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暑假作业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语文上学期暑假作业考试试题

‎【2019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上学期暑假作业考试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 一、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11分)‎ 材料一 ‎“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确实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每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创新。因为危机淘汰了很多落后的,再一次占领市场的时候必须是先进的。正是危机的不断刺激,才有世界经济的波澜壮阔的发展,才有不断地创新。中国不得不创新。如果不创新的话,依然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技术是人家的,中国依然在一个极低的层面加工产品,而且用的是我们自己的原料、资源和环境。这样发展下去是非常被动的,不仅挣不到很大的利润,而且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资源负担会很重,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或者核心应该是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摘编自李义平《中国经济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材料二 27 / 27‎ 制造业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活跃创新的重要力量,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和较快发展对于刚刚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兼之人民币升值、油价和运费提高等因素,“中国制造”赖以依存的低成本优势被严重削弱,中国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应对挑战,一方面,要提高传统产业、成熟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要增加对教育和培训的公共投入,完善在职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制造业产业工人的素质;要鼓励企业开展以技术寻求为目的的逆向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境并购,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 ‎(摘编自李晓华《提高“中国制造”竞争力》)‎ 材料三 品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核心体现,更是企业的生命所在、灵魂所系。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作为一种高度稀缺资源的知名品牌,正为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产值在2010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却寥寥无几。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品牌发展水平虽有提升,但仍与其发展规模和地位不相匹配,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效应并未转化为品牌效应。中国企业更依赖利用大批量生产与批发式销售的商业模式来实现企业财富的增长,凭借增加要素投入和加强成本控制来获取成功,而忽视了通过产品、服务和自身形象的品牌化塑造来提升企业价值。‎ ‎(摘编自张厚明《“中国制造”走“品牌强国”道路》)‎ 27 / 27‎ 材料四 今天,当世人以全新目光打量中国的时候,中国制造的形象也在悄然改变。中国制造正在把优质、精品、创新等关键词刻印在品牌之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做出重要论述。从中,人们可以发现突围破局之路,可以体会中国制造被赋予的新的时代定义。中国制造,当以创新为灵魂,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国制造,当以品质为生命;没有优良品质,制造强国的地位就无法确立。像对待生命一样重视品质,以工匠精神锻造世界品牌,中国制造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中国制造,当以人才为根本,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相比技术的研发、产品的创新,这一过程更加需要定力和耐心,也更加呼唤企业界、教育界和政府部门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摘编自辛识平《习近平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经济危机发生,落后的被淘汰,先进的占领市场,危机的不断刺激促进经济的向前发展。‎ B. 制造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削弱,需要努力提高原有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C. 批量生产、批发式销售,形成规模效应,企业财富增长,因此要强化品牌意识提升价值。‎ 27 / 27‎ D. 推动中国制造、速度、产品向中国创造、质量、品牌转变,促进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 世界经济要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要有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可以刺激创新意识的产生。‎ B. 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就内在而言,就是要重塑新的竞争优势。‎ C. 品牌是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体现,我国工业产品知名品牌少,竞争力不强,国际地位低。‎ D. 将中国建成制造强国,人才是根本,培养人才与研发技术、创新产品不同,需要定力和耐心。‎ E. 习总书记的“三个转变”,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为企业家们突围破局指明了道路。‎ ‎3.