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明实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大考 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的传统性 俞平伯 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如二十三回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以后《西厢记》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本书引用共六七次之多,而且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儿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 《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原合十二月,二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阔,说法略异,观念全同。而且,这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孙猴子的耳朵里呵。 《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瓶梅》来。又秦可卿棺殓一节,几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壶奥”。 第29页 / 共29页 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不仅此也,它还继承了更远的文学传統,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回,宝玉摹拟《庄子﹒箧篇》——这些都不必细说。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全书。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 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芙蓉诔》来说明。这篇诔文,引用《离骚》《楚辞》最多。其中更饶趣味的一条是:宝玉在这篇诔文里,把他的意中人晴雯比作“鲧”——宝玉说晴雯 “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作者原注说:“鲧刚直自命,舜殛于羽山。《离骚》曰,鲧直以亡身兮,终然天乎羽之野”。这是特识、特笔。拿自古相传“四凶”之一的“鲧”,来比晴雯这样美人儿,够古怪的:所以后来有人把这句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以为用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妥当得多了,而不知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赏识这“直”的“鲧”本是屈原的创见;《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这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非但文字沿袭而已。 如上所举,《红楼梦》古代渊源之深厚且广泛,已可略见一斑。自然,它不是东拼西凑,抄袭前人之文,乃融合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必须把《红接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若片面地、枝节地只从字句上的痕迹来做比较,依然得不到要领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说明其内容很有吸引力。 B.《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借写顽石开篇,说法略异,观念全同。 C.《红楼梦》笔墨汪洋恣肆,章法奇幻变换,这得益于《庄子》的深刻影响。 D.本文作者俞平伯认为,《红楼梦》用鲧来比晴雯,古怪荒唐,全无道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首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以此统摄全篇,全文内容围绕首段论述。 B.文章引用《红楼梦》与《西厢记》等关联的几例,说明它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 C.文章主要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D.文章分别论述《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史传等文体的关系,最后总结。 第29页 / 共29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脂砚斋评价说《红楼梦》是“《庄子》《离骚》之亚”,这说明脂砚斋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红楼梦》受到《庄子》《离骚》的影响”的观点。 B.如果仔细分析《红楼梦》的文本。我们也将可以找到《红楼梦》受《左传》,《史记》这两部史传文学作品影响的痕迹。 C.本文作者俞平伯虽然没有详引近人关于《金瓶梅》与《红楼梦》关系密切的论述,但对这些论述的基本观点,他还是认可的。 D.《红楼梦》传统性鲜明,说明曹雪芹有深厚的古代文学阅读积累,正是这种鲜明的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我们国家的北斗工程建设用20年走完了其他国家40年走过的历程。”多年来,他们兼承中国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航天“三大精神”,逐渐历练铸造了自己研发制造团队的“北斗精神”,这就是: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现在的北斗三号卫星和北斗二号相比,寿命、信号性能和定位精度明显提高。比如,它搭载的自主研发的高精度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300万年误差只有1秒。而世界独有的混合星座设计,更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最重要的是,北斗三号的所有部件和核心器件已经达到100%国产化,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实际上,北斗工程研发建设队伍,有300多家单位,8万多人员,集中了全国优势科研力量,早已形成“全国一盘棋”,通力协作,攻坚克难的大格局。 第29页 / 共29页 行波管是卫星的重要核心部件,虽然未雨绸缪,经协作攻关已经国产化,但真正要在卫星上使用,仍会承担很大风险,真正决策还需要勇气和担当。在北斗三号去年第一发卫星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蓄电池电压微小误差的小插曲。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说:“不能带着任何疑点上天,那对整个工程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最后还是下决心,坚决要换。 (摘自《焦点访谈》:北斗导航更广更精更强) 材料二: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发布会上表示,北斗除了基本服务体系以外,还有很多特色应用服务体系,共有六类。