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 2020 届高考模拟卷(一)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话语权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内可以引领社会舆论、塑造良好社会政治心态,对外能 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影响国际舆论。话语权是国之重器。大国兴起,往往伴随着话语的崛起。 21 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也是中国话语崛起的世纪。新时代的中国既是行动的巨 人,也必将成为话语的引领者。 我们之所以有这个信心和底气,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有追求、有深度、有成功实践的国度, 中国完全有理由讲好中国故事。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 书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国故事、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 历史性转折的中国故事,书写了创造时速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稳定奇迹的中国故事, 书写了贡献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中国故事,这为中国话语建构提供了最坚实的底气、 最深刻的基础、最厚重的源泉。中国故事来源于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环境中。当代中 国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是一个世界级的伟大样本,超长时间的历史纵深超大规模的经济体量、 超大幅员的国土面积、超大数量的人口规模、从未间断的文化血脉和文化传统,正在经历着 我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为宏阔最为广泛的实践创新。事实胜于雄辩,以西方发达国 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模式,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模式等, 都不可与中国故事同日而语。中国故事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 蕴含着中国的独特创造。以中国故事为源头活水的中国话语体系,一定会在国际话语体系中 占据应有的位置。 我们之所以有这个信心和底气,是因为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话语 在世界范围崛起是历史大趋势。放眼世界,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如何解局?如何布局?作为一个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发展中大国,国际社会期待聆听中国发 出的声音,看到来自中国的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为了应对百年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 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在过去的 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国内国际场合阐述、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 国决议。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已经激荡起全球的广泛共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 赞同这一中国理念,他说:“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第 71 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 一未来”。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和重大国际行动,发 出更加响亮的中国声音,中国话语必将成为国际舆论场上的一个最强音。 我们之所以有这个信心和底气,是因为中国的学术界理论界正在摆脱对西方话语的路径 依赖,不断增强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集体自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试图通过西方理论 的植入和西方话语的中介来讲述中国,最终呈现的不过是不着边际、不伦不类的中国形象。 如今,是否能够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是看是否符合西方的价值逻辑、贴近既有的历史经验, 是否有某些政治人物、思想人物的概念作话语基础;而是看是否能够从中国实践中升华出中 国理论、展示中国思想、提出中国主张,是否能够讲好中国故事、解码中国样本、破译中国 密码。讲好中国故事,不能简单延续中华古典话语的母版,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话 语的模板,不能简单复制“苏东”国家话语体系的样版,更不能沿袭西方话语体系的翻版, 东拼西凑、东搬西挪是无法建构起中国话语的宏伟大厦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 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中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城的理论工作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家学者不能辜负了这个 时代,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脚踏中国大地,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写出科学社会 主义的当代中国“新版本”,形成纵贯古今、融通内外的中国话语体系,开创用中国话语讲 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 (节选自何毅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话语的崛起》,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1 世纪是中国话语崛起的世纪,中国故事为此提供了最坚实的底气、基础和最深厚的源泉。 B. 依托于富有独特创造性的中国故事,中国话语体系一定能够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占有一席之 地。 C. 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不能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的模板,更不能沿袭西方话语体 系的翻版。 D. 中国的理论工作者使命在肩,要立足于中国的伟大实践,构建纵贯古今、融通内外的中国 话语体系。 - 3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 21 世纪是中国话语崛起的世纪为论点,按并列式结构展开了层次分明的论述。 B. 文章从国家复兴、国际社会的期待和国内学术界理论界的努力三个方面来阐述论点成因。 C. 文章引用联合国秘书长的言论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D. 文章末段通过驳立结合探讨了如何摆脱对西方话语的依赖,开创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故事是世界级的超大样本,所以它的发展不同于资本主义模式、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 拉美模式。 B. 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话语在世界范围的崛起既是自身需要,也是历 史的必然。 C. 中国学术界理论界曾依赖占据国际主导地位的西方话语路径,没有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集 体自觉性。 D. 如果不是一度通过西方理论的植人和西方话语的中介来讲述中国,中国的国际形象就不会 被扭曲。