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理数)总复习练习专题二十二 几何证明选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数学(理数)总复习练习专题二十二 几何证明选讲

                      1.(2015·广东,15,中)已知 AB 是圆 O 的直径,AB=4,EC 是圆 O 的切线,切点为 C,BC=1.过 圆心 O 作 BC 的平行线,分别交 EC 和 AC 于点 D 和点 P,则 OD=________. 【解析】 由于 O 为 AB 的中点且 BC∥OD,∴OP∥BC 且 OP=1 2BC=1 2,AC= AB2-BC2= 15, ∴CP=1 2AC= 15 2 . 又∵CD 是圆 O 的切线, ∴∠ACD=∠ABC. 又∵∠DPC=∠ACB=90°, ∴Rt△ABC∽Rt△DCP, ∴PD AC=CP BC, ∴PD=CP·AC BC = 15 2 × 15 1 =15 2 , ∴OD=OP+PD=1 2+15 2 =8. 【答案】 8 2.(2015·湖北,15,中)如图,PA 是圆的切线,A 为切点,PBC 是圆的割线,且 BC=3PB,则AB AC= ________. 【解析】 设 PB=1,则 BC=3. ∵PA2=PB·PC,∴PA=2. ∵△PBA∽△PAC, ∴AB AC=PA PC=2 4=1 2. 【答案】 1 2 3.(2015·江苏,21A,10 分,中)如图,在△ABC 中,AB=AC,△ABC 的外接圆⊙O 的弦 AE 交 BC 于点 D. 求证:△ABD∽△AEB. 证明:因为 AB=AC, 所以∠ABD=∠C. 又因为∠C=∠E, 所以∠ABD=∠E, 又∠BAE 为公共角,所以△ABD∽△AEB. 1.(2012·北京,5,中)如图,∠ACB=90°,CD⊥AB 于点 D,以 BD 为直径的圆与 BC 交于点 E, 则(  ) A.CE·CB=AD·DB B.CE·CB=AD·AB C.AD·AB=CD2 D.CE·EB=CD2 【答案】 A 由切割线定理可知 CE·CB=CD 2.又由平面几何知识知△ADC∽△CDB,得相似比: CD AD =DB CD,即 AD·DB=CD2,∴CE·CB=AD·DB.故选 A. 2.(2014·广东,15,易)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点 E 在 AB 上且 EB=2AE,AC 与 DE 交于 点 F,则 △ CDF的面积 △ AEF的面积=________. 【解析】 ∵EB=2AE,∴AE AB=1 3. 又∵AB 綊 DC, ∴△AEF∽△CDF,且AE DC=1 3. ∴ △ CDF的面积 △ AEF的面积=9. 【答案】 9 3.(2013·陕西,15B,易)如图,弦 AB 与 CD 相交于⊙O 内一点 E,过 E 作 BC 的平行线与 AD 的延 长线交于点 P,已知 PD=2DA=2,则 PE=________. 【解析】 ∵PE∥BC,∴∠PED=∠BCE. 又∵∠BCE=∠BAD,∴∠PED=∠BAD. 在△PDE 和△PEA 中, {∠P=∠P, ∠PED=∠EAP,∴△PDE∽△PEA, ∴PD PE=PE PA,∴PE2=PD·PA=2×3=6, ∴PE= 6. 【答案】  6 4.(2012·陕西,15B,易)如图,在圆 O 中,直径 AB 与弦 CD 垂直,垂足为 E,EF⊥DB,垂足为 F,若 AB=6,AE=1,则 DF·DB=________. 【解析】 圆的半径 OC=3,OE=2,CE=DE= 32-22= 5. 而△DFE∽△DEB,∴DF DE=DE DB, ∴DF·DB=DE2=5. 【答案】 5 5.(2012·课标全国,22,10 分,中)如图,D,E 分别为△ABC 边 AB,AC 的中点,直线 DE 交△ABC 的外接圆于 F,G 两点.若 CF∥AB,证明: (1)CD=BC; (2)△BCD∽△GBD. 证明:(1)如图,连接 AF,因为 D,E 分别为 AB,AC 的中点,所以 DE∥BC. 又 CF∥AB,故四边形 BCF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CF=BD=AD.而 CF∥AD,所以四边形 ADCF 是 平行四边形, 故 CD=AF. 因为 CF∥AB,所以 BC=AF, 故 CD=BC. (2)因为 FG∥BC,故 GB=CF. 由(1)可知 BD=CF,所以 GB=BD,∠BGD=∠BDG. 由 BC=CD 知∠CBD=∠CDB,又因为∠DGB=∠EFC=∠DBC, 故△BCD∽△GBD. 