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0 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复平面内,复数 (2 )i 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A. (1, 2) B. (2, 1) C. ( 1, 2) D. (2, 1) 【答案】C 【解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即可得出. 【详解】 解:复数 i(2+i)=2i﹣1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已知 23a  , 0.5log 2b  , 2log 3c  ,则( ) A. a b c  B. a c b  C.b c a  D. c a b  【答案】D 【解析】利用中间量隔开三个值即可. 【详解】 ∵  23 0,1a   , 0.5log 2 0b   , 2  log 3 1c   , ∴ c a b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大小的比较,考查幂指对函数的性质,属于常考题型. 3.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的离心率为 2 ,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 A. 2y x  B. 3y x  C. 2 2y x  D. 3 2y x 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 b a x,再由双曲线离心率为 2,得到 c=2a,由定义知 b 2 2 3c a   a,代入即得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详解】 解:∵双曲线 C 方程为: 2 2 2 2 x y a b   1(a>0,b>0)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 b a x 又∵双曲线离心率为 2, ∴c=2a,可得 b 2 2 3c a   a 因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 3 x 故选:B. 【点睛】 本题给出双曲线的离心率,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着重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基 本概念,属于基础题. 4.在 ABC 中,若 3b  , 6c  , 4C = ,则角 B 的大小为( ) A. 6  B. 3  C. 2 3  D. 3  或 2 3  【答案】D 【解析】利用正弦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b=3,c 6 ,C 4  , ∴由正弦定理 b c sinB sinC  ,可得 3 6 4 sinB sin  , 可得:sinB 3 2  , ∵c<b,可得 B 3  或 2 3 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5.从3 名教师和 5 名学生中,选出 4 人参加“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要求至少有一 名教师入选,且入选教师人数不多于入选学生人数,则不同的选派方案的种数是( ) A. 20 B. 40 C. 60 D.120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分成两类:一名教师和三名学生,两名教师和两名学生,分别利用组 合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由题意可分成两类: (1)一名教师和三名学生,共 1 3 3 5 30C C  ; (2)两名教师和两名学生,共 2 2 3 5 30C C  ; 故不同的选派方案的种数是30 30 60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组合的应用,是简单题,注意分类讨论、正确计算即可. 6.已知函数 ( ) x xf x e e  ,则 ( )f x ( ) A.是奇函数,且在 (0, ) 上单调递增 B.是奇函数,且在 (0, ) 上单调递减 C.是偶函数,且在 (0, ) 上单调递增 D.是偶函数,且在 (0, ) 上单调递减 【答案】C 【解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以及单调性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函数   x xf x e e  的定义域为 R,     x x x xf x e e e e f x         , 即     f x f x  , ∴  f x 是偶函数, 当 x 0 时,   x xf x e e  , y   xe 为增函数, y xe 为减函数, ∴  f x 在 0, 上单调递增,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考查推理能力,是一道中档题.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已知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则该几何体的体 积为( ) A. 2 3 B. 4 3 C. 2 D. 4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把三棱锥放入棱长为 2 的正方体中,得出三棱锥的形状, 结合图形,求出该三棱锥的体积. 