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24探究文本意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24探究文本意蕴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项限时练(二十四) 探究文本意蕴 (建议用时:40 分钟) 一、对点题组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54012133】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 王剑冰 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个秋天,子产死了。 一棵大树的叶子开始下落,像一场庄严的降雪。 整个郑国哭成了一团。远远的还有一个人,哭得声泪俱下:“子产,古之遗爱也。”孔 子一哭,叶子就全落了。 子产执掌郑国政务那么多年,死的时候,儿子连安葬的费用都拿不出。郑国人自发捐献, 男男女女,甚至有的解下身上的首饰。子产的儿子坚决不收,父亲在世时清廉,死后不能为 他抹黑。子产病危嘱托儿子,生不占民财,死不占民地。人们踏着厚厚的叶子,把子产葬于 高高的陉山,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墓没有使用山上美丽的石头,是人们从洧水边带的卵石砌 成。 红红黄黄的叶子纷扬着,旋起的风有些冷。一枚叶子在眼前晃,心内有一种晚来的悲伤。 登上高高的陉山,那里的树该是好高好高了吧。找寻了许久才看到一块子产待的地方。四处 正在开山采石。子产睡的地方没有苍松翠柏,甚至没有一棵大树。一轮夕阳,苍然于山。子 产寂寞了许多年。 郑国所在就是现在的新郑,有水有田的好地方,小麦和大枣都很养人。周围的齐、晋、 秦、楚谁不觊觎?诸侯争霸,使郑国兵连祸结。而国内争权夺利,相互倾轧,陷入可怕的困 境。多年的停滞和衰败后,子产应运而生,支撑危局。那时候,百姓开发的耕地,总是被人 仗着权势掠走,子产先从整顿田制入手。多占者没收,不足者补足,确定各家的土地所有权。 而后改革军赋制度,增加税收,充实军饷,增强国力。接着将一系列法令刻铸于钟鼎,开创 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改革没有一帆风顺的,子产为政,也有人骂,唱着词编派他。子产只当 是落了一身秋风,落多了就抖抖身子。 子产主张国政宽厚仁慈,恩威并施。既以法治国,又施善于民。子产还重视教育,尊重 人才。对于晋、楚强权外交,子产毫不惧让,维护郑国利益和独立的尊严。有这样的一位国 理,且执政了二十六年,可见百姓和国家得到了多么大的实惠。 子产就是一棵蓊郁的大树,让人感到了他的阴凉。我想沿着一枚叶子的纹路走到子产的 内心去,苍远的岁月,他只活了六十来岁。我觉得他活得很充实,他不需要看谁的脸色,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正了一颗良心,什么都不怕。 子产是受郑国的上卿子皮推荐执掌国政的。子产应该感恩呢,子产感恩的方式就是好好 工作,克己奉公。子皮找子产来了,他想让儿子尹何当个邑卿什么的,子产热情地接待了, 但很认真地认为,尹何还年轻,缺乏经验,恐怕难以胜任。答应了就等于毁了国家利益,也 毁了尹何。看到这里,我有些为子产担心,按现在的话说是不识时务。这时我们该感慨子皮 了,子皮听了反而感动了,认为是子产开导了自己,心内忏悔不说,还从这件事看到了子产 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就放心地让子产执掌全国政务。这件事好让人一阵思索。那个时代, 不仅遇到了子产,也可以说还遇到了子皮。 子产曾在溱洧河边走,那时的水比现在的还大还清。后来的人就在溱洧河边修了祠堂, 纪念这位人们爱戴的圣贤。圣贤不是我说的,古人就说“郑国的子产是不出世的圣贤”。 岁月流逝,子产祠建了毁,毁了建,一直持续了多少朝代,溱洧河水总有那祠堂的倒影。 子产祠现在也看不到了,真想到祠中上一炷香啊。在溱洧河边,只能咏诵那些诗篇了,一代 代写的诗篇何其多。诗人一定记住了子产的话:“苟利社稷,死生以之。”那是影响中国的十 三句名言之一,是后世众多名臣的座右铭。王安石改革时就说过类似的话。林则徐则有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以前对子产了解得不够,自然也是宣传得不够,但古人可都知道,且崇敬无比。孔子先 前这样评价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还有人说:“子 产之德过于管仲,即使是诸葛亮,也不过是以管仲、乐毅自况,不敢比拟子产。”更有将子 产奉为“春秋第一人”者,这可是至高赞誉了。 子产又字子美,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叫子美的人,他或许也是因为崇尚子产而起的名字吧。 仰天看一棵树,就看到了子产那个清癯的形象,他有点像杜甫,一点也不高大魁梧,倒有些 善和忧怅。但这样让人感到真切,也感到亲切。 