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2021 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1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坚持目标任务不变、安排部署不变、 完成时间不变的总要求,积极主动应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保障决胜脱贫攻坚 工作。针对疫情影响,各级地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着力难题,推进脱 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 各级地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下增设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两个专项工 作组统筹协调推进有关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毫 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 挥两个工作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推进的作用,把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措施一项项落 实到位,千方百计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各级扶贫部门和村社区充分发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轻车熟路的优势, 掌握防控动态,加强与上级党组织联系,群策群力动脑筋,指导开展疫情摸底、排查与防控 工作。按要求对全部贫困户、基层干部和扶贫系统干部进行疫情监测,每日向自治区疫情防 控指挥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进行报告。 制定针对贫困群众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增强贫困 群众应对疫情和脱贫致富的信心。统筹公益性岗位。鼓励增设临时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有 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开展线上专项就业服务行动,应用现代化远程等手段 加强贫困人口技能培训促进稳定增收,提升脱贫质量。扎实推进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实现有劳动能力产业扶贫全覆盖。强化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措施,提高贫困群 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能力。壮大各地方集体经济,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开展扶贫资金、 资产清产核资,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持续发挥效益。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做到应扶尽 扶、应保尽保。允许资产收益用于救助基金,动员组织开展防止返贫致贫自愿服务。 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 坚带来新挑战,但无论如何,这场硬仗必须要打、必须全胜。 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2 为了检验我省各地的扶贫工作成效,使我省精准扶贫档案更加完善,脱贫攻坚作战图更加精 准,精准帮扶工作更加有成效。经省政府的研究决定组织高校大学生在暑期开展“情牵脱贫 攻坚”主题实践活动。 湘潭大学在这次活动中共组建了 91 只调研队伍 275 名老师和志愿者参加,深入调查湘西保 靖县和永顺县两个县的乡镇地区的贫困情况。环境与资源学院在这次活动中共派出了三名老 师和 6 名同学组建了三只调研队伍赴湘西调研,我们学院的三只调研队伍的带队老师分别是 刘国华书记、张壮宇老师以及李晓鹰老师。 我所在的队伍是由章壮宇老师带队,赴保靖县碗米坡镇的柳树坪村、沙湾村以及押马村这三 个贫困村做调查。 当大巴到达保靖县时已是下午。烈日当空,一下车,一股热流扑面而来,我心想着这十来天 注定不一般。在保靖县政府开过大会做简短培训后,我们便不作停留马不停蹄地赶往我们扶 贫调研的第一站——柳树坪村。 去柳树坪村的乡镇中巴车在整洁干净的柏油路上驱驶着,在车上的我们只注意到了干净的柏 油路以及柏油路旁那秀丽的水光山色,初来乍到的新鲜感以及这秀美的湘西美景让我无暇去 猜想接下来所见闻的。