【详解】 解:根据题意,把三棱锥放入棱长为 2 的正方体中,是如图所示的三棱锥 P﹣ABC, ∴三棱锥 P﹣ABC 的体积为: 1 1 22 1 23 3 3ABCS   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三视图求空间几何体体积的应用问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是基础题. 8.设函数 3( ) 3 ( )f x x x a a R    ,则“ 2a  ”是“ ( )f x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 )f x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的充要条件为 2a  ,或 2a   ,从而作出判断. 【详解】 f(x)= 3 3x x a  , f′(x)=3x2﹣3=3(x+1)(x﹣1), 令 f′(x)>0,解得:x>1 或 x<﹣1, 令 f′(x)<0,解得:﹣1<x<1, ∴    3 3f x x x a a R    在 1,  , 1 , 上单调递增,在 1,1 上单调递 减, 且  1 2  f a   ,    1 2  f a   , 若  f x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 2a  ,或 2a   ∴“ 2a  ”是“ ( )f x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充分性与必要性,同时考查三次函数的零点问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属于 中档题. 9.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 ,以 B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 AC 相切.若点 P 是圆 B 上 的动点,则 DB AP  的最大值是( ) A. 2 2 B. 4 2 C. 4 D.8 【答案】D 【解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圆 B 的方程为: 2 2 2x y  ,   4 4 4DB AP sin          ,利用正弦型函数的性质得到最值. 【详解】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 0,0B ,  A 0,2 ,  D 2,2 , 圆 B 的方程为: 2 2 2x y  ,∴  2 2P cos sin , , ∴  2 2DB    , ,  2 2 2AP cos sin   , , ∴ 2 2 2 2 4 4 4 4DB AP cos sin sin                ∴ 14sin       时, DB AP  的最大值是 8,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了,考查了正弦型函数的性质, 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0.笛卡尔、牛顿都研究过方程 ( 1)( 2)( 3)x x x xy    ,关于这个方程的曲线有下 列说法: ① 该曲线关于 y 轴对称; ② 该曲线关于原点对称;③ 该曲线不经过第三 象限; ④ 该曲线上有且只有三个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④ C.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以﹣x 代 x,以﹣x 代 x,﹣y 代 y,判断①②的正误,利用方程两边的符号判断 ③的正误,利用赋值法判断④的正误. 【详解】 以﹣x 代 x,得到   1 2 3x x x xy    ,方程改变,不关于 y 轴对称; 以﹣x 代 x,﹣y 代 y,得到   1 2 3x x x xy     ,方程改变,不关于原点 对称; 当 x 0, y 0  时,   1 2 3 0,  0,x x x xy   显然方程不成立, ∴该曲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令 x 1  ,易得 12y  ,即  1,12 适合题意,同理可得     1,0 2,0 3,0, , 适合题意, ∴该曲线上有且只有三个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是错误的,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曲线与方程,考查曲线的性质,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与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 11. 412x x    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 【答案】24 【解析】先求出二项式 412x x     展开式通项公式 4 4 4 2 1 4 4 1(2 ) ( ) 2r r r r r r rT C x C xx       , 再令 4 2 0r  ,求出 2r = 代入运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由二项式 412x x     展开式通项公式为 4 4 4 2 1 4 4 1(2 ) ( ) 2r r r r r r rT C x C xx       , 令 4 2 0r  ,解得 2r = ,即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4 2 2 4 4 32 4 242 1C    , 故答案为 24.