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抚顺一中高考数学三模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辽宁省抚顺一中高考数学三模试题(含解析)

2020 年辽宁省抚顺一中高考数学三模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i 是虚数单位, (2 ) 5(1 )z i i   ,则复数 z 的共轭复数为( ) A.1 3i B.1 3i C. 1 3i  D. 1 3i  2.设集合  01 2A  ,, ,  2xB y y x A  , 则 A B  ( ) A. 0 1 2,, B. 1 2 4,, C. 1 2, D. 0 1 2 4,,, 3.如图,已知 F 为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的右焦点,平行于 x 轴的直线l 分别交C 的渐 近线和右支于点 A , B ,且 90 ,OAF OBF OFB     ,则 C 的离心率为( ) A. 6 2 B. 7 2 C. 2 D. 3 4.若 sin 1 1 cos 3    ,则 2 2cos 3s n in 2i 2 s       ( ) A. 2 B. 2 2 C. 4 D.5 5.椭圆 2 2 14 3 x y  的右焦点到直线 3y x 的距离是( ) A. 1 2 B. 3 2 C.1 D. 3 6.下列函数中,与函数 3y x 的值域相同的函数为 ( ) A. 11 2 x y      B. ln( 1)y x  C. 1xy x  D. 1y x x   7.某地 2019 年 1 月到 10 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的曲线图如下: 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9 年 1 月到 10 月,CPI(%)的值比相应时期的 PPI(%)的值要大 B.2019 年 1 月到 10 月,10 月份 CPI(%)与 PPI(%)之差最大 C.2019 年 1 月到 10 月,CPI(%)的值逐月增长 D.2019 年 1 月到 10 月,PPI(%)有 4 个月份为负值 8.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若要使其体积是 27 ,且用料最省,则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 A.3 B.4 C.6 D.5 9.若变量 ,x y 满足约束条件 1 0 2 2 0 x x y x y         则 y x 的最大值为( ) A.1 B.3 C. 3 2 D.5 10.将偶函数     sin 3 0 πf x x      的图象向右平移 π 12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曲线的对 称中心为( ) A.  π 7π ,03 36 k k     Z B.  π π ,03 12 k k     Z C.  π π ,03 36 k k     Z D.  π π ,03 4 k k     Z 11.曲线 1 2 x y e 在点 24,e 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2 23y e x e  B. 2 22y e x e  C. 2 22 7y e x e  D. 2 21 2y e x e  12.在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E 为棱 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E 与 CD 所成角的正切值 为 A. 2 2 B. 3 2 C. 5 2 D. 7 2 二、填空题 13.在 ABC 中, 4 3, 2 2,3 3C c b   ,那么 A  __________. 14.从 中随机抽取一个数记为 ,从 中随机抽取一个数记为 ,则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三象限的概率是_______. 15.已知函数       2, 0 2 2 ,( 0) x xf x f x x       ,则  3f __________. 16.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点 E 是 AB 边上的动点,则 •DE CB   的值是 , •DE DC   的最大值 . 三、解答题 17.设函数   2 5f x x x    ,   2 8 15g x x x   (1)证明:   3f x  ; (2)求不等式    f x g x 的解集; (3)当 2x  时,求函数     2 2 5 xh x x g x    的最大值 18.已知直线 1l 过点  1,3M ,倾斜角是 3  ,直线 2 : sin cos 2 0l       . (1)写出直线 1l 的参数方程; (2)直线 1l 与直线 2l 的交点为 N,求 MN . 19.已知函数 2( ) ( )f x x x c  在 1x  处取得极小值,求 ( )f x 的极大值. 20.已知等差数列 na 的首项 1 1a  ,公差 0d  ,且第 2 项、第 5 项、第 14 项分别是等比数列 nb 的第 2 项、第 3 项、第 4 项. (1)求数列 na , nb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nc 满足: n N  时,都有 1 2 1 1 2    … n n n c c c ab b b 成立,记 nc 的前 n 项和为 nS , 求 2019S . 21.语音交互是人工智能的方向之一,现在市场上流行多种可实现语音交互的智能音箱,它们可以 通过语音交互满足人们的部分需求.