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三十五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三十五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1届高三语文九月月考试卷 ‎2020.9‎ 班级 姓名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请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废黜 处理 相形见绌 怵目惊心 B. 间断 信笺 草菅人命 缄默不语 C. 拊掌 果脯 惊魂甫定 釜底抽薪 D. 撑腰 饼铛 瞋目而视 瞠目结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能力。‎ A项,除了“处”读“chǔ”,其余均读“chù”;‎ B项,除了“间”读“jiàn”,其余均读“jiān”;‎ C项,均读“fǔ”;‎ D项,除了“瞋”读“chēn”,其余均读“chēng”。‎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决择 度假 食不裹腹 坐收渔利 B. 售罄 冒然 顾明思义 涣然冰释 C. 啜泣 估息 呕心沥血 带罪立功 D. 谩骂 提纲 欲盖弥彰 变本加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 - 30 -‎ A项,“决择”应为“抉择”,“食不裹腹”应为“食不果腹”。‎ B项,“冒然”应为“贸然”,“顾明思义”应为“顾名思义”。 ‎ C项,“估息”应为“姑息”,“带罪立功”应为“戴罪立功”。‎ 故选D。‎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B. 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C. 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D.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能力。‎ A项,“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整顿再起。根据后语境看来,并没有失败,可见成语运用错误。‎ B项,“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符合语境。‎ C项,“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语境中指坚持教研,运用错误。‎ D项,“踌躇满志”,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成语强调已然,语境中指对未来的感觉,时态不当。‎ 故选B。‎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 30 -‎ C.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偷换主语,可在“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前加“今年”。B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可将“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中的“使得”删去。D项,搭配不当,“录取了”与“两个名额”不搭配,可以把“两个名额”改成“两个人”。‎ ‎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赞:夸赞)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曲:理亏)‎ B. 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务:追求)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声音宏大)‎ C.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斯:这)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到,往)‎ D.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把……当作边邑)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遍赞宾客”的“赞”不是“夸赞”的意思,应该解释为“介绍”。‎ B项,解释正确。‎ C项,“风斯在下矣”的“斯”不是“这”的意思,应该解释为“则,就”。‎ D项,“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不是“感谢”的意思,应该解释为“谢罪”。‎ 故选B。‎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离探索火星的梦想更进一步。‎ - 30 -‎ ‎1962年,人类迈出火星探测的第一步。这一年,苏联发射“火星1A号”探测器,但在飞往火星的途中与地面失去联系,最终失败。此后,苏联的“火星1号”与美国的“水手3号”等火星探测器探测任务也宣告失败。‎ 直到三年后,美国的“水手4号”首次完成火星飞越,成为首例成功探测火星的人造卫星。此后,包括“水手6号”在内的多颗探测器顺利完成任务。尤其是1971年发射的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20世纪90年代以后,火星探测更加频繁,“火星快车”“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等多颗探测器飞向火星。然而,火星探测的成功率到目前只有50%左右。‎ 火星探测到底难在哪儿?‎ 首先是距离远。火星距离地球最远时有4亿公里,最近时大约5500万公里。作为对比,月球离地球最近时36万公里,最远时40万公里。也就是说,即使火星离我们最近时,也要比月球远一百多倍。人类探测器从地球飞到火星,大约需要7个月的时间。‎ 由于距离遥远,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会有长时间的时延。“当火星离我们最远时,从地球发一个指令,要20多分钟才能到达火星。即使在距离最近时也要几分钟才能到,远比从地球上发指令到月球上的时间长得多。”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解释,时延比较长,给火星探测的测控通信带来很大挑战。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时间仅7分钟左右,由于时延,无法实时操控,探测器必须自主完成着陆。‎ 其次是发射窗口小,机会少。刘彤杰说,要让航天器飞4亿公里,“人类现在还没有能力做到,而且也没有必要”,我们可以等火星距离地球较近的时候发射探测器。但受天体运行规律的影响,这样的发射机会很少,大约每隔26个月才有一次,每次有一个月左右的发射窗口,“比探测月球的窗口要小得多,严苛得多”。‎ 再次是着陆难度大。火星上存在稀薄的大气,探测器着陆时必须穿过大气,这个过程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着陆时既需要隔热罩,也需要配备降落伞进一步减速。而且,随着探测器往下降,其推力、方向会发生变化。“不像在月球上探测,不用降落伞,用反推发动机就可以,在火星上着陆需要用变推力发动机。”刘彤杰说,减速下降和着陆火星的过程,被称为“黑色7分钟”。‎ 此外,前往火星还需要推力更强的运载火箭。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应用性发射,将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以前我们探月,最远是到地月轨道,处于地球的引力圈。现在要到火星,不仅有地球,还有太阳和火星的引力影响,因此这次火箭系统有很大的变化。”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解释。‎ 材料二 - 30 -‎ 火星探测很难,要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以下简称“绕、着、巡”),难上加难。‎ 很多人对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很熟悉,这些目标是通过实施多次探月任务而分步骤实现的。面对难度更高的火星探测,我们却要多步并作一步走。‎ 据国家航天局介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进入舱和火星车)和环绕器组成。此次任务要一次实现“绕、着、巡”三步走,即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成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车进行巡视探测。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但不是一次实现,而是分几次任务实现的。‎ 据介绍,天问一号飞行过程包括发射、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火星停泊、离轨着陆和科学探测等六个阶段。探测器发射后,将被火箭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器箭分离后,探测器的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将相继展开,在测控系统支持下朝火星飞去,约7个月抵达火星。