这六类服务体系是北斗区别于其他导航系统创新应用的特点。 星基增强服务方面,相关技术内容已经写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将为民航、海事、铁路等行业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完好性服务。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方面,将为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动态分米级,静态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满足国土测绘、精准农业、自动驾驶等领域用户高精度服务需求。” 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方面,将继承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能力,用户可以无感知地实现过渡,同时将扩大用户容量、实现终端小型化和低功耗。 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方面,已经发射搭载全球短报文载荷的1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具备提供全球试用服务的能力。 地基增强服务方面,结合交通、测绘、地震、气象、国土等行业监测站网资源,已建成2000多个基准站,形成全国高精度一张网。 国际搜救服务方面,由6颗中国地球轨道(MEO)卫星上搭载中轨搜救载荷,卫星入网后,将与其他全球中轨搜救系统一起,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搜索救援服务。 (捕自中国证券网:北斗有六类特色应用服务体系) 材料三: 当疫情来势汹汹的时候,有许多大国重器挺身而出,各自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发挥着威力。其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早已融入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 第29页 / 共29页 高精测量定位、加速“火雷”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对测量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一要准、二要快、三要快上加快。好在中国天上有了北斗,地面上也开发出了随时接收北斗数据的高精度测量仪,不仅可以省去基站架设的环节,信号也非常好。直接一次性完成了全部测量工作,省下不少时间。 引导无人设备,助力消毒物流。“全国已经有上万架无人机接入千寻位置提供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依托北斗厘米级的导航定位能力,我们能够避免各类因为喷洒不精确带来的安全问题。”千寻位置首席执行官陈金培对记者说,“疫情暴发后我们就发起了这样一个平台,匹配供需双方信息,用无人机帮助政府、社会机构完成巡检、喷洒消毒液等工作,从而减少人员的接触,提高工作效率。 (摘自《人民日报》:疫情防控急“北斗”显威力) 4.下列情况不属于“北斗”系统实用价值的一项是( )(3分) A.“北斗”研发团队同心协力,实现了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为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B.“北斗”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中一张亮眼的名片。 C.“北斗”引导无人设备完成救灾工作,为建筑事业提供精准快速的测量,推动公共事业发展。 D.“北斗”在自动驾驶、短报文通信服务、气象监测等方面有出色表现,是人们生活的得力助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北斗”与其他全球中轨搜救系统一起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搜索救援服务,这是北斗区别于其他导航系统创新应用的特点之一。 B.星基增强服务、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等六个基础服务体系有力地证明了“北斗”系统的先进性。 C.为了助力抗疫工作的高效进行,避免人员接触,千寻位置提供了“北斗”精准定位服务,用无于入人机帮助政府和社会机构进行巡检等工作。 D.北斗三号使用了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时间感更强,北斗卫星因此计时精准,即使是记录人类文明史,误差也不到1秒。 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获得了巨大的成果,请结合材料谈谈具体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第29页 / 共29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回家过年 赵长春 心里的花,带你回家,感受我家乡的文化,看看我的老爹老妈,让他们也看看你这朵美好的花! 德昌高兴地哼着改了的歌词,握着九月的手,车速时急时缓。再翻过前面的岗坡,一路下去,不过二三里地,就可以安全进村了。疫情随时播报,一路上还算顺利,被拦着量了几次体温,都正常。刚才几个发小还高兴地相约,晚上就见,好好喝酒好好说话…… 手机响起。“是我爹,快接。”德昌想让九月多给爹说话,就握好方向盘,把手机递给九月。 “……爹,好。”九月脸色有些红,“哦,德昌说马上过东大岗……,好,好。”九月将手机递回德昌,德昌接了,爹的声音迟疑,“你们下岗后,先停那里,我在那等,还有你妈,你婶……” 没关闭手机,德昌就又冲九月眨眼睛,“几辈子没有当过公公婆婆。爹妈他们出村接咱了,还有大娘,二婶,小妹……”说着,车子下了东岗,往村子方向驶去:心里的花,带你回家…… 岗坡下,爹,妈,远远冲着车子来的方向挥手、摆手。一辆三轮车横在路中央,车把上一张红纸:欢迎回老家,防疫不防人。 停车。七八米远,有道简易限高杆,上横一道标语:疫情紧急,禁止进村!九月张大了嘴巴,德昌也愣住了。看见爹拿着手机冲他示意,德昌拿起了手机,“娃儿,别怪爹,不让你们进村,上头统一规定,防堵肺炎,都这样……” 德昌点点头,看见妈在抹眼泪,就握紧九月的手,“出去一下,叫妈看看你。” 两人出了车,寒风有些凉意。德昌想往前走,妈挥了挥手,“小昌,小月,别往前走了。” 旁边的二婶头一拧,“嫂子,就叫俩孩儿回家怕啥?大过年的,妮儿还是头一回来,又不发烧,自己孩儿们!” 爹往前跨了一大步,“听我的,先不回来。给你们啥都预备好了,米、面、油,就在三轮车上,正准备往东头农场里送。那里给你们收拾了一间房,装了空调……” 第29页 / 共29页 “哥,嫂子!我给你们铺好的床铺,还贴好了对联,大红喜字、福字!”一直拍照的婶家妹子抢了一句话,冲德昌和九月挥挥手,“三轮车,上有饺子馅,炸货,零食,够你们过年的……” 大娘和二婶也赶紧接话头,“九月,真漂亮!给你的红包就在三轮车里,拿好!不准交给德昌……哈哈!” 笑声中,暮色苍茫,妈又擦眼睛,“钥匙就在妈给的红包里。一会儿你们把东西取车上,我们也回家过年。 “爹,妈,姑,姨……”德昌想哭,赶紧拉住九月,鞠躬…… 在大棚里住下,九月竟然有些新鲜,给远在城里的父母报了平安后,与德昌拥在一起。 “不许哭,大过年的,我跟你第一次回家……”德昌抱紧了她,“我对不起你。” “挺好,有意义,绝对难忘!” 正说着,外面隐约有广播的吆喝声:“喂,喂!老少爷儿们,老少爷儿们!听好了,今年有疫情,我说个通知,春节不拜年!” 德昌噗嗤笑了,“听出来没有?咱村的老支书,大喇叭上喊话哩!” “老少爷儿们,今年特殊,不走亲访友,不串门儿。外面回来的,一律先在村东的农场隔离,啥都有,也暖和,管吃管喝……谁也不例外。