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测试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本试卷自行保留。‎ 一、本大题共6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学家眼里的智能 人的智能不像人的身高那样,能一测便知;也无法通过几条智商题,简便地判断其优劣。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它是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因而可以说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极其复杂的。‎ 现代生物学家认为,智能离不开人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是它们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力量,即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其中包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尽管人的左脑和右脑的构造无甚差别,但它们各自掌管的智能却显然不同。譬如,人脑左半球遭受损伤,那么他的语言能力丧失殆尽,而对音乐才能、空间想象能力及处理人事关系能力的影响却十分有限。如果受伤部位在右半脑,情况则正好相反。因此,生物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专门的智能,它同音乐、空间想象等智能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这就为智能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智能最活跃的园地。一位美国学者认为,构成人的智能的因素很多,用一种数学方法是无法表示这些因素的。他把构成智能的因素,看成三个变项,像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那样。每个变项中都由一些相关要素组成。第一项包括人的认识、记忆、分散思维、复合思维和评价,第二项是形象、符号、语义和行为,第三项中有单元、类别、系统关系、转换及含蓄。将每个变项中任一要素组合,便可得出120种不同结果。于是一些心理学家提出智能可能具有120种因素。那么,由此组成的人类智能形式有多少种呢?‎ - 33 -‎ 人的智能,目前已鉴别出来的形式有七种。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智能,一般是指语言和逻辑数学这两方面的智能。因为,这两种智能高的人,学习和工作往往比较出色。事实上还有其他五种形式智能,就是音乐才能、空间想象力、运动能力和两种形式的个人智能——交际能力和个人自处能力(即自知之明)。在每个人身上,这七种智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尽管大多数人都具有这七种智能的潜在才华,但表现突出的一般只有二到三种。心理学家把这两三种智能,归纳成一个智能组合型。用这种组合类型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倾向,无疑要比传统的智商测验,更接近客观实际。当然,这种智力组合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一个儿童的智能组合是语言、空间想象和运动能力,也许到青年时代,他的智能组合是语言、数学逻辑和交际能力,年老体衰时,可能又有新的组合。智能形式不但随时间、年龄而变化,而且依社会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材料二 哪些智能更重要 每一种智能都有它独特的重要性,不能扬此而抑彼。诸葛亮和孙悟空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他们却是不同智力类型组合的典型。诸葛亮在茅庐中已预料天下三足鼎立之势:他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进西川,出祁山,用兵如神;他舌战群儒,骂死王朗;他写的前后《出师表》感人肺腑,动人心魄,这些都是他卓越的逻辑数学智能和语言智能的非凡表现。孙悟空却迥然不同,他大闹天宫,力挫群魔,充分显示了杰出的运动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事实表明,这七种智能本身并无优劣之分。‎ 在今天的社会上,人们对一个人智力高低的评价,着重于语言和逻辑数学这两方面的才华。如今,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电子计算机学等新的尖端科学,都需要逻辑数学这方面的高智能人才。同时,传播和交流各种信息与知识,也需要较高的语言水平。因而语言和逻辑数学的智能组合在今天就格外被人注重。但是这种组合的重要性既非绝对,也不是永恒的。‎ 在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社会里,一个人要有极好的运动智能,并具有良好的个人自处能力,明了哪些猎物能够单独战胜,哪些需要众人围捕或诱捕。在这一时期,运动和个人自处智能相对来说就重要得多。将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普及,语言交流的作用会相对下降,而个人自处智能的社会作用又会有所增强。这样,个人自处能力的重要性将随之提高。那时,智能组合的重要性将发生新的变化。‎ 对个人来说,七种智能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服务员侧重的是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音乐家特别需要音乐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数学能力则是每个建筑师所不可缺少的。对于运动员,除了运动能力外,自处能力也相当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克服怯场、轻敌等心理缺陷,更为重要的是选择恰当的时刻,迸发能量,从而取得优异成绩。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智能组合。因而我们不必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固定的智能模式中,而应该扬长避短,在自己的优势智能中,发挥才华,有所作为。‎ 材料三 - 33 -‎ 开发你的智能 怎样使你变得聪明?这就是发现你的智能,开发你的智力,使你的智慧有所发展,在社会上大显身手。‎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智能组合类型和高低是千差万别的。有一种传统偏见,至今仍然抑制着人们智能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例如,考试、招工、晋升,都用逻辑数学和语言智能来测定一个人。这种传统的做法,对人类其他五种形式的智能,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事实上许多职业并不要求人们具有很高的语言和逻辑数学方面的才能;相反,许多工作往往需要人们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运动能力等。如果我们敢于打破传统的做法,分析与预测人们智力组合类别和优势,选择能充分发挥智能强项的方向,那么不仅有助于社会,也有助于个人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我们能够从事长期的观察,定期检查人们对各种事物理解及处理的能力,从而分析出一个人的智能组合倾向,并用现代理论方法来全面评定一个人智能上的强项和弱项,这样就不会再有简单的“聪明”或“愚笨”的提法了。这对于儿童教育意义更大。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和发现儿童智能的强项,加以认真和持之以恒的引导、扶掖。例如对于性格内向而又好动的孩子来说,形形色色的积木能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数学能力——哪一种结构比较稳固,哪一种构造无法实现。对于小嘴巴喋喋不休的孩子,可以通过看图讲故事,培养他们的逻辑和语言能力。对于自然形成的“小孩王”,则可培养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我们无法肯定孩子将来一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儿童的个性确实预示着一个可能发展的方向。须知,这比勉为其难地强制孩子朝刻板的模式发展更实际些。也许这就是使孩子成才的最佳方法。‎ 尽管社会并不需要个人十全十美,但是对于智能上的弱点,发现越早,纠正就越方便,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只要使弱项趋向正常,达到一般水平,我们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智能强项的开发,使它有辉煌的发展。这对培养和造就人才,也许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我们正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智能的发展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正如杰出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所说:“人们的知识在不断地充实,而人们的智能却徘徊不前。”让我们努力跨前一步,打破那种徘徊不前的局面吧。‎ ‎1. 下列关于生物学家对智能的研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能的物质基础是核酸和蛋白质分子 B. 左右脑掌管的智能相互关联 C. 语言能力是一种独立的智能 D. 智能具有多元性 - 33 -‎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的智能虽多样复杂,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测定。‎ B. 学习和工作出色是因为其语言和逻辑数学能力强。‎ C. 音乐、空间想象、运动等能力是每个人的潜在才华。‎ D. 在人的不同发展时期,智力组合倾向可能会有变化。‎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和孙悟空妇孺皆知,分别将各自的智能发挥到极致。‎ B. 