‎ 在这个漫长的旅途中,探测器将进行深空机动和中途修正,即不断调整飞行方向。“因为发射的时候方向可能对得不是非常准,飞行的过程中会调整方向,更准确地飞向火星,然后和火星交汇,由火星的重力来捕获它。”刘彤杰解释。‎ 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并经过制动后,要进行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然后择机进入火星。在着陆前,会在着陆区上空对着陆区开展探测。接着,探测器择机实施降轨机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环绕器升轨返回到停泊轨道,为着陆过程提供中继通信。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依次完成配平翼展开、降落伞开伞、大底分离、背罩分离、动力减速、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着陆缓冲等动作,着陆于火星表面。‎ 着陆后,火星车与着陆平台解锁分离。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后,环绕器进入中继轨道,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兼顾科学探测。火星车完成探测任务后,环绕器进入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兼顾火星车扩展任务中继通信。‎ 上面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发生丝毫错误。“如果天问一号探测器能顺利在火星表面着陆,我们将是国际上第一个通过一次发射实施火星探测‘绕、着、巡’的国家。”刘彤杰坦言,难度非常大,但也有信心。他认为,通过探月工程的实施,我国已具备了一步实现“绕、着、巡”的能力。‎ ‎“跳一跳,够得着。”耿言如此形容天问一号任务的难度。‎ 材料三 就像人类历次火星探测一样,在去往火星的漫漫旅途中,天问一号也将接受各种考验。不过,好奇的人们已经对天问一号未来在火星上的工作充满遐想和期待。‎ - 30 -‎ 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任务艰难,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不曾却步,而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发现火星曾经有水,甚至现在还存在水的若干证据,极大激发了人们在火星寻找生命的热情,而这也成为当前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 ‎“虽然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对火星进行了很多探测,但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和全面。因此,我们根据国外的研究情况,结合中国对火星的认识,专门选取对火星的大气、气象、地质等方面进行探测,并配备相应的科学载荷。”刘继忠介绍。‎ 天问一号的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可开展探测,环绕携带7台科学仪器,包括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次表层雷达等;火星车携带带6台仪器,包括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探测仪、气象测量仪等。通过这些科学仪器,可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方面的科学探测,有利于建立起对火星全面而基础的认识。‎ 对火星的探测和研究不仅局限于火星本身,还包括火星与太阳系的演化,以及对地球的认识。“我们虽然在地球上,但仅仅在地球上去认识地球肯定是不够的。”刘继忠说。‎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天问一号能顺利抵达火星的基础上。此刻,我们只能等待。等待7个月后,天问一号从火星给我们带来问候。‎ ‎6. 根据“材料一”,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延:火星和地球,相距遥远,无线电信号的传输需要时间。从地球上每向火星探测器发布一道指令,探测器都要在20多分钟以后才能接收到信号,这个接收时间的延后就是“时延”。‎ B. 窗口:指用运载火箭来发射航天器的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范围。窗口有大有小,探测月球的窗口大,探测火星的窗口小。‎ C. 黑色7分钟: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时需要降温、减速,而且由于地球与火星距离遥远,整个过程无法由地面实时控制,必须依靠探测器自主完成。这是探测火星任务中最难的地方,被人们形容为“黑色7分钟”。‎ D. 地火转移轨道:运载火箭从绕地轨道转移到绕火轨道,需要借助于与两个轨道相切的椭圆轨道,这就是“地火转移轨道”。‎ ‎7. 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此次“天问一号”飞行过程的一项是( )‎ A. 探测器太阳翼和定向天线相继展开 B. 探测器的飞行方向被不断地调整修正 C. 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 - 30 -‎ D. 环绕器驶离着陆平台,开始环绕火星巡视探测 ‎8. “材料一”认为,火星距离地球远,发射窗口小,探测器着陆难度大,所以说火星探测很难。那么,作者在“材料二”中,说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难上加难”的根本原因是( )‎ A. 火星距离地球遥远,发射探测器风险大,成本高,所以难上加难。‎ B. 基于现有航天能力,航天器飞行约7个月才能到达火星。这7个月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说难上加难。‎ C. 别的国家进行火星探测,都是分几次完成“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任务,而我国的“天问一号”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这几项目标,所以很难上加难。‎ D. 地球离火星距离遥远,为了确保探测数据能有效传回地球,我国现有的为探测月球而建的测控站已经远远不够用了,还得在短期内快速多建测控站,这真是难上加难。‎ ‎9. 根据“材料三”推断,下列不属于环绕器和火星车将要完成的探测任务的一项是( )‎ A. 传送火星图片 B. 探测火星表面物质成分以及内部地质结构 C. 采集岩石和土壤,并带回地球 D. 探测火星大气、磁场、地表温度等 ‎10.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星上有水存在的明确证据,引发了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热烈猜想。‎ B. 和火星探测比起来,探月工程相对容易些,以往的经验、技术,火星探测完全用不上。‎ C. 火星探测成功率低,火星上特殊的环境、地火之间遥远的距离,给火星探测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我们知难而上,逐个解决。‎ D. 发射成功仅仅是火星探测的第一步,后续科研工作人员还将再接再厉,为顺利完成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离轨着陆、科学探测等一系列关键任务继续拼搏。‎ ‎11.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总结我国发射“天问一号”探索火星的意义。‎ ‎【答案】6. A 7. D 8. C 9. C 10. B ‎ ‎11. (1)如果“天问一号”能够顺利着陆,将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一个通过发射实施火星探测“环绕”“着陆”“巡视”的国家。‎ ‎(2)我们将对火星建立全面而基础的认识。‎ ‎(3)我们将探寻是否存在地外生命。‎ - 30 -‎ ‎(4)我们将加深对太阳、地球的认识,对生命起源与演化的认识。‎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A项,“探测器都要在20多分钟以后才能接收到信号”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当火星离我们最远时,从地球发一个指令,要20多分钟才能到达火星。即使在距离最近时也要几分钟才能到,远比从地球上发指令到月球上的时间长得多”,并非“都要在20多分钟以后”。‎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环绕器驶离着陆平台,开始环绕火星巡视探测”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着陆后,火星车与着陆平台解锁分离。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后,环绕器进入中继轨道,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兼顾科学探测”,所以应是“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 故选D。 ‎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材料二“火星探测很难,要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以下简称‘绕、着、巡’),难上加难”可知,C项正确。‎ 故选C。 ‎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原文的表述是“通过这些科学仪器,可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方面的科学探测,有利于建立起对火星全面而基础的认识”,ABD三项均在可完成任务的范围内,而C项“采集”“带回”已超出了探测的范围,尚不能实现。‎ 故选C。 ‎ ‎【10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以往的经验、技术,火星探测完全用不上”错误,文章写“即使火星离我们最近时,也要比月球远一百多倍”“以前我们探月,最远是到地月轨道,处于地球的引力圈。现在要到火星,不仅有地球,还有太阳和火星的引力影响,因此这次火箭系统有很大的变化”“不像在月球上探测,不用降落伞,用反推发动机就可以,在火星上着陆需要用变推力发动机”等内容只是说明和探月工程相比,火星探测更困难,不能说明“以往的经验、技术,火星探测完全用不上”。‎ 故选B。 ‎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此次任务要一次实现‘绕、着、巡’三步走,即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成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车进行巡视探测。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但不是一次实现,而是分几次任务实现的”可概括为:如果“天问一号”能够顺利着陆,将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一个通过发射实施火星探测“环绕”“着陆”“巡视”的国家。‎ 依据“虽然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对火星进行了很多探测,但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和全面。因此,我们根据国外的研究情况,结合中国对火星的认识,专门选取对火星的大气、气象、地质等方面进行探测,并配备相应的科学载荷”可概括为:我们将对火星建立全面而基础的认识。‎ 依据“……发现火星曾经有水,甚至现在还存在水的若干证据,极大激发了人们在火星寻找生命的热情,而这也成为当前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可概括为:我们将探寻是否存在地外生命。‎ 依据“对火星的探测和研究不仅局限于火星本身,还包括火星与太阳系的演化,以及对地球的认识”可概括为:我们将加深对太阳、地球的认识,对生命起源与演化的认识。 ‎ 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超然台记 苏轼 - 30 -‎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辞:推辞,拒绝,躲避) 物有以盖之矣(盖:遮蔽,蒙蔽)‎ B.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守:把守,守住) 释舟辑之安,而服车马之劳(服:用,使用)‎ C. 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烈:功业) 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吊:怜悯,伤痛)‎ D. 岁比不登,盗贼满野 (比:接连)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适:刚刚)‎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 是谓求祸而辞福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 以美恶横生,而忧乐焉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D. 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认为凡物都有可欣赏的地方,只要有超然物外的思想,就能随遇而安。‎ - 30 -‎ B. 作者到胶西一年之后,身体丰腴了,白发逐渐变黑了,这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 C. 作者登台远望,联想到古人功业,可见作者虽然身在西胶但建功立业的理想尚在。‎ D. 正因为作者能够“超然于物外”,所以其弟才以“超然”二字命名此台。‎ ‎15. 翻译下面句子。‎ ‎①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16. 苏轼的“超然”之“乐”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本文简要概括。‎ ‎【答案】12. B 13. D 14. B ‎ ‎15. (1)以此类推,我到哪里去不感到快乐呢?‎ ‎(2)在园子的北面,有一个在城墙上修筑的高台已经破旧不堪,我就略加修理,使它焕然一新。 ‎ ‎16. 乐于民风淳朴;乐于生活简朴;乐于游赏。‎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识记能力。‎ B项,“守:把守,守住”错误,应改为“守:做知州,任知州”,这句话的意思为: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服:用,使用”错误,改为“服:承担,承受”,这句话的意思为: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第一个“乎”,相当于“于”,介词“在”的意思;第二个“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B项,第一个“而”,连词,表并列;第二个“而”,连词,“却”的意思。‎ C项,第一个“以”,介词,“因为”的意思;第二个“以”,介词,“把”的意思。‎ D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 - 30 -‎ B项,“身体丰腴了,白发逐渐变黑了,这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理解有误,根据原文“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可知,身体丰腴了,白发逐渐变黑了,并不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能够过这样田园般无拘无束的生活才是他最大快乐。‎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翻译句子的能力。‎ 需要注意以下重点词语:‎ ‎ (1)“安”,哪里;“乐”,感到快乐;“吾安往而不乐”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吾往安而不乐”。‎ ‎(2)“因”,靠近;“葺”,修理;“新”,使……焕然一新。‎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 根据文本“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可知,苏轼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所以他乐于民风淳朴;根据文本“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可知,苏轼在此过着简单纯朴的生活,所以他乐于生活的简朴随性;根据文本“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曰:乐哉游乎”可知,苏轼在这里经常与朋友结伴而游,寄情山水,所以他乐于游赏。‎ 参考译文:‎ 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在胸中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躲避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们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驰骋在事物之外;事物本无大小之别,如果人拘于从它内部来看待它,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横在我们面前,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反复不定了,就像在缝隙中看人争斗,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心中充满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忧愁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 - 30 -‎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17. 