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6/51/177b9b4d846630bc6364f52c5318408a/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6/51/177b9b4d846630bc6364f52c5318408a/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6/51/177b9b4d846630bc6364f52c5318408a/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数学(理)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数学(理)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用反证法证明“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 ) A.假设a,b,c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 B.假设a,b,c都是偶数 C.假设a,b,c至少有两个偶数 D.假设a, b,c都是奇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用反证法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要证的命题的反面成立,即要证的命题的否定成立,而命题:“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的否定为:“a,b,c都是奇数”,故选A. 考点:反证法与放缩法. 2.用三段论推理:“任何实数的绝对值大于0,因为是实数,所以的绝对值大于0”,你认为这个推理( ) A. 大前提错误 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 D. 是正确的 【答案】A 【解析】0的绝对值等于0,不大于0,大前提错误. 3.记为虚数集,设,则下列类比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由,类比得 B. 由,类比得 C. 由,类比得 D. 由,类比得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次判断每个结论是否正确,注意类比后变量的取值范围. 详解:设,则;A错误;,C错误;,则,但不能比较大小,即是错误的,D错误,只有B正确. 故选B. 点睛:对于选择题中要只有一个命题正确的选项问题,可以用特殊值法进行排除,即举反例说明某些命题是错误,最后只剩下一个命题一定是正确.本题说明实数集的结论有许多在虚数集中不能成立,因此在解题时不能随便引用. 4.复数,则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化简,再求出即得. 详解:,,虚部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与复数的概念,复数的概念问题可先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把复数化为形式,再由复数的概念进行判断求解. 5.设,则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应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出,再由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求得常数是第几项,从而得常数项. 详解:, 展开式通项为 , 令,, ∴常数项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微积分基本定理和二项式定理,掌握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6.从这个数字中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则能被整除的三位数有( )个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只有各数字和能被3整除,此数才能被3整除,因此考虑3个数字和是 3的倍数的选法有0,1,2和1,2,3两种,分类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所求三位数的个数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数字排列问题,此问题中有一个特殊元素0,不能作为多位数的首位,因此要按有无数字0分类,当然本题要求被3整除,因此按数字和为3的倍数分类,在有0的一类中,对首位先安排数字,即特殊元素、特殊位置优先考虑.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是用分类加法原理还是用分步乘法原理,注意它们的区别. 7.设,令,,若,则数列的前项和为,当时,的最小整数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可先计算(),寻找规律,归纳出,求得,再由裂项相消法求得和,然后解不等式可得. 详解:, 同理,, , ∴, , ,则,∴的最小值为2017.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算法则和归纳推理,考查裂项相消法求和,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对的通项,可先求出数列的前几项,然后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归纳出通项公式,根据的表达式,数列的前项要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在数列求和中,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是针对特殊类型的数列的求和方法,一定要记住其类型. 8.在名工人中,有人只当钳工, 人只当车工,另外人既会钳工又会车工,现从人中选出人当钳工, 人当车工,则共有( )种不同的选法.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关键是既会钳工又会车工的2人的选择,这2人可分类:只选1人且当钳工,只选1人且当车工,2人都选,其中1人钳工1人车工,2人都当钳工,2人都当车工,或者2人都不选,用分类加法原理. 