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3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2/23/ab8e9317559def02dc2fa8e93d2621f5/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2/23/ab8e9317559def02dc2fa8e93d2621f5/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2/23/ab8e9317559def02dc2fa8e93d2621f5/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高新二中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1.设集合,则=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补集的概念,得,故选C. 【考点】集合的补集运算 【名师点睛】研究集合的关系,处理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问题,常用韦恩图、数轴等几何工具辅助解题.一般地,对离散的数集、抽象的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可借助韦恩图,而对连续的集合间的运算及关系,可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进行合理转化.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2.已知实数集,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可得集合,求出补集,再求出即可. 【详解】由,得,即, 所以, 所以.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补集和交集的混合运算,属于基础题. 3.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3)∪(3,+∞) B. (-∞,3)∪(3,+∞) C. [,+∞)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幂函数的定义域与分母不为零列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函数, 解得且; 函数的定义域为, 故选A. 【点睛】定义域的三种类型及求法:(1)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则构造使解析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求解;(2) 对实际问题:由实际意义及使解析式有意义构成的不等式(组)求解;(3) 若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由不等式求出. 4.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集合,而,所以,故选C. 【考点】 集合运算 【名师点睛】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应先把集合化简再计算,常常借助数轴或韦恩图进行处理. 5.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得,所以,因为,所以,故选D. 【考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运算 【名师点睛】对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应先把集合化简再计算,常常借助数轴或韦恩图处理.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6.已知函数,若f(a)=10,则a的值是( ) A. -3或5 B. 3或-3 C. -3 D. 3或-3或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分两种情况讨论分别求得或. 【详解】若,则舍去), 若,则, 综上可得,或,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分段函数求自变量,属于中档题.对于分段函数解析式的考查是命题的动向之一,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因此解决这类题一定要层次清楚,思路清晰. 7. 下面各组函数中是同一函数的是( )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答案】D 【解析】 因为选项A中,对应关系不同,选项B中定义域不同,对应关系不同,选项C中,定义域不同,选项D中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相同,故选D. 8.如图所示,可表示函数图象的是( ) A. ①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函数的定义分别对四个图象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由函数的定义可知,对定义域内的任何一个变量x,存在唯一的一个变量y与x对应. 则由定义可知①③④,满足函数的定义,但②不满足,因为图象②中,当x>0时,一个x对应着两个y,所以不满足函数取值的唯一性,所以能表示为函数图象的是①③④.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以及函数图象的判断,要求学生了解:一对一,多对一是函数关系,一对多不是函数关系,属基础题. 9.已知函数y=f(x)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且f(2a-1)<f(1-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0,+∞) C. (0,2) D. ,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利用单调性,结合定义域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且, 所以, 解得,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抽象函数的单调性及抽象函数解不等式,属于难题.根据抽象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应注意以下三点:(1)一定注意抽象函数的定义域(这一点是同学们容易疏忽的地方,不能掉以轻心);(2)注意应用函数的奇偶性(往往需要先证明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3)化成 后再利用单调性和定义域列不等式组. 10.函数的值域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别在和时,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值域,然后求并集可得答案. 【详解】当时,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所以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此时的值域为, 当时,在上递增, 所以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时,函数取得最大值0, 此时函数的值域为, 综上所述:函数的值域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分段函数的值域,分段求值域再求并集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 1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和,分析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得出函数的最大值,并结合得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 ①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 ②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此时,函数在或处取得最大值,由于, 所以,,即,解得,此时.