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组合任何时候都被人格外看重。‎ C. 原始社会时期更需要的是运动智能和良好的个人自处能力。‎ D. 从事建筑师的职业不可缺少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数学能力。‎ ‎4.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用智能组合类型评价一个人的智力倾向符合客观实际。‎ B. 材料二阐述了智能的价值,认为从业者要具有并发挥相应的优势智能。‎ C. 两则材料中关于智能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看法一致。‎ D. 两则材料中关于人具有的七种智能形式及在现实中的表现的看法相似。‎ ‎5.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们对逻辑数学和语言智能的重视源于职业和工作的需要。‎ B. 智力组合的分析预测能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智能强项的优势。‎ C. 仔细观察儿童的个性,可以发现其智能的强项及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 D. 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知识与人们的智能发展并不同步。‎ ‎6.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智能的特点,并说明如何开发人的智能。‎ ‎【答案】1. B 2. D 3. B 4. A 5. A ‎ ‎6. 特点:人的智能是极其复杂的,多种多样,目前鉴别出七种;每个人身上七种智能发展不平衡;这七种智能本身无优劣之分;智能随着时间、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开发:勇于打破智能开发的传统做法;分析智能组合倾向,全面评定智能的优项;对于智能上的弱点,发现要早,加强对智能强项的开发。‎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 33 -‎ B项,“相互关联”是错误的。由原文“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尽管人的左脑和右脑的构造无甚差别,但它们各自掌管的智能却显然不同”可知,二者掌管的智能是不同。‎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A项,“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测定”是错误的。由原文“人的智能不像人的身高那样,能一测便知”可知,人的智能并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测定。‎ B项,“因为其语言和逻辑数学能力强”是错误的。由原文“人们通常所说的智能,一般是指语言和逻辑数学这两方面的智能。因为,这两种智能高的人,学习和工作往往比较出色”可知,学习和工作能力出色往往是因为语言和逻辑数学这两方面的智能,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 C项,“每个人的潜在才华”是错误的。由原文“尽管大多数人都具有这七种智能的潜在才华,但表现突出的一般只有二到三种”可知,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七种智能,但这七种智能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大多数人身上都具有七种智能的潜在才华。‎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B项,“任何时候都被人格外看重”是错误的。由原文“在今天的社会上,人们对一个人智力高低的评价,着重于语言和逻辑数学这两方面的才华……但是这种组合的重要性既非绝对,也不是永恒的”可知,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组合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被人格外看重。‎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A项,“符合客观实际”是错误的。由原文“用这种组合类型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倾向,无疑要比传统的智商测验,更接近客观实际”可知,用智能组合类型评价一个人的智力倾向相对于传统的智商测验来说更接近客观实际。‎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 33 -‎ A项,“源于职业和工作的需要”是错误的。由原文“事实上许多职业并不要求人们具有很高的语言和逻辑数学方面的才能;相反,许多工作往往需要人们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运动能力等”可知,现实生活中许多职业和工作并不要求人们具有很高的语言和逻辑数学方面的才能,用逻辑数学和语言智能来测定一个人是一种传统偏见。‎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因而可以说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极其复杂的”“人的智能,目前已鉴别出来的形式有七种”可知,人类智能的特点是极其复杂的,多种多样,目前鉴别出七种。由原文“在每个人身上,这七种智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尽管大多数人都具有这七种智能的潜在才华,但表现突出的一般只有二到三种”可知,人类智能的特点是每个人身上七种智能发展不平衡。由原文“每一种智能都有它独特的重要性,不能扬此而抑彼”“事实表明,这七种智能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可知,人类智能的特点是本身无优劣之分。由原文“在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社会里,一个人要有极好的运动智能,并具有良好的个人自处能力,明了哪些猎物能够单独战胜,哪些需要众人围捕或诱捕。在这一时期,运动和个人自处智能相对来说就重要得多。将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普及,语言交流的作用会相对下降,而个人自处智能的社会作用又会有所增强。这样,个人自处能力的重要性将随之提高。那时,智能组合的重要性将发生新的变化”可知,人类智能的特点是智能随着时间、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由原文“有一种传统偏见,至今仍然抑制着人们智能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例如,考试、招工、晋升,都用逻辑数学和语言智能来测定一个人。这种传统的做法,对人类其他五种形式的智能,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可知,我们在开发人的智能时要勇于打破智能开发的传统做法。由原文“如果我们能够从事长期的观察,定期检查人们对各种事物理解及处理的能力,从而分析出一个人的智能组合倾向,并用现代理论方法来全面评定一个人智能上的强项和弱项,这样就不会再有简单的“聪明”或“愚笨”的提法了”可知,我们在开发人的智能时要全面评定智能的优项。由原文“尽管社会并不需要个人十全十美,但是对于智能上的弱点,发现越早,纠正就越方便,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可知,我们在开发人的智能时,对于智能上的弱点,发现要早,加强对智能强项的开发。‎ 二、本大题共6小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 - 33 -‎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此皆旧史无之。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是时梁兵尽属段凝,京师羸兵不满数千,公得保銮五百人之郓州,以力寡败于中都,而史云将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公之攻德胜也,被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及破南城,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今国家罢兵四十年,一旦元昊反,败军杀将,连四五年,而攻守之计,至今未决。予尝独持用奇取胜之议,而叹边将屡失其机。时人闻予说者,或笑以为狂,或忽若不闻;虽予亦惑,不能自信。及读公《家传》,至于德胜之捷,乃知古之名将必出奇,然后能胜。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奇在速,速在果,此天下伟男子之所为,非拘牵常算⑴之士可到也。每读其传,未尝不想见其人。‎ 后二年,予复来通判州事。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画已百馀年矣,完之,复可百年。然公之不泯者,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而予犹区区如此者,盖其希幕之至焉耳。读其书,尚想乎其人,况得拜其像,识其面目,不忍见其坏也。画既完,因书予所得者于后,而归其人,使藏之。‎ ‎【注释】(1)拘牵常算:思维受束缚,只会按常规来考虑问题。‎ ‎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自经于帝前 经:通“颈”,自杀。‎ - 33 -‎ B. 不能备公之事 备:完备,详尽。‎ C. 期以三日破敌。 期:期望。‎ D. 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 审:详细,周密 ‎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多以谗不见信 以力寡败于中都 B. 求于滑人 颇多于旧史 C. 为宣义军节度使 为御史弹而见废 D. 不知书,其语质 其二同公死节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朝未年,朝臣们因不被皇帝信任,都心怀愤怒而对国事懈怠,军中将领对时局也都抱观望态度,只有王彦章发奋坚持不渝,没有丝毫退缩和懈怠。‎ B. 欧阳修在滑州找到了王彦章的孙子王睿记录的《家传》,内容丰富,甚至记录了宰相敬翔因怒梁末帝不肯用王彦章而欲自杀一事。‎ C. 欧阳修认为,出奇才能制胜,所以他坚持以出奇制胜来反制元昊,即使边防将领屡次失掉机会,他也始终不改自己的主张。