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 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 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 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C 项,“不能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的模板”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讲好中国故事, 不能简单延续中华古典话语的母版,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的模板”,选项中把 “不能简单套用”改换为“不能套用”,说法错误。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探讨了如何摆脱对西方话语的依赖”说法有误,从文中来看,依据文章最后一段“我 - 4 - 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试图通过西方理论的植入和西方话语的中介来讲述中国,最终呈现的 不过是不着边际、不伦不类的中国形象”可知,文章最后一段只探讨了为何要摆脱对西方话 语的依赖,并没有谈到怎样摆脱。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 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A 项,偷换概念,“中国故事是世界级的超大样本”说法错误,原文是“当代中国无论在何种 意义上都是一个世界级的伟大样本”,另外中国的发展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模式,最根本原因 在于它是"我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为宏阔最为广泛的实践创新”范例。 B 项,正确。 C 项,曲解文意,“没有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集体自觉性”说法错误,由原文第四段“不断增 强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集体自觉性”可知,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只是集体自觉性不强而已。 D 项,曲解文意,“中国的国际形象就不会被扭曲”说法绝对化,中国国际形象被扭曲不只是 这一个原因。 故选 B。 【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 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 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 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 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 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 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 5 -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 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有很多婴儿生下来的时候,心脏就发育不全,如果重新给他发育一个很好的心 脏的话,那他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这些技术将来都不是科学幻想,而是能够实现的。这就 是干细胞技术,现阶段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干细胞由 于其出色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应用广泛且逐步产业化,应用范围涉及医学、美容等领域 的各个方面。干细胞疗法属于新型生物医药技术,是一种先进疗法,也是再生医学的核心。 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细胞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细胞治疗及临床转化成为我国“十三五”健 康保障发展的重大课题。2006 年,日本科学家率先在人体皮肤细胞中诱导出了多能干细胞, 这个创举加速了各国对干细胞技术的研究与转化,全球新一轮再生医学革命已经到来。 (摘自央视纪录片《创新中国》) 材料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的团队加入了这个研究行列。团 队最大的愿望是探寻多能干细胞分化裂变的内在机理,并把发现的规律用于造福人类。在裴 端卿看来,搞清楚多能干细胞的作用机理至关重要。因为从皮肤中提取多功能诱导干细胞, 并不是最好的想法。持续的阳光照射,可能引起基因变异,影响干细胞的质量。那么,到哪 里去寻找来源稳定、数量庞大又方便获取的干细胞来源呢? 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2011 年,裴端卿团队从人体的尿液里,提取出了非常好的上皮细 胞,利用这个上皮细胞,团队成功诱导出多能干细胞,并进一步将其培育为健康的神经干细 胞,成功治疗了小鼠的神经疾病。裴端卿等也成为全球率先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获得成型组 织的科学家。 美国斯坦福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马吕斯·魏理格博士表示,裴端卿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人 们试图从分子水平上理解细胞重编程机理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对于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 具有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摘自《三湘都市报》,有删改) 材料三:干细胞研究催生了“干细胞旅游业”的概念。干细胞旅游业在许多国家均有迹 - 6 - 可循,但中国是最热门的选择。尽管这些疗法缺乏可行的临床试验证据和学术论文,干细胞 旅游业依然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患者所追捧。“无论如何,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来自美国 的家长 DamLobby 带着 8 岁的脑瘫女儿 Mable 来到广州,他毫不讳言,即使干细胞治疗昂贵且 没有保障,他们还是对“中国干细胞”之旅充满期望。 不同的人对干细胞研究有着各自的立场和看法。 一种新药要进行临床试验,尚且要经过好几年的观察,要卫生部层层审批。一种新式治 疗手段这么快就被推出市场,那就很有可能是一种赶时髦,一种投机。 ——国内生命伦理学家、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奖获得者邱仁宗教授 病人们等不及,处于绝望中的病人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丝希望。我们凭什么能获得国际市 场?凭的是我们在临床上积累了大量病例,真正地为病人解决问题。 ——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祥如此解读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中国速度 “外国有好多病人来做(干细胞移植),不是因为中国技术先进,而是我们这里有很多法 律漏洞。现在就急着开展临床治疗,没有效果可能就是最好的效果。难道等有人被治死,出 了医疗事故,才来管理?”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 (摘自南方都市报《干细胞移植中国之旅:“领跑”背后的监管难题》,有删改) 4. 下列不属于干细胞疾病治疗范畴的一项是( ) A. 汤女士利用干细胞回输,促进新陈代谢,皮肤变得光滑润泽。 B. 郭先生经过干细胞软组织修复,有效缓解了膝关节疼痛问题。 C. 王先生通过干细胞移植,小脑萎缩的神经性病症有明显改善。 D. 吕先生通过干细胞治疗,降低了血糖、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细胞的更新和分化特性决定了干细胞技术是现阶段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 B. 日本率先从人体皮肤细胞中诱导出了多能干细胞,掀起了全球新一轮再生医学革命。 C. 探寻多能干细胞分化裂变的机理是因为阳光照射会导致干细胞基因变异,影响其质量。 D. 中国的干细胞移植技术还不够先进,缺乏可供借鉴的临床病例,并且存在很多的法律漏洞。 6. “不同的人对干细胞研究有着各自的立场和看法”,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此句话的理解。 【答案】4. A 5. B 6. ①患者持热切的期望态度,即便有风险也甘愿冒险试验;②生命伦理学家持谨慎态度,认 为不能急于把技术推向临床和市场;③市场开发者对技术很有信心,急于推广获利,认为临 - 7 - 床实例足以证明其有效性;④医学研究者持反对态度,认为现在就开展临床治疗不可取。