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两套)
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15 分) 1.物理学是研究 (物质相互作用)和 (运动规律) 的自然科学。 2.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3.评价应(全面)地反映教学的情况,为 ( 改进教学 ) 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4.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 5.物理学理论是人类对自然办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6.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标准保持( 一致)。 7.物理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有(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 8.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字)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 验室)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9.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 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 学)精神的培养。 10.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 惯),在解决问题作决定时尝试运用科学工作者原理和科学方法。 11.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 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 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13.在探究活动中,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4.学校实验室应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 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15.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_知识与技能)_,经历 基本的_(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_(科学精神)_的熏陶。 16.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7.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 18.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他人)。 19.因材施教的基本手段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 同的( 学习任务 )和要求。 20.(课外阅读)和(收集资料) 是物理教学联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 二、简答题: 21.简述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构建新评价体系。 22.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 答: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23.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哪些要素? 答: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 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4.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5.请列举你身边的课程资源有哪些? 答:教科书、教师教学图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 实验室、以及校外的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科技馆电视节目等。 26.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答:学生学习的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 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 27.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熏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 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8.在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答: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 惟一的评价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一应俱 全的标准化。 29.音像资源的收集与选择应注意哪几点? 答: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发展的实况录像;利用 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 收集课堂上难以见到的实验录像资料。 30.简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基本理念的含义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 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物理现象,提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 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 力。 三、论述题: 31.结合你的教学,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答 :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对于每一个发展中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采取定量 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对于学生 的学业成绩,则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建构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 的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评价、技能考核、书面测试三种形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能力发展水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一)定性评价。 1.老师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 、 自学能力 、创造精神、情感体验以及 学生最近的发展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还要向学生提出殷切的期望(帮助学生改 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达成力所能及的近期目标。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 养学生的自信心),多运用激励性语言,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 2.小组互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学生的学习态度 、 自控能力、 与他 人合作能力 、 主动参与精神 、 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 互学能力 、 创造精神、 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 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要挖掘该同 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培养互学精神和自信心),指明学生在 学习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改进学习方法)。 3.学生自评。从能否遵守课堂纪律、能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及活动、是否 主动承担班级和小组的任务、有没有经常发现或提出问题、能否经常靠自学解决 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否注意并吸取别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是否经常得到 教师的关注、自己的观点是否经常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经常感 到快乐、以及自己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最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方面进行中肯 的、一分为二的评价。 