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试卷4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试卷 4 (总分:62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22,score:44 分) 1.正确论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是 【score:2 分】 【A】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度 【B】研究药物作用机制 【C】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研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 【E】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情况 本题思路: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 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药物用于人体后,发生结构转化或生物转化的过程 是 【score:2 分】 【A】吸收 【B】分布 【C】排泄 【D】代谢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消除 本题思路:药物用于人体后,发生结构转化或生物转 化的过程是代谢。 3.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促进扩散的转运速率低于被动扩散 【B】被动扩散的物质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区转 运,转运的速度为一级速度 【C】被动扩散会出现饱和现象 【D】主动转运的转运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的量及 其活性有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不需要消耗能量 本题思路:药物跨膜转运方式有被动转运、载体媒介 转运和膜动转运,被动转运是指存在于膜两侧的药物 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分为单纯扩 散和膜孔转运两种形式。被动转运的特点是:①药物 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②不需要 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③不消耗能量,扩散 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④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载体 媒介转运是借助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作用,使药物透 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可分为促进扩散和主动转 运两种形式。促进扩散又称易化扩散,是指某些物质 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 散的过程。促进扩散具有结构特异和饱和现象,顺浓 度梯度扩散,不消耗能量。与被动扩散相比,促进扩 散的转运速度更快。主动转运是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 的作用,药物从膜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 体能量,能量来源主要由细胞代谢产生的 ATP 提供; ③需要载体参与,载体物质通常与药物有高度的选择 性;④主动转运的速率与转运量与载体的量及其活性 有关,当药物浓度较低时,载体的量及其活性相对较 高,药物转运速度快。当药物浓度低时,载体趋于饱 和,药物转运速度减慢,甚至转运饱和;⑤结构类似 物能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相似物竞争载体结合位 点,影响药物的转运和吸收;⑥受代谢抑制剂的影 响,如 2-硝基苯酚、氟化物等物质可抑制细胞代谢 而影响主动转运过程;⑦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 性,如维生素 B 2 和胆酸的主动转运仅在小肠上端进 行,维生素 B 12 在回肠末端吸收。膜动转运是指通 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 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膜动转运分为胞饮和吞噬作 用两种方式,包括物质向内摄入的入胞作用和向外释 放的出胞作用,入胞作用形成药物的吸收,对蛋白质 和多肽类药物的吸收非常重要。 4.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 【score:2 分】 【A】不消耗能量 【B】有部位特异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本题思路:被动扩散的特点:药物顺浓度梯度从高浓 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 特殊选择性;不消耗能量;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 类物竞争抑制现象。 5.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score:2 分】 【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 的移动过程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 的移动过程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 侧的移动过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本题思路:大多数药物是以被动扩散机制通过生物 膜,是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 的移动过程。 6.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为 【score:2 分】 【A】溶液剂>混悬剂>颗粒剂>胶囊剂>片 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 【C】溶液剂>颗粒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 【D】混悬剂>溶液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E】溶液剂>混悬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 本题思路:主要考查药物剂型对吸收的影响。口服剂 型吸收顺序通常为:溶液剂>混悬剂>颗粒剂>胶囊 剂>片剂。 7.