子产没有传下多少文字。子产不需要文字的托举了,他本身就是一篇最好的文章。 (选自《春秋那棵繁茂的树》,有删改) 1.王剑冰说自己的这篇散文在“温润”的同时,还需要些“凌厉”。请结合本文从主 题、语言、技巧等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谈一谈你对“温润”和“凌厉”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本题主要从“温润” 和“凌厉”两个角度探究本文的意蕴,从题干中要求的三个方面选取其二,结合文本内容探 究“温润”和“凌厉”在文本中的表现。 【答案】 ①主题方面的理解:“温润”主要指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怨而不怒,哀而 不伤。因为本文主题更多的是正向赞美和歌颂,表达了对子产的沉痛悼念,对子产的执政智 慧、清廉品行、爱民措施和爱国情怀的崇敬。“凌厉”主要指情感抒发上,本文批判的意味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不重,导致启发性、深刻性不强。比如文章在表达对现代人遗忘了子产和子产身上所体现出 的美好品德的慨叹时,表达对现代人毁坏自然和传统文化景观的悲痛时,情感没有针砭时弊 地强烈释放,并且文章对子产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和深刻的阐释。 ②语言方面的理解:语言运用上遣词造句富有匠心,文章叙述处简洁,抒情处典雅,描 写处细腻;但是规范有余创新不足,少了一点文字本身的奇崛和张力。 ③技巧方面的理解:文章中象征、比喻的艺术手法运用娴熟,深刻精警;但是缺少了一 些实验性的探索,难以给人新颖的阅读体验。(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人生树下 王开岭 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 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 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 称。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 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 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 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 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 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 “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 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 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老人……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 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 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 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 眺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 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 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 鬓厮磨,像丫鬟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 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 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⑩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 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 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 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 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 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 2.