4.家长评价。从文明礼貌习惯、劳动能力及习惯、自我控制能力、自强自 立意识、生活习惯及学习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定量评价 主要表现为学业成绩评价,评价的内容有三个方面:过程评价,技能测试, 书面测试。 总之,学生的素质评价应集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不仅重 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进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提供智力、能力、 体力的支持,促使学生健康、持续、全面的发展。 32.请结合日常教学,谈谈如何开发实验室资源? 答: (1).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想做实验的同学自行完成实验;或 者他们自己制定了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器材问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 场所和帮助。 (2).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最大限 度的利用实验器材,充分挖掘其实验功能,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利用多年闲置的 器材开发新的实验,做到废物利用。 (3).开辟家庭实验室。过去的实验室阵地,主要局限于校内, 但是现有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也已满足不了新课程背景下数量繁多、形式多变、 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有的探究性实验和调查必须到校外尤其是家庭才 能完成。因此开辟家庭实验室也是很有必要的。 (4).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我们可以利 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通过教具自制,用于演示某种物理现象, 用于辅助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33.在教学中,如何保护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体现我校多 彩育人的办学目标? 答: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 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对于新事物很感兴趣, 也很容易接受;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收获时,能对取得进步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增加其自信心,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时也会因畏难而退缩,使其自 信心受到伤害,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所以为了保护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艺术,吸取不同教材的长处,对教材内容 进行创造性加工,使绝大多数学生感觉学习不是很吃力、能学会,生活中用处很 大。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双基、淡化重难点,适当降低知识难度,不搞接受式学习、 不搞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把教学重点放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上,放到知识的横向 联系和广度上。多选一些充满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的教学材料,将生产、生活科 技中的现实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应用化;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 关,在生活中有用;多举一些密切联系环境、宇宙、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具 有时代感的事例,多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探究课题组织探究活动。 另外,初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教育”,所以教师应充分 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对于后进生,要肯 定其已取得的成绩,帮助其研究出适合自己学习方法,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也 能体会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必要时可以适当降低知识难度要求,不求深和透, 只求能在其心灵深处播下萌发创新和灵感的种子就行,目的是有效的保护他们的 学习兴趣。 34.请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答:(1)、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可加强实验的可见性,降低释疑环节中 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例如;判断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可以把一种测电笔(五 金商品有售)内部的小灯泡连接部分拆下来,用两根导线连接,把要判断的物体 放在导线两端;如果灯亮说明是导体,如果灯熄灭,说明是绝缘体。现象很明显, 学生很感兴趣。实验后再把测电笔修好。 (2)、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可加强实验的趣味性。例如:磁体 对电流的作用,可以把磁体放入小孩的玩具,圆形人泡沫中,使其浮于水面,泡 沫放入一个透明的盒内(超市里用来装汤圆的冷冻盒内装水,盒放在一金属板上, 接通电源,可清楚地看到磁铁朝一个方向运动。如果改变电源两极,磁铁运动的 方向也随之改变。 (3)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加强实验的探究性。例如,探究声音的产生, 可以给学生提供泡沫小球、扬声器、鼓、笛子、纸、水等器材,让学生自己选择 设计实验,使学生感到科学探究就在身边,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和畏惧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4)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加强实验的开放性 。例如:用身边可乐 瓶做的一些实验。1、凸透镜成像,将透明的可乐瓶装满水,把铅笔放在可乐瓶 的一侧,学生在另一侧观察,发现笔大了。说明凸透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 惯性现象,取一可乐瓶放在桌边,下面压有一长纸条,快速将纸条抽出,发现可 乐瓶不动,说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在可乐瓶中装半瓶水, 当由静止向前运动时瓶内水向后倾斜。当向前运动的可乐瓶突然静止时,瓶内水 向前倾斜。说明一切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3、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的关系,将两个可乐瓶装满水,一个可乐瓶竖直放在桌面上,另一个可乐瓶平躺 在桌面上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它们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拉平躺的可乐瓶的拉 力小。说明用运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少摩擦;4、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在一个 可乐瓶中装满热开水,然后到掉热开水并迅速拧上瓶盖,在瓶外泼上一些冷水, 发现瓶子变瘪。间接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5、浮力产生的原因,取一小可乐瓶, 剪去下半部分,做成漏斗的形状,第一次瓶口拧上瓶盖向里灌水,乒乓球上浮。 第二次不拧瓶盖,向瓶内灌满水,发现乒乓球不上浮。因为乒乓球只受到水对它 向下的压力,没有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所以乒乓球不上浮。 在具体运用身边之物加强实验教学时,要注意所设计的实验必须 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里特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常见事例;必须与 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能突出基本科学原理的、切实可行的实验,不能牵强附会、 生搬硬套。 35.怎样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答 :1.