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八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2020届)“八模”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文艺创作领域,人们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探寻,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开始,比如,电影行业对票房、排片率、上座率等数据的关注但直到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在线文艺作品最后的“黑匣子”才真正打开,如今,所有观影数据、用户交互数据、播放表现、演员等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量化成一些固定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面貌,已经广泛为采买、制作投资、宣发和播放各个环节提供参考。 比如,“选角”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场景,大数据算法可通过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和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就是由大数据参与推荐的。除了选角,大数据还能指导剪辑。观众对视频的观看反应,比如何时拖动视频进度条快进等等,都会纳入监测范围,从而让制作者对观众喜好判断有据可依。而在重大体育赛事中,机器甚至可以智能生成精彩短视频(如进球瞬间),直接成为内容生产的一环。此外,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不同用户在视频平台看到的首页是不同的。就算是看到同一内容,其封面图和推荐文案也可能是量身定制。 大数据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到底有多大?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将大数据描述为文艺创作的“爆款炼金术”。用数据说话,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节目反馈“不确定性”,提升“爆款”命中率。另一种观点则将大数据置于艺术家“创意”“灵感”的对立面,认为技术探索在文艺创作者的智慧面前显得虚妄。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属性,用大数据描绘它的难度远高于一般商品,但否认科技与艺术在当下深度融合的趋势同样不可取。事实上,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深刻影响文艺发展。 因此,应合理认识大数据在文艺创作中的参考价值,善于利用而不是一味追捧。通过分析数据,有助于了解观众喜好和习惯,认识当下艺术潮流创作方向,从而为创作提供参考。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甚至可以将人力解放出来,使创作者得以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不可替代的精神创造中去。 - 28 - 但大数据提供的参考仍然是有限的,观众浅层的娱乐需求容易归纳,更深层次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却不易探究。“爆款”没有标准计算公式,一部文艺精品诞生依靠的是艰苦创造和不断创新。如果本末倒置,以为集纳了大数据推荐的流行元素和吸睛话题就高枕无忧,没有在打磨作品上下足够功夫,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此外,对大数据的过度依赖,容易带来统一标准趋向下的跟风与同化,使作品缺乏艺术个性和创新。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如果单凭大数据监测,“诗词”算不上热门元素但节目传达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质感,仍使它赢得观众喜爱,节目的模式创新和创作者的文化坚持才是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不能取代人的创作,但它可以在文艺创作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有益参考,赋能更多好作品。 (捕编自《善用大数据,赋能好作品》,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寻各种大数据背后的一些规律了。 B. 分发内容相同,封面图和推存文案也可能不同,形成了“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 C. 技术探索在文艺创作者的智慧面前井非虚妄,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是大趋势。 D. 大数据无法取代创作,但能为文之创作者提供参考,从而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对比了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为后文的论述张本。 B. 文章重视举例论证,比如对大数据应用场景的介绍中,就分别列举事例加以证明。 C. 文章论证严谨,如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分析了两种截然相反但又都失之偏颇的观点。 D. 文章分析辩证,既强调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不能一切完全依赖大数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映用户面貌并广泛为采买、制作、投资、宣发和播放各个环节提供参考的固定指标,是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量化而成的。 B. 《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是大数据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与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推荐确定的。 C. 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深刻影响文艺发展,但用大数据描绘文艺的难度远高于一般商品。 D. 《中国诗词大会》凭借传达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质感,赢得观众喜爱,但单凭大数据监测,“诗词”并不是热门元素。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 28 -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人们就已经开始探寻各种大数据背后的一些规律了”错误,由原文“在文艺创作领域,人们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探寻,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开始”可知,缺少限定条件“在文艺创作领域”。A错误。 B项,因果颠倒,由原文“此外,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不同用户在视频平台看到的首页是不同的。就算是看到同一内容,其封面图和推荐文案也可能是量身定制”可知,是因为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分发内容相同,封面图和推存文案也可能不同。B错误。 C项,正确。 D项,“从而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错误,由原文“大数据不能取代人的创作,但它可以在文艺创作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有益参考,赋能更多好作品”可知,是“赋能”更多好作品,而不是“产生”。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首段对比了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错误,根据第一段内容可知,没有“对比”,只是客观的介绍了一下在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A错误。