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 路人”所蕴含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这个探究题包含两个点: 第一要肯定“亲属”特质,第二要强调“路人”结局。无论亲属还是路人,两个词都是形象 的比喻,在于强调我们没有了树木后的“恶果”,这些“恶果”要立足“自然、我们、亲属、 路人”之间的关系分析,要立足对“我们成了路人”的强调,且这不是我们胡乱臆想的,要 来自于文章的内容,紧扣作者的情感认知。 【答案】 ①没有了树,犹如我们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的伤痛之情;②没有了树, 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疏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③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 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④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 作者的忧思之情。(答出三点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54012134】 谈月亮 茅 盾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曾经有过这么一回事,使得我第一次不信任这月亮。那时我不过六七岁,那时我对于月 亮无爱亦无憎,有一次月夜,我同邻舍的老头子在街上玩。先是我们走,看月亮也跟着走; 随后我们就各人说出他所见的月亮有多么大。“像饭碗口”,是我说的。然而邻家老头子却 说“不对”,他看来是有洗脸盆那样子大。 “你比我矮,自然看去小了呢。”老头子笑嘻嘻地说。 于是我立刻去搬一个凳子来,站上去,一比,跟老头子差不多高了,然而我头顶的月亮 还只有“饭碗口”的大小。我要求老头子抱我起来,我骑在他的肩头,我比他高了,再看看 月亮,还是原来那样的“饭碗口”。 “你骗人哪!”我作势要揪老头儿的小辫子。 “嗯嗯,那是——你爬高了不中用的。年纪大一岁,月亮也大一些,你活到我的年纪, 包你看去有洗脸盆那样大。”老头子还是笑嘻嘻。 于是我相信我自己是完全失败了。在许多事情上都被家里人用一句“你还小哩!”剥夺 了权利的我,于是就感到月亮也那么“欺小”,真是岂有此理。月亮在那时就跟我有了仇。 曾经看见过这么一件事,那时也正是中秋快近,忽然有从“狭的笼”[注]里逃出来的一对 儿,到了我的寓处。大家都是卯角之交,我得尽东道之谊。而且我还得居间办理“善后”。 我依着他们俩铁硬的口气,用我自己的名,写了信给双方的父母,——我的世交前辈,表示 了这件事恐怕已经不能够照“老辈”的意思挽回。信发出的下一天就是所谓“中秋”,早起 还落雨,偏偏晚上是好月亮,一片云也没有。 “我想——昨天那封信太激烈了一点。”女的开口了,依旧望着那冷清清的月亮,眼角 还噙着泪珠。“还是,我想,还是我回家去当面跟爸爸妈妈办交涉,——慢慢儿解决,将来 他跟我爸爸妈妈也有见面之余地。” 我耳朵里轰的响了一声。我不知道什么东西使得这个昨天还是嘴巴铁硬的女人现在忽又 变计。 月亮光照在她脸上,忽然她低了头,手捂住了脸,就像闷在瓮里似的声音说:“我撇不 下妈妈。今天是中秋,往常在家里妈给我……” 我不愿意再听下去。我全都明白了,是这月亮,水样的、猫一样的月光勾起了这位女人 的想家的心,把她变得脆弱些。 从那一次以后,我仿佛懂得一点关于月亮的“哲理”。我觉得我们向来有的一些关于月 亮的文学好像几乎全是幽怨的,恬退隐逸的,或者缥缈游仙的。跟月亮特别有感情的,好像 就是高山里的隐士,深闺里的怨妇,求仙的道士。他们借月亮发了牢骚,又从月亮得到了自 欺的安慰,又从月亮想象出“广寒宫”的缥缈神秘。读几句书的人,平时不知不觉间熏染了 这种月亮的“教育”,临到紧要关头,就会发生影响。 把月亮的“哲理”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也许只有我们中国罢!不但骚人、雅士、美女见 了月亮,便会感发出许多的幽思离愁,扭捏缠绵到不成话;便是喑呜叱咤的马上英雄也被写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成了在月亮的魔光下只有悲凉,只有感伤。这一种“完备”的月亮“教育”会使“狭的笼” 里逃出来的人也触景生情地想到再回去,并且我很怀疑那个邻舍老头子所谓“年纪大一岁, 月亮也大一些”的说头未必是他的信口开河,而也许有什么深厚的月亮的“哲理”根据罢! 从那一次以后,我渐渐觉得月亮可怕。 星夜使你恐怖,但也激发了你的勇气。只有月夜,说是没有光明么?明明有的。