我家小昌,领着媳妇回来过年,都知道的事儿……刚才,没有进村,就在大棚隔离了。我带头执行纪律,大家放心!” 九月扭头看德昌,“咱爹?村干部?” “可不是咋的?咱爹!老党员,老支书!别拿村官不当干部,关键时候,上面千条线,就靠这根针!”德昌终于舒畅地笑了,“基础打牢,不怕地动山摇,他老说这句话。所以,我是咱班第一个党员,嘿嘿!” “能哩不轻!”九月学了一句方言,拧了一下德昌的耳朵,轻轻地。 德昌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号码。 第29页 / 共29页 “德昌兄弟,不用谢我,你住的是我的农场。我是小猫啊,想不起了?非典那年,我回来,被你爹隔离在那里,当时是咱村的炕烟房。我给他吵架,你向我撂砖头,哈哈,想起来了吧?老支书对,他当年组织党员给我家割麦,渡过难关……今年又有疫情,我收拾了几间房子,万一还有人回来……谢啥呀!都是咱自己的事。不说了,老支书又广播了,硬气!我得给他弄个抖音,宣传一下!”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两次描写德昌哼唱“心里的花,带你回家”,烘托他带媳妇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与后面被“隔离”在农场形成鲜明对比。 B.小说中有两处写到“抗疫”的标语,一则温馨“欢迎回老家”,一则冷峻“禁止进村”,前后相互矛盾,破坏了小说情感的一致性。 C.小说结尾通过小猫的电话,补叙当年“非典”情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表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D.小说叙述德昌第一次带媳妇回家过年却被自己父亲“隔离”的经过,充分表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 8.小说写德昌先是“想哭”后来“噗嗤笑了”“舒畅地笑了”,请结合上全文简要概括德昌心理变化的过程。(6分) 9.“老支书”这一形象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王阮,字南卿,江州人。父彦傅,靖康勤王,有功。阮少好学,尚气节。常自称将种,辞辩奋发,四坐莫能屈。尝谒袁州太守张械,械谓曰:“当今道在武夷,子盍往求之?”阮见朱熹于考亭,熹与语,大说之。登隆兴元年进士第。 时孝宗初即位,欲成高宗①之志,首诏经理建业以图进取,而大臣巽懦幸安,计未决。阮试礼部,对策曰: “临安面湖背海,膏腴沃野,足以休养生聚,其地利于休息。建康 第29页 / 共29页 东南重镇,控制长江,呼吸之间,上下千里,足以唬视吴、楚,其地利于进取。建炎、绍兴间,敌人乘胜长驱直捣,而我师亦甚惫也。上皇遵养时晦,不得与平,乃驻临安,所以为休息计也。已三十年来,阙者全,坏者修,弊者整,废者复,较以曩昔,倍万不侔。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古者立国,必有所恃,谋国之要,必负其所恃之地。秦有函谷,蜀有剑阁,魏有成皋,赵有井陉,燕有飞狐,而吴有长江,皆其所恃以为国也。今东南王气,钟在建业,辍而弗顾,退守幽深之地,如是而曰谋国,果得为善谋乎?且夫战者以地为本,湖山回环,孰与乎龙盘虎踞之雄?胥潮奔猛,孰与乎长江之险?今议者从习吴、越之僻固,而不知秣陵之通达,是犹富人之财,不布于通都大邑,而匣金以守之,愚恐半夜之或失也。傥六飞②顺动,中原在跬步间,况一建康耶?古人有言‘千里之行,起于足下’,人患不为尔。” 知贡举范成大得而读之,叹曰:“是人杰也!” 调南康都昌主簿,以廉声闻,移永州教授。献书阙下,请罢吴、楚牧马之政,而积马于蜀茶马司,以省往来纲驿之费,凡数千言。绍熙中,知濠州,请复曹玮方田,修种世衡射法,日讲守备,与边民亲访北境事宜。终阮在濠,金不敢南侵。其后改知抚州。 韩侂胄宿闻阮名,特命入奏,将诱以美官,夜遣密客诣阮,阮不答。私谓所亲曰“吾闻公卿择士,士亦择公卿。刘歆、柳宗元失身匪人,为万世笑。今政自韩氏出,吾肯出其门哉?”陛对毕,拂衣出关。侂胄闻之大怒,批旨予祠。阮于是归隐庐山,尽弃人间事,从容觞咏而已。朱熹尝惜其才气术略过人,而留滞不偶云。 嘉定元年卒。 (选自《宋史·王阮传》,有删节) [注]①高宗:宋高宗赵构,南宋开国皇帝。②六飞:古代皇帝的车驾六马,疾行如飞,常以此代皇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B.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第29页 / 共29页 C.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D.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君王。这里指北宋靖康之乱时王彦傅曾带兵救援朝廷。 B.建业,地名,今南京。后文中的“建康”“秣陵”也都是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呼。 C.教授,官职名,是地方教育机构的长官,主要负责科举考试、教育内容的设定等事务。 D.陛对,指古代臣子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臣子间相互质询。陛,古代宫殿的台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阮年幼好学,为人喜爱。他曾经拜见袁州太守张械,后又到号亭拜谒朱嘉,朱熹和他交谈后感到非常高兴。 B.王阮为官清廉,勇于变革。他任主簿以清廉闻名,做永州教授时为节省费用而改变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 C.王阮尽忠职守,不忘备战。他担任濠州太守时,每天讲授防御,还亲自探访边境,金人因此不敢向南侵犯。 D.王阮崇尚气节,不畏权贵。他坚持操守,不肯投身韩侂胄门下,以免为后人耻笑,最终归隐庐山,不问世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犹富人之财,不布于通都大邑,而匣金以守之,愚恐半夜之或失也。 (2)韩侂胄宿闻阮名,特命入奏,将诱以美官,夜遣密客诣阮,阮不答。 14.范成大认为王阮是人中豪杰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第29页 / 共29页 春江夕望 卢纶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注:《春江夕望》是卢纶为躲避安史之乱而客居湖南时写的。 15.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上句诗人选取“芳草”这一意象,着一“遍”字,既状摩出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况,又紧扣了题目。 B.首联下句的“莫思归”,写出了作者面对春景喜出望外的情感,“楚客”又含有居住楚地的满意。 C.颔联中“经难人空老”一句高度概括了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有对人生不易而自己已衰老但一事无成的感叹。 D.颈联中的“远”字。既写出了兄弟在空间上相隔的遥远,也写出了因距离的遥远而难叙兄弟情的哀伤。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三)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夸张的手法追忆了赤壁之战中,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挥若定的英雄人物形象。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在浔阳城终年不能欣赏到美丽的音乐。