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 28 - B项,“《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是大数据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错误,由原文“‘选角’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场景,大数据算法可通过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和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就是由大数据参与推荐的”可知,是大数据依据“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而不是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B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国际电信联盟第三十二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5G技术方案。中国代表团团长徐晓燕表示,中国的5G技术方案表达了中国对5G技术的理解,考虑了5G技术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同时维护了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为核心的全球统一标准,体现中国及全球产业界的共同利益。中国的5G技术方案源自国内各单位长期的技术积淀和磨合,是大家群策群力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技术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的5G技术方案能够全面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5G技术愿景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国际电信联盟将根据后续会议的评估与协调的结果,计划在2020年6月举行的WP5D第三十五次会议上正式宣布5G技术方案。 (摘编自《中国代表团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5G技术方案》) 材料二: 近日外媒《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据英国HIS Markit的统计显示,从2018年手机基站的出货额来看,华为确保了30.9%的份额,维持了首位。份额提高了3个百分点。 虽然美国以安全保障方面风险为由,呼吁日本等同盟国排除华为产品,但目前华为的5G商用合同正在增加。据华为表示,截至7月与世界30个国家签署了50项5G商用合同。很多国家的5G以现有的4G设备为基础进行建设。有观点认为在4G领域掌握较高份额的华为将处于有利地位。 - 28 - (资料来源“中关村在线”) 材料三: 2019年被人们普遍认为是“5G元年”。5G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网络速度的加快,而是将终端全部纳入网络,实现“万物皆可联”,这为未来城市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志强北园小区以全国首个“5G+AIOT(智能物联网)新型智慧社区”的身份正式亮相。该小区通过人脸识别智慧门禁系统,实现“刷脸”进门。更方便的是,该系统还针对70岁以上“空巢”老人,设计了超过24小时没有出门,就会自动拨打电话的设置,方便社区随时监测他们的情况。同时,借助5G网络,小区垃圾桶通过传感器可以及时将垃圾储量情况传递到社区,提醒垃圾清运人员及时清运垃圾,保证小区环境卫生。 在广东省深圳市,首个5G信号全覆盖的南光社区,刚刚完成5G智慧社区的第一阶段改造,并进入第二阶段建设。这个流动人口达2.8万人的社区,以往因视频监控不到位等原因,安全隐患和治安状况比较突出。为构建平安社区,南山社区打造了“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出租屋视频门禁+街道视频系统”组成的运营管理平台。 (摘编自《“5G元年”之后,智慧社区迎来发展关键期》) 材料四: 传媒如何争取5G空间?要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回到5G的起点,5G建设的时候,提出了三个目标,一个是广连接,一个是高速率,一个是低延时。传媒机构需要从这三个思考起点,来建构自己的5G版图。 - 28 - 第一个广连接,5G的思路是连接到手机上,连接到家里,家庭连接到电视、冰箱、音箱上,连接到汽车上,连接到物联网上。第二个是高速率。高速率就意味着更大的信息传输能力,随之推动更大规模的信息处理能力。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是解决大规模信息处理的前沿技术。传媒机构中,商业传媒机构一直是把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到新闻资讯传播中,传统媒体机构把它当成了一个营销的概念。第三个是低延时。5G的低延时是要解决用户体验的问题,会带来很多新的应用。有一家音乐公司,推出了低延时线上KTV头像合成技术,可以让用户在线合唱。网络游戏公司多人在线游戏,对于低延时的需求就更大。在传媒领域,低延时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传媒内容的用户体验,传媒产品的用户交互,将会达到一个新水平。 (摘编自《5G传媒的空间在哪里》)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国内各单位长期的通力合作,凝聚着中国集体智慧的中国5G技术方案考虑了5G技术的完整性和先进性。 B. 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2018年全球移动通信基站数华为位居第一,处于有利地位,中国企业总体上遥遥领先。 C. 5G技术能够纳入各种终端,能够实现“万物皆可联”,国内一些智慧社区已经利用此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 D. 5G技术要普遍实现“万物皆可联”,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而广连接、高速率与低延时是5G建设时的三个目标。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美国以“安全保障方面风险”为由干扰中国5G的发展,但中国5G发展顺利,部分技术已投入使用。 B. 中国5G技术方案基本能满足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5G技术愿景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与多国签署商用合同。 C. 从我国目前一些“5G社区”的建设情况来看,5G基础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 D. 目前5G技术随着各试验区的实验与探索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也会给未来城市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6. 材料一、三、四侧重阐释了5G技术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科技发展层面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案】4. A 5. B 6. 内容: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5G - 28 - 技术方案完整性、先进性的特点,能全面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5G技术愿景需求和技术指标;材料三侧重阐述5G技术给未来城市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便利性;材料四侧重阐述传媒应该结合本身与5G技术的特点,为自己争取在新技术中的发展空间,使产品达到新水平。 启示: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科技发展能全面带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进步。