考向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的应用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判定定理 定理 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定理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定理 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2)引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 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3)直角三角形相似的特殊判定方法 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和它们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2014·陕西,15B)如图,△ABC 中,BC=6,以 BC 为直径的半圆分别交 AB,AC 于 点 E,F,若 AC=2AE,则 EF=________. (2)(2012·辽宁,22,10 分)如图,⊙O 和⊙O′相交于 A,B 两点,过 A 作两圆的切线分别交两圆于 C,D 两点,连接 DB 并延长交⊙O 于点 E,证明: ①AC·BD=AD·AB; ②AC=AE. 【思路导引】 解题(1)及(2)①的关键是证明三角形相似,题(2)②需注意应用圆中的有关定理,并结 合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 【解析】 (1)∵∠A=∠A,∠AEF=∠ACB, ∴△AEF∽△ACB,∴AC AE=BC EF, ∴2=BC EF,∴EF=3. (2)证明:①由 AC 与⊙O′相切于 A,得∠CAB=∠ADB, 同理∠ACB=∠DAB, 所以△ACB∽△DAB,从而AC AD=AB BD, 即 AC·BD=AD·AB. ②由 AD 与⊙O 相切于 A,得∠AED=∠BAD, 又∠ADE=∠BDA,所以△EAD∽△ABD. 从而AE AB=AD BD,即 AE·BD=AD·AB. 结合①的结论,可得 AC=AE.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选择 (1)已知有一角相等时,可选择判定定理 1 与判定定理 2; (2)已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时,可选择判定定理 2 与判定定理 3; (3)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时,首先看是否可以用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来判定,如不能,再 考虑用判定三角形相似的一般方法来判定. (2012·天津,13)如图,已知 AB 和 AC 是圆的两条弦,过点 B 作圆的切线与 AC 的延长线 相交于点 D.过点 C 作 BD 的平行线与圆相交于点 E,与 AB 相交于点 F,AF=3,FB=1,EF=3 2,则线 段 CD 的长为________. 【解析】 由相交弦定理得 FA·FB=FE·FC,即 3×1= 3 2FC,∴FC=2. ∵FC∥BD,∴AF∶FB=AC∶CD=3∶1, ∴3CD=AC. 由切割线定理得 DC·DA=DB2,(*) 其中 DA=AC+CD=3CD+CD=4CD. 又△AFC∽△ABD,∴FC DB=AF AB=3 4,得 DB=8 3,代入(*)式得 DC·4DC=64 9 ,∴CD=4 3. 【答案】 4 3 考向 2 截割定理与射影定理的应用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 线段也相等. (2)推论 ①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②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腰.