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下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卷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文学具有商品属性、文学属性与网络属性。传统文学亦具有商品与文学的属性,而网络文学的网络属性,除了网生性特质之外,也影响了文学的商品属性与文学属性。在文学属性上,中国网络文学一方面表现为对“广义文化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审美愉悦,特别是通俗类型文学叙事艺术的故事性、幻想性、虚构性与代入性的重视。‎ 就此而言,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对“传统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性。这里说的“文学传统”,并非仅为“古典文学”,而是广义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文学传统”。具体来说,就是以儒道释体系为思维特征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既包含唐诗宋词与优秀的古文传统,也包含上古神话、民俗学等古典传统;还有就是通俗文学传统,主要指起源于明清时期及清末民初之后大盛的言情、武侠、侦探等类型文学;另外还有发轫于五四,目前成为主流的“新文学”主潮。这三类文学传统中,古典文学与通俗文学对网络文学的影响最深,新文学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自我实现”的现代性价值观,以及现实主义题材的网络小说创作。‎ 从古典文学传统来看,纵观中国网络文学优秀作品,儒家仁爱思想、道家浪漫想象,都表现于历史穿越文、玄幻奇幻文等很多门类的创作中。以唐诗宋词与历代散文为代表的诗文传统,影响了言情、历史等类型文体表现风格。比如,传统诗文艺术想象与华美意境,影响了蒋胜男、顾漫等一大批女性网络作家的写作。洪荒神话、人物传说、典章制度,更影响了奇幻、悬疑、历史等诸多类型。阿菩的《山海经密码》源自《山海经》,将故事背景设置为夏商朝代交替之际,以一个少年的大荒游历,再现历史与神话的奇绝想象。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典章制度、社会风貌,也较好地展现在网文之中,其中一些优秀作品历史现场感强,散发着醇厚、深沉的传统文化味道。‎ 从文学类型与文类笔法上看,中国网络文学也较好地继承了中国通俗文学传统。通俗文学研究专家范伯群教授认为,从冯梦龙到当代网络小说,存在一条市民通俗文学“古今联系链”。一般来说,中国通俗文学传统主要包括《封神榜》《西游记》等构建的神话体系,以《红楼梦》为经典的情感与世俗生活体系,以《水浒》为特征的底层社会小说体系,以《三国演义》为特征的历史叙事体系等。进而言之,还有以金庸、古龙为代表的现代武侠小说体系,以还珠楼主为代表的奇幻武侠体系等。而《史记》《左传》等史传传统,在战争描写、人性刻画与历史想象上,也影响了一大批网络作家。‎ 从新文学传统来看,早期网络文学更多表现为对中国古代文化、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的呼应,同时也表现出对新文学传统的疏离。但随着网络文学不断发育,特别是网络现实主义兴起,新文学的影响也日渐加深。很多网络现实小说“自我奋斗”的成长故事原型,能看到作家路遥的影响,也是新文学“个体自我”价值观的投射。很多网络穿越历史小说,都设置普通现代中国人,穿越民族历史节点,改变民族国家命运,实现自我价值的“逆袭”模式。‎ ‎(摘编自房伟《网络文学是文学传统的延续与新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于传统文学,网络属性是网络文学独有的特性,它影响和制约着网络文学的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 B.广义上影响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文学传统”,指的是传统经典古文、通俗文学和新文学。‎ C.对中国网络文学产生影响的古典文学传统,既包括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也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等。‎ D.早期网络文学对新文学传统比较疏远,网络现实主义兴起之后,新文学传统对其影响才开始逐渐加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述了中国古典文学、通俗文学和新文学对我国网络文学的影响。‎ B.承认网络文学具有文学属性,是论证中国网络文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这一观点的前提。‎ C.文章第三、四段从古典文学传统、文学类型与文类笔法两个方面,论述中国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传统文学与通俗文学传统的继承。‎ D.文章第四段所列举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传统与中国网络文学之间存在市民通俗文学“古今联系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网络文学雅俗兼容,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展现出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积极传承和发展。‎ B.中国网络文学虽然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逻辑,但中国传统文学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C.中国古典文学与通俗文学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影响最深,应该与它们有着更为丰富的可借鉴资源有关。‎ D.