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关注社会第3课呼唤生命教育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第3课 呼唤生命教育 本课话题——生命 一、从课本中积累 “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如何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从生活中积累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多少学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有的人不学无术,留恋网吧,荒废学业;有的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最终锒铛入狱;有的人追逐打闹,不守规则,酿成惨祸;有的人经受不住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意志消沉,葬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甚至有些人不堪老师与家长的批评,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短暂的生命,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 三、从名言中积累 1.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可以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 ——爱默生 2.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 ——孟德斯鸠 3.生命是美好的,一切物质是美好的,智慧是美好的,爱是美好的! ——杜伽尔 4.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5.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叔本华 一、作者简介 张云飞,时评作家。《呼唤生命教育》选自《社会》(2003年第3期)。 二、背景回放 凋谢的生命之花 2004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 12 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专家表示,部分青少年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些孩子,稍稍受点挫折或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呼唤生命教育》一文。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虐待(nüè) (2)凸显(tū) (3)枯竭(jié) (4)泛滥(làn) (5)销蚀(shí) (6)皈依(ɡuī)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禁 (2)难 (3)据 (4)创 2.语境辨析法 (5)他在商海里折(zhē)腾了大半年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对自己的商品进行了打折(zhé)折(shé)本大甩卖,才算没有赔光。 (6)如果单从演技的角(jiǎo)度来看,他对这个角(jué)色的饰演是成功的。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5) (6) 三、用准词语 (一)明确词义 (1)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2)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 (3)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4)殊不知:竟不知道。 [辨析正误] 刚刚工作的护士扎针时面对病人的要求往往显得无所适从,而有经验的水平高的护士在输液打针时能够“一针见血”,得到病人的信赖。 辨析:“无所适从”使用恰当,写出了刚刚参加工作的护士的窘态。“一针见血”这里巧妙使用了成语的字面义,非常形象而诙谐地指出了对护士输液的基本要求。 (二)易混辨析 1.滥用VS乱用 12 填一填 ①记者调查发现,菜贩对白菜喷洒甲醛保鲜,暴露的是蔬菜在流通环节中保鲜剂滥用的冰山一角。 ②日前,专家特意提醒不要忽视乱用香水带来的危害。 辨一辨 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 乱用:无条理、无秩序地用。 2.学历VS学力 填一填 ①16日,网上传出一个帖子,对去年提拔的县司法局局长、副局长的学历、履历等提出疑问。 ②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于5月27日举行。 辨一辨 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本文对近年来青少年虐待生命的原因和现象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意识凸显的问题,深刻阐释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表现了作者关注现实、珍惜生命的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一、阅读课文第2~6段,回答问题。 1.“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中加点词语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因为“关注”“热爱”“珍惜”是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的,指出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12 2.“如果说生命价值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那么生命意识凸显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话承上启下。既指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又指出生命教育的时代背景和要求。 二、阅读课文第7~8段,回答问题。 3.第7段论述了怎样的问题? 参考答案:论述了我国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不够,因此才呼唤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4.“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话揭示了生命教育的内涵。从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活,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再到激发理想,最后到滋养关爱他人和自己的情怀,是层层递进的,从而揭示了生命教育的步骤。 5.生命教育表现为哪三个层次?请用简要的语言对各层次进行概括,每条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①认识生命,学会生存;②认识并实现生命价值;③了解死亡,更珍惜生命。 1.观点鲜明,针对性强 一段时间以来,青少年自杀和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者选择这个令人担忧的重大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重要建议,体现了时评强烈的针对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举例、引证,论证有力 事实胜于雄辩,恰到好处地列举事实论据,更显言之有据。文章列举了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且在美国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日本于1989年修订的新《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 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的事例。这些事例成为论证人类要幸免于难,必须从生命教育做起这一观点的有力支持。