阅读以下《论语》中的语句,简要概括孔子对“乐”的看法;这些看法你最赞同哪一点,为什么?‎ ‎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②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③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④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答案】(1)安贫乐道;不要乐极生悲,要平和心态;长久地处于安乐,就容易骄奢淫逸,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提高修养;把学习看作生命的内容,学习有了收获,即可忘掉一切忧愁。‎ - 30 -‎ ‎(2)最赞同的观点是:把学习看作生命的内容,学习有了收获,即可忘掉一切忧愁。原因:在孔子的眼中,只有努力学习求知,不断的充实自己,才是人生之中最大的快乐,可以说,孔子的一生都很充实,因为他每时每刻都在进步着。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知识也是无穷无尽的,虽然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但这并不能成为求学路上的障碍,只有明白,人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可知,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还可以。比不上贫穷的人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富有却有崇尚礼节的”。由此可知,孔子对乐的看法是“安贫乐道”。‎ 由材料“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知,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由此可知,孔子对乐的看法是“不要乐极生悲,要平和心态”。‎ 由材料“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可知,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由此可知,孔子对乐的看法是:长久地处于安乐,就容易骄奢淫逸,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提高修养。‎ 由材料“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知,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发愤用功到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优愁,连自己快要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等等。”由此可知,孔子对乐的看法是:把学习看作生命的内容,学习有了收获,即可忘掉一切忧愁。‎ ‎(2)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 30 -‎ 不断充实自己,对于人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在孔子的眼中,只有努力学习求知,不断的充实自己,才是人生之中最大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让他冲淡对吃饭睡觉的兴趣,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产生优愁,甚至连自己的年岁都可以忽略,可以说,孔子的一生都很充实,因为他每时每刻都在进步着。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知识也是无穷无尽的,虽然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但这并不能成为求学路上的障碍,只有明白,人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而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现实社会当中,人们只有不断的通过学习吸取自己所需的个中养份,供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的需求,比如:企业家,高层管理层,员工,各有各的学习技能,只有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发展与需求,否则人不学习无识,就有可能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翻译:‎ ‎(1)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还可以。比不上贫穷的人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富有却有崇尚礼节的。”(《学而》)‎ ‎(2)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八佾》)‎ ‎(3)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里仁》)‎ ‎(4)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发愤用功到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优愁,连自己快要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等等。”(《述而》) ‎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悲陈陶【1】‎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2】回面向北【3】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1】陈陶,地名,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2】都人:长安的人民。【3】北:此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 ‎18.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交代了战争的时间、地点、结局及参战者的身份,写出了战事的惨烈,呼应了题目的“悲”。‎ B. “野旷天清无战声”是说战罢以后,原野空旷,肃穆沉寂,渲染了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 30 -‎ C. “群胡归来血洗箭”写出了将士们在叛军入侵时奋死抗敌的决心,显示了唐军将士们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D. 本诗具体真实地再现了陈陶之战的历史,“以诗存史,以诗证史”,正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诗史”性。‎ ‎19. 诗歌的后四句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B.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凉州词》)‎ C.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D.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周弼《夜深》)‎ ‎20.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18. C 19. D ‎ ‎20. 首联“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战死者竟然有那么多,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颈联“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猖狂之态,写出了对叛军的仇恨;最后两句写到百姓北向而哭,表现了百姓对官军收复长安的渴望,写出了诗人对长安百姓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项,“写出了将士们在叛军入侵时奋死抗敌的决心,显示了唐军将士们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错误。相关诗句大意是那些胡寇归来时箭上还在滴血,仍然高唱胡歌狂饮在长安市上,表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手法(对比)的赏析能力。‎ A项,大意是宫殿里满是如花宫女,洋溢着灿烂的春光;如今却只有鹧鸪鸟在那里飞了,满目凄凉。可见有今昔的对比。‎ B项,大意是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可见有两地的对比。‎ C - 30 -‎ 项,大意是秋末冬初的时候,荷花枯了,荷叶凋零,菊花也谢了,但是仍然有著不畏风霜的傲然枝干。可见有荷花和菊花的对比。‎ D项,大意是我独坐书床,挑灯夜读,在这安静的夜里连打更声都没有听到。