与网络穿越历史小说相比,网络现实小说更能体现新文学的“个体自我”价值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积极开展工业化和发展经济,把国民经济引入正轨,是首要任务。在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尚未成规模兴起的上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并开启了被誉为新中国初期四大水利工程的治理海河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工程和治理黄河工程。‎ ‎1952年10月底至11月初,毛泽东同志考察黄河,并发出了伟大号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4年10月,黄河规划委员会完成《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70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人民网2019年9月30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横跨我国地理三大阶梯,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河源区具有强大的水源涵养和水源补给功能,被誉为“中华水塔”;上中游以其有限的水资源改善黄土高原和荒漠戈壁的脆弱生态环境;下游为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客水资源。同时,黄河流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13个粮食主产区有4个分布在此,有18个地市的53个县列入全国产粮大县,国家规划建设的5大重点能源基地中有3个位于该区域。加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直接关系我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战略全局。‎ ‎(摘编自《培根增绿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8日)‎ 材料三:‎ 疫情期间,云台山景区直播的汉服花朝节播放量近亿次;白云山推出云端婚礼游,引来众多年轻人参加爱情之约……疫情之下我省文化旅游业的应对之策,让我们再次深刻感受到:黄河文化璀璨夺目,像美国密西西比河、欧洲多瑙河、俄罗斯伏尔加河等大河流域一样,河南发展文化旅游潜力无穷,只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中原就有望成为吸引境内外游客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的对外开放高地。‎ 黄河是河南的根脉,发展文化旅游,我们的最大优势是黄河文化,最有竞争力、号召力和吸引力的也是黄河文化。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让很多网友想来看看“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长江黄河共战疫,轩辕黄帝佑中华”为主旨的网上拜祖,吸引海内外中华儿女20多亿人次祭拜祈福。由此上溯,一部电影《少林寺》让登封少林名扬全球,一场《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再现北宋繁华的历史画卷……‎ ‎(摘自《让黄河文化成为我们的超级IP》,《河南日报》2020年5月13日)‎ 材料四:‎ 治黄初期,人们曾梦想通过蓄水拦沙让千古黄河变清。20世纪60年代初,黄河干流上的第一座水库三门峡下闸蓄水,不料一年半后15亿吨泥沙淤积库区,回水倒灌关中平原,危及西安。水库不得不改变运用方式,连带着下游规划的几座大坝也被迫下马。‎ 三门峡水库建设走了弯路,但正是吸取了这一教训,后期的小浪底工程在设计时就预留了75亿立方的淤积库容,并通过一系列试验,最终利用小浪底工程成功实现对黄河调水调沙。‎ 新时期,黄河治理委员会加快信息化赶超步伐,稳步推进“数字黄河”向“智慧黄河”升级发展。“黄河一张图”“一个数据库”等信息化“六个一”工程建设取得明显实效,“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格局初步形成,有力推动了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科技进步及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游荡性河道整治、水生态保护、水文测报等治黄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振动式测沙仪等一大批先进实用的设备得到推广。‎ ‎(摘自《黄河治理70年:一句谚语退出历史》《人民日报》2019年9月1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期间,云台山等景区推出的线上活动,可视作传播黄河文化的成功案例,为推动我省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B.电影《少林寺》让登封少林名扬全球,《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再现北宋汴梁繁华胜景,这都体现出文化因素对旅游的助推作用。‎ C.治黄初期,由于淤积库容的预留不足蓄水拦沙的方法以失败告终,三门峡水库连同它下游的几座大坝都受到了严重冲击。‎ D.水文测报等治黄关键技术的新突破和一大批先进实用设备的推广,是我国从传统治河走向现代治河的重要体现之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启了包括治理黄河工程在内的新中国初期四大水利工程,体现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B.从地理位置上看,黄河河源区的水源补给很充足,而上中游的水资源较为匮乏,这是黄河所流经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导致的。