注射给药途径,药物从注射剂中的释放速率是药物 吸收的限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释放速率排序正 确的是 【score:2 分】 【A】水溶液>O/W 乳剂>W/O 乳剂>水混悬剂> 油混悬剂 【B】水溶液>水混悬剂>W/O 乳剂>O/W 乳剂> 油混悬剂 【C】水溶液>O/W 乳剂>W/O 乳剂>油混悬剂> 水混悬剂 【D】水溶液>水混悬剂>油混悬剂>O/W 乳剂> W/O 乳剂 【E】水溶液>水混悬剂>O/W 乳剂>W/O 乳剂> 油混悬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注射给药途径,药物从注射剂中的释放速 率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释放速 率排序正确的是:水溶液>水混悬剂>O/w 乳剂>W /O 乳剂>油混悬剂。 8.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直肠给药部位是距肛门口 【score:2 分】 【A】2c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6cm 【C】10cm 【D】8cm 【E】5cm 本题思路:主要考查直肠给药的吸收途径。直肠的药 物吸收主要有两条途径:给药部位距肛门口 2cm 左右 时,药物通过直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吸收,汇集 于下腔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可避免肝脏首过效 应;给药部位距肛门口 6cm 左右时,通过直肠上静脉 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进入体循环。 9.表观分布容积是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 【score:2 分】 【A】体内血药浓度与药量之比 【B】体内含药物的血液总量 【C】体内含药物的血浆总量 【D】体循环血液总量 【E】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表观分布容积是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 态平衡时,体内药物总量按血药浓度推算,在理论上 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10.与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的过程有关的因 素是 【score:2 分】 【A】解离度 【B】血浆蛋白结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溶解度 【D】给药途径 【E】制剂类型 本题思路: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血液循环和血管 通透性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药物 理化性质的影响、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的影响,以及药 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11.药物在体内发生代谢的主要部位是 【score:2 分】 【A】胃肠道 【B】肺脏 【C】血脑屏障 【D】肝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肾脏 本题思路:药物在体内发生代谢的主要部位是肝脏。 12.参与第一相氨氧化反应的单胺氧化酶主要存在于 【score:2 分】 【A】血浆 【B】微粒体 【C】线粒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溶酶体 【E】细胞浆 本题思路:单胺氧化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 13.关于结合反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指原形药物或经过第一相反应后产生的代谢 物含有某些极性功能基团和体内一些内源性物质发生 偶联或结合生成各种结合物的过程 【B】结合反应生成的结合物常常没有活性,极性 较大,易于从体内排出 【C】醇羟基比酚羟基容易发生结合反应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D】一个化合物有两个以上结合部位时,通常是 其中一个部位发生结合反应 【E】结合反应需要高能量的中介物年和特异性转 移酶的参与 本题思路:药物代谢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通常分为两大 类: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三种,通常 是将脂溶性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基团;第二相反 应,即结合反应,通常是将原形药物或经过第一相反 应后产生的代谢物含有某些极性功能基团和体内一些 内源性物质发生偶联或结合生成各种结合物的过程。 生成的结合物常常没有活性,极性较大,易于从体内 排出。体内常见的偶联剂和结合剂主要有葡萄糖醛 酸、乙酰辅酶 A、S-腺苷甲硫氨酸、硫酸、甘氨酸、 谷光氨肽、蛋氨酸等。结合反应需要高能量的中介物 和特异性转移酶的参与,这些转移酶通常存在于微粒 体和胞液中。通常酚羟基比醇羟基容易发生结合反 应。一个化合物有两个以上结合部位时,通常是其中 一个部位发生结合反应。 14.肾小管分泌过程是 【score:2 分】 【A】主动转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促进扩散 【C】被动转运 【D】胞饮作用 【E】吞噬作用 本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排泄过程。药物排泄 的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及肾小管重 吸收。 15.已知利多卡因在体内符合一级动力学消除,其生 物半衰期为 3h,则其消除速率常数为 【score:2 分】 【A】1.5h -1 【B】1.0h -1 【C】0.15h -1 【D】0.23h -1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0.46h -1 本题思路:主要考查药物半衰期的计算公式,t 1/2 =0.693/k。 16.某药在体内为一级反应速率过程,k=0.1386 h - 1 ,那此药的生物半衰期为 【score:2 分】 【A】50 小时 【B】20 小时 【C】5 小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2 小时 【E】0.5 小时 本题思路:主要考查生物半衰期的计算方法。生物半 衰期是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一级反应速率 tt 1/2 =0.693/k。 17.已知药物在体内为一级反应速率,消除半衰期 t 1 /2 =3.5 h,表观分布容积 V=5L,则该药物在体内的 清除率为 【score:2 分】 【A】1.5L/h 【B】9.9L/h 【C】0.99L/h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17.5L/h 【E】1.75L/h 本题思路:主要考查清除率的计算方法。Cl=(一 dX /dt)/C=kV,k 为消除速率常数,V 为表观分布容 积,t 1/2 =0.693/k,两公式联合应用得出 Cl=0.693/t 1/2 .V=0.99L/h。 18.静脉滴注药物时,为了在短时间内使血药浓度接 近稳态浓度,临床上一般在滴注前先静脉注射一个负 荷量 X 负荷 。