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9页 / 共29页 两句,写出了他慷慨激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它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_____而成,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种类繁多,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 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例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在寝门桃 符板上题写了这副对联,既是相传最早的春联,也是最早的对联。春联就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 联,属于喜庆类。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上下联必须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如四言 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内蕴丰富,吟咏起来琅琅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与我们的语文学习密切相关,例如昆明翠湖海心亭有一副对联: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 ”此联的上联语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联语出李白 的《月下独酌》。多学习这样一些对联,可以使我们 ,学到一些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方法。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演变 内涵 言简意赅 温故知新 B.演化 内涵 言近旨远 温故知新 C.演化 蕴涵言近旨远 推陈岀新 D.演变 蕴涵言简意赅 推陈岀新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写了这副对联,既是相传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 春联。 B.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写的这副对联,既是相传最早的春联,也是最早的 对联。 C.这副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所题的对联,既是相传最早的春联,也是最早的 对联。 D.这副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所题的对联,既是相传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 春联。 第29页 / 共29页 20.文中括号内缺少下联,请补上。(3分) 21.请对下面这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材料进行压缩,要求高度概括,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5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将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2019 年11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22.最近,多地餐饮部门联合发起了“主动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活动。请你为此次倡议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5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在东莞打工17年的湖北农民工吴桂春,所工作的鞋厂因疫情停工。打算返乡的他,最为不舍的是那张东莞图书馆的借书证。他在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道: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不忘记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 读书让吴桂春有了不一样的表达能力,这从他写在留言薄上的话就能看得出来,不但有字面上的流畅,更有字面后的深沉情感。这名农民工与图书馆的故事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东莞人社局在知道这一消息后,决定为其推荐工作,把这位喜欢读书、热爱图书馆与东莞的读者继续留在这个城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请以中学生的身份给吴桂春写一封信。 第29页 / 共29页 (2)请以,读书改变命运,为话题面向本班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3)为倡导大家热爱读书,热爱生活,请以本校团委的名义面向全校同学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近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29页 / 共29页 高明实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大考语文参考答案 (选择题都是每题3分) 1.D 2.A 3.D 【分析】 1.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仔细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要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项曲解文意。从原文看,作者认为用鲧来比晴雯,够古怪,联系后文的“《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的一句看,这是值得肯定的一比,选项说“荒唐,全无道理”是错误的。故选D。 2.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虑论点是否正确、论据的具体运用目的和论证的方法,要逐一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什么关系,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选“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以偏概全。从全文看,文章最终强调“必须把《红接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红楼梦》是传统性与独创性的统一。首段只是全文的第一个分论点,选项理解为统摄全篇的中心论点,这是错误的。故选A。 3.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信息区间,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然后仔细分析。题干要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项以偏概全。