‎ C.我省文化旅游业在疫情期间的应对之策,表明文化旅游业应主动适应社会突发情况,通过网络传播走出发展新路径。‎ D.信息化“六个一”工程和“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格局,都是新时期治黄工作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治黄能力的整体提升。‎ ‎6.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着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9题。‎ 在河西走廊聆听 苏沧桑 从江南到河西走廊,从东海边到祁连山下,地势渐渐隆起,水汽渐渐稀薄,渐渐稀薄的还有人间烟火。面对广袤,轻微缺氧的头脑有点混沌,耳朵却变得灵敏,或并非灵敏,是混沌中生出的幻听。‎ 先听见九月的风里响起一声驼铃。一匹灰白色骆驼驮着我,穿行在张掖丹霞地貌的壮丽中。骆驼停留在一棵蓬蓬草前,打了一个响鼻,我听见脚下古老的土地响起流水声,叮叮咚咚,像一声声泉的耳语,从骆驼刺和蓬蓬草的叶尖涌出地面,汇集成浩瀚的绿意,幻化成远古时代的汪洋。光阴煮海,熬成这片地貌,糖果般多彩,冰川般肃穆。‎ 经过峡谷某个拐角处时,骆驼和我一起向上仰望,我顺着它的视线伸出手,在红色崖壁的沙砾中摸到一颗极小的贝壳。亿万年来,这颗小小的贝壳,经历了陨石雨,沸腾的岩浆,汹涌的海水,生命诞生,人类进化,金戈铁马……直到此刻,它和大海一起被时间定格成无边的静美。‎ 站在彩色丘陵的高处,我听到猎猎风声里响起苍凉悠远的乐声,嘟嘟克笛孤独的音色,如游刃穿行于风中,引领着长号、提琴、定音鼓等,如泣如诉的旋律渐渐恢弘。眼前一层一层的山浪向着同一个方向倾斜,天上一层一层的白云也向着同一个方向倾斜,像一支支队伍在雄浑的音乐里行进,时光之河浩浩荡荡穿过河西走廊。我看见光线急速变幻中一张张年轻的脸,年轻的张骞开启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策马扬鞭,年轻的玄奘独自踏上西行的生死旅途,年轻的一行行驼队掠过地平线上的落日,足印迅速被风沙吹老。历史与今天、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文明之光在这里闪耀。‎ 时间深处,日夜萦绕着一曲曲动人的音律。古为河西四郡之一的张掖是丝绸之路重镇,这里荒漠与绿洲共存,南国风韵与塞上风情共生,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没有国界的音乐语言成为交流的使者。上下两千年纵横近万里的时空里,河西走廊成为一个音乐的长廊。音乐的交流,是人心的交流。物质经过漫长时光与无数组合,才产生了生命,地球经历了四十多亿年的沧海桑田,才产生了人类。人类历史于无垠的时间,短暂只如一瞬,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何不争分夺秒去爱?‎ 焉支山下,山丹军马场,我不知道一匹解甲归田的军马,是否愿意和我聊聊祖先辉煌的曾经。它通身黝黑发亮,偶尔抖一下耳朵,眨着长睫毛,安静地承受着人类好奇的抚摸,却不知从哪里透着一副不羁的神情。我试图去识别一匹马的耳语。我将脸贴近它的脸,蹭到了粗糙而柔软的鬃毛,看到了长睫毛下它的瞳孔里浮现祖先们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画面,听到了它的耳蜗里响彻金戈铁马之声。‎ 九月的焉支山下,大马营草原上万马奔腾,一道道马脊如一望无垠的麦浪起起伏伏,传递着李白的朗声吟诵:“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群山偃旗息鼓,人们放马归山,马和诗歌的耳语里有一个相同的暗号:回家。‎ 在离军马场一百多公里的民乐,夕阳斜照进一个酒库,一个个巨大的棕色酒缸上,覆盖着一块块异常鲜亮的红缎子,像盖着红盖头的新娘。一个小勺伸进了酒缸,睡了三十年的酒醒了,叹了一口气,吐出一串咕咚咕咚的耳语,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我看见清澈的酒里凝结着浓稠的历史,是与江南的黄酒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骨。我想,从前,它一定是出征酒,万马嘶鸣,尘土飞扬,一碗碗烈酒被仰脖喝尽,一只只酒碗被摔得粉碎;它也是庆功酒,团圆酒,被百战归来的人群痛饮,化作眼泪飙飞,化作一场场思念的雪。此刻,它是一杯沁入了寻常百姓日子的酒,像一个静坐于喜宴主桌的老人,微笑着,眼神安详。‎ 我浅尝几口酒便醉了,歪在飞驰的面包车里,车窗外夜色降临,耳蜗里似乎又有别的耳语响起,却是我熟悉的乡音。东海边江南小院里,想必七旬母亲正双手合十,喃喃祈祷,每一个晨昏,她心中的话总是:国泰民安。‎ 世界安宁,我们才能听得见亲人们的耳语。母亲的耳语是一个涟漪,传给了千万里之外的我,传给了我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得到了它的回应。于是,我听见整个河西走廊上,响着悠长的声声驼铃。‎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耳朵却变得灵敏”“是混沌中生出的幻听”,既写出作者初到河西走廊的真实状态,也为下文写作者的“聆听”张本。‎ B.文章写河西走廊历史上曾是音乐长廊,既突出了河西走廊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反衬出现代人缺乏通过音乐进行交流的心理困境。‎ C.文章描写民乐的陈年老酒,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老酒的历史悠久和丰富韵味,洋溢着作者对塞外老酒的赞美之情。‎ D.文章以听到九月风中的驼铃开始,以听见整个河西走廊悠长的声声驼铃结尾,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富有画面感和文化气息。‎ ‎8.文章题为“在河西走廊聆听”,作者“聆听”到了什么?并从中各自感受到了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文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表达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欧阳修,字永叔。