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基于国内各单位长期的通力合作,凝聚着中国集体智慧的中国5G技术方案考虑了5G技术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强加因果,“中国5G技术方案考虑了5G技术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并不是“基于国内各单位长期的通力合作”,根据材料一“中国的5G技术方案表达了中国对5G技术的理解,考虑了5G技术的完整性和先进性……中国的5G技术方案源自国内各单位长期的技术积淀和磨合,是大家群策群力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看出,这二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中国5G技术方案基本能满足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5G技术愿景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与多国签署商用合同”表述错误,“中国5G技术方案基本能满足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5G技术愿景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在材料一中,“中国的5G技术方案能够全面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5G技术愿景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而“与多国签署商用合同”在材料二中,“据华为表示,截至7月与世界30个国家签署了50项5G商用合同”,可见签署商用合同的是华为而不是“中国5G技术方案”,选项张冠李戴,另外,“基本能满足”也不符合原文“能够全面满足”的表述。 故选B。 【6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中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根据题干要求,回到原文中筛选关键信息,分点概括作答即可。 材料一“中国的5G技术方案表达了中国对5G技术的理解,考虑了5G技术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同时维护了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为核心的全球统一标准,体现中国及全球产业界的共同利益”“中国的5G技术方案能够全面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5G技术愿景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侧重介绍中国5G技术方案的特点及其符合国际电信联盟的5G技术愿景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 材料三“将终端全部纳入网络,实现‘万物皆可联’,这为未来城市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接着举例两个智慧社区利用5G信号方便人们生活的例子,来展现5G为未来城市生活提供的多种便利性; 材料四“传媒如何争取5G空间?要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回到5G的起点,5G建设的时候,提出了三个目标,一个是广连接,一个是高速率,一个是低延时。传媒机构需要从这三个思考起点,来建构自己的5G版图”“传媒机构中,商业传媒机构一直是把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到新闻资讯传播中,传统媒体机构把它当成了一个营销的概念”“在传媒领域,低延时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传媒内容的用户体验,传媒产品的用户交互,将会达到一个新水平”侧重在介绍传媒如何应用5G技术,把5G的“高速率”“低延时”与传媒本身的特点结合起来,让传媒产品达到一个新水平。 “在科技发展层面”带来的启示,从这几则材料可以看出,当一种新技术开始发展,绝不仅仅只是技术本身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多个领域的发展变化,让人们生活、工作都更为便利快捷,可以说,科技发展是以服务于人为目的的,科技发展还能带动社会经济政治的全面进步。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 28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兵上岛 张凤波 扁担岛像它的名字一样,狭长的小岛孤零零地横放在黄海的深处。说它横放在黄海深处,是因为小岛太狭窄了,一个大浪过来就能把小岛吞没,如果小岛没有“根”,不就是一根任大浪摆布的扁担吗? 孙守道是岛上唯一的守岛民兵。他在岛上一待就是三年,每个月迎接送给养的船员,就像过节日一样令人期待和欢快,能和给养员说几句话,问问岸上的情况,或者唠唠家常,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对于孙守道来说,在岛上除了给养员和年底来慰问的领导,平时连个鸟都见不到。孙守道盘算着,给养船又该来了,这次给养员会不会带来更多的新鲜事啊。他站在岸边遥望着远处的船只,心里琢磨着要跟给养员说点什么。 给养船来的时候,船上多了一位老兵。老兵戴着列兵军衔,和给养员一起往岛上搬运物资。给养员向孙守道介绍说,这是来陪你守岛的“新兵”老郑,今后归你领导了。孙守道一边热情地握着老郑的手连说“欢迎欢迎”,一边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新战友。看年龄老郑应该有五十岁了,但只戴了列兵军衔,难道是来岛上采风的作家,或者是体验生活的演员?反正不是一般人物。 给养船离开后,孙守道领着老郑熟悉了一下岛上的环境,并介绍了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老郑对岛上的生活和工作情况问得非常详细,并谦虚地说,请孙岛主多帮带、多批评、多给任务。孙守道问道,老郑啊,看你细皮嫩肉的,而且都这么大岁数了,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啊。老郑笑笑说,我做什么的不重要,我现在只想做好你的兵。 晚上,岛上的海风既潮又冷,能隔着宿舍的窗户吹进人的被窝。孙守道把巡逻时用的军大衣压在老郑的棉被上,又找了一顶皮帽子给老郑戴上。 第二天,老郑天不亮就起来了,他知道孙守道一夜没睡好,心里过意不去,便说,孙岛主你先睡会儿,我来做早饭。孙守道说,还是我来做饭吧,你刚上岛,什么都不熟悉。说罢洗菜、切菜、支锅,熟练地做起早餐。老郑一边打着下手,一边观察着整个做饭的流程,说,我是老同志,做饭的经验比你丰富,以后就由我来主厨。孙守道说,那好啊,我做了三年饭了,也做腻了。 - 28 - 吃完饭后,两个人穿戴整齐,开始沿岛巡逻。老郑说,扁担岛那么小,大浪来了可太危险了。孙守道说,我当过五年潜艇兵,下过海底、去过远洋,海上的危险我都能应付。老郑说,你都守岛三年了,上级为什么不找人替换你。孙守道说,上级安排过其他人员上岛,但他们没有海岛执行任务的经验,在岛上待不住,等有合适的人选了,我自然就下岛了。 巡逻结束,填好日志,向上级报告。每天的工作皆是如此,简单且重复,只有遇到海上天气突变或海上行驶的船只迷路求助的时候,孙守道和老郑才会比平时忙一些。老郑海上经验明显不足,但工作认真,也很勇敢,每天巡逻时对气象潮汐等变化不仅记录在册,而且用统计的方法找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在大浪来袭的时候,他也不躲避,保护设备、疏通水道,尽量减少大浪对岛上的破坏。 每天做晚餐的时候,老郑都会大显身手,把从海里捞到的海鲜烹、炸、腌、烤之后,就变成了一桌子美味。孙守道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海鲜,总是问老郑以前是不是厨师。老郑笑而不答。吃完饭,两人就开始下军棋,谁输了就在脸上贴一张纸条,在孤独寂寞的小岛上,两个人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快乐一些。 有老郑陪伴,岛上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这天,老郑写了一张纸条递给孙守道说,这上面有我的电话,以后到省城可以打这个电话找到我。孙守道说,你是不是要下岛了啊。老郑说,就这几天吧,不过我还会回来的,这也是我的“家,”。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郑帮着孙守道修缮了宿舍,整理了一些菜谱,并把潮汐规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 看着忙碌的老郑,孙守道心痛了,老郑上岛的时候,皮肤是那么细腻白皙,身上还有一股沐浴液的香味,现在呢,肤色黑红,手掌皴裂,头发像沾了油一样,一缕一缕地贴在头皮上。