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一练案一小说情节结构的三种考法含解析 人教版
练案一 小说情节结构的三种考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16分) 八女投江 童 村 沼泽地上的这一仗,几乎让大部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妇女团很快接到了跟随主力师回返乌斯浑河东岸喀什喀密营的命令。出发之前,又仔仔细细地清点了一遍人数,除了主力师的百十人,妇女团只剩下八名战士了。 冯文礼就在回返的队伍里,这是郭桂琴所没有想到的。 队伍到达乌斯浑河边的柞木岗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了。这是一个无比黑暗的夜晚,黑漆漆的夜空之上,几粒若隐若现的星光,闪烁着飘忽不定的光芒。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又一只魔鬼的眼睛。 就在那天晚上,冯文礼来到了妇女团。郭桂琴见了冯文礼,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一片黑暗里把他上上下下端详了好半天,含着热烫的泪水喃喃说道,你真让我担心。 冯文礼笑了笑,没有回答。接着,他压低声音向几个人说道,首长命令你们,原地宿营,等待明天一早过河。 终于到家了。他说。 妇女团的几个人听了,立时高兴起来。 在一片空茫的夜色里,冯文礼的一只手在努力寻找着,最后,当他终于把一双冰冷的小手握在手里时,郭桂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幸福淹没了。接着,她的手里被塞进了几粒东西。一粒一粒地摸了,这才意识到,那是六粒散发着太阳一样光辉的苞米籽儿。她知道,那是他平时节省下来的。在一片墨一样深的黑暗里,她的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 后半夜的时候,天上莫名其妙地就飘起了雪花来。透入骨髓的寒冷,让所有的人再也坚持不住了,于是,一堆又一堆的篝火终于点燃了…… 黎明到来之后,按照头天晚上的计划,妇女团先行过河。可是,当妇女团的几个人来到河边时,一下子惊呆了。平日里绾起裤腿十分轻松就能蹚到对岸去的一条河流,这时间却发起了淫威,肆肆意意汪洋成了一片,浪推浪涌着发出喧天的巨响。 渡口淹没了。 渡船消失了。 - 8 - 就在她们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从侧面的山坡上传来了一阵密集的枪声。 那一阵突如其来的密集的枪声,把妇女团隔在了岸上。 回过头来的一刹那,郭桂琴望见一群黑压压的人,一边呜里哇啦地喊叫着,一边正向主力师的方向涌了过去。 主力师被日本人包围了。 怎么办?郭桂琴慌忙问道,不远处传来的枪声一下子把她的心揪紧了。 快,打策应!妇女团长喊道。 她们一边回身在岸边的柳条道里隐蔽着自己向前行进,一边向敌人的背后靠了过去。 噼噼啪啪从背后射来的枪声,让敌人出现了短时间的慌乱。然而,当那一阵慌乱过后,在他们终于反应过来的那一刻,一片黑压压的枪口立即调转了方向。 形势急转直下。这情形,让主力师看到了,为了保证妇女团的安全,他们马上实施了营救行动。然而,营救行动很快就失败了。越来越猛烈的敌人的炮火,把主力师压制在了那里。一次又一次营救,一次又一次失败,几个回合下来,主力师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团长,这样不行,郭桂琴一边举枪射击着,一边急促地说道,得想办法让主力师撤退! 一句话说完,郭桂琴突然感到自己的肩膀不知被谁狠狠地咬了一口,她下意识地朝那地方摸了一把,却看到了一片淋漓的血迹。紧接着,那只手臂就再也抬不起来了。 郭桂琴听到了妇女团长的一声大喊,不要管我们,快撤,保住手中枪,快撤! 是喊给柞木岗上的主力师的。 郭桂琴又听到了妇女团长的一声命令,姐妹们,快,打光子弹,跟我来! 几个人同时回转身去。背后的枪声却一下子停了下来,仿佛一下子进入到了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再次走到乌斯浑河边时,她们已经没有一丝犹豫了。看上去,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那样平静,就好像横在面前的那条滔滔大河,是一条通往家乡的平坦大道一样。 