幼敏悟过人,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唱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场屋之习,从是遂变。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洵)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嘻!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节选自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注】)‎ ‎【注】本文创作于嘉佑元年(1056年),欧阳内翰即欧阳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B.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C.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D.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古指黄河以东地区。黄河自北而南流经山西省境,故山西境内黄河以东为河东。‎ B.场屋,又称“科场”,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引申指科举考试。‎ C.布衣,古代平民穿布制的衣服,不能穿精美鲜艳的丝制品,故常用布衣借指平民。‎ D.执事,古人对自己的谦称。常用于对话或书信中,如“敢以烦执事”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颖悟超群,文章冠天下。欧阳修幼年聪敏过人,刚成年时就享有极高声誉;参加科举荣登甲科,与梅尧臣作诗酬答,文章天下闻名。‎ B.欧阳修才能卓异,受朝廷器重。仁宗任用天下名士时,欧阳修首先入选;他在枢密院任职时,与曾公亮重新编制军事地图和士兵名册。‎ C.欧阳修奖掖后进,慧眼识人才。欧阳修赏识举荐的后进大多成为名士;曾巩、王安石和苏父子不为人知时,欧阳修广为游说,他们才名闻于世。‎ D.苏洵博观慎书,希望遇伯乐。苏洵苦读文章,历经从惶然到胸中有言而书之的过程;后写成《洪范论》等文章呈给欧阳修,期望能被了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2)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 莎衣【注】‎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莎衣:即蓑衣。‎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身穿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蓑衣,倚船吟诗垂钓,透露出清静淡泊的情韵。‎ B.颔联“蒹葭影里”“菡萏香中”妙用烘托,用富有诗意的环境来表现诗人雅致超然的情怀。‎ C.颈联“狂脱”“乱堆”两个动作描写,表现诗人醉后狂放自在之态和晴时无拘无束的渔人生活之乐。‎ D.尾联“紫绶”是紫色绶带,“金章”为黄金印章,作者用它们来比喻享受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15.本诗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在结构章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 , ”两句,写出了隐居处的清幽环境,也写出了诗人与山林作伴、与尘世隔绝的恬淡超然。‎ ‎(2)杜甫《阁夜》中“ , ”两句抒发人生感慨,既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叹,也写出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3)杜牧《阿房宫赋》善用比喻手法刻画宫廷生活细节,如用“ ”喻宫人打开了梳妆镜,用“ ”喻宫车驰过。‎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为增强高中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学校学生会计划制作一个主题为“保护野生动物,共建美好家园”的宣传展板。假如你是校学生会宣传部门负责人,由你负责此次展板的文字统筹工作,请依次完成下列三个任务。‎ 任务一:‎ 展板中有一个版块是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文字内容,部门成员搜集到几段文字,但大家对其中一些词句的使用存在争议,请你在大家讨论后形成的四种意见中选取恰当的一种。‎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拒食野味、保护野生动物,不单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更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纵观人类历史,不管是对野生动物生存领地的侵蚀和剥夺,还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都使人类接触动物大幅增加。这不仅导致越来越多曾与人类相伴的物种濒临灭绝,甚至相继 在历史长河中,同时还给病原体,包括各种烈性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群体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人类从狩猎社会发展到农业社会,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驯养了动物。而人类驯化动物的过程也是不断制服它们身上各种病原体的过程。而那些从未被人类驯化的野生动物,它们身上所携带的病原体更是对人类健康的 。