可见把深夜室内的景象给写尽了,但并无对比。‎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简析能力。‎ 前四句渲染战败后肃穆沉重的氛围;后四句先写胡兵的骄横,后写长安人民对官军收复长安的渴望。全诗寓主观于客观,把对胡虏的仇恨、对官军的痛惜、对长安百姓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等种种感情,都凝聚在特定的场面中,体现出一种悲壮的美。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21.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杜甫《悲陈陶》使人联想到有关战争的诗歌,比如《国殇》中有“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_____,_____”。‎ ‎②人生总是苦乐相伴。《氓》既描写了女主人公被遗弃的悲愤与怨恨,也描写了她偶尔回忆起和丈夫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短暂快乐:“_______,_______。”‎ ‎③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_______,池鱼思故渊。‎ ‎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______。‎ - 30 -‎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 ‎⑥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答案】 (1). 带长剑兮挟秦弓 (2). 首身离兮心不惩 (3). 总角之宴 (4). 言笑晏晏 (5). 羁鸟恋旧林 (6). 以俟君子 (7). 行李之往来 (8). 共其乏困 (9). 水击三千里 (10).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能力。‎ 注意以下字形:兮、挟、宴、晏、羁、俟、共、抟。‎ 五、(共21分)‎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各题。‎ 山 峦 筱敏 ‎①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 ‎②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并且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要理解这种崇高的生命必须有同样崇高的心灵。一位政客说: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这样一种无耻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躯壳能增长腐质土的堆积,其灵魂卑贱地受着王权专制的役使之外,难道可以给予崇高的生命些许蚀损么?‎ ‎③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在那条被他们的歌声和镣铐敲击过的驿道上,那条漫长的,永无终了的,直插入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 ‎④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另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入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 30 -‎ ‎⑤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砾,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如果没有一座灵魂可以攀登的峰峦,如果没有挣扎和重负,只听凭一生混同于众多的轻尘,随水而逝,随风而舞,我们凭什么识别自己的名字呢?面对昏蒙了数百年的天空那一线皎白的边幕,那一线由她们的丈夫们的英勇而划开的皎白的边幕,选择难道是必要的吗?‎ ‎⑥像踏过彼得堡街角的积雪,她们踏过沙皇那纸特许改嫁的谕令,在“弃权书”上,签署她们从此成为高贵的标志的姓名:放弃贵族称号,放弃财产,放弃农奴管理权,甚至放弃重新返回故乡的权利;——难道那一切是人的真正的权利吗?那些虚荣的玩具曾经掏空了多少生命?在目睹了男人们英勇的佩剑刺穿天幕,流泻出一线自由的颜色之后,她们就从庸常走向一种崇高的义务。怎么可以忍辱屈膝,把青春重新搅拌入豪奢的腐朽和华贵的空洞呢?‎ ‎⑦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从此,她们站到悲惨和苦难之中了。——到囚徒那里去!女性的爱,其最本质的激情是母性。于是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么?‎ ‎⑧当她们以永诀的伤恸吻别熟睡的幼子,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孑然跋涉数千俄里,来到她们的丈夫身边的时候,——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 ‎22. 十二月党人要“起义”,要“闹革命”的原因,下列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渴望自由 B. 反对苛政 C. 热爱祖国 D. 反对专制 ‎23.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前面三段,叙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和过程,后面五段描写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的英勇和无畏,相互衬托、首尾照应。‎ B. 文中两处写到“腐质土的堆积”,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当时的统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 C. “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第七段的这一描写,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D. 文章以“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结尾,意在揭示文章的主旨,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 ‎24. 根据本文第四段的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 ‎25. 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 30 -‎ ‎26. 当代作家筱敏把俄国十二月党人的妻子比喻成“山峦”,而清朝大文豪曹雪芹则把女子比喻成“水”,他在小说《红楼梦》中借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在大部分时候,水清澈、温顺、柔美、和善、包容,……请你任意选择《红楼梦》一个女子形象,结合她的性格、经历,说明她具有水的什么特征。‎ ‎【答案】22. B 23. C ‎ ‎24. ①出身高贵;②童年幸福;③生活优裕;④突然间遭受厄运和苦难。 ‎ ‎25. ①照应文章的题目(或点题)。②赞叹这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③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她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 ‎ ‎26. 黛玉是个如水般的女子,她有着流水般的才华。在水边,她对出了“冷月葬花魂”的绝佳之句。她如水一般聪明灵秀、纯真和善良。她乐善好施,给丫头们分钱。黛玉还有着水的直率,对于袭人和宝玉不可告人的关系,别人都讳莫如深,她却敢一语道破。‎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阅读可知答案涉及内容在前三个自然段。结合关键语句“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即可整理出答案。应该是①渴望自由;②反对专制;③热爱祖国;④同情奴隶或者 “对自由的渴望、对王权专制的痛恨、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和同情”也可。可见B不属于闹革命的原因。‎ 故选B。‎ ‎【23题详解】‎ 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写作手法的分析,主旨的理解,写作特点的总结等。‎ A项,“本文前面三段,叙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和过程”说法有误,前三段中并没有叙述起义的过程,只谈了起义的原因;“相互衬托、首尾照应”也不正确。‎ B项,“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说法有误,结合第一段可知,应该是形象生动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暴虐。