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定理,重点考查了二项式展开式通项公式,属基础题. 12.已知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2 ,若 1a , 3a , 4a 成等比数列,则 2a  _______;数 列{ }na 的前 n 项和的最小值为_____. 【答案】 6 20 【解析】运用等比数列中项的性质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方程可得首项,即可得到 a2,再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结合二次函数的最值求法,即可得到所求最小值. 【详解】 解:等差数列{an}的公差 d 为 2, 若 a1,a3,a4 成等比数列, 可得 a32=a1a4, 即有(a1+2d)2=a1(a1+3d), 化为 a1d=﹣4d2, 解得 a1=﹣8,a2=﹣8+2=﹣6; 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na1 1 2  n(n﹣1)d =﹣8n+n(n﹣1)=n2﹣9n =(n 9 2  )2 81 4  , 当 n=4 或 5 时,Sn 取得最小值﹣20. 故答案为:﹣6,﹣20.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运用,考查等比数列中项的性质,以及二次 函数的最值的求法,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3.若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经过四个点 (1,1) , 1(2, )2 , (2,1) , (4,2) 中的 2 个点,则 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可以是________. 【答案】 2 8x y 或 2y x 【解析】分两类情况,设出抛物线标准方程,逐一检验即可. 【详解】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2x my ,不难验证  12, 4,22      , 适合,故 2 8x y ;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2 ny x ,不难验证   1,1 4,2, 适合,故 2y x ; 故答案为: 2 8x y 或 2y x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求法,考查待定系数法,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4.春天即将来临,某学校开展以“拥抱春天,播种绿色”为主题的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 动.已知某种盆栽植物每株成活的概率为 p ,各株是否成活相互独立.该学校的某班 随机领养了此种盆栽植物 10 株,设 X 为其中成活的株数,若 X 的方差 2.1DX  , ( 3) ( 7)P X P X   ,则 p  ________. 【答案】 0.7 【解析】由题意可知:  X ~ B 10, p ,且       10 1 2.1 3 7 p p P X P X       ,从而可得 p 值. 【详解】 由题意可知:  X ~ B 10, p ∴       10 1 2.1 3 7 p p P X P X       ,即 2100 100 21 0 0.5 p p p       , ∴ 0.7p  故答案为: 0.7 【点睛】 本题考查二项分布的实际应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 档题. 15.已知函数 ( )f x 的定义域为 R ,且 ( ) 2 ( )f x f x  ,当 [0, )x  时, ( ) sinf x x .若存在 0 ( , ]x m  ,使得 0( ) 4 3f x  ,则 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10[ , )3   【解析】由 f(x+   )=2f(x),得 f(x)=2f(x﹣ ),分段求解析式,结合图象可 得 m 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    2f x f x  ,∴    2f x f x   , ∵当 [ )0,xÎ p 时,   sinf x x . ∴当  ,2x   时,    2sinf x x   . 当  2 ,3x   时,    4sin 2f x x   . 当  3 ,4x   时,    8sin 3f x x   . 作出函数的图象: 令  8sin 3 4 3x   ,解得: 10 3x  ,或11 3  , 若存在  0 ,x m  ,使得  0 4 3f x  ,则 10 3m  , 故答案为: 10[ , )3  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训练了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考查数形结合 的解题思想方法,属中档题. 16.某学校数学建模小组为了研究双层玻璃窗户中每层玻璃厚度 d (每层玻璃的厚度 相同)及两层玻璃间夹空气层厚度l 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利用热传导定律得到热传导量 q满足关系式: 1 1 2 ( 2) Tq ld d      ,其中玻璃的热传导系数 3 1 4 10   焦耳/(厘米 度),不流通、干燥空气的热传导系数 4 2 2.5 10   焦耳/(厘米 度), T 为室内外 温度差. q值越小,保温效果越好.