‎ SARS疫情的出现,让很多人对野生动物传播传染病的问题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增强了防范意识,进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增强,各地相关部门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进行 查处。可时间一长,人们似乎忘记了当年的伤痛。17年过去了,有些地方吃野味的陋习还没有彻底改变,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屡屡发生,甚至成为新疫情再次出现的 。‎ 人类与野生动物本应有一个安全距离。距离产生美,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是屏蔽人类免受寄生在野生动物个体身上的各种病原体侵扰的屏障。随着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张,( ),人类不仅侵占了动物的生存空间,也把极大的风险带给了人类自身。‎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纵观人类历史,人类不管是食用野生动物,还是对野生动物生存领地的侵蚀和剥夺,都使人类与动物的接触面大幅增加。‎ B.纵观人类历史,不管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生存领地的侵蚀和剥夺,还是食用野生动物,都使人类与动物的接触面大幅增长。‎ C.纵观人类历史,不管是食用野生动物,还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生存领地的侵蚀和剥夺,都使人类与动物的接触面大幅增加。‎ D.纵观人类历史,不管是食用野生动物,还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生存领地的侵蚀和剥夺,都使人类与动物的接触面大幅增长。‎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湮灭 潜在挑战 严格 爆发点 B.淹没 巨大威胁 严厉 爆发点 C.湮灭 潜在挑战 严厉 导火索 D.淹没 巨大威胁 严格 导火索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与野生动物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中间屏障逐渐消失 B.野生动物接触得越来越频繁,使得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中间屏障逐渐消失 C.与野生动物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逐渐消除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中间屏障 D.人与野生动物越来越频繁的接触,与野生动物之间的中间屏障也逐渐消失 任务二:‎ 为了让同学们对保护野生动物这一理念有更直观的认识,展板中拟展出一幅漫画,并配上相关的文字。请结合所选取的这幅漫画的内容,完成相关的文字撰写。‎ ‎20.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妈妈,我长牙了!》简要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并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写一条宣传语。要求语意明确,句子通顺。‎ ‎(1)画面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字)‎ ‎ ‎ ‎(2)宣传语(不超过30字)‎ ‎ ‎ 任务三:‎ 展板中拟展示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部门成员草拟了一份倡议书的提纲,请组织大家讨论并解决倡议书中用语不得体的问题。‎ ‎21.下面是草拟的倡议书的提纲要点,其中有五处不够准确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①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并告诚亲朋禁食野生动物;‎ ‎②自觉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参与并自觉抵制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行为,为野生动物营造和谐的休息环境;‎ ‎③谢绝观赏野生动物表演,不将野生动物作为宠物养,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 ‎④不随意放生、丢弃野生动物,不虐待野生动物,尽量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⑤拒绝购买、贩卖等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如果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向执法部门报告。‎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④ 改为 ;‎ ‎⑤ 改为 ;‎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了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钟南山院士在典礼上做了主题演讲。跨越17年,经历过两次疫情,钟南山院士对个人与家国的联结有了更深的体会。他在演讲中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经常思考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好“小我和大我”的关系。钟院士认为,国家、世界是一个大我,而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小我,个人要怎样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为这个大我做出一些贡献,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小我和大我”不是单纯体现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个人和全世界的关系上。