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创新思维论文1500字 [利用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论文1500字 [利用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创新思维论文1500字 [利用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以下是分享的创新思维论文1500字 [利用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创新思维论文1500字 [利用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 要: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点滴体会和做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创造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心理的高级活动过程,是能产生新成果的思维,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精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和大家共勉。 一、悬念启迪创新思维的钥匙 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感染力。为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今天我和同学们共同做一个游戏,你们可以任意说一个数,我不用计算,就能马上知道这个数是否能被2、3、5整除。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说了许许多多的数,教师进行判断后,让学生进行验证,验证后同学们惊叹不已,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的绝招,这时教师加以启发:其实,这些绝招都是前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不断创新的结果,只要我们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创新,仍然可以掌握许多绝招。同样教学同分子、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倍数、约数年、月、日等,都可以进行类似的教学设计,这样让学生产生悬念的设计片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猜想激发创新思维的动力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它是建立在已有实践基础上的一种推理,是人们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一种带有一定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式,要求在面临较复杂的问题情况时,迅速再现知识系统和经验储备中的相关信息,经过总体观察,对问题实质作出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猜想得到的,如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 猜想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在教材中善于挖掘猜想的因素。如,教学9的分解和组成时,教师和学生共同数出9根小棒,然后教师把9根小棒分别放在两个信封里,让学生猜一猜,两个信封中各有几根,学生猜成l根和8根,有的猜是2根和7根,有的猜是3根和6根总之,学生不论怎样猜,两个信封里一共有9根是不变的。 这样猜一猜的目的不是一定让他们猜准信封中小棒的准确数,而是在这种方式下,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掌握了9的组成和分解,把教材进行这样的处理以后,鼓励学生凭着自己的直觉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质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大胆猜想,学生猜想的过程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又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过程。 三、实践锤炼创新思维的天地 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打破教材,善于跳出教材,能巧妙组织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其观察生活,搜集信息,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其认知冲突,促使他们自主地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为揭示其稳定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以下实验:用4根木条做一个四边形,拉动,结果形状发生了变化;用5根木条做一个五边形,拉动,结果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用3根木条做一个三角形,拉动,结果形状未发生变化,从而揭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突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地位。该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又从中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求异开拓创新思维的翅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提倡敢于标新立异,善于选择具体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及时给予肯定和热情表扬,让他们在对于问题的多解的艰苦追求并且获得成功中,倍享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如某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3,已知男生比女生多30人,全年级一共多少人? 大部分学生想到的方法是:30÷(5-3)(5+3)=120(人) 如果教师进一步做细致的诱导,学生会出现了下面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了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1)30÷(5/3-1)2+30=120(人) (2)30÷(1-3/5)2-30=120(人) (3)30÷(5/8-3/8)=120(人) 总之,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不竭的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转换思维角度,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做学习的主人,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 甘肃省玉门市赤金学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