然而这 冷凄凄的光既不能使五谷生长,甚至不能晒干衣裳;然而这光够使你看见五个指头却不够辨 别稍远一点的地面的坎坷。你变作“短视”了。你的心上会遮起了一层神秘的迷迷糊糊的苟 安的雾。 人在暴风雨中也许要战栗,但人的精神,不会松懈;人撑着破伞,或者破伞也没有,那 就挺起胸膛,大踏步,咬紧了牙关,冲向那风雨的阵,人在这里,磨炼他的奋斗力量。然而 清淡的月光像一杯安神的药,你在它的魔术下,脚步会自然而然放松了,你说不定会向青草 地下一躺,眯着眼睛望天空,乱麻麻地不知想到哪里去了。 自然界现象对于人的情绪有种种不同的感应,我以为月亮引起的感应多半是消极的。而 把这一点畸形发挥得“透彻”的,恐怕就是我们中国的“月亮文学”。当然也有人并不借月 亮发牢骚,并不从月亮得了自欺的安慰,并不从月亮想象出神秘缥缈的仙境,但这只限于未 尝受过我们的月亮文学影响的“粗人”罢! 我们需要“粗人”眼中的月亮,我又每每这么想。 1934 年中秋后 (原载《申报月刊》第 8 卷第 10 期,有删改) 【注】 “狭的笼”:原为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所作童话的篇名,这里借指封建家庭的 樊笼。 3.有人认为本文“谈月亮”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是“独辟蹊径”,也有人认为是“故 作惊人之语”,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分点作答。首先是对“独辟蹊径”这一观点的理解,那就是不落俗套,言人之所未 言,一个是立意新颖,另一个是角度新颖。然后是对“故作惊人之语”的理解,全文立足现 实,娓娓道来,逐步深入,并非故弄玄虚。深入研读文本,自然会有准确的判断。 【答案】 (示例)本文一反咏月、赏月的旧有文艺腔调,反思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不 落俗套;由“月亮”联系到“月亮文化”,从自然现象延伸到社会文化的批判,由小观大, 确是“独辟蹊径”;本文不为文艺而文艺,着眼现实,“言之有物”,并非“故作惊人之语”。 (言之成理即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二、综合题组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54012135】 沈从文的墓 郭文涟 ①他的墓孤零零地立在半山腰上。四周是青青挺拔的翠竹,一阵清凉和煦的山风吹来, 便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②这个墓地,便是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的墓地。 ③那天我们乘船游览了沱江,已是临近傍晚,想着明天一大早就要离开凤凰古城,所以 下了船便径直往沈从文先生的墓地奔去。 ④墓地极为朴素。完全出乎我的想象。我们一个个都惊呆了,这哪里是墓啊,既无高高 的坟堆,也无坚硬高大精致的墓碑,就是一座山石,而且这山石似乎就是从附近哪个山崖壁 上凿下来的,不过倒与周围的山色浑然一体,自然贴切,不仔细看,你绝对想不到会有一位 现代文学大师的灵柩埋葬在这里。 ⑤沈从文先生的墓地虽然简陋,甚或有些悲凉,不大气,不漂亮,也不惹人注目,却清 净,与山水自然相融为一体,你不仔细分辨,根本想不到有一个人的灵柩悄然地安埋在这里。 而且稍稍知道一些沈从文先生身世的我们并没有感到他的孤单和可怜,反倒生出无限崇敬之 情来。 ⑥是的,这里的阳光很透明,这里的山水很透明,这里的空气也很透明。或许正因为如 此,沈从文先生才有了一双透明的眼睛,可以使他透过烟尘云雾望见千年不变的岁月时空, 他在那浪漫抒情而又有些忧郁的文字里感受着、珍惜着生命的阳光。所以当沈从文走出沱江、 走出凤凰古城、走出湘西大地的时候,他的文字一直带有湘西的风味,那便是如沱江水一般 清澈柔美、瑰丽而又浪漫的山水风情,像遗珠一样在黯淡的夜空熠熠闪烁,还有那种自然而 又富有音乐般快慢相宜的节奏,更能引起你的身心跳荡起莫大的快意。他对家乡的热爱是已 渗透进骨髓中的爱,所以他能用笔如诗如画地把一个神话般的湘西绘声绘色地展现在世人面 前。 ⑦当然,他也是深深懂得寂寞安静的生活与智慧间的关系的,也是深深懂得人的悲哀和 苦痛的,更深知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所以当他知道,他那与沱江水一般明净美丽的文 字不再受欢迎的时候,他便悄然退出文坛,销声匿迹,不再写富有山水人情瑰丽而又浪漫的 文字,而是去做一向不被人重视的服饰研究,并几十年如一日,终填补了国人一方空白。而 当政治上的烟云消散殆尽,雨过天晴,他的那些书那些文字仍然像闪烁的灯光一样,照亮着 一方黑暗天空,温暖着一群群学子的心灵。凡是接触到他的文字的人,心都会被温暖起来, 神往着他笔下的湘西山水风光,神往着清悠悠的沱江水,神往着那高高的吊脚楼和那被毛毛 细雨笼罩着的凤凰古城。而那些紧跟时代潮流写出绚丽多彩文字而风靡一时、辉煌一时的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便在雨过天晴的日子里,销声匿迹,不再被人提起,也不再被人记起,真不知被云雾裹挟到 哪里去了,即使逝去时修建了那样显赫漂亮的坟茔和墓碑,也没有几个人去拜访,冷清、孤 单,被遗忘在阴暗潮湿的角落。