同时,他还认为,“小我和大我”的理念不单对世界如此,对自然界亦然,我们应该时刻考虑人类应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写一篇准备班会课上发言用的发言稿,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郑州市2019—2020学年下期期末考试 高中二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C (A项“制约着网络文学的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于文无据;B项偷换概念,应是“中国古典传统文学”而非“传统经典古文”;D项理解有误,原文是“随着网络文学不断发育,特别是网络现实主义兴起,新文学的影响也日渐加深。”说明新文学传统的影响并非随着网络现实主义的兴起才开始逐渐加深的。)‎ ‎2.D (文章第四段所列举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网络文学在文学类型和文类笔法两个方面较好地继承了中国通俗文学传统。)‎ ‎3.D (“更能体现新文学的‘个体自我’价值观”于文无据。文中并未就二者体现五四新文学的“个体自我”价值观进行比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C (理解有误。原文是“水库不得不改变运用方式,连带着下游规划的几座大坝也被迫下马。”说明当时下游的水库还是在规划中,并没有建成,所以不能说下游的几座大坝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5.B ‎ ‎(“这是黄河所流经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导致的”于文无据,原文是“上中游以其有限的水资源改善黄土高原和荒漠戈壁的脆弱生态环境”。)‎ ‎6.①黄河生态保护方面:国家要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治理;‎ ‎②黄河文化旅游方面:发展黄河文化旅游,讲好“黄河故事”,弘扬璀璨的黄河文化;‎ ‎③黄河治理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推动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黄河流域的安全。‎ ‎④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方面:发展沿岸经济,注重黄河流域重要的经济带建设,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 ‎(6分,答到其中三点即可给满分;强调要有概括总述,每一点缺少概括扣1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B (“也反衬出现代人缺乏通过音乐进行交流的心理困境”理解有误,文章只是感叹人类历史相对于无垠时间很短暂,人类应争分夺秒去爱。)‎ ‎8.①聆听到河西走廊古老土地上泉水的“耳语”,作者抚今思昔,感叹历史的沧桑变化和大自然的神奇;②聆听到苍凉悠远的乐声,作者想到历史上穿过河西走廊的文明使者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赞叹河西走廊的文化纽带作用;③聆听到解甲归田的军马(和李白的诗歌),作者听到共同的暗语“回家”,表达对和平安定环境的期许和赞叹;④聆听到陈年老酒吐出的“耳语”,作者看到酒里凝结着的浓稠历史,感慨、赞美它与江南黄酒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骨;⑤聆听到千万里之外母亲的耳语,作者感到心神宁静,并赞叹祖国大地的安宁和人们生活的安定,也期盼着世界的安宁。⑥聆听到河西走廊上悠长的声声驼铃,作者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祥和与安宁。‎ ‎(6分;每点2分,“聆听”内容1分,“感受”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用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交织叙述,可以在更开阔的背景、以更丰富的角度来立体展示河西走廊的历史和风貌,体现出河西走廊独特的魅力;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将河西走廊的相关历史资料和作者现实中所见所闻融为一体,既凸显出河西走廊丰厚的文化底蕴,又利于作者在历史时空中思考现实问题;③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曲折有致,富有张力;④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叙述,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想象,唤起读者情感共鸣。‎ ‎(6分;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套用术语,不解释分析不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A (正确断句是: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11.D(“古人对自己的谦称”理解有误,执事是古人对对方的敬称。)‎ ‎12.C(“欧阳修广为游说才使他们名闻于世”理解有误,原文是“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游”意为揄扬、称赞。)‎ ‎13.