经市场调查,某种新型智能音箱的广告费支出 x(万元)与销售 额 y(单位:万元)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 x 1 4 5 6 9 y 20 35 50 65 80 (1)求 y 关于 x 的线性回归方程(数据精确到 0.01); (2)利用(1)中的回归方程,预测广告费支出 10 万元时的销售额. 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 1 1 22 2 1 1 ( )( ) ˆ ( ) 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y b x x x nx                , ˆˆa y bx  . 22.已知直线 1y kx  与抛物线 2:C x y 交于 A ,B 两点,M 是线段 AB 的中点,过 M 作 x 轴 的垂线交抛物线C 于点 N . (1)证明,抛物线在点 N 处的切线与直线 AB 平行; (2)是否存在实数 k ,使得 0NA NB   ,若存在,求 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如图,在三棱锥 P ABC 中,PA  底面 ABC , ABC 为正三角形, ,D E 分别是 ,BC CA的 中点. (Ⅰ) 若 2PA AB  ,求三棱锥 P ABC 的体积; (Ⅱ)证明: BE  平面 PAC . 【答案与解析】 1.B 化简 (2 ) 5(1 )z i i   ,求得 z ,根据复数的共轭复数定义,即可求得答案. 5(1 ) 5(1 )(2 ) 1 32 5 i i iz ii       1 3z i   .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复数的共轭复数和复数除法运算,解题关键是掌握共轭复数定义和复数除法运算, 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C 将 A 中的元素代入 B 中的解析式,求出 B,再利用两个集合的交集的定义求出 A∩B. ∵集合  01 2A  ,, , ∴    2 1 2 4xB y y x A   , ,, , ∴ A B   1 2, ,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交集的定义及求解,涉及指数函数的值域问题,属于基础题. 3.C 设  ,B m n ,并表示出点 A 的坐标,然后根据 90OAF   将 n 用 , ,a b c 表示出来,根据点 B 在双 曲线上将 2m 用 , ,a b c 表示出来,最后根据 OBF OFB   得到| | | |OB OF ,据此列出关于 , ,a b c 的方程,即可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 设 ( , )B m n ,则由 by xa y n     ,解得 ,anA nb     .因为 90OAF   ,所以 1AF OAk k   , 即 1n b an acb     ,得 abn c  .又点 ( , )B m n 在双曲线 C 上,所以 2 2 2 2 1m n a b   , 将 abn c  代入,得 2 2 4 2 2 a c am c  .又 OBF OFB   ,所以| | | |OB OF , 所以 2 2 2m n c  ,即 2 2 4 2 2 2 2 2 a c a a b cc c    ,化简得 2 22a c , 所以双曲线C 的离心率 2ce a   ,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焦点、渐近线、离心率等性质,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思想,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直观想象. 4.A 利用二倍角余弦公式化简、代入即可求解. 由 sin 1 1 cos 3    ,可得3sin 1 cos   , 2 2cos 3sin 2 2cos 1 cos 2 cos 1 21 cosi s 1 cos 2n 2 2                   ,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二倍角的余弦公式,需熟记公式,属于基础题. 5.B 先求出椭圆的右焦点的坐标,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求出答案. 在椭圆 2 2 14 3 x y  中, 2 24, 3a b  ,则 2 2 1c a b   所以椭圆的右焦点为  1,0F 则椭圆的右焦点  1,0F 到直线 3y x 的距离为 0 3 1 3 21 3 d      故选:B 本题考查求椭圆的焦点坐标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属于基础题. 6.B 试题分析:函数 3y x 的值域为 R ,而 11 02 x y      , 1 11 1,xy x x        1 , 2 2,y x x      U ,只有 ln( 1)y x R   ,所以选 B. 考点:函数值域 7.C 根据图象逐个分析每个选项,即可判断正误. 对于 A,由图可知 CPI(%)对应的曲线在 PPI(%)对应的曲线的上方,所以 A 正确; 对于 B,从图中可知 2019 年 10 月份 CPI(%)对应的点在最高处,而相应 PPI(%)对应的点在最 低处,所以 CPI(%)与 PPI(%)之差最大,故 B 正确; 对于 C,CPI(%)的值先降低后增长,故 C 错误; 对于 D,从 PPI(%)的值,可知 7,8,9,10 四个月份为负值,所以 D 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根据统计图分析具体情况,属于基础题. 8.A 设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R ,母线长l ,由体积为 27 可用 R 表示出l .