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 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不属于干细胞疾病治疗范畴的一项”,然后浏览材料,了解 干细胞疾病治疗的范畴以及特点,再浏览选项,与材料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材料一指出“干细胞由于其出色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应用广泛且逐步产业化,应用范围 涉及医学、美容等领域的各个方面”,这里指出干细胞的应用领域,包括医学和美容等领域 的各个方面,而选项说的是“干细胞疾病治疗范畴”,所以选项只要不是疾病治疗范畴,就 是本题的答案。 A 项,“利用干细胞回输,促进新陈代谢,皮肤变得光滑润泽”所述不属于疾病治疗,而属于 美容或医疗美容。 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 行比对。 A 项,“干细胞的更新和分化特性决定了干细胞技术是现阶段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一个领 域”错误,选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这就是干细胞……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干细胞是一 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未分化细胞……”可知,这是分置的两个不同信 息,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联。 C 项,“探寻多能干细胞分化裂变的机理是因为阳光照射会导致干细胞基因变异……”以偏概 全,原文的表述是“持续阳光照射可能引起基因变异”。 D 项,“中国的干细胞移植技术还不够先进,缺乏可供借鉴的临床病例,并且存在很多的法律 漏洞”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另根据材料三出处, 可推断中国干细胞技术已处于“领跑”地位。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 - 8 - 的要求,如本题“‘不同的人对干细胞研究有着各自的立场和看法’,结合材料三,谈谈你 对此句话的理解”,然后找到这句话,接着圈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如“不同的人”“各自 的立场和看法”,再找到“不同的人”,分析他们的看法,并进行概括。 题干中引文出自材料三,且是独立成段,接着下文就列举了三类人的看法,除此之外,上文 也提到患者的态度,分析这些内容的含义并进行概括即可。 如上文提到患者的态度,“‘无论如何,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来自美国的家长 DamLobby 带着 8 岁的脑瘫女儿 Mable 来到广州,他毫不讳言,即使干细胞治疗昂贵且没有保障,他们 还是对‘中国干细胞’之旅充满期望”, 从他们的举动和话语可以看出,患者对干细胞治疗 是抱有热切的期望态度,即便有风险也甘愿冒险试验; 如下文提到国内生命伦理学家、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奖获得者邱仁宗教授的话,“一种新药要 进行临床试验,尚且要经过好几年的观察,要卫生部层层审批。一种新式治疗手段这么快就 被推出市场,那就很有可能是一种赶时髦,一种投机”,前一句说新药尚且要经过好几年的 观察,后一句说新式治疗手段快速推出市场很有可能是赶时髦,是投机,由此可以看出伦理 学家认为推出这种治疗方法要谨慎,不能过急; 如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祥如此解读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中国速度“病人们等不 及,处于绝望中的病人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丝希望。我们凭什么能获得国际市场?凭的是我们 在临床上积累了大量病例,真正地为病人解决问题”,这是市场开发者的观点,“我们凭什 么能获得国际市场?凭的是我们在临床上积累了大量病例”说明市场开发者对技术很有信 心,急于推广获利,认为临床实例足以证明其有效性; 如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外国有好多病人来做(干细胞移植),不是 因为中国技术先进,而是我们这里有很多法律漏洞。现在就急着开展临床治疗,没有效果可 能就是最好的效果。难道等有人被治死,出了医疗事故,才来管理”,这是医学研究者的态 度,他先分析外国病人到中国做干细胞移植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国技术先进,而是我们这里 有很多法律漏洞”,接着指出“就急着开展临床治疗”是不可取,可见医学研究者对此是持 反对态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鸽子 韩信 舅舅搬来我家时,只带来了一大笼鸽子。妈妈说舅舅是念过大学的,说错了话,现在工 - 9 - 作没了,老婆没了,啥都没了。舅舅却不难过,他总是笑着说他还有鸽子。 舅舅说他喂的鸽子霸道惨了。那只没有一点儿杂毛的灰鸽子,有人把它带到几千公里远 的天安门去放,它飞呀飞呀,飞过了一座高得不得了的秦岭大山,飞了大半个月硬是飞了回 来。那人出了好多钱买那只灰鸽子。舅舅说他不卖。他只卖灰鸽子的儿子和孙子。我说,舅 舅坏惨了。 经常有人来找舅舅。他们拿一个拇指大的望远镜,用一只眼睛对着鸽子的眼睛看,还看 了老半天。我好几次要拿他们的拇指望远镜,想看看远山,照照天空,他们都不干。这些大 人真小气。 买鸽子的人坐在我的小板凳上,把舅舅那个比我脑壳还大的瓷盅盅里的茶水都喝干了, 才买走一两只鸽子。我巴不得他们买舅舅的鸽子,这样我就能得到两分钱买红苕麻糖了。 舅舅把卖鸽子的钱交给妈妈。他说他的亲人只有我妈妈和我们四姊妹了。有了舅舅的鸽 子,我们姊妹几个就有了新衣服穿。舅舅看着我们有新衣服穿,会开心地笑。 好景不长,舅舅的鸽子闯了祸,而且闯了大祸。 那天,太阳很大,把二婆土里的曲蟮(蚯蚓})都晒到土上面来了。我捉了几条,爬上舅舅 睡觉的小阁楼。 舅舅的床边有一个鸽笼,比舅舅的木床还要高大。床对面是那个低矮的窗子。舅舅把窗 门用木棍撑上去,鸽子就从窗口飞进飞出。窗户外面是二婆家的厨房房顶。一下雨,房顶的 水全流到二婆的菜地里。 我把曲蟮放在二婆厨房房顶的青瓦上。鸽子在我家的房梁上,散开翅膀,伸着小舌头, 就是不下来吃我的曲蟮。 于是。我端来一个小板凳,站在上面,把曲蟮往鸽子扎堆的近处放。 不知怎么回事,我滚出了窗口,顺着二婆家厨房的青瓦,滚到了二婆的菜地里。我连叫 都没有叫一声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后来大人们不断议论中我听到的。 “哪个遭千刀的又用石头砸我的厨房?”没看见二婆,二婆的声音就从厨房里传出来。 二婆迈着她那双跟我的鞋一样大的尖尖脚,一溜烟儿转到厨房背后。”乖乖呀,是我的小蛮 孙滚下来了,这可郎个得了?快来人呀,救人呀!” 二婆的尖叫声把邻居们都惊了出来。在七嘴八舌的声音里,哥哥姐姐们抱起我就往医院 跑。 被我吓飞了的鸽子在天上盘旋了两圈又飞了回来,站到房梁上不停地”咕咕咕”,欢快 - 10 - 得很。 “遭千刀的鸽子,前几次刨烂了我的瓦,这次又害了我小蛮孙,看我不打死你!”二婆 抓起旁边的晾衣竹竿,抖掉竹竿上晾晒的衣服,就向房梁上的鸽群挥舞。 舅舅心痛他的鸽子,跑过去阻拦,脚下一滑,一个趔趄恰好倒在二婆身上,把二婆压在 土里。 “钟科学打人啰,钟科学打死人啰!” 围观的叔婶赶紧去把舅舅拉起来,二婆却死死拉住舅舅不放,嘴里不停地喊”钟科学打 死人”。 这时,公路上跑下一队红卫兵,戴着红袖章,手拿钢钎手榴弹:”谁在打人,谁敢打人?” “一个青壮年,敢打老太婆,抓起来!” “还戴着眼镜,一看就是知识分子臭老九,抓起来!抓起来!” 不由分说,这群人把舅舅抓走了。 “今天街上到处在抓人,我们男人是不能出去要人了,大嫂去看看吧。”二叔焦急地对 妈妈说。 妈妈一会儿就跑回来,”扑通”一声跪在已被扶坐在石凳上的二婆面前:”二娘,不好了, 科学现在跪在公路上,怕是要被枪毙了。” 缓过神来的二婆,”嗖”的一声站起来,抓起墙边赶鸡鸭的竹响,将那双尖尖脚迈得飞 快,几步蹿到公路上,朝跪着的舅舅背上打了两竹响。 “好你个钟科学,还敢打你二娘!”“ “二娘,我没有。” “还敢犟嘴?”二婆又朝舅舅背上打了两竹响。 “二娘,您打嘛,我错了。” “走,回家去给我跪三天。”二婆生着气把舅舅拉起就走。 那些戴红袖章拿着钢钎端着枪的叔叔阿姨,一时间看傻了眼,谁也没有阻拦二婆。根据 妈妈的要求,舅舅第二天就把鸽子全部卖掉了。 舅舅卖出去的鸽子,有几只飞回来了好多次。舅舅都把它们送还给新主人。那只没有一 点儿杂毛的灰鸽子,几个月后又飞了回来。舅舅含着泪水对它的新主人说,听说鸽子喝了隔 夜茶就不认路了,你回去喂它点儿隔夜茶吧,它就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选自《小小说出版》2016 年第 2 期)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1 - A. 小说第二段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鸽子飞得远,记性好的特点,旨在表达 “我”对舅舅高超养鸽技术的敬佩。 B. 红卫兵巡街抓人这一情节将故事推向高潮,反映了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舅舅的个人 遭际与时代风潮紧密地连接起来。 