(1)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认为范仲淹有理而被放逐,(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关键词第二个“直(认为……有理、正当、正确、对)”、“见逐(被放逐)”、“目(把……视作、看作)”各1分,大意2分】‎ ‎(2)等到时间长了,(我)读得更加精通,而我的胸中也豁然开朗起来,似乎人的言论本来就应该这样。【关键词“其(我的)”、“固(应该、本来)”、“然(这样)”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D(“比喻”说法有误,应为借代手法。)‎ ‎15.①结构章法上:都是卒章显志(1分)。《莎衣》前三联集中写莎衣,首联总写,颔联和颈联分述,表现了作者对莎衣的喜爱之情,尾联写不愿以蓑衣换取官服,表明作者的情操;(1分)《梦游天姥吟留别》先写越人谈起了天姥山,接着写绚丽奇特的梦境,然后写世间行乐亦如这梦境倏忽不存,诗的结尾转入抒情,点出这首诗的主旨。(1分)②思想情感上:都表现出对仕途的鄙弃和对个性自由的追求。(1分)《莎衣》借莎衣揭示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了它的;表达了诗人视官爵如蔽屣、追求隐逸自由的思想感情;(1分)《梦游天姥吟留别》借梦境抒发诗人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感。(1分)‎ ‎(6分;每点3分,概括1分,两首诗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1)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2)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3)明星荧荧 雷霆乍惊 ‎(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 (A项“人类……都使人类与动物……”逻辑混乱,B项语序不当、“接触面”与“增长”搭配不当,D项“接触面”与“增长”搭配不当。)‎ ‎18.C【“湮灭”指埋没消失;“淹没”指(大水)浸没。“挑战”指需要应付、处理的局面或难题;“威胁”指遭遇的危险。“严格”指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严厉”指严肃而厉害。“爆发点”指突然发作或事件突然发生的地方;“导火索”比喻直接引起事变爆发的事件。】‎ ‎19.A(“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张”“与野生动物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作为两个条件状语,并整个导致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中间屏障逐渐消失”这一事件。)‎ ‎20.答案示例:‎ ‎(1)画面内容:小象向妈妈展示自己新长出的牙齿,一脸兴奋地说:“妈妈,我长牙了!”(2分)象妈妈瞪大眼睛,一脸担忧(愁容满面),她的脑子里自然地想到人类的猎枪——可恶的猎枪,正是为象牙而来。(2分,要求对画面有具体生动的描述,语句通顺,无病句,无错别字。)‎ ‎(2)宣传语:①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②为了那些与人类有着同等生存权利的大象们,请对象牙制品说“不”。 (2分;保护野生动物或保护大象任选一个角度,意思对即可。照搬现成的宣传语只给1分。)‎ ‎21.①“告诫”语气过重,可改为“劝诫”、“劝告”或“劝说”;‎ ‎②“休息”不合对象,野生动物应用“栖息”或“生存”;‎ ‎③“养”是口语,不符合倡议书的书面语体,应改成“饲养”或“喂养”;(或将整句改为“不饲养野生动物”。)‎ ‎④“尽量”使用不当,应去掉或改为“做到”;‎ ‎⑤“报告”不符合对象,应改为“举报”。 (5分;每处1分,意思对即可。)‎ 四、作文(60分)‎ ‎22. (1)评分原则:‎ 实事求是,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 高二学生的学作水平,应在高一下学期掌握议论文写作基本技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并逐渐掌握议论文“发展等级”的写作要领。高二上学期写作重在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横向、纵向展开议论、辩证分析、反驳等,并在写作中着力于“发展等级”的某一方面,如深刻、充实、新颖、有文采等。因而学生的文章符合写作要求,观点阐述恰当、科学,论证思路清晰,分析问题辩证,并在“发展等级”某一方面有亮点,即可视为达到本学期写作的基本要求。阅卷老师不必苛求学生论述语言的简洁度和内容的深刻度,但要坚决打击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文艺腔”写作,议论文写作不以辞藻华丽取胜而以“说理”见长。另外,阅卷老师也不应只看作文卷面,而应重视文章内容,触摸学生字里行间的写作思维展开过程,做到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严格按照作文的分档给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写作的共性问题并思考改进策略,真正做到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 (2)评分等级:‎ 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方式。此次高二作文评卷采取分项(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20分)打分,为了便于操作,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形式,一类卷48分以上,二类卷41—47分,三类卷31—40分,四类卷21—30分,五类卷20分以下。建议以二类中43分切入打分。 ‎ ‎ ‎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基本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3)立意分析:‎ 分析材料可知,钟南山院士的演讲提到的关键词有“个人与国家的联结”“小我和大我”,个人与国家是小我与大我的一个层面,因此审题关键词可归结为“小我与大我”。