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转化“待进生”:让迟开之花同样鲜艳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转化“待进生”:让迟开之花同样鲜艳

班主任论文之转化“待进生”:让迟开之花同样鲜艳 ‎ ‎  教育词典中这样定义“待进生”:在班级中经常违反原则,或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给人的印象是情感麻木,对学习无兴趣,对成绩无所谓。深入审视,发现待进生内心却敏感而矛盾。通过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剖析,从宏观上看,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又不尽相同。待进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要想让其敞开心扉,更好地了解他们,有效地转化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并缩短与之相处的心理距离,不失为上策之选。‎ ‎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待待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如何做好待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通过多年实践积累和多方交流,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  一、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待进生充满爱心 ‎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 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待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待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  二、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待进生的人格 ‎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待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学习差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为敏感,外表或许看似硬朗,内心深处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他们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将暴露教师的偏狭和无能。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肺腑之言今天同样受用:“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  三、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赏识待进生的优点 ‎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待进生过程中,表扬和激励等手段的运用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待进生虽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如语数学不怎样,他或许在音乐、美术方面表现出众,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适时加以表扬和激发。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事实证明,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待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求,可为转化抢得先机。‎ ‎  四、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对他们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闪光点进行表扬,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等,使其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学习的差异性,经常与待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感情,予以必要鼓励,并制定可行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  五、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树立待进生转化的信心 ‎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 因此,使待进生进步,重树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他们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及时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务工作开展中,不要把待进生排除在外,应看似无意实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并让获得进步的待进生介绍经验,展示自我,让他们看到希望,品味成功,激发其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其不断进步的信心。教师应变“恨铁不成钢”为炼铁就成钢,不失时机地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继续前行!‎ ‎  六、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待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教育待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冷漠和讽刺待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消解了学校教育的效果。为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方面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有利资源对其施加积极影响,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做好待进生家长的工作,谋求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待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待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  七、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  待进生转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便他们故态复发,多次反复,也是正常现象。对此,教师要作好足够的思想准备,要胸怀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耐心的、冷静的教育转化心理准备,教师可能半途丧失对转化工作和转化对象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掊土垒不出一座山来”,雕刻一座石像尚且需要时日,何况是在塑造人的灵魂呢?‎ ‎  一言以蔽之,待进生作为一个班级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教育转化好他们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转化中反弹、反弹中转化。不论怎样,只要教师和待进生心灵相通,心理相近,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顽强执着地工作、耐心细致地培育,待进生也会像其他“花朵”一样,开得鲜艳夺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