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两直角边分别是它们在斜边上射影与 斜边的比例中项. (1)(2015·广东广州模拟,15)如图,在△ABC 中,DE∥BC,DF∥AC,AE=2,EC=1, BC=4,则 BF=________. (2)(2015·天津南开模拟,13)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E∶EB=1∶2,△AEF 的面积为 1 cm2, 则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 (1)在△ABC 中,DE∥BC,DF∥AC, ∴BF BC=BD AB=EC AC, 又∵AE=2,EC=1,BC=4, ∴BF 4 = 1 1+2 , ∴BF=4 3. (2)∵AE∥CD,∴△AEF∽△CDF, ∴AE∶CD=AF∶CF, ∵AE∶EB=1∶2, ∴AE∶AB=AE∶CD=1∶3, ∴AF∶CF=1∶3, ∴AF∶AC=1∶4, ∴△AEF 与△ABC 中 AE 边与 AB 边高的比为 1∶4, ∴△AEF 与△ABC 的面积的比为 1∶12, ∴△AEF 与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的比为 1∶24, ∵△AEF 的面积等于 1 cm2, ∴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等于 24 cm2. 【答案】 (1) 4 3 (2)24 cm2 利用比例关系求值或证明的方法 高考中常考查三角形的边、面积等的求值和比例的证明、相似三角形的证明等.在求值时,往往需 要利用线段的比例关系建立方程求解,或者利用三角形相似求解;在证明时,往往会通过三角形相似或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到比例关系,进而求证.同时要注意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和射影定理在解题中 的应用. (2014·湖南长沙一模,11)如图,AB∥EF∥CD,已知 AB=20,CD=80,BC=100,则 EF =________. 【解析】 ∵AB∥EF∥CD,∴EF AB=CF BC, EF CD=BF BC. ∴EF AB+EF CD=CF+BF BC =1, 即EF 20+EF 80=1. ∴EF=16. 【答案】 16 1.(2015·广东中山一模,15)△OAB 是等腰三角形,P 是底边 AB 延长线上一点,且 PO=3,PA·PB =4,则腰长 OA=________. 【解析】 如图,作 OD⊥AP,垂足 D,则 PO2-PD2=OB2-BD2,所以 PO2-OB2=PD2-BD2, 因为 AD=BD,所以 PD2-BD2=PD2-AD2=(PD+AD)(PD-AD)=PA·PB=4, 所以 PO2-OB2=4, 所以 OB2=9-4=5, 所以 OB= 5,所以 OA= 5. 【答案】  5 2.(2015·天津河东二模,13)如图,AB 是半圆 O 的直径,∠BAC=30°,BC 为半圆的切线,且 BC =4 3,则点 O 到 AC 的距离 OD=________. 【解析】 ∵BC 是⊙O 的切线,∴∠ABC=90°, ∵OD⊥AC,在△ABC 与△ADO 中, ∴∠ADO=∠ABC=90°,∠A=∠A, ∴△ABC∽△ADO,∴OD BC=AO AC. 在△ABC 中,∠BAC=30°, ∴AC=2BC=8 3,AB= AC2-BC2=12, ∴OA=BO=6,∴OD=AO·BC AC =6 × 4 3 8 3 =3. 【答案】 3 3.(2015·陕西咸阳调研,15B)已知梯形 ABCD 的上底 AD=8 cm,下底 BC=15 cm,在边 AB,CD 上分别取 E,F,使 AE∶EB=DF∶FC=3∶2,则 EF=________. 【解析】 因为 AE∶EB=3∶2, 所以 AE∶AB=3∶5. 所以 EP∶BC=3∶5,又因为 BC=15 cm, 所以 EP=9 cm,同理 PF=3.2 cm. 所以 EF=EP+PF=12.2 cm. 【答案】 12.2 cm 4.(2015·江苏南京三模,21(A),10 分)如图,⊙O 的直径 AB 的延长线与弦 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P,E 为⊙O 上一点,AE=AC,DE 交 AB 于点 F.求证:△PDF∽△POC. 证明:因为 AE=AC, 所以∠CDE=∠AOC. 又∠CDE=∠P+∠PFD,∠AOC=∠P+∠OCP, 从而∠PFD=∠OCP, 在△PDF 与△POC 中,∠P=∠P,∠PFD=∠OCP, 故△PDF∽△POC. 5.(2014·河南开封一模,22,10 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过点 B 作 BE⊥CD,垂足为 E, 连接 AE,F 为 AE 上一点,且∠BFE=∠C. (1)求证:△ABF∽△EAD; (2)若∠BAE=30°,AD=3,求 BF 的长. 