现有 4 种型号的双层玻璃窗户,具体数据如下表: 型号 每层玻璃厚度 d (单位:厘米) 玻璃间夹空气层厚度l (单位:厘米) A 型 0.5 3 B 型 0.5 4 C 型 0.6 2 D 型 0.6 3 则保温效果最好的双层玻璃的型号是________型. 【答案】 B 【解析】分别计算 4 种型号的双层玻璃窗户的 q值,根据 q值越小,保温效果越好.即 可作出判断. 【详解】 A 型双层玻璃窗户: 3 1 4 2 4 10 32 0.5 2 492.5 10 0.5 ld d                   , B 型双层玻璃窗户: 3 1 4 2 4 10 42 0.5 2 652.5 10 0.5 ld d                   , C 型双层玻璃窗户: 3 1 4 2 4 10 22 0.6 2 33.22.5 10 0.6 ld d                   , D 型双层玻璃窗户: 3 1 4 2 4 10 32 0.6 2 49.22.5 10 0.6 ld d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 1 1 2 2 Tq ld d         ,且 q值越小,保温效果越好.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以双层玻璃窗户保温效果为背景,考查学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计 算能力. 三、解答题 17.已知函数 2( ) 3sin 2 2cos ( )f x x x m m R    . (1)求 ( )f x 的最小正周期; (2)求 (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3)对于任意 [0, ]2x  都有 ( ) 0f x  恒成立,求 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 ]( )3 6k k k Z      ;(3) ( , 3)  . 【解析】(1)将函数进行化简,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即可求函数 f(x)的最小正周 期 T; (2)由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函数 f(x)的单调递增区间; (3)原问题等价于  f x 的最大值小于零. 【详解】 (1)因为   23sin2 2cosf x x x m   3sin2 cos2 1x x m    , 2sin 2 16x m       . 所以  f x 的最小正周期 2 π2T   . (2)由(1)知   2sin 2 16f x x m       . 又函数 siny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π π2 , 22 2k k       ( k Z). 由 2 2 22 6 2k x k         , k Z , 得 3 6k x k       , k Z . 所以 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3 6k k k Z         . (3)因为 0 2x   ,所以 726 6 6x     . 所以 1 sin 2 12 6x        .所以 2sin 2 1 36m x m m         . 当 2 6 2x    ,即 6x  时,  f x 的最大值为 3m , 又因为   0f x  对于任意 0, 2x     恒成立,所以 3 0m  ,即 3m   . 所以 m 的取值范围是 , 3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函数的周期、单调区间和最值问题,关键在正确化简三角函数解 析式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名称的形式,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解答,要求熟练掌 握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8.某学校组织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活动.设置了四个箱子,分别写有“厨余垃圾”、“有 害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另有卡片若干张,每张卡片上写有一种垃圾的名 称.每位参赛选手从所有卡片中随机抽取 20 张,按照自己的判断,将每张卡片放入对 应的箱子中.按规则,每正确投放一张卡片得 5 分,投放错误得 0 分.比如将写有“废 电池”的卡片放入写有“有害垃圾”的箱子,得 5 分,放入其它箱子,得 0 分.从所有参 赛选手中随机抽取 20 人,将他们的得分按照[0,20] , (20,40] , (40,60] , (60,80] , (80,100] 分组,绘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1)分别求出所抽取的 20 人中得分落在组[0,20] 和 (20,40] 内的人数; (2)从所抽取的 20 人中得分落在组[0,40] 的选手中随机选取 3 名选手,以 X 表示这 3 名选手中得分不超过 20 分的人数,求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 如果某选手将抽到的 20 张卡片逐一随机放入四个箱子,能否认为该选手不会得 到 100 分?请说明理由. 【答案】(1)抽取的 20 人中得分落在组[0,20] 的人数有 2 人,得分落在组 (20,40] 的 人数有 3 人;(2)分布列见解析,1.2;(3)答案不唯一,具体见解析. 