郭桂琴和几个姐妹相互搀扶着走进乌斯浑河里的时候,恍惚间听到了一声呼喊。她能够听出来,那是冯文礼的声音。听到那声音,她无力地笑了笑,忍不住回了一下头,望着莽莽苍苍的群山,一边寻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一边喃喃自语道,下一次,我们会在哪里见面呢? (节选自童村《乌斯浑咒语》,《安徽文学》2018年4期)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记叙了妇女团八名战士在突围过程中为了不拖累主力师,打光子弹后一起投河的故事,歌颂了英勇无畏的抗战女英雄,感人至深。 - 8 - B.妇女团接到命令,跟随主力师返回乌斯浑河东岸喀什喀密营。出发前主力师只有百十人,妇女团仅剩下八人,战斗的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C.妇女团长贸然决定打策应,虽然开始确实起到了牵制敌人的作用,但这也导致了主力师的营救行动,使得主力师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D.小说倒数第二段中对妇女团八名战士“没有一丝犹豫”“脸上都是那样平静”的描写,突出展现了她们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一段“沼泽地上的这一仗,几乎让大部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一句,既是整篇小说故事的背景介绍,也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B.夜晚无比黑暗,星光闪烁,如同魔鬼的眼睛。小说的景物描写揭示了抗日队伍面临的环境险恶,危机四伏,暗示了这次突围的悲惨结局。 C.空茫的夜色里,郭桂琴感受到的却“是六粒散发着太阳一样光辉的苞米籽儿”,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冯文礼的关爱给郭桂琴的温暖。 D.冯文礼不立即回答郭桂琴的问候,而是先传达命令,再悄悄送给郭桂琴苞米粒儿,突出了他先公后私、讲究原则、侠骨柔情的军人形象。 3.(分析情节作用)小说前几段写到郭桂琴与冯文礼的“见面”,结尾又写到“会在哪里见面呢”,如此安排有什么用意?(4分) 4.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 8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16分) 满楚古德吉的鹰 阿 满 爷爷要把今天自家鹰捕捉到的野兔分割好,储藏起来,因为漫长的冬天野外动物会很少,他们得细水长流过生活。是啊,人可以饿肚子,鹰不行。爷爷说,鹰是贵客,到家只有那么短短的几个月,它每日辛劳,必须好好待它。 满楚古德吉打算用新的鹰脚绊绳奖励自己的鹰。墙角里已经有满满两麻袋野鸡了,过几天爷爷就可以拿到集上去卖。满楚古德吉心里算了算,离春天放生的日子还有四个月,那就是一百二十多天。但是下雪的日子总过得很快,一想起离别,满楚古德吉心里便堵塞了。他对鹰的承诺就像大山对河流的承诺一样,时间一到,他肯定是要让它回归山林的。唉,不能想了,有太多的难舍难分。 “多好的一只鹰,被满楚古德吉那小子逮到了。”那些鹰把式老是这么说。是的,夏天的时候,满楚古德吉意外地捉到了这只鹰。之后,屯里人开始谈论这对爷孙俩。 有人出高价来买,满楚古德吉想卖,爷爷不同意。满楚古德吉企图反抗爷爷,但是爷爷一吹胡子,满楚古德吉就软下去了,只好放弃。 满楚古德吉从出生到现在一直被爷爷捂在这里。去过一两次集圩,那是爷爷奖励带他去买果子吃。他不知道自己的鹰为什么值那么多钱,最终还是买鹰的人告诉了满楚古德吉,他们说,这可能是一只海东青,现在看不大出来,过两个月就看出来了。海东青是神鸟。据说是它把光和火种带到了世上。 接下来日子就很有期盼了,有期盼的日子就很有趣味。满楚古德吉整个秋天都被这只鹰占满,小土坯屋周围尽是他和鹰的欢快身影。 鹰长得快,很快羽翼丰满。丰满了,发现不是期望的那种神奇,却也漂亮异常。 鹰蹲在墙边的木杠子上,一双清亮的眼珠被一圈金子般的萤黄簇拥。它转动眼珠,萤黄像变戏法似的翻来翻去。跳了跳,翅膀像渔网张开,捕获着满屋子的幸福。 - 8 - 不过,想想熬鹰的那段日子,满楚古德吉可真是吃苦了。