‎ D. 欧阳修在通常所说的铁枪寺找到了王彦章的画像。当时画像损毁严重,他赶紧安排工匠进行修复保全,因担心画像失真,而没有在上面增加内容。‎ ‎10.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 ‎11. 请用两个词语概括王彦章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A 9. C ‎ ‎10. 士人不幸出生在这个时代,能保持自身不受污染,终生重视名节的实在太少了! ‎ ‎11. 王彦章其人的性格特点忠贞勇武、用兵巧妙、(或谨言慎行、有大节)。‎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 C项,“期以三日破敌”的意思是,约定在三天之内破敌。其中“期”,译为“约定”。‎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 - 33 -‎ A项,“以”:介词,因为。‎ B项,“于”:介词,向;介词,比。‎ C项,“为”:动词,担任;介词,被。‎ D项,“其”:代词,他的;代词,其中。‎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项,“他也始终不改自己的主张”错,原文,“予尝独持用奇取胜之议,而叹边将屡失其机。时人闻予说者,或笑以为狂,或忽若不闻;虽予亦惑,不能自信”。由此可见:欧阳修独自坚持出奇制胜的建议,后来人们嘲笑、反对,以致自己也感到困惑。‎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本题得分点是:乎,在;污,使动,使……污染;全,保全、保持;“鲜”,少。‎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 本题,“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概括为“忠信”“勇武”。“予独持用奇取胜之议”概括为“有勇有谋”;“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概括为“武艺高超”;“奇在速,速在果”概括为“行事果断”。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太师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在后梁任过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殉国,葬在郑州管城。晋天福二年,才赠太师称号。‎ - 33 -‎ 在后梁,他以智勇双全闻名。到了梁朝末年,小人赵岩等专权,梁的大臣老将多因谗言不被皇帝信任,都心怀愤怒而对国事懈怠。而梁朝也因此完全失去了河北之地。大势已去,军中将领对时局都抱观望态度,只有彦章发奋坚持不渝,没有丝毫退缩懈怠,报国之志虽未成功,但终于以死尽忠。彦章已去,梁也随即灭亡了,可悲啊!‎ 五代从开始到结束,才五十四年,却更换了十三位国君,五次改朝换代,八姓先后掌握政权。士人不幸出生在这个时代,能保持自身不受污染,终生重视名节的实在太少了!彦章本来是一个带兵打仗的武夫,不懂文化,言语质朴,平生经常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他的义烈勇敢、忠诚守信都是出自他的天性。我编写《五代史》,曾怀有扬善贬恶的意图,写到彦章的传记,深为他的经历感愤叹息,可惜旧五代史残缺简略,不能详细记载他的事迹。‎ 康定元年,我因担任节度判官来到滑州,向滑州人寻求有关彦章的材料,终于找到彦章的孙子王睿所记录的《家传》,内容比旧史丰富,其中记得胜之战尤其详细。《家传》又提到梁朝宰相敬翔因恼怒梁末帝不肯起用彦章,想在末帝面前自杀。还提到彦章因为用朝笏在地上指画山川形势,被御史弹劾。又说彦章五个儿子,有两个与其一道殉节。这些都是旧史没有的。又说彦章在滑州时,因为谗言自己回到京城,但是旧史说是皇帝召他进京。这时梁军都归段凝节制,留在京城的兵力不到千人,彦章只得保卫着皇帝等500人到了郓州,因为兵力不足在中都失败了,而旧史说他率领五千人去郓州的,也是不对的。彦章进攻得胜城的时候,在接受皇帝军令时,保证在三天之内破敌。后梁的将相们听到这样的话都在暗暗发笑。等到攻破得胜城南门的时候,果然只有三天。‎ 现在我们宋朝有四十年没打过仗了,一朝元昊反叛,便打败我们的军队,杀死我们的将领,接连四五年如此,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制定出攻守的策略。我曾独自坚持出奇制胜的建议,但遗憾边防将领屡次失掉机会。同时人们在听到我的说法时,有人笑我狂妄,有人根本不予理睬。就是我自己也感到迷惘,不敢确定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等到读了王彦章家传,看到德胜大捷,才知道古来名将,必定是出奇才能制胜。不过,不能周密计划的人便难于出奇,并且出奇要迅速果断,这才是天下伟人的举动,不是那些被常规所束缚的人能办得到的。我每次读他的家传,总是想象王彦章的模样。‎ 两年后,我又来到滑州做通判。今年正月,经过百姓通常所说的铁枪寺前,又找到并拜谒了王彦章的画像。因时间久远,画像已有磨损,王公画像只能隐约可见。赶紧安排工匠修复保全画像,但不敢在上面增加内容,担心使画像失真。王彦章善使铁枪,当时的人称他“王铁枪”,他虽然离世已有百年,现在人们还在用铁枪作为庙名,连小孩都知道王铁枪是一位良将。我之所以留心这幅画像的原因,只是由于钦佩到了极点。读他的书,尚且想象他的模样,何况得以拜谒他的画像,看到了他的模样呢?所以不忍心看到画像的损坏。画像修好之后,便在背后写下了我的感受,然后送给原主,让他好好保存。‎ - 33 -‎ ‎(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学习的见解:‎ ‎①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②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③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请概括这些见解的主要内容,并从中选择一则,联系现实或阅读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第一问 ‎①对比谈了古人和今人学习的不同目的。‎ ‎②学习知识,要有热爱、勤勉的态度。‎ ‎③知识渊博,志向坚定,好问好思,就是仁德。‎ 第二问示例: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孔子这里讲的是古今学者学习的目的。古之学者勤学苦修是真诚地为了提高自己,寻求个人道德境界的超越。而后来的学者只是为了装点门面给人看,将学问作为邀名买利的工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评价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 首先概括三则材料的作用内容。‎ 材料①说的是学习目的,“古之学者为己”意思是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此则材料对比谈了古人和今人学习的不同目的。‎ 材料②说的是学习态度,“好古”意思是喜好古代文化,强调的是兴趣和爱好;“敏以求之”意思是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强调的是勤勉的态度。‎ 材料③说的是学习途径和方法,“博学而笃志”强调的是知识渊博,志向坚定;“切问而近思”强调的是好问好思。做到这些,就是仁德了。‎ 联系现实或阅读经验谈理解,这种题型首先明确选择一则材料,概括材料的观点,再结合现实或阅读经验分析这一观点。如选择材料①,侧重分析古今学习目的的不同;选择材料②,侧重分析学习态度对一个人学习效果的影响;选择材料③,侧重分析成就一个人的学习品德需要怎样来做。本题属于探究题型,考生只要弄懂作者的观点与情感,然后联系实际并结合自己平时的体验,谈谈自己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注意观点明确,分析深入。‎ - 33 -‎ ‎【点睛】主观概括型筛选信息题的解题步骤可以概括为:明确概括要求——划定信息筛选的范围——按要求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 ‎1.明确概括要求。要对题干要求进行适当的分解,明确信息筛选的目标、答题的范围。‎ ‎2.划定信息筛选的范围。根据题干要求的提示和原文的思路层次,划定信息筛选的范围,切记宁多勿漏。‎ ‎3.按要求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提取”,就是根据筛选的目标,从原文中提取出相关内容;“概括”就是用简练的语言对提取出的内容进行压缩提炼。‎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 ‎②孔子说:“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③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笃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常常思考眼前的事,仁就在这中间了。”‎ 三、本大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 王昌龄 胡瓶落膊紫薄汗(1),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1)胡瓶:西域出产的一种储水器。紫薄汗:健马名。‎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将领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 B. 次句暗示将领时刻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 C. 后两句写出了将军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D.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14. 古诗常用“楼兰”泛指敌人,这是借代的运用,它能使诗歌形象突出、特点鲜明。下面没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33 -‎ C.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D.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5.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诗,分析两首《从军行》所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从军行 / 王昌龄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答案】13. D 14. B ‎ ‎15. 