解:(1)证明:∵AB∥CD, ∴∠BAF=∠AED. 又∵∠BFE=∠C, ∠BFE+∠BFA=∠C+∠ADE, ∴∠BFA=∠ADE. ∴△ABF∽△EAD. (2)∵∠BAE=30°,∴∠AEB=60°, ∴AB AE=sin 60°= 3 2 , 又△ABF∽△EAD,∴BF AD=AB AE, ∴BF=AB AE·AD=3 3 2 . 6.(2014·山西四校联考,22,10 分)如图所示,PA 为圆 O 的切线,A 为切点,PO 交圆 O 于 B,C 两点,PA=10,PB=5,∠BAC 的平分线与 BC 和圆 O 分别交于 D 和 E 两点. (1)求证:AB AC=PA PC; (2)求 AD·AE 的值. 解:(1)证明:∵PA 为圆 O 的切线, ∴∠PAB=∠ACP, 又∵∠P 为公共角,∴△PAB∽△PCA, ∴AB AC=PA PC. (2)∵PA 为圆 O 的切线,PC 是过点 O 的割线, ∴PA2=PB·PC,即 102=5PC, ∴PC=20,∴BC=15. 又∵∠CAB=90°,∴AC2+AB2=BC2=225. 又由(1)知AB AC=PA PC=1 2,∴AC=6 5,AB=3 5, 如图, 连接 EC,则∠AEC=∠ABC, 又∵∠CAE=∠EAB,∴△ACE∽△ADB, ∴AE AB =AC AD,∴AD·AE=AB·AC=3 5×6 5=90. 1.(2015·重庆,14,易)如图,圆 O 的弦 AB,CD 相交于点 E,过点 A 作圆 O 的切线与 DC 的延长 线交于点 P.若 PA=6,AE=9,PC=3,CE∶ED=2∶1,则 BE=________. 【解析】 设 ED=x,则 CE=2x. ∵PA 为⊙O 的切线, ∴PA2=PC·PD, 即 62=3×(3+2x+x),∴x=3. 由相交弦定理得,AE·BE=CE·ED, 即 9BE=2x·x=2×32,∴BE=2. 【答案】 2 2.(2015·课标Ⅱ,22,10 分,中)如图,O 为等腰三角形 ABC 内一点,⊙O 与△ABC 的底边 BC 交 于 M,N 两点,与底边上的高 AD 交于点 G,且与 AB,AC 分别相切于 E,F 两点. (1)证明:EF∥BC; (2)若 AG 等于⊙O 的半径,且 AE=MN=2 3,求四边形 EBCF 的面积. 解:(1)证明:由于△ABC 是等腰三角形,AD⊥BC,所以 AD 是∠CAB 的平分线. 又因为⊙O 分别与 AB,AC 相切于点 E,F, 所以 AE=AF,故 AD⊥EF. 从而 EF∥BC. (2)由(1)知,AE=AF,AD⊥EF, 故 AD 是 EF 的垂直平分线. 又 EF 为⊙O 的弦,所以 O 在 AD 上. 连接 OE,OM,则 OE⊥AE. 由 AG 等于⊙O 的半径得 AO=2OE, 所以∠OAE=30°.因此△ABC 和△AEF 都是等边三角形. 因为 AE=2 3,所以 AO=4,OE=2. 因为 OM=OE=2,DM=1 2MN= 3, 所以 OD=1.于是 AD=5,AB=10 3 3 . 所以四边形 EBCF 的面积为 3.(2015·课标Ⅰ,22,10 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BC 交⊙O 于点 E. (1)若 D 为 AC 的中点,证明:DE 是⊙O 的切线; (2)若 OA= 3CE,求∠ACB 的大小. 解:(1)连接 AE,由已知得,AE⊥BC,AC⊥AB. 在 Rt△AEC 中,由已知得,DE=DC,故∠DEC=∠DCE. 连接 OE,则∠OBE=∠OEB. 又∠ACB+∠ABC=90°, .3 316 2 3322 1 2 3 3 310 2 1 2 =××−×     × 所以∠DEC+∠OEB=90°,故∠OED=90°, 所以 DE 是⊙O 的切线. (2)设 CE=1,AE=x,由已知得 AB=2 3,BE= 12-x2. 由射影定理可得,AE2=CE·BE,所以 x2= 12-x2,即 x4+x2-12=0. 可得 x= 3, 所以∠ACB=60°. 1.(2014·天津,6,中)如图,△ABC 是圆的内接三角形,∠BAC 的平分线交圆于点 D,交 BC 于点 E,过点 B 的圆的切线与 AD 的延长线交于点 F.在上述条件下,给出下列四 个结论:①BD 平分∠CBF;②FB2=FD·FA;③AE·CE=BE·DE;④AF·BD=AB·BF. 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D 如图,对于①,∵BF 是圆的切线,∴∠CBF=∠BAC,∠4=∠1. 