根据用料最省,使侧面积和底面积的 和最小即可.根据题意可得面积和的表达式,集合导数即可求得用料最省时底面的半径. 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母线长为l ,则 2 27V R l   , 所以 2 27l R  , 要使用料最省,只需使圆柱的侧面与下底面积之和 S 最小, 由题意可得 2 2 272 2S R Rl R R         . 对面积和求导可得 2 542S R R    , 令 0S  ,得 3R  当 0 3R  时, 0S  ,即 2 54S R R   在 0 3R  内单调递减 当 3 R 时, 0S  ,即 2 54S R R   在3 R 时单调递增 所以当 3R  时, S 取得最小值,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圆柱体积与表面积的综合应用,根据导函数求函数的最值,属于基础题. 9.C 直接根据约束条件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以 3(1,1), 1, ,(2,2)2   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包含边界),将三个 顶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求出,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是以 3(1,1), 1, ,(2,2)2   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包含边界). y x 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由题意得点 31, 2      与原点的连线斜率最大, 即 y x 的最大值为 3 32 1 2  故选:C 本题考查线性约束条件下,求斜率型目标函数的最值,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 10.D 根据函数为偶函数求出函数解析式,根据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对称轴即可. ∵     sin 3 0 πf x x      为偶函数, ∴   cos3f x x  , ∴ π πcos 312 4f x x             . 令  π π3 π4 2x k k   Z ,得  π π 3 4 kx k  Z .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诱导公式和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 11.D 先求导数,再求切线斜率,最后根据点斜式得方程 1 1 2 2 2 2 21 2 1 1 ( 4)2 2 x x k e y e e xy e y e        即 2 21 2y e x e  故选:D 本题考查导数几何意义,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12.C 利用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CD AB ,将问题转化为求共面直线 AB 与 AE 所成角的正切 值,在 ABE 中进行计算即可. 在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CD AB ,所以异面直线 AE 与 CD 所成角为 EAB , 设正方体边长为 2a ,则由 E 为棱 1CC 的中点,可得 CE a ,所以 5BE a , 则 5 5tan 2 2 BE aEAB AB a     .故选 C. 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几何法:①平移两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到一个平面中;②利用边角关系,找到(或构造) 所求角所在的三角形;③求出三边或三边比例关系,用余弦定理求角; (2)向量法:①求两直线的方向向量;②求两向量夹角的余弦;③因为直线夹角为锐角,所以② 对应的余弦取绝对值即为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 13. 75 5 12 或      由 b,c 及 sinC 的值,利用正弦定理求出 sinB 的值,进而确定出 B 的度数,利用内角和定理即可 A 的度数. ∵b 4 3 3  ,c=2 2 ,C=60°, ∴由正弦定理 b c sinB sinC  得:sinB 4 3 3 23 2 22 2 bsinC c     , ∵b<c,∴B<C, ∴B=45°, 则 C=180°﹣(B+C)=180°﹣105°=75°. 故答案为:75° 此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正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14. 试题分析:由题意所有可能的情况有 = 种情况,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三象限时, ܽǡ 配对的情况有 共 种情况,故函数的图象经 过第三象限的概率为 . 考点:1.用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2.指数函数的图象变换. 15.4 根据分段函数对应性,根据自变量大小对应代入解析式,即得结果. 3>0,故代入第二段,得到      3 2 1 4 1f f f   ,-1<0,代入第一段得到  1f  =1,故  4 1 4f   . 故答案为 4. 