C. 小说中的二婆性格泼辣,不分青红皂白害得舅舅被抓,但后来拿竹响当众打舅舅,却不是 得理不饶人,而是为了解救舅舅,可见其善良。 D. “舅舅坏惨了!”“这可郎个得了?”“知识分子臭老九”等具有生活气息、地方特色和 时代特征的语言有助于小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8. 小说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9. “鸽子”这一意象,既是理解舅舅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 析。 【答案】7. A 8. ①用“我”来讲述舅舅与鸽子的故事,更真实可信,拉近了作品与读者 间的距离;②用“我”来叙述故事,采用的是进行时态,叙述的节奏就是故事发展的节奏, 时刻牵动读者心弦;③“我”来叙述,采用的是有限视角,给读者以想象空间。比如“我” 对舅舅过去的了解来自母亲的简单描述,这样能更好地引发读者的推测与思考;④小说以 “我”这一孩童的视角来叙事,有助于读者透过孩童的眼光来洞见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世事人 情。 9. 舅舅层面:①鸽子承载着舅舅的坎坷人生。只有一笼鸽子的舅舅还是无奈卖掉了鸽子,鸽 子隐藏着一段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的苦难经历;鸽子是舅舅的精神寄托和品质化身。鸽子恋主, 舅舅重情。鸽子既是舅舅的生活希望,又映衬着舅舅的形象。 主旨层面:鸽子有情,人却无情。引发人们对特定时代背景下人性扭曲、人情冷漠的反思。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 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查的要点,然后结合文 章内容判断正误。 A 项,“小说第二段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旨在表达‘我’对舅舅高超养鸽技术的敬佩” 错。第二段并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第二段旨在表达舅舅对鸽子恋主重情的赞美与喜爱,并 非表达“‘我’对舅舅高超养鸽技术的敬佩”。 故选 A。 - 12 -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解答本题时要抓住小说的叙事线索,叙事方法对塑 造人物的作用,对小说主题的作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是,所写的故事都是“我”亲见亲 闻的,更加真实可信。第一人称的口吻,有利于拉近读者和故事人物的距离,好像故事就发 生在身边一样,给人一种切身感受,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章采用“我”的口吻来讲述舅舅与鸽子的故事,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更真实可信,它 拉近了作品与读者间的距离,读来有一种亲切感。 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我”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小说所有情节“我”都参与其 中,采用的是进行时态,叙述的节奏就是故事发展的节奏,让读者跟着“我”来看故事,能 时刻牵动读者心弦,能吸引读者的目光,令读者更爱读。 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叙述,采用的是有限视角,只能叙述“我”看到、听到的情节, 其余的需要读者通过细枝末节自己去猜想,这样反而给读者以想象空间。比如“我”对舅舅 过去的了解来自母亲的简单描述,这样写能更好地引发读者的推测与思考,给人以启迪,令 我们更深刻的思考当下。 小说以“我”这一孩童的视角来叙事,有助于读者透过孩童的眼光来洞见特定时代背景下的 世事人情,孩童的视角更敏锐,更客观,一定程度上对时代背景表现的更纯粹。脱离“我” 这一形象的塑造很难让读者深入思考获得启迪。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物象作用的能力。分析物象作用五方面: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 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环境作用, 物象衬托了环境,看其对时代特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人物作用,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 的映衬;情节作用,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 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 题。 第一问,舅舅层面:通过原文“妈妈说舅舅是念过大学的,说错了话,现在工作没了,老婆 没了,啥都没了。舅舅却不难过,他总是笑着说他还有鸽子”可知,鸽子承载着舅舅的坎坷 人生。“根据妈妈的要求,舅舅第二天就把鸽子全部卖掉了。”只有一笼鸽子的舅舅还是无 奈卖掉了鸽子,寓意鸽子隐藏着一段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的苦难经历,引发人们的同情;“舅 舅含着泪水对它的新主人说,听说鸽子喝了隔夜茶就不认路了,你回去喂它点儿隔夜茶吧, - 13 - 它就再也不会飞回来了”,鸽子是舅舅的精神寄托和品质化身,鸽子迷恋主人,舅舅重视与 鸽子的情谊。鸽子既是舅舅的生活希望,又映衬着舅舅的形象,鸽子和舅舅是不可分割的整 体。 主旨层面:鸽子有情,放走还能飞回来,包括二婆在内的很多人却无情。文章的结局引发人们 对特定时代背景下人性扭曲、人情冷漠的反思,让我们深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令 人震撼,发人深省。 【点睛】物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要写好这类文章,首先是要找到一个恰当的物象。这个所借物象和所抒之情,要有紧密 的内在联系,合乎情理。天地山川,风云月露,花草叶木,鸟兽虫鱼,当这些具体事物寄托 了作者某种特殊的意义时,这个物象就具有了“生命”,它就应该是鲜活的。有了物象这个 载体,抒情才有所依附。 然而,找到了这个物象,还远远不够。只有对物象作具体的描绘,才能使人透过“形” 看到“神”,如果“形”描绘得不具体,那么所颂扬的精神和意志,就只能是抽象的概念, 作者的“意”也就不能形象地表达出来。 总之,行文中恰当地借物象来表达,可以把要说明的道理或要表达的深意,隐含在文章 所描述的情景或事物之中,使文章更优美,更含蓄。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咀嚼,给读者留下 深思、想象和寻味的余地,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 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 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 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 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 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 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 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 - 14 - 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①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 不暝。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敛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 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 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索 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五》 [注]①熟羊:地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 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 B. 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 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 C. 