详解:由题意选法有: 18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解题关键是确定事件完成的方法,象本题有“全能”选手的问题中,一般是按照“全能”选手进行分类:2名“全能”选手只有1人进行某一项工作;2人都选,一人一项工作或2人做同一项工作;2人都不选,这样完成分类,每一类分别进行计算再相加即得. 9.现有, , , , 五位同学全部保送到清华、北大和武大3所大学,若每所大学至少保送1人,且同学必须保送到清华,则不同的保送方案共有( ) A. 36种 B. 50种 C. 75种 D. 100种 【答案】B 【解析】先将五人分成三组,只有2,2,1或者3,1,1,共有种分组方法.有A的那组去清华,剩下的两组去北大和武大,全排列有2种方法,故共有25×2=50种方法 故选:B 10.数学老师给校名布置了10道数学题,要求小明按照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每天至少完成一道,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多做,甚至在一天全部做完,则小明不同的完成方法种数为 A. 55 B. 90 C. 425 D. 512 【答案】D 【解析】利用隔板法,10道题中间有9个空格,若1天做完,有种;若2天做完,从9个空格中插入一个板,分成2天,则有种;若3天做完,则有种;以此类推,若9天做完,则有种;若10天做完,则有种;故总数为. 故选D. 11.将一个五棱锥的每个顶点染上一种颜色,并使同一条棱的两个端点异色,如果只有4种颜色可供使用,那么不同染色方法总数为( ) A.120 B.125 C.130 D.13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将五棱锥的顶点染色有种方法,可设五棱锥底面的项点分别为.先涂,有 种方法,再涂.两点颜色可相同也可不同,分成两类.一类同色,则有种涂色方法,可知共有种方法,另一类同色,则共有种涂色方法,可知共有 种方法,综上所述可得不同染色方法总数为种.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排列组合. 12.设,(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函数有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函数 有四个交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作出图象(草图),观察分析. 详解:当时,, ,由知在有一个零点,在上有一个零点,-1也是它的零点,且满足; 当时, , ,由知在上有一个零点,且, 都是极大值点,-1是极小值点,注意到,,,∴当时,直线与函数 有四个交点,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导数与复合函数,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这个方法大家都会,此时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求复合函数的导数,对函数,其导数为,这是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13.已知 ,若,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利用赋值法求得参数,再由二项式定理求得系数. 详解:令得,∴, ∴, 故答案为-5. 点睛:在二项式定理中求展开式中的系数和通常用赋值法,例如,,,,等等,可根据表达式的形式确定所赋值. 14.从正方体的个顶点中任取个顶点连成一条直线,在所有的直线中能构成异面直线的有__________对.(用数字作答) 【答案】. 【解析】分析:按两点间连线分类:一类是正方体的棱,一类是正方体的面对角线,一类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 详解:, 故答案为174. 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的概念,解题关键是正确分类,正方体的8个顶点连线中有棱、面对角线和体对角线三类,因此就按此分类,第一条直线分别为棱、面对角线和体对角线时,第二条直线也分别为棱、面对角线和体对角线,这样利用“算两次”的方法可求出结论. 15.甲、乙、丙三位教师分别在六安一中、二中、一中东校区的三所中学里教不同的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已知:①甲不在一中工作,乙不在二中工作;②在一中工作的教师不教英语学科;③在二中工作的教师教语文学科;④乙不教数学学科.可以判断乙工作地方和教的学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中东校区 英语 【解析】分析:从乙的一个判断开始进行推理. 详解:乙不教数学学科,则乙教语文或英语,又乙不在二中工作,而在二中的教语文,因此乙教英语,由在一中工作的教师不教英语学科知乙不在一中,那乙只能在一中东校区. 故答案为一中东校区 英语 点睛:本题考查推理,掌握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与方法是解题的基础,本题属于基础题. 16.已知函数及其导数,若存在,使得,则称是的一个“巧值点”则下列函数中有“巧值点”的是__________. ①;②;③ ;④⑤ 【答案】①③⑤ 【解析】分析:求出各函数的导函数,解方程,有解的则有“巧值点”,无解的则没有“巧值点”. 详解:①,得或,有“巧值点”;②,无解,无“巧值点”;③,方程有解,有“巧值点”;④,方程无解,无“巧值点”;⑤,方程有解,,有“巧值点”. 故答案为①③⑤. 点睛:本题是一种信息迁移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解题关键是掌握新概念的实质,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初等函数的求导,以及解方程(确定方程是否有解),属于中等题型. 三、解答题 17.(1)求证:; (2)求 被除的余数.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分析:(1)把组合数化为阶乘表示即可证明; (2)利用(1)的结论把 化为,然后利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二项式定理展开可证. 