从全文看,对文学传统的继承,是《红楼梦》成为巅峰之作的必要条件;作者认为要真正领略其要领,“必须把《红接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说明《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传统性”和“独创性”缺一不可。选项“……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结果”之说错误。故选D。 第29页 / 共29页 4.A 5.D 6.(6分)(1)科研团队秉承“三大精神”铸就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2)自主研发,掌握了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技术的局面。(3)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形成“全国一盘棋”。(4)科研人员勇于担当,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是“北斗”系统研发团队取得的成就,不属于“北斗”系统的实用价值。 故选A。 5.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A项,“提供了”不当,根据原文“中将与其他全球中轨搜救系统一起,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搜索救援服务”分析可知,选项化未然为已然。 B项,“星基增强服务、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等六个基础服务体系”,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北斗除了基本服务体系以外,还有很多特色应用服务体系,共有六类”可知星级增强等六类是特色服务体系; C项,“避免人员接触”错误,根据原文“从而减少人员的接触”可知,选项太过绝对。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本题,提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获得了巨大的成果的具体原因。 结合“多年来,他们兼承中国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航天‘三大精神’,逐渐历练铸造了自己研发制造团队的‘北斗精神’,这就是: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分析可概括出:科研团队秉承“三大精神”铸就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 结合“而世界独有的混合星座设计,更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最重要的是,北斗三号的所有部件和核心器件已经达到100% 第29页 / 共29页 国产化,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分析可概括出:自主研发,掌握了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技术的局面。 结合“实际上,北斗工程研发建设队伍,有300多家单位,8万多人员,集中了全国优势科研力量,早已形成‘全国一盘棋’,通力协作,攻坚克难的大格局”分析可概括出: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形成“全国一盘棋”。 结合“行波管是卫星的重要核心部件,虽然未雨绸缪,经协作攻关已经国产化,但真正要在卫星上使用,仍会承担很大风险,真正决策还需要勇气和担当”分析可概括出:科研人员勇于担当,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7.B 8.(6分)①不能与亲人团聚的失落(失望、凄凉)——②疫情隔不断亲情的感动——③对不住媳妇的愧疚——④身为“老支书”儿子的自豪。 9.(6分)(1)深明大义。当疫情来临的时候,能够理解“抗疫”要求和规定,一切以“抗疫”大局为重。 (2)以身作则。自觉遵守“隔离”相关规定,“带头执行纪律”,不徇私情。 (3)坚持原则。当二婶提出“叫俩孩儿回家”的想法时,老支书坚持把俩孩儿送到农场的大棚里隔离。 (4)担当有为。“非典”时组织党员帮助被隔离的“小猫”一家渡过难关;这次疫情期间,在农场搭建大棚,设置隔离点,打牢“抗疫”基础。 【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第29页 / 共29页 B项,“破坏了小说情感的一致性”分析错误。横在路中的三轮车上的标语“欢迎回老家,防疫不防人”是德昌家人写的欢迎标语,感情复杂,既希望德昌能理解不能进村是因为疫情紧急,又要传达疫情隔不断亲情的家庭温暖;简易限高杆上横的标语“疫情紧急,禁止进村”则是“疫情”紧急情况下对人们的统一规定, 这种规定是刚性的要求,带有强制性。对象不同,语气也不相同,并没用“破坏情感的一致性”。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写德昌先是‘想哭’后来‘噗嗤笑了’‘舒畅地笑了’,请结合上全文简要概括德昌心理变化的过程”,然后梳理小说情节,找到德昌这些表现的情境,结合这些情境来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 小说先写德昌带着媳妇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本来以为亲人到村口接他们,结果到了村口却因为疫情不让他俩进村,要到东头农场里隔离,亲人就在眼前,却无法与亲人相聚,所以他眼中含泪,此时的心情应是失落的;小说接着写妹子、大娘、婶子替他们小夫妻准备的东西,此时他的内心是感动的,疫情只能隔开空间距离,却隔不开亲人之间的情感;小说然后写夫妻二人前往农场,在农场里德昌对妻子说“我对不起你”,这里是对妻子的愧疚,妻子大老远跟他回家,却不能进家门;小说最后写德昌的父亲在大喇叭中喊话,“可不是咋的?咱爹!老党员,老支书!别拿村官不当干部,关键时候,上面千条线,就靠这根针!”“基础打牢,不怕地动山摇,他老说这句话。所以,我是咱班第一个党员,嘿嘿”,由这些话可以看出此时的德昌流露出的是身为老支书儿子的自豪。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老支书’这一形象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然后浏览文本,结合老支书所做的事情和具体的表现来概括其品质。 第29页 / 共29页 如面对儿子和儿媳的归家,“娃儿,别怪爹,不让你们进村,上头统一规定,防堵肺炎,都这样……”这表现出父亲的深明大义,一切以抗疫为重;如当二婶说“嫂子,就叫俩孩儿回家怕啥?大过年的,妮儿还是头一回来,又不发烧,自己孩儿们”,老支书的表现是“听我的,先不回来。给你们啥都预备好了,米、面、油,就在三轮车上,正准备往东头农场里送。那里给你们收拾了一间房,装了空调”,这说明老支书做事坚持原则,绝不徇私;如老支书的喊话“老少爷儿们,今年特殊,不走亲访友,不串门儿。外面回来的,一律先在村东的农场隔离,啥都有,也暖和,管吃管喝……谁也不例外。我家小昌,领着媳妇回来过年,都知道的事儿……刚才,没有进村,就在大棚隔离了。我带头执行纪律,大家放心”,这表现出老支书的以身作则;如小猫所说的话“非典那年,我回来,被你爹隔离在那里,当时是咱村的炕烟房。我给他吵架,你向我撂砖头,哈哈,想起来了吧?老支书对,他当年组织党员给我家割麦,渡过难关”,这表现出老支书的担当有为。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作答。 10.C 11.D 12.B 13.(8分)(1)这就像富人的钱财,不在四通八达的大城市流通,却用匣子装起来守着,愚蠢地恐怕它半夜可能会丢失一样。 (2)韩侘胄早已听说王阮的名声,特地命他入朝奏事,准备用好的官位诱惑他,深夜派遣密使拜访王阮,王阮没有答应。 14.