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 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 D. 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 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计:计吏,指掌管计簿的官吏或考察官吏的官员,文中用后一种解释,即侯可跟随考察官 吏的官员人京。 B. 约束:丝缠绕成一束的动作称为“约”,缠绕好的丝即为“束”,引申为制约、控制,在 本文中的意思是限制、管束。 C. 酋:可指盗匪、侵略者的首领,如匪酋、贼酋、敌酋,也可指部落首领,如酋渠、酋领, 文中的羌酋指后者。 D. 关中:因其处于四关之中而得名,一般认为东为函谷关(后为潼关),西为大散关,北为萧 关,南为武关。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可壮年易志向学关爱同乡。侯可向乡亲们借钱入京应召,考完后将未用完的部分全分给 其他同举者,并特意留下照顾生病的同乡,且赠其马匹,自己却步行回家。 B. 侯可为政干脆果断,不畏权贵。他立规矩,治违者,移风易俗,改化城陋习;他查籍簿, - 15 - 还田券,雷厉风行,遏豪夺富人;他揭罪行,诛贪吏,大快人心,得百姓佩服。 C. 侯可治边处险不惊,有勇有谋。侯可巡边突与贼军相遇,他当机立断,凭借智巧勇毅迷惑 敌军,使西夏人不敢出击,韩琦对其赏识有加,推荐其任泾阳知县,后又向朝廷上报其功劳。 D. 侯可待友轻财重情,舍己为人。好友生病,他千里寻医,好友去世,他筹钱下葬,且赠金 为其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他不顾家困拿出自己全部财物。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2)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敛而可至,拊之乃瞑。 【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侯可揭露他(赵至诚)的罪行,让他戴上重枷,把他投人监狱,向上级官府说明情况后 杀了他,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感到快慰、佩服。 (2)有人说:“难道是在等侯君吗?”将要入殓时侯可到了,他用手抚田颜的眼睛,田颜才闭 上眼。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 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 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 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 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 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本题句意为: 当时西夏人正入犯边境,使者派侯可巡视,他就带领几十个骑兵来到西夏边境,突然与西夏 人相遇,他立刻把骑兵分为三四支,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西夏人来回走动隔一段时间就看到他们,怀疑是侯可诱敌的骑兵不敢攻击他们。“亟分其骑 为三四”“令之曰”是两个句子,“令”是“令之曰”的谓语,所以应该从“令”前边断开, 排除 A、D 两项;“疑”是“疑以为诱骑不敢击”的谓语动词,此句翻译为“怀疑是侯可诱敌 的骑兵不敢攻击他们”,排除 B 项;C 项断句正确。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 - 16 - 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 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B 项,“在本文中的意思是限制、管束”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可为约束,立制度”,此处“约 束”与“制度”相对,应为名词,为规章、法令之意。 故选 B。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 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 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 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 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A 项,“侯可向乡亲们借钱入京应召”错,原文第 1 段“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翻译为: 他跟随计吏入京城,乡亲们聚集钱财赠送他并为之送行。等到科举后将返回,他把剩余的钱 都分给其他同举者,说:“这些钱,是乡亲们用来资助入京应诏的人的,不能用来谋取别的 利益。所以应为“乡亲们聚集钱财赠送他并为之送行”,而不是侯可向乡亲们借钱入京应召。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 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 的关键词。 第一句重点字词:(1)暴,揭露,揭发;于大府诛之,状语后置;大府,上级官府;快服,快 慰,佩服。 第二句重点字词:其……乎:反问句式,难道……吗?敛,通“殓”,入殓;拊,同“抚”; 瞑,闭上眼睛。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 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 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 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 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 17 - 参考译文 侯可,字无可,是华州华阴人。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拿讲义气自夸(自认为很有气 节)。成年后,全部改变以前的爱好,专心致志地学习。他跟随计吏入京城,乡亲们聚集钱财 赠送他并为之送行。等到科举后将返回,他把剩余的钱都分给其他同举者,说:“这些钱,是 乡亲们用来资助入京应诏的人的,不能用来谋取别的利益。”将要动身回家。他听说一个同 乡病了,心想:“我如果回去,那么他就可能会死!”于是留下照顾病人。等到同乡痊愈,侯 可把自己的马给他骑,步行回家了。 孙沔征讨侬徭(北宋时壮族首领),请侯可参与军事,侯可建立功绩得到官职,任巴州化 城县知县。巴地的风俗迷信鬼神而不信医道,只听信巫师的话。娶媳妇必要索取女人家的财 物,以至于穷人家的女孩子到老不能出嫁。侯可订立规章制度,违反规矩的人判罪,这样差 不多改变了当地的不良风俗。后来调任华原主簿。有个富人田籍上并没有登记他的土地数量, 却让别人抵押田契给他达上万亩,每年索取地租。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 田契归还给它的主人。郡吏(当地的衙役)赵至诚贪婪狡诈凶蛮专橫,把持下属的短处(缺点, 把柄),身边的人没有谁能除去他。侯可揭露他的罪行,让他戴上重枷,把他投入监狱,向上 级官府说明情况后杀了他,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感到快慰、佩服。 他又签任仪州判官。当时西夏人正入犯边境,使者派侯可巡视,他就带领几十个骑兵来 到西夏边境,突然与西夏人相遇,他立刻把骑兵分为三四支,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 围绕着山慢慢地走。”西夏人来回走动隔一段时间就看到他们,怀疑是侯可诱敌的骑兵不敢 攻击他们。韩琦镇守长安,推荐侯可担任泾阳知县。侯可说服渭源羌地酋长献纳土地八千顷, 通过修筑熟羊城来抚慰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劳。 侯可轻视财物,讲义气,急人之所急,忧人之所忧。他与田颜是好友。田颜病重,侯可 不远千里为他求医。侯可还没回来田颜就死了,死后眼睛也没闭上。有人说:“难道是在等侯 君吗?”将要入殓时侯可到了。他用手抚田颜的眼睛,田颜才闭上眼。田颜没有儿子,没人下 葬,侯可辛苦地多方谋划,卖衣做活,终于有钱将他下葬了。天正冷,他只穿着单衣,有人 赠送他白金,他看见田颜的妹妹尚未出嫁,就用白金为她置办了嫁妆。有一天他从远方回来, 家里人把家中困境告诉他,正逢友人郭行来敲门说:“我的父亲病了,医生要很多钱,卖我家 的房子却卖不出去。”侯可很怜悯同情他,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医药费数目相当,就全给 了他。关中地区的人都称赞他是贤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 18 -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清秋季节,角声回荡。