详解: (1)证明: 即证 (2)证明:因为(1) 所以 而又 所以除所得余数为 点睛:组合数,它有许多性质: (1);(2);(3);(4); (5);(6); (7);(8). 18.已知函数 ,数列满足,. (1)是否存在,使得在处取得极值,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的值,请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答案】(1)不存在(2) 【解析】分析:(1)假设是极值点,即,由此得,而此时,不可能是极值点,从而得结论不存在; (2)由得递推式,由依次代入可求得,并猜想,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详解:(1) , 若在处取得极值,则,得, 此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不存在极值. 所以不存在,使得在处取得极值. (2)由 ,又,, , , 猜想.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则 则当时 当时,猜想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成立 点睛:数学中存在性命题可以假设存在,然后想办法计算推理求出参数值之类的,如果能求出说明存在,如果不能求出,说明不存在. 19.将现有名男生和名女生站成一排照相.(用数字作答) (1)两女生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2)两名女生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3)女生甲不在左端,女生乙不在右端,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4)女生甲要在女生乙的右方(可以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答案】(1)1440(2)3600(3)3720(4)2520 【解析】分析:(1)把两女生捆绑作为一个元素与5名男生进行排列; (2)先把5名男生排列后,再把2名女生插入到男生间的空档; (3)先把7人全排列,然后减去女生甲在左端的排列数及女生乙在右端的排列数,同时加上女生甲在左端同时女生乙在右端的排列数; (4)女生甲要么在乙的左端,要么在乙的右端,因此只要用全排列除以2即得. 详解: (1) (2) (3) (4) 点睛:对女生甲不在左端,女生乙不在右端排列数,可以先采取特殊元素与特殊位置优先安排的方法:第一类女生甲站在右端,其他5人全排列,第二类女生甲排在中间5个位置中的一个,女生乙除了右端还有5个位置可安排,然后再排列5名男生,即=3720. 20.按照下列要求,分别求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用数字作答) (1) 个不同的小球放入个不同的盒子; (2) 个不同的小球放入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一个小球; (3) 个相同的小球放入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一个小球; (4) 个不同的小球放入个不同的盒子,恰有个空盒. 【答案】(1)4096(2)1560(3)10(4)2160 【解析】试题分析:解 (1)46=4 096; 3分 (2)=1 560; 6分 (3)+4=10;或=10; 9分 (4)=2 160. 12分 考点:排列组合的运用 点评:主要是考查了排列组合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21.函数(为实数且是常数) (1)已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求的值; (2)已知,若在定义域中取任意值时,都有恒成立,求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分析:(1)由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求得的系数,让它等于,可求得; (2)由得,因此可利用导数求得的最小值,再解不等式 可得的范围. 详解: (1) , 由,解得: , 因为,所以 (2) , 要使,只需 设,令,得 在单调递减,单调递增 故当时. 点睛:本题考查的一个知识点是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的通项第项为,一般把此式整理成关于的单项式,再由的系数求得. 22.已知函数 . (1)当时,求函数的极小值; (2)若函数在有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若函数在的三个零点分别为,求证: . 【答案】(1)当时,函数有极小值.(2)(3)见解析 【解析】分析:(1)求出导函数,由确定增区间,由确定减区间,从而可得极小值; (2)首先的零点即是的零点,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结论; (3)由(1)知,求得导函数,确定出的单调性与极值点,再由有三个零点,得出的范围,同时由零点存在定理得三个零点各自的范围,从而得证. 详解: (1)当 时,,, 则,解得,,解得或, 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和内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有极小值. (2)设 函数在上有个零点等价于函数在上有 个零点且,要使函数在上有个零点,则 ,解得,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3)由(Ⅱ)得, , . , 则,解得,解得或, ,, 则,解得,解得或. 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和内单调递减. 若函数在上的三个零点分别为,不妨设 则,即,解得. 又当时, ; 当时, ;当时, ; 当时, , 由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 . 点睛:本题考查导数与极值的关系,由导数确定极值的方法:求出导函数,解方程的解,如在时,有时,则是极大值点,在时,有时,则是极小值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