同:都通过对边塞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 异:第一首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强大与军力的自信与自豪之情。第二首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爱护,以及对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同情。‎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 D项,“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赏析错误。这首诗塑造了一位急切想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将军形象。首句描绘这位将军的战士装束和勇武雄姿,次句通过对边塞荒凉景象的描写暗示出将军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的心情,最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军队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通过分析可知,这首诗没有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之意。‎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 A项,句意为“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这里用“孤帆”代指“行舟”,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B项,句意为“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这里没有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C项,句意为“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这里“管弦”代指“音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项,句意为“刘裕统帅大军北伐,横扫敌兵如猛虎下山,气吞强虏”。这里以“金戈铁马”代指“军队”,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 33 -‎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对比鉴赏能力。‎ 第一首: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威风凛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军队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 第二首: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诗的一、二句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三、四句写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的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云沙”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日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通过分析对比可以看出,这两首诗的共同之处体现在作者都是通过对边塞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边关将士英勇无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不同之处是:第一首通过对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第二首则是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的尸骨运回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以及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16.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伟人毛泽东,境界高远,笔下尽显万丈豪情。“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道出古时多少怀才不遇之人的心声。‎ ‎(3)有同学将《劝学》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做成书签,每天警示自己:广泛学习、深入反思来提升智慧、校正行为。‎ ‎(4)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肯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从师。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_____,__”。‎ - 33 -‎ ‎【答案】 (1). 鹰击长空 (2). 鱼翔浅底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 使我不得开心颜 (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 三人行 (8). (则)必有我师(焉)‎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具体分析,题干要求“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1)注意“鱼翔浅底”中“浅”的写法,“浅底”是“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考生理解字意后就不会写错了。(2)注意语意的提醒:一是“两句”,二是“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道出古时多少怀才不遇之人的心声”,此题实际上考这首诗的主旨句,在写法上,要注意“事”的写法。(3)首先注意题干中“每天警示自己:广泛学习、深入反思来提升智慧、校正行为”的提示,其次,在写时要注意几个字的写法,如“省”是反省之意,“知”是一通假字,背诵时读通假字的音,但默写时要写原字。另外,“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矣”字也容易写错。(4)首先注意语意的提示“尊师重道,只要肯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从师”,其次注意题干的提醒“用古诗文名句”,这就意味着“(则)必有我师(焉)”“必有我师”都可。古诗文默写考查的就是考生不添字、漏字、改字的能力。考生要不折不扣地做到精准背诵,精准书写。‎ 四、本大题共5小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嘉峪关,海子里的城 ‎①是风,从祁连的山壁上吹落来的?还带着月氏族人西奔的足印!墨玉托着黑绿色的头颅思考,浅绿浅白的翠玉石挺着个长满鱼子的大肚子游动,鹅蛋样的粉色石上燕子在飞……这满滩的石,透着千年雪水的清凉。我把它们抱在怀里,握在手里,哪一个都舍不得放下。‎ ‎②闯入这片石头海子时,一种震惊让我呆立良久。在这个叫嘉峪关的城市生活多年,第一次看到这片石海,一片辽阔得让我绝望的石海,绵延几公里,我怎么走也走不到尽头。在我的眼里,每一颗窝在沙里的石头,都刻着水浸泡过的纹络,都溢着一股水汽。看着它们,我仿佛能感觉到每一颗石头的重量,我虽然无法与它们交流,但我相信它们都和我一样,有语言,有感情,会在月光下张大毛孔呼吸。‎ - 33 -‎ ‎③铺满石头的河滩,像一幅石头画,展卷而下,铺向下游灯光很近很亮的酒泉。这片河滩的真实名字叫讨赖河,我站立的地方是它原始而真实的模样,它的上游已变成了彩虹桥下的飘带河,夜幕下的河上霓虹闪烁,水幕电影里放着张骞骑着骆驼出使西域的情景剧……‎ ‎④我光着脚丫,在石海里朝着祁连山的方向走,仿佛伸伸手就能抓到一把祁连山上的雪粒,可是我走到脚板起泡,血红血红的,结果发现还在原地打转转。绝望的我只好将手里的石头放回到石滩里,放回到它们生存的海里。我看见它们像一只只游动的鱼,张着细小的毛孔,畅快地呼吸,蓬勃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样子。原来,那些青绿的麦地边、没膝的草丛中和花池肥沃的土里,冷不丁冒出的石头,也是这个样子,墨绿墨绿的。我们生活里的田野、湖泊、公园甚至楼群,都是从这样的石海里生长起来的啊!‎ ‎⑤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仿佛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夕阳隐去,一轮李白笔下唐朝的圆月,浮上白雾茫茫的祁连山顶,泻下一海银光。天地苍茫间,月光里的河水,仿佛一条条缀着细碎银片的青灰绸带,徐徐东去,静默无声,而那滔滔的水声,似乎与水的流动无关,在暗静处不住地回响,像霍去病驱逐匈奴飞奔的马队,轰轰隆隆,飞奔而来,又飞奔而去。海走了,石头记得它们。这片记得边塞诗人们且歌且行身影的石海,这片记得西域的驿使和旅人歇脚打尖情景的石海,这片记得李陵将军厮杀与征战血泪的石海,终归旷寂为无声的戈壁,旷寂为沧海桑田、千山万水后一缕花开的声音,一粒风中的鸟鸣,一个静默的骆驼一样向着太阳静卧的姿势。但我相信,亿万年之前这里一定是海,这些亿万年前被海水漂洗过的石头,还记得海的旷放和辽远。‎ ‎⑥我坐在石头中间,远处看风景的人看我,我就坐成了一枚与祁连对望的石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从这片石海里吹过的长风,将罗布泊的沙粒吹成柔软的丝绸,长驱几万里,去触摸尖顶的金字塔折射在尼罗河上的灿灿金光,沾上沙粒的古希腊神话、古罗马传奇和西欧古典的哲学,也都披上了一层缎面一样的绒光,咝啦润手,柔滑光亮,像《天方夜谭》里的维度,以丝绸的质地,顺着这条天路般的走廊向东飘拂而来,让沾满砾石的边塞诗铿锵有力。于是,这片被西域神话和哲学思维吹拂过的石海,罩上了一层圣洁的韵致。以至于那些散落在城市角角落落石馆里的石头,那些摆上雄关人家办公桌、木书架上的石头,都呈现出哲人沉思的模样。