着一“断”字,将角声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 B. 颔联写景,昭君青冢和风阵阵,西北梁州日落余辉,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 C. 颈联极力描绘边地之广漠,以无蕃兵阻挠,有客壮游来反衬出边地的偏远凋敝。 D.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运笔流畅,境界高阔而深远。 15. 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14. C 15. 第一问:表达了作者希望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流向南方融人华 夏文明的河流。 第二问:在停止民族战争的基础上,进--步提出民族间长久和谐共处的愿望,提升了全诗的 格调。 【解析】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 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 项,“反衬出边地的偏远凋敝”分析错误,颈联中的“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 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 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是因无蕃兵阻挠,所以边地有游客到来。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 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 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 - 19 - 歌情感规范用语。 末联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诗人 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希望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流向南方融人华夏文明 的河流。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 挫,尾联在在前三联描写停止民族战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民族间长久和谐共处的愿望, 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点睛】古诗词常见的情感: 1.送别抒怀: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2.羁旅思乡:羁旅他乡,在遥远的地方思乡。 3.思妇闺情: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 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4.山水田园: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 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 5.怀古咏史: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 或感慨今昔。 6.咏物言志: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7.边塞征战: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阿房宫中梁柱上的钉头光 彩耀眼,比粮仓里的谷物还多。 (2)《劝学》中,荀子以雕刻为喻,认为如果很快放弃,那么“__________”,如果持续坚持, 那么“___________”。 (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初春小雨细滑润 泽,初春小草稀疏朦胧。 【答案】 (1). 钉头磷磷 (2). 多于在庾之粟粒 (3). 朽木不折 (4). 金石可 镂 (5). 天街小雨润如酥 (6). 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 - 20 - 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 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 如 同 音 字 、 形 似 字 、 通 假 字 、 难 写 字 等 字 的 写 法 。 如 “ 磷 ”“ 庾 ”“ 粟 粒”“朽”“镂”“酥”“遥”,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 疫病的管控,除了以有利的经济条件为支撑,还必然要从医学角度出发。B 现代人或许 觉得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百姓大多都是一些不识字的文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古人在传播 以及普及医学知识方面,跟现代人比也 。 唐五代时期,为了向平民百姓普及抗击疫病的知识,朝廷下令让人_____简便易用的防疫 口诀,刻在了木板、石条之上,再将这些木板石条立于村口,以及来往人口众多的交通要道。 C 唐朝天宝时期,皇帝为了抗击疫情,各县长官受命抄写古代医书中的防疫药方。唐玄宗 还亲制《广济方》这种专门的药方 天下。到了宋朝,( )通过这些在民间广泛流 传的医书,向百姓推广预防和医治疫病的知识。 以上这些措施,都是一些对于疫病防治 的做法。D 其实即便在疫情爆发的当代 社会,这种对疾病推广医疗知识的做法仍然在使用。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或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遑多让 撰写 展示 卓有成效 B. 毫不示弱 编写 昭示 卓有成效 C. 不遑多让 编写 昭示 行之有效 D. 毫不示弱 撰写 展示 行之有效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疫病的管控,除了以有利的经济条件为支撑,还必然要从医学角度出发。 B. 现代人或许觉得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百姓大多都是一些不识字的文盲。 C. 唐朝天宝时期,皇帝为了抗击疫情,各县长官受命抄写古代医书中的防疫药方。 D. 其实即便在疫情爆发的当代社会,这种对疾病推广医疗知识的做法仍然在使用。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朝廷广泛地编辑、印刷医书,是由于雕版印刷这一技术发明在这一时期高度发展。 B. 朝廷利用雕版印刷技术广泛编辑、印刷医书,使雕版印刷术在这一时期高度发展。 C. 雕版印刷术高度发展的这一时期,朝廷利用这一技术发明广泛印刷、编辑医书。 - 21 - D. 雕版印刷术在这一时期高度发展,朝廷利用这一技术发明广泛编辑、印刷医书。 【答案】17. C 18. A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 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 的词语。 不遑多让:表示“不比……差,跟……比起来毫不逊色”。毫不示弱:一点也不表现出软弱 的样子来,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语境说的是古人在传播以及普及医学知识方面,不比 现代人差,且语境也没有“不甘心”的意思,所以选用“不遑多让”。 编写:就现成的材料加以整理写成书或文章。撰写:写作,纂集成整体。此处说的是唐朝整 理出防疫口诀,所以选用“编写”。 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展示:展现,显示,摆出来让人看。这里是突出要让百姓明白了 解药方,所以用“昭示”更合适。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卓有成效: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 事方式很有效果。二者强调的程度不一样,语境说的是以上这些措施对于疫病防治有成效, 所以选用“行之有效”更合适。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 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B 项,“大多”和“都”不合逻辑,“不识字的文盲”重复赘余。 C 项,中途易辙,“为了抗击疫情”是介宾短语,“皇帝”后面没有下文,后一个分句的主语 又是“各县长官”。 D 项,“对疾病推广医疗知识”不合逻辑。