‎ ‎ 考生在写作时,还要注意到钟院士关于“小我与大我”内涵的阐释: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全世界、人与自然。要注重写出辩证性:有时“小我”和“大我”存在矛盾,有些人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惜损害自身之外的其他人和事物,有时为了“大我”的实现需要有一些“小我”的牺牲,但这种矛盾是局部的、暂时的;“小我”和“大我”的统一是常态,“小我”的小幸福是建立在“大我”的大实现的基础上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无论是国家强盛了、世界和谐了,还是自然生机勃勃了,对于“小我”来说都是幸福感、价值感的重要基础。‎ 考生还要注意任务情境:班会课上的发言,要写成发言稿的形式,交流的对象是同龄人,是当代的青年,因此要倡导同班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小我”和“大我”的统一,把“小我”的实现与“大我”的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 注意:只有文章与材料内容完全无关,属另起炉灶的,或立意与材料内容相反的,才在四类及以下打分。‎ ‎ (4)个案处理:‎ ‎①缺少标题扣2分。②400字以上800字以下的完篇作文,可根据评分标准正常打分,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的作文,在五类内打分。③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酌情扣分,最高扣2分。④确认抄袭、套作的,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⑤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等“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5)特别提醒:老师应本着为学生每一分负责的态度评改作文,做到评分准确、客观,不要只看作文题目或草草浏览就判分。有的学生虽然作文题目不醒目、不恰当,但在行文过程中是围绕材料展开论述的;有的学生虽然字迹不够美观(特别潦草、字迹难辨的除外),但作文内容还不错。所以,评卷老师一定要认真看完整篇作文,否则容易误判。‎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年幼的时候敏捷聪悟过人,等到成年的时候,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参加科举考中进士,参加礼部会试名列第一,被选拔列入甲科(进士)。与梅尧臣交往,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庆历三年,掌管谏院。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换,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当初范仲淹被贬去饶州时,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认为范仲淹有理而被放逐,(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他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议事者想要舍弃麟州来节省粮饷。欧阳修说:“麟州,是天然地势险要的地方,不可放弃;如果放弃了,那么河黄河以东的郡县(受到震动),老百姓都不能安稳居住生活了。不如分散一部分麟州的兵力,驻扎合并到黄河以东的各个堡垒,遇到紧急情况了还可以相互支援,并且平时还可以减少物资运送,在谋略方面是适宜的。”因此麟州得以保留下来。主持嘉祐二年的科举考试。当时的读书人推崇写新奇怪癖的文章,欧阳修极力排斥贬抑,凡是写这样的文章的读书人就摒弃(不予录取)。科举考试(写新奇怪癖文章)的风气,从此就转变了。欧阳修在枢密院时,和曾公亮一起考查全国的军队数量以及河北、河东、陕西三路驻守军队的多少、地理方位的远近,重新编制军事地图与士兵名册。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熙宁五年,去世,被追封为太子太师,谥号文忠。奖励推荐后进,唯恐不及,得到他赏识、举荐的人,大多成为天下的名士。曾巩、王安石、苏洵以及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还是隐蔽于民间的布衣百姓时,不为人所知晓,欧阳修就广为揄扬他们的声名,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名闻于世。‎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我(苏洵)取出《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的文章,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那里,整天阅读这些文章,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开始的时候,深入钻研它们的实际内容,感到迷惑烦恼,浏览多了那些文章,又令人吃惊。等到时间长了,(我)读得更加精通,而我的胸中也豁然开朗起来,似乎觉得人的言论本来就应该这样。然而,就是这样也还不敢写出我想要说的话。时间久了,胸中积累的话越来越多,不能自我控制,就试着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反复诵读古人的书便觉得文思泉涌,写起来容易多了,然而就是这样也不敢自以为是。近来所写的《洪范论》、《史论》总共七篇,您看怎么样?唉!我一个小人物,这样自我介绍,不了解内情的人,又会以为我是在夸赞自己,用来求得别人的赏识。我只是希望您理解我多年来的苦心,像我这样做绝不是偶然的,愿您察明我的心意。‎ ‎(节选自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