又∵AD 平分∠BAC,∴∠1=∠2. 又∠2=∠3,∴∠3=∠4, 即 BD 平分∠CBF,故①正确; 对于②,根据切割线定理有 FB2=FD·FA,故②正确; 对于③,∵∠3=∠2,∠BED=∠AEC, ∴△BDE∽△ACE. ∴AE BE=CE DE,即 AE·DE=BE·CE,故③错误; 对于④,∵∠4=∠1,∠BFD=∠AFB, ∴△BFD∽△AFB,∴BF AF=BD AB, 即 AF·BD=AB·BF,故④正确,故选 D. 2.(2014·湖南,12,易)如图,已知 AB,BC 是⊙O 的两条弦,AO⊥BC,AB=3,BC=2 2,则⊙O 的半径等于________. 【解析】 如图,设 AO 与 BC 交于点 D,延长 AO 交⊙O 于点 E. 在 Rt△ABD 中,由题意知 AB= 3,BD=1 2BC= 2, 故 AD=1. 设⊙O 的半径为 r,由相交弦定理得, AD·DE=BD·DC, 即 1×(2r-1)= 2× 2,∴r=3 2. 【答案】 3 2 3.(2014·湖北,15,易)如图,P 为⊙O 外一点,过 P 点作⊙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A,B,过 PA 的中点 Q 作割线交⊙O 于 C,D 两点,若 QC=1,CD=3,则 PB=________. 【解析】 由切割线定理得 QA2=QC·QD=4,∴QA=2.由切线长定理得 PB=PA,又 Q 是 PA 的中 点,∴PB=PA=2QA=4. 【答案】 4 4.(2014·辽宁,22,10 分,中)如图,EP 交圆于 E,C 两点,PD 切圆于 D,G 为 CE 上一点且 PG= PD,连接 DG 并延长交圆于点 A,作弦 AB 垂直 EP,垂足为 F. (1)求证:AB 为圆的直径; (2)若 AC=BD,求证:AB=ED. 证明:(1)因为 PD=PG,所以∠PDG=∠PGD. 由于 PD 为切线,故∠PDA=∠DBA. 又由于∠PGD=∠EGA, 故∠DBA=∠EGA, 所以∠DBA+∠BAD=∠EGA+∠BAD, 从而∠BDA=∠PFA. 由于 AF⊥EP,所以∠PFA=90°,于是∠BDA=90°,故 AB 是直径. (2)连接 BC,DC. 由于 AB 是直径,故∠BDA=∠ACB=90°. 在 Rt△BDA 与 Rt△ACB 中,AB=BA,AC=BD, 从而 Rt△BDA≌Rt△ACB. 于是∠DAB=∠CBA. 又因为∠DCB=∠DAB,所以∠DCB=∠CBA, 故 DC∥AB. 由于 AB⊥EP,所以 DC⊥EP,∠DCE 为直角.. 于是 ED 为直径..由(1)得 ED=AB. 5.(2013·课标Ⅱ,22,10 分,中)如图,CD 为△ABC 外接圆的切线,AB 的延长线交直线 CD 于点 D,E,F 分别为弦 AB 与弦 AC 上的点,且 BC·AE=DC·AF,B,E,F,C 四点共圆. (1)证明:CA 是△ABC 外接圆的直径; (2)若 DB=BE=EA,求过 B,E,F,C 四点的圆的面积与△ABC 外接圆面积的比值. 解 : (1) 证 明 : 因 为 CD 为 △ABC 外 接 圆 的 切 线 , 所 以 ∠DCB = ∠A , 由 题 设 知BC FA=DC EA, 故 △CDB∽△AEF,所以∠DBC=∠EFA.因为 B,E,F,C 四点共圆,所以∠CFE=∠DBC,故∠EFA=∠CFE =90°. 所以∠CBA=90°,因此 CA 是△ABC 外接圆的直径.. (2)连接 CE, 因为∠CBE=90°,所以过 B,E,F,C 四点的圆的直径为 CE,由 DB=BE,有 CE=DC,又 BC2= DB·BA=2DB2,所以 CA2=4DB2+BC2=6DB2. 而 DC2=DB·DA=3DB2,故过 B,E,F,C 四点的圆的面积与△ABC 外接圆面积的比值为1 2. 6.(2013·课标Ⅰ,22,10 分,中)如图,直线 AB 为圆的切线,切点为 B,点 C 在圆上,∠ABC 的 角平分线 BE 交圆于点 E,DB 垂直 BE 交圆于点 D. (1)证明:DB=DC; (2)设圆的半径为 1,BC= 3,延长 CE 交 AB 于点 F,求△BCF 外接圆的半径. 解:(1)证明:如图,连接 DE,交 BC 于点 G. 由弦切角定理得∠ABE=∠BCE. 而∠ABE=∠CBE,故∠CBE=∠BCE,所以 BE=CE. 又因为 DB⊥BE,所以 DE 为圆的直径,∠DCE=90°, 由勾股定理可得 DB=DC. (2)由(1)知,∠CDE=∠BDE,DB=DC, 故 DG 是 BC 的中垂线,所以 BG= 3 2 . 设 DE 的中点为 O,连接 BO,则∠BOG=60°.从而∠ABE=∠BCE=∠CBE=30°, 所以 CF⊥BF,BC 为△BCF 外接圆的直径,故 Rt△BCF 外接圆的半径等于 3 2 .