天赖石韵,给这座城市打上了石头坚韧的底色。‎ ‎⑦往远了说,这座叫嘉峪关的城市,是从石头海子里生长起来的。‎ ‎⑧在那些出关人的眼里,这片海子是一个永远敞开的怀抱;而对于入关的人,这片叫嘉峪关的海子啊,又是一个可以与炊烟和鸟儿一同栖居的村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的“轮台”和“走马川”是石韵的,在那些石韵流长的边塞诗的意境里,我看见,卢纶落满弓刀的“大雪”,在那个追逐单于的夜里纷纷扬扬。‎ ‎(取材于胡美英同题散文)‎ - 33 -‎ ‎17. 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A. 我仿佛能感觉到每一颗石头的重量 B. 仿佛伸伸手就能抓到一把祁连山上的雪粒 C. 仿佛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 D. 仿佛一条条缀着细碎银片的青灰绸带 ‎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写生活在嘉峪关多年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一片石海所带给自己的震撼和感受。‎ B. 文章通过“铺满石头的河滩,像一幅石头画”,着重表现海子的美,并由此联想到出使西域的张骞。‎ C. “我”在石海里行走,深情缅怀了李白、霍去病、李陵等英雄人物,目的是赞美了嘉峪关的宁静优美。‎ D. 文章以“我”行走在这座海子里的城的所见所感所思为线索,表达了希望嘉峪关重现“丝绸之路”盛况的主题。‎ ‎19. 全文主要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20. 试探究第⑧段划线句的意蕴。‎ ‎【答案】17. D 18. C ‎ ‎19. 四个画面:一是铺满各种石头的河滩;二是“明月出天山,茫云海”的海子夜景;三是想象中“霍去病驱逐匈奴马队”的情景和“边塞诗人们且歌且行的身影”,以及“西域的驿使和旅人歇脚打尖情景”;四是嘉峪关前、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繁忙的交流情景。前两个画面是实景,后两个画面是虚景。由此可知,作者是按照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的方法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 ‎ ‎20. 运用比喻手法,把嘉峪关这片海子比作人敞开的怀抱和随时能供人栖息的村庄,表明嘉峪关既有迎接远方客人的热情和胸怀,又有让人感到温暖的诚意,表达了作者对嘉峪关在新时期重振辉煌的信心和期待。‎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仿佛:①副词,“似乎”,表示不确定判断,主观推测。②动词,“像”,表示比喻关系。③动词,“差不多;类似”,表示比较关系。‎ ABC三项中“仿佛”都是似乎的意思,表示主观的推测。而D - 33 -‎ 项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仿佛”为动词“好像”的意思,表示一种比喻关系。‎ 故选D。 ‎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C项,“目的是赞美了嘉峪关的宁静优美”是错误的。作者缅怀了李白、霍去病、李陵等英雄人物,目的是赞美石头海子的旷放和辽远。‎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以及对手法的把握能力。‎ 文章第③段写到铺满石头的河滩,像一幅石头画,展卷而下。第⑤段写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情景,特别是那轮圆月以及月光中的河水。第⑤段由月光下的河水想到霍去病驱逐匈奴飞奔的马队和边塞诗人们且歌且行的画面,西域的驿使和旅人歇脚打尖以及李陵将军厮杀与征战情景。第⑥写到自己坐在石头中间和祁连对望所想到的嘉峪关前、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繁忙的交流情景。‎ 前两个画面是作者看到的石海的景象,是实景描写。而后面两个画面是作者通过眼前之景想象出来的情景,是虚景描写。作者围绕石海由眼前的实景写到虚景,层层深入,很好地写出作者行走在这座海子里的城的所见所感。‎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本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海子比喻成敞开的怀抱和栖居的村庄。说到在那些出关人的眼里,海子是一个永远敞开的怀抱,随时欢迎回来,说明海子让人感到温暖。而对于入关的人来说,海子又是一个可以栖居的村庄,说明海子有迎接远方客人的胸怀和热情,同时让人感到温暖。本文的主题就是通过层层深入,通过行走在这座海子里的城的所见所感所思来表达嘉峪关重现盛况的主题,所以本句话也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嘉峪关在新时期重振辉煌的信心和期待。‎ ‎(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 ‎21. 《红楼梦》中作者讲故事的视角是多样的,在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和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林黛玉和刘姥姥眼中的贾府各不相同,请概述她们分别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不一样?‎ ‎【答案】‎ - 33 -‎ 林黛玉看到的:先看到正门“敕造宁国府”,三间兽头大门,再往前走才是一样建制的荣国府,他们只进了西边角门;进府后又看到正面五间正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挂着各色鹦鹉和鸟雀等;在此拜见了贾母、舅母、王熙凤及众姐妹;在拜两个舅舅时,看到了五间正内室——四通八达、轩昂壮丽的“荣禧堂”,而荣禧堂的匾额是皇帝亲赐荣国公贾源的,还看到东郡王爷赐的对联;吃晚饭时被王熙凤拉了坐在贾母身边的左手第一位,她很谦让才敢坐下,吃饭也都小心谨慎地按着贾府规矩,改了自己原来的做法。‎ 黛玉看到这些,因为她是有文化修养的贵族小姐,才能感受到贾府建筑的庄严华贵;因为是贾母的外孙女的特殊身份,才能感受到众人对她的特别关照,浏览了贾府的重要建筑,更领略了贾府的贵族气派。因为寄人篱下的状况,这些都让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慎小心。‎ 刘姥姥看到:她先到了贾府大门的石狮子旁,看到的是满门轿马,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前说笑;在周瑞引领下,先看到王熙凤的住处,猩红毡帘,一阵香扑脸来,满屋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还听到咯当咯当响的、如打面筛罗一样响的、坠着秤砣一样东西的西洋大挂钟;她还误把遍身绫罗、插金戴银的平儿当成了王熙凤。‎ 刘姥姥看到这些,因为她是没有文化的乡村老妪,她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观察贾府的,事事都让她感到新鲜奇特,显得真实可信,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巨大的阶级差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这道题重点考查分析中国名著《红楼梦》中的叙事视角。回答时,要先回答林黛玉眼中的贾府,再回答刘姥姥眼中的贾府,最后分析两人看到的贾府不一样的原因,这要从两人的不同身份、地位、阅历、处境等方面分析。‎ 林黛玉看到的贾府。“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概括为:林黛玉看到的:先看到正门“敕造宁国府”,三间兽头大门,再往前走才是一样建制的荣国府,他们只进了西边角门。‎ ‎“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在此拜见了贾母、舅母、王熙凤及众姐妹。“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概括为:进府后又看到正面五间正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挂着各色鹦鹉和鸟雀等。‎ - 33 -‎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嫡嫉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蛙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墅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酺戕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前拜手书’”概括为:在拜两个舅舅时,看到了五间正内室——四通八达、轩昂壮丽的“荣禧堂”,而荣禧堂的匾额是皇帝亲赐荣国公贾源的,还看到东郡王爷赐的对联。‎ ‎“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是贾母的后院了”“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方是吃的茶”概括为:吃晚饭时被王熙凤拉了坐在贾母身边的左手第一位,她很谦让才敢坐下,吃饭也都小心谨慎地按着贾府规矩,改了自己原来的做法。‎ 分析林黛玉看到的这样的贾府原因:(1)林黛玉的身份是有文化修养的贵族小姐,她才能受到贾府建筑的庄严华贵;(2)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特殊身份,才能感受到众人对她的特别关照,能够浏览贾府的重要建筑,更能领略到贾府的贵族气派。(3)林黛玉寄人篱下的状况,这些都让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慎小心。‎ 再分析刘姥姥看到的贾府。“于是刘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概括为:她先到了贾府大门的石狮子旁,看到的是满门轿马,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前说笑。‎ ‎“上了正房台矶,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才入堂屋”“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 - 33 -‎ 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概括为:周瑞引领下,先看到王熙凤的住处,猩红毡帘,一阵香扑脸来,满屋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还听到咯当咯当响的、如打面筛罗一样响的、坠着秤砣一样东西的西洋大挂钟。