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主学习动机 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价值对刺激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穿插各章节知识点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明白学有所用, 从而培养学习物理的情感和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十分重要。 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2.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查找资料的能力 教师可以改课前预习为课堂阅读,逐步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每节课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课本,让他们对本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也意 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这更能让学生抓住教师讲课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良好的教学效 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每一次机会强调书本的重要性。 再次,部分学生觉得难度大的习题,很有可能是书上某个知识点的变式,遇 到这种情况应在讲评时回归书本知识,以此来养成学生查找资料的习惯。 3.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发现问题的契机 爱思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巧设课堂“空白”,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物理课注重的是思维的训练,而思维的训练更是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在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巧妙设置“空白”,给学生以更多思考的 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常进行这样的锻炼,必能使 学生养成思维的良好习惯。 5.讲台让贤,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 新课程理念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 们应该在恰当的时候闭嘴,把课堂还给学生。 比如:阅读课本时,让读懂的学生上黑板讲解; 比如,鼓励课后思考问题的一题多解,并且把讲台作为他们 PK 的舞台,让 不同见解的同学充分发挥。 希望通过我们不同方式的锻炼,有一天能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样的教 育目的。 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二) 一、简单题 1.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方面的重要转变?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转变 2.如何实现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通过科学内容的掌握去实现第一层次的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去实现第二层次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意识领域,不能直接通过某种内容或方式去实现,它需要在知 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逐渐形成。 3.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情境体验教学原则 4.《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特点? 内容标准结构体现了纵横交织的特点 科学内容推陈出新,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物理科技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了知 识目标 科学内容的要求水平降低 科学内容选择更贴近生活 5.探究式教学的条件? 要有探究问题的欲望 要有探究问题的空间 要有充分的自主的学习时间 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6.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体系有何突破? 科学内容的体系突破了教学大纲“力、热、电、光、原”的链条结构,代之以按科学知识的 内在属性,即“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板块结构,形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 杂的梯度结构。 7、我们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应如何实施教学? (1)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2)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3)注重科学学习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 (5)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6)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 8、请阐述“制定计划”与“设计交流与合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有 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 己的探究方案。有团队精神。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9.请列举你身边的课程资源有哪些? 答:教科书、教师教学图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以 及校外的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科技馆电视节目等。 10.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答:学生学习的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 自己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 11.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 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熏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 12.在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答: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惟一的评价 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一应俱全的标准化。 13.音像资源的收集与选择应注意哪几点? 答: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发展的实况录像;利用快录、慢录、 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收集课堂上难以见到的 实验录像资料。 14.简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基本理念的含义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 兴趣,通过探究物理现象,提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 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三、论述题: 1.结合你的教学,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答 :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对于每一个发展中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 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则根据各 学科的不同特点,建构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评价、技能 考核、书面测试三种形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发展水平、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进行综合评价。 (一)定性评价。 1.老师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 、 自学能力 、创造精神、情感体验以及学生最近的 发展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还要向学生提出殷切的期望(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鼓励学 生达成力所能及的近期目标。