【解析】(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即可得到满足题意的人数; (2)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0 , 1, 2 ,求出相应的概率值,即可得到的分布列和数学 期望; (3)该选手获得 100 分的概率是 201 4      ,结合此数据作出合理的解释. 【详解】 (1)由题意知,所抽取的 20 人中得分落在组 0,20 的人数有 0.0050 20 20 2   (人), 得分落在组 20,40 的人数有 0.0075 20 20 3   (人). 所以所抽取的 20 人中得分落在组 0,20 的人数有 2 人,得分落在组 20,40 的人数有 3 人. (2)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0 , 1, 2 .   3 3 3 5 10 10 CP X C    ,   1 2 2 3 3 5 61 10 C CP X C    ,   2 1 2 3 3 5 32 10 C CP X C    . 所以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 1 10 6 10 3 10 所以 X 的期望 1 6 30 1 2 1.210 10 10EX        . (3)答案不唯一. 答案示例 1:可以认为该选手不会得到 100 分.理由如下: 该选手获得 100 分的概率是 201 4      ,概率非常小,故可以认为该选手不会得到 100 分. 答案示例 2:不能认为该同学不可能得到 100 分.理由如下: 该选手获得 100 分的概率是 201 4      ,虽然概率非常小,但是也可能发生,故不能认为该 选手不会得到 100 分. 【点睛】 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概率的理解,考查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3ABC   , PA  平面 ABCD , 3PA  , 2PF FA , E 为 CD 的中点. (1)求证: BD PC ; (2)求异面直线 AB 与 DF 所成角的余弦值; (3)判断直线 EF 与平面 PBC 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5 5 ;(3)相交,理由见解析. 【解析】(1)根据题意先证明 BD  平面 PAC ,即可得到答案; (2)以O 为坐标原点,以OB 为 x 轴,以OC 为 y 轴,以过点O 且与 AP 平行的直线 为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求出 AB 、 DF 的坐标,利用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3)求出平面 PBC 的一个法向量与向量 EF ,根据 nEF   与零的关系,作出判断. 【详解】 (1)连结 AC . 因为底面 ABCD 是菱形 ,所以 BD AC . 又因为 PA  平面 ABCD , BD  平面 ABCD , 所以 PA BD . 又因为 PA AC A  , 所以 BD  平面 PAC . 又因为 PC 平面 PAC , 所以 BD PC . (2)设 AC , BD 交于点O . 因为底面 ABCD 是菱形 , 所以 AC BD , 又因为 PA  平面 ABCD , 所以 PA AC , PA BD . 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以 OB 为 x 轴,以OC 为 y 轴,以过点O 且与 AP 平行的直线 为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则  0, 1,0A  ,  3,0,0B ,  0,1,0C ,  3,0,0D  , 3 1, ,02 2E      ,  0, 1,3P  ,  0, 1,1F  . 则  3,1,0AB  ,  3, 1,1DF   , 设异面直线 AB 与 DF 所成角为 ,则 0, 2      , | | 5cos cos , 5 AB DFAB DF AB DF             , 所以 AB 与 D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5 5 . (3)直线 EF 与平面 PBC 相交.证明如下: 由(2)可知, 3 3, ,12 2EF        ,  3,1,0BC   ,  3, 1,3BP    , 设平面 P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 n , ,x y z , 则 0, 0, n BC n BP         即 3 0, 3 3 0, x y x y z         令 3x  ,得  n 3,3,2 . 则  3 3n , ,1 3,3,2 02 2EF            , 所以直线 EF 与平面 PBC 相交. 【点睛】 本题考查线面的位置关系,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度量,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 于中档题. 20.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过点 3( 1, )2P  ,且椭圆C 的一个顶点 D 的坐 标为 ( 2,0) .过椭圆C 的右焦点 F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 A ,B ( A ,B 不同于点 D ),直线 DA 与直线 m : 4x  交于点 M .连接 MF ,过点 F 作 MF 的垂 线与直线 m 交于点 N . (1)求椭圆C 的方程,并求点 F 的坐标; (2)求证: D , B , N 三点共线. 