到达柳树坪时,已是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西下。立刻开展调研已经不 便,便在贾村长家吃过晚饭在村委会住下。接下来两天便是调查村委周边的两个组。在这两 天的调研中看见了不同家庭的不幸与贫困,也听见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令我印象最深的是 一户贾姓人家,丈夫在修水电站的时候不幸身亡,从此家中的顶梁柱倒了,所有的重担落在 了一个妇女人家身上,抚养小孩读书,照顾年迈患病的公公。在我们调查的时候也能发现这 是一位懂的生活的女人,即使生活贫困、房屋破旧,但依然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干净 净。而我们作为一个调查者,怜悯同情根本无济于事,而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真实地记录 情况,向上反映。通过这两天以来的观察,柳树坪村的这两个组的村路建设比较好,家家户 户都能通,而且都能用上自来水。但是柳树坪这两个组的贫富差距较大,家庭富裕的活着小 康生活,家庭不幸的贫困潦倒。而在山里边儿的普溪组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第三天我们进 去普溪组,这里组里各家各户基本一样,破旧的木房,崎岖的小路。每家每户都有病患全是 是贫困户,有各种各样致贫的缘由。 在这三组调查完以后,柳树坪的调查也就结束了。村长的全程陪同让我们的工作方便很多, 村民们的淳朴和热情令我印象深刻。总结这个村的特点就是交通比较便利,村路修的比较好, 人均自来水有保障。但柳树坪村的贫富差距较大,贫困户较多患病且无钱医治,房屋被白蚁 蛀蚀。 在柳树坪村的调研结束后,我们便立刻赶往了沙湾村,沙湾村在柳树坪村的上游,对面就是 首八洞民族特色村,美景自然没有话说,沙湾村的村民住的较为分散,所以在沙湾村的调查 分为两个部分,即为山上和山下。但还分为两个地区,所以在沙湾的调查比较艰难,要爬两 次大山。山下的村子情况较好,村民们出行都比较便利,贫困程度也轻一点。所以到达沙湾 的下午我们就把山下傍水的贫困户给调查完了,第二天由于当地赶集十点多我们才开始上 山,背着水带着资料开始爬山,烈日炎炎,村秘书领路,一步一步向上爬,藿香正气水都喝 了好几瓶,在半山腰遇到了赶集回来的村民,他们背上的背篓里边全是从集市上买回来的米 以及生活用品,他们住在那山上,农作物不好种植,所以只好拿微薄的收入换取必需品。种 植得最多的还属玉米,没有产业,没有固定的收入。当我们到达山上时候已经下午两点,山 上的人家也基本一样全是木房子,破破烂烂,村中也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在调查过程中有一 幕让我们所震撼,一位杖朝之年的老奶奶背着一大篓的瓦片颤颤巍巍的走着,为了修补她家 拿破旧的屋顶,心中感慨万千。当我们调研完山上之后下山已是黑夜。沙湾的第三天看见的 都一样。 在沙湾村这四天以来,给我的总体感受就是:沙湾村的风景秀丽,可以发展旅游,而且沿河 可以捕鱼。山下的人完全可以靠自己一步一步的好起来,但或许是因为成本问题,亦或是思 想上的落后,人们根本没有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给利用起来。 押马村,与柳树坪村隔河相望,全村有三组共三百多户人家,其中贫困户七十多家。这是我 们调研的最后一个村,相对于柳树坪和沙湾村来说,押马村整体来说相对好一点,但同样的 依旧有贫困的,我也不一致列举,因为贫困的根源都一样。沙湾的贫困户比较少而且相对集 中,所以我们花了一天就弄完了。 通过这十来天的对这三个村三百三十八户贫困户的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贫困户普遍存在 的问题。 在这些贫困户中,多半为老人妇女儿童以及残疾人,其中患病的也多,劳动力少且长期在外。 有想要经商或者从事产业发展的也难有成本支撑以及技术指导。白蚁等自然灾害致使房屋破 旧。且村中无学校,孩子上学一般都要去镇上或者县城,需要租房陪同,教育成本大。且个 别贫困户的思想因为政策的保障而越加落后,整天无所事事即使能做也不做,等着政府救济。 我想,这些问题致使农户带上了贫困户的帽子,且想要摘掉这顶帽子也并不是每人补助多少 钱就能摘掉。各个乡镇应该解决其根本问题,对贫困的家庭进行产业帮扶,开发项目,培训 技术使村民们不闲着。且大力加强思想上的教育,不能整天只想着国家的政策福利,政府的 救济,而是应该自己动起来致富。在教育这一方面需大力扶持,只有小孩教育好了思想才好 先进,才会有机会走出大山,摘掉贫困户着一顶帽子。 十来天的奔波跋涉,走遍了个户人家,看见了村里人家的淳朴与善良,也见到了贫困疾苦。 只能感叹这世间的幸福一样也不一样,这世间的疾苦各不相同又如出一辙。我愿这湘西秀丽 的山水被世人所见,湘西的贫困户也越来越少。 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3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以来,押马村、柳树坪村、沙湾村干部群众“精准扶贫” 的弦就一直紧绷着。