请结合材料,谈谈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12分)‎ 有声电影 老舍 27 / 27‎ 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呢。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总算顺当。 ‎ 出发了。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秃更重要。把新衣裳全脱了,分头去找小秃。正在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来找她们。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 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27 / 27‎ 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不能进去。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谁不知道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红眼鬼了。事情便这样解决了。四姨搀着二姥姥,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的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总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好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 27 / 27‎ 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二姥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的后事来。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人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说也奇怪,越是在戏馆电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二姐喊卖瓜子的;说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晚场八点才开呢。”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着?”三舅妈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没听见。”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大家都赞叹不已。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塑造了市井妇女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人物也分别作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外场”人二姐、“特意换上高底鞋”的四姨、“不大出门”的二姥姥。‎ B. 在公共场所电影院观看具有私密性的“电人巨吻”并发狂鼓掌,或是在这一场合大谈家事而心安理得,都是作者眼中当时社会生活的怪现象。‎ C. 小说开头部分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较为完整的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27 / 27‎ D. 小说标题为“有声电影”,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也可指二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有声”的喧哗表现,可谓一语双关。‎ ‎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4分)‎ ‎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5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路嗣恭,京兆三原人。始名剑客,历仕郡县,有能名,累至神乌令,考绩上上,为天下最,以其能,赐名嗣恭。历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关内副元帅郭子仪副使,知朔方节度营田押诸蕃部落等使,嗣恭披荆棘以守之。大将御史中丞孙守亮握重兵,倔强不受制,嗣恭称疾召至,因杀之,威信大行。永泰三年,检校刑部尚书,知省事。大历六年七月,为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使,在官恭恪,善理财赋。贾明观者事北军都虞候刘希暹鱼朝恩诛希暹从坐明观积恶犯众怒时宰相元载受赂遣江南效力魏少游承载意苟容之。及嗣恭代少游,即日杖杀,识者称之。大历八年,岭南将哥舒晃杀节度使吕崇贲反,五岭骚扰,诏加嗣恭兼岭南节度观察使。嗣恭擢流人孟瑶、敬冕,使分其务:瑶主大军,当其冲;冕自间道轻入,招集义勇,得八千人,以挠其心腹。二人皆有全策诡计,出其不意,遂斩晃及诛其同恶万余人,筑为京观。俚洞之宿恶者皆族诛之,五岭削平。拜检校兵部尚书,知省事。嗣恭起于郡县吏,以至大官,皆以恭恪为理著称。及平广州,商舶之徒,多因晃事诛之,嗣恭前后没其家财宝数百万贯,尽入私室,不以贡献。代宗心甚衔之,故嗣恭虽有平方面功,止转检校兵部尚书,无所酬劳。及德宗即位,杨炎受其货,始叙前功,除兵部尚书、东都留守。寻加怀郑汝陕四州、河阳三城节度及东都畿观察使。征至京师卒,时年七十一,废朝一日,赠左仆射。‎ ‎ (选自《旧唐书》)‎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贾明观者/事北军都虞候刘希暹/鱼朝恩诛希暹/从坐/明观积恶犯众怒/时宰相元载受赂/遺江南效力/魏少游承载意苟容之/‎ B.‎ 27 / 27‎ ‎ 贾明观者/事北军都虞候刘希暹/鱼朝恩诛/希暹从坐/明观积恶犯众怒/时宰相元载受赂/遺江南效力/魏少游承载意苟容之/‎ C. 贾明观者/事北军都虞候刘希暹/鱼朝恩诛希暹/从坐/明观积恶犯众怒/时宰相元载受赂/遣江南效力魏少游/承载意苟容之/‎ D. 贾明观者/事北军都虞候刘希暹/鱼朝恩诛/希暹从坐/明观积恶犯众怒/时宰相元载受赂/遣江南效力魏少游/承载意苟容之/‎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古代一般三年一考绩,一般三考决定官员黜退或升进。‎ B. 擢,提升官职,《陈情表》中“过蒙拔擢”一句里即此用法,类似的词还有加、拔、陟等。‎ C. 征,指皇帝征召,官府征召称“辟”。“征辟制”是汉代开始推行的自下而上选拔官吏制度 D. 废朝,停止朝会。封建社会君王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停止朝会,比如有重臣去世等。‎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路嗣恭历仕郡县,政绩卓著。