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运用激励性 语言,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 2.小组互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学生的学习态度 、 自控能力、 与他人合作能力 、 主动参与精神 、 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 互学能力 、 创造精神、 表述自己 观点的能力 、 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要挖掘该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值得大家学习的 地方(培养互学精神和自信心),指明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改进学习方法)。 3.学生自评。从能否遵守课堂纪律、能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及活动、是否主动承担班 级和小组的任务、有没有经常发现或提出问题、能否经常靠自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 否注意并吸取别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是否经常得到教师的关注、自己的观点是否经常 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经常感到快乐、以及自己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最不 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方面进行中肯的、一分为二的评价。 4.家长评价。从文明礼貌习惯、劳动能力及习惯、自我控制能力、自强自立意识、生 活习惯及学习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定量评价 主要表现为学业成绩评价,评价的内容有三个方面:过程评价,技能测试,书面测试。 总之,学生的素质评价应集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不仅重视学生的现 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进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提供智力、能力、体力的支持,促使学 生健康、持续、全面的发展。 2.请结合日常教学,谈谈如何开发实验室资源? 答: (1).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想做实验的同学自行完成实验;或者他们自己 制定了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器材问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场所和帮助。 (2).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实 验器材,充分挖掘其实验功能,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利用多年闲置的器材开发新的实验,做 到废物利用。 (3).开辟家庭实验室。过去的实验室阵地,主要局限于校内,但是现有 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也已满足不了新课程背景下数量繁多、形式多变、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教 学的要求,有的探究性实验和调查必须到校外尤其是家庭才能完成。因此开辟家庭实验室也 是很有必要的。 (4).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 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通过教具自制,用于演示某种物理现象,用于辅助教学,不仅提 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3.在教学中,如何保护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体现我校多彩育人的办 学目标? 答: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活跃, 情感丰富,求知欲强,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对于新事物很感兴趣,也很容易接受;在学习 过程中获得收获时,能对取得进步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加其自信心,但由于自控能力 较弱,遇到困难时也会因畏难而退缩,使其自信心受到伤害,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所以为了 保护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艺术,吸取不同教 材的长处,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加工,使绝大多数学生感觉学习不是很吃力、能学会,生 活中用处很大。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双基、淡化重难点,适当降低知识难度,不搞接受式学习、 不搞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把教学重点放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上,放到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广度 上。多选一些充满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的教学材料,将生产、生活科技中的现实问题物理化, 物理问题应用化;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有用;多举一些密切联 系环境、宇宙、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具有时代感的事例,多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探究课 题组织探究活动。 另外,初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教育”,所以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间 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对于后进生,要肯定其已取得的成绩,帮 助其研究出适合自己学习方法,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也能体会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必要 时可以适当降低知识难度要求,不求深和透,只求能在其心灵深处播下萌发创新和灵感的种 子就行,目的是有效的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 4.请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答:(1)、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可加强实验的可见性,降低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 的难度。例如;判断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可以把一种测电笔(五金商品有售)内部的小灯 泡连接部分拆下来,用两根导线连接,把要判断的物体放在导线两端;如果灯亮说明是导体, 如果灯熄灭,说明是绝缘体。现象很明显,学生很感兴趣。实验后再把测电笔修好。 (2)、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可加强实验的趣味性。例如:磁体对电流的作 用,可以把磁体放入小孩的玩具,圆形人泡沫中,使其浮于水面,泡沫放入一个透明的盒内(超 市里用来装汤圆的冷冻盒内装水,盒放在一金属板上,接通电源,可清楚地看到磁铁朝一个 方向运动。如果改变电源两极,磁铁运动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3)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加强实验的探究性。例如,探究声音的产生,可以给学 生提供泡沫小球、扬声器、鼓、笛子、纸、水等器材,让学生自己选择设计实验,使学生感 到科学探究就在身边,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4)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加强实验的开放性 。例如:用身边可乐瓶做的一些实 验。1、凸透镜成像,将透明的可乐瓶装满水,把铅笔放在可乐瓶的一侧,学生在另一侧观察, 发现笔大了。说明凸透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惯性现象,取一可乐瓶放在桌边,下面压 有一长纸条,快速将纸条抽出,发现可乐瓶不动,说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 质。在可乐瓶中装半瓶水,当由静止向前运动时瓶内水向后倾斜。当向前运动的可乐瓶突然 静止时,瓶内水向前倾斜。说明一切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3、滑动摩擦和滚动 摩擦的关系,将两个可乐瓶装满水,一个可乐瓶竖直放在桌面上,另一个可乐瓶平躺在桌面 上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它们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拉平躺的可乐瓶的拉力小。