这只鹰与从前的鹰大不一样,满楚古德吉先后养过三只鹰,从前的鹰三五天最多一个星期就熬熟了,驯服了,随人了。而这只鹰到了整整十天也不向人屈服。它就那么瞪着满楚古德吉,不吃不睡,也不大动,像雕像一样。 满楚古德吉比鹰更犟,瞪回它说,你狠,看谁熬得过谁。一天两天过去了,三天五天过去了,满楚古德吉着急了,发躁了,眼睛酸,身子疲,人犯晕,什么时候倒下的都不知道。冷不丁醒来,赶紧爬起来,揉揉眼,再熬。 熬到第十天了,满楚古德吉从别人那里借来了一只鹰,对它进行吃食教育。满楚古德吉把肉条喂给别人的鹰,别人的鹰很享受地吃着,不紧不慢。但是自己家的鹰岿然不动,眼珠子都不转动一下,害得满楚古德吉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好肉条。没辙了,满楚古德吉摸了摸自家的鹰,发现它瘦得只剩下一层皮了,体温也下降了,啊,原来它快死了。 满楚古德吉脸煞白,心脏往下坠,脑子一时空了,他傻在那里了。还好,这时爷爷过来了,给满楚古德吉端来了一碗玉米糁子,甩出两个字,吃饭。然后,用手抚摸着鹰的头和脖子,轻柔地一下又一下,像抚摸小时候的满楚古德吉那样。 看着玉米糁子饭,满楚古德吉终于想起了饿,熬鹰十来天,他累坏了,下巴尖了,胳膊上小肉腱子也软了。爷爷在满楚古德吉没辙的时候接过了熬鹰的任务,让那鹰恢复了元气。 满楚古德吉狼吞虎咽地吃着,吧嗒吧嗒。也许,吃饭的声音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忽然,那鹰有动静了,它转动了一下头,看了看满楚古德吉,确认了一下,然后把头勾下来,学着满楚古德吉的样子,一下一下啄了起来。满楚古德古吃的是玉米糁子,它啄的是自己的胸腹。 满楚古德吉愣了,几秒钟后明白了,那鹰在吃自己。哇,它动食了,太好了。满楚古德吉大喜,急忙奔过去喂肉。这鹰,吃相恶狠狠的,太好看了。 接下来,这鹰更加显示出与众不同,架鹰、跑绳、叫鹰等训练一个月完成了。到了冬天的时候,这鹰不仅能飞出很远,并且能自己带猎物回来了。难怪屯子里的人会妒忌眼红,这鹰真的是越来越显出不一样的好来了。 (选自《民族文学》2019年第2期,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满楚古德吉的鹰”,标题就点出了小说中的两个主要角色,并且还点明了满楚古德吉与鹰的关系,也与小说中满楚古德吉熬鹰的过程呼应。 B.满楚古德吉虽然在这只桀骜不驯的鹰身上,吃了不少苦头,但当一想到将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在春天将鹰放生时,心里还是充满着不舍之情。 C.小说中描述的“鹰”确实是一只“与众不同”鹰,不仅是它的能力,就连被驯服的过程也比别的鹰长,当不得不低头动食时,竟先吃自己。 - 8 - D.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让鹰为己所用,就需要将其驯服,这个过程被称为“熬鹰”,小说详细描写了这个过程,表现了人类最终战胜了自然。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黛玉进贾府》借从未进过贾府的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贾府的人物,这篇小说也运用了相同的手法,通过鹰的眼睛来描写满楚古德吉的形象。 B.“他对鹰的承诺就像大山对河流的承诺一样”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满楚古德吉承诺的郑重庄严,因为他觉得应该让鹰回归山林,给它自由。 C.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爷爷、鹰和满楚古德吉共同生活的情景,营造了温暖幸福的氛围,与熬鹰的那段苦日子并不冲突,反而更突出了鹰的“与众不同”。 D.桑迪亚哥老人的形象与小说中鹰的形象有相似之处,桑迪亚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用勇气奋力抗争,鹰在被驯化的过程中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抗争。 7.(梳理情节结构)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满楚古德吉熬鹰过程中不同阶段鹰的表现以及他相应的心理。