他剑客出身,却能够在政绩考核中得到上上的评价,在天下宫员中取得第一的成绩。‎ B. 路嗣恭忠于职守,有勇有谋。在任上他不畏辛苦,又用计策骗杀大将御史中丞孙守亮,使得自己威信大大地树立起来。‎ C. 路嗣恭为官恭恪,不畏权势。他任职期间虽然大多恭敬谨慎,却仍能冒着触怒宰相的危险,即日杖杀作多端的恶人。‎ D. 路嗣恭贪污财物,施行贿赂。他没收商舶之徒家中的财宝多达数百万贯,并全部中饱私囊,靠贿赂杨炎得以追论前功。‎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瑶主大军,当其冲,冕自间道轻入,招集义勇,得八千人,以挠其心腹。‎ ‎(2)代宗心甚衔之,故嗣恭虽有平方面功,止转检校兵部尚书,无所酬劳。‎ 三、诗歌鉴赏(共9分)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1~12题。‎ ‎ 送王少府归杭州 27 / 27‎ 韩胡 ‎ 归舟一路转青蘋①,更欲随潮向富春②。‎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冏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渔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注:①青蘋,即浮萍。②富春,严子陵隐居之地。严子陵名光,少有高名,与汉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屡征不起,耕于富春山,年八十余卒。‎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 “转”字是首句“诗眼”,指沿着水路曲曲折折迤逦而行,又引起下句。‎ B. 诗人写才子佳人陆机、苏小小,表现此地人才辈出,借此感慨王少府才华不为人知 C. 颈联的“葛花消酒”“栀子赠人”体现了文人才士超尘绝俗、诗酒自适的高雅情怀。‎ D. 尾联诗人与王少府相约再聚杭州,共赏佳句,鼓励王少府多写好诗,早日以诗名世。‎ E. 诗人将青蘋、葛花、栀子、渔浦等清雅之物引入诗歌,使诗歌具有“清空”之风。‎ ‎12.首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四、默写(共10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7 / 27‎ 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①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②_______,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③_______,④_______”,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⑤_______,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⑥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14. 韩愈《师说》中,从职责上,把教师界定为“传道受业解惑也”,而把那些童子之师界定为“⑦ __________”。‎ ‎1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用“⑧ ,⑨ ,⑩ ”三句,描写了石头高耸、浪涛激荡的壮丽景象。‎ 五、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39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世博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建立了各行其是、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的世博金融服务工作机制,统一指导和协调检查世博金融服务工作。‎ B. 双汇的“瘦肉精”有毒生猪肉和在上海发现的“染色馒头”,都曾经堂而皇之地摆在大超市的柜台上,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C. 韩国搜索引擎NHN公司宣布结束与雅虎的搜索交易,从此与其劳燕分飞。‎ D.‎ 27 / 27‎ ‎ 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美国作家海明威经常使用小学词汇,但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可见语言的好坏不在辞藻的华丽,而在于使用得是否得当。‎ B. 半年多来,稀土又成了中美之间一个新的交锋点,无论美国媒体和贸易官员都死盯着中国有关稀土储备和管理的政策不放。‎ C. 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 愚人节期间,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恶作剧,如可以让用户加已故的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为好友等。‎ ‎18.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 中国古典诗词深受俊秀神奇的山水的滋养,其意蕴醉人身心。总想泊舟枫桥,静候寒山寺的钟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我才能找到精神的安放之所。 ‎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当春节回乡探亲,我发现农村打麻将现象蔚然成风,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②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27 / 27‎ ‎③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④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外宣称钓鱼岛国有化,此种危言危行严重伤害中日两国的正常的外交关系。‎ ‎⑥雅安大地震发生后,救援队员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原本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在废墟中救出一个又一个被困群众。‎ A.①②③ B. ②③⑥ C.①⑤⑥ D. ②③④‎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红门开始,我与朋友踏着一级又一级台阶,历尽艰辛,登上泰山极顶,放眼望去,“天无涯兮地无边”,自己显得那么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作为家长要时刻引导孩子做一个言出必行、一言九鼎的人。‎ ‎③《龙的传人》这首歌唱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在海内外中国人中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江河日下。