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圆的切线的一些性质和弦切角定理的运用,有时也与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相结合解三角形.. 考向 1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问题 定理 名称 基本图形 内容 条件 结论 应用 相交 弦定 理 圆内的两条 相交弦,被交 点分成的两 条线段长的 积相等 弦 AB,CD 相交于圆内 点 P (1)PA·PB= PC·PD; (2)△ACP∽ △BDP (1)在 PA,PB, PC,PD 四条线 段中知三求一; (2)求弦长及角 割线 定理 从圆外一点 引圆的两条 割线,这一点 到每条割线 与圆的交点 的两条线段 长的积相等 PAB,PCD 是 ⊙O 的割线 (1)PA·PB= PC·PD; (2)△PAD∽ △PCB (1)求线段 PA, PB,PC,PD 及 AB,CD; (2)应用三角形 相似求 AD,BC 切割 线定 理 从圆外一点 引圆的切线 和割线,切线 长是这点到 割线与圆交 点的两条线 段长的比例 中项 PA 切⊙O 于 点 A,PBC 是 ⊙O 的割线 (1)PA2= PB·PC; (2)△PAB∽ △PCA (1)对于线段 PA,PB,PC 的长可知二求 一; (2)求解 AB, AC (1)(2014·重庆,14)过圆外一点 P 作圆的切线 PA(A 为切点),再作割线 PBC 依次交圆于 B,C.若 PA=6,AC=8,BC=9,则 AB=________. (2)(2014·课标Ⅱ,22,10 分)如图,P 是⊙O 外一点,PA 是切线,A 为切点,割线 PBC 与⊙O 相交 于点 B,C,PC=2PA,D 为 PC 的中点,AD 的延长线交⊙O 于点 E.证明: ①BE=EC; ②AD·DE=2PB2. 【解析】 (1)由切割线定理得 PA2=PB·PC=PB·(PB+BC),即 6 2=PB·(PB+9),解得 PB=3(负值 舍去).. 如图, 由弦切角定理知∠PAB=∠PCA,又∠APB=∠CPA,故△APB∽△CPA,则AB CA=AP CP,即AB 8 = 6 3+9 , 解得 AB=4. (2)证明:①连接 AB,AC, 由题设知 PA=PD,故∠PAD=∠PDA, 因为∠PDA=∠DAC+∠DCA, ∠PAD=∠BAD+∠PAB, ∠DCA=∠PAB, 所以∠DAC=∠BAD,从而BE︵ =EC︵ , 因此 BE=EC. ②由切割线定理得 PA2=PB·PC. 因为 PA=PD=DC, 所以 DC=2PB,BD=PB. 由相交弦定理得 AD·DE=BD·DC, 所以 AD·DE=2PB2.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问题的解题方法 涉及与圆有关的等积线段或成比例的线段,常利用圆周角或弦切角证明三角形相似,在相似三角形 中寻找比例线段;也可以利用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证明线段成比例,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涉及两条 相交弦应首先考虑相交弦定理,涉及两条割线就要想到割线定理,见到切线和割线时要注意应用切割线 定理. (1)(2013·北京,11)如图,AB 为圆 O 的直径,PA 为圆 O 的切线,PB 与圆 O 相交于 D, 若 PA=3,PD∶DB=9∶16,则 PD=________;AB=________. (2)(2013·湖南,11)如图,在半径为 7的⊙O 中,弦 AB,CD 相交于点 P,PA=PB=2,PD=1,则 圆心 O 到弦 CD 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 (1)设 PD=9t,DB=16t(t>0),则 PB=25t.根据切割线定理得 PA2=PD·PB,即 32=9t×25t, 解得 t=1 5,所以 PD=9 5,PB=5. 在 Rt△PAB 中,由勾股定理得 AB=4. (2)由相交弦定理可知, PA·PB=PC·PD, 所以 PC=4,故 CD=5. 如图,取 CD 的中点 M,连接 OM,OC. 在 Rt△OMC 中,OM= OC2-CM2= 7-25 4 = 3 2 ,由垂径定理可知 OM 即为圆心 O 到弦 CD 的距离, 其大小为 3 2 . 