一个五十岁的老头能在远离陆地的海岛上待了一个月,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耐心啊。 送给养的船只渐渐驶近,船上除了给养员还有一位大校军官。停靠小岛后,大校快步登上岛,向老郑敬礼:“副司令员同志,省军区办公室主任赵云林前来接您回单位!”老郑握了握赵主任的手说:“其实你不用来,我搭乘送给养的船自己可以回去。’’ 孙守道捧着一个装满海水的玻璃罐头瓶,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郑紧紧抱住孙守道说:“孙岛主,这段时间感谢你照顾我这名老同志,下次下基层‘当兵’锻炼我还选择扁担岛!”孙守道立正,敬礼,双手把玻璃罐头瓶递给老郑说:“首长,我也没有什么礼物送给您,这个瓶子里装的是咱们扁担岛岸边的海水,送给首长留个纪念!” 老郑登上给养船,面向小岛举起右手,用标准的军礼向扁担岛暂别。他想,总有一天还会再上扁担岛,因为这里是祖国的疆土,即使再小,也要坚守。 (选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19年第3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8 - A. 小说开头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扁担岛的位置、形状,突出其狭窄的特点,为孙守道和老郑的出场以及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 老郑五十多岁,皮肤细腻白皙,刚上岛时,佩戴着列兵军衔,和给养员一起往岛上搬运物资,这些描写为孙守道怀疑他的首长身份埋下了伏笔。 C. 老郑的身份到他离开时才揭晓,这样安排情节,和前文孙守道的怀疑形成照应,使情节更为完整,同时,使老郑这一人物特点更为鲜明丰满。 D. 小说描述了一位副司令员下岛与普通士兵守岛的故事,既表现了军队中官兵平等的良好作风,也颂扬了官兵齐心守护国土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 8. 孙守道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孤独乐观。孙守道是扁担岛上唯一的守岛民兵,每个月都期盼给养员能带来新鲜事,和他聊天;和老郑一起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快乐一些。②待人热情,关心同伴。老郑来岛上,他热情欢迎,带他巡视全岛,介绍情况。给老郑穿上军大衣,戴上皮帽子,给老郑做饭。③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他当了五年潜艇兵,海上的危险都能应付。④忠于职守。每天巡逻全岛,填好日志,向上级报告,简单重复,一坚持就是三年,若没有合适人选,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9. ①丰富人物形象。老郑既是向扁担岛敬礼,也是向孙守道敬礼,表现了老郑待人平等的风格,热爱和保卫国土的爱国责任感。②既表达了对以孙守道为代表的的军人忠于职守精神的赞扬。③照应小说标题,使小说情节更为完整。小说题目是“老兵上岛”,小说正文写老郑上海岛“当兵”锻炼的经过,结尾写老郑离开海岛,使情节更为完整。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浏览选项,带着选项当中的信息去阅读文本;其次要简要分清“内容理解类”选项和“鉴赏评价类”选项,将选项当中提到的信息和原文作比对;再次,本着“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选出题干中要求的选项。 B - 28 - 项,“这些描写为孙守道怀疑他的首长身份埋下了伏笔”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看年龄老郑应该有五十岁了,但只戴了列兵军衔,难道是来岛上采风的作家,或者是体验生活的演员?反正不是一般人物”“孙守道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海鲜,总是问老郑以前是不是厨师”,可见孙守道怀疑过老郑是作家、演员或是厨师,但没有怀疑过老郑是首长。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本题中,从“孙守道是岛上唯一的守岛民兵。他在岛上一待就是三年”“每个月迎接送给养的船员,就像过节日一样令人期待和欢快,能和给养员说几句话,问问岸上的情况,或者唠唠家常,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在孤独寂寞的小岛上,两个人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快乐一些”中可以看出,孙守道作为唯一的守岛民兵,生活孤独,但是乐观对待生活,对生活充满信息。从孙守道对待老郑的态度“把巡逻时用的军大衣压在老郑的棉被上,又找了一顶皮帽子给老郑戴上”“看着忙碌的老郑,孙守道心痛了”“还是我来做饭吧,你刚上岛,什么都不熟悉”,可以看出,孙守道对人热情,关心同伴。从“我当过五年潜艇兵,下过海底、去过远洋,海上的危险我都能应付”中可以看出,孙守道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根据“巡逻结束,填好日志,向上级报告。每天的工作皆是如此,简单且重复,只有遇到海上天气突变或海上行驶的船只迷路求助的时候,孙守道和老郑才会比平时忙一些”“上级安排过其他人员上岛,但他们没有海岛执行任务的经验,在岛上待不住,等有合适的人选了,我自然就下岛了”,可见孙守道忠于职守,坚毅敬业。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其中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主题是核心,“三要素”以表现主题为根本目的,而三要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小说就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命题时,往往要把四个方面都考虑进去。这是一个“循环解题思路”。其次,考查情节的作用,可从情节本身、人物、环境、主题等角度来分析。再次,还要规范答题模式,这类题型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作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必须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答题模式要采用“观点+具体阐释”式。 - 28 - 本题中,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老郑登上给养船,面向小岛举起右手,用标准的军礼向扁担岛暂别”,老郑既是向扁担岛敬礼,也是向孙守道敬礼。“标准的军礼”,既是老郑热爱祖国、保卫疆土的责任感,也表现了老郑待人平等的品格。从主题的角度看,“他想,总有一天还会再上扁担岛,因为这里是祖国的疆土,即使再小,也要坚守”,孙守道在岛上一守三年,是岛上唯一的守岛民兵,生活枯燥重复,但依然乐观豁达,关心同伴,结尾的情节表达了对以孙守道为代表的军人忠于职守的赞扬。从结构上看,小说的标题叫“老兵上岛”,小说的结尾写老郑离开海岛,这样写,照应了小说标题,使情节更完整。 【点睛】小说文本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种常考样式。阅读文本时要紧紧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圈点勾画。通过对标题、开头、结尾、意蕴深刻处以及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的圈点勾画,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为快速而准确地答题作准备。小说试题的命制往往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答题时要弄清各题考查的考点,然后根据考点所指向的小说三要素及主旨答题。如分析小说标题、段落(情节)作用,可用“四指向一联系”的思考模式答题。1.指向小说环境:对环境的作用。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2.指向故事情节:对情节结构的作用。贯穿始终的线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3.指向人物形象: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4.指向小说主旨:对主旨的作用——突出主旨。5.