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3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学习介绍课件
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 MING LAN 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部分历史学家以隋朝有分科举人与进士科为由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 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汉朝,证明汉朝不仅有分科举人、按科举人,汉朝还有考试进用,而且没有可靠证据证明隋朝有进士科。 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的本质是唐朝开始的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以及考试黜落法,所以科举制开始于唐朝。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 ,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古代选官用官制度 科举制的诞生与发展 目 壹 贰 叁 录 科举考试的流程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一个十分完整的发展序列,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无外乎两种: 荐举、考试。 但自三代至魏晋的荐举,基本上并不成功。因此,隋唐以后 考试成为主流,而以荐举辅之。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举贤任能” 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 汉代--察举与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清代--科举制 荐举 古代选官用官制度 汉代确立的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拔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如:李密 《 陈情表 》 :“前太守臣逵 察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 举 臣秀才。 一、察举制 概念 一、察举制 内容 时期 发展及举荐过程 周代 三年一“大比”, 将优秀人才贡于周王 。 春秋战国 基层逐级察举地方官向国君推荐人才;战国时,地方官在年终上计时,必须向中央推荐一定数额的人才,经过国君或有关部门的考核而授予官职,后来演变为察举。 汉 乡举里选,察举孝廉、秀才。 初选: 按身、德、材、行标准 考核:再按贤良方正、孝悌力田、明经明法等条款进行考核,最后还要“策试”,皇帝亲览其策。 选中者称“孝廉”“秀才”,授以州郡直至中央官位。 时间:夏商周三代,为补充世卿世禄制,为没有继承权的嫡子和庶子提供了入仕机会。学在官府。 秀士 (乡选) 选士 俊士 造士 (直接投考) 进士 贡士 国子 (非嫡长子或嫡子。完成学业后,在侍卫军中服役, 40 岁以上) 乡大夫 司徒 司马 诸侯 王 选贡士制 一、察举制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抱朴子 》 外篇卷十五 《 审举 》 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如:《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 征 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 辟 公府不就。” 二、征辟制 概念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如:《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三、九品中正制 概念 科举制度概说 定义: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发展:它 创始于隋朝 大业元年(605年) ,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历时1300余年 。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原则: 自由 报名, 统一 考试, 平等 竞争, 择优 录取, 公开 张榜。 影响:( 1 ) 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 ,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 )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 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 僵化 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 束缚 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一、察举制 科举制度始末与录取进士人数 开始:隋炀帝 初年 结束: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 总计:约 1300 年 录取:约 10 万名进士( 98749 人,诸说不同) 状元:约 600 人 一、察举制 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朝 科举制度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科目,举行公开而统一的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 由礼部主持考试 ,择优录取,取得做官资格。再 吏部试以“身言书判” ,合格可以授予官职。释褐试。 隋炀帝 时,创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 一、察举制 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 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所谓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都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在科举制度中不占重要地位。 明经考试的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以诗赋为主。考帖经全赖背诵,做诗赋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及第虽难,但及第后易于飞黄腾达,因此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 一、察举制 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 武则天 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 首创武举和殿试, 武举由兵部主持 ;唐玄宗时, 诗赋 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一、察举制 科举制度的完善:宋朝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武人干政的教训,开始采取 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 。 宋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扩大了录取规模 。宋太宗在位 21 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 41 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 4517 人。 一、察举制 宋代科举人数 据 《 文献通考 》 卷 32〈 宋登科记总目 〉 太祖时代取士最多是开宝六年,进士 11 人,再试取 16 人,共 27 人,又诸科 96 人。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 353 人,诸科 774 人。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 409 人,诸科 1129 人。 仁宗皇祐五年,进士 520 人,诸科 522 人。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 485 人。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 561 人。 徽宗宣和六年,进士 805 人。 自隋至清,各代进士录取总数,以宋为最 ,达 36131 人,加上诸科等总数达 11 万多人。宋代开科期间每年平均录取进士 115.07 人,为唐代( 26.01 人)四倍以上,各科总录取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 一、察举制 宋代已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是作为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 文天祥中状元的南宋宝祐四年登科录 一、察举制 科举制度的僵化与废除:明清 明清时期实行 八股取士 ,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一、察举制 一、察举制 明清科举考试程序 明清科举三年一科。