【答案】(1) 2 2 14 3 x y  , (1,0) ;(2)证明见解析. 【解析】(1)根据题意列方程组 2 2 2, 1 9 14 a a b    ,即可得到椭圆的方程,进而得到焦点 坐标; (2)讨论直线l 的斜率,利用 DB DN , 是平行的证明 D , B , N 三点共线. 【详解】 (1) 因为点 31, 2P    在椭圆C 上,且椭圆C 的一个顶点 D 的坐标为 2,0 , 所以 2 2 2, 1 9 1.4 a a b    解得 2, 3. a b  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14 3 x y  . 所以椭圆C 的右焦点 F 的坐标为  1,0 . (2)① 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1x  . 显然, 31, 2A     , 31, 2B    或 31, 2A    , 31, 2B     . 当 31, 2A     , 31, 2B    时,直线 DA 的方程为  1 22y x  ,点 M 的坐标为 4,3 . 所以 1MFk  . 直线 FN 的方程为  1y x   ,点 N 的坐标为 4, 3 . 则 33, 2DB       ,  6, 3DN   . 所以 2DN DB  ,所以 D , B , N 三点共线. 同理,当 31, 2A    , 31, 2B     时, D , B , N 三点共线. ②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 1y k x  . 由   2 2 1 , 3 4 12 y k x x y       得   2 2 2 23 4 8 4 12 0k x k x k     . 且     22 2 28 4 3 4 4 12 0k k k       .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则 2 1 2 2 8 3 4 kx x k    , 2 1 2 2 4 12 3 4 kx x k   . 直线 DA 的方程为  1 1 22 yy xx   ,点 M 的坐标为 1 1 64, 2 y x      . 所以 1 1 1 1 6 02 2 4 1 2MF y x yk x    . 直线 NF 的方程为  1 1 2 12 xy xy    ,点 N 的坐标为  1 1 3 24, 2 x y      . 则  2 22,DB x y  ,  1 1 3 26, 2 xDN y        . 所以   1 2 2 1 3 22 62 xx yy       1 2 1 2 1 3 2 2 42 x x y yy        ,      2 1 2 1 2 1 3 2 2 4 1 12 x x k x xy          ,     2 2 2 1 2 1 2 1 3 1 4 2 4 4 42 k x x k x x ky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1 3 4 12 81 4 2 4 4 42 3 4 3 4 k kk k ky k k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1 1 4 4 12 2 4 8 4 4 3 43 2 3 4 k k k k k k y k            , 2 4 2 2 4 2 4 2 2 1 3 4 12 16 48 16 32 12 12 16 16 2 3 4 k k k k k k k k y k             0 . 所以 DB 与 DN 共线, 所以 D , B , N 三点共线. 综上所述, D , B , N 三点共线.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向量知识的运用,考查韦 达定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1.已知函数 ( ) (sin )lnf x x a x  , a R . (1)若 0a  . (ⅰ)求曲线 ( )y f x 在点 ( , ( ))2 2f  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 ( )f x 在区间 (1, ) 内的极大值的个数. (2)若 ( )f x 在 ,2 π π     内单调递减,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ⅰ) 2 ln 02x y       ;(ⅱ)1;(2) ( , 1]  . 【解析】(1)(ⅰ)求出导函数,得到 2f       与 2f      ,利用点斜式得到直线的方程; (ⅱ)研究函数在区间 1, 内单调性,结合极值的定义得到答案; (2)由题可知   sin cos lnx af x x xx   ,其中 ,2x      ,分两类情况: 1a   与 1a   , 结合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即可得到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详解】 (1)(ⅰ)因为   sin lnf x x x , 所以   sincos ln xf x x x x   , 2 2f         . 又因为 ln2 2f       , 所以曲线  y f x 在点 ,2 2f         处的切线方程为 2ln 2 2y x         , 化简得 2 ln 02x y       . (ⅱ)当 1, 2x     时,   0f x  ,  f x 单调递增,此时  f x 无极大值. 当 ,2x      时,设    g x f x  ,则   2 2cos sinsin ln 0x xg x x x x x      , 所以  f x 在 ,2       内单调递减. 