一联系:联系读者思考,谈读者对此的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陆杲,字明霞,吴郡吴人也。祖徽,字休猷,宋补建康令,清平无私,为文帝所善。元嘉十五年,除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加督,清名亚王镇之,为士庶所爱咏。二十三年,为益州刺史,亦加督,恤隐有方,威惠兼著,寇盗静息,人物殷阜,蜀土安之。卒于官,身亡之日,家无余财,文帝甚痛惜之,谥曰简子。父睿,扬州中从事。杲少好学,工书画,舅张融有高名,杲风韵举止颇类,时称曰“无对日下,唯舅与甥”。为尚书殿中曹郎拜日八坐丞郎并到上省交礼而杲至晚不及时刻坐免官后为司徒从事中郎梁台建为相国西曹掾 天监五年,位御史中丞。性婞直,无所顾望。时山阴令虞肩在任赃污数百万,杲奏收劾之。中书舍人黄睦之以肩事托杲,杲不答。梁武闻之以问杲,杲答曰:“有之。”帝曰:“识睦之不?”答曰:“臣不识其人。”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杲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 - 28 - 睦之失色。领军将军张稷是杲从舅,杲尝以公事弹稷,稷因侍宴诉帝曰:“陆杲是臣亲通,小事弹臣不贷。”帝曰:“杲职司其事,卿何得为嫌?”杲在台,号不畏强御。为义兴太守,在郡宽惠,为下所称。历左户尚书,太常卿。出为临川内史,将发,辞武帝,于坐通启,求募部曲。帝问何不付所由呈闻。杲答所由不为受。帝颇怪之,以其临路不咎问。后入为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卒,谥质子。杲素信佛法,持戒甚精,著《沙门传》三十卷。 (选自《南史•列传第三十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尚书殿中曹郎/拜日/八坐丞郎并到上省交礼/而杲至晚/不及时刻/坐免官/后为司徒从事中郎/梁台建/为相国西曹掾/ B. 为尚书殿中曹郎/拜日/八坐承郎并到上省交礼/而杲至/晚不及时/刻坐免官/后为司徒从事中郎/梁台建/为相国西曹掾/ C. 为尚书殿中曹郎/拜日八坐承郎/并到上省交礼/而杲至晚/不及时刻坐免官/后为司徒从事中郎/梁台建/为相国西曹掾/ D. 为尚书殿中曹郎/拜日八坐承郎/并到上省交礼/而杲至/晚不及时/刻坐免官/后为司徒从事中郎/梁台建/为相国西曹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康,历史名城,后也称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是六朝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 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与辛弃疾词中的“元嘉草草”的“元嘉”相同。 C. 中书舍人,历代名、职不尽相同,南朝时掌诏令、侍从、宣旨和接纳上奏文表等事。 D. 出,古称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一般是降职;反之由地方官调任京官则称为入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杲祖上有名。他的祖父陆徽清廉公正,为士民爱戴称颂,在益州任刺史时,寇盗平息,百姓富足,社会安定。 B. 陆杲年少好学。他跟随舅舅张融学习书画,颇有建树,且陆杲的风度举止很像舅舅,舅甥两人都为时人赞赏。 C. 陆杲耿直刚愎。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时,无所顾忌,曾上书弹劾贪污数百万的山阴令虞肩,并拒绝他人的请托。 D. 陆杲秉公办事。他的堂舅张稷违反规定他也照样弹劾,皇上因之赞许陆杲的行为,委婉批评了心怀不满的张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指示曰:“此人是也。”杲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 (2)将发,辞武帝,于坐通启,求募部曲。帝问何不付所由呈闻。 - 28 - 【答案】10. A 11. C 12. B 13. (1)皇上指着黄睦之对陆杲说:“这就是黄睦之。”陆杲对黄睦之说:“你是个小人,怎敢为罪人到衙门求情?”(2)即将出发,向武帝辞行,在座上奏上启文,请求招募部曲。皇上问他为什么不向分管此事的部门呈上启文。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拜日”的意思是“拜官之日”,意思完整,所以“日”后断句,排除选项CD;“至晚”的意思是“迟到”,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晚”后断句,“不及时刻”的意思是“没赶上时刻”,意思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刻”后断句,排除选项B。 故选A。 句子翻译:被任命为尚书殿中曹郎,拜官之日,八坐丞郎都到上省行交接礼,但陆杲迟到,没赶上时刻,因而被免官。后任司徒从事中郎,梁朝建立,任命相国西曹掾。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南朝时掌诏令、侍从、宣旨和接纳上奏文表等事”错误,南朝时中书舍人没有“侍从”的职责。C错误。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 28 - B项,“颇有建树”错误,由原文“杲少好学,工书画,舅张融有高名,杲风韵举止颇类,时称曰‘无对日下,唯舅与甥’”可知,陆杲小时候用功好学,擅长于书法绘画,他的舅舅张融有很高的名望,陆杲的风格举止很像张融,当时有人称赞说:“眼下没有匹配的人物,只有舅舅与外甥”。由此可知,原文并没有说陆杲颇有建树,属于无中生有。B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辞武帝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上指示曰:省略句,省略“黄睦之”,皇上指着黄睦之对陆杲说。此人是也:判断句,这就是黄睦之。君:你。何:怎么。以:为,替。属:求情。南司:衙门。 (2)将:即将。发:出发。于:在。坐:通“座”,座位。通启:奏上启文。募:招募。所由:分管此事的部门。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 28 - 陆杲,字明霞,吴郡吴人。祖父陆徽,字休猷,宋朝时补任建康县令,清廉公平,不谋私利,受到太祖刘义隆的赞赏。元嘉十五年,担任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加督,高洁的名声仅次于王镇之,受到士人庶民的爱戴赞颂。二十三年,担任益州刺史,也是加督,体恤百姓有方法,威严与恩惠并用,强寇盗贼都销声匿迹,物产丰富,民生殷实,蜀地一方平安。死在了官任上,到他死的那天,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太祖非常的悲伤,怜惜他,追封谥号简子。父亲陆睿,担任扬州治中。陆杲小时候用功好学,擅长于书法绘画,他的舅舅张融有很高的名望,陆杲的风格举止很像张融,当时有人称赞说:“眼下没有匹配的人物,只有舅舅与外甥”。被任命为尚书殿中曹郎,拜官之日,八坐丞郎都到上省行交接礼,但陆杲迟到,没赶上时刻,因而被免官。后任司徒从事中郎,梁朝建立,任命相国西曹掾。梁武帝天监五年,任御史中丞。陆杲性情固执而耿直,办事果断,不左顾右盼。山阴县令虞肩在任时,贪赃数百万,陆杲上奏,使其遭捕受制裁。中书舍人黄睦之因为虞肩的事向请求陆杲,陆杲不答应。梁武帝听说了这件事情,问陆杲,陆杲回答说:“有这回事。”梁武帝说:“你认识黄睦之吗?”陆杲回答说:“我不认识这个人。”当时黄睦之就在皇上侧旁,皇上指着黄睦之对陆杲说:“这就是黄睦之。”陆杲对黄睦之说:“你是个小人,怎敢为罪人到衙门求情?”黄睦之大失其色。领军将军张稷是陆杲的堂舅,陆杲曾因为公事检举张稷,张稷在宴席上对梁武帝说:“陆杲是我的近亲,为一点小事检举臣而不宽恕。”梁武帝说:“陆杲行使其职权,你怎能不满意!”陆杲在任,号称不畏权贵。任义兴太守,在郡宽政爱民,被部下、百姓称颂。历任左户尚书,太常卿。出京任临川内史,即将出发,向武帝辞行,在座上奏上启文,请求招募部曲。皇上问他为什么不向分管此事的部门呈上启文。陆杲回答说这些部门不配接受。皇帝感到很奇怪,因为他面临上路就没再追究。后来入朝廷担任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去世,谥号质子。陆杲一向信奉佛教,对持戒非常精通,写了《沙门传》三十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人归沔南 李颀 梅花今正发,失路复何如? 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馀。 春饶汉阳梦[注],日寄武陵书。 可即明时老,临川莫羡鱼。 