2017 年 7 月 20 日我们“情牵扶贫攻坚”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调研 小组从千里之外的湘潭来到了碗米坡镇。 经过十天的调研工作,我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感悟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这十天 不只是调研十天这样简单,它也是我现在对生活态度的对照。 这十天我不仅看到了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写实画作的简捷洒脱、《血色湘西》的荡气回 肠、自然留给湘西的青山绿水白云、先祖留给湘西的木质结构的吊脚楼……,还看到了湘西 人们为了生活辛苦劳作的一幕幕,更触动我的心弦。 这时,让我为你们分享这一幕。一位 80 岁的老奶奶为了补修好房顶上的漏洞,把瓦片一块 一块、整整齐齐的放在背篓里,然后从山下背到山顶上,我们用沉重的脚步走到老奶奶的跟 前,用颤抖的声音对老奶奶说:“奶奶,你这是背到哪里去啊?你家里人呢?”老奶奶用一口 吞吞吐吐的湘西话回答我们:“要背到山上去啊,家里的孩子都外出打工了”,老奶奶慢慢的 一步一步的远去,看到这一幕我们的心很沉重,肩上的担子更沉重。 这十天我听到了很多声音,有土家姑娘温柔婉转的歌声,小桥流水的潺潺声,村民用船桨击 打着水面声,森林里鸟儿对唱的欢歌声,晚上一片蛙声、蝉声相混合就好比集市的热闹景象, 最好听的声音还是百姓对政府的赞美声。 当我们在问村名“你对当地的扶贫满不满意呢?”这个问题时,村民的回答都是:“国家政策 好,哪有什么不满意的嘞?”就好像他们先前就商定好这样回答似得。国家帮百姓修马路、 新修房子、搞搬迁、搞开发,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所以百姓对政府赞不绝口。 这十天,在碗米坡镇的所见所闻所查甚是让人心寒,更是让人深思。 一、家中有孩子读书,学费支出较大。 二、除了农作物,无其它收入来源,由于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单一,山下村民主要以种植收入 为主,山上村民主要种植玉米,粮食需要去集市购买。 三、由于其文化程度较低,老人在家中农务,年轻人长期外出务工,没有资本从商,缺乏经 验和技术,致富的观念淡薄。 四、村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援, 救济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理所当然。 五、自然灾害长发生,对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六、因病、残致贫。 七、交通严重落后,物价昂贵。 在所有贫困原因中,因缺文化、因灾、因病残、因交通是形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人们要发展, 首先先解决贫困原因。让人们过上好日子,面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如何在新的经济发展阶 段,多渠道增加低收入户的收入,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是人民政府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1.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业结构调整要面 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 业的整体效益,充分利用土地,种植一些高价值,高价格的农产品,让农民的口袋富起来。 2.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农 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低收入户增加 收入的长远基础。一是努力普及初中教育。必须把发展教育的重点放在普及初中教育上,努 力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解决部分少年儿童不上学和中途辍学的问题,防止新一代文盲人口 的产生。二是通过开设各种培训班,对一些上过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传 授给他们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争取几年内使每个低收入家庭都有一个掌握一至两门实用 技术和经营特长的劳动力,这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又有长远的作用;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中等专业学校、农民职业中学,培养一批中级层次的人才,以适应商品经 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3.