又因为 2 02f        ,   ln 0f      , 所以在 ,2       内存在唯一的 0 ,2x      ,使得  0 0f x  . 当 x 变化时,  f x ,  f x 的变化如下表 x 0,2 x     0x  0 ,x   f x  0 -  f x ↗ ↘ 所以  f x 在 01, x 内单调递增,在 0 ,x  内单调递减,此时  f x 有唯一极大值. 综上所述,  f x 在 1, 内的极大值的个数为1. (2) 由题可知   sin cos lnx af x x xx   ,其中 ,2x      . 当 1a   时,   0f x  ,故  f x 在 ,2       内单调递减; 下面设 1a   . 对于 ,2x       , 2ln ln ln 2x e   ,且 cos 0x  , 所以 cos ln 2cosx x x . 所以当 ,2x      时,   sin sin 2 cos2cosx a x a x xf x xx x      . 设   sin 2 cosh x x x x a   , ,2x      , 则   cos 2cos 2 sin 3cos 2 sin 0h x x x x x x x x      . 所以  h x 在 ,2       上单调递减. 1 02h a       ,   2h a    . 当 2 0a   时,即 2a  时,   0h   ,对 ,2x       ,   0h x  , 所以   0f x  ,  f x 在 ,2       内单调递增,不符合题意. 当 2 0a   时,即 1 2a    时, 02h      ,   0h   , 所以 1 ,2x       ,使  1 0h x  , 因为  h x 在 ,2       内单调递减, 所以对 1,2x x     ,   0h x  ,所以   0f x  . 所以  f x 在 1,2 x     内单调递增,不符合题意. 所以当 1a   时,  f x 在 ,2       内不单调递减. 综上可得 1a   , 故 a 的取值范围为 , 1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导数的综合应用,同时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与分类 讨论的思想,属于中档题. 22.设 m 为正整数,各项均为正整数的数列{ }na 定义如下: 1 1a  , 1 , ,2 , . n n n n n a aa a m a      为偶数 为奇数 (1)若 5m  ,写出 8a , 9a , 10a ; (2)求证:数列{ }na 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是 m 为偶数; (3)若 m 为奇数,是否存在 1n  满足 1na  ?请说明理由. 【答案】(1) 8 6a  , 9 3a  , 10 8a  ;(2)证明见解析;(3)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1) 5m  时,结合条件,注意求得 8a , 9a , 10a ; (2)根据 1n na a  与零的关系,判断数列 na 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 (3)存在 1n  满足 1na  . 【详解】 (1) 8 6a  , 9 3a  , 10 8a  . (2)先证“充分性”. 当 m 为偶数时,若 na 为奇数,则 1na  为奇数. 因为 1 1a  为奇数,所以归纳可得,对 *n N  , na 均为奇数,则 1n na a m   , 所以 1 0n na a m    , 所以数列 na 单调递增. 再证“必要性”. 假设存在 *k N 使得 ka 为偶数,则 1 2 k k k aa a   ,与数列 na 单调递增矛盾, 因此数列 na 中的所有项都是奇数. 此时 1n na a m   ,即 1n nm a a  ,所以 m 为偶数. (3)存在 1n  满足 1na  ,理由如下: 因为 1 1a  , m 为奇数,所以 2 1 2a m m   且 2a 为偶数, 3 1 2 ma m  . 假设 ka 为奇数时, ka m ; ka 为偶数时, 2ka m . 当 ka 为奇数时, 1 2k ka a m m    ,且 1ka  为偶数; 当 ka 为偶数时, 1 2 k k aa m   . 所以若 1ka  为奇数,则 1ka m  ;若 1ka  为偶数,则 1 2ka m  . 因此对 *n N  都有 2na m . 所以正整数数列 na 中的项的不同取值只有有限个,所以其中必有相等的项. 设集合  { , | , }r sA r s a a r s   ,设集合  * *{ | , }B r N r s A N    . 因为 A   ,所以 B   . 令 1r 是 B 中的最小元素,下面证 1 1r  . 设 1 1r  且 1 1 1 1( )r sa a r s  . 当 1ra m 时, 1 11 2r ra a  , 1 11 2s sa a  ,所以 1 11 1r sa a  ; 当 1ra m 时, 1 11r ra a m   , 1 11s sa a m   ,所以 1 11 1r sa a  . 所以若 1 1r  ,则 1 1r B  且 1 11r r  ,与 1r 是 B 中的最小元素矛盾. 所以 1 1r  ,且存在 * 11 s N  满足 1 1 1sa a  ,即存在 1n  满足 1na  .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考查数列的单调性,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得能力, 属于难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