【注】汉阳:县名,唐时为沔州治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以梅花“正发”暗示离别之时,又以“失路”交代离别之由。 B. 颈联中的“汉阳”照应诗题中的“沔南”,也即颔联中的“旧国”。 C. 本诗多用典故,如“武陵”“临川羡鱼”等,含蓄蕴藉,言简义丰。 D. 本诗虚实交错,时空交织,情景交融,贯穿多重对比,意境深远。 15. 诗歌饱含对离人的慰勉之意,请具体分析。 【答案】14. D 15. 日后梦里来去相继、书信往来不断,无须临别伤感;故乡云山犹在,新年风景无限,无须失意惆怅;不妨归老牖下,享受太平生活,而勿求仕进。 - 28 -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情景交融”理解错误。文中“梅花”一景只是点明分别的季节;“旧国云山”“新年风景”只是为了劝慰朋友,并无“情景交融”之说。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歌饱含对离人的慰勉之意”,然后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再结合注释进行具体分析。 首联中,诗人用“梅花”的盛开来说明和友人分别的季节,用“失路”来说明分别的原因:友人失意了,要去沔南。此处梅花的盛开与友人的失意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豪放豁达性格;颔联中,诗人用“故乡云山犹在,新年风景无限”来劝慰友人,在如此处处无不在美景之下,不要为自己失意而惆怅;颈联中,诗人以“饶梦”“寄书”来劝慰友人,今日虽然分别,但“日后梦里来去相继、书信往来不断”,因此劝慰友人不要为分别而徒增伤感;尾联中,诗人更是放达,“可即明时老,临川莫羡鱼”,但是即便明天老去,也不要面对川流去羡慕鱼的自由而没有追求,要有所追求,争取更大的仕途进步。至此,诗人用自己的豪放豁达心胸来劝慰友人不要因此时的失意而不思进取,应该积极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最后,依据分析,分条分点作答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善用神话传说,如诗中说蜀地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年“_______________”,以显示其闭塞;后来“五丁开山”,才有了“_______________”这样的秦蜀相通。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昔日琵琶女在演奏后,受到京都豪富子弟竞相追捧的场景。 - 28 -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叙写自己借书笔录,天冷手指不能屈伸时,仍然“_______________”抄好后跑着去送,“_______________”才会有人借书给自己,因此得以博览群书。 【答案】 (1). 不与秦塞通人烟 (2).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五陵年少争缠头 (4). 一曲红绡不知数 (5). 弗之怠 (6). 不敢稍逾约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栈、钩、绡、弗、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 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2019年度华语影坛最闪亮的一匹“黑马”,一部 的现象级作品。有学者指出,该片成功地推动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进程,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元年”。 《流浪地球》主要包含科幻和灾难两大元素,但从世界观呈现及文本结构来看,前30分钟用一定笔墨解释“流浪地球”计划,展示了北京地下城风貌及人类的生存状态,科幻元素和概念较为丰富。但30分钟之后的剧情,开启了灾难类型片的叙事模式,围绕着“地木相撞”的危机事件为中心事件展开,对科幻概念的运用和提及,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思想变化展现得比较少。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灾难片,它是一部兼顾故事完整度及精致特效的高水准之作;但作为科幻片,科幻元素稍显薄弱。 。总体来看,《流浪地球》以独特的中国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在科幻概念下的灾难故事,同时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了温馨感人的亲情。( )。这种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一部好口碑、高票房的商业佳作,值得研究和学习。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改写 实至名归 瑕瑜互见 歌颂 B. 改编 实至名归 瑕不掩瑜 传诵 - 28 - C. 改编 当之无愧 瑕不掩瑜 歌颂 D. 改写 当之无愧 瑕瑜互见 传诵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以“地木相撞”的危机事件为中心事件展开,对科幻概念的运用和提及,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思想变化展现得比较少。 B. 围绕着“地木相撞”的危机事件为中心事件展开,对科幻概念的提及和运用,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思想变化展现得比较少。 C. 围绕着“地木相撞”的危机事件展开,对科幻概念的提及和运用,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思想变化展现得比较少。 D. 围绕着“地木相撞”的危机事件展开,对科幻概念的运用和提及,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思想变化展现得比较少。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 ) A. 不少国产电影所欠缺的,正是该片在工业技术与类型结合方面的亮眼表现 B. 该片在工业技术与类型结合方面的亮眼表现,正是不少国产电影所欠缺的 C. 该片在工业技术与类型结合方面表现亮眼,而不少国产电影恰恰欠缺这种表现 D. 在工业技术与类型结合方面,不少国产电影欠缺的正是该片的亮眼表现 【答案】17. C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改写:根据原著进行改编。改编:指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者用途,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体裁往往与原著不同。此处是把小说改为电影,体裁发生变化,显然是“改编”;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二者的区别在于:“实至名归”偏重于“归”,即“到来”,侧重名声自然会到来,侧重有真正的学识或本领;而“当之无愧”偏重于“无愧”,侧重无需感到惭愧,完全担得起某种声誉。此处强调《流浪地球》成为“现象级作品”是无须感到惭愧的,故选“当之无愧”; - 28 - 瑕瑜互见: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瑕不掩瑜:玉上的疵点掩盖不了美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多于缺点。从后文来看,“总体来看,《流浪地球》以独特的中国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在科幻概念下的灾难故事,同时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种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一部好口碑、高票房的商业佳作,值得研究和学习”,是对它的赞扬,可见是优点大于缺点,故选:瑕不掩瑜; 歌颂:用语言文字赞美颂扬。传诵:①辗转传布诵读(多用于诗词、文章等);②辗转传布称道(多用于名声等)。此处是对“亲情”的歌颂,而不是“传诵”。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语序不当,“运用和提及”不符合逻辑,应该先“提及”,后“运用”,排除AD; 二为结构混乱“围绕……为中心事件”句式杂糅,应改为“围绕……危机事件”或“以……为中心事件展开”,排除B。