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呢? ⑧有的人死去,那是真正的死去了;而有的人虽已死去,但灵魂已存活在众多人的心里。 ⑨从沈从文墓地归来,黑絮一般的夜色罩着沱江,罩着凤凰古城。沱江两岸的灯光星星 点点地从吊脚楼一扇一扇的窗棂里闪烁出来。我们一路上都不言语。依然在想着沈从文的墓, 心里似乎涌来感伤的潮水,但想着他的墓地,四周是青青挺拔的翠竹,一阵清凉和煦的山风 吹来,便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心里又稍稍有些安慰。想,这样的墓地或许是现代中国最美 的墓地了吧。 ⑩这时,黑黝黝的沱江江面上,倒映着五彩石一般的灯光,灯光拉着长长的光晕,像是 一条条鱼尾,在江面上微微荡漾着,一时间,那种盈满心中已久又一时无以叙说的悲怆慨叹 都已释然,与这温情脉脉的沱江一起不舍昼夜地流向远方。 (有删改) 4.沈从文的墓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 先找出答题区间,即文章前五段;再找出关键语句:“他的墓孤零零地立在 半山腰上”“四周是青青挺拔的翠竹”“墓地极为朴素”“虽然简陋”“却清净,与山水自 然相融为一体”;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整合出答案。 【答案】 ①朴素、简陋、孤单:整个墓就是一座山石,孤零零地立在半山腰上,既无 高高的坟堆,也无坚硬高大精致的墓碑。②周围环境清净、幽美:与山水自然相融为一体, 四周是青青挺拔的翠竹。 5.为什么说“这样的墓地或许是现代中国最美的墓地了吧”? 【解析】 解答此题,要从“最美的墓地”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入手分析。表层意义: 墓地周围的环境美。深层意义:墓中埋葬的是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朴素的墓地体现了沈从 文先生淡泊名利的人格美,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答案】 ①墓地四周是青青挺拔的翠竹,环境清净,给人以美感;②墓中埋葬着一位 淡泊名利的现代文学大师;③朴素的墓地深深地打上了沈从文高尚人格的印迹,给人一种不 同寻常的精神力量。 6.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1)凡是接触到他的文字的人,心都会被温暖起来。 (2)而有的人虽已死去,但灵魂已存活在众多人的心里。 【解析】 理解句子的含意,要注意联系具体的语境。(1)句中,“接触到他的文字”指 阅读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心都会被温暖起来”,从下文看,应该是被“他笔下的湘西山水 风光”和“那高高的吊脚楼和那被毛毛细雨笼罩着的凤凰古城”感染。 (2)句中,从上文看,“有的人”应指沈从文这类人,虽然其人已离世,但他的作品给人 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的人格魅力仍留存在人们心中,因而“灵魂已存活在众多人的 心里”。 【答案】 (1)凡是阅读过沈从文文学作品的人,都被他笔下那美丽的湘西山水风光和 风土人情感染,从中感受到温暖。 (2)虽然像沈从文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离世了,但他的作品和他高尚的精神永远存活在人 们心中,给人巨大的精神力量。 7.请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 【解析】 作答本题,要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文章前五段介绍沈从文墓地的特点,突出 其墓地朴素、简陋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叹。第六、七两段主要写沈从文的成就及他淡泊 名利的人生态度,又将他与社会上一些追名逐利之辈进行对比,从中不难体会作者的情感。 文中穿插了对沱江风光等的描写,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答案】 对沈从文墓地朴素、简陋的感叹;对美丽的沱江自然风光和湘西风土民情的 赞美;对沈从文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和服饰研究成果的崇敬;对沈从文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的 景仰;对那些追随时代潮流、追逐功名利禄者的鄙视。(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