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对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思考五篇
2020对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思考五篇 【篇一】 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社会资源的极大丰富,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浪费现象日益严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孩童们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也只是停留在嘴上。很多人在制造浪费时,完全忘记了餐饮浪费的本质不只是关乎金钱,而是关乎粮食安全。 当前,自上而下都在全力制止餐饮浪费,各地也频繁出招,不断增强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在笔者看来,制止餐饮浪费,餐馆要“舍得”。 餐饮浪费最严重的还是餐馆。毕竟很多人在家里做饭,都是定人定量,饭多了可以下顿再吃,菜多了只要没隔夜,还会再利用。而在餐厅吃饭,很多人吃得是“面子”,觉得吃不完打包不好看、很麻烦,也不卫生,所以餐馆的浪费特别严重。从笔者的自身经历来看,餐馆的餐饮浪费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餐馆对浪费视而不见。对于餐馆而言,浪费掉的食物,都是由顾客买单的。顾客点了500元的食物,只吃了300元,还剩200元,这剩下200元的食物,即便是倒掉了,也跟餐馆没什么关系,反正餐馆收了钱。正是这种对粮食安全和“粒粒皆辛苦”缺乏切肤之痛,所以,很多餐馆希望顾客多点一点菜。只有多点菜,消费高点,才能够赚取更多利润。笔者有时到餐馆点菜,觉得菜品已经够了,但是旁边的服务员却一个劲地让加菜,说肯定不够吃。结果饭毕,餐桌上还剩了很多根本吃不完的菜。这就是对浪费视而不见造成的。 其二,餐馆设置最低消费标准。当前,一些餐馆的包间,有的免费,有的需要收取服务费,还有的餐馆虽然不收取服务费,但是,却设置了最低消费标准。比如有的餐馆,10个人的包间,却硬要设置1200元的最低消费标准。如果餐桌上只坐了8个人,或者坐了几个小孩子,那么根本就达不到最低消费标准。为了使用包间,只得硬着头皮点上1200元的菜品,最后却根本吃不完。这种最低消费是加剧浪费的重要因素。 其三,餐馆菜品分量太大。餐馆的菜品分量大,其目的是提高菜品的单价。很多人到餐馆吃饭,一般是亲朋好友大家聚在一起,菜品肯定希望多样化。但是,一些餐馆的菜品分量很大,有的时候两三个人一份菜就够吃了。而请客吃饭,如果只点一两份菜,肯定不太合适。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菜品分量大,又想多样化,那最后就只能浪费。 制止餐饮浪费,餐馆要“舍得”。舍弃一时一顿的利益,才能够得到顾客的信赖。餐厅要开得长久,决不能有做“一锤子买卖”的念头,要立即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不要催促客人多点菜,从顾客利益出发,推出“小份菜”,取消最低消费标准,让顾客吃得开心,才是长久之计。 【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对于餐饮浪费现象,他用了八个字作评价:“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他还引用了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表达痛心之情。 一粒粮食饱含滴滴汗水,一张餐桌传承优良品德。虽然近些年的连年粮食丰收让我们牢牢捧住了自己的饭碗,但我们应该牢记“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局面来之不易,牢记“丰年要当歉年过”的古训,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持危机意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数据显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饭盒有三分之一被扔掉;还有的所谓的“吃播”把粮食浪费当成表演,其伤害的是自己,期瞒的是观众......这样的浪费可谓触目惊心。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各级各部门在行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出台政策文件、健全长效机制等举措,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湖南省团餐行业协会和省餐饮行业协会先后发布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书,倡议餐饮企业要将厉行节约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山东省在社会各行各业以“俭以养德、见于管理”为主题,推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各地各部门综合施措,引导群众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科学理性消费。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需要从每个人做起。“点的少了不代表不热情”“打包走不等于丢面子”“光盘一族,你我同行”......人人“光盘”渐成为餐饮新时尚,要消费、不要浪费的观念已日益深入人心,提倡节约蔚然成风。可见说,从乡村到城市,从地头到餐桌,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倡导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已成为最近网络热议最重要的话题之一。 拒绝餐饮浪费是理念革新,更需要具体实践行动。首先,党员干部要带头增强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的行动自觉,在食堂取餐、外部就餐、公务接待、婚丧喜庆等方面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要求。其次,要推行分餐自助、公筷公勺等文明就餐方式,引导消费者形成节俭就餐、文明用餐,倡导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的习惯。同时,还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谷菜畜禽是自然界的馈赠,更是人类辛勤劳动的成果。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贵在平时、重在经常、难在持续,只有自始至终敬畏自然、尊重劳动,把理想消费、拒绝浪费时刻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这才是对待食物的最优标尺。 【篇三】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事关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事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事关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进行强调,在当前特殊时期再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安全既在田地里,也在餐桌上;既是“种”出来的,也是“省” 出来的。正如会议指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深切关心群众生活的为民情怀。四川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餐饮大省,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要行动起来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就要深刻认识制止餐饮浪费事关粮食安全、绿色发展、党风廉政建设,事关社会文明进步,切实增强遏制舌尖上浪费的责任感紧迫感,出实招、见行动、求实效,既要在生产端开源,也要在消费端防止浪费,坚持粮食安全警钟长鸣,扎实抓好生猪复产保供、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采取系统措施减少各环节损失浪费,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米袋子”“菜篮子”“肉架子”安全,确保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要行动起来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就要实事求是以有效举措制止餐饮浪费,加快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研究制定褒奖节约、惩戒浪费的政策法规,强化全流程全方位监管,发挥立法在遏制浪费上的规范引导作用,深入推进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专项治理,督促餐饮行业转变经营理念,从文明用餐开始,鼓励