‎ ‎“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忽见周瑞家的称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称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了”概括为:她还误把遍身绫罗、插金戴银的平儿当成了王熙凤。‎ 再分析刘姥姥看到这样的贾府原因:(1)刘姥姥是没有文化的乡村老妪;(2)她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观察贾府,她感到新鲜奇特,(3)与黛玉眼中的贾府相比较,刘姥姥眼中的贾府显得更真实可信,让读者体会到阶级差距。‎ 五、本大题共3小题。‎ 语言基础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年的国家最高荣誉颁授是相对特别的一次。这【1】也是首次针对某个突发事件中的杰出贡献者颁出国家最高荣誉。其价值指向性很明显: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 、 、 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防控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正是他们【2】当中的功勋模范代表。将国家最高荣誉及时授予他们,既是对他们【3】个人的表彰,也是国家对为抗疫付出和牺牲的所有个体、群体的肯定,对抗疫精神的守护。“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应该让所有人对此【4】有更真切的体悟。‎ ‎22. 对文中加点词语指代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这”指代“今年的国家最高荣誉颁授”‎ B. 2】“他们”指代“一批杰出人物”‎ C. 【3】“他们”指代“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 D. 【4】“此”指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 ‎2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感染范围最广 防控难度最大 传播速度最快 B. 感染范围最广 传播速度最快 防控难度最大 C. 传播速度最快 感染范围最广 防控难度最大 D. 传播速度最快 防控难度最大 感染范围最广 ‎【答案】22. D 23. C - 33 -‎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D项,“指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错误。结合语句“‘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应该让所有人对此有更真切的体悟”分析,“此”应该指代的是“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 故选D。‎ ‎【2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传播”,广泛散布。“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引起病变,受到传染。“防控”,防范控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此处主要讲新冠肺炎疫情的特点,应该是先讲传播,然后感染,造成防控难度大等。分析选项内容,C项衔接恰当。‎ 故选C。‎ 微写作 ‎24. 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请从《呐喊》里的孔乙己、《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许云峰、《平凡的世界》里的润叶以及《老人与海》里的马诺林中任选一个人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为其画像。要求:描写生动。‎ ‎【答案】(1)孔乙己:孔乙己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靠在曲尺形的柜台旁边,一丛花白而蓬乱的胡子,脸上的皱纹犹如万柄利剑,面颊上常带着伤痕。他排出九文大钱,要了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只要有人问他是否又偷了东西,他就会涨红了脸,似乎想努力争辩一番,却又嗫嚅着觉得词穷;有人问他为何捞不到秀才,他便脸色灰败颓唐,显得十分不安。他悲哀而无助地,以手撑地,喝完了酒,慢慢地、艰难地用手走了出去,消失在喧闹嘈杂的街头。 (2)翠翠:翠翠的皮肤黑黑的,一双眼睛就像黑水晶一样清亮澄澈,她脸上总是透出一股温柔乖巧的神情。她沐浴着自然的雨露,和着自然的节奏生长。她是大自然的女儿,是快乐无忧的天使。她开心的时候会拿着芦管向着河面的一片云烟吹歌,月光柔和,溪面一片白雾。她孤独的时候,爱坐在岩石上,向天空一片云,一颗星凝眸,将心事交给翠山黛水。 (3‎ - 33 -‎ ‎)许云峰:他步履从容地走进质讯室,眉毛微微一挑,眼眸里正直而冷静的光沉毅地向四周一扫。他的额头宽阔,印着几道深深的皱纹;他的脸容清癯,面上是一种旁若无人的、满不在乎的表情。他的嘴唇较厚,此刻紧紧地合着,阔大的嘴角上带着一丝鄙夷的冷笑。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他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 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 本题中,要求在孔乙己、翠翠、许云峰、润叶、马诺林中任选一人为其画像。所谓“画像”,就是要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要具体描写到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等方面,而不是用故事情节来代替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也不能直接给人物“贴标签”,如:孔乙己是一个可怜的人。还要弄清具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述的语言要和人物形象相吻合。‎ 如果选择孔乙己进行画像,就要根据文中对孔乙己的形象描写“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等语句,抓住孔乙己的形象特点,如穿长衫、花白胡子、脸色青白、皱纹和伤痕、盘着两腿等,来综合地为孔乙己画像。‎ ‎25. 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习总书记近日作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让我们意识到了餐饮浪费的严重性和珍惜粮食的必要性,极大增强了我们的勤俭节约意识和危机意识。请以“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为题目,写一份节约粮食的倡议书。要求:引用诗词名言,语言准确得体。‎ ‎【答案】【范文】‎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物质,“民以食为天”。粮食得来辛苦,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我们发现部分同学有浪费粮食的行为,这糟蹋了人类的劳动成果,违背了我们的社会道德。珍惜粮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成为当今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我们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为此,我向全体学生提出以下倡议:‎ ‎ 1、吃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饭菜。 ‎ ‎ 2、在餐厅吃饭时点菜要适量,不要乱点一气。若有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 ‎ - 33 -‎ ‎ 3、吃饭尽量简朴,不要图奢侈。 ‎ ‎ 4、在学校吃早餐,剩下的面包、点心不要扔掉,可以拿回家吃。 ‎ ‎ 同学们,我们要行动起来,自觉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让我们一起努力行动吧!‎ ‎ x校学生会 ‎ ‎2020年x月x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要求写一篇倡议书,为小作文。这里说到了校园食堂中很多同学浪费食物的现象。不仅是在学校,在家中、在社会上浪费现象也时常发生。我们应该倡导一种节约理念。我们可以以个人、班级、校学生会的名义面向全校学生写“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倡议书中要写明倡议的原因、目的,还要分条列出倡议的内容。而且我们要联系国家的具体情况以及同学们浪费粮食的严重情况来谈,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倡议的内容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来谈,要具体。‎ 倡议书是应用文。一定注意格式。要读清楚下面的要求:引用诗词,语言准确得体。‎ ‎26. 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连日来,多地受强降雨影响,出现洪涝灾害。面对灾情各地积极投身抗洪救灾工作中,一个个坚守的身影凝固成感人的画面,一幕幕镜头令人暖心。请为抗洪救灾中的英雄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 ‎【答案】示例 示例一:老天无情人有情,关键时刻看逆行。正是有了这么多无私无畏的逆行英雄们,才是我们战胜洪涝恶魔的坚强保证。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年代也如此,而且永远都如此。所以,我们坚信,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共同努力下,就一定会最终取得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在此,让我们由衷地向所有逆行的英雄们致敬,为他们加油点赞!