(4分) 8.小说多处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塑造鹰的形象,请从文中举出三个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 8 - 练案一 小说情节结构的三种考法 1.C “贸然决定”的分析不准确,“打策应”与“导致……使得主力师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不存在因果关系。 2.B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营造了紧张、严峻急迫的氛围,但没有暗示突围结局的作用。 3.参考答案 ①情节结构上前后呼应,突出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②人物上突出了革命儿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③这句话看似充满希望,实际的结局是绝望的,这更容易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痛恨的情感。(每点2分) 解析 首先明确题干“安排”的意思,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切入,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4.(1)明线是妇女团八名战士返营,暗线是郭、冯之间的爱情。(2分) (2)①情节上,明暗线交织,既扩展丰富了小说内容,又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②人物上,将战争的残酷与爱情的美好结合,既表现了主人公英勇无畏,又展现其柔情浪漫,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主题上,突出了中华儿女抵御外侮的决心与情怀,使小说主题更为丰富。(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 5.D “表现了人类最终战胜了自然”错,小说除了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较量外,意思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为“人类最终战胜了自然”这样简单的结论。 6.A “通过鹰的眼睛来描写满楚古德吉的形象”错误,文中既描写鹰的形象,又同时描写满楚古德吉的形象,采用的是全知视角来描写鹰的形象和满楚古德吉的形象,并没有通过鹰的视角来写满楚古德吉。 7.参考答案 ①刚开始:瞪着满楚古德吉,不吃不睡不动。心理:要比鹰更犟更狠。②三五天后:仍然不吃不睡不动。心理:急躁,对熬鹰没有了信心。③第十天:虽然瘦得只剩一层皮,体温下降,但仍岿然不动,眼珠子都不转一下。心理:非常沉痛,为鹰快死了而不知所措。 解析 此题考查概括小说情节。从文中“不过,想想熬鹰的那段日子,满楚古德吉可真是吃苦了”,可知本题的设题区域在下文。先找到关于描写熬鹰过程的文字,圈出不同阶段鹰的表现,再分析人物相应的心理。 8.参考答案 ①从养鹰人爷爷和满楚古德吉的角度侧面衬托鹰:爷爷认为鹰不可以饿肚子,“鹰是贵客”;满楚古德吉想用新的鹰脚绊绳奖励自己的鹰,遵守让鹰回归山林的承诺。爷爷和满楚古德吉对鹰的珍视侧面衬托了鹰的神奇、神圣。② - 8 - 从鹰把式、买鹰人以及屯里人的角度侧面衬托鹰:鹰把式赞扬满楚古德吉的鹰是多好的一只鹰;屯里人都忌妒眼红;买鹰人认为这只鹰很可能是神鸟海东青,愿意花大价钱买这只鹰。鹰把式和买鹰人的看重侧面衬托了鹰的卓然不凡。③从其他鹰的角度侧面衬托鹰:从前的鹰三五天至多一个星期就屈服随人了,这只鹰第十天还没有熬熟;这只鹰不仅能够飞很远而且还能带猎物回来。其他鹰的能力不济侧面衬托了这只鹰的倔强和本领高超。 解析 此题考查小说塑造形象的手法。从文中来看,中心形象是满楚古德吉的鹰,除此之外还提到满楚古德吉和他的爷爷、鹰把式、买鹰人以及屯里人,还有其他的鹰,这些形象其实都是对鹰的衬托。如“满楚古德吉打算用新的鹰脚绊绳奖励自己的鹰”“爷爷说,鹰是贵客,到家只有那么短短的几个月,它每日辛劳,必须好好待它”,这爷孙俩如此对待鹰,侧面说明这只鹰的神奇,或者是不同一般。 - 8 -查看更多