‎ D项,“意在揭示文章的主旨”说法有误,文章主旨不是为歌颂她们对爱情的追求,而是歌颂她们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 - 30 -‎ 故选C。‎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文章第四段分两层,先用三个排比句“这些……的女性”,写她们先前的身世。后半部分写她们生活突然断裂,把她们推到另一个世界。结合句子“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可概括出她们曾经的身世特点,出身高贵,童年幸福,生活优裕。从“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另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人体内。生活因此断裂”可知,她们突然间遭遇命运的转变。‎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重点句子的作用的能力。‎ ‎“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是一个暗喻句,将她们比喻成山峦,形象地写出她们挺拔而坚强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是在赞叹当遭遇厄运时这些女子展现出的精神气质;从主旨上看,这一比喻浸透着作者对她们的敬重和歌颂;从结构上看,与标题“山恋”形成照应。作答时注意条理要清晰。‎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形象,对指定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以及阅读名著能力。‎ 作答时除了注意《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水”样的性格特征,还要注意结合经历,另外别忽视100字左右这个字数限制。‎ 黛玉是个如水般的女子,她有着流水般的才华。在水边,她咏出了《葬花吟》,在水边,她写出了《唐多令》,又是在水边,她对出了“冷月葬花魂”的绝佳之句,她如水一般聪明灵秀。在黛玉的身上,同样有着如水般的纯真和善良。香菱起了学诗的兴致,宝钗讥她“得陇忘蜀”,而黛云不但亲临传授她写诗的技法,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诗集借给了香菱。黛玉深知在贾府生存的不易,于是别人给她一点点的关怀,她会记在心里,加倍地去回报。蘅芜苑的婆子给她送燕窝,她会笑着赏给来人几吊钱。小丫头佳葱也说,有一次她去潇湘馆,看见黛玉给丫头们分钱,黛玉见她来了,也抓了几把给佳葱。黛玉还有着水的直率。对于袭人和宝玉不可告人的关系,别人都讳莫如深,她却敢一语道破,对袭人说:“我只当你是嫂子。”她的率真酷似丫环中的晴雯。百年来,许多读者感叹黛玉的早逝,这固然可惜,却让这个才华横溢、善良率真的水样女子永远定格在我的眼中。黛玉不愧为一株遗世独立的绛珠仙草。‎ - 30 -‎ 六、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7. ①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答案】例文:‎ 投向未来,改变自己就是最美的存在 小说家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给文学界传达了一种理念,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并没有最终解释权,读者对于作品的解读才最重要。‎ 这听上去很伤感,世界知名的大文学家,连自己孕育的精神产品都做不了主,更别说社会中的芸芸普通人,好像更没法决定自己在世间的去留。这么一想,个体的力量面对纷繁复杂的场景切换、社会变迁更是完全无能为力,时代的“微尘”下,每个人都很卑微。‎ 真的是这样吗?‎ ‎2020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将人类社会置于危难之中,很多人的命运轨迹被改变。有稳定工作的人突然失业,猝不及防下面对中年后的再就业;有信心满满创业的小商户遭遇重大打击,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有莘莘学子无法回校,遗憾中结束了大学生涯……很多事情往往给人一种命运的悲观感和生活的无力感。但在面对惨淡的洪流之时,总有人在自不量力地还手。‎ 身患重病,仍在疫情期间每日休息不到3小时“连轴转”的张定宇医生;面对复杂雷场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的杜富国战士;把论文写满高原,高山瓦砾中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钟扬教授……发现没有,他们从不强求对事情的掌控感,面对人生中的意外转折总是选择点燃自己,尽力而为,能起多少作用,就做多少事。‎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现在的社会是功利的焦虑社会,每个人都处在“剧场效应”之中,一旦有人要“站起来看戏”,就会引发群体效仿,竞相竞争。家长比孩子,学生看成绩,职场较进步,每个人都在焦虑的莫比乌斯环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大可不必如此,提一句形而上的建议,请在自己的诗意里栖居。‎ 王阳明一生多次被贬谪,数次被发配到当时的“世界边陲”,但他的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是怎么思考困难的,王阳明觉得“仁心无外”自然能够“涵盖乾坤”。说到底,社会中漂泊,每个人都要“不假外求”, 我们的意义都不在改变世界,而是为了改变自己。‎ - 30 -‎ 萨特曾言:“人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小小星辰,在天体物理的世界里渺若尘埃,面对星轨运行只能随波逐流。但是在自己的星球里,每个人都是巨无霸,一束小小的星光也可以照亮一片黑暗。‎ 只要志存高远,永无止息,就可以说一句“仁在其中矣”,努力的过程,奋斗的经历才是意义所在。至于外界的毁誉、评价,最终的失败、成功,应该看作清风拂面,不需要去在意了。‎ 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转折,请不要悲观,不要放弃,更不用执念于必须做到什么。只请一猛子扎进自己的理想,向前奔跑,不用回头。你做的所有努力,不一定结出一颗香喷的果实,却一定开出一朵特美的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世上很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给考生提供的思维情境,考生构思立意时必须默认这一前提,置身试题设定的情境中去思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换句话就是,作为个体的我们,在社会和时代潮流中,是否也是无能为力的?那我们是否还要选择积极有为?这是考生所处的思维情境。‎ ‎2.写作任务的限制。试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说理性文章,谈对“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考生写作时必须抓住以下两点,一是“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二是人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不可为”和“无所为”的,那应该怎么办,文章要表达的是面对客观世界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容否定,尤其是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对事物发展的掌控只是是否实现和实现程度大小的问题。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虽然无法一下子消灭病毒,但我们可以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虽然世上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发生过许多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是材料中隐含的价值判断。所以此命题不但不可以见仁见智,还要对选择“无能为力”者予以批驳。‎ 开放性 - 30 -‎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从向好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探究转折背后人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向坏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思考如何积极应对,消灭灾害。也可以从个体角度、集体角度或国家角度去立意,写个人、集体、国家面对意想不到的挫折、磨难甚至灾难发生时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有为,寻找对策,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从个体角度立意,可以思考这句话对自己的启示,要敢于直面惨淡对人生,对抗不公的命运,选择张海迪、史铁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刘伟、朱丽华、陶勇医生等作为论据。