为此,众多专家呼吁要全力保护环境资源,造福后代子孙。‎ ‎⑤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 ‎⑥‎ 27 / 27‎ 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美好的、高尚的力量,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出言讥讽,要么肆意打压,而对负面的信息则摇旗鼓噪,如蚁附膻。‎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⑥‎ ‎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必须以人为本,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 ‎②四川大学研究生曹礼勇赴凉山支教,发起建造三座助学桥,彝族老乡津津乐道他的故事,甚至还给他取了个彝文名字——“的日母牛”。‎ ‎③中国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清闲,他们深入基层,搞调查,做统计……,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有时简直目不暇接了。‎ ‎④作为领军主将,战前要想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全心全意备战,全力以赴战斗,保持狮子搏兔的心态,力争一剑封喉,克敌制胜。‎ ‎⑤金鸡报晓辞旧岁,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人们的企盼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A. ①② B. ④⑤ C. ①④ D. ②⑤‎ ‎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恒大集团工会举办首届职工书画展,公司职工舞文弄墨,共度国庆佳节。‎ ‎②薛刚和李明明认识也有十八年了,但除了见面点点头,寒暄几句,就没有别的,他们之间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③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对于WIFI的需求与日俱增,甚至超过了对电视等的需求,已经高居第二位。‎ 27 / 27‎ ‎④经常适量运动,能使我们体内淤积的废气得以排散,血脉得以流通,人体就不会生病,这个户枢不蠹是一个道理。‎ ‎⑤时下很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对中国茶有偏见,认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宁愿成天抱着咖啡,也不愿意喝茶一口。‎ ‎⑥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A. ②③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23.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诗句的次序打乱了,后面几种排列次序,哪一种最恰当? ‎ ‎①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今逢四海为家日 ③金陵王气黯然收 ④山形依旧枕江流 ‎⑤西晋楼船下益州 ⑥故垒萧萧芦荻秋 ⑦人世几回伤往事 ⑧千寻铁锁沉江底 A. ③⑦①⑧②⑥④⑤ B. 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C. ③⑤①⑧⑦④②⑥ D. ⑤③①⑧④⑦⑥②‎ ‎2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鹏”中的“杜鹃”与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中的“子规”是同一种鸟类。‎ B. 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 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与《孔雀东南飞》“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意思不同。‎ 27 / 27‎ D.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2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古时,“左迁”指的是贬官;《琵琶行》中“行”,是古诗的一种题材。‎ B. 《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D. “社稷”指国家。社,土神。稷,谷神。“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26.下列划线词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是( )‎ ‎①非有能硕茂之也 ②三子者出,曾皙后 ③如会同,端章甫 ④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⑦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⑧雨泽下注 A. ①⑦/②③⑥/④/⑤⑧ B. 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C. 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D. 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2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④却匈奴七百余里 ‎⑤会盟而谋弱秦 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⑧履至尊而制六合 ‎ 27 / 27‎ ‎⑨吾从而师之 ⑩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A. ①/②⑩/③④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⑥⑦⑧⑨/②⑤⑩/③④‎ ‎28.对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而不王者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⑤蟹六跪而二螯 ⑥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⑦人非生而知之者 A. ①②/③⑦/④⑥/⑤ B. ①②/③⑤/④/⑥⑦‎ C. ①②/③⑤/④⑥/⑦ D. ①②/③⑥/④⑤/⑦‎ ‎1.C ‎(C项,“因此要强化品牌意识提升价值”不正确,材料三中说的是“中国企业更依赖利用大批量生产与批发式销售的商业模式来实现企业财富的增长,凭借增加要素投入和加强成本控制来获取成功,而忽视了通过产品、服务和自身形象的品牌化塑造来提升企业价值”,“而忽视了”为转折关系,选项变成因果关系,逻辑关系不当)‎ ‎2.BE ‎(A项,“世界经济要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要有经济危机”有误,选项混淆条件关系,材料一中说“正是危机的不断刺激,才有世界经济的波澜壮阔的发展”,“经济危急”是必要条件,选项变成了充分条件,错在“就必须要有经济危机”。