(3分)①王阮见解深刻,对策充分阐述了治理建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王阮文采斐然,对策谈古论今,文笔雄健,气势非凡;③王阮志向高远,与朝中怯懦偷安的大臣不同。 【分析】 10.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题中,“事业”是一个词,意思是“国家大事”,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既分”是“战守之形”的谓语,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 句意:当今皇上见识独到,看得长远,提出主张并运用到国家大事上,不是坚持认为临安不能居住。作战和防守的形势已经分明,这是进攻、退守的道理不同。 故选C。 11.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臣子间相互质询”错,“陛对”只指古代臣子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并非臣子间相互质询。 故选D。 第29页 / 共29页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为节省费用而改变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错,原文“献书阙下,请罢吴、楚牧马之政,而积马于蜀茶马司,以省往来纲驿之费”,意思是“上书朝廷,请求停止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而在蜀地的茶马司集聚马匹,以节省来往驿站转运货物的费用”,可知他只是上奏朝廷,建议改变政策,并非改变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题中重点词句:(1)是,这;布,流通;匣,名词作状语,用匣子;或,可能。(2)宿,早;特,特地;将诱以美官,状语后置,“以美官”作“诱”的状语,按现代汉语应放其前却放其后,故为状语后置;诣,拜访。 14.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做此类题时,回归原文,按照题干要求,锁定答题区域,结合文本内容,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归纳,语言要简洁准确。题中,原文“建康东南重镇,控制长江,呼吸之间,上下千里,足以唬视吴、楚,其地利于进取”“今东南王气,钟在建业,辍而弗顾,退守幽深之地,如是而曰谋国,果得为善谋乎?且夫战者以地为本,湖山回环,孰与乎龙盘虎踞之雄?胥潮奔猛,孰与乎长江之险”,意思是“建康是东南一带的军事要地,控制长江,一呼一吸的工夫,上通下达千里之外,足以雄视吴、楚一带,这地方有利于有一番作为”“现在东南一带的帝王之气,聚集在建业,放弃而不顾及,退守到幽僻深远的地方,像这样却说是谋划国家,果真能是好的谋略吗?况且,作战时把地势作为根本,大湖与高山环绕,哪里比得上建康的雄伟?怒潮汹涌,哪里比得上长江的险要” ,可概括出“见解深刻,对策充分阐述了治理建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原文“古者立国,必有所恃,谋国之要,必负其所恃之地。秦有函谷,蜀有剑阁,魏有成皋,赵有井陉,燕有飞狐,而吴有长江,皆其所恃以为国也”“傥六飞顺动,中原在跬步间,况一建康耶”,意思是“古时候(国君) 第29页 / 共29页 建立国家,一定有所依仗,谋划国家的要义,一定依靠他所依仗的地方。秦国有函谷关,蜀国有剑阁,魏国有成皋,赵国有井陉口,燕国有飞狐陉,而吴国有长江,这都是他们建立国家所依仗的”“如果皇帝顺势而动,中原就在抬脚之间,何况一个建康城呢”,可概括出“文采斐然,对策谈古论今,文笔雄健,气势非凡”;原文“而大臣巽懦幸安,计未决”,意思是“但是朝中大臣懦弱,庆幸一时的安定,大计没能确定”,且王阮在礼部应试,回答治国策略议进取之事,可概括出“志向高远,与朝中怯懦偷安的大臣不同”。 参考译文: 王阮,字南卿,江州人。父亲王彦傅,靖康年间起兵救援朝廷,有战功。王阮爱好学习,崇尚气节。经常称自己是将门的后代,能言善辩,情绪高昂,四周座位上的人没有人能使(他)屈服。他曾经拜见袁州太守张械,张械对他说:“现在的大道在武夷山,你为什么不前往寻求它呢?”王阮到考亭拜谒朱熹,朱熹和他交谈,非常高兴。考中隆兴元年进士。 当时宋孝宗刚登上帝位,想要完成宋高宗的遗志,第一份诏书就是关于治理国家、建功立业以图有所作为的,但是朝中大臣懦弱,庆幸一时的安定,大计没能确定。王阮在礼部应试,回答治国策略时说: “临安前有湖后有海,土地肥沃,足以安定人们生活,聚集物力,这地方有利于休养生息。建康是东南一带的军事要地,控制长江,一呼一吸的工夫,上通下达千里之外,足以雄视吴、楚一带,这地方有利于有一番作为。建炎、绍兴年间,敌人乘着胜利,长驱直入地进攻,我国的军队又非常疲乏。先皇遵循天时韬晦休养,不与金国媾和,于是驻守临安,这是用来修生养息的计策。三十年过去了,残缺的已经补全,毁坏的已经整治,弊政已经整顿,荒废的已经恢复,和从前相比较,不止万倍。当今皇上见识独到,看得长远,提出主张并运用到国家大事上,不是坚持认为临安不能居住。作战和防守的形势已经分明,这是进攻、退守的道理不同。 古时候(国君)建立国家,一定有所依仗,谋划国家的要义,一定依靠他所依仗的地方。秦国有函谷关,蜀国有剑阁,魏国有成皋,赵国有井陉口,燕国有飞狐陉,而吴国有长江,这都是他们建立国家所依仗的。现在东南一带的帝王之气,聚集在建业,放弃而不顾及,退守到幽僻深远的地方,像这样却说是谋划国家,果真能是好的谋略吗?况且,作战时把地势作为根本,大湖与高山环绕,哪里比得上建康的雄伟?怒潮汹涌,哪里比得上长江的险要?如今议论的人熟悉吴、越的幽僻、坚固,却不知道秣陵的通行无阻,这就像富人的钱财,不在四通八达的大城市流通,却用匣子装起来守着,愚蠢地恐怕它半夜可能会丢失一样。如果皇帝顺势而动,中原就在抬脚之间,何况一个建康城呢?古代有人说‘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人们的毛病就是不去做罢了。” 主持进士考试的范成大得到了(这篇对策),读后感叹道:“这是人中豪杰啊!” 第29页 / 共29页 调任南康军都昌县主簿,凭借清廉的名声出名,又调任永州教授。上书朝廷,请求停止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而在蜀地的茶马司集聚马匹,以节省来往驿站转运货物的费用,(奏章)总共几千字。绍熙年间,担任濠州太守,请求恢复曹玮的屯田守边的制度,实行种世衡教习射箭的方法,每天讲授防御,和边地百姓一起,亲自探访北方边境的情况。到王阮在濠州太守任上结束,金国人不敢向南侵犯。以后改任抚州太守。 韩侂胄早已听说王阮的名声,特地命他入朝奏事,准备用好的官位诱惑他,深夜派遣密使拜访王阮,王阮没有答应。王阮暗地里对亲近的人说“我听说,公卿会挑选士人,士人也可以挑选公卿。刘歆、柳宗元失去操守而成为行为不端的人,被万代所耻笑。如今政令从韩侂胄那里出来,我愿意投到他的门下吗?”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询问结束,就愤激地出了城关。韩侂胄听说后,非常愤怒,于是代皇帝批阅圣旨,让王阮领官俸退休。王阮于是到庐山归隐,完全放弃人间世事,悠闲舒适地饮酒赋诗。朱熹曾经惋惜他才华谋略超过一般人,却羁留乡野,不遇明主。 嘉定元年去世。 15.B 16.(6分)①思乡之情:首联说春天巳到洞庭,自己可不要想家。口中说“莫思归",实际上诗人归正切。 ②悲愤和哀伤之情:中间四句写战乱中诗人的不幸遭遇,如功业无成,有家难归,兄弟离散,故人日稀。 ③孤独寂寞之情:最后两句诗人独立天南,望乡垂泪,形象鲜明感人。 【分析】 15.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喜出望外的情感”错误,“ 第29页 / 共29页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意思是“春天巳到洞庭,自己可不要想家”,口中说“莫思归",实际上诗人归正切,这只是诗人暂且的安慰。故选B项。