从集体角度立意,可以选择华为企业在面对美国技术封锁时启用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面对美国打压阻挠时,积极在其他国家开拓海外5G市场;也可以写海尔、格力等企业当初跌入低谷时如何积极应当等。从国家角度立意,可以写我国面对新冠疫情积极采取措施,遏制疫情,我国如何在美国的打压下超越发展;也可以回顾当初我们在日本侵略时救亡图存、建设新中国的历程等。考生的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本题属于思辨类题目,材料提供了一个具有思辨色彩的问题,引导考生去思考与回答,符合“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面对生活中那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比如挫折、失败,比如疾病、车祸,比如旱灾、蝗灾、凉山森林火灾,比如地震、海啸,再比如2020年发生的新冠疫情等,我们是听之任之,还是积极应对、有所作为?显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勇敢面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作为。试题意在引导考生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与磨难,如何掌握好生活之舵,让它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前行。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无一不是这样。试题引导考生由关注自我、完善小我展开思考,进而拓展到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具有极强的认知意义和实践意义。‎ 切题立意:‎ ‎1.积极行动,追求美好未来。‎ ‎2.直面惨淡人生,改变不幸命运。‎ ‎3.人生不能因挫折而甘于平凡。‎ ‎4.刚健有为,用个人奋斗撬动时代发展。‎ ‎5.面对磨难,勇敢作为。‎ ‎6.积极有为才能迎来转机。‎ ‎7.因势利导,定有转机。‎ ‎【素材】‎ - 30 -‎ ‎(1)世事轮回,浮生若梦,兜兜转转,柔肠百结,清风明月揽入袖,春雨冬雪梦一回,历尽沧桑,还是选择相信,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有人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是人类的进步,还是个体的命运,数盈则亏,物极必反,在有识之士那里,生命过往中的很多转折都是可以预见的,甚至是可以掌控的。不是吗?当年的诸葛孔明生逢乱世,虽是世家子弟,出身琅琊望族,但命运的变故意想不到,他三岁丧母,八岁丧父,随叔父诸葛玄辗转豫章、荆州等地投亲奔友,而十七岁上叔父又亡故了,这才有了少年诸葛亮携弱弟在隆中村的十年躬耕陇亩,苟全性命。但诸葛亮的隐居却是在静待天时、积累才德和经营人脉,他常常抱膝长啸,自比管乐,好为《梁甫吟》,他仰观俯察,未出草庐而知天下三分,所以二十七岁出山后扭转乾坤,两朝开济,奠定了蜀汉大业,也成就了智慧化身的千古美名。‎ ‎(2)一个人的成长是这样,一个时代的发展也是这样,面对各种转折,预见和应对正是英雄的用武之地,事物发展的进程看似势不可挡,实则转折背后都是有一些量变的积累的,见微知著和待时应机都需要眼界、气度、胸襟和心力的修炼功力,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也推动时势,回看历史风云变幻,正因为有无数志士仁人、民族脊梁的不懈努力,人类文明的进程才会浩浩汤汤,如火如荼。还是鲁迅说得到位,“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的存在早已印证了历史的法则,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任何转折,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大有可为。面对匈奴变乱的猝不及防,苏武没有张皇失措,他想的是民族尊严和志节大义。面对变法引发的变迁和倾轧,羁身乌台和贬居黄州的苏轼也没有颓废,反而激发了无与伦比的才情德政。面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覆水难收,毛泽东却发挥了领袖人物的超凡魄力,拯救中国革命走向了全面胜利。‎ ‎(3)当然,我们是凡人,但平凡不全是普通,我的字典里有几个词语:顺天、应运、知命、尽志、随缘、服老。这也许是我应对世事轮转的心得,与世浮沉,自得其乐,理性地掌控自我,积极地应对万物。人生不外乎进、立、退三个字,进要有生气,立要有风度,退要有尊严,也许这也是珍视生命的无力之有为。无力和有为也可以是自我的判断,明代的吕坤说,掷发于地,虽乌获不可使有声,投核于石,虽童子不能使无音,他人岂能轻重我哉?自轻重也。‎ ‎(4)欧阳修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他以后唐庄宗的身得身失为例证,说明了人力在社会变迁和转折中的决定作用,而天命之所归只不过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终结性评价。有人说,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我则认为,事物发展进程的重要转折大部分是人力使然,群体的力量也好,个体的成功也好,加快进程的转折源于天心民意的势在必行,化解危局的转折则得益于英雄的力挽狂澜,大显身手。‎ - 30 -‎ ‎(5)秦朝和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大有作为却用力过猛的短命王朝,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贾谊《过秦论》说的很清楚,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的贪暴让民心尽失,民力凋敝,民不堪命,民命就是天命,所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隋炀帝的贪暴也不含糊,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弄得焦头烂额,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李世民父子南征北讨,终于尘埃落定。顺应历史转折的汉唐两个朝代其德政是符合天心民意的,也加快了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6)所以,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因为有很多转折中的人力成就才能纠偏归正,运行大道。天道循环不是偶然的,大部分主客观因素都是局中人的掌控优劣决定的。所以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自然之理。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更是前车之鉴。当人力的正负因素累积,历史进程转折的机遇和条件就具备了,积极的人力发挥作用,转折的达成又推动时势进入了新的历史循环。‎ ‎(7)可以这样说,世上很多重要的转折都不是意外,人力不可小觑,而度劫转运更加指望人力的功德圆满,一个人的作为或许无力,无数人的作为就会推动时势,英雄人物的加入则会创造历史。文明的进化、科技的进步、政治体制的变革、经济格局的运行都不例外,所有转折的台前幕后,所有进程的转弯抹角,处处显示的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大有可为。新的世界,新的时代,新的人。鲁迅说,“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敢于拿来,才是不随波逐流,才是敢于作为。朋友们,勇敢地应对命运的转折,于无力处用力,在无为处有为,你将会做出无愧于世界、时代和生命的不俗成绩。‎ ‎【结构】首先拟定一个论点式题目——投向未来,改变自己就是最美的存在。然后来一个名人事例引入,“世界知名的大文学家,连自己孕育的精神产品都做不了主,更别说社会中的芸芸普通人”,照应材料吸引读者提升阅读兴趣。其次,通过第三自然段“真的是这样吗?”一转,开始正面阐释。联系生活实际,使用近在眼前的疫情事件,充分证明观点“但在面对惨淡的洪流之时,总有人在自不量力地还手”。接下来铺排一组新颖而典型的事例:张定宇医生、杜富国战士、钟扬教授……得出“不强求对事情的掌控感,面对人生中的意外转折总是选择点燃自己,尽力而为”这个结论。行文过程中注意了过渡,自然严谨,正反对比论证突出观点,名人名言增强说服了真实性,,比喻论证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结尾“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转折,请不要悲观,不要放弃,更不用执念于必须做到什么”既明确了论点,又具有启发号召性。‎ ‎28. ②“云”中有诗意,“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云”中有世界,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云课堂”“云购物”“云观展”……给人全新体验。请将“云中 ‎ - 30 -‎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答案】例文:‎ 云中即景 我坐在飞机上,现在还是下午4点,太阳还未西沉,睡了一觉的我,拉开小窗户,往外面一看,哇!