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当 出现   f f a 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求某条件下自变量的值,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 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代入检验,看所求的自变量的值是否满足相 应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6. 1,1 根据平面向量的点乘公式 • • • cosDE CB DE DA DE DA        ,由图可知, •cosDE DA   , 因此 •DE CB   = 2| | 1DA  ; • • cos cosDE DC DE DC DE       ,而 •cosDE  就是向量 DE  在 DC  边上的射影,要想 让 •DE DC   最大,即让射影最大,此时 E 点与 B 点重合,射影为 DC  ,所以长度为 1. 【考点定位】本题是平面向量问题,考查学生对于平面向量点乘知识的理解,其中包含动点问题, 考查学生最值的求法. 17.(1)见解析;(2) 5 3,6   ;(3) 2 1 2  (1)分别在 2x  、 2 5x  、 5x≥ 三个范围内去掉绝对值符号得到函数解析式,在每段区间 上所证结论均成立,则结论成立;(2)分别在 2x  、2 5x  、 5x≥ 三个范围内去掉绝对值符 号得到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结果;(3)可将  h x 化简为     1 22 22 h x x x     ,利用基本 不等式可求得结果. (1)当 2x  时,    2 5 3f x x x        3f x  当 2 5x  时,    2 5 2 7f x x x x      此时    3,3f x     3f x  当 5x≥ 时,    2 5 3f x x x       3f x  综上所述:   3f x  (2)当 2x  时,由    f x g x 得: 23 8 15x x    ,无解 当 2 5x  时,由    f x g x 得: 22 7 8 15x x x    ,解得: 5 3 5x   当 5x≥ 时,由    f x g x 得: 23 8 15x x   ,解得:5 6x  综上所述:不等式    f x g x 的解集为: 5 3,6   (3)由题意得:        222 2 2 2 6 102 5 8 15 2 2 2 2 x x xh x x xx x x x x              2x  ,则 2 0x       1 22 22 h x x x      又  22 2 22x x    (当且仅当 22 2x x    ,即 2 2x   时取等号)   1 2 1 22 2 2 h x     即当 2x  时,  h x 的最大值为: 2 1 2  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和求解问题、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函数的最值的问题,涉及到分类讨 论的思想和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 18.(1) 11 2 33 2 x t y t       (t 为参数)(2)  2 3 1 (1)由直线的参数方程直接写出; (2)先把直线 2l 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与直线 1l 的参数方程联立得到t 的值,根据参 数 t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 MN . 解:(1)直线 1l 的参数方程为 11 2 33 2 x t y t       (t 为参数) (2)直线 2 : sin cos 2 0l       化为直线 2 0x y   , 将 11 2 33 2 x t y t       (t 为参数)代入 2 0x y   得,  2 3 1t    , 由 t 的几何意义知,点  1,3M 到两直线的交点 N 的距离为  2 3 1t   . 本题考查直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几何意义、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属于基础题. 19.见解析. 分析:由题可得 1 是极值点故 1 是导函数的解.而   2 23 4f x x cx c    3 3 cx c x      ,由   0f x  ,解得 x c 或 3 cx  .从而可求得 c,即可得出 f(x)的极大值. 详解:因为    2 3 2 22f x x x c x cx c x     ,所以   2 23 4f x x cx c    3 3 cx c x      , 由   0f x  ,解得 x c 或 3 cx  .依题意,1 是  f x 的较大零点,所以 1c  ,所以当 1 3x  时,  f x 取得极大值 21 1 1 413 3 3 27f             . 点睛:考查导函数得极值点和极值的判断,对题意的正确理解和计算正确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 20.