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诗歌标题“春江夕望”点明时间、地点、季节以及人物的活动,诗人在春天的傍晚眺望远处,那么诗人望向何处?自然是家的方向,且诗歌注释说“卢纶为躲避安史之乱而客居湖南时写的”,这就暗示了诗歌的第一个情感,即思念家乡之情,而且首联说“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口中说“莫思归”,内心恰恰是思归心切;“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颔联概括了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有对人生不易而自己已衰老但一事无成的感叹;“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写出了兄弟在空间上相隔的遥远,也写出了因距离的遥远而难叙兄弟情的哀伤;“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独立”写出诗人的孤独寂寞,而“垂泪”“布衣”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自身的感叹。 17.(6分)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樯橹”“僻”“丹”等。 18.A 19.D 20. (3分)示例:1、春回爆竹声声 2、春来杨柳依依 3、春来柳絮飘飘(符合春联格式,大概对仗即可) 第29页 / 共29页 【解析】 18.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演变: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演化:进化,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语境的陈述对象是“对联”,故选“演变”。 内涵:内在的涵养。蕴涵:包含。从语法上看,“内涵”是名词,能与“品位”并列,一起充当“注重”的宾语。 言简意赅: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言近旨远:话说得浅近,而含义却很深远。言近旨远之“言近”与上文“名联佳对,文辞讲究”不合,故排除。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语境强调的是通过对联的学习,懂得“一些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方法”,故选“温故知新”。 故选A。 19.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画线句的语病有二: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五代后蜀后主孟昶”与后面两句的宾语“春联”“对联”搭配不当;第二个分句与第三个分句语序不当,应先说“是相传最早的对联”,以承上,再说“是最早的春联”,以启下。 A项,搭配不当的语病没有修改。 B、C项,语序不当的语病没有修改。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第29页 / 共29页 注意词性、结构、平仄。 21.(5分)材料从六个方面阐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普查标准时点、范围、对象、内容、出处与依据。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要把握文段语意,抓住关键词,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本题材料是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主要信息有:普查的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范围与对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内容(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出处与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等六个方面。概括时括号里的内容可以省略。 22.(5分)[示例1]倡导公筷公勺新风尚,养成健康文明好习惯。 [示例2]小公筷换取大健康,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示例3]增添一双公筷,增加一只公勺,共享一份健康。 [示例4]健康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 [示例5]使用“公筷公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 鲜明、 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注意符合特定的情境;其次,要注意符合事理及对象。 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 正确地运用谦敬称呼;再次,要正确使用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最后,要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此外,要准确理解表达范围、 程度及心理。 第29页 / 共29页 本题中,要求拟写宣传标语。按照要求,首先要突出宣传标语的主题:“主动使用‘公筷公勺’”——拟写的标语中,要明确提出这个主题。其次,修辞要鲜明。要注意的是,标语中一般不使用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而可以运用大众比较喜闻乐见的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如“增添一双公筷,增加一只公勺,共享一份健康”(排比)、“小公筷换取大健康,小餐桌带动大文明”(对比)。再次,是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要通俗易懂,鲜明准确、生动活泼。如“倡导公筷公勺新风尚,养成健康文明好习惯”“健康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 23.(60分)例文: 读书改变命运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站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改变命运。 人生不能没有知识,成功不能没有谋略。上古竞于道德,中世争于智谋,当今逐于知识。 周恩来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高三的你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这个问题你可曾想过?高尔基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对我而言,读书让我更加明白了追求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方向。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学习而变。知能拓智,智达慧远。知识是成功人生的台阶,是获取胜利的保障。知识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帮助我们战胜险恶的浪滩;知识的魅力在于纵然碰到艰难,也能召唤你亮出解决问题的绝招。