【答案】 (1) 9 5 4 (2) 3 2 考向 2 四点共圆问题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 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四边形ABCD内接于 ⊙ O, 则∠A+∠C=π,∠B+ ∠D=π 判定定理 如果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则此四边形内接于圆 在四边形ABCD中,∠A+ ∠C=π,则四边形ABCD内 接于圆 (2014·课标Ⅰ,22,10 分)如图,四边形 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B 的延长线与 DC 的延长线交于点 E,且 CB=CE. (1)证明:∠D=∠E; (2)设 AD 不是⊙O 的直径,AD 的中点为 M,且 MB=MC,证明:△ADE 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 (1)由题设知 A,B,C,D 四点共圆,所以∠D=∠CBE,由已知得∠CBE=∠E,故∠D =∠E. (2)设 BC 的中点为 N,如图,连接 MN,则由 MB=MC 知 MN⊥BC,故 O 在直线 MN 上.. 又 AD 不是⊙O 的直径,M 为 AD 的中点,故 OM⊥AD, 即 MN⊥AD. 所以 AD∥BC,故∠A=∠CBE. 又∠CBE=∠E,故∠A=∠E.由(1)知,∠D=∠E,所以△ADE 为等边三角形.. 【点拨】 解题(1)的关键是运用四点共圆的性质,得∠D=∠CBE;解题(2)的关键是运用 MB=MC 来寻找思路. 证明四点共圆的方法 (1)如果四点与一定点距离相等,那么这四点共圆. (2)如果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3)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4)如果两个三角形有公共边,公共边所对的角相等,且在公共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四个 顶点共圆. (5)相交弦定理的逆定理.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 P,若 PA·PC=PB·PD,则它的四个顶点共 圆. (6)割线定理的逆定理.四边形 ABCD 的一组对边 AB,DC 的延长线交于点 P,若 PA·PB=PC·PD, 则它的四个顶点共圆. (2011·辽宁,22,10 分)如图,A,B,C,D 四点在同一圆上,AD 的延长线与 BC 的延长 线交于 E 点,且 EC=ED. (1)证明:CD∥AB; (2)延长 CD 到 F,延长 DC 到 G,使得 EF=EG,证明:A,B,G,F 四点共圆. 证明:(1)因为 EC=ED,所以∠EDC=∠ECD. 因为 A,B,C,D 四点在同一圆上, 所以∠EDC=∠EBA, 故∠ECD=∠EBA.所以 CD∥AB. (2)由(1)知,AE=BE.因为 EF=EG,故∠EFD=∠EGC, 从而∠FED=∠GEC. 如图,连接 AF,BG, 则△EFA≌△EGB, 故∠FAE=∠GBE, 又 CD∥AB,∠EDC=∠ECD, 所以∠FAB=∠GBA. 所以∠AFG+∠GBA=180°, 故 A,B,G,F 四点共圆. 1.(2015·北京海淀模拟,5)已知 Rt△ABC 中,∠C=90°,AB=5,BC=4,以 BC 为直径的圆交 AB 于 D,则 BD 的长为(  ) A.4 B. 9 5 C. 12 5 D. 16 5 【答案】 D 在 Rt△ABC 中,∵∠C=90°,AB=5,BC=4, ∴AC= AB2-BC2= 25-16=3, ∵以 BC 为直径的圆交 AB 于 D, ∴AC 是圆的切线,∴AC2=AD·AB, ∴AD=AC2 AB =9 5, ∴BD=AB-AD=5-9 5=16 5 .故选 D. 2.(2015·广东珠海二模,15)如图,AB 是圆 O 的直径,直线 CE 与圆 O 相切于点 C,AD⊥CE 于点 D,若圆 O 的面积为 4π,∠ABC=30°,则 AD 的长为________. 【解析】 ∵AB 是圆 O 的直径, ∴∠ACB=90°, ∵圆 O 的面积为 4π,∴OA=2,AB=4. ∵∠ABC=30°,∴AC=2, ∵直线 CE 与圆 O 相切于点 C, ∴∠ACD=∠ABC=30°, ∵AD⊥CE 于点 D, ∴AD=AC·sin 30°=2×1 2=1. 【答案】 1 3.(2014·北京东城三模,12)如图,AB 是圆 O 的直径,CD⊥AB 于 D,且 AD=2BD,E 为 AD 的中 点,连接 CE 并延长交圆 O 于 F.