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导处范文之备课及教案要求
教导处范文之备课及教案要求 一、备课备课是教师授课之前讲课内容的准备过程,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创造性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反映过程。教师要不惜时间和精力,认真备课,为落实“四有”课堂和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即备好课的依据。要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对教学中的各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深浅适当。 2、研究教材:认真研读教材,熟悉教材的体系,准确把握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力求做到“懂、透、精”。 3、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以便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4、研究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课的特点和性质,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优化知识结构,使学生易接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备忘录,要体现“四有”课堂的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总则:教案编写要规范、详略得当,字迹工整。在每堂课上课前必须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教案须写在学校统一印制的《教案》本上。内容包括:课题或题目、课时安排、教学目的和要求(包括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旧课的复习、序言、教授新课、板书设计、巩固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等)、教后小结(体会、得失及分析、改进)。同时,必须体现分层教学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班级设计不同的学生活动和教学活动。 2、依据不同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进行科学编写(1)新课型指所学内容是新课,要求认真备课,优化教学设计,详细编写教案,做到内容详实,形式完备。 (2)习题课型(练习课型)教案要写出(或剪贴)精选的例题,提纲挈领地写出有关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或有关注意的问题。 (3)复习课型教案要在充分构思提炼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写出每节复习课需要复习的范围、主要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等。 (4)试卷讲评课型教案要在对学生答卷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写出讲评的要点,特别是容易出错试题的原因分析,解决的办法;知识的缺漏情况和查漏补缺的措施。只对答案不是真正的讲评课。此类课型可把讲评样卷粘贴在本节教案后。 (5)实验课型教案应包括:实验的时间地点、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过程、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危险或安全等内容。 3、教龄10年及以下,或初、中级教师,或担任新教材或首次担任新课程,都必须按总则和课型的要求编写详案。 4、教龄在10-20年,年龄在50岁以下的高级教师,可写简案(教学过程可详可略)。 5、教龄在20年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上的高、特级教师,教案可写成教学提纲或对原有教案进行修改增删,写简案。 6、师徒结对的青年教师教案要经指导老师签字。 三、教案检查及评价标准每学期由教务处和教研组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并按评价标准作出客观评价。 1、优:教案编写认真规范,格式填写完整;按课型编写;课课有教案;有个人特色,在本教研组乃至学校教师中有示范作用。 2、良:教案编写较规范,格式填写完整;按课型编写;课课有教案。 3、合格:教案编写基本规范,格式填写基本完整;基本按课型编写;课课有教案。 4、不合格:没有编写教案,或有教案,格式填写不完整,备课时数不达应备量的三分之二。 四、考核对每期教案编写情况的检查结果纳入优秀教研(备课)组和个人教学业绩考核。 备课说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备课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假若没有备课或者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与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一、备课类别备课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 集体备课是由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 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 二、集体备课(一)集体备课的方法就集体备课而言,进行三种层次的集体备课。 一是教材集体备课。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针对整本教材应教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等集体研究一次。 二是单元集体备课。在每单元教学前,针对单元教学目标、训练重点等集体研究一次。 三是课文集体备课。第一次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训练的重点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学案等。第二次讨论教案、学案的设计是否合适、恰当等,并提出修改意见。 (二)集体备课的操作集体备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1.组织管理:一般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二研”、“三定”: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课标,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 (2)集中研讨——“四备”: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还应包含单元检测)。 (3)修改提纲——“四统一”: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统一“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达标题目,统一考核要求。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4)撰写教案: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此时,在不离开“四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 (5)信息反馈: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3.时间安排:备课组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每学期规定几次,或每周一次。 (三)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1.集体备课要克服四种现象: 现象一:集体备课成了“大杂烩”;现象二:集体备课成了“集体剽窃。”;现象三: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现象四:集体备课成了“木偶戏”,缺乏个性。 2.集体备课要避免流于形式: (1)虽然定时定点,人也到了,但各干各的事或东扯西拉聊一通,白白浪费时间。 (2)虽然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但无实质性内容。如只是知识点的罗列,提纲挈领,过于粗略,纯粹应付学校检查。 (3)虽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够深入,质量不高。如:一位教师主备、主讲,其他老师不愿意参与,个别老师留一手;一位教师备好后,不进行讨论和研究,其他教师用,坐享其成。 (4)尽管研讨比较充分,形成了一体化教案,但到了自己课上仍然用自己的一套。这要求备课组长加强引导,备课组加强相互听课,教研组长和学校加强检查。 三、个人备课(一)个人备课的“三功夫”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相关参考书。首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是指教师要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其次,钻研教科书是指教师要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点章节等;再次,教师应在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精选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 2.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3.设计教法: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二)个人备课的“五特性” 1.高度的准确性。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必须十分准确。 2.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 3.极强的针对性。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4.周密的计划性。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就每课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5.准确的预见性。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三)个人备课的“五环节” 1.备教材。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它是包括熟悉课程标准,熟悉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课的内容,明确它在全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等。教师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认真钻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2.备学生。要备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能力、情感状态等。 3.备教法。教无定法,教师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学生、教师本身素质等特点选择最优的教法。 4.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教案可详可简,可写在教案专用纸或教案本上,也可以评注形式写于教材上,视具体情况而定。 5.写教后感。课堂教学不可能不折不扣地按教案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实际往往会纠正、充实原教案。以写教后的形式总结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作下一次备课的借鉴,是教师提高备课水平的重要方法。 附:关于教学计划一、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在学期(或学年)开始以前制订。它的作用在于明确整个学期(或学年)教学工作的任务和范围,并作出通盘的安排。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总的说明,包括教材、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总时数,预定复习、考试和考查时间等;二是教学进度计划表。 二、单元(或课题)计划。在一个单元(或课题)的教学开始以前制订。它的作用在于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包括单元(或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时分配、课的类型、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手段和教具的利用等项目。 三、课时计划(教案)。上每节课之前制订。它对每一节课进行缜密的设计,是教师讲课的依据,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课题、教学目的、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具、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上课进程中,对原定课时计划,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可做适当调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