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 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 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 - 22 - 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 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 本题,根据括号后面的句子推断,向百姓推广知识的主语应该是“朝廷”,因此以朝廷为主 语的分句放在后面与下文衔接更紧密,这样首先排除 A 项和 B 项。雕版印刷术的高度发展和 朝廷利用这一技术广泛编辑、印刷医书之间有因果关系。且 C 项强调的是“这一时期”而不 是“这一技术”。故排除 C 项。 故选 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 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 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 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 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 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 鲁迅明确宣布“为改良社会人生”而创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①________。在某些“为艺 术而艺术”的“艺术至上”主义者看来,②_______。鲁迅并不反对这一点,“唯物主义者并 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反对的只是地主阶级狭隘的“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试 想,在整个民族尚处于水深火热的时代,一个富有良知的作家,怎能置生灵涂炭于不顾?即 使在今天,“为人生”与“改良人生”的创作动机也是无比崇高的,因为即使在物质生活极 大丰富、人民大众在政治上获得空前自由的情况下,人类也还会有烦恼和困惑,也还需要不 断改善其生存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③________。 【答案】 (1). 为改变人们的生存环境而创作 (2). 鲁迅创作的动机是功利主义的 (3). “为人生”的创作动机是富有良知和远见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 话题,然后重点分析横线前后句的句式和内容,接着进行拟写即可。 ①处,横线前面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可见横线处的内容应是对前面鲁迅“为改 良社会人生”而创作观点的解说,鲁迅的观点中包含了“社会”“人生”两个要素,而“用 - 23 - 今天的话说”强调的是耳熟能详的观点或是时下通用的说法,据此可以拟写为“为改变人们 的生存环境而创作”; ②处,前面说“在某些‘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至上’主义者看来”,“在……看来”没 有主语,这就说明横线处的句子要有主语“动机”或“目的”或“出发点”或“这”或“鲁 迅”,再看后文,集中谈到了“功利”,所以句中要出现“功利”二字; ③处在语段的最后,应是对上面的小结,所以要有话题中心“‘为人生’的动机”,还要扣 住“即使在今天”“从这个意义上说”,针对“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作答,拟写为 “‘为人生’的创作动机是富有良知和远见的”。 2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文后的问题。 沈阳出版社日前出版发行了蒲松龄手稿《稿本聊斋志异》,该版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手稿 的细节特征,是一部最接近蒲氏手稿原貌的《聊斋志异》版本,让读者可跨越时空,一睹蒲松 龄真迹。 《聊斋志异》始作于清康熙初年,历时四十余年成书,是中国古典短篇文言小说杰出的代 表,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唯一一部作者手稿保存至今的作品。《聊斋志异》手稿本,是蒲松 龄亲手誊抄的定稿本,现存半部,藏于辽宁省图书馆,是辽宁省图书馆镇馆之宝,国家级文物。 此次出版的《稿本聊斋志异》精装全彩影印本,底本采用高清扫描,色彩上最大限度地保 留了手稿的细节特征,内文尺寸与原藏本一致。 [相关链接]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事实,不超过 30 个字。 (2)请用对联的形式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上下联各不少于 5 个字,不多于 10 个字。 【答案】(1)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全彩影印本出版发行。 (2)松龄真迹再现,聊斋故事新编;但得真迹异志,不负剑臣苦心;影印柳泉旧墨迹,写聊斋 新篇章。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 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及 对联的要求。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 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 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事实”,且不超过 30 个字。所以应主要从导语中去 概括。本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段,主要事实为“蒲松龄手稿《稿本聊斋志异》出版发行”, - 24 - 结合“此次出版的《稿本聊斋志异》精装全彩影印本”可知,版本的主要特点是“全彩影印 本”,要将其加入其中,但要注意语言的组织,不能超过 30 字。 (2)本题是在第一道题的基础上考查写对联的能力。写对联的规则有:(1)要字数相等,断 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 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 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 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根据新闻内容,第 1 段上联应陈述事实,下联表达美好愿望,希望《聊斋志异》赋予新形式 后有更大的影响力。“故事新编”为鲁迅作品名,借用过来指出了出版社的别出新意;第 2 段上联应表达出版社的初衷,“异志”指蒲松龄不凡的志向,下联化用蒲松龄对联中“苦心 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句;结合第 3 段总结全文,“影印”指出《稿本 聊斋志异》的处理方式,“柳泉”是蒲松龄的号,上联意在渲染清静书香氛围,下联直接点 明意图。两联尾字仄起平,上下联结构基本一致。 【点睛】话题式对联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语言表达题。明白晓畅的文意、精炼准确的用词、优 美文雅的表达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拟写出对联之后,应检查文句是否通 顺,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平仄是否符合要求,所用文字是否精当等。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竞技体育方面,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然而很多国人,尤其青少 年却重竞技,轻全面健身,重观赛、轻参与。为更好地选拔新时代拔尖人才,教育部从 2020 年起实施“强基计划”,其中 36 所高校面试招生时,都增加了体育测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 政府对学生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 疫情过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成为了许多人的共识。作为青年学子,我们不仅应 当掌握适当的体育技能,更需要主动参与,追求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请你以京华大学体育社团部的名义,写一份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招新宣传稿。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重视体育,从你我做起! - 25 -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为更好地选拔新时代拔尖人才,教育部从 2020 年起实施“强基计划”,其中 36 所高校 面试招生时,都增加了体育测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生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 为什么会实施这样的计划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首先是我们全民体育意识的淡漠。 