 B.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C.反应②表现了金属镁还原性比金属钛强 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1 [解析] 反应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故A项正确;反应①中Ti、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TiO2是反应物,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项错误;反应②中Mg失去电子作还原剂,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金属镁还原性比金属钛强,故C项正确;TiO2+2C+2Cl2TiCl4+2CO中,Cl2为氧化剂,C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1,故D项正确。 7.(2018·河南郑州)(1)已知反应:6HCl(浓)+KClO3===KCl+3Cl2↑+3H2O。 ①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L氯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最为__0.5_mol__。 ②反应中转移1.5 mol e-时,参加反应的HCl为__1.8__mol,其中被氧化的HCl为__1.5__mol。 (2)用双线桥标出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答案] (2) [方法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性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判价态,分升降;定类型,推其他。其中“判价态”是关键的一步,对于复杂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可以利用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进行推断,如Cu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其价态可根据“归中而不交叉”的原则判断。 萃取精华: (1)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被氧化),因为元素处于化合态时,其化合价可能为正价,也可能为负价。 如:Cu2+―→Cu时,铜元素被还原,Cl-―→Cl2时,氯元素被氧化。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一定都是氧化剂或还原剂,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的物质,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在反应Cl2+H2O??HCl+HCl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都是氯元素。 考点二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Z 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1)氧化性是指物质__得电子__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__失电子__的性质( 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__难易__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__多少__无关。例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__氧化性__,如Fe3+、H2SO4、KMnO4等;最低价态——只有__还原性__,如金属单质、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__氧化性__又有__还原性__,如Fe2+、S、Cl2等。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依据反应原理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__氧化产物__ 还原性:还原剂>__还原产物__ (2)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__剧烈__,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__越强__。如是否加热、有无催化剂及反应温度高低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例如: → (3)依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来判断 ①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例如: → ②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例如: → (4)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②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③酸碱性:如KMnO4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 规律 内容 应用 强弱 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若某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不能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①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②判断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顺序 ③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④判断电化学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价态 规律 ①升降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升降总值相等 ②归中律:同一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时,一般情况下价态变化是:价态可归中,“交叉”真不能 ③邻位律:有多个价态的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一般先变为邻位价态 ①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正误 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产物确定 ③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守恒 规律 氧化剂得到的电子和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 ①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③电化学电极反应相关计算 特别提醒: 已知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关系,判断某一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时可采用假设法: (1)先假设反应成立; (2)然后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的规律,列出假设反应中的上述关系; (3)结合题干条件判断该结论是否符合事实。符合事实,则反应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X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性越强,相应单质越活泼( × ) (3)氧化剂浓硝酸、浓硫酸参加反应时,氮、硫化合价分别降低1、2生成NO2、SO2,所以浓硫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 ) (4)由2NaCl2Na+Cl2↑得出氧化性Na+>Cl2( × ) (5)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 ) (6)反应2Fe3++Fe===3Fe2+,说明金属阳离子的还原产物不一定是金属单质( √ ) (7)反应Cu+H2SO4CuSO4+H2↑,说明还原性:Cu>H2( × ) (8)反应2MnO+10Cl-+16H+===2Mn2++5Cl2↑+8H2O,说明盐酸不能作高锰酸钾的酸化剂( √ ) 2.(1)物质得电子越多,其氧化性越强吗?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吗? (2)往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哪种离子先被氧化?若改为FeI2呢? 答案:(1)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其得电子多少没有必然联系;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NaNO3、H2SO4(稀)等。 (2)由于还原性:I->Fe2+>Br-,所以往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首先被氧化的是I-。 题组一 根据化学(离子)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2017·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周练)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① Cl2 FeBr2 / Cl- ② KClO3 浓盐酸 / Cl2 ③ KMnO4 H2O2 H2SO4 O2 Mn2+ A.表中①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3H2O2+6H+===2Mn2++4O2↑+6H2O 2.(2017·河北衡水模拟)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氧化性CoO3>Cl2>Fe3+ C.根据反应①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D.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有1 mol HCl被氧化 [解析] 三个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所在的产物是I2、Fe3+、Cl2,它们是氧化产物,A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在反应①中,氧化性:Cl2>I2,在反应②中,氧化性:Br2>Fe3+,在反应③中,氧化性:Co2O3>Cl2,所以氧化性顺序是Co2O3>Cl2>Br2>Fe3+,B正确;根据氧化性顺序:Cl2>Br2>Fe3+,Cl2和FeBr2反应时,氯气既能氧化溴离子又能氧化亚铁离子,所以还可能生成三价铁离子和溴单质,C错误;在反应③中生成1 mol Cl2时,有6 mol的HCl参加反应,其中2 mol HCl被氧化,故D错误。 题组二 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3.(2018·山东济南高三检测)已知I-、Fe2+、SO2、Cl-、H2O2 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C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