若 CD= 2,则 AB=________,EF=________. 【解析】 ∵AB 为圆 O 的直径,∴AC⊥BC. ∵CD⊥AB 于 D, ∴由射影定理得 CD2=AD·BD. ∵AD=2BD,CD= 2, ∴( 2)2=2BD·BD,解得 BD=1, ∴AD=2BD=2, ∴AB=AD+BD=2+1=3. 在 Rt△CDE 中,∵E 为 AD 的中点, ∴DE=1 2AD=1,CD= 2, ∴CE= CD2+DE2= 3, 又由相交弦定理得 AE·EB=CE·EF, 即 1×2= 3EF,∴EF=2 3 3 . 【答案】 3 2 3 3 4.(2015·湖北武汉模拟,15)如图,圆 O 与圆 O′相交于 A,B 两点,AD 与 AC 分别是圆 O 与圆 O′ 的 A 点处的切线.若 BD=2BC=2,则 AB=________. 【解析】 ∵AC 是⊙O′的切线, ∴∠CAB=∠D. ∵AD 是⊙O 的切线,∴∠DAB=∠C, ∴△ACB∽△DAB,∴BC AB=AB BD, ∴AB2=BC·BD=2,∴AB= 2. 【答案】  2 5.(2014·河南郑州一模,22,10 分)如图,AB 是⊙O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 B,ADE,CFD 和 CGE 都是⊙O 的割线,AC=AB. (1)证明:AC2=AD·AE; (2)证明:FG∥AC. 证明:(1)∵AB 是⊙O 的一条切线, ∴AB2=AD·AE. 又∵AC=AB, ∴AC2=AD·AE. (2)∵AC2=AD·AE,∴AC AD=AE AC, 又∵∠DAC=∠CAE, ∴△CAD∽△EAC,∴∠ACD=∠AEC. 又∵四边形 DEGF 是⊙O 的内接四边形, ∴∠CFG=∠AEC,∴∠ACD=∠CFG. ∴FG∥AC. 6.(2015·辽宁大连三模,22,10 分)如图,⊙O 的直径 AB 的延长线与弦 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P, E 为⊙O 上一点,AC︵ =AE︵ ,DE 交 AB 于点 F. (1)证明:DF·EF=OF·FP; (2)当 AB=2BP 时,证明:OF=BF. 证明:(1)如图,连接 EO, ∵AC︵ =AE︵ , ∴∠AOE=∠CDE,∴∠EOF=∠PDF, 又∠EFO=∠PFD,∴△EFO∽△PFD, ∴OF DF=EF PF, ∴DF·EF=OF·FP. (2)设 BP=a,由 AB=2BP,得 AO=BO=BP=a, 由相交弦定理得 DF·EF=AF·BF, ∴AF·BF=OF·FP, ∴(a+OF)·BF=OF·(a+BF), ∴OF=BF. 思路点拨:(1)利用弧长相等,转化为角相等,通过三角形相似证明;(2)设 BP=a,由 AB=2BP,通 过相交弦定理以及数量关系转化证明. 7.(2015·河北石家庄模拟,22,10 分)如图,AB,CD 是圆的两条平行弦,BE∥AC,BE 交 CD 于 E,交圆于 F,过 A 点的切线交 DC 的延长线于 P,PC=ED=1,PA=2. (1)求 AC 的长; (2)试比较 BE 与 EF 的长度关系. 解:(1)∵过 A 点的切线交 DC 的延长线于 P, ∴PA2=PC·PD, ∵PC=1,PA=2,∴PD=4. 又 PC=ED=1,∴CE=2, 如图,连接 BC. ∵∠PAC=∠CBA,∠PCA=∠CAB, ∴△PAC∽△CBA,∴PC AC=AC AB, ∴AC2=PC·AB=PC·CE=2, ∴AC= 2. (2)BE=AC= 2, 由相交弦定理可得 CE·ED=BE·EF. ∵CE=2,ED=1,∴EF= 2. ∴EF=BE. 8.(2015·吉林长春质检,22,10 分)如图,圆 O 的直径为 BD,过圆上一点 A 作圆 O 的切线 AE,过 点 D 作 DE⊥AE 于点 E,延长 ED 与圆 O 交于点 C. (1)证明:DA 平分∠BDE; (2)若 AB=4,AE=2,求 CD 的长. 解:(1)证明:∵AE 是⊙O 的切线, ∴∠DAE=∠ABD. ∵BD 是⊙O 的直径,∴∠BAD=90°, ∴∠ABD+∠ADB=90°. 又∠ADE+∠DAE=90°, ∴∠ADB=∠ADE,∴DA 平分∠BDE. (2)由(1)可得△ADE∽△BDA, ∴AE AD=AB BD, ∴ 2 AD= 4 BD,即 BD=2AD, ∴∠ABD=30°,∴∠DAE=30°. ∴ 由切割线定理可得 AE2=DE·CE, ∴ 解得 CD=4 3 3 . .3 3230tan =°= AEDE ,      +×= CD3 32 3 322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