(1) 2 1na n  ; 13n nb  (2) 20193 (1)根据数列 na , nb 的等量关系,以及 2 5 14, ,a a a 成等比数列,即可解得 ,n na b ; (2)根据递推公式,求得数列 nc ,再用公式法求得数列的前 2019 项和即可. (1)由已知有 2 1a d  , 5 1 4a d  , 14 1 13 a d ∴依题有 2(1 4 ) (1 )(1 13 )   d d d 得 2d  或 0d  (舍) ∴ 2 1na n  ∵ 2 2 3b a  , 3 5 9 b a ∴等比数列 nb 的公比 3q  ∴ 2 2 1 2 3 3 3      n n n nb b q (2)由 1 2 1 1 2    … n n n c c c ab b b 得 2n  时, 1 2 1 1 2 1      … n n n c c c ab b b 故 2n  时, 1 2 1 (2 1) 2      n n n n c a a n nb ∴ 12 2 3 ( 2)   n n nc b n 当 1n  时, 1 2 1 c ab  ,∴ 1 3c  ,不适合上式 ∴ 1 3, 1 2 3 , 2n n nc n     ∴ 1 2 2018 2019 3 2 3 2 3 2 3       …S  2018 20193 1 3 3 2 31 3      本题考查由基本量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 n 项和,属数列综合基础题. 21.(1) ˆ 7.94 10.30y x  (2)89.7(万元). (1)计算出 x 、 y 的值,代入公式求得 ˆb 、 ˆa ,即可得解; (2)把 10x  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 ˆy 即可得解. (1) 1 (1 4 5 6 9) 55x       , 1 (20 35 50 65 80) 505y       ,  2 2 2 2 2 2 1 20 4 35 5 50 6 65 9 80 5 5 50 270ˆ 7.941 4 5 6 9 5 5 34b                    , ˆ 50 7.94 5 10.30a     . y 关于 x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ˆ 7.94 10.30y x  . (2)当 10x  时, ˆ 10 7.94 10.3 89.7y     , 当广告费支出 10 万元时,销售额大约为 89.7 万元. 本题考查了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2.(1)证明见解析;(2)存在, 0k  . (1)设  2 1 1,A x x ,  2 2 2,B x x ,联立 2 1 y x y kx      ,由韦达定理和中点坐标公式求出 ,M N 点的坐标,再利 用导数求出点 N 处的切线斜率,从而得证; (2)由(1)可知, 2 2 1 1,2 4 k kNA x x       , 2 2 2 2,2 4 k kNB x x       ,再利用 0NA NB   列式化简即可 求出 k . (1)设  2 1 1,A x x ,  2 2 2,B x x , 由 2 1 y x y kx      ,可得 2 1 0x kx   , ∴ 1 2x x k  , 1 2 1x x   , ∴ M 点的横坐标为 2 k ,∴ N 点坐标为 2 ,2 4 k k      . 又∵ 2y x 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得,抛物线在点 N 处的切线斜率为 2 | kx y k  , ∴抛物线在点 N 处的切线与直线 AB 平行. (2)由(1)可知, 2 2 1 1,2 4 k kNA x x       , 2 2 2 2,2 4 k kNB x x       , ∴ 2 2 2 2 1 2 1 22 2 4 4 k k k kNA NB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4 2 2 2 2 1 2 1 2 1 2 1 22 4 4 16 k k k k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2 2 2 4 2 2 231 1 2 1 02 4 4 16 4 4 k k k k kk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k  ,即存在实数 0k  ,使得 0NA NB   . 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联立,利用韦达定理和中点坐标公式及向量列式化简求值,考查学生的计算能 力,属于中档题. 23.(Ⅰ) 2 3 3 ;(Ⅱ)证明见解析. (Ⅰ) 直接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可求三棱锥 P ABC 的体积;(Ⅱ)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 A BEP  , 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BE AC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 BE平面 PAC . (Ⅰ) 1 3P ABC ABCV S PA   21 3 2 32 23 4 3      ; (Ⅱ)因为 PA  平面 ABC , BE  平面 ABC , 所以 A BEP  , 又因为 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 E 为 AC 的中点, 所以 BE AC , 又因为 PA AC A , ,PA AC  平面 ABC , 所以 BE平面 ABC . 解答空间几何体中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垂直关系进 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有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 法有:(1)利用判定定理;(2)利用判定定理的推论 ( || , )a b a b    ;(3)利用面面平行的 性质 , ||a a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