这种观念不仅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某些方面已经侵蚀到学生的生活方式, 引起一些心理问题。 从现在学生的表现看,生活习惯极差,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会锻炼、不想锻炼。 更不要说形成好的锻炼方式,掌握一项锻炼技能。学生中近视人数多,肥胖现象,体质较差, 从体能的角度已经输了一大截。更有媒体报道在入伍青年体检中,相当一部分被体检刷掉, 可想而知,学生的体质水平下降到怎样的程度。这种对身体重视不足的问题,在逐步的演化 中,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其次,学生不正确的体育观,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后续成长和发展。很多学生到了大学, 由于没有高中那种紧张的学习压力,也没有教师无时不在的监督和督促,很多学生连基本的 生活都不能保证。早餐不吃,晚上不睡,白天睡,不洗澡的也大有人在。更为严重的是这些 不良的习惯逐步侵蚀到学生的身体机能,缺乏必要的运动,身体开始僵直,黑白颠倒,不跟 外界接触,不跟大自然接触,更不跟同学交流,逐步造成心理问题。身体运动大致跟人的思 维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专家对抑郁者治疗的建议,就是跑,运动,以身体的动来作用大脑、 刺激介质。可见运动对于人心理的巨大作用。 我们对身体的漠视,造成对体育工作的不重视。不论是个人还是学校只是把体育看作一 项工作,缺乏自觉意识,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学校不重视,个人也不重视。国外的大学要 求一个教授必须有一项体育技能,可以想象人家对体育重视的程度。所以,我们要从观念上 纠正不正确的认识,重视身体,重视体育锻炼。尤其疫情过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成 为了许多人的共识。作为青年学生,我们难道不应该主动参与,追求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吗? 体育关乎我们品质的形成。体育有助于学生毅力的培养、意志的锻炼,更有助于学生的 自信心培养。所以,我们需要积极投身体育锻炼,磨练意志,增强体能,为工作打好身体基 础。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毅力,毅力来源与拼搏。音符让音乐有了旋律,运动让生命充 满健康;运动使我们充满活力,活力让生命变得美丽;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 - 26 - 幸福生活一辈子。加入我们吧,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一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京华大学体育社团部 2020 年 x 月 x 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 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 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 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 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审题】此题属任务驱动型作文,要在一定的情境内写作。在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结合材料内容——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实践存在误区,而党和国家 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高度关注;(2)要注意写作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应为纠正片面认知,唤 起青年学子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同时希望学生们加入到体育社团部中来;(3)要注意写作对 象。本文写作对象为大一新生,要写出情境感、交际感、对话感。 参考立意: 以强健之体魄筑强健之中国 强健青春之体,澎湃少年之心 以运动之我,助体育强国 强健体魄助少年精神 民族之体强,复兴之路长 行文结构:此作文要求写成宣传稿,因此首先要符合格式要求,标题为:重视体育,从你我 做起!因为对象是大一新生,因此称呼可写成:亲爱的同学们,落款是京华大学体育社团部。 正文部分以材料中“教育部从 2020 年起实施‘强基计划’”写起,点明宣传目的,然后分析 教育部实施计划的原因,具体指出现在大多数青年存在的不喜欢运动的现象以及不运动带来 的危害,最后分析体育锻炼能给人的身心带来愉悦,能磨练意志、增强体能等,从而收束全 文。 素材: 1.体强健而悦身心,悦身心而性开朗。也许对于内向的你,会认为在体育锻炼中交际实在比 较困难。可是我却说,体育锻炼恰好是一个结交朋友的机会。它不如广泛社交般复杂繁琐, 要求面面俱到,体育运动只需要简单的交流,何尝不是一个帮助你走向开朗的机会呢?纵有 - 27 - 广西省高考状元杨晨煜在刻苦学习中热爱篮球,在收获 730 分惊人成绩之间,更塑造了一个 乐观向上的“大男孩”;横有桌球王子丁俊晖学业不成,被人嘲笑,在桌球上播种了冰,展 现了惊人的天赋,在赛场上找回真正的自己。可见,体育锻炼不失为你逃脱心魔的不二法宝。 2.体强劲而武风振,武风振而国力强。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上的“国力苶”深深触动了 我的内心。我想对你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需要体魄强壮的青年。旧有言:“欲文明其 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如果你能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你一定能成为兼优精神和体 魄的栋梁之才。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国家的新血液,民族的曙光,我们打造成钢铁之躯必应 由锻炼实现。“乳虎潜翼,鳞爪飞扬”,运动吧!为国家和民族燃烧青春的血与泪。 3.体魄壮后德行进,收效远时学问修。强身健体必常记,点亮生命行不休。愿你能改变陈见, 爱上锻炼,做一个学习与体育双成就的真学霸! 4.其实我觉得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便应该感受青春的美好,感受校园生 活的美好。比如,你可以邀几个伙伴一起去球场打打球,一起去操场跑跑步。在体育锻炼中, 我时常感受到自己跳动的脉搏,以及劲拼搏的那股劲,当然还有友谊的融洽与青春的快乐。 当我与球友们相约球场,我都无比快乐。虽然我也不擅长运动,但我热爱运动,不仅因为“生 命在于运动”,还因为它可以带给我许多书本上无法获得的东西,友谊,青春的活力,是校 园生活的美好。我觉得这是我生命中一段极其珍贵的回忆。所以,我想你也不要错过这段回 忆,这段青春。 5.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在生命中不懈运动,体 育强国家强,让我们共同努力,热爱运动,坚持运动吧! 6.健康是“1”,有了“1”,其他的“0”才有意义。能否健康生活,对个人来讲,关乎生命 质量和家人幸福,对国家和民族而言,则关乎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运动起来吧!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 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 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 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 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 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 ,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 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 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 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 - 28 - 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 的一个显著特点。 - 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