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属于定轴动区间型,解题时要分析二次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借助单调性求解,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 12.已知函数是R上的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段函数的单调性特点,两段函数在各自的定义域内均单调递增,同时要考虑端点处的函数值. 【详解】要使函数在R上为增函数,须有在上递增,在上递增, 所以,解得.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的灵活运用,求解时不漏掉端点处函数值的考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3.集合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 【答案】7 【解析】 【分析】 根据具有 个元素的集合,其真子集的个数为个,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题,故填7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真子集的个数.具有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个数为个,真子集的个数为个,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个,属于基础题. 14.已知函数,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题意得,. 15.已知,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设2x+1=t,则,f(t)= ,即f(t)= ,所以f(x)= . 答案:. 点睛:换元法是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之一,它主要用来处理不知道所求函数的类型,且函数的变量易于用另一个变量表示的问题.它主要适用于已知复合函数的解析式,但使用换元法时要注意新元定义域的变化,最后结果要注明所求函数的定义域. 16.设,,若,则实数组成的集合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求出A的元素,再由B⊆A,分和B≠φ求出a值即可. 【详解】∵A={x|x2﹣8x+15=0}, ∴A={3,5} 又∵B={x|ax﹣1=0}, ∴①时,a=0,显然B⊆A ②时,B={},由于B⊆A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集合间基本关系求参数值或范围的问题,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 17.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A,不等式的解集为B. (1)求A∩B; (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A∩B,求的值. 【答案】(1)A∩B={x|-1<x<2};(2) . 【解析】 试题分析:(1)将集合A,B进行化简,再根据集合的交集运算即可求得结果;(2)由题意知-1,2为方程的两根,代入方程联立方程组,即可解得结果. 试题解析: 解:(1)A={x|-1<x<3}, B={x|-3<x<2}, ∴ (2)-1,2为方程x2+ax+b=0的两根 ∴ ∴. 考点:集合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18.已知是一次函数,且,求的解析式. 【答案】或 【解析】 【分析】 设,可得出,由此得出关于、的方程组,求出这两个参数,即可得出函数的解析式. 【详解】设,则, 得,解得或. 因此,或.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一般要通过题中等式建立方程组进行求解,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等题. 19.已知f(x)是二次函数,且f(-1)=4,f(0)=1,f(3)=4. (1)求f(x)的解析式. (2)若x∈[-1,5],求函数f(x)的值域.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设二次函数 ,将三个点代入解方程组即可. (2)判断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性,即可求出其值域. 【详解】(1)设二次函数为 ,将三个点代入有 解得, 所以函数 (2)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 , 即函数在 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所以,即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定区间上的值域,属于基础题. 20.已知函数. (1)用定义证明:在上是增函数; (2)求在上的值域.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按照取值,作差,变形,判号,下结论这五个步骤进行证明即可; (2)根据(1)问中的单调性求出最值即可得到值域. 【详解】(1)证明:根据题意,, 设, 则有 , 又由, 则有, 所以, 故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2)解:根据题意,, 由(1)得在上函数为增函数, 所以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则函数的值域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属于基础题. 21.设全集U=R,集合A={x|1≤x<4},B={x|2a≤x<3-a}. (1)若a=-2,求B∩A,B∩(∁UA);(2)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B∩A=[1,4),B∩(∁UA)= [-4,1)∪[4,5);(2) . 【解析】 【分析】 (1)利用补集的定义求出的补集,然后根据交集的定义求解即可直接求解即可;(2 )分类讨论 是否是空集,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1)∵A={x|1≤x<4},∴∁UA={x|x<1或x≥4}, ∵B={x|2a≤x<3-a},∴a=-2时,B={-4≤x<5},所以B∩A=[1,4), B∩(∁UA)={x|-4≤x<1或4≤x<5}=[-4,1)∪[4,5). (2)A∪B=A⇔B⊆A, ①B=∅时,则有2a≥3-a,∴a≥1 ②B≠∅时,则有,∴, 综上所述,所求a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以及空集的应用,属于简答题.要解答本题,首先必须熟练应用数学的转化与划归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将并集问题转化为子集问题,其次分类讨论进行解答,解答集合子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空集的讨论,这是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容易疏忽的地方,一定不等掉以轻心. 22.已知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且满足,. (1)求的值; (2)解不等式.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在中,令,利用 可得; (2)在中令,利用可得,然后将不等式化为,再利用已知单调性即可解得结果. 【详解】解:(1),, ∴, ∴. (2)∵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 且满足,, , ∴, ∴,解得, ∴不等式的解集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赋值法求函数值,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易错警示:漏掉函数的定义域.本题属于中档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