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导处范文之申报县课改先进集体材料
教导处范文之申报县课改先进集体材料 立足校本实践 推进课改实验——五小申报县课改先进集体材料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校为本,深化课程改革,在校本课程建设、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校本研训途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条件。校本课程的开发既是课程改革实验的一个新焦点,也是一个大难点。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借鉴北京景山学校,江苏扬州市的先进经验,先后编写了校本教材——《生活英语》、《生活语文》,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和拓展,以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与探索,在一二年级每周安排两课时,学习英语;一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为使师生能有效地把握两套教材的目标性,指导师生有效学习,我们依据语文、英语课程标准制定了《校本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以此来保障校本课程的正常运行。试用几年来,两套教材深受师生喜欢,教学效果良好,给我们不少收获和体会。 1、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作为一所生源较差的薄弱学校,通过进行国家课程的拓展和补充,拓宽了教学领域,丰富了课程资源,坚持课内外结合,两条腿走路的教学方式,无疑能更好地完成国家课程的目标任务。一方面校本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让生活中学习成为孩子的良好习惯。近几年,我们与县内强校进行教学质量对比、差距逐年缩小,部分年级还高于强校水平。 2、 有利于发展教师。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借鉴成功经验,需要寻找理论支持,必然要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现代教育理论、名家教育理论,因此,我们给教师推荐了大量学习资料,实行了学习交流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自觉学习成为不少教师的良好习惯。新课程理念,陶行知等教育家理论深入人心。“生活即教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广大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拥现出不少专家型教师。 3、 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美誉度。 《生活语文》、《生活英语》成为市内最早的两套校本教材,在市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米脂县教研室组织城区小学校长来我校就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学习交流,以“校本教研、塞上一流” 送赠。神木县水磨河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来我校学习交流,倾听了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介绍,提出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我校校长去做专题辅导。零六年,榆林市城区城镇校际联会上,我校延永胜校长做了《开发课程资源,拓宽教学领域》的专题报告。如今“双语”教学成为我校一道亮丽风景线,将上升为办学特色,使我校在特色兴校的大潮中实现新跨越。 二、 探索发展性评价办法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正确评价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的困惑,也是社会的困惑。如何让评价成为师生发展的呼唤,更是一项系统工程。 1、 实施综合性评价,关注教师个人成长。 力求民生、凸显实事求是、坚持发展方向的评价机制的形成,在教师评价理论的支持下,使评价不游离日常工作之外,按照体现全面性、讲究自主性、提倡发展性、符合科学性、评出积极性的原则,我们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绥德五小教师考核标准》,在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水平、教学常规、课堂教学、综合荣誉、群众及领导满意度等十个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作为期末奖励表彰、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根据近五年的试行,评价方案合理客观有效,对良好校风的形式,激励教师积极进取,起到重要作用。 2、 实施发展性评价,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正在积极尝试多元化的评价和过程性、发展性评价。 (1) 学生评价指标的发展性。学校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团中央“雏鹰争章”的相关细则,制订《绥德五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具体指标》,从“爱心”、“智慧”、“文明”、“技能”、“ 健美”五个大项27个指标多元评价学生,使评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2) 作业评价的激励性、人文化、综合化。作业批语的人文对语、趣味设计、都要体现评价的激励性。要求语数教师每周至少给每个同学一次对话性批语,每次作业批改要有图标性评价。 (3) 考试评价的创新性。学校实行学习过程积星评价办法,凡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精彩、作业完成突出等均记一个星,中期或期末班内积星前三名者,可实行免考,并颁发“智慧星”荣誉证书。我们还增加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过程性考察,如搜集春联、演讲比赛、办知识小报、绘统计图、英语口语合作表演、音乐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在活动和考试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真正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三、 拓展校本研训途径 如果我们把新课改比喻成杠杆,那以要撬动的就应是学生的发展,而支点是教师的发展。在教师的发展问题上,我校按照“双主体”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教师发展带动学生发展的育人宗旨,学校积极探索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各种校本资源的盘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 目标吸引。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确定了教师培养新目标。即教师要有做到“四心”、“四有”、“四转化”。“四心”—— 尽心培育全体学生专心学习课改理论、潜心进行教学研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四有”——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有良好的智能结构、有优秀的人才特征、有机智的教学策略;“四转化”——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化、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化、工匠型向专家型转化。为更好地为教师找到合理的坐标点,帮助每一个教师制定了《自我发展规划》,将学校培养目标与自我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增强教师发展的针对性。每学期教导处组织集体学习、研讨为教师自我发展搭建平台、铺设道路。使教师发展近期可行、远景可望,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 任务驱动。学校制定了《校本研训制度》,将教师校本研训情况列入年度考核,推动校本研训工作。学校连续几年推行“六个一”研训制度。坚持每周一次教研会、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以校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写一篇教学叙事、写一万字的读书体会,以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全员提高。 3、 专家引领。每学期学校安排一次专家引领活动,课改八年来,先后邀请市县教育专家来校作专题辅导或上示范课达20场次以上,给教师洗脑充电。冷永良、耿永君主任几乎成了我们专业指导老师,他们精彩的指导让教师们对课改感到并不陌生,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4、 校际交流。交流产生效益、交流提升品质。我校充分利用城乡结对的机会,与满堂川、韭园、田庄等乡镇进行课堂及课改交流,主动邀请县内名师来我校示范教学,我校也先后派出15位教师在校际或县内进行交流,请进10位教师来我校指导示范。 5、 搭建平台。首先争取一切机会,派教师参加省、市各种培训和研讨,每学年用于教师参加省、市各种培训和研讨经费达到学校总开支的十分之一。其次,尽力为教师成才铺路,鼓励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名师,实行名教师奖励津贴制度。再次,学习每年举行一次岗位大比武,进行课堂教学大赛及各类案头资料的评选活动,努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课改以来,我们面对挑战,知难而进,执著地探索,不懈地努力,使各项工作有了新突破。今后,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将乘课改东风、扬开拓之帆,不断博击,锐意进取,让课改之路越走越宽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