已知某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 k=0.0345h -1 ,预先设定的滴注速度为 K 0 =0.345mg. h -1 , Css 为 15μg.ml -1 ,则静脉注射的负荷剂量 X 负荷 为 【score:2 分】 【A】10mg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100mg 【C】0.012mg 【D】120mg 【E】5mg 本题思路:主要考查负荷剂量的计算方法,X 负荷 =Css.V=k 0 /k。 19.对某患者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已知:t 1/2 =1.9h,V=100L,若要使稳态血药浓度达到 3μg/ ml,应取滴注速度值为多少 【score:2 分】 【A】0.4mg/h 【B】2.4mg/h 【C】53.7mg/h 【D】109.4mg/h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67.2mg/h 本题思路:主要考查一室模型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 计算公式:Css=k 0 /(k.V),以及半衰期计算公 式:t 1/2 =0.693/k 的联合应用。 20.下列情况不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score:2 分】 【A】治疗指数低的药物 【B】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C】肝、肾、心及胃肠功能损害 【D】合并用药 【E】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 本题思路:在血药浓度-药效关系已确立的前提下, 只有下列情况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①治疗指数低的 药物,如地高辛、茶碱、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甲氨 蝶呤等。②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如苯妥 英、水杨酸盐、保泰松、普萘洛尔、甲氨蝶呤、双香 豆素等。③肝、肾、心及胃肠功能损害。④合并用 药。⑤治疗作用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 21.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不包括 【score:2 分】 【A】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分解 【C】肝脏的首过作用 【D】制剂处方组成 【E】非线性特征药物 本题思路: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 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量度。药物的制剂因素和人体的 生物因素都可影响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临床疗效。 制剂因素包括制剂处方组成、制剂工艺等,生物因素 包括胃肠状况、循环系统、肝首过效应等,而对于非 线性特征药物可能因药物剂量的少许增加引起血药浓 度的急剧上升,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 22.生物利用度试验与生物等效性试验一般采用双交 叉试验,间隔清洗期为 【score:2 分】 【A】3~5 个半衰期 【B】2~3 个半衰期 【C】7~10 个半衰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5~7 个半衰期 【E】24 小时 本题思路:生物利用度试验与生物等效性试验一般采 用双交叉试验设计,两个周期至少间隔 7~10 个药物 半衰期为清洗期。 二、 B1 型题(总题数:3,score:18 分) A.静脉注射剂 B.气雾剂 C.肠溶片 D.直肠栓 E.阴道栓【score:4 分】 (1).经肺部吸收【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气雾剂经肺部吸收,静脉注射剂无吸收过 程。 (2).无药物吸收过程【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气雾剂经肺部吸收,静脉注射剂无吸收过 程。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鞘内注射 E.腹腔注射【score:6 分】 (1).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鞘内注射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 分布;腹腔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皮下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 与过敏试验。 (2).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 生物利用度【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鞘内注射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 分布;腹腔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皮下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 与过敏试验。 (3).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鞘内注射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 分布;腹腔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皮下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 与过敏试验。 A.肝脏 B.肾脏 C.肺 D.胆 E.心脏【score:8 分】 (1).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吸入气雾剂 的给药部位是肺部,进入肠肝循环的药物的来源部位 是胆,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2).吸入气雾剂的给药部位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吸入气雾剂 的给药部位是肺部,进入肠肝循环的药物的来源部位 是胆,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3).进入肠肝循环的药物的来源部位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吸入气雾剂 的给药部位是肺部,进入肠肝循环的药物的来源部位 是胆,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4).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吸入气雾剂 的给药部位是肺部,进入肠肝循环的药物的来源部位 是胆,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