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抗疫情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李兰娟抗疫情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李兰娟抗疫情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李兰娟抗疫情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李兰娟抗疫情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像过去的18天来一样,李兰娟院士上午8时30分准时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准备查房。这一次,记者获准独家跟随李兰娟见证全程。 自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开启固定作息模式:赴东院与其他医院会诊、回驻点撰写文字材料及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 2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ICU病房查房,了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情况。图为李兰娟院士走进更衣室前。 红区,抗疫医院中重症隔离病房的别称。20日,73岁的李院士要进入红区重症监护室(ICU),探视8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 工作人员按铃打开更衣室大门后,李兰娟第一个走了进去,待记者再次见到她已是缓冲区内。 她全身被白色防护服裹严,仅露出护目镜下的双眼。助手在其防护服前胸和后背用马克笔写上姓名帮助辨认。为鼓舞同事士气,她建议在后背名字下方添上加油二字及感叹号。这天正巧是其团队成员张园园生日。李兰娟拿过笔来,特意在她衣服上写下祝园园生日快乐。 ‎ ‎ 戴上两层手套扎紧袖口、撕开防护衣胸前封条粘紧缝隙、盖上防护面罩10多道措施检查完毕,李兰娟的防护达到红区查房标准。 隔着红区玻璃窗及监视器,记者看见李兰娟走进第一间病房。站在床旁,她同病患做手势沟通、给予鼓励安慰,与同事了解人工肝治疗及病人情况,并观察治疗设备显示仪。 大约十分钟后,李兰娟出来再沿走廊一间间进行查房。有病患注意到李院士前来查房,向其表示由衷感谢。 武大人民医院东院目前有患者700余人,其中大多为重症及危重症病患。据院长肖红军介绍,目前对这些病例治疗趋势整体向好。院士团队用人工肝等技术进行积极治疗,有8例病人已从危重症向重症转移。李兰娟团队将应对其他疫情总结的四抗二平衡治疗方案应用于武汉。 有几位病人经人工肝的治疗已明显好转,其中一位估计明天就能转出ICU。李兰娟结束查房后透露,之前已有3位病患转出ICU;病区内还有4至5位病况均出现好转、程度不一,2位危重患者尚未脱离危险期、炎症明显。当前最重要是争取时间。 脱掉防护装备,李兰娟面部的压痕清晰可见。她说,ICU集中了全院病情最严重的病人,进入红区查房、面对面交流是增加他们信心的一种方式。这也有利于我直接了解他们的情况,更好地与同事们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 ‎ 据其团队成员、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汤灵玲介绍,院士每天行程满档,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最近已连续几天凌晨2点睡觉了。 据通报,武汉市19日新增确诊病例615例,湖北全省经核减确诊病例新增349例,两项数字相较近期出现较大下降。李兰娟对此指出,当前各级政府控制疫情措施的力度是很大的。按照此趋势下去,不用太长时间,武汉的疫情是能够控制下来的。 肖红军表示,从东院近期治疗情况亦能感受疫情向好的趋势。该院发热门诊人数日趋减少,19日仅17例;病患向重症、危重症发展趋势得到控制;轻症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数量增多,目前有100多例转阴及出院。 李院士还称,出院人数逐渐增多是各方辛苦努力的结果,我们的诊疗效果正开始显现。 不过,当前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接受中新社记者数次专访,李兰娟均提及传染源发现和控制的重要性:武汉应继续保持社区排查力度,控制人传人,防止病患疏漏,保证外面的安全。底牌要清,否则(疫情)还会蔓延。 如果所有的感染病人都找出来了,那才是拐点到了。在李兰娟看来,不能仅从确诊、疑似病例等数据下降来判断疫情。不把传染源彻底、仔细找出,谁都难说拐点。 ‎ 回到指挥中心已过中午12时,换回棉袄的李兰娟走到洗手池旁再次将双手清洗、消毒。查房完毕,她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李兰娟抗疫情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李兰娟被刷屏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位73岁的女院士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眼下,她正和她的团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这也是她2003年与非典、2013年与H7N9作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绍兴籍著名传染病学专家。 日前,记者采访了李兰娟的一些同事和乡人,还原她在这些天里马不停蹄地逆行武汉,大无畏战疫的故事。 1月25日,大年初一,柯桥区夏履镇夏履桥村,夏履东江犹如一条玉带穿村而过,江水清澈轻缓,错落有致的民房倒映在江面上,构成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 晚上6点,一辆浙A牌照的汽车驶入夏履桥村。车上下来的正是李兰娟院士和她的爱人郑树森院士、儿子郑杰。 每年春节,她一定会抽空回家乡和亲属团聚,吃上一顿团圆饭。但今年这顿团圆饭,才吃了1个小时,全家人就匆匆赶回杭州。 ‎ 夏履桥村党总支书记邱建忠闻讯前去看望李兰娟院士。干练的短发,亲切的笑容,还是熟悉的那个李兰娟,不过,她的面容里却透露着一丝疲惫。 这些天,在战疫打响后,李兰娟一直奔波于前线: 1月18日,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她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达武汉,听取了武汉方面的情况汇报,并查看现场。在武汉,李兰娟作为国家级专家,提出了对疫情的判断,尤其是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1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兰娟和钟南山参加了会议。会上,李兰娟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体建议。 1月22日,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次日上午10点,武汉市就实施了这一措施。 1月22日,凌晨2点,她连夜从北京赶回杭州。早上8点,她准时出现在医院的门诊病房为患者看病。 1月24日,她再次赶赴北京,参加科技部召开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会议。当晚也就是除夕夜9点多,她从北京返杭,年夜饭是在机场吃的一份水饺。 夏履镇党委书记、镇长趁着李兰娟回乡的机会,前去拜访这位夏履乡贤,一番寒暄,交谈了半个小时,李兰娟院士三句话不离疫情。 ‎ 从李院士的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她与病毒在赛跑。邱建忠说,往年春节,李兰娟院士一般都要在老家住上几天,今年很特殊,吃完团圆饭后,就又去为疫情奔波了。她还再三叮嘱我们,叫家乡人民小心病毒,做好防范工作。 李兰娟曾说,她是夏履的儿女,她的根在这里。 夏履镇党委宣传委员张成炳告诉记者,每年母亲节,李兰娟院士都会带着一帮乡贤名医聚集在夏履镇卫生院,为父老乡亲开展义诊。这个活动已经坚持了四五年。在李兰娟院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夏履镇卫生院与浙大一院也在开展业务往来。 柯桥传媒集团记者叶红曾经通过电话采访过李兰娟。李院士很忙,通过相关部门帮忙联系后,她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第一句话是:你好,我是李兰娟。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让人感到非常亲切。李兰娟的微信名就叫夏履桥。叶红说。 李兰娟抗疫情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是其中之一。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 ‎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 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除夕夜,从北京参加完疫情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 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有网友慨叹,钟南山、李兰娟是可以托付国运的大医,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病毒。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 ‎ 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倘若先生在世,他必会赞誉这位绍兴老乡为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这是李兰娟的建议,也是她的肺腑之言。 粉她,李兰娟,你的样子,真正的时代偶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