说明用运动 代替滑动可以减少摩擦;4、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在一个可乐瓶中装满热开水,然后到掉 热开水并迅速拧上瓶盖,在瓶外泼上一些冷水,发现瓶子变瘪。间接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5、 浮力产生的原因,取一小可乐瓶,剪去下半部分,做成漏斗的形状,第一次瓶口拧上瓶盖向 里灌水,乒乓球上浮。第二次不拧瓶盖,向瓶内灌满水,发现乒乓球不上浮。因为乒乓球只 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没有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所以乒乓球不上浮。 在具体运用身边之物加强实验教学时,要注意所设计的实验必须是符合学生认 知水平和心里特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常见事例;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能突 出基本科学原理的、切实可行的实验,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5.怎样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答 :1.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主学习动机 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价值对刺激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穿插各章节知识点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明白学有所用,从而培养学 习物理的情感和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十分重要。 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2.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查找资料的能力 教师可以改课前预习为课堂阅读,逐步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每节课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课本,让他们对本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也意识到阅读的 重要性。 实践证明这更能让学生抓住教师讲课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每一次机会强调书本的重要性。 再次,部分学生觉得难度大的习题,很有可能是书上某个知识点的变式,遇到这种情况 应在讲评时回归书本知识,以此来养成学生查找资料的习惯。 3.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发现问题的契机 爱思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巧设课堂“空白”,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物理课注重的是思维的训练,而思维的训练更是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在教学中,教 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巧妙设置“空白”,给学生以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常进行这样的锻炼,必能使学生养成思维的良好习惯。 5.讲台让贤,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 新课程理念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恰 当的时候闭嘴,把课堂还给学生。 比如:阅读课本时,让读懂的学生上黑板讲解; 比如,鼓励课后思考问题的一题多解,并且把讲台作为他们 PK 的舞台,让不同见解的同 学充分发挥。 希望通过我们不同方式的锻炼,有一天能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样的教育目的。 6.请适当结合教学实际(实例不少3个)试谈谈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 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 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 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 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 交流能力。 (具体实例略) 7.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1.提倡用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的情况 学生在学习档案中要收录物理习的重要资料,如遇到的疑难问题及其解答,在探究活动 中最出色的表现,被否定过的观点,通过努力最后解决的难题,设计巧妙的小制作,秀的小 论文,典型的作业,习中的观察记录等。 提倡“课堂日志”和“现场笔记”。由教师和生把课堂中发生的事情如实记录下来。客 观描述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访谈等多种途径收集生的表现情况。 2.笔试应该逐步做到开卷与闭卷结合 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应该注重理解和应用,不宜过多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建议一部分 笔试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样一方面避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学生心理负 担。 3.不宜评定“综合”的分数或等级,不以同一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 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予以同等重视。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应该采用笔试、实验操作与学习档案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不同的 评价方式反映不同的侧面,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不可比的,所以不宜按某种权重对各种评价 的结果进行合并,不宜给出一个“综合”的分数或等级。应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 好分别在实验、制作、理论习、社会调查等某方面有突出的发展。不能削长补短,以同一个 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 8.课程资源包括哪些内容?请结合本地及学校实际,谈谈如何开发初中物理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书、教师教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 件、实验室,以及校外的工厂、农村、研院所、科技馆、电视节目等。 资源开发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文字教资源 (二)多媒体教资源 1.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例如航天 发射、大型船闸、蒙古包外的风力发电机、小山村的水磨、激光手术等。 2.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 例如,利用慢录快放展示颜料在液体中的扩散;用快录慢放展示足球受力后的形变及运动方 向的变化。 3.收集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例如用磁悬浮表现超导;以粗铁丝作棱,以薄 橡胶膜作面做成中空立方体,放到水中表现液体内部各个面的受压情况。 投影片、挂图是展示物理情境的有效手段,应该继续开发这方面的科教资料。计算机多 媒体软件以其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的能力显示了它在教育中的巨大发展潜力。在物理课的习 中提倡智能型软件,生输入条件后它按照规律自动给出正确的情境。例如,凸透镜的焦距由 生给定后,用鼠标拖动“物体”,计算机就按规律给出物体的像,其位置、大小、正倒、虚 实都由机器正确地呈现出来。这种教软件可 以丰富生对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于规律的理解。对于中实验室中不能完成的实验, 这类软件的意义更为重要。 学校应该加快局域的建设和与因特网的连接,鼓励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 学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扩大音像资料和计算机多媒体教软件的收藏,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 电子阅览室。 (三)实验室资源 实验室应该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四)社会教育资源 社会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技馆、展览会、少年宫、公共图书馆,以及工厂、 农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之 外,充分开发社会性的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