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项都具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要注意前后贯通勾连分析。 本语段的陈述对象一直都是《流浪地球》,因此衔接语句的陈述对象也应该是《流浪地球》这部影片的表现,而AD的主语都改成了“不少国产电影欠缺的”,应排除; C项后句“而不少国产电影恰恰欠缺这种表现”与后文“这种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其……”无法衔接,因为“这种”“其”都是指“《流浪地球》”而不是“不少国产电影”,排除C。 故选B。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 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 28 - 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天气逐渐转冷,____________ ,即便多喝热水、多穿衣服,身体还是“暖”不起来。人们通常认为手脚冰凉是“寒”造成的,于是选择吃牛羊肉、辣椒、生姜、桂圆等辛热食品来温补。温补的结果是怎样呢?有些人吃完会感到身体热乎乎的,手脚也开始发暖;____________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手脚冰凉属“肢厥”范畴。肢厥是由于阴阳之气失去平衡、不能相互贯通,导致阳气不能正常布达温煦所致。而肢厥也有寒热之分,不是所有的手脚冰凉都是阳虚惹的祸。所以,对手脚冰凉现象,___________ ,而要辩证地进行调理。 【答案】 (1). 很多人都会手脚冰凉 (2). 有些人却可能适得其反 (3). 不可盲目温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等。 ①处,后面语句“即便多喝热水、多穿衣服,身体还是‘暖’不起来”,从内容来看,应是针对①句的身体现象采取的措施,结合后文关键词语“手脚冰凉”,可确定①处应是说“很多人都会手脚冰凉”。②处,根据标点可判断,与“有些人吃完会感到身体热乎乎的,手脚也开始发暖”是并列关系。结合后文语境分析可知,②句是写有些人的温补结果与期望的正好相反,于是确定填写“有些人却可能适得其反”。③处,结合前文关联词“所以”可知,后面为结论句。与后文语句“而要辩证地进行调理”相对应,承接前文“有些人温补却适得其反”的结果,可确定对手脚冰凉现象“不可盲目温补”。作答时注意字数限制。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 28 - 斯里兰卡总理经济事务高级顾问阿吉特•尼瓦尔德•卡布拉尔表示,斯里兰卡拥有较高水平的运输和电信基础设施,劳工受过良好教育,商业法符合国际标准,这让斯里兰卡有巨大投资机会。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带来大量机遇。希望中国企业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促进斯里兰卡繁荣发展。卡布拉尔介绍,通过填海造地建造的科伦坡港口城已经在2019年成为科伦坡市的一部分,目前斯里兰卡政府正在制定对港口城的投资立法框架,这将是政府今年政策重点。卡布拉尔还说,汉班托塔港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战略资产之一”,2019年该港货运量大增,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斯政府希望其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答案】斯里兰卡政府欲借“一带一路”投资机遇与中国企业合作,正制定港口城投资立法框架,寄望其推动经济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语段主要内容是斯里兰卡总理经济事务高级顾问希望中国企业能与当地企业合作,促进斯里兰卡发展,并介绍斯里兰卡重要投资项目拥有“汉班托塔港”的科伦坡港口城的特点及政府采取的措施。 其中,第一句主要是顾问在介绍斯里兰卡具有巨大的投资机会,属于背景介绍,可从顾问身份上概括出“斯里兰卡政府”; 第二三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希望中国企业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促进斯里兰卡繁荣发展”可看出,是斯里兰卡希望在“一带一路”带来的投资机遇下,与中国企业合作,促进斯里兰卡发展; 第四五句主要在介绍当地投资项目“港口城”以及“政府正在制定对港口城的投资立法框架”,即概括出政府措施是“制定港口城投资立法框架”;目的是“希望其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本句可与“促进斯里兰卡繁荣发展”融合概括,“寄望其推动经济发展”“希望能促进本国发展”等。 写完后理顺字句,同时检查字数有无超出题干要求,作出适当修改即可。 【点睛】概括语段要点技巧点拨 1.摘取连缀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2 - 28 - .分层概括法。这是压缩语段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考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不可疏漏或断章取义。考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重点;再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的主要信息用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3.语意并取法。即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考生在做题时可通过跳读或浏览的方法阅读全文,迅速把握材料的思路和整体结构,找出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请依据对上面两则材料的理解,自选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擦亮“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两河流域种下的小麦,长江沿岸播撒的稻种,为农业文明揭开序幕;古中国创造负数,阿拉伯人最早测出子午线长度,先民用数学建构生活的秩序;楔形文字写就的情诗,玄武岩上的《汉谟拉比法典》,竹简中的《论语》,成为泽被后世的思想力量……纪录片《亚洲——文明之光》,通过对亚洲各国悠久灿烂、参差多态的文化景观的精彩展现,生动诠释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的文明哲理。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对文明平等、文明之美的精彩阐释,对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恳切主张,让与会嘉宾感受到沁人心脾、发人思考的文明清风。既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也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为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为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指明了重要方向。 - 28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擦亮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必须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从欧洲大陆到东亚腹地,从地中海沿岸到亚马孙雨林,人类历史上诞生过不计其数的文明,它们的多彩色调让世界更加美丽。人类社会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思想、一种生活。看到多样性,才能把握文明的特征;承认差异性,才能领略文明之大美。不同文明孕育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辐射区域有大有小,但恰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擦亮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也要善于交流互鉴,通过文化文明力量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亚洲文明联展(艺术展)的序厅正中,一座孔子问道的青铜雕塑令人瞩目,仿若中国向世界学习的姿态。