我不禁被这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揉了揉眼,近处一朵朵洁白的云彩连成一片,闪着耀眼的光芒。再看那白云好似无数的小魔术师,在云海之上绘成了一只跃起的海豚,轻快,灵动。仔细一看,忽然发现就在海豚旁边还有一只可爱的小海豚呢!再往远处眺望,云层渐渐平整,这洁白的云彩之上,好似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青纱,朦胧,缥缈。‎ 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去半小时,将暮未暮之间,太阳不知何时已穿破云层,挥洒着光辉。起初并没有什么动静,转眼间一股金浪映入眼帘,好似万马奔腾,齐头并起,朝着远方飞驰。金光逐渐遍布了整个云海,绵延千里,辽阔无边。那些云彩也涌动得更加厉害,时而如盘山巨龙腾空飞出,时而似深林猛虎挺胸怒吼,再过了几分钟,只见云海涌动,恍若又呈现出一大幅白云的杰作,点点夕阳红,也悄悄涂染在了画卷之中。‎ 看!那里一只雄狮,它高高地站立于悬崖之上,张开血盆大口,露出两颗金色的尖牙,炯炯有神的眼睛,放射着奇异的光芒,黄里带红的鬃毛,随风飘摇,四趾的利爪尖锐如钢矛,一条长尾有力似金刀,真是八面威风。此时此刻的我,不禁目瞪口呆,瞠目结舌,被这大自然神奇的力量所震撼所感动。‎ 漫长的旅途好似没有止境,月儿高悬,漫天繁星,这时的云海只有那深蓝的轮廓,一层叠着一层,如此地安详与静谧,和谐而美好,恍似又有些鬼魅与神秘之感,刚才那些千姿百态的云景,都仿佛进入梦乡,刚刚那些绚烂辉煌的美妙胜景,都宛如低首含羞,一切都变得如此沉静安然。‎ 看着那些云,不禁生起了一丝倦意,拉了拉毯子,想着这云无比奇幻的变化,不禁心存感叹,难得在这飞云之上,发现你竟有如此让人惊艳的魅丽。云中即景,一生难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 - 30 -‎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综观全国各地中、高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考生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作文类别划分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解答此类题的前提是要读懂题目,对题目进行适当分解。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要求三部分。当然,并不是每道作文题都有三个部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准确、细致、全面的审查、只有这样,在行文的时候才能不折不扣地按照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这个作文题“云中_____”,它给出了“云中”这个词语,可以解读为定语,也可以看成状语,也就是说后边的词语可以是名词或代词,亦可是动词、形容词等,这样看来填充处可供选择的内容很丰富,既有一定的限制成分又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可见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补充文题,实际上就是将半命题作文题变为全命题作文题或者话题。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一下几点:易于写作,适合何种文体,符合语法逻辑,内容健康,避免撞车或雷同,开口不能过大。此题“‘云’中有诗意,‘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云’中有世界,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云课堂’‘云购物’‘云观展’……给人全新体验”这些信息只起提示或者引入作用,补充横线信息时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完全放弃,后边“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这三个要求千万不能忽略,题目一定要使“云中 ”,体裁必须是记叙文,写成议论文是不合乎要求。‎ ‎【立意】(1)云中歌 ‎(2)云中情 ‎(3)云中飞翔 ‎(4)云中美梦成真 ‎(5)云中游记 ‎(6)云中漫步 ‎【素材】(1)“云中漫步”,顾名思义就是在半空中散步的意思吧!就冲着这个诱人名词,星期六这天上午,我吵着要妈妈带我去潇湘公园体验一把,感受一下这所谓的“云中漫步”究竟是否真如其名那样具有诗情画意。‎ 来到潇湘公园,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云中漫步”的游玩点。从外面看,它就是建在半空中的小轨道,上面停着几辆需要脚踏的游览车。虽然跟我想象中还差了点,但还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游玩的人还不算太多,正合我意,因为不用排队了嘛!‎ - 30 -‎ 我迅速购了门票,直奔目标——“云中漫步”。在入口处我将门票递给了检票员阿姨,选了台黄色的游览车和妈妈并排坐下。司机当然是我啦!系好安全带后,我立刻检查了车子的全部配置,呵,不错哦,居然还有音乐播放按扭!我按下按扭,美妙的音乐缓缓响起,我的心情瞬间变得轻松多了。‎ 一切就绪!我双手握着方向盘,双脚分别踏着油门和刹车踏板。启动铃声一响,车子启动了。以之前我玩过碰碰车的经验,操控游览车并不难,在掌握方向盘和脚踏板方面还算把握得好。我调皮地对妈妈说:“您坐好了,我要加速了!”我用力踩着脚踏,可结果游览车还是缓缓前行,没有任何加速反应。果然是名副其实的“云中漫步”啊!没办法,也只有享受整个过程了吧!‎ 车子大约缓行十米,进入了丛林地带,“这儿不会有蜘蛛,蛇之类的动物出没吧?”我好奇地问着妈妈。‎ ‎“不会的,你想象力太丰富了!”妈妈笑着对我说,“即使树上有小虫子掉下来也不怕,你是男子汉,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 哈哈,可能是我多想了,度过危险的丛林区,也没见一只小虫子掉下来。我按下播放按扭,切换了一首动感一点的音乐,缓解下刚才紧张的心情。‎ ‎“啦啦啦啦啦……”我也跟着音乐节拍哼了起来,再放眼看看周围的花草树木,心情舒畅极了。五分钟后车子安全到达终点站,我把车停好,解下安全带下了车,结束了此次“云中漫步”之旅。‎ 感谢妈妈的陪伴!虽然没有感受到惊险刺激,但是我依然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周末。‎ ‎(2)在这特殊时期,全国都延迟了开学时间,而在延迟的期间,学生都没有办法到学校听课。国家为了让学生听课,从而做到了“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教学,并在全国实行。‎ 国家的“停课不停学”让学生们又爱又恨,而我是属于爱的。当我还没有接触网上教学的时候,班主任就在微信群里千叮咛万嘱咐,发了许多文件,让家长如实填写。而我在想:不就是网上听课吗,用得着这么麻烦吗?可是,我在网上寻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还真麻烦。我观看的是“空中课堂”,我想,每个地区的直播频道都不一样,但都是在向学生传达新知识。‎ - 30 -‎ 终于到了听课的时间了,因为是第一次网上听课,我太激动了,起得早早的!第一节是语文,代课老师是罗娟,学的是《邓稼先》。老师播了一段视频,当我听到像警报似的东西在响,当我听到那意味深长的“起爆”,当我听到那响亮的爆炸时,再加上老师的介绍,我不禁为祖国骄傲起来!我想,那刺眼的光定然是东方雄狮的眼睛在睁开!在觉醒!代课老师介绍了邓稼先,只是简单地介绍,就已经让我如痴如醉,因为老师是带着骄傲的语气讲的。我听过邓稼先,但是不了解他,而今天我了解到了,我了解到的不只是邓稼先的历史,还有邓稼先低调的性格,爱国的精神。我在课堂上了解到邓稼先在走的前一夜,他对妻子说:“我的生命献给祖国了!”这句话令我震撼不已。下课了,而我还在回味着……‎ 英语课上,因为第一次接触全英语教学,所以有些部分我没有听懂。我看到我同学在群里发了“听不懂”,班主任说:“慢慢适应”,然后又说:“赶紧听课去!”我也赶紧听课去了。‎ 数学是一门最重要的学科,我祈祷这位数学老师能够让我听懂。结果,我发现这一课非常简单,我听懂了,真开心。到了历史课,我了解到隋朝的强盛,也知道了隋朝的衰亡,还提高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在没上网课之前,有的学生甚至无聊到数沙子,有8632粒沙子。上课了,他们不再无聊了,而是作业在等着他们。这就是我所属地区的空中课堂,有趣的空中课堂。我们通过空中课堂来上课,新冠病毒们就只能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傻眼了。‎ ‎【结构】填好空,做题目。开篇点题——云中即景,“我不禁被这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结构上引出下文并总领。首尾呼应圆和完整。“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去半小时,将暮未暮之间,太阳不知何时已穿破云层,挥洒着光辉。起初并没有什么动静,转眼间一股金浪映入眼帘”,以时间为序,写云中的变化。“忽然发现就在海豚旁边还有一只可爱的小海豚呢”“太阳不知何时已穿破云层,挥洒着光辉”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 ‎ ‎ - 3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