文章第二段引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话,论证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恰到好处地运用例证、引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如何运用引经据典法 12 引经据典即是用已知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的方法。人们在分析某一问题,论证某一观点时,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把道理论述得更充分,把观点论证得更正确,总之,为了增强论证的科学性、准确度、可信度和说服力,往往需要运用引言论证观点。在运用引经据典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引用的理论资料必须精粹,必须准确无误。这里所说的“精粹”,就是指少而精;所说的“准确无误”,是指内容与原文吻合。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2.对要引用的理论资料,理解必须正确,运用必须有针对性。这就是说,所引名言不可断章取义或牵强附会。“引”一定要引最关键、最能证明主旨的句子。 3.引用的方式应富于变化,引言应具有权威性。引用既有直接引用,又有间接引用,二者应相互变通,灵活运用。 4.引用法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除了引用名言警句以外,还可引用古语、谚语、对联、歌词、广告词等等。 因此,我们平时要多读多记,做丰富的积累,在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请运用引经据典法写一个片段,论证“人要讲诚信”的观点。(300字以内) 答: 参考答案:诚信,是人际交往中的一诺千金、一言九鼎,是生意场上的童叟无欺、货真价实。诚信的品格千古传诵,诚,乃人性的最善;信,是人应恪守的品格。 战国时的曾子,因为妻子说与顽童的戏言而杀猪,为的就是“诚信”二字,这样就告诫子孙,为人者,“诚信”为先。 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无功而返,第三次立等孔明睡醒,其心可鉴,此一“诚”字;旷世奇才,卧龙出山,助刘备重整河山,三分天下,一生忠心耿耿,死而后已,此一“信”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是为人的根本,一切财富,都源于诚信。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笃信“诚信是无形的资产”,在其创业初期,曾因自己的疏忽,延误了客户的档期,但他并没有逃避,而是逐户登门致歉。他不但挽回了经济损失,而且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而今的李嘉诚被商界誉为“一代儒商”。 诚信,对于个人是笔无价的财富,对于国家更为重要,因此,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人人都讲诚信。 12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被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着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显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12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 [佳作赏析] 在这个星球上,拥有生命神性光辉的不仅仅只有人类。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接着倒下的便是我们自己。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唯有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走向死亡,就开始与死亡做一生的搏斗。所以活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无限生机,我们人类也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语言表达专练(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②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处心积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 ③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④中部战区陆军班子成员按照“个人讲、大家评、逐个过”的方式进行对照检查,总结会上,大家踊跃发言,一针见血指出自身存在的问题。 ⑤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 300元拍出。 ⑥2016澳中商务周主席大卫·托马斯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澳大利亚企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解析:选C 12 ①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也比喻见解深刻。此处用到了后一个义项,符合语境。②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属褒贬误用,不合语境。③城下之盟: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属用错对象,不合语境。④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切中要害。符合语境。⑤差强人意: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属望文生义,不合语境。⑥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符合语境。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靖国神社内的游就馆,来源于荀子的“君子游必就士”,此句意为出行时应学习贤士的规范和品行,但现在被如此应用,实在令人不快。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C.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本无可非议,但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已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它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 D.其实几乎所有的高端品牌都存在这种困惑:一方面羡慕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又顾忌中国制造呈现在外的价廉物劣的形象。 解析:选C A项,成分残缺,在“游就馆”后加“的名字”。B项,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D项,语序不当,“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应为“中国制造的低廉成本”。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 。红包背后,也许还潜藏着商业驱动和社会属性,但是它的趣味性,它的美好寓意,以及带给我们的惊喜,总是那么真实,那么有意味。 A.发红包,抢红包,红包深入人心,已演变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B.红包已演变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发红包、抢红包深入人心 C.发红包,抢红包,已演变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红包深入人心 D.发红包,抢红包,深入人心,红包已演变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解析:选A 由“发红包,抢红包”引出“红包”这一陈述对象,再表述与“红包”有关的问题。 4.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 ①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② 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模式,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牵涉很多方面,它需要 ③ 。 