明共开科 83 次,清开科 112 次。考试程序分四级: ( 1 )童试( 即童生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 由童生参加考试,州县长官主考,中试称生员,秀才、秀士,取得府县学校的学生资格。正统元年( 1436 年),设提调学校官,主持一省考试,称“院试”。可带方巾、穿蓝袍。 注:院试 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官办学校)学习。 一、察举制 (2)乡试: 乡试又称 大比 ,8月中旬举行,又称 秋闱 。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 省城 举行的考试。由皇帝派出主考官,明代以各布政使、按察使为监考官,清代以巡抚为首席考监考官。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 贡院 ,考中者称“举人”,可直接授官。 第一名称“解元” 。 三场:经义、礼乐论述,经史时务策。 面试五艺后称乙榜、乙科。解元、亚元、经魁、亚魁、文魁。 一、察举制 (3)会试: 在乡试的第二年春二月举行,又称 春闱 。由礼部主持,又称 礼闱 。地点在京城。清末最后两次考试,因八国联军烧毁贡院,改在河南开封举行。亦考三场, 中试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魁) 。被录取的可参加殿试,取得做官资格。如果没有参加,或没有被殿试录取,仍然是举人。 一、察举制 (4)殿试: 由皇帝主持的复试,所取者称 天子门生 。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 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 ;二甲无定额,赐进士出身;余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称传胪 。殿试中进士称甲榜,甲科。可授于较为重要的职官,升迁较快。 《祭妹文》:“逾三年,予 披宫锦 还家。”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 登科 ,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类型 考场 考官 考中学生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童生试 县试 县 明:提学官 清:各省学政 童生 案首 府试 府 院试 府、州 生员(秀才) 乡试 (秋闱) 省会 (三年一次,农历八月) 皇帝派遣主考官 举人 解元 会试(春闱) 京城 (乡试次年三月) 礼部主持 贡士 会元 殿试 皇宫 (会试同年四月) 皇帝 进士及第 (一甲, 3 人) 状元(鼎元) 榜眼 探花 进士出身 (二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三甲,若干) 传胪 !!!!!! 1. 【 2015• 全国 卷Ⅰ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答案 】 D 【解析】 “太子”专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 考题链接 2 . 【 2017• 全国 卷Ⅲ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答案 】 C 【解析】“近侍”的官职未必就高,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大。 考题链接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代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C.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为宋朝四大书院之一。复兴于明代。 D.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又称“秋闱”。中试称为“举人”,顾宪成乡试第一,称“解元”。 【 答案 】 C 【解析】C项:宋代四大书院是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东林书院是当时著名书院。D项中的中试在古代指科举考试被录取或符合规格的意思。 考题链接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即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由各县知县主持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考后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B.廷议,即廷臣会议,所议之事均为“事关大利害”的政事,多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的形式进行,结果上奏皇帝,当意见不一致时,由皇帝作最终裁决。 C.关内,文中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亦用来泛指关口以内的地方,如函谷关以内。 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用来指房屋建筑,乡村村落,亦泛指平民百姓,人家,民间。 【答案】 A 【解析】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派遣。 考题链接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礼部会试者称为进士,根据排名,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御史在秦以前仅为负责记录之史官,自秦汉至清,则专司监察,监督巡查中央及地方官吏。 C.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D.“出”,即京官到地方任职,也称“外放”、“放外任”,与地方官进朝廷任职的“入”相对。 【答案】 A 【解析】“通过礼部会试者”错,应为“殿试”。会试考中者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及第者叫进士 。 考题链接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答案】 A 【解析】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考题链接 7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 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 经筵 , 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 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答案】 A 【解析】 “ 博士 , 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 错 , 博士 , 在文中是学官名。 考题链接 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 :唐太宗贞观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C : “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D : 进士即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的人,举进士 ,指参加进士科考试。 答案: D 一、察举制 (一)院试: 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官办学校)学习。 (二)乡试: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第一名称“解元”。 (三)会试: 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四)殿试: 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要点归纳 一、察举制 生员: 即秀才,通过院试 ( 童试 ) 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 《 伤仲永 》“ 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 阿 Q 正传 》 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解 jiè 元: 生员 ( 秀才 ) 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举人: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 儒林外史 》 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会元: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贡士: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一、察举制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 儒林外史 》 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一、察举制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