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让人们在春风化雨中形成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要行动起来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就要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把弘扬节约美德作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大力培育尚俭戒奢的社会风尚,深化节约型机关建设,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机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强大合力,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充分发扬好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以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的实际行动,坚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不断推动节能降耗,为社会、为群众立起好样子,以务实行动释放勤俭节约的正能量。 【篇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持续在全网热议。据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量的6%,大型聚会粮食浪费率更是高达38%。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舌尖上的浪费”看似只是个体生活中不起眼的坏习惯,但“小米粒”里却藏着“大民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时候强调都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此作出重要指示,有着深刻思考和战略考量。 拒绝“剩宴”,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赓续优良传统。“足国之道,节用裕民”,拒绝“剩宴”作为小餐桌上的大文明,不仅是对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延续,也是对艰苦奋斗、尊重劳动的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自觉践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从“吃不饱、饿肚子”的穷苦岁月走过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对珍惜粮食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他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所大学食堂的垃圾桶里经常有白花花的馒头和米饭,清洁工看着心痛,捡起来再吃。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拒绝“剩宴”,端牢饭碗,保持危机意识,确保粮食安全。“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作为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18亿亩耕地却要养活14亿人。在这个意义上说,拒绝“剩宴”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道德和作风问题,更是关系人民美好生活、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民以食为天,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严重影响,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稳定,其中粮食的稳定供给便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我们要绷紧节约粮食这根弦,不断扭转讲排场、比阔气的错误观念,消除未富先奢、炫富竞奢的土壤,守好“大国粮仓”。 拒绝“剩宴”,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汇聚勤俭合力。“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既要靠宣传教育也要靠制度保障。一方面,从宣传着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良好舆论、行动氛围给全社会的粮食观来一次“头脑风暴”。另一方面,从制度着手,建立不想、不敢、不能浪费的长效机制,把“剩宴”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令人欣慰的是,近日从朋友圈里的“一人吃饭一人当,杜绝浪费碗碟光”等趣味倡议,到外卖平台推“半份菜”鼓励按人定制,再到全国各地出台节俭用餐激励、惩戒、监督机制,节约粮食正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汇聚起一股节俭合力,让拒绝“剩宴”的标语,慢慢变为自觉践行的集体行动。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我们中国人能否端稳、端牢自己的饭碗,当从珍惜这“小米粒”开始。 【篇五】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时刻关心的问题。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为制止餐饮浪费提出要求、指明方向。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饭碗必须要端在自己手里。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对粮食安全这一问题始终怀有危机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此次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这离不开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虽然稳定的农业基础给我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食物种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大手大脚,反而要固化节俭意识,通过珍惜“小米粒”不断稳固“大民生”。 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8月12日,央视批评了“大胃王吃播”行为,称此举浪费严重,误导消费,事实也是,一些主播为了博人眼球、赚取流量,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与全社会建立节约意识、减少食物浪费的目标导向,背道而驰。目前,各个平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对于吃播行为均已增加相应限制措施,用户在搜索相关内容时也会出现“拒绝浪费,合理饮食”等提示性词语,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浪费行为的市场,宣扬了正确的饮食消费观念。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虽然有一些关于制止浪费行为的原则规定和要求,但比较分散,系统性、针对性、集成性还不够强。面对社会中存在的,屡禁不止的餐桌铺张奢侈现象,必须建立节俭用餐激励机制、铺张浪费惩戒机制、节俭消费监督机制等,把“剩宴”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目前,有关方面也正积极就“加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立法问题”认真研究、深入论证,力求通过多种形式,以刚性的制度约束狠刹浪费之风,对肆意浪费粮食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真正让节俭固化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彻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浪费粮食不仅意味着物质的浪费,也包括精神的消沉。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而坚持勤俭办事,正是我们党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各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主动带头恪守文明餐饮规定,严厉打击公款吃喝行为,以尚俭戒奢的党风政风,推动形成良好的社风民风,在全社会营造以浪费为耻、以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让“每一粒粮食”都不被辜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