‎ 示例二:可亲可敬的钢铁长城。谁是最可爱的人?咱们的人民解放军。只要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必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到达最危险的地方,不分昼夜,风餐露宿,行进在帮助老百姓转移的队伍里,冲在狂风暴雨中,睡在坚守的大堤上。……一声令下,哪里最危险就冲往哪里,千军万马,瞬间就可以组成一道牢不可破的抗洪钢铁长城。只要是有他们在,人民就放心安心。只要看到他们奋战洪灾的拼命身影,他们的精神就会让大家深深感动,并由衷地向他们致敬。‎ 示例三:‎ ‎《为你骄傲(抗洪救灾第一线的英雄)》‎ - 33 -‎ 老天无情人有情 关键时刻看逆行 洪水肆虐时你从天而降 那是“爱的迫降”‎ 筑成牢不可破的 抗洪钢铁长城 那是你狂风暴雨中挺直的腰 当你奔赴抗洪救灾的那一刻 榜样的力量,便在我们心中扎了根 你们的汗水温暖了老百姓的心窝窝 一次次让我们的灵魂被洗涤和震撼 为什么我们能岁月静好 只因你们在负洪前行 洪流终将过去 阴霾必将消散 洪魔必将逃遁 神州大地必将阳光普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写作的能力。此题是微写作。‎ 题干要求“请为抗洪救灾中的英雄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注意围绕题目的要求进行写作。一是写作的主体是“抗洪救灾中的英雄”,其中的“英雄”可是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武警部队、消防官兵、海陆空军、火箭军等等;也可是冲锋陷阵的党员干部。二是“抒情”,抒发那些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的英雄们,临危不惧,无私奉献,冲在了抗洪的最前沿的精神。三是注意字数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具体内容要围绕所给材料中提示展开,限定词句“积极投身抗洪救灾”“一个个坚守的身影凝固成感人的画面,一幕幕镜头令人暖心”,若写一首小诗,可选取抗洪救灾的镜头,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情;若写一段抒情文字,可以采用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来写,语言富有文采可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作文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 33 -‎ ‎“90后”“00后”已经成为扛起社会责任大旗的中坚力量,他们用坚守和奉献诠释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当代中国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答案】【范文】‎ 时代青年,不负青春 ‎18年前,当世纪的圣火还在熊熊燃烧时,我们带着一个世纪的企盼呱呱坠地;18年后,当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接过长辈肩上的责任,成为了新时代的新青年。‎ 何为新时代?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全新时代;何为新青年?新青年是在新时代中极具个性却又不乏拼搏与创新精神的年轻一代。‎ 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我们,也要在成长中报效祖国。‎ 青年是民族的脊梁。新时代新青年定当有顽强拼搏之精神。赛场上顽强拼博的女排队员用她们的坚持与勇气,为祖国带来了荣誉;职场上顽强拼搏的“香港罗拉”朱芊佩,用她的坚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与内心的满足;生活中顽强拼搏的95后人大代表徐萍,用自己前汗水换来艺术知识的普及,被你我熟知。青年强,则中国强。在物质生活充足的时代中成长的我们,对精神上的自立自强则更加渴求,一个拥有顽强拼搏精神的民族,是不会落后于他人的。‎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新时代新青年必需要有锐意创新的探索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开发量子通信,为国家信息安全筑起了屏障;美女科学家颜宁攻破膜蛋白课题,以智慧定义美丽;90后青年龚华超让笔记本触摸板变成了九宫格数字小键盘,连扎克伯格都在使用,创造了完完全全由中国人创造的产品。正如法拉第所说,没有谁能预估一个婴儿的将来。而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没有人能预估我们的将来,富于想象的我们,敢于实践的我们,定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愈加强大。‎ - 33 -‎ 吾辈青年定将成为祖国的骄傲,亚运会赛场上捷报一个个传来,无不步振奋人心:孙杨、徐嘉余、苏炳添……他们的成功,成为了中国的骄傲。当世人都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是在乎快乐多于在乎荣誉的时代时,我们用实际证明,我们为国而奋斗的决心从未弱化。习主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的大旗早已传入你我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中成为现实。‎ 宋代大儒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告别幼稚与青涩的我们已经做好了难备,18岁后的青春,定是一段不甘于平凡、拼搏向上的岁月。‎ ‎【解析】‎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的对象是“90后”“00后”,即“青年”,当今时代青年的特征是“已经成为扛起社会责任大旗的中坚力量,他们用坚守和奉献诠释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中,强调了时代青年应当勇担重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因此,学生写作时应将写作对象定位为“青年”,应将写作核心定位在青年的责任、担当、梦想、拼搏、奉献等精神上。‎ ‎【立意】1.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2.青年有梦想,为国勇担当;‎ ‎3.时代青年应以国家发展为重任;‎ ‎4.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需要时代青年承担;‎ ‎5.伟大中国梦,贡献青春,拼搏青春。‎ ‎【结构】开篇将自己定位为时代青年,然后阐释何为新时代,何为新青年。接着指出,青年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希望。因此,时代青年需要锐意进取,需要用于探索,需要报效祖国。最后,以张载名言结尾,呼吁号召时代青年拼搏、奋斗、担当。‎ ‎【素材】1.习近平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前进要奋力,干事要努力。当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习近平强调,青联和学联事业是党的群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联和学联组织一定要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推进自身改革,认真履行自身职能,更好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坚定地跟党走。‎ - 33 -‎ 习近平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帮助和支持广大青年在时代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发光发热,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2就青少年个人成长 力源于知。知识就是力量,要不断更新知识,确保力量持久。更新知识既要读从浩瀚书海中汲取营养,又要在社会实践中收获经验。读书必须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即不甘下流,有识即学问无尽头,有恒指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力源于德。德之根本在于善恶,在于扬善抑恶,要做到善良、除恶。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基层工作中要脚沾泥土、善待弱者、心贴百姓。孝悌是“仁”的基础,要坚持孝悌为先,尊老尽孝。公正是为政之基础,年青人要更好地成长就必须践行公平公正,知行合一才体现力量;力源于勤。曾国藩的“八字经”贯穿了“勤奋、勤勉、勤劳、勤恳、勤快、勤苦、勤俭”,广大青年一定要铭记于心、付诸实践,要把“勤”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勤于学习,勤于工作,勤于律己,脚踏实地,实现梦想;力源于思。要学会站在他人的维度思考问题,让理解更多一些,抱怨更少一些。要学会站在社会的维度思考问题,让奉献更多一些,索取更少一些。要学会站在未来的维度思考问题,让责任更多一些,懒惰更少一些。‎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②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 ‎③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宋史·杨时传》)‎ 请选择一则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做生动有趣的故事改编。‎ 要求:主题积极健康,有思想内涵;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得体;自拟标题。‎ ‎【答案】 例文: 小美星梦 刚刚走出高考考场的小美,右手举着一把蓝面黑里的太阳伞,左手就把答题文具袋投进了近旁的垃圾桶。粉色蕾丝连衣裙的下摆,随着她袅娜的身姿也如水中荷影。爸爸早就在开了空调的车里等她,和很多焦急的家长一样,比赛似的和七月的骄阳较劲,看谁更焦灼。 ‎ - 33 -‎ ‎ “考的怎么样?”爸爸赔笑问道。两天了,这句话憋了两天了,做爸爸的现在才敢说出来,他怕考试期间问了,会影响小美的考试状态。 “不咋样,”小美厌烦的说。之后就再也不吭一声。爸爸只好启动车子,把一瓶雪山冰泉递给他。两人都沉默着,爸爸不敢再说一句话。 小美在心里得意地笑了,看你们还敢逼我!你们可以把我逼进高考考场,但不能逼我答卷,那每科都胡乱做了选择题的卷子,陪端坐瞑目的小美满满的两小时,考场的空调真好,一点不觉得是酷日当头。 爸爸对厌学叛逆的小美一点儿办法都没有。要是她妈妈在就好了,可惜小美一点不觉得妈妈在就有多好。 小美约了几个同学晚上去逛,今晚要嗨到爆。那个董事长的公子给自己献殷勤好久了,他以同学的名义,今晚要请客。他答应小美了,高考一结束,就与家族公司签一个合同,让小美宣传自家产品。先拍一组微视频,在一年内把小美打造成一个网红。 “停车!我要下车!”小美突然喊道。爸爸惊讶地说:“小陈阿姨已经做好饭了,我们全家要庆祝你高中毕业呢!”小美面无表情地说:“你们一家吃吧。”爸爸只好停了车,掏出一沓钱给她,让她自己走了。 曾几何时,小美还是个学业勤奋、乖巧漂亮的孩子。可是上高中以后,她怎么就与爸爸越来越远了呢!怪小陈吗?小陈也是极力讨好小美的。这后妈当得也不轻松。 小美如愿通过某公子与某公司签了合同,也如愿高考落榜了。她如愿拍了若干小视频,但是就是不能火,像极了某些如何捧都不红的小明星。离带货网红差的很远。公司的企划无奈的说,这孩子漂亮是漂亮,但是每次出镜都是全世界欠我的样子和语气,怎么训练都拿不好那个度。不是太做作,就是太放纵,把观众都吓跑了。 某公子去某传媒大学上学了,也不再给小美献殷勤。一年的合同到期,小美只好回那个她很讨厌的家。 一进家门,一大桌丰盛的饭菜已经等在哪里,小弟弟正在听小陈阿姨给他讲“刻舟求剑”的故事,小陈阿姨问小弟弟,那你说为什么他就找不到他的剑呢?小弟弟说,他不懂理,只知道自己信自己,不听别人说……爸爸一看她,就招呼在厨房忙的保姆出来,“小美回来了,咱们一起吃饭。”小美突然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心里默念着:刻舟求剑…… 吃完饭后,小美和爸爸说:爸爸,我想再复读…… 爸爸和小陈阿姨高兴的说,没问题,我们早都这样想的。小弟弟说:姐姐,你回家住吧,我想听姐姐讲故事,妈妈说姐姐讲故事可好听了!小美笑着,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 ‎【解析】‎ - 33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属于材料作文。‎ 一、审题 本题要求从三则材料中选择一则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做生动有趣的故事改编。要求主题积极健康,有思想内涵;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得体;自拟标题。‎ 三则材料分别是后生可畏、刻舟求剑和程门立雪。材料都不陌生,难的是故事新编。道理是老道理,故事却要有时代性。所以要用现代故事讲古老的道理,最好是现实司空见惯的现象。可以批评讽刺,反弹琵琶,也可以正面赞颂。‎ 许多人自以为自己是念过书的,懂理的,但是行为思想却一点不懂理。一边说着后生可畏,一边压制后进;一边嗤笑着刻舟求剑的人愚蠢,自己一边做着类似的蠢事;一边讲着程门立雪的故事,一边做着辱师伤师的坏事。‎ 要注意思想健康、生动有趣,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要求。是写一篇复杂的记叙文的。‎ 二、参考立意 ‎1、后浪 ‎2、弟子不必不如师 你是否做着刻舟求剑的蠢事 高材生的套子 尊师,教师节的主题 尊师,只是个口号 三、素材 ‎1、哔网流行的《奔涌吧,后浪》。很多人正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你们生长在一个无数前辈梦寐以求的时代/一个精神抖擞的时代/一个仓禀足而兴礼仪的时代我/看着你们满怀自豪/你们把传统的变成更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更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更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更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我爱你们的自信/因为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而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爱你们的大气/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生活方式/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因为看着你们/我们就不会疲倦/看着你们在阳光下奔跑的样子/我对自己说/得加油啊/别被这些小年轻轻易超过去/因为你们、小说、电影、音乐中表达的青春不再是忧伤、迷惘、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我们都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如果你们需要我们的祝福、那么奔涌吧/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2020 成长 /五四 后浪 ‎ - 33 -‎ ‎2、习近平尊师重教语录。习近平在校园内边走边看,感慨道:“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惦念着母校,同母校保持着联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富民强,育人为先。”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习近平的心中,教育一直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 ‎3、孔子《论语》相关内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 33 -‎ ‎4、鲁迅《藤野先生》《故事新编》片段。《补天》节选。女娲忽然醒来了。  伊似乎是从梦中惊醒的,然而已经记不清做了什么梦;只是很懊恼,觉得有什么不足,又觉得有什么太多了。煽动的和风,暖暾的将伊的气力吹得弥漫在宇宙里。  伊揉一揉自己的眼睛。  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的眼。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然而伊并不理会谁是下去,和谁是上来。  地上都嫩绿了,便是不很换叶的松柏也显得格外的娇嫩。  桃红和青白色的斗大的杂花,在眼前还分明,到远处可就成为斑斓的烟霭了。  “唉唉,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无聊过!”伊想着,猛然间站立起来了,擎上那非常圆满而精力洋溢的臂膊,向天打一个欠伸,天空便突然失了色,化为神异的肉红,暂时再也辨不出伊所在的处所。  伊在这肉红色的天地间走到海边,全身的曲线都消融在淡玫瑰似的光海里,直到身中央才浓成一段纯白。波涛都惊异,起伏得很有秩序了,然而浪花溅在伊身上。这纯白的影子在海水里动摇,仿佛全体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迸散。但伊自己并没有见,只是不由的跪下一足,伸手掬起带水的软泥来,同时又揉捏几回,便有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小东西在两手里。  “阿,阿!”伊固然以为是自己做的,但也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然而这诧异使伊喜欢,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继续着伊的事业,呼吸吹嘘着,汗混和着……  “Nga! nga!”〔4〕那些小东西可是叫起来了。  “阿,阿!”伊又吃了惊,觉得全身的毛孔中无不有什么东西飞散,于是地上便罩满了乳白色的烟云,伊才定了神,那些小东西也住了口。  “Akon,Agon!”有些东西向伊说。  “阿阿,可爱的宝贝。”伊看定他们,伸出带着泥土的手指去拨他肥白的脸。  “Uvu,Ahaha!”他们笑了。这是伊第一回在天地间看见的笑,于是自己也第一回笑得合不上嘴唇来。  伊一面抚弄他们,一面还是做,被做的都在伊的身边打圈,但他们渐渐的走得远,说得多了,伊也渐渐的懂不得,只觉得耳朵边满是嘈杂的嚷,嚷得颇有些头昏。  伊在长久的欢喜中,早已带着疲乏了。几乎吹完了呼吸,流完了汗,而况又头昏,两眼便蒙胧起来,两颊也渐渐的发了热,自己觉得无所谓了,而且不耐烦。然而伊还是照旧的不歇手,不自觉的只是做。  终于,腰腿的酸痛逼得伊站立起来,倚在一座较为光滑的高山上,仰面一看,满天是鱼鳞样的白云,下面则是黑压压的浓绿。伊自己也不知道怎样,总觉得左右不如意了,便焦躁的伸出手去,信手一拉,拔起一株从山上长到天边的紫藤,一房一房的刚开着大不可言的紫花,伊一挥,那藤便横搭在地面上,遍地散满了半紫半白的花瓣。  伊接着一摆手,紫藤便在泥和水里一翻身,同时也溅出拌着水的泥土来,待到落在地上,就成了许多伊先前做过了一般的小东西,只是大半呆头呆脑,獐头鼠目的有些讨厌。然而伊不暇理会这等事了,单是有趣而且烦躁,夹着恶作剧的将手只是抡,愈抡愈飞速了,那藤便拖泥带水的在地上滚,像一条给沸水烫伤了的赤练蛇。泥点也就暴雨似的从藤身上飞溅开来,还在空中便成了哇哇地啼哭的小东西,爬来爬去的撒得满地。伊近于失神了,更其抡,但是不独腰腿痛,连两条臂膊也都乏了力,伊于是不由的蹲下身子去,将头靠着高山,头发漆黑的搭在山顶上,喘息一回之后,叹一口气,两眼就合上了。紫藤从伊的手里落了下来,也困顿不堪似的懒洋洋的躺在地面上。‎ 四、文章结构 故事新编是记叙文形式。可采用顺序、倒叙、插叙、平叙等结构文章。开头设悬念,结尾有回味。例文采取了顺序、插叙方式编故事,结尾比较有回味。传统的故事结构种类有关故事的结构种类,曾有人作过一些阐述和归纳,大致如下:三段式,这是很典型的一种结构方式,如《三笑》、《三进山城》、《三打祝家庄》、《三封密电》、《三请皮老虎》,等。为什么要"三”而不要其他数字?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为开端,“二为发展,“三"为结局,“三"其实蕴涵了事物发展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如果在一个故事中,仅有“一则显得单薄,缺少发展,没有过程,显得意犹未尽,有了“二",虽有发展,但推进得尚为不够﹔往往是有了“三",方显得曲折有致,变化有度,有头有尾,始成格局。包孕式:这是指在一个大的故事里“套”一个小一些的故事,呈包孕之态。连环式:几个情节呈环状相连,形成—个整体。重复式:在一个故事中对某一情节段落进行若干次的重复,《狼来了》就是这一结构的典型演绎。‎ - 33 -‎ - 3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