想要真正带动贫困区的经济,国家必须加强贫困区的交通建设,让贫困区与外面连接更密 切,还需引进项目让贫困区百姓一起致富。 在这几年,柳树坪村、押马村、沙湾村干部们的努力下,三个村子的扶贫情况有明显的成效, 如:政府帮村民改造房子、新修马路、安装自来水、将山上的村民搬迁到县城里、在当代发 展高效农业(大棚)等等。希望湘西能尽早脱贫,希望中国能在 2020 年全面达到小康社会。 这十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在带队老师身上学到了为人处世、工作认真;在同伴身上学到乐 于助人、吃苦耐劳;而且还在湘西人们身上学到了对生活艰苦不懈的态度与精神。 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4 为全面检验各地脱贫攻坚突出问题的整改成效,进一步核实准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 况,我省开展了大学生“情牵扶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号召,派出 56 支队 伍,对湘西保靖,永顺两县进行扶贫调查。 我在刘国华书记的带领下,参与了所属保靖县的涂坝村,尧洞村,仙仁村,三村的扶贫攻坚 情况调研。 备注:环境与资源学院委派刘国华书记,李晓鹰老师,章壮宇老师带领六位同学,分成三个 小组进行调研。遗憾的是我们小组和另两个小组不在一个乡镇。 一、基本情况 沿着弯曲的盘山路,随着车子的因为道路不平而产生的抖动,我们穿过黄尘,来到了涂坝村。 这个村算是在偏远的山里边,来的路上便感受到了山路的凶险。村里的山路不算宽,会车的 时候让行都不方便;弯道很是刁钻,不是本地的师傅可能也开不进来,幸好近两年公路得到 了硬化,更好走些了。村里水电基本都有了,但由于合并了村,总的来说居民的分布较为分 散,山上山下的村民联系应该不是很多。 第二个村是尧洞村,这里情况好些,靠近一条新修的公路,但到户的道路却没有上个村好。 居民们也住的相对集中,村里的商品销售点更大,还有了一些小吃摊点。 第三个村是仙仁村,那里真的是大山深处。这里的住户相对散落,人口也没有上两个村多, 电都有普及了。县扶贫办在这里驻村,但真的是太偏远了,什么都不方便。 总的来说,初次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有民族气息。那些陈旧的木房子 虽然是我以前没见到过的,但让我感受更多的是贫困。 我们在村干部带领下一家家地走访。几乎在家的都是些老人小孩在家里,老的身形褴褛,手 拿木棍,背上背着大竹篓;小的有些光着臂膀,皮肤被晒得黝黑到处乱蹿。房屋都是木板房, 多数是老房子了,有的甚至已经歪歪斜斜。他们简单的种些农作物——玉米,水稻,但收获 就不方便了,要肩扛手提,而道路崎岖不平。每天忙的是庄稼的护理,家禽家畜的好坏,那 些贫困户家里劳动力又少,收入微薄。 但让人欣喜的是,每个驻村干部都很负责,大家都对扶贫工作比较满意。像涂坝村的驻村干 部,从与老百姓交流来看,大家都很感激他;仙仁村的一个县扶贫办干部,更是能说出每一 户的家庭情况。虽然基层工作很难做,但他们都在坚持,他们战斗在扶贫攻坚的一线上,他 们是扶贫工作的中流砥柱。 备注:涂坝村驻村干部王世华,尧洞村的驻村干部彭图罗,仙仁村的驻村干部周光明、田花。 二、感想 这次实践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 我也是农村出生,明白农村生活的艰苦。但和他们比起来,我的家乡真不能说贫困。我居住 的小镇,可能只有在十年前才有那样灰尘漫天的公路。在我们这里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 他们在建设家乡,老人也基本不用干重活。保靖的贫困村不一样,他们的一些老人仍要做着 一些繁重的农活;小孩子无人管教,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我是幸福的。应 当要做的,是把握现在的条件,努力拼搏,为社会和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这种情况,希望能有更多人去关注湘西贫困地区,去给它带来着长久的发展。别人的帮 助都是次要的,自己还是要想办法脱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老一辈没有可能那个 动力去脱贫,但是年轻一辈还是要努力摆脱贫困,同时要让他们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这里 面文化教育就显得很重要了,要把年轻一辈的奋斗精神激发出来,以他们对家乡的感情为纽 带,以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素养为基础,带动家乡的发展。政府应该努力给他们搭建平台, 不能让有志之士有心而无力。当地的教育问题很突出,好多扶贫公式牌上都有关于上学而导 致贫困的原因。 政府的政策是好的,但不懂得感恩的人会把它当作理所当然,这样的效果就会消极了。如果 有人把政府当儿子,吃住都靠政府,有问题就找政府,而不是自己去努力解决了,那扶贫工 作还有什么意义啊。