文明不是静止的,唯其流动互通,方有进步的可能。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人向西看,获得救亡图存的动力;而时下,正如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所说,西方人民也在向东看。各国文明相互比照、平等对话,就能取长补短,激发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认为某些文明是人类的最优选择,认为冲突争斗是多元文明的相处常态,认为强势文明征服弱势文明是历史必然……虽然文明优越、文明冲突等论调不断被少数别有用心之人鼓噪散播,但这根本无法阻挡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大势。斯里兰卡出土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镌刻着600多年前的丝路情缘;今天的“一带一路”,正创造更多合作共赢的佳话。仰望同一片星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欣赏多元文明之美,发挥互学互鉴之功,激发协同发展之力,我们一定能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第一步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根据材料立意即可。 【审题】第一则材料中,“苹果”是物质的代名词,“思想”就是精神的代名词;人与人之间如果只交换物质,物质的总量并不会因此改变;但如果交换思想,本来拥有的思想不会减少,还多得到了一个新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则是指,在思想的交换碰触过程中,还能触发新的思想;有了新的思想,人就会进步,甚至带动社会向前发展。这则材料尽管是侧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强调应互相交流思想,促进人的进步,但也不妨扩大范围,与第二则材料联系起来,把“人”视作“不同文明”,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 - 28 - 第二则材料,把“交流”拓展到“文明”这个大范围中,“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告诉我们,正因为文明各不相同,才需要交流,才有了交流的价值,与第一则材料联动,则是不同文明有不同思想,而交流能够让双方多于两个思想;“因交流而互鉴”,“互鉴”一词更明白无误地指出,文明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文明互相借鉴优秀思想和发展经验,择善而从;“因互鉴而发展”是最终结果,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最终目的是得共同发展;反过来说,想要发展,则必须交流互鉴,闭关锁国、闭门造车只会导致守旧退步。“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冲突”其实来源于有些人没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自视甚高,把其他文明视作“未开化”的“蒙昧”民族,历史上的许多战争都来源于此,如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蔑称为“蛮夷”,西方列强对他国进行殖民统治以及贩卖黑奴等,把其他文明肆意践踏于脚下,从根本上说就是缺乏尊重其他文明和发现文明之美的眼睛;而今中国不仅在国内做到五十六个民族和平共处,更以援建非洲、“一带一路”等实际举动“发现”国外其他文明之美,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展;但世界上还有少数国家存在种族歧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思想,应该批判。 【立意】1.交换思想,促生更多思想。 2.文明因交流互鉴而精彩。 3.多姿多彩共存,文明之美互鉴。 4.交流互鉴,造就多样文明。 5.文明多样,互鉴多彩。 6.让文明的光芒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素材】1.自古以来,中国文明中就有包容的基因——“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追求和谐,这是尊重多样性的相处之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制定礼乐制度,达到上下和谐,这是尊重多样性的治国之道;“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各国共同发展,如同家人,这是尊重多样性的交往之道;“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面对不同文明,我则加强文明教化,使他们主动前来,这更是尊重多样性的邦交之道。 2.多样性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因此,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回顾人类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伴随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各国人民加深对彼此国家、民族的了解和尊重,增进彼此的联系和友谊,这就会大大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3. - 28 - 中国文明向来注重借助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交流促进自身文明的发展进步。张骞出塞,开拓丝绸之路,以西域为中转,搭建起一座数万公里的文明交流之桥。由此,中国人读到了《一千零一夜》,引入了佛教、景教等宗教文化,西方人则穿起丝绸,用上瓷器,兴起品茶之风。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两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空间站中,各国宇航员彼此交流,不是英语,也不是汉语,而是借助翻译机,这不就是不同文明和谐相处、彼此尊重的体现吗?另一个细节则是电影最高潮处,各国人员通力协作,点燃发动机,拯救地球,这不正是不同文明共同创造世界的象征吗? 4.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态,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都值得尊重和珍惜。不同文明只有在承认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相互尊重、彼此借鉴,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承认、不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企图用一种文明或几种文明统领天下,是与世界发展潮流相违背的,注定要碰壁。因此,我们要坚持世界文明多样性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绘就斑斓绚丽的文明图画。 5.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这样的文明观,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体现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胸怀与担当。 【结构】本文以“擦亮‘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为题,论点鲜明;首段以不同文明创造的灿烂文化引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的道理,接着引用主席的话,提出文明交流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再从“平等”“尊重”“善于交流互鉴”两个方面说明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具体做法,尾段总结文明互鉴是历史趋势,发出号召,展望未来。 【点睛】 - 28 -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 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