答:① ② ③ 参考答案: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 12 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③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5.下图是某市教育局机关文化品牌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图形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 答: 参考答案:标志的图形部分由下面的萌芽(树叶)和上面的书本组成。下面的图形犹如茁壮成长的萌芽,象征教育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成才为使命。上面的图形犹如正待翻阅的书籍,又如舒展飞翔的翅膀,代表教育工作者努力耕耘,助青少年腾飞。 6.依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可以以“生命”为话题,也可另选话题。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假如生命是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快乐和伤悲就是那并行的铁轨; 参考答案:(示例)假如生命是一首荡气回肠的乐章,成功与失败就是那跌宕的旋律;假如生命是一道绵延起伏的山峦,得意与失意就是那错落的峰谷。 二、阅读理解专练(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 王学进 读了10月9日“青年话题”翟春阳先生《感恩不应是件令人恐惧的事》一文,心有戚戚焉。春阳先生针对杭州某小学一次班会的主题——当你与妈妈两人中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时,你是选择生还是死,表达了“感恩不是还债,不是伪孝、愚孝”等观点,我完全赞同。 12 我发现,这类生命教育很有市场,不仅小学在搞,中学在搞,连大学都在搞。在我编辑的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澳洲少女的眼泪折射了什么》的文章,作者系本地一所著名中学的语文老师。他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设计了一个心理游戏:写下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五个事物(可以是人、东西或者需求、心愿等),然后一样样进行放弃,看看最后留下什么。结果发现,中国学生在游戏中异常活跃,而澳洲少女在课外则哭成一团。为什么?因为她们没法在God(上帝)和friend(朋友),God(上帝)和parents(父母)之间做出抉择,只能用眼泪表达她们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类似的活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也曾搞过,心理学老师胡建兵给100多名学生开了一堂心理游戏课:每名同学在白纸上写下对自己最重要的五个人的名字,然后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其中一位,在纸上划去一位,然后是划去第二位,最后剩下父母。 缺乏生命教育应该说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病,是到了补上这一课的时候了。老师们试图用此种方式刺激学生日渐麻木的心灵,唤起他们的生命意识和感恩之心。殊不知,动机虽好,可由于方式不当,结果却南辕北辙。 就以杭州某小学的此次班会主题为例,在生死抉择中,近1/4的孩子没有选择让妈妈活下来,这就是说,这部分学生选择了自己活,而这一结果恰恰是设计者不愿看到的。按照我们传统的伦理观,学生应该选择让妈妈活下来,标准答案也是这样。否则,学生就是自私的,是缺乏感恩心的表现。 这里,老师们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以亲疏远近、贵贱高低来区分生命维度,硬是将生命等级化,这恰恰是不懂得敬畏生命所致。其实,从本原意义上来说,生命都是同质、平等的,凡是生命都值得敬畏。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施韦泽曾说:“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他认为,所谓伦理是一种客观的、普遍的道德准则,它要求敬畏我自身和我之外的生命意志。这里的关键在于,生命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比无私更高;无论为己为人,都不能成为伤害和毁灭生命的理由。同样,在生死关头,父母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都值得敬畏和珍惜,任何以假想方式要求学生做出抉择的教育方式,只会误导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结果只能培养学生的狠心而不是不忍之心。 澳洲少女为什么会哭?就因为她们有不忍之心即恻隐之心,对她们来说,不论是朋友还是父母甚至上帝,他们的生命都是不可剥夺的,是无价的。她们在中国式的考题中交白卷,恰恰证明了她们有着健全的生命伦理观,从中也可知她们那儿的生命教育是正确的。而反观同一课堂中中国学生的积极表现,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懂得敬畏生命,其生命伦理观多少有些病态。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教育方式错了。 由此看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对教育者进行生命启蒙。眼下最要紧的是让教师确立敬畏生命的伦理观,然后再去向学生普及有关常识,拒绝自以为是的残忍的生命教育方式。 (摘自《中国青年报》)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作者完全赞同翟春阳先生在《感恩不应是件令人恐惧的事》一文中表达的“感恩不是还债,不是伪孝、愚孝”等观点。 12 B.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病是缺乏生命教育,应该在小学补上这一课,以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感恩之心。 C.“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从本原意义上来说,施韦泽认为生命都是同质、平等的,凡是生命都值得珍视和维护。 D.生命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比无私更高,中国学生的选择证明了这一点,老师也持相同的观点。 E.学生本应有恻隐之心,澳洲少女泪流满面在意料之外,中国学生却相反,表现得异常积极。 解析:选AC B项,“应该在小学补上这一课”在文中没有依据。D项,老师持的是相反态度。E项,应是“澳洲少女泪流满面在意料之中”。 8.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处“南辕北辙”一词的含义?(6分) 答: 参考答案:原意是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这里是说虽然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动机是好的,但以假想方式要求学生做出抉择的做法实际上误导了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9.文中列举了中国小学、中学、大学进行心理游戏的例子,为何还特别提到了澳洲少女的反应?(6分) 答: 参考答案:以澳洲少女的反应和中国学生的表现做对比,反衬中国学生的积极活跃即冷漠,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在生命教育方面的错误和欠缺,这一反应也是对老师们试图用此种方式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感恩之心的否定,从而引出首先要对我国的教育者进行生命启蒙的观点。 10.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请概述。(8分) 答: 12 参考答案:要对教育者进行生命启蒙,让教师确立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在此基础上,教育者才能教会学生敬畏生命。拒绝自以为是的残忍的生命教育方式,寻找正确合理的生命教育方式。 1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