一个人的生命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知识是第一道平台,平台多高,你的起点就是多高。 一块泥坯,把它烧成砖,它的价值顶多两毛钱,制成瓷器,价值就会十倍地增长,制成艺术品,价值则难以估量。生命,有时就像一块橡皮泥,你把它塑成什么样,它就可能是什么样,但是生命又不是橡皮泥,橡皮泥捏得不满意可以从头再捏,但是生命只能一次成型,没有回头路可走;生命也不像垒积木,可以一次次推倒重来。“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第29页 / 共29页 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毛泽东和周恩来总理从读书中获得知识,读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他们用学到的知识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就是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取决于你对人类、对社会有没有做出一定的贡献。所以,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具有深厚而渊博的知识。要想掌握知识,就必须读书,好好地读书。 同学们,高中学习阶段是人生中绚丽多彩的春天,是同学们大志绸缪的时候,是刻苦学习积累自己的时候。鲜花和掌声从来不会赐予守株待兔者,只会馈赠给那些风雨无阻的前行者,空谈和阔论从来不会让你的梦想成真,到头来只会留下,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慨叹,只有学习知识才是到达成功彼岸的唯一路途。 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新的一天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思路、新的发展。同学们,让我们以昂扬向上的斗志,开拓创新的追求,勤学善思、积累知识,用勤奋读书去迎接艰苦的高三学习吧。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同学们。 【详解】 审题: 本次作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所给的材料是叙述性材料,讲的是湖北农民工吴桂春在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一段不舍离开图书馆的话。读书让吴桂春有了不一样的表达能力,最终读书让在东莞重新找到了工作。这件事是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读书改变了吴桂春的生活,由此可以想到“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考生可以此立意作文。 这次写作任务有三个:(1)请以中学生的身份给吴桂春写一封信。考生可以对吴桂春的观点表示认可,可以对他进行鼓励等。注意书信格式。(2)请以,读书改变命运,为话题面向本班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要围绕读书的意义来谈,这样的内容很考查学生素材积累的情况,运用名人事例,引用名言,但是更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谈出自己的切身感受。注意演讲稿的格式。(3)为倡导大家热爱读书,热爱生活,请以本校团委的名义面向全校同学写一篇倡议书。倡议书的内容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发出,要有号召力。注意倡议书的格式。这三个任务从体裁来看,都是应用文,写作时要注意格式的正确。考生需从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参考立意: (1)读书可以改变生活,也可以改变命运; 第29页 / 共29页 (2)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 (3)读书示寻求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4)一个人可以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的理想; (5)读书是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方法; ……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读书让我们追求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方向”这一中心论点,接着分析论证“识是成功人生的台阶,是获取胜利的保障”,然后论证“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参考素材: 拿破仑曾说:真正的征服,唯一不使人遗憾的征服,就是对无知的征服。不向前走,不知道路有多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学习是一个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好好地读书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丰富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更为广博,使自己的胸襟更开阔,认识更富有见地。 法国作家法朗士爱读书,他这样说:“我是一只图书馆里的老鼠,最大的幸福是在一本又一本地吞噬过许多书籍之后,发现任何人不曾注意到的东西。” 美国学者爱默生爱读书,他把读书当成精神魔术,他说:“进去的时候是短暂的动作,出来的却是不朽的思想;进去的是琐事,出来的却是诗歌。”爱默生对读书情有独钟,读书改变了他自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爱读书,波兰学者哈维兰爱读书,他把自己的读书方式称为挤奶,好的书本像好的乳牛。走入书籍的海洋,就可以吸收到最丰富的影响,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第29页 / 共29页 知识的积累是长期的、是枯燥的、是需要意志力、体力、耐力的。高三时光短暂,我们要分秒必争,一定要做到当天的事当天毕,要尽快调整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求得最高的学习效率。拼搏中的人是快乐的、创造成功的人是执着的、夺得辉煌的人是智慧的、能分享成果的人是幸福的。多少个长灯相伴的夜晚、多少个闻鸡起舞的黎明、多少个精彩纷呈的课堂、多少个心灵碰撞的时刻、无数个美丽勾画的大学生活,一定会不辱我们学校老师多年来的培养,一定会不负家长殷切的期望。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灯,邻居家晚上的时候有灯光,他晚上没有办法看书就在墙上凿了一个洞,他借着灯光看书,经过科学,终于有了大学问,成为一代名人。 苏洵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小的时候贪玩,他不好好学习。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他才发奋努力学习,抓紧一切的时间看书,有一年端午节的时候,家人给他送去粽子和白糖,一会家里人来的时候,他白糖没有动,粽子吃完了,他居然是将砚台当成了白糖闹了笑话。苏洵凭着自己的苦学精神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大家。 第29页 / 共29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