C项,“竞争力不强,国际地位低”‎ 27 / 27‎ 错误,选项信息无中生有。D项,“培养人才与研发技术、创新产品不同,需要定力和耐心”有误,选项曲解文意,材料四中的意思是都需要定力和耐心,而培养人才是“更加需要”)‎ ‎3.①中国制造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②中国制造需要重塑竞争新优势;③中国制造需要提升企业品牌价值;④中国制造需要打造新形象。‎ ‎4.C ‎5.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6.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 27 / 27‎ 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解析】小说类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层级能力。做小说阅读题时,应在读文章时就有意识地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备考时,应鼓励学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4.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作用、主题理解、标题作用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通过对特定背景下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C项,结尾虽然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但不是因为思想转变,他们没有真正了解有声电影,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胡乱作出的评价。‎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的能力。题干“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有很强的指导性,由此可知应该按照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进行概括分析。分别为:没看电影之前,刚刚听说了有声电影之后要去看,到了电影院之后,看完电影之后。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概括人物不同的心理。‎ ‎6.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先引原文,然后分析手法及效果。原文中涉及的手法很多,引用经典语句、排比描写人物情态、夸张、口语化、反语等,都可以让语言诙谐幽默。在指出原文内容之后针对手法进行分析并说出幽默的效果即可。‎ ‎7.B ‎ ‎8.C ‎ 27 / 27‎ ‎9.A ‎10.(1)孟瑶主掌大军扼守要冲,敬冕率精锐从小路突入,招募义勇之士,得到了八千人,来在叛军的心腹之地制造混乱。‎ ‎(2)代宗心里十分怀恨,所以路嗣恭虽然有平定一方的功劳,只是转任检校兵部尚书,并没有其他的酬劳。‎ 参考译文:‎ 路嗣恭,京兆三原人。原名剑客,历任郡县官,享有能干的名声,多次任官到神乌令,政绩考核为上上等,是天下最优异的,因为他善于治理,赐名嗣恭。历任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做过关内副元帅郭子仪副使,担任朔方节度营田押诸蕃部落等使等职,路嗣恭清除荒芜而屯守当地。大将御史中丞孙守亮握有重兵,强悍而不服从约束,嗣恭称病召他来,乘机将他杀掉,因此大树威信。永泰三年,检校刑部尚书,掌管内省事务。大历六年七月,任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使,在位恭敬谨慎,善于管理财赋。有个叫贾明观的人,侍奉北军都虞候刘希暹,鱼朝恩被杀,希暹受牵连而被判罪,贾明观作恶多端激起众怒。当时宰相元载受赂,派贾明观到江南一带效力,魏少游秉承元载的旨意苟且包容了他。等到路嗣恭代替魏少游,当天就将贾明观打死,有识之士都称赞他。‎ 27 / 27‎ ‎ 大历八年,岭南的将领哥舒晃杀掉节度使吕崇贲反叛,五岭一带陷入纷乱,朝廷下诏书加授路嗣恭兼岭南节度观察使之职。嗣恭提拔流人孟瑶、敬冕,让他们分担事务:孟瑶掌管军队,阻挡叛军的交通要道;敬冕从小道轻装进入贼境,招集义勇之士,得到八千人,在叛军的心腹之地制造混乱。这两个人都有周密的策略谋划,做事出其不意,终于杀掉哥舒晃并诛杀了他的同党一万多人,将他们的尸体筑成大冢。俚洞一贯作恶的人都被连族杀掉,平定了五岭的叛乱。拜授他为检校兵部尚书,掌管内省事务。 路嗣恭从郡县吏做起,以至做到大官,都是以谨慎为治而著称。等到平定广州,商舶之徒,很多因哥舒晃的事而被诛杀,路嗣恭先后没收这些人家中的财宝多达数百万贯,并将它们全部归入私室,不把财宝进献给朝廷。代宗心里十分怀恨,所以路嗣恭虽然有平定一方的功劳,只是转任检校兵部尚书,并没有其他的酬劳。等到德宗即位,杨炎收了他的财物,才追论他从前的功劳,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东都留守。不久又加授他为怀郑汝陕四州、河阳三城节度及东都畿观察使。被征召到京城后死去,时年七十一岁,朝廷停止朝会一天,追赠他为左仆射。‎ ‎11.BD ‎(B项,“借此感慨王少府才华不为人知”错,这里一是借此显示杭州人杰地灵,二是将陆机、苏小小引为千古知己。D项,“鼓励王少府多写好诗,早日以诗名世”错,表现高雅情怀,并无让对方追名逐利之意。)‎ ‎12.(1)诗人以“浮萍”比喻人的行踪无定,同时寄寓朋友之情;(2)诗人借“富春”,引入严光这位平揖王侯粪土功名的高人,显示出自己内心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期望。‎ ‎13. ①风萧萧兮易水寒 ②周公吐哺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④使我不得开心颜 ⑤惟江上之清风 ⑥休说鲈鱼堪脍 27 / 27‎ ‎14.⑦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5.⑧乱石穿空 ⑨惊涛拍岸 ⑩卷起千堆雪 ‎16.B ‎【解析】A项,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应改为“各司其职”。B项,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用在此处完全正确。C项,劳燕分飞:用于夫妻、情侣分手离散。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应改为“不胜其烦”。‎ ‎17.D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在华丽后加“与否”。