所以,在为百姓谋福利的时候,也要说清楚政府为他们做的事,这些事, 是为了建设国家,但不是理所当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希望我国所有的贫困地区都能在党的带领下脱贫,致富! 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5 为响应国家政策,普查对于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我校于七月底组织大量 学生赴湘西贫困地区展开了为期十天的调研工作。 曾几何时,当听到父母在给我诉说他们儿时的艰辛时,是多么的不屑一顾,衣食无忧的我总 觉得他们是在以夸大的手法对我进行说教。总是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因此,在我真正的参 与这次精准扶贫的调研工作之前,我对扶贫中贫的认知是有着些许的失准,甚至内心中还有 些许的将其视为参与一场郊游。 不出多日,在我参与了整个调研过程以后,更是知了贫人之贫,了解苦人之苦,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而对我的生活也作出了重大的反思,也表示出了惭愧。面对这一片几天之内让 我作出了改变的土地,我只能尽我所能来给予帮助,且深切的希望青山再无老来贫。 当我还没到第一个村寨时,就着实的受到了一个下马威。通向村寨的路异常难走,并且特别 的险,路就修在山的峭壁之上,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河水,而山路更是窄的只能通过一辆车, 如遇到反向的车辆,还需要退到几百米一个的错车道去让路。当时的心里就在想,这样的路 通向的村寨,不会是那种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吧。可没想到,到了村子之后更让我感受到了 可怕之处,没想到,我们所到的村子,比我想象中的情况还要让我觉得难受。热是第一感觉, 其次就是味道。直接就让我对我自己能不能将这为期十天的调研坚持下去产生了怀疑。 此次前去,我们调研小组一共前去了阳朝乡之下的涂坝村,尧洞村和仙仁村三个村子。进行 了为期十天的对于精准扶贫的调查,主要对村寨中精准扶贫户的评定是否有漏判,误判,扶 贫情况及村民对政策的认可度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可喜的是,在我们小组所去的几个村中均 未出现漏评和错评的情况,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当我问到村民们对精准扶贫是否满意时, 几乎人人都是满带着笑容回答着“满意,这有什么不满意的”,“国家的政策好啊”,“感谢都 来不及了,更别说满意了”这样的话语。让我是真切的感受到了精准扶贫对于人民的帮助, 以及人民对国家方针的理解。而在群众的笑容和满意声中,我像是找到了我调研的意义和动 力。从一开始的怀疑,变成了对行动的肯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离开第一个村的时候,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摔了一跤。在我自己看来, 其实就是自己的不小心。可我们的带队老师却给急坏了。生怕我的伤口感染,一边向上级汇 报,还着急的想找附近的卫生所帮我处理伤口。按照老师的意思,他怕我伤口感染,其实是 想我就好好休息了,可我其实内心中有些不甘,在休息了一个下午之后,看没有什么大碍, 就打算继续行动了。而最让我感动的是,阳朝乡乡长在得知我的摔伤情况后,亲自给我上药, 还不停的询问我的状况。 虽然调研活动只有短短的十天,但三个村子给了我家一般的感觉,在离开之时也是充满了不 舍。几个村寨的贫困状况也让我感觉痛心疾首。大多数贫困户所留在家中的都是老人和小孩, 而青年劳动力大多都是出去务工且常年不在家中,因此,大多数人家的致贫原因之一是缺少 劳动力。在这样的基础上,还有很多家庭的孩子都需要读书,老人身体有所不适,更是会加 重他们的家庭负担。这些问题都由精准扶贫在逐步的解决了。但其实,我也有一个小小的建 议。也许是在我看来,思想确实是比物质要更加重要一些。能否使贫困人口思想上的教育更 进一步呢? 十天的调研有欢声笑语的交流,有流血流泪的过程。但更多的是成长与感动。用我们带队老 师刘老师的一句话来说,走过路过不住过,还是不清楚这里的状况;听过见过没实践过,也 还是处于浮在上面的状态。让我值得骄傲的是,我不仅仅来过,我还在这里工作过,吃了这 里的苦,看了这里的美,让我了解了我所没有了解的,并让我对自己能重新定位和认知。也 许过程很苦,但是充满了收获。当我看到贫困的村民眼中因“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哪一点 小小的火花,我知道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感谢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感谢这青山绿水,愿君回首勿相忘,青山再无老来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