B项,“无论……和……”搭配不当,应把“和”改为“还是”。C项,“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有歧义。‎ ‎18.示例一:总想竹杖芒鞋,回望黄沙道中的夕阳;总想攀登蜀道,倾听子规的啼叫。‎ 示例二:总想登上滕王阁,遥望彭蠡之滨的雁阵;总想驻足杨柳岸,仰看天穹中的残月。‎ ‎19.B 27 / 27‎ ‎【解析】试题分析: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褒义词。感情色彩有误。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使用正确。自惭形秽: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使用正确。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不合语境。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望文生义。鳞次栉比:比喻像鱼鳞和梳齿那样整齐地排列着,这里用来形容瓦房多而密集且分布有序。使用正确。‎ ‎20.D ‎【解析】试题分析:①登高自卑:登高山从底下开始,比喻事情循序进行。句中误用为登上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望文生义。②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重,起决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此处不合语境。③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可用于言论,诗文,歌曲,消息等。使用正确。④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使用正确。⑤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⑥如蚁附膻: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形容许多人纷纷追求某种恶劣的事物或依附有钱有势的人。使用正确。‎ ‎21.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①金买骨,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用在这里使用正确;‎ ‎②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用在这里属搭配不当,“津津乐道”属于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可改为“对他的故事津津乐道”;‎ ‎③目不暇接,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 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看不过来。用在这里属对象误用,可改为“应接不暇”;‎ 27 / 27‎ ‎④狮子搏兔,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来完成。用在这里使用正确;‎ ‎⑤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用在这里属望文生义,可改为“冰消雪融”。‎ ‎22.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舞文弄墨”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结构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在句子中褒贬错用;“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阳春白雪为其反面,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望文生义;“亦步亦趋”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不合语境。‎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3.B 27 / 27‎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七言律诗的相关知识,全诗押ou韵,①③④⑤⑥五句入韵,属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看备选答案,皆首句入韵;再看偶句位置上的诗句是否相押,发现A项中⑦⑧,C项中⑧和D项中⑧⑦②都是不入韵的诗句而处在偶句位置上。这样就可以选出B项。‎ 点睛: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句数和字数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27 / 27‎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24.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对于文化常识要注重平时的积累,B项表述有误,“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25.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从高考来看,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对《师说》中“六艺”的解释不正确。“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26.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题中①⑦形容词使动:使……高大、使……茂盛,使……结实早/②③⑥名词活用为动词:留在后面,穿着礼服,用乳汁喂养/④动词活用为名词:诗篇/⑤⑧名词作状语:亲手,向下。‎ 27 / 27‎ ‎27.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类活用。①为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②为形容词作动词,分别为“变小、变弱”;③④⑤为使动用法,分别为“使之斗”“使之却”“使之弱”;⑥⑦⑧为名词作动词,分别为“做帝王”“游水”“登上”;⑨为意动用法